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公开课)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拓展
问题驱动 逻辑推理
(3)实验中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表明这些α粒子在原子中的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 本身大的多的物体作用。
(4)金箔的厚度大约1μm,金原子的直径约3×10-10m。绝大多数 α粒子穿过金箔时,相当于穿过几千个金原子的厚度,但它们 的运动方向没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个现象表明α粒子在穿过时 基本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原子中的绝大部分是空的,原 子的质量和电量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核上。
当堂达标
问题驱动 逻辑推理
1.有关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不改变方向;
B α粒子碰到电子后运动方向几乎不发生改变;
C α粒子散射实验,肯定了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
D 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依
据。
问题驱动 逻辑推理
2.下列对原子的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B ) A 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 B 电子在核外旋转,库仑力提供向心力;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原子核的直径大约为10-10m
的α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新的认识。
问题:
问题驱动 逻辑推理
按汤姆孙的原子模型,α粒子穿过金箔后应如 何运动?
问题:
问题驱动 逻辑推理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绝大多数 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或偏
转很小;
少数 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 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角几乎达到180°

问题:
问题驱动 逻辑推理
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与汤姆生原子模型得出的结论 是否相符?说明你的理由。 2.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应该如何分布才能形成α粒子的大 角度散射呢? 3. 请大家分析一下,卢瑟福是如何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 的?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
深化拓展
问题驱动 逻辑推理
(1)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α粒子跟电子碰撞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跟进反思
问题驱动 逻辑推理
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卢



姆 孙
姆 孙
α粒子散射实验
福 原













枣糕式
行星式
谢谢各位专家、老 师和同学!
深化拓展
逻辑推理 得出结论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是球形的,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 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 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 子在核外的空间运动。
原子核的核式结构

原子
体育场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
原子核 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
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汤姆孙原子枣糕模型能解释当时发现的一些
现象,如原子的发光等,因而曾被广泛接受。
但勒纳德1903年做了一个实验,使电子束射 到金属模上,发现较高速度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 子。看来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稍后一些的α 粒子散射实验则完全否认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学导结合
设计实验 探究规律
1909年~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著名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C.汤姆生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4、在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 α 粒子发
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过程中两者动量变化相等,因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300
倍,撞前后α粒子速度几乎不变,而质量小的电子速度发生改
变。因此,α粒子撞电子时不会出现被反弹回来的现象。发生
非对心碰撞时,α粒子也不会出现大角度偏转。可见,电子对
α粒子在速度的大小、方向上的改变是十分微小的。
(2)按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分布均匀,α粒子 穿过原子时,由于粒子两侧正电荷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的一部 分相抵削,使α粒子偏转的力也不会很大,α粒子散射现象说 明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正电荷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 球体中,电子镶嵌在正电荷液体中, 就象枣点缀在一块蛋糕里一样,所以 又被人们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 模型”。
电子
学导结合
循序渐进 探究规律
用什么方法去研究象原子这样的微观粒 子的内部结构呢?
用其他微观粒子或一些射线轰击
学导结合
循序渐进 探究规律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选修3-5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2 原子的核式结构
目标展示
目标导引 学导结合
❖1.了解原子结构认识的历史历程, 感受科学探究精神。
❖2.理解ɑ粒子散射实验原理,知道 实验现象。
❖3.能用原子的核式结构解释ɑ粒子 散射实验现象。
学导结合
历史回顾
目标导引 学导结合
公元前5世纪: 希腊哲学家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的微粒组成的;
一百多年前: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原子是组成 物质的最小微粒;
19世纪末: 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首次发现了电子,获知电子是 原子的组成部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 子也有内部结构。
e/me=1.76×1011C/kg e=1.602×10-19C me=9.109×10-31Kg
学导结合
回顾历史,探究定律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由于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原子又 是中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几乎占有 原子的全部质量。
思考:那么,这两种物质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上述 问题阅读课本P 51图 18.2-1左边一段的内容, 回答问题:
请回答:汤姆孙是如何描述原子结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