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案
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教案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端午节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端午节教案2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难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并导入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
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讲讲故事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播放PPT,欣赏故事)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端午节活动主题教案(通用7篇)
端午节活动主题教案(通用7篇)端午节活动主题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活动主题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活动主题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是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对特有的民间节日感兴趣。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囊,咸蛋,粽子照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和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幻灯片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有那些习俗吗?”二、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老师这里有两张拼图,里面就藏着端午节的习俗。
你们想来拼拼看吗?”请两名幼儿同时到黑板前拼图“你们看出来了吗?这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那你们知道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播放幻灯片并小结:赛龙舟和吃粽子习俗传说和屈原有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日》教案篇三
《端午日》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2、学习并掌握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1、了解湘西端午习俗:赛龙舟,捉鸭子等。
2、学习并掌握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学习并掌握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五、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唐代文秀的关于端午节的诗。
(幻灯片1)端午文秀(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提问: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吗?明确: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纪念屈原。
3、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学生说,教师相机补充)明确:文中提到的湘西的端午习俗有画王字,蘸雄黄酒,赛龙舟,捉鸭子等。
补充:还有挂艾蒲,系香袋等端午习俗,目的是避邪驱瘟;另外还有吃粽子等习俗是为了祭祀、纪念屈原……4、多媒体展示:全国各地端午习俗。
(幻灯片2)教师小结:由于地方不同,各地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完全相同,那么,湘西人民是怎样迎端午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从文写的一篇短文《端午日》。
(幻灯片3)(二)简介作者过渡:让我们先走近作家沈从文,了解一些关于他的基本情况。
沈从文(1902——1988),苗族人,生于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
《端午日》就选自《边城》。
(幻灯片4)教师补充两点:1、沈从文老师只是小学毕业,却当上了大学教授,这一切完全是靠——自学成才;2、如果你在新华书店看见沈从文老师的书,你一定要买回来看看。
只要你打开他的书,你就会被书中所描写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湘西世界所吸引!希望正处于金色年华的同学们能多多地亲近文学: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三)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5)1、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2、学习并掌握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师解说:本节课我们将和同学们走进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通过对湘西端午习俗的了解,来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学习运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
端午节的教学教案(精选6篇)
端午节的教学教案(精选6篇)端午节的教学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教学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的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3、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2、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手段、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导入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字词。
(1)重点指导:"爱戴"(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3)"悲愤"近义词是什么?3、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三、深入学习,理解感悟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
(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
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
(1)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3)读出你对他的赞扬。
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1)出示课件:屈原万分悲愤,就在……(悲痛悲伤)(2)想想为什么填写悲愤?(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5、引入资料读,体会屈原的爱国投影:屈原《离骚》中的两首,从中感受到什么?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
端午日教案15篇
端午日教案端午日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日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日教案1教学目的:一、了解端午的习俗;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二、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争先、合作、奋发向上和爱国、爱民、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步骤:一、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有关本地过端午节的习俗,课堂交流,引出新课。
二、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说说文中写到了端午的哪些习俗?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明确:穿新衣服、画王字、吃鱼吃肉、看划船、赶鸭子竞赛。
(板书)详写龙舟竞渡,略写赶鸭子竞赛。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汇报。
幻灯出示: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用简洁的语言(小标题)概括课文三部分的内容。
②你觉得文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体现过节的喜庆气氛?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学习,你觉得应该掌握哪些重点内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如:龙舟竞渡:a、节日赛龙舟的气氛如何?b、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赛龙舟的场面?c、比赛时船员是怎样分配的?作者运用了哪些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对他们赛龙舟时的外貌和动作进行了描写,这些词语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什么作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d、最能激发你联想的句子有哪些?赶鸭子场面:a、赶鸭子活动有什么目的?b、赶鸭子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人们的心情怎样?(教师提示,让学生自己设计类似的问题,然后讨论。
可从两方面谈学习体会:其一,传统节日给人带来的欢乐;其二,就文章的写作特点而言。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获得有益启示。
假如你就是龙舟竞渡或赶鸭子场面中的一员,试想象当时场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大家听,并说说你的心情。
龙舟竞渡取得胜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四、与课文中写到的端午节习俗相比,你的家乡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些习俗?为什么?你知道端午节的寓意吗?五、作业:回家将课文中描绘的端午日热闹情景讲给父母听。
七年级语文教案 端午日9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端午日9篇端午日 1《端午日》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江苏大丰沈灶中学陈继军该教案是本人获大丰市东南片优质课评比第一名教案(一)教学理念:把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引导、自学讨论法。
(二)、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了解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让学生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的精彩以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
3、让学生感受桨手的风采,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1、精彩的场面描写。
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四)、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中秋节,很快又将迎来春节,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师: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谁呀?(生:屈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多媒体图及传说介绍),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人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
师:我们今天到湖南去了解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多媒体展示课题)请大家把课文打到102页。
问:作者是谁?(生(齐):沈从文。
)师:哪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沈从文?师:我补充一点:北大校长季羡林回忆沈从文先生时说: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具体感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景(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二、新授板块一:自学并疏通字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探究目标)(1)自由学习过程: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检查学习情况:(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并区别字音字形字义。
蘸(zhàn)酒峒(dòng)泅(qiú)水数〔shù〕天前擂(léi)鼓鹳(guàn)呐(nà)喊 shù(戍)军一律(lǜ)jiǎng(桨)手泥jiāng〔桨〕板块二:分析课文一:介绍风俗。
《端午节》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端午节》教学设计(精选15篇)《端午节》篇1一、主题来源: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
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
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
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目标: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
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
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
《端午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端午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端午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端午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源于中国古代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端午日》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提升他们的民族文化素养。
本文将围绕教学目标和实施步骤进行介绍。
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文化意义,感受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
2.学习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和活动,提高节日文化的认知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开展端午节相关手工制作和体验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4.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完成相关课文的阅读和演讲。
二、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在教学前期,教师需要准备教材、制作课件和手工制作材料等。
同时,还需在班级和学校内宣传和组织相关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重视和参与度。
2.课堂教学2.1 调研环节通过大家的分享,了解同学们对于端午节的了解程度和认知水平,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探索相关文化和历史背景。
2.2 阅读环节让学生们阅读《屈原》的传说和端午节的历史发展,从文学和历史角度探讨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及由来。
2.3 学习环节老师宣读相关端午节的诗词,让学生们感受端午节的诗情画意。
同时,老师介绍端午节相关的传统食品和活动,并引导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感受。
2.4 创作环节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艾叶包、五彩线人等,让学生们动手创造,体验其中乐趣和文化魅力。
2.5 演讲环节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端午节的历史意义或传统文化等主题进行演讲,加深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记忆。
3.活动实施在课堂学习之外,可以结合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的端午节文化活动,如集中观看赛龙舟、制作粽子、举行耍龙狮等,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加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认知。
三、教学评估评估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演讲、作品展示和问答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活动参与程度,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提升。
结语通过《端午日》教学设计,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知水平,更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相了解,为促进全方位素质教育添砖加瓦。
五月五过端午教案(通用22篇)
五月五过端午教案五月五过端午教案(通用2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月五过端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月五过端午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端午节教案(精选22篇)
端午节教案(精选22篇)端午节教案(精选2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绘本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绘本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活动准备:1、视频(端午节儿歌)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3、实物:粽子、香囊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给挂图选字活动。
(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三、看视频,学儿歌。
(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师:教读《端午节儿歌》五月五,端午到赛龙舟,真热闹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教学反思: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
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
端午节绘本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自己国家明间节日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端午节活动教案(通用7篇)
端午节活动教案端午节活动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活动教案(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活动教案1设计思路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舟。
材料及环境创设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过程A、讲讲端午节的来历(1)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棗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B、包粽子、吃粽子(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吃粽子,边吃边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
说明:此活动可在生活环节中进行。
C、制作龙舟(1)欣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
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D、划龙舟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
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
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E、延伸可以通过学唱《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强过端午节的感受端午节活动教案2设计意图: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端午日》教学设计(8篇)
《端午日》教学设计《端午日》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日》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了解湖南湘西端午习俗的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场面描写手法;教法:巧设问题情境促使生成注重多元对话启迪思维学法:沉浸文本在活动中体验自主探究在评议中感悟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解决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基本情况。
课堂学习:一:走近湘西,了解端午习俗1、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我手里拿的是一本现代文学名著——《边城》。
沈从文先生在本书中不仅描写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还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湘西世界。
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
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零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
(PPT1:湘西的美丽风光)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沈从文先生走进这美丽的边城,参加当地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一起来感受那份独特的风土人情。
(板书课题:端午日)2、了解端午习俗。
①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几月初几?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学生活动]发言交流。
[提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在每年的五月初五。
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唐朝文秀《端午》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②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相关习俗?[学生活动]发言交流。
[提示]吃咸鸭蛋、吃粽子、插艾蒲、系香袋……二、初读课文,体验端午活动1.湘西茶峒人又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湘西的端午节给你感觉是什么?(PPT2)[学生活动] ①带着问题放声朗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②交流发言[点拨] 戍shù军引申形近字“戍戌戊戎”辨别口诀:点shù 横xū wù中空,两笔交叉便是róng.湘西端午习俗:①穿新衣。
大班端午活动教案【7篇】
大班端午活动教案【优秀7篇】大班端午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①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②龙舟是什么样的?③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④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⑤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⑥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许久之后,我回过神来。
回复她:我那天刚好安排了工作,可能去不了,真的非常抱歉。
但是请收下我最最真挚的祝福哈。
她说:哎呀,就是家里人催,刚好遇见了喜欢的人,就刚好办了。
就这样,她一句,我一句,我们之间好像把没联系的这几年的所有言语全部攒到一起一样,她说着她幸福的点点滴滴,我祝福着她的美好爱情。
我诉说着近几年的经历,她也感慨着我们真的都变得不一样了。
不知不觉得,聊到很晚。
像那年大学一样,我们彻夜不眠,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精神十足,有幻想不完的未来。
这种感觉,陌生又熟悉,但,真的久违了。
她大婚的当天,我在忙,一直到很晚才有空去刷朋友圈,看到她晒出婚礼现场的幸福照片,替她感到幸福和快乐。
看到婚礼现场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她的幸福,感觉,真好。
后来,她私信我说:亲爱的,你的礼物收到了,就知道你是最爱我的。
我笑着回复她:哈哈,喜欢就好,这么多年,我最庆幸的是,你没变,当然,我也没变。
再后来,我们零零散散的聊了几句,都以工作忙的原因终止了聊天。
《端午日》教案
《端午日》教案《端午日》教案导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写给《端午日》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日》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吧(春节、端午、仲秋)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生答)是的,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师生齐读。
可见,端午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它的作者是沈从文。
(出示。
课件:文字:沈从文及《边城》)二、范读课文,注意读音、字词、停顿,初步感知课文感受一下“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的节日气氛和湘西一带的端午习俗。
(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三、本文比较多短小,不难理解,我们就采用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方法。
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细细品味,标示疑点,困惑和不解的地方。
边读边讨论,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过会儿在班内交流。
1、字词方面的不解。
如“缓促”“调理”、“不拘”等。
2、“本文写的是端午节的竞赛,为什么还要写以前练习的事?”(1)讨论侧面烘托的作用。
(2)再从文中找出有这样作用的句子。
(3处)3、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颧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中“种种情形”不描述出来为切入点找出略写的句子。
(1)讨论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2)从文中再找类似的句子。
(3)在此完成“竞追鸭子”场面的简析,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具体的场面,明确略写给人留有想象空间这一重要特点。
四、谈感受最深的场面(一)人山人海的场地写得好。
(1)三个“莫不”的句子(2)从文中找其它写人多的句子。
端午节授课教案(精选8篇)
端午节授课教案端午节授课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授课教案(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授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引导学生珍惜并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3、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辩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自己调查走访,查阅资料。
2、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分小组搜集并整理资料,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1、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别称吗?(分小组汇报成果并补充)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也很多,你都知道哪些?(学生分组交流)(三)活动二:端午讲故事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四) 活动三:端午话习俗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课件展示:赛龙舟)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4、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5、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你知道吗?(学生自由交流)(五)活动四:端午颂诗词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呢?(学生交流分享)(六)活动五:谈感受,激发情感今年端午节你打算怎么过?(学生交流自己的计划。
)五、教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相信我们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反馈处理过程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师展示三段节日视频片断) (生简答)(师出示文秀《端午》幻灯片:“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生简答)(师播放MP3儿歌:艾叶香,香
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 (幻灯片出示:文字:沈从文及《边城》) 注:此阶段要学生预先搜集相关资料
(请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师播放湘西一带端午习俗的视频片断)
注: 此阶段通过宏观指导与具体设问来进行探究式合作教学法
(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具体的场面,明确 略写给人留有想象空间这一重要特点。
)
(三个“莫不”的句子)
(从文中找其它写人多的句子) (师播放一段赛龙舟的视频片断, 让学生先自己来描绘描绘。
) (幻灯片显示课件中本段文字) (学生谈动词对表现场面的作用 ——幻灯片显示动词)
(幻灯片显示不同竞赛人) (生齐读)
(请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 (师生明确道理,出示幻灯片: 团结就是力量。
)
(幻灯片显示关键词) 注: 此阶段赏析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 手段,是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深入。
注: 此阶段力求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 (师准备2-3个民俗故事的FLASH 《端午日》教学设计
冯红薇
● 教学目的:
1. 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 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 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 教学教具:
板书、POWERPONIT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吗?
[提问二]: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提问三]: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端午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它的作者是沈从文。
二、新课教学 〈一〉、范读课文
注意读音、字词、停顿,初步感知课文,感受一下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的节日气氛和湘西一带的端午习俗。
〈二〉、分组讨论、自主学习
[指导一]: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细细品味,标示疑点、困惑和不解的地方。
[指导二]:边读边讨论,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过会儿在班内交流。
[提问一]:字词方面有哪些不解?(如“缓
促”、“调理”、“不拘”等。
)
[提问二]:“本文写的是端午节的竞赛,为什么还要写竞赛以前练习的事?”
(1)(讨论)侧面烘托的作用。
(2)再从文中找出有这样作用的句子。
(3处)
[提问三]: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颧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中“种种情形”不描述出来为切入点找出略写的句子。
(1)讨论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2)从文中再找类似的句子。
(3)完成“竞追鸭子”场面的简析。
〈三〉、课文特色
(一)人山人海的场面写得好。
(二)重点赏析“龙舟竞渡”场面。
1、动词的运用。
(1)、表现了不同人的不同动作。
(2)、指导阅读带动词的句子,读出力度、读出气氛,纠正声音高低、短促,把动作突出出来。
2、拓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四]:假如你是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做?有何感受?
[提问五]: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3、精彩段落背诵
(1)介绍背诵方法:关键词语(动词)背诵法。
(2)根椐课件显示的关键词背诵这一精彩场面。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壮阔的场面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还有很多民俗,比如:-----、----、----、----、等(让学生举例),在每一个民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五〉、课文延伸
出示“清明节的来历”片段来感受所体现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民俗文化。
同学们可以课下收集一些民风民俗,从中了解一下异地风情,感受一下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你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三、布置作业(拓展)
(练笔园地)
行动描写就是写人物“怎样做”。
恩格斯说:“我觉得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了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光写人物做了什么,是不够的,只有写出了他是怎样做的,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思想。
行动描写就是写人物“怎么做”并通过这来刻画他的性格。
行动包括动作和行为两方面。
动作是人的一个肢体活动,即“一举一动”。
如:打、抓、推、拉、敲、掐、掷、踩等。
行为是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为一个过程。
如:支持、训斥、乞讨、袭击、学习等。
行动描写包括动作描写和行为描写,这两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如方纪的《挥手之
间》中的描写: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
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这段描写中,“举”、“挥”、“停”都是动作,其中用了五个“举”,这些动作连续在一起,使之构成了一个行为:挥手告别。
怎样写好行动描写?请记住,把笔力放在“怎样做”上。
请大家试着做以下练习:
补写:为下面短文补写一段人物动作描写,要能够表现出老教师榜样的力量:爱惜公物。
“丁铃铃”,下课了。
一位同学把手中一大截粉笔乃出,试图击中某个目标。
粉笔在空中划出一个圆弧,狠狠摔在水泥地面上,“啪!”顿时拦腰断为两截,地上留下一个白痕,仿佛是粉笔流下的伤心泪。
十分钟过去,又上课了。
迈着稳健的步子,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走入教室。
忽然,他的目光盯住了那两截粉笔头……
板书设计
河
上
赛
龙
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