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反馈处理过程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师展示三段节日视频片断) (生简答)(师出示文秀《端午》幻灯片:“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生简答)(师播放MP3儿歌:艾叶香,香
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幻灯片出示:文字:沈从文及《边城》) 注:此阶段要学生预先搜集相关资料
(请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师播放湘西一带端午习俗的视频片断)
注: 此阶段通过宏观指导与具体设问来进行探究式合作教学法
(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具体的场面,明确 略写给人留有想象空间这一重要特点。)
(三个“莫不”的句子)
(从文中找其它写人多的句子) (师播放一段赛龙舟的视频片断, 让学生先自己来描绘描绘。) (幻灯片显示课件中本段文字) (学生谈动词对表现场面的作用 ——幻灯片显示动词)
(幻灯片显示不同竞赛人) (生齐读)
(请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师生明确道理,出示幻灯片: 团结就是力量。)
(幻灯片显示关键词) 注: 此阶段赏析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 手段,是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深入。 注: 此阶段力求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 (师准备2-3个民俗故事的FLASH 《端午日》教学设计
冯红薇
● 教学目的:
1. 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 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 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 教学教具:
板书、POWERPONIT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吗?
[提问二]: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提问三]: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端午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它的作者是沈从文。
二、新课教学 〈一〉、范读课文
注意读音、字词、停顿,初步感知课文,感受一下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节日气氛和湘西一带的端午习俗。
〈二〉、分组讨论、自主学习
[指导一]: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细细品味,标示疑点、困惑和不解的地方。 [指导二]:边读边讨论,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过会儿在班内交流。
[提问一]:字词方面有哪些不解?(如“缓
促”、“调理”、“不拘”等。)
[提问二]:“本文写的是端午节的竞赛,为什么还要写竞赛以前练习的事?”
(1)(讨论)侧面烘托的作用。
(2)再从文中找出有这样作用的句子。(3处)
[提问三]: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颧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中“种种情形”不描述出来为切入点找出略写的句子。
(1)讨论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2)从文中再找类似的句子。
(3)完成“竞追鸭子”场面的简析。
〈三〉、课文特色
(一)人山人海的场面写得好。
(二)重点赏析“龙舟竞渡”场面。
1、动词的运用。
(1)、表现了不同人的不同动作。
(2)、指导阅读带动词的句子,读出力度、读出气氛,纠正声音高低、短促,把动作突出出来。
2、拓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四]:假如你是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做?有何感受?
[提问五]: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3、精彩段落背诵
(1)介绍背诵方法:关键词语(动词)背诵法。
(2)根椐课件显示的关键词背诵这一精彩场面。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壮阔的场面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还有很多民俗,比如:-----、----、----、----、等(让学生举例),在每一个民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五〉、课文延伸
出示“清明节的来历”片段来感受所体现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民俗文化。同学们可以课下收集一些民风民俗,从中了解一下异地风情,感受一下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你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三、布置作业(拓展)
(练笔园地)
行动描写就是写人物“怎样做”。
恩格斯说:“我觉得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了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光写人物做了什么,是不够的,只有写出了他是怎样做的,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思想。行动描写就是写人物“怎么做”并通过这来刻画他的性格。
行动包括动作和行为两方面。
动作是人的一个肢体活动,即“一举一动”。如:打、抓、推、拉、敲、掐、掷、踩等。
行为是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为一个过程。如:支持、训斥、乞讨、袭击、学习等。
行动描写包括动作描写和行为描写,这两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方纪的《挥手之
间》中的描写: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这段描写中,“举”、“挥”、“停”都是动作,其中用了五个“举”,这些动作连续在一起,使之构成了一个行为:挥手告别。
怎样写好行动描写?请记住,把笔力放在“怎样做”上。
请大家试着做以下练习:
补写:为下面短文补写一段人物动作描写,要能够表现出老教师榜样的力量:爱惜公物。
“丁铃铃”,下课了。
一位同学把手中一大截粉笔乃出,试图击中某个目标。粉笔在空中划出一个圆弧,狠狠摔在水泥地面上,“啪!”顿时拦腰断为两截,地上留下一个白痕,仿佛是粉笔流下的伤心泪。
十分钟过去,又上课了。
迈着稳健的步子,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走入教室。忽然,他的目光盯住了那两截粉笔头……
板书设计
河
上
赛
龙
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