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职称
学历/学位
其他主讲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必含信息: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版次,ISBN号等:
课程简介(中文)
含课程性质、培养目标等,其中着重描述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贡献,具体请参考专业培养方案知识、能力、贡献等内容:
知识贡献:
能力贡献:
素质贡献:
课程简介(英文)
含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等,其中着重描述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贡献,具体请参考专业培养方案知识、能力、贡献等内容:
教学目的
课程内容
以章、节形式排序,含课程教学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等(可多页):
周教学进度安排及学时分配
周次
教学内容简要说明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
课程考核方式
分类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南昌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用■表示)
□Ⅰ类通识教育课程□Ⅱ类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
学分
总)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开课院系
面向专业
先修课程
课程关键词
授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负责人
姓名
教师工号
性别
成绩比重
过程考评
期中考评
期末考评
备注
执笔人:完成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本科专业认证《社会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Socie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编写单位: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研室)编写时间: 2021 年 7 月《社会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会和职业素养英文名称:Socie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0809000020学分:0.5总学时:8。
其中,讲授8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实训0学时适用专业: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专业基础课程后继课程:毕业设计、软件系统开发实训二、课程简介:《社会和职业素养》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以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创业与就业要求为基础,结合高等院校学生在职业发展与就业过程中的能力培养要求,将课程内容整合为职业道德、职场沟通、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四个主干模块。
三、教学目标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本课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才兼备型高级技能人才作为长期目标,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校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
该课程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职业人”,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2、课程教学总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总体一致,具体可分为:1)树立远大职业理想、拥有正确职业道德;2)锻炼良好沟通能力;3)拥有良好情绪管理能力;4)拥有科学时间管理能力。
3、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课程思政目标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职业责任感,团队合作、组织、沟通等社会能力。
本科专业课程大纲
本科专业课程大纲一、课程名称XXX专业课程(可根据实际课程进行填写)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和探讨XXX专业领域中的关键概念、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对XXX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培养相关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技能。
三、课程目标1. 掌握XXX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大纲1. 课程内容概述1.1 XXX专业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1.2 XXX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1.3 家国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 课程内容详细介绍2.1 模块一:基础理论和知识 2.1.1 XXX理论基础2.1.2 XXX实践案例分析2.2 模块二:实践技能培养2.2.1 XXX实验技术与方法 2.2.2 XXX实践操作与应用 2.3 模块三:应用与创新2.3.1 XXX项目设计与管理 2.3.2 XXX创新思维与实践 2.4 模块四:沟通与合作2.4.1 XXX专业领域沟通技巧2.4.2 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发展3. 教学方法3.1 授课讲解3.2 实践操作3.3 小组讨论3.4 个案分析3.5 学生报告与展示4. 评估方式4.1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4.2 作业与实验报告4.3 个人或小组项目成果展示4.4 期末考试或综合评价五、参考资料1. XXX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2. 相关论文与研究成果3. 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论文集六、其他事项1. 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和完成各项任务,课程考核结果视学生的学术诚信和个人努力程度而定。
2. 学生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可随时向任课教师咨询和寻求帮助。
本科专业课程大纲至此结束。
请学生遵循课程安排,积极参与学习,努力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课程类型:实践教学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8/3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实训是按照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开设的,是应用化工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工实验、生产、分析等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本实训是通过制备或生产化工产品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生产工艺路线、组合各操作单元,并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制备和生产,达到使学生能够真正解决实际化工问题的目的。
本实训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为以后毕业环节、职业资格考试及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实训是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完成计划中的所用理论授课和实验课程后开始的课程。
作为实训课程,具有综合性,把以往所学知识在本课程中得以综合体系,涉及到的主要先修课程包括: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产品分析与检验、化工分离等。
为学校毕业后进入生产岗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化工分析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地在实验室进行化工产品的研发,在实训基地进行化工生产,得到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化工产品。
2.通过指导教师的帮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生产工艺路线、组合各操作单元,并在实验室进行制备、生产和分析,以得到合格的化工产品。
3.通过实训,了解化工产品研发、生产的过程,了解典型实验室制备仪器、分析仪器及化工生产设备的结构、特点,并熟悉其使用方法,掌握化工产品质量分析的方法,熟知实验室制备和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事项。
四、实验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无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实验教学为主,撰写小论文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在实训教学中,通过讲授、实验操作、提问、讨论等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理解两个实训内容与专业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了解实训研究内容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背景和发展趋势。
《专业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专业综合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kl41111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设计英文名称:Major of Integrated Design课程类型:实践教学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2周仅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一、课程设计性质与任务1.课程设计性质(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前期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电子线路设计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和应用,对电子工程设计有初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1)利用布线软件设计原理图,并根据原理图进行线路板的布线。
(2)根据所设计的电子线路进行电子原器件的焊接、调试。
二、课程设计与其他课程或教学环节的联系专业综合设计的先修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单片机。
学生只有在学习了先修课程后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一项电子线路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教学目标(需对应于课程设计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进行细化分解)1.本课程设计重视培训并提高学生在查阅设计资料、利用软件进行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和线路板综合布线、根据线路图进行电子制作方面的能力。
2.选题满足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题目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
3.学生根据课程实际任务书的要求合理地安排设计进度,按照电子线路的设计步骤,认真的开展课程设计活动。
4.学生对自己课程设计的题目,应概念清楚,设计方案合理,计算正确,数据可靠,绘图符合标准,说明书撰写规范。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最终成绩由原理图设计、综合布线图、焊接调试、答辩成绩和报告成绩等组合而成。
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原理图设计:20%o主要考核电路原理的设计,结构是否完整,功能是否新颖。
综合布线图:20%o主要考核结构设计是否做到正确合理,表达清楚,线条清晰,内容齐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课程性质和目的1.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方法,熟悉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基本应用技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计算机体系结构2.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和功能2.2 计算机指令系统和执行过程3.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3.1 基本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3.2 基本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4. 操作系统原理4.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4.2 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5.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5.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5.2 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6.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5.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5.2 数据库设计、查询语言和应用四、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2.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编程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3. 了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基本应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方式和方法1.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3. 强调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1. 主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2. 辅助教材:2.1 《计算机体系结构教程》;2.2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2.3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2.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2.5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级标题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下同)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分两段,文字表述具体明确。
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目标,要与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或能力相一致。
第二段具体数目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能力目标(要求分行描述,每行表述一个能力目标,至少要分3行撰写)。
(内容用五号仿宋GB2312,段落固定值18磅,下同)三、教学学时分配《××××》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五号黑体)《××××》课程实验(实训)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五号黑体)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各节相应习题要点,有关实验和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
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本章节的教学要求。
具体格式如下:(内容五号仿宋GB2312,段落固定值18磅)第一章………………………(学时)(五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0.5行)(一)教学要求(内容五号仿宋GB2312,段前段后0行,段落固定值18磅)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理解××××,掌握××××等。
注: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一般概念性的认识,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所学的内容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五号仿宋GB2312,段前段后0行,段落固定值18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三)教学内容(内容五号仿宋GB2312,段前段后0行,段落固定值18磅)第一节………………………1.………………………2.……………………第二节……………………1.……………………2.……………………本章习题要点:注: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按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根据内容分块。
本科专业认证《大数据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大数据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数据技术基础英文名称:Big data technology课程编号:无课程性质:选修学分/学时:2/32。
其中,讲授26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6学时,实训0学时。
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高级操作系统(Linux)、JA V 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一、课程目标课程将系统讲授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大数据处理架构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分布式数据库HBase、NoSQL数据库、云数据库、分布式并行编程模型MapReduce、流计算、图计算、数据可视化以及大数据在互联网、生物医学和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在Hadoop、HBASE和MapReduce等重要章节,安排了入门级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工程知识1.1掌握必要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1.2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
2.问题分析2.1能够理解并恰当表述工程实际问题。
2.2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程序与方法。
2.3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能够合理解决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科学研究及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并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合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设计实验方案。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正确运用工具与资源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杂技术工程问题进行设计与实现。
6. 终身学习6.1具有自觉搜集阅读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6.2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大数据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作业等共同实施。
本课程采用21世纪高等教育计算机规划教材,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和辅导材料,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课堂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大数据技术基础教学流程本课程安排5次课外作业:1.画出Hadoop的项目结构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