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_唐炎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 石金涛 ( 1945- ) , 男, 浙江宁波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发展研究.
1 54
情报科学
24卷
知识总是附着在某些载体之中的, 按照 Nonaka & T akeuchi 的划分, 知识在主体间分四个层次: 即 个体、团体、组织与组织间=7> , 如图 1 所示。知识 主体的这四个维度, 可以明确组织知识的形成与基 础。因此, 知识 的转移也就在 是这四种层次 间发 生, 即个体与团队、个体与组织、团队与组织、组 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其中前三个层次属于组 织内部的知识转移。
( 2) 知识源的可靠性。当知识源的可靠性没有 得到确证, 即当知识源并不被认为是可信赖的、讲 信用的或有见识的时候, 知识源的知识转移将非常 困难, 它的建议和示范将被质疑并受到抵制, 这也 叫 / 知识作用的未实证性 ( unprovenness) 0。Szulanski 认为, 在知识转移的初始阶段知识源的可靠性、 转移 的 预期 困 难是 影 响知 识转 移 效 率的 重 要 因 素=13> 。
( 3) 知识作用的可观察性。即知识一旦得到应 用可见到的效果的能力。有证据表明可观察的知识 比不可观察的知识转移要有效率得多, 比如, 制作 意大利辣肠比萨的例子就可以说明 ( 让接受者观察 到乳酪的流动和胡椒的分布便于知识转移) 。最后, 需要转移的技术工具的特征同样影响到知识转移的 成功。Galbraith 把技术转移时接受者和知识源的生 产率作了一比, 发现当技术不复杂时, 接受者的生 产 率恢 复得 很快=6> 。
图 3 知识转移的过程
2 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 知识转移是一种非常困难的活 动。目前诸多国外学者根据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特 点, 已 经对知识在个 体间, 小组 内, 单元 或部门 间, 或跨组织的转移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 研究=4> 。发现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主要因素集中在 知识有关的特性、知识源的特征、接受者的特征和 知识转移发生的情境等方面。
211 知识有关的特性
( 1) 知识 的可表 达性 ( articulability) 。即知识 可以通过口头、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程度。Polanyi 认为, 隐性知识扎根于特定情境下的行动、参 与和使命, 是非口语化的、直觉的和难以表达的, 难以编码。因此, 一般来说, 隐性知识是难以转移 的, 只能通过观察理解其涵义并且通过实践获得。 而显性知识则不然, 它易于编码, 这些知识能够通 过文字形式, 如 文件、E- mail、备忘录等充分转 移=9>。Cummings & T eng 通过实证 研究认为: 知识 的可表达性越差, 知识转移越难=10>。Szulanski 分析 了知识本身的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认为知识的 因果模糊性 ( causal ambiguity) 及其难 以理解的程 度、预知的困难贯穿了转移的全过程。
Teece 最早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思想, 认为企业 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 能积累起大量跨国界应用的 知识=1>。此后知识转移, 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关注 热点。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 共享, 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 间的转移或传播, 此处用转移而不是扩散这个词, 是强调知识转移不仅是知识的扩散, 而是跨组织或 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共享=2> 。
( 4) 知识源强烈的社会身份和群体本位可能会 影响组织内知识的跨群体或部门转移。最后, Argote & Ingram 认为, 作为知识源的个体在知识转移 中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 包含跨情境个体的子网络 使得知识转移成问题, 为了使知识顺利转移, 知识 库或从一个情境中进口的子网络必须与新情境相容 或相适应。与包含个体的子网络的跨情境相容比其 它子网络相容更成问题, 因为人的跨情境变化比技 术的目标任务强。另一方面, 人能够适应跨情境过 来的知 识=11>。如前所述, 有人员一起伴随的 转移 的技术或目标总是更有效果, 因为人能够将新工具 与新技术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这样, 虽然适应不 同情境的人们的差异对知识转移存在问题, 但是人 们适应改变自身拥有知识的能力使知识转移变得方
TANG Yan- hua, SHI Jin- tao
( Management School ,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isty ,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Knowledge transfer is defined as the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organizat ions or individuals on purpose. This paper have summarized the hierarchy,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tps determinants and motivation. Brief comments have been done in the end. Key words: knowledge transfer; abroad study; synthesis
便。
213 接受者的特征
( 1) 激励因素。接受者的动机就是愿意维持知 识转移, 并且能 对知识转移发生影响=15> 。因为接 受知识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财富, 再加上受天生 的 / 惰性0 影响, 接受者不情愿接纳来自外部打破 陈规的知识是人所共知的。在使用新 知识的过程 中, 缺乏激励将导致故意拖延、被动应付、虚假接 受、暗地破坏或公然的反抗等行为。
图 2 SECI 知识螺旋模型
Szulanski 等人用交流模型来研究组织内的知识 转移, 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从知识的 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 并将知识转移 分为四 个阶段, 如图 3 所示。第一阶 段是初始 阶 段, 主要是识别可以满足对方要求的知识; 第二阶 段是实施阶段, 双方建立起适合知识转移情境的渠 道, 并且源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 以适应接 收单元的需要; 第三阶段是调整阶段, 主要是接受 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 以适应新的情境; 第 四阶段是整合阶段, 接受单元通过制度化, 使转移 知识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2> 。
( 3) 知识源的沟通、编码能力。沟通能力是在 一定的组织情境中, 通过合适的交流行为展示知识 的能力。沟通编码能力是指知识源的表现技巧如清 晰地表述本人的想法、有较好的语言表述, 并易于 被人所理解。研究表明强的沟通能力增强了个体从 事活动 的能力=14> 。通过 活动, 个体间关系得 到发 展。因此, 沟通能力便于个体间的交互作用并使关 系得到发展。
转移的动因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对此作了简要评论。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国外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634 ( 2006) 01- 0153- 08
A Synthesis of Abroad Study on Knowledge Transfer
1期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1 55
212 知识源的特征
( 1) 激励因素。知识作为一种资源, 其获得本 身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财富等代价, 因此是有成 本的。出于对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的考 虑, 知识源往往不情愿将自己的知识与其他单位共 享, 或者担心共享后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 或者不 愿意提供时间与资源以支持知识的转移。这与交易 费用理论中的机会主义有关。激励分内在激励和外 在激励, 内在激励已经证明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 移, 而外在激励却不能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 甚至有时还 会对内在 激励的效 果, 产生 / 挤出 效 应0 ( crowding - out effect ) , 抵制 隐性 知 识的 转 移=12> 。
( 2) 知识的嵌入性 ( embeddedness) 。所谓知识 的嵌入性是指知识的认知特征, 按照 Argote & Ingram 的解释, 知识通常嵌入在个体、工具 ( 产品) 和惯例中=11>。Cummings & Teng 认为被转移知识的 嵌入性影响知识转移的难度, 知识的嵌入度越深, 知识转移难度越大。
Kogut & Zander 认为, 企业转移知识的 能力是 企业存在的重要理由。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吸收新知 识和有效利用新知识, 通过知识转移, 将那些使组 织获益的知识加速 应用, 从而 使组织获得竞 争优 势。企业有效的进行知识转移, 对企业提高竞争优
势至关重要=3> 。众多实证表明能有效地在组织内部 实现知识转移的组织比那些不能有效转移知识的组 织更具生产力和生命力=4> 。Nonaka 认为, 只有那些 持续创造新知识, 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 并迅速 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5> 。
( 2) 沟通、解码能力。与知识源的沟通、编码 能力相反, 沟通、解码能力是指接受者的聆听、快 速反应、专心的技巧能力。同样, 强的沟通能力增 强了个体从事活动的能力=14>。通过活动, 个体间 关系得到发展。因此, 沟通能力便于个体间的交互 作用并使关系得到发展。
( 3) 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知识接受者认识和 估价外部信息、消化吸收、应用它的能力=2> 。吸收 能力主要是在接收转移的知识前接受者的知识存量 作用, 这种作用使接受者能够成功地评估、消化吸 收、应用知识。接受者不能利用外部知识与其缺乏 吸收能力有直接关系=15> 。Szulanski 认为在知识转移 的执行阶段, 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影响知识转移的效 率=13> 。
1 组织知识转移的层次及过程
知识转移可 以通过一系列机 制发生, 其中包 括: 人员迁移、培训、交流、观察、技术转移、逆 向工程 产品、复制惯 例、专利、科学出版 物和说 明、与供应商及客户的交互作用、联盟或其它跨组 织 间的 关系 等等=6> 。
收稿日期: 2004- 02- 11 作者简介: 唐炎华 ( 1973- ) , 男, 江西吉安人, 上海交通大学管 理学院 博士 研究 生, 从事 知识管 理、人 力资源 管理
图 1 知识在 主体间的分层
Nonaka 根据知 识创新活 动的特点, 提出了 著 名的 / 知识螺旋0 ( Swk.baidu.comCI) 模型, 将知识创新活动 分为社 会化 ( 个体 到个 体、隐 性到 隐 性) 、外 化 ( 个体到团体、隐性到显性) 、整合 ( 团体到组织、 显性到显性) 、内 化 ( 组 织到个体、显性到 隐性) 四种模式, 这实际上就是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 的四个 阶段, Nonaka 进一步指出 从隐性到隐性 这 个阶段, 是知识创新活动最为关键的阶段=5、7、8>。如 图 2 所示:
( 4) 保持能力。保持能力使所转移的知识能够 被保持下来, 只有这样知识的转移才是有效的。缺 乏这种能力, 知识转移初始困难将会成为终止知识 转移的借口, 并使组织返回到原先的状态中去。
214 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
( 1) 个体关系特征。许多研究表明, 一个非常 重要的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就是知识源与接受者的 关系的重要性=16> 。个 体关系特征包括关系质量和 共同理解。关系质量被定义为知识源与接受者情感 交融 ( emotionally non- laborious) 、亲近、友好的关 系=2> 。 包含 隐性 知识 的知 识转 移需 要参与 方 经 常性 的大量的交互作用=8> 。成功的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 上取决于交流与合作的难易程度, 亲近的关系积极 地影响知识转移=17> , 而疏远的关系消极地影响着 组织的知 识转移=2>, 共 同理解 ( shared understanding) 也影响知识转移, 共同理解是双方工作价值、 规范、和哲学、问题解决方法及从前的相似工作经 历的程度。共同理解有助于知识转移=18> 。
第24卷第1期 2006 年 1月
情报科学
Vol. 24, No. 1 January, 2006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唐炎华, 石金涛
(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 200030)
摘 要: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跨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共享, 本文对当前国外有
关知识转移的层次、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影响知识转移的条件和因素、组织内部个体知识
1 54
情报科学
24卷
知识总是附着在某些载体之中的, 按照 Nonaka & T akeuchi 的划分, 知识在主体间分四个层次: 即 个体、团体、组织与组织间=7> , 如图 1 所示。知识 主体的这四个维度, 可以明确组织知识的形成与基 础。因此, 知识 的转移也就在 是这四种层次 间发 生, 即个体与团队、个体与组织、团队与组织、组 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其中前三个层次属于组 织内部的知识转移。
( 2) 知识源的可靠性。当知识源的可靠性没有 得到确证, 即当知识源并不被认为是可信赖的、讲 信用的或有见识的时候, 知识源的知识转移将非常 困难, 它的建议和示范将被质疑并受到抵制, 这也 叫 / 知识作用的未实证性 ( unprovenness) 0。Szulanski 认为, 在知识转移的初始阶段知识源的可靠性、 转移 的 预期 困 难是 影 响知 识转 移 效 率的 重 要 因 素=13> 。
( 3) 知识作用的可观察性。即知识一旦得到应 用可见到的效果的能力。有证据表明可观察的知识 比不可观察的知识转移要有效率得多, 比如, 制作 意大利辣肠比萨的例子就可以说明 ( 让接受者观察 到乳酪的流动和胡椒的分布便于知识转移) 。最后, 需要转移的技术工具的特征同样影响到知识转移的 成功。Galbraith 把技术转移时接受者和知识源的生 产率作了一比, 发现当技术不复杂时, 接受者的生 产 率恢 复得 很快=6> 。
图 3 知识转移的过程
2 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 知识转移是一种非常困难的活 动。目前诸多国外学者根据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特 点, 已 经对知识在个 体间, 小组 内, 单元 或部门 间, 或跨组织的转移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 研究=4> 。发现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主要因素集中在 知识有关的特性、知识源的特征、接受者的特征和 知识转移发生的情境等方面。
211 知识有关的特性
( 1) 知识 的可表 达性 ( articulability) 。即知识 可以通过口头、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程度。Polanyi 认为, 隐性知识扎根于特定情境下的行动、参 与和使命, 是非口语化的、直觉的和难以表达的, 难以编码。因此, 一般来说, 隐性知识是难以转移 的, 只能通过观察理解其涵义并且通过实践获得。 而显性知识则不然, 它易于编码, 这些知识能够通 过文字形式, 如 文件、E- mail、备忘录等充分转 移=9>。Cummings & T eng 通过实证 研究认为: 知识 的可表达性越差, 知识转移越难=10>。Szulanski 分析 了知识本身的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认为知识的 因果模糊性 ( causal ambiguity) 及其难 以理解的程 度、预知的困难贯穿了转移的全过程。
Teece 最早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思想, 认为企业 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 能积累起大量跨国界应用的 知识=1>。此后知识转移, 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关注 热点。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 共享, 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 间的转移或传播, 此处用转移而不是扩散这个词, 是强调知识转移不仅是知识的扩散, 而是跨组织或 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共享=2> 。
( 4) 知识源强烈的社会身份和群体本位可能会 影响组织内知识的跨群体或部门转移。最后, Argote & Ingram 认为, 作为知识源的个体在知识转移 中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 包含跨情境个体的子网络 使得知识转移成问题, 为了使知识顺利转移, 知识 库或从一个情境中进口的子网络必须与新情境相容 或相适应。与包含个体的子网络的跨情境相容比其 它子网络相容更成问题, 因为人的跨情境变化比技 术的目标任务强。另一方面, 人能够适应跨情境过 来的知 识=11>。如前所述, 有人员一起伴随的 转移 的技术或目标总是更有效果, 因为人能够将新工具 与新技术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这样, 虽然适应不 同情境的人们的差异对知识转移存在问题, 但是人 们适应改变自身拥有知识的能力使知识转移变得方
TANG Yan- hua, SHI Jin- tao
( Management School ,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isty ,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Knowledge transfer is defined as the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organizat ions or individuals on purpose. This paper have summarized the hierarchy,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tps determinants and motivation. Brief comments have been done in the end. Key words: knowledge transfer; abroad study; synthesis
便。
213 接受者的特征
( 1) 激励因素。接受者的动机就是愿意维持知 识转移, 并且能 对知识转移发生影响=15> 。因为接 受知识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财富, 再加上受天生 的 / 惰性0 影响, 接受者不情愿接纳来自外部打破 陈规的知识是人所共知的。在使用新 知识的过程 中, 缺乏激励将导致故意拖延、被动应付、虚假接 受、暗地破坏或公然的反抗等行为。
图 2 SECI 知识螺旋模型
Szulanski 等人用交流模型来研究组织内的知识 转移, 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从知识的 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 并将知识转移 分为四 个阶段, 如图 3 所示。第一阶 段是初始 阶 段, 主要是识别可以满足对方要求的知识; 第二阶 段是实施阶段, 双方建立起适合知识转移情境的渠 道, 并且源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 以适应接 收单元的需要; 第三阶段是调整阶段, 主要是接受 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 以适应新的情境; 第 四阶段是整合阶段, 接受单元通过制度化, 使转移 知识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2> 。
( 3) 知识源的沟通、编码能力。沟通能力是在 一定的组织情境中, 通过合适的交流行为展示知识 的能力。沟通编码能力是指知识源的表现技巧如清 晰地表述本人的想法、有较好的语言表述, 并易于 被人所理解。研究表明强的沟通能力增强了个体从 事活动 的能力=14> 。通过 活动, 个体间关系得 到发 展。因此, 沟通能力便于个体间的交互作用并使关 系得到发展。
转移的动因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对此作了简要评论。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国外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634 ( 2006) 01- 0153- 08
A Synthesis of Abroad Study on Knowledge Transfer
1期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1 55
212 知识源的特征
( 1) 激励因素。知识作为一种资源, 其获得本 身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财富等代价, 因此是有成 本的。出于对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的考 虑, 知识源往往不情愿将自己的知识与其他单位共 享, 或者担心共享后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 或者不 愿意提供时间与资源以支持知识的转移。这与交易 费用理论中的机会主义有关。激励分内在激励和外 在激励, 内在激励已经证明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 移, 而外在激励却不能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 甚至有时还 会对内在 激励的效 果, 产生 / 挤出 效 应0 ( crowding - out effect ) , 抵制 隐性 知 识的 转 移=12> 。
( 2) 知识的嵌入性 ( embeddedness) 。所谓知识 的嵌入性是指知识的认知特征, 按照 Argote & Ingram 的解释, 知识通常嵌入在个体、工具 ( 产品) 和惯例中=11>。Cummings & Teng 认为被转移知识的 嵌入性影响知识转移的难度, 知识的嵌入度越深, 知识转移难度越大。
Kogut & Zander 认为, 企业转移知识的 能力是 企业存在的重要理由。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吸收新知 识和有效利用新知识, 通过知识转移, 将那些使组 织获益的知识加速 应用, 从而 使组织获得竞 争优 势。企业有效的进行知识转移, 对企业提高竞争优
势至关重要=3> 。众多实证表明能有效地在组织内部 实现知识转移的组织比那些不能有效转移知识的组 织更具生产力和生命力=4> 。Nonaka 认为, 只有那些 持续创造新知识, 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 并迅速 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5> 。
( 2) 沟通、解码能力。与知识源的沟通、编码 能力相反, 沟通、解码能力是指接受者的聆听、快 速反应、专心的技巧能力。同样, 强的沟通能力增 强了个体从事活动的能力=14>。通过活动, 个体间 关系得到发展。因此, 沟通能力便于个体间的交互 作用并使关系得到发展。
( 3) 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知识接受者认识和 估价外部信息、消化吸收、应用它的能力=2> 。吸收 能力主要是在接收转移的知识前接受者的知识存量 作用, 这种作用使接受者能够成功地评估、消化吸 收、应用知识。接受者不能利用外部知识与其缺乏 吸收能力有直接关系=15> 。Szulanski 认为在知识转移 的执行阶段, 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影响知识转移的效 率=13> 。
1 组织知识转移的层次及过程
知识转移可 以通过一系列机 制发生, 其中包 括: 人员迁移、培训、交流、观察、技术转移、逆 向工程 产品、复制惯 例、专利、科学出版 物和说 明、与供应商及客户的交互作用、联盟或其它跨组 织 间的 关系 等等=6> 。
收稿日期: 2004- 02- 11 作者简介: 唐炎华 ( 1973- ) , 男, 江西吉安人, 上海交通大学管 理学院 博士 研究 生, 从事 知识管 理、人 力资源 管理
图 1 知识在 主体间的分层
Nonaka 根据知 识创新活 动的特点, 提出了 著 名的 / 知识螺旋0 ( Swk.baidu.comCI) 模型, 将知识创新活动 分为社 会化 ( 个体 到个 体、隐 性到 隐 性) 、外 化 ( 个体到团体、隐性到显性) 、整合 ( 团体到组织、 显性到显性) 、内 化 ( 组 织到个体、显性到 隐性) 四种模式, 这实际上就是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 的四个 阶段, Nonaka 进一步指出 从隐性到隐性 这 个阶段, 是知识创新活动最为关键的阶段=5、7、8>。如 图 2 所示:
( 4) 保持能力。保持能力使所转移的知识能够 被保持下来, 只有这样知识的转移才是有效的。缺 乏这种能力, 知识转移初始困难将会成为终止知识 转移的借口, 并使组织返回到原先的状态中去。
214 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
( 1) 个体关系特征。许多研究表明, 一个非常 重要的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就是知识源与接受者的 关系的重要性=16> 。个 体关系特征包括关系质量和 共同理解。关系质量被定义为知识源与接受者情感 交融 ( emotionally non- laborious) 、亲近、友好的关 系=2> 。 包含 隐性 知识 的知 识转 移需 要参与 方 经 常性 的大量的交互作用=8> 。成功的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 上取决于交流与合作的难易程度, 亲近的关系积极 地影响知识转移=17> , 而疏远的关系消极地影响着 组织的知 识转移=2>, 共 同理解 ( shared understanding) 也影响知识转移, 共同理解是双方工作价值、 规范、和哲学、问题解决方法及从前的相似工作经 历的程度。共同理解有助于知识转移=18> 。
第24卷第1期 2006 年 1月
情报科学
Vol. 24, No. 1 January, 2006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唐炎华, 石金涛
(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 200030)
摘 要: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跨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共享, 本文对当前国外有
关知识转移的层次、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影响知识转移的条件和因素、组织内部个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