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设计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设计在钠的性质教学中增加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对钠的性质的认识。
同时,使学生对初中学习化学的金属活动顺序有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
然而,演示时将钠直接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由于钠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的热使得刚生成的氢氧化铜分解成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的生成既不利于观察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也不利于排除生成铜单质的可能。
若在试管中完成该实验,产生的热量还会引发氢气的燃烧,造成安全隐患。
下面介绍笔者经过大量尝试得出的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安全实验方法,供大家参考。
1实验用品钠,2%硫酸铜溶液,煤油,试管,胶头滴管,镊子,小刀,滤纸,玻璃片。
2实验步骤a.在盛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煤油。
b.再把黄豆大小的钠粒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和煤油的试管中(图2)。
3实验原理由于金属钠的密度介于煤油和硫酸铜溶液之间。
因此,金属钠在煤油和硫酸铜溶液界面处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生成的氢气把金属钠推回煤油中,钠与水的反应被暂时终止。
随后,金属钠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再次与硫酸铜溶液接触并剧烈反应。
这样,金属钠在煤油中上下浮动,反应忽起忽停,缓和了反应.例名称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及实施时间 2009-10一、提出探究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二、学生猜想假设:1、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铜。
理由:金属活动顺序中,钠位于铜的前面,钠置换出铜。
案例中的精彩片段2、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理由:钠和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
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气。
理由:钠先和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铜离子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三、实验过程: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用小刀切一块已吸干煤油的钠块,把钠块放在溶液中,观察现象。
四、从刚才的反应中,你都看到了那些现象,(学生交流活动)五、让学生归纳反应原理:2Na + 2HO = 2NaOH + H 22CuSO+ 2NaOH = Cu(OH)+ NaSO 4 2 24开放性实验探究:金属钠与稀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探究1引入问题通过《碱金属元素》的学习以及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掌握了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
高中化学_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能力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描述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实验准备:学生实验用品:烧杯、玻璃片、蒸发皿、坩埚钳、滤纸、镊子、酚酞、蒸馏水、CuSO4溶液、钠。
教师演示用品:小烧杯、玻璃片、滤纸、酚酞、CuSO4溶液、蒸馏水、钠、酒精灯、镊子、试管夹、硬质玻璃管、火柴、小矿泉水瓶。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教学过程:【魔术】学生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两滴水)。
【引言】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现象的产生就是金属钠的功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活泼的金属—钠。
【板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题)一、金属钠【学生探究】写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推测其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讨论结果)【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化学小魔术中,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呢?在小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金属?具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来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探究实验1】观察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
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观察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比煤油大、导电导热性良好。
【设问】切开后的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与讨论。
【师生归纳】常温下,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固体氧化钠(Na2O)覆盖在银白色的钠表面,使金属失去光泽,看起来变暗。
基于化学科学素养下的《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必修)教学设计“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一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源于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二第二单元,既是学生在初中所学金属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又渗透了学生前面所学氧化还原等知识,有一个承上启下作用。
其次,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好钠的性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例如实验探究的方法,对以后其它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理解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根据钠的性质推理其存在形式、保存方法、制备。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3)通过探究金属钠与水等物质反应的实验,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具备探究物质性质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探究及创新意识)(4)比较钠的化学性质与条件关系,认识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遵循一般规律,体现化学学科思想。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5)通过钠的性质实验探究培养以“严谨求实、探索未知、崇尚真理“为要素的科学精神。
通过列举钠的用途,体悟化学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2.评价目标(1)观看“火光中的生死隔离”视频, 能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作出解释或预测。
能运用化学变化的规律分析说明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变化。
(2)通过对钠与水反应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和点评,发展学生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设计的水平。
(孤立水平、系统水平)(3)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孤立水平、概括水平)(4)通过钠在生活、工业上的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二、教学与评价思路三、教学流程 1. 观看视频【学习任务1】观看“火光中的生死隔离”视频【评价任务1】观看“火光中的生死隔离”视频, 能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作出解释或预测。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的实验研究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的实验研究作者:丁伟孙安贵来源:《化学教学》2017年第08期摘要:精心设计了钠与微量硫酸铜溶液发牛化学反应的实验及产物研究,通过改变和控制实验条件等探究证实了该反应产物有红色固体物质铜、黑色氧化铜、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和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等物质。
关键词:钠;CuSO4溶液;产物研究;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文章编号:1005-6629(2017)8-0055-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1问题的提出高中学生初学金属钠的性质时,会联想先前学习过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相互置换的规律:铁比铜活泼,所以铁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了红色的固体铜,则据此推断:钠比铁更活泼,肯定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实际上,该实验通常是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放人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大烧杯或水槽中,即刻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但是没有观察到红色固体铜析出而是析出了蓝色沉淀。
为什么事实与学生的推断不同呢?钠不能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吗?钠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析出蓝色沉淀,一般认为是发生了如下的化学反应:钠先和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接着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是查阅文献发现,少量硫酸铜溶液和钠反应时,实验中可能会有铜生成。
硫酸铜溶液少量,钠过量时,对于是否有铜的生成,文献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为两种观点:(1)钠与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又被产生的氢气还原成铜。
(2)足量的钠直接置换出少量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2Na+CuSo4→Na2So4+Cu鉴于此,本研究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试验,试图探究如下问题:(1)少量硫酸铜溶液与钠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是什么?(2)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与钠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否有所不同?(3)少量硫酸铜溶液与钠发生化学反应中,如果有铜生成,是否还有其他物质生成?2实验过程2.1实验设计为了探究不同浓度微量硫酸铜溶液与钠的化学反应产物,本实验设计如下:配制0.125%、0.25%、0.5%、1%、5%、10%、I5%和饱和的CuSO4溶液各lOOmL备用。
关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
关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摘要:我们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或者教师常将金属活动性和元素金属性概念混为一谈,没有加以辨析,同时教材也没有加以区别。
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一册)对于判断元素金属性的依据这样叙述道: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
但是金属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包括金属原子脱离晶体表面变为气态原子,气态原子变为气态阳离子,气态阳离子再变为水合离子的过程;又包括被置换的金属由水合离子变为气态离子,气态离子得电子变为气态原子,气态原子沉积变为金属的过程。
金属的电极电势就是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并用以表示金属活动性强弱的物理量。
关键字:金属性离子电极电势水合离子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I n d e x:O u r hi gh s ch oo l c h em i s t r y t e a c hi n g pr o c es s, st u d en t s o r t e a ch e r s o f t e n m e t a l a c t i v i t y a n d t h e c on c e pt of m i x ed m et al l i c e l em e nt, n ot t o b e A n al ys i s, an d m at er i al s n ot t o b e di s t i n gu i s h ed. S u ch as P EP H i gh S c ho ol"C h em i st r y (c om pu l s o r y p l u s op t i on al)" (V ol um e I) f o r t h e m et a l l i c el em e nt s t o d et e rm i n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t hi s s t at em en t an d s a i d:t h e st r en gt h o f m et a l l i c el e m ent s, f ro m i t s s i m p l e su bs t a n ce wi t h w at e r(o r a ci d) r e a c t i on t h e r e pl a ce m e nt of e a s e o f h yd r o ge n an d i t s ox i d e s an d hyd r a t e s t h e hi gh e s t p r i c e- t o d e t er m i n e t h e s t r en gt h o f al ka l i ne h yd r ox i d e. H ow e ve r,m e t a l r e pl a c em e nt r e a ct i o n i n s ol ut i on i s a c o m pl ex p r o c es s, bo t h m et al a t om s f ro m t he c rys t a l su r f a c e i n t o t h e gas e ou s at o m s, ga s e o us a t om s i nt o gas e ous c at i o n,c at i on an d t he n i nt o a gas e ou s i o n h yd r a t i o n p ro c es s;a n d i n c l u di n g t h e re p l ac e m ent o f m et al b y t h e h yd r a t e d i on s i n t o ga s e o us i on s, t h e el e c t ro n-gas i o ns i nt o ga s e o u s a t om s, i nt o ga s eo us m et al a t om d e po si t i o n p r o ce s s. M e t al e l e ct r od e p ot e nt i al i s t ak e n i n t o a c cou nt t h e ab ov e f a ct or s a nd t o i nd i c a t e t h e s t r en gt h of t h e ph ys i c al ac t i vi t y o f t h e m et al.K e yw o r d s: m et a l i on el e ct r od e po t ent i a l o f h yd r a t ed m et al i onr e pl a c em e nt r e a ct i on s e qu e n ce of a ct i vi t y鉴于高中化学知识的局限性,我们将大学物理化学的知识引入,便于解决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涉及到的电化学的知识加以应用。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标题: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引言: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文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设计了一堂探究式教学实验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反应机制。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
二、实验原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CuSO4 → Na2SO4 + Cu三、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取适量的钠,用镊子夹住,小心地放入试管中。
3.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4. 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透明。
2. 试管内放出气体,并发出嘶嘶声。
3. 反应后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析出的铜。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钠硫酸盐和铜。
2.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五、实验讨论1.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钠离子取代了铜离子,生成了钠硫酸盐和铜。
2.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这是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较快。
六、实验拓展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改变钠的用量,观察反应的变化。
2. 可以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差异。
3. 可以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进一步探究钠与硫酸铜反应的机理。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到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变化,了解反应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收集并分析实验数据,培养了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能够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深入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
八、教学反思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课改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转变教学方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也是现行化学教学中的薄弱之处.探究性学习中的实验更提倡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目的的实验活动,不提倡“照方抓药式”的实验,但也不能走进“唯实验”的误区.应该明确,探究式教学所提供给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主动学习的机会远远要比实验活动多而丰富,实验探究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和途径,实验只是探究过程的一个环节.[2]新疆喀什地区地处祖国边陲,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与其他内地城市相比较落后,实行课程改革的时间也较短,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的条件也有限.为此,本文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教学进行探究式设计,并在喀什师范学院附中高一班级实践,以期为喀什地区中学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钠的化学性质为载体,在高一学习完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后开展一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课.该教学过程力求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九年级下册学习的置换反应和高一学习的钠的化学性质,通过知识的正向迁移,掌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并且使学生通过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了解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2)学生通过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学习,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实验现象的描述能力和使用化学用语的技能;(3)学生通过探究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1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1.1创设探究情境在高一化学中学习过置换反应,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Zn +2HCl (稀)=ZnCl 2+H 2↑),同时又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从而让学生想一想钠与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反应吗?如果这个反应发生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1.2设计实验方案1.2.1实验仪器及药品烧杯(50ml ,200ml )、量筒(10ml ,50ml ,100ml )、镊子、小刀、胶头滴管、滤纸、称量纸、HC-TP128架盘药物天平(北京医用天平厂)、药匙、金属钠、无水硫酸铜(分析纯).1.2.2实验方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实验的因素:(1)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同对实验的影响;(2)钠块大小不同对实验的影响.首先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浓度分别为0.5%,1%,2%,5%,10%),分别取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各10ml ,再取5块大小相同的钠,分别投入到上述5种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选择一个合适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固定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探究钠块块大小对实验的影响,继续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1.3实验过程1.3.1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分别称取0.5g,1g,2g,5g,10g 无水硫酸铜粉末,分别置于编号1~5的五个200ml 烧杯中,再分别量取99.5ml ,99ml ,98ml ,95ml ,90ml 蒸馏水分别倒入上述五个烧杯中,充收稿日期:2012-10-28作者简介:丁晓丽(1964-),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和中学化教育教学研究.喀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2013年11月Vol.34No.6Nov.2013第34卷第6期(喀什师范学院化环系,新疆喀什844008)丁晓丽,刘芳摘要: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其他方式相比,它具有综合优势.为此,我们结合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强调了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钠;硫酸铜溶液;探究式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2X (2013)03-0068-04CuSO 4溶液的浓度/%实验现象10钠块投入后,立即剧烈燃烧了起来,有爆炸声5钠块投入后,4~5s 开始燃烧,有轻微的爆炸声2钠块投入后,没有爆炸声1钠块投入后,没有爆炸声0.5钠块投入后,没有爆炸声分搅拌,配置成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浓度分别为0.5%,1%,2%,5%,10%).1.3.2系列实验对比探究(1)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同对实验的影响.依次取硫酸铜溶液10ml ,然后取5块大小相同的钠(约小于绿豆大小),分别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表1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和钠块的反应钠投入到10%的硫酸铜溶液中后,钠块立即剧烈燃烧了起来,冒出大量白烟并伴随着爆炸声,在溶液上层有蓝色的絮状沉淀生成,反应停止时有黑色物质生成;钠投入到5%的硫酸铜溶液中后,可以看到钠块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但很快停在某一个地方,燃烧起来,并伴随有轻微的爆炸声,在溶液上层有蓝色的絮状沉淀生成,反应停止时有少量黑色物质生成;钠投入到2%的硫酸铜溶液中后,钠块迅速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同时有越来越多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但和前两次实验相比,钠游动的时间较长,偶尔发出明亮的火光,未见燃烧.钠投入到1%和0.5%的硫酸铜溶液中后迅速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产生淡蓝色的絮状沉淀,直到反应停止,没有爆炸,但产生的沉淀较少.相同大小的钠块和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是不同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并且,在10%和5%的硫酸铜溶液中,都有爆炸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钠投入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浓度越大,产生的沉淀越快越多,而沉淀的产生恰恰阻止了钠块的游动,使得热量积聚,从而引发爆炸[3],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部分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4].当浓度较稀的时候,钠四处游动的程度就大些,热量得以扩散和释放,就不会产生爆炸现象.(2)钠块大小不同对实验的影响.分别取10ml 2%的硫酸铜溶液三份,取大小为豌豆大小、绿豆大小、小于绿豆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发现:豌豆大小的钠投入溶液中后,钠块剧烈燃烧了起来,并发出爆炸声,还有少量的钠溅了出来;绿豆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后,钠块也燃烧了起来,偶尔发出轻微的爆炸声,只是和前者相比剧烈程度有所降低;体积小于绿豆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后,钠变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未见钠块燃烧,也没有爆炸.很显然,钠块的质量越大,游动的速度就越慢,积聚的热量就越多,就容易引发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因此,实验中在不影响实验现象的前提条件下,应该选用略小于绿豆大小的钠.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为20℃、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超过2%、钠块的大小为略小于绿豆大小时,实验是安全的.这样,学生即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又能够保证实验的安全.实验还发现,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主要跟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和钠块的大小有关.1.4设计教学方案1.4.1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知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原理,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以钠的化学性质为载体,使学生学会进行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假设和实践趋于严谨,最后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充分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机会,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设计意图: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探究思想、提高科学素养.1.4.2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已经学习过置换反应、钠与酸和水的反应,本课是课本外内容,是为了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而设计的,内容不难,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太活泼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学情境的设计:通过问题创设情景“钠与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反应吗?”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假设,同学之间可以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收集证据,通过讨论所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科学,科学不仅仅是一堆事实和理论,更是一种过程、一种思考和探索的方式.在进行本课探究式教学设计时应注意:(1)以课题为中心,围绕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思维展开学习;(2)强调自主参与,无论是提出假设还是制定计划,都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参与,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路及探究过程;(3)重视合作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证据、分析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果的探究精神.1.4.3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思考、讨论钠与硫酸铜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并通过设计实验,观察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得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了解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本质.设计意图:巩固置换反应、钠与酸和水反应中的知识,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69··现象原因钠瞬间熔成了银色的小球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钠的熔点很低钠粒浮在溶液表面四处游动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钠粒游动偶尔发出明亮的火光反应放出热量,达到了氢气的着火点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使氢气燃烧爆鸣逐渐有蓝色的絮状沉淀产生反应产生了氢氧化铜沉淀丁晓丽,刘芳: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对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质有正确的认识.1.4.4学习活动组织与评价设计教学设计本节课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交流主要采取主动举手、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的方法.评价设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观察实验现象,随时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并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讨论.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现自我,激发探究欲.1.5课堂实践本课是课外的探究性学习课,教学时间为45分钟的.教学对象是喀什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一(1)班(双语班)学生(人数为35人),该班级平时课堂纪律良好,整体班风活泼、向上,大多数学生对化学课感兴趣,学习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成绩良好,但探究意识不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过几次实验探究的体验,对于设计方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都有一定的经验.上课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复习高一化学学习的置换反应和高一学习过的钠的化学性质相关知识.接着由教师提出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反应吗?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很愉快的进入状态,积极的思考,并前后左右展开了讨论.教师请同学们派代表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认为钠与硫酸铜溶液会发生置换反应,将银白色的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置换出红色的铜单质;有的同学认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物质比排在氢后面的物质活泼,钠的活泼性比铜大的多,所以钠与硫酸铜溶液不能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对于这个反应能发生什么现象,同学还没有想好.开始又引导学生回顾了钠与水的反应,学生立刻想到了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与水反应很剧烈,最后生成了碱性的物质和氢气.硫酸铜溶液中含有水,于是,有学生猜想,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与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相似.到底谁对谁错呢?我们一起来探究.接下来教师将提前配置好的100ml 浓度为2%的硫酸铜溶液和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提供给学生.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很想探究一下这个反应究竟会发生什么现象,每个人眼睛都盯着实验台.教师用镊子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表面被氧化的部分(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又切取约绿豆大小的一块钠投入到提前配置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迅速发生,钠瞬间熔成了银色的小球在硫酸铜溶液表面四处游动,偶尔发出明亮的火光,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过程中,钠所到之处逐渐有蓝色的絮状沉淀产生,直到银色小球消失,反应停止.由于反应的速度很快,坐在后排的学生未能仔细观察到实验现象反应就停止了,教师又在教室中间将此实验演示一遍,此次所有学生都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并将实验现象都准确的说了出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实验结果.表2实验结果分析学生根据收集到的实验证据分析:整个反应过程中未观察到银白色金属钠变成红色的铜单质,因此这个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反应过程中出现的浮、熔、游、响现象与钠与水反应[5]的现象一致,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由此,学生自己写出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不列方程式:2Na+2H 2O+CuSO 4=Na 2SO 4+Cu(OH )2↓+H 2↑随后,有同学提出疑问“如何证明产生的沉淀就是氢氧化铜呢?”,听到这样的质疑,大家都开始互相讨论起来,片刻后有同学举手回答:“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看能否产生像刚才实验中那样蓝色的絮状沉淀.”于是,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0.5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2%的硫酸铜溶液50ml 于烧杯中,让学生亲自验证自己的方案.当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时,透明的硫酸铜溶液就开始变浑浊,继续滴加,溶液中蓝色的絮状沉淀越来越多,而且沉淀的状态和颜色与上一个反应相似,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感到非常惊喜,心中的疑问也打消了,大家一致认为沉淀是氢氧化铜,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大家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有了正确的认识,对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本质也有了正确的认识.2对探究式教学过程的反思一节好的化学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节课整体来说比较成功,从课堂上同学们热切、渴望的眼神和举止中,我感到同学们喜欢这样的课.我计划要达到的几个目标都实现了,同学们复习了钠的化学性质,同时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有了正确的认识.就像在教学设计中所预期的那样,在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什么实验现象的探究、讨论中,同学们自然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仔细观察了实验现象后,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如何验证产生的沉淀是氢氧铜?”提出了质疑并亲自进行了验证.这样的教学即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又体现了化学学习价值的亮点.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建构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经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着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合作学习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了问题的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第34卷70··With Sodium Solution of Copper Sulfate in the Inquiry-Based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A bstra ct:Inquiry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science education,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in middle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Inquiry teach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it has comprehensive bining with the sodium react with copper sulfate solution,explore the essence of the solution of copper sulfate and sodium,emphasize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s role in inquiry teaching.Key words:Sodium;Copper sulfate solution;Inquiry teaching;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DING Xiao-Li ,LIU Fang(Chemica and Envionmental Science Department,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Kashgar 844008,Xinjiang ,China)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1)学生人数较多,演示实验不能使每个学生都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以至于有的同学搞恶作剧说没有实验现象;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2)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同的,参与的积极性也不相同,有的人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却一言不发.对于这样的状况,教师也都尽可能使用了鼓励和肯定的语言进行引导和启发,但如何客观地去评价一个同学的表现和能力,是需要认真研究的.(3)本节课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但受时间的限制,有的问题不能展开讨论,而且本班学生全部为维吾尔族,用汉语授课就需要减慢语速,如果想将问题充分扩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一节课时间太紧了点.如果本节课再加入“如何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就更好了,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方案,亲自验证产生的气体是否是氢气.这样学生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4)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当钠粒较大时会发生爆炸,考虑到安全因素,只由老师进行了演示,这是这节课的遗憾.3结论通过本次探究性教学课,我们认识到:(1)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备课、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谈话、讨论式进行相互交流,学生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2)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要“教之以渔”,让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特别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走过场.(3)探究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它既强调“双基”又强调科学探究,既追求过程又要落实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切不可为探究而探究,制造表面上“热热闹闹”,甚至是“轰轰烈烈”,而实际上是按照老师的预设,寻找问题的答案,否则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双基知识也得不到落实,这样的结果只能使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落空.因此,学生在进行讨论时,要合理分组;鼓励优差生合作和男女生合作,广泛交流,取长补短.参考文献:[1]李理.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类型及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4.[3]黄萍,熊言林.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08.(6).[4]陶孝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分析[J].科技向导,2010,(29):151-152.[5]李振荣.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分析[J].辽宁师专学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71··。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探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教学目标1.了解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原理和反应方程式;2.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正确进行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3.能够观察和记录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反应产物的性质和结构;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教师通过介绍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原理和预期结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实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反应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实验操作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进行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
学生应该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3.观察记录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反应的变化,记录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参数,并在反应结束后,对反应产物进行性质分析和结构研究。
学生可以借助化学实验手册、网络资源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和探究反应产物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
4.讨论交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探讨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在班级中汇报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研究成果。
5.总结评价环节教师通过总结评价环节,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记录、讨论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评价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探究式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加强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境脉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
“境脉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摘要:“境脉式教学”是指基于情境脉络的教学。
化学课堂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任务的重要途径,其教学内容应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将情境-问题-活动-知识-素养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本文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钠的性质与制备》教学设计为例,利用化学会史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采用实验探究方法进行教学,利用现象证据、数据证据等素材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境脉式教学核心素养数字化实验一、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如下:情钠放入硫酸铜中有什么现象钠有哪些不同铁的性质观看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视频并回答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不是简单的置换反应境线索问题线索活动线索知识线索素养线索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宏观辨识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组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科学探究、宏观辨识、变化观念为什么新切钠层表面很快变暗钠被氧气氧化?观察氧气传感器测量实验装置中氧气含量变化图钠与氧气发生反应,条件不一样,产物也不一样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设置问题情境钠性质活泼原因,钠的保存方法,钠的工业制备探究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钠的原子结构、保存方法以及工业制备方法微观探析,模型认知金属钠用途的图片钠离子电池开发对我们生活的意义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金属钠的用途社会责任天津大爆炸金属钠发生火灾怎么处理回答相关问题综合知识运用社会责任模型认知二、课堂实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组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完成导【引入】中国古代,在《淮南万毕术》一书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铁将硫酸铜中铜置换出来,那金属Na投入CuSO4溶液中也会发生此类反应吗?会有红色物质铜析出?播放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视频通过化学史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学案实验现象表格根据现象以及化合价升降确定产物,书写钠与水反应方程式分析此反应的电子的得失,标注双线桥学生根据钠能与与水反应分析钠与硫酸铜反应通过刚才实验,可以观察到钠的切面银白色光泽变暗现象:产生蓝色沉淀问题设置1:钠有不同于铁哪些性质?【实验探究1】①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仔细观察钠表面的变化。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及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用途、保存方法,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通过钠的性质实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金属单质性质的方法。
3、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氧气及水的反应)教学难点:钠与水的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工具:1、仪器:酒精灯、镊子、滤纸、小刀、石棉网、三脚架、烧杯、表面皿、矿泉水瓶、胶头滴管、漏斗2、药品:金属钠、酚酞、蒸馏水、煤油、盐酸、硫酸铜溶液新课导入: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激发学生好奇心。
说明原因是在灯芯里放了一小块金属钠后,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金属活动性顺序,钠的位置排在前面,和其它金属有什么相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性质?教学过程:一、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实验]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表面皿上,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下一粒米粒大的钠,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米粒大的钠留下备用,其余钠放回原瓶)。
实验现象及分析: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表面变,生成白色的。
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2][教师演示实验]将一粒豌豆大的钠放在石棉网上,并扣上一个倒扣的漏斗,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分析:钠加热时能熔成,迅速燃烧,产生色火焰,生成色的。
(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化学方程式为:。
[问题探究1]阅读课本P50资料卡,思考为什么过氧化钠可以作防毒面具中的供氧剂。
2、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3][学生分组实验]向一只废弃矿泉水瓶中加少量水,滴加2滴酚酞试液,然后将实验一米粒大的金属钠投入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及分析:(选择A或B,并说明原因)①A. 钠浮在水面上B.钠沉入水中,说明了;②A. 钠的状态无明显变化B.钠熔成小球,说明了;③A. 钠上下跳动B.钠四处游动;④A. 反应很安静B.反应有响声;⑤A. 溶液颜色变红B.溶液不变色,说明了。
高中化学_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教材分析】本课时是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系统研究元素化合物的起始课。
本课时的化学知识相对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也能为以后卤素及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理解其表现出还原性的化学反应,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金属钠的性质的研究,理解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精神,重视以定性、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钠着火的处理,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在公共危险性事故的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重点理解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是分析、描述实验现象【教学过程】[引入]上一章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分类,第一节我们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以实验为基础系统研究钠及其化合物,顺序为单质、氧化物、碱、盐。
今天我们一块认识单质钠。
[板书]一、活泼金属单质---钠[投影]一、活泼金属单质---钠[讲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同学们能不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一下,钠可能有那些性质?(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投影]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过渡]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金属钠应该是一种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金属单质,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金属钠的性质。
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
13
气, 并放出热量, 然后氢氧化铜与硫酸铜生成蓝色 氢 氧 化 铜 沉 淀 , 即 2Na +2H2O =2NaOH +2H2 ↑ , 2NaOH+CuSO4 = Cu( OH) 2↓+Na2SO4, 在 反 应 过 程 中, 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氧化铜又被产 生的氢气还原生成单质铜, 即Cu ( OH) 2 CuO+ H2O, CuO+H2=Cu+H2O; 另一种认为是钠直接置换出 硫 酸 铜 溶 液 中 的 铜 , 即 发 生 了2Na( s) + CuSO4( s) = Na2SO4( s) +Cu( s) 。那么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到底发 生了怎样的反应呢,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把握该实验 的反应实质, 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
2.2 解决好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物和处理反应后 的尾气
如果用甲酸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CO中 混 有 空 气, 而且是在爆炸极限以内, 点燃前后两个酒精 灯, 都会有爆炸的危险。前者是在直玻管和CO发 生装置内发生爆炸, 后者是在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内的空间发生爆炸。为使实验万无一失, 笔者建议 在加热CuO(或Fe2O3)之前, 取一支试管用排水法在 尾气管处(接一个导气管)收集CO, 反复进行验纯(像 氢气的验纯) 实验, 以确保实验是安全的。其次,
文章编号: 1005- 6629 (2008) 06- 0012- 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1 问题的提出 关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化学反应有很多探
讨的文章[1-6],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是认为 钠先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
2008 年, 第 6 期
实验与创新思维
反 应 结 束 。 固 体 , 且 火花, 直到反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2.2《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
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高考重要的考点之一,钠和水反应探究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通过钠和水反应实验,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其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法及其用途。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实质(3)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不同变化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钠的有关性质;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用。
(2)鼓励学生大胆预测,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利用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并形成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方法观;(2)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知识在处理公共危险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3)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活动顺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普遍具有研究的热情、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钠是一种性质活泼的金属,大部分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氧气反应。
通过学习第一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学生已经知道了学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问和探索性实验,引导和激发学生动起手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五、教学过程【魔术】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
关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思考
关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思考高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从金属钠开始,钠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钠元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中都有钠元素,陌生的是钠单质。
钠单质在日常生活中鲜有出现,学生对其性质知之甚少。
初中教材中,出现金属钠的地方有两处:其一是在“原子的结构”一节中,以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为例,介绍离子的形成;其二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钠作为活泼金属的代表出现在顺序表中。
此外,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已掌握金属性质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即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这些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为金属钠的学习提供了研究起点。
然而,高中教材中,金属钠的内容编排思路并未高度契合学生的认知基础。
研究钠与氧气的反应后,教材中研究的是钠与水的反应。
教材中设计钠与水的反应,“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
”实验本身不难,但此实验的出现令人费解:其一,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与学生已有的研究金属性质的一般思路有异,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研究钠与水的反应;其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为什么会事先滴入酚酞,这样的设计有没有道理?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尝试引入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钠的特殊性质。
一、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的功能金属钠与氧气可以反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作为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质,如果将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学生预测现象后,教师演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的实际现象与学生预测的现象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差异:溶液中并未产生红色固体,而是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蓝色絮状沉淀,学生非常熟悉,即为氢氧化铜。
此时引导学生思考,铜离子来自何处?氢氧根离子来自何处?学生很快注意到,铜离子由硫酸铜提供,氢氧根离子是新生成的。
氢氧根离子可能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关注元素种类,学生猜想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
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导读: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如果以上述三种实验情形中所发生的反应来综合考虑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情况。
反应异常,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分析。
关键词:金属钠,硫酸铜溶液,反应异常,分析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这似乎是早已熟知的简单的基础化学知识。
通常认为它们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同时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钠不能从溶液里置换出铜。
有的资料和检测题中提到,它们反应的现象为: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响声,析出蓝色沉淀,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减轻。
为了让学生亲历和验证这些现象,我们进行了下列初步的实验与观察,结果却出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现分别记录、浅析如下,管见所及,仅供参考。
【实验1】将一小块钠(约为绿豆大小)投入到10毫升硫酸铜稀溶液里观察。
(实验中控制好钠块的大小用量以保证实验安全,同时,为了避免钠表面的煤油等物质干扰实验,注意用滤纸尽量吸干钠表面的煤油,从中间切取钠块来进行实验,反应容器为50毫升小烧杯。
论文发表,反应异常。
)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闪亮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响直至消失,析出蓝绿色沉淀。
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加热至沸腾则成为蓝绿色悬浊液,未见分解出黑色氧化铜。
这说明该沉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此条件下受热不能发生分解,因此可以肯定该沉淀不是氢氧化铜。
实际上该沉淀应是碱式铜盐[一般文献资料记载这种盐的组成为Cu2(OH)2SO4,也有的观点认为是Cu4(OH)6SO4,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这是由于实验所用的钠块较小,产生的氢氧化钠不足,因而未能使硫酸铜转化成氢氧化铜。
主要反应如下:2Na+ 2H2O =2NaOH + H2↑2CuSO4 + 2NaOH =Cu2(OH)2SO4↓+ Na2SO4或4CuSO4 + 6NaOH =Cu4(OH)6SO4↓+ 3Na2SO4【实验2】将一小块钠(约为豌豆大小)投入到10毫升硫酸铜稀溶液里观察。
钠投入cuso4溶液离子方程式
钠投入CuSO4溶液离子方程式是一种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钠金属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过程。
这种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一反应的机理与原理。
1. 反应涉及的物质1.1 钠金属(Na)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可在自然界中以氧化物或氯化物的形式存在。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纯度较高的钠金属进行实验。
1.2 硫酸铜溶液(CuSO4)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溶于水形成蓝色的溶液。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溶解度适中的硫酸铜溶液进行试验。
2. 反应的基本过程当钠金属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会发生以下化学反应:Na + CuSO4 → Na2SO4 + Cu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溶液中,化学物质往往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钠金属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以表示为以下离子方程式:Na + Cu2+ + SO42- → Na+ + SO42- + Cu4. 反应机理的解析4.1 氧化还原反应在上述离子方程式中,钠金属失去了电子,被氧化为钠离子(Na+);而硫酸铜中的Cu2+离子接受了钠金属失去的电子,被还原为Cu金属。
这是一种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4.2 反应产物在这一反应中,钠金属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铜。
这些产物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5. 实验应用这种反应体现了金属活性的差异,钠金属比铜金属更为活泼,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置换反应。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加深对金属活性规律的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钠投入CuSO4溶液离子方程式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种反应不仅有实验应用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在今后的化学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将更加关注金属活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为深入探索化学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钠投入CuSO4溶液反应,是一种典型的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具体实例。
当钠金属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钠的原子会与铜的二价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生成钠的离子和金属铜。
(名师整理)最新化学中考《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将少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 中,钠能否将铜置换出来?预
测反应现象?
猜想与假设
设计与验证
1、实验用品:
镊子、刀、烧杯、玻璃片、金属钠、硫酸铜溶液、滤 纸
2、实验步骤: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将一小块钠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做记录。
NaOH在溶液中同样也发生电离(NaOH = Na+ + OH-), 最后溶液中的Cu2+与OH-相结合,生成沉淀Cu(OH)2
得出结论
凡是活泼的金属(K、Ca、Na等),在水 溶液中与其它的盐(如:CuSO4)发生反应, 实质上这些金属优先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物才 可能与其它的盐发生反应,这些金属不能将其 它不活泼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
练习与反思
1、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 方程式。
2Na+2H2O == 2NaOH+H2 FeCl3+3NaOH == Fe(OH)3 + 3NaCl 6Na+6H2O +2Fe3+ == Fe(OH)3 + 6Na++3H2
2、总结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猜测与假设→设计与验证→得 出结论→反思与迁移
实验现象
钠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的实验现象:
浮 熔
游
响
蓝色沉淀
原来溶液由透明变成 了浑浊!!!!
思考与交流
实验原理:
Cu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CuSO4=Cu2+ + SO4 2- ), 在溶液中形成水合铜离子和水合硫酸根离子,由于水分子包围在 Cu2+表面,且与钠反应剧烈,因此钠与水先发生反应,生成 NaOH。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刘善超(郑州一中河南郑州450006)学习碱金属元素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钠的性质的认识,同时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增加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
但是,在演示实验中却发生了爆炸,所幸的是没有伤及学生和老师。
课下取相近大小的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没有发生爆炸现象。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了课堂演示实验的安全,也为了演示实验的成功,本文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条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一、实验用品和实验过程1.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钠块,小刀,镊子,滤纸,药勺,天平,烧杯。
2.实验过程首先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浓度分别为0.5%,1%,2%,5%,10%)。
依次取硫酸铜溶液40 mL,然后取5块同样大小的钠,分别投入到硫酸铜溶液当中,观察实验现象。
然后根据实验选择一个合适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固定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考察钠块大小对实验的影响,继续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影响保持钠块大小近似相同(约为0.05 g)的情况下,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实验现象见表1。
表1 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和钠块的反应CuSO4溶液的浓度实验现象10% 钠块投入后,马上剧烈燃烧了起来,有爆炸声5% 钠块投入后,4~5 s开始燃烧,有轻微的爆炸声2% 钠块投入后,过了30 s开始燃烧,没有爆炸声1% 钠块投入后,过了36 s开始燃烧,没有爆炸声0.5% 钠块投入后,过了40 s开始燃烧,没有爆炸声钠投入到10%的硫酸铜溶液当中后,钠块立即剧烈燃烧了起来,并伴随着爆炸声,在溶液上层有蓝色的絮状沉淀生成;钠投入到5%的硫酸铜溶液当中后,可以看到钠块很快融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然后在液面上四处游动,但很快停在某一个地方,燃烧了起来,并伴随有轻微的爆炸声;钠投入到2%的硫酸铜溶液当中后,看到钠块熔成一个小球,四处游动,当有蓝色絮状沉淀越来越多时,钠块好象被阻挡在一个地方,开始燃烧了起来,但和前两次实验相比,燃烧时间靠后了,有大约30 s左右才开始燃烧,没有发生爆炸现象。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概念与化学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一、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及做好教学讲授课堂演示实验是配合讲授、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好的实验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集中。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特别重视常规演示实验,在每次的演示中保证做到: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要规范,保证让全班同学看清、看懂;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列写在小黑板上或纸上,演示完后让学生解答,然后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将讨论结果写在课本演示实验旁,同时提出1--2道课后实验习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演示实验不流于形式,改变按课本背实验的不良做法。
二、演示实验,设疑激思演示实验教学,要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这时教师设下疑问:能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面回答,这时教师便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有的学生就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并写出了的化学方程式: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
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硫酸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火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你从而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已经做完了,谁来帮老师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实验现象?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溶液中有兰色絮状物
好!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哪个猜测是对的?
认真观察并做实验记录
回答: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兰色絮状物
钠与氧气反应
钠与水反应
(对,同学们说的很正确)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了排在氢以前的金属能将排在氢以后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那么钠与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呢?老师这里有一杯是硫酸铜溶液,还有一小块保存在煤油中的钠,同学们思考:当我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反应吗?如果发生反应了,你会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用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如果不发生反应,说明理由。哪位同学回答一下你的猜想是什么?
回答:甲同学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体验钠性质的研究过程。
得出结论
分析
小结
可能有的同学们会产生疑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钠排在铜的前面,,应该是钠置换出铜?这样想没有错,但与实验现象不符,到底哪里出错在哪里呢?
我们学习过离子反应,知道了盐在投入水后,会形成水合阴离子和水合阳离子,所以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和SO42-周围都被水分子包围,当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于水分子接触,从水中置换出水氢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了兰色絮状Cu(OH)2沉淀。
2Na+2H2O=2NaOH+H2↑
3NaOH+FeCl3=3NaCl+Fe(OH)3↓
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红色絮状物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
回答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是真正掌握了钠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及本质。
好,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的内容。
下课
回答: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有红色絮状物。
还有其它的猜测吗?
回答:钠与氧气反应
钠与水反应
思考
猜测:能反应不能反应
回答甲:可以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回答:有
因为硫酸铜溶液含有水,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
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实验事实边做边讲
强调
验证假设
很好,看来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可真理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呢?那我们就做个实验来证明一下。现在我来取一块钠,同学们,怎么取钠?用镊子取一块钠,注意所取的钠是黄豆粒那么大小,放在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在切去表面的氧化膜。
甲:能。看到红色物质析出。你是根据什么猜测会生成铜呢?
2Na+CuSO4=Na2SO4+Cu
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呢?从钠的其他化学性质这个角度考虑一下?
乙:能反应。可以看到有蓝色的沉淀和有气体逸出。
那你的根据是什么呢?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SO4
通过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时,可以得到这样的规律: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盐反应。请同学们务必牢记
积极思考并认真做好笔记
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钠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和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应用
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钠与氯化铁溶液如何反应?
有什么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钠与盐溶液反应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本质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法
教学手段:讲授及学生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教学内容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板书(副)
创设情景
猜想假设
板书
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钠能与那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课题: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授课时间
07.10.28
主讲人:
吴寒
班级:
05级1班
课型
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原理及其本质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