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倪娟

韩国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稀缺的国家,但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并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江汉奇迹”,一跃跨入“新型”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一、韩国经济发展经验

1 发展经济,专家治国

1961年,政府采取“经济发展第一”的治国方略,特别重视专家、学者和经济官僚在经济、社会决策中的重大作用。为确保各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千方百计地搜罗和延聘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进入政府工作。韩国经济企划院是专家荟萃之地,其中的20%是经济学家,其他为政治、法律、公共管理和教育等各方面的专家。同时,为确保专家的相对稳定性和对政策研究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韩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有职有权的常设机构,如韩国开发研究院(KDI)、韩国产业研究院(KIET)和韩国国际经济研究院(KIEI)。这些咨询研究机构除为政府提供信息和咨询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向政府各部门输送高级官员。

2 注重教育,技术立国

二战以后,韩国政府着手进行教育改革。1968年,韩国颁布了《国民教育宪章》,规定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人的道德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丰满和精神的健康,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同时,韩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兴办了大批国立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并鼓励发动社会力量办学。1973年韩国出台了新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要求大企业与学校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1995年,韩国又制定了《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建立“开放教育社会”和“终身教育社会”。上述措施使韩国青少年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另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方略,并于1985年制订和颁布了《科技促进法》,引导国民经济各部门以技术开发为先导,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建立科技型企业,努力迎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挑战。通过

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尤其是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实现了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到以自主开发为主的转变,大力推动了工业发展。

3 集权化政府经济决策体制

1961年7月,韩国政府修改了政府组织法,合并建设部、财政部预算局和内政部统计局,设立经济企划院,建立了集权化的政府经济决策体制。经济企划院是韩国最重要的经济决策和执行机构,负责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制定和处理全国经济事务。经济企划院长官由政府中惟一的副总理兼任,在经济计划和运营方面,受国务院总理之命,统管和协调有关各部。因此,经济企划院成为韩国政府中地位最高、最强有力的经济主管部门,被称为“超级部”。由于该机构直接通过其长官向总统负责,不仅能对变化了的经济情况及时做出反应,迅速向上传递信息,保证了有关重大决策过程的集权性质,而且也有利于迅速地执行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经济企划院实行精英决策,其成员大多是受过现代教育的留学归国人员,专家在制订政策方面享有很大的独立性或自主性。

4 批示性经济计划

韩国的经济计划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每个五年计划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主攻方向。如:一五计划(1962--1966)主要推动工业生产面向世界;二五计划(1967--1971)的重点是继续扩大社会公用事业,着手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三五计划(1972--1976)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发展重化工业,促进产业结构换代升级;四五计划(1977--1981)基本目标是继续推行产业结构现代化,确立“自立经济结构”,推行社会开发和技术革新,加强出口竞争力,改善国际收支等;而五五计划(1982-1986)的目标是克服慢性通货膨胀,为新的经济大发展做准备。韩国的经济计划虽然对企业没有直接的约束力,但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政府主要通过各种温和的方式影响企业的行为,其中最经常使用的方式就是经济杠杆,即通过金融、税收、外汇、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手段,保障国家计划的实施。所以韩国经济计划被视为与法国经济计划近似的批示性计划。

5 适时的产业结构调整

韩国政府能够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及时捕捉并积极利用各个时期国际上产业结构变动的有利机遇,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20世纪60年

代,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之际,韩国及时抛弃了过去所推行的进口替代战略,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吸引了大批外资,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并使其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进入70年代后期,韩国顺应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重点发展重化工业。80年代后,为适应出口日趋激烈的世界市场的竞争,韩国把“科技立国”作为其发展的战略定位,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为知识密集型产业。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韩国更加认识到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政府五年投资110万亿韩元,集中发展计算机等28个知识基盘产业及服务业。1998年金大中上台后,明确把信息产业作为重振国家经济的根本,成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信息通讯部,并提出到2002年以前进入世界10大知识信息强国的行列,2010年把韩国建成知识信息国家、信息技术领先和未来世界的中心国家。与此同时,韩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案扶植中小型风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这些措施都是以科技升级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使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2l世纪韩国的主导产业。

二、韩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韩国经济腾飞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有效干预和主导是一国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立有利于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其二,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其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四,维持社会公平正义;其五,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其六,宏观调控,实现社会经济总量需求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性有赖于集权统一的政治领导和科学的决策。目前中国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设置过多,职权存在交叉,有必要进一步精简或合并。

(1)合并商务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贸易和工业部。全面负责管理工业、贸易、能源、国际贸易政策和促进出口政策等,对外国企业的进入和引进外国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