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形变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地表形变监测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CRInSAR和PSInSAR技术作为遥感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独特优势。
CRInSAR主要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实现对地表形变的监测,PSInSAR则是基于像素间的相位差异来分析地表变化。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应用广泛,可以有效监测地震、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现象。
两者相辅相成,互补不足,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结合CRInSAR和PSInSAR技术可以更全面地监测地表形变,为地质灾害的预警提供重要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CRInSAR和PSInSAR技术将在地表形变监测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CRInSAR, PSInSAR, 地表形变监测, 应用, 优势比较, 适用范围,重要性, 发展展望1. 引言1.1 介绍地表形变监测的重要性地表形变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地学研究领域,其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监测、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环境变化的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形变监测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和地表的运动情况,从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前采取保护措施,减少损失。
地表形变监测还可以用于监测城市的沉降情况,指导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规划,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地表形变监测还可以用于监测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化等,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地表形变监测不仅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社会生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表形变监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变化规律,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介绍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地表形变监测是通过在地表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地表及地下结构发生的变化情况,通常用于监测地震、火山活动、地表沉降等自然灾害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CRInSAR(Continuous Remot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和PS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的先进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原理及应用发展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原理及应用发展作者:刘曦霞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20期摘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中。
文章结合作者实际研究,从InSAR技术的自身优势与发展潜力出发,分析了其基本技术原理,并就InSAR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原理;应用1 InSAR技术的优势与潜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朝目标位置发射微波,之后接收目标反射回波,从而获得目标位置成像的SAR复图像对,如果复图像之间有相干条件,SAR复图像对共轭相乘后能够得到干涉图,结合干涉图相位值可以获得两次成像中存在的微波路程差,进而准确获得目标位置的地形地貌等情况。
利用InSAR技术成像的优势在于连续观测能力强、成像分辨率和精度高、覆盖范围较广、技术成本低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说DEM生成、地面沉降监测、火山或地震灾害监测、海洋测绘、国防军事等。
但是InSAR技术测量的精准度往往会受到大气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新提出的散射体PS技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其干涉处理的过程中,PS 技术分析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散射体相位变化,即便是难以获得干涉条纹的状况下,也可以获得毫米级的测量精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干涉测量技术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也是这一技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拥有非常高的开发应用价值[1]。
2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按照复雷达图像的相位值来计算出地面目标空间信息的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借助两幅天线进行同时成像或者单幅天线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成像,进而得到同一位置的复雷达图像对,因为两幅天线和地面目标之间的距离不一致,因此在复雷达图像对同名象点之间出现相位差,进而产生干涉纹图,其中的相位值代表两次成像的相位差测量值,两次成像的相位差和地面目标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几何关系,结合飞行轨道的具体参数,便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地面目标的具体坐标,进而让我们获得具有较强精准度的大范围数字高程模型。
dinsar概念 -回复
dinsar概念-回复dinsar概念是指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nSAR)技术,它是一种用来监测地面变形的遥感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DInSAR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在地质灾害和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一、DInSAR的原理DInSAR技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的观测数据来测量地表变形。
SAR 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通过发射雷达波束并记录回波来获取地表信息。
DInSAR则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雷达成像的干涉图像来提取地表变形信息。
DInSAR的原理基于两个基本概念:干涉和差分。
干涉是指将两个SAR图像相减,得到一个干涉图像,其中包含了地表变形引起的相位差信息。
差分是指将两个干涉图像相除,得到一个差分干涉图像,它反映了地表变形的相对变化。
具体而言,DInSAR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收集一对或多对SAR图像,这些图像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重叠。
然后,进行图像配准,即将不同时间或空间的图像对齐。
接下来,进行干涉处理,通过相位引导的配准技术计算干涉图像。
最后,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差分干涉图像,并使用数据模型和数学方法来提取和解释地表变形信息。
二、DInSAR的应用领域DInSAR技术在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灾害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DInSAR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1. 地壳运动监测:DInSAR可以用来监测地壳的上升或下沉、水平位移等地表变形情况。
通过对长时间序列的DInSAR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地壳运动背后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过程。
2. 地震监测:地震引起的地表变形可以通过DInSAR来监测。
这种监测可以提供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过程,有助于理解地震的震源震源机制和地下断裂结构。
3. 火山监测:DInSAR可以用来监测火山的喷发活动和未喷发火山的斜坡稳定性。
通过长时间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找到预警信号和监测火山的潜在危险。
4. 地表沉降监测:地表沉降通常与地下水抽取、地下矿产开采等人类活动相关。
《利用SBAS-InSAR和幂指数Knothe模型监测矿区沉降方法研究》范文
《利用SBAS-InSAR和幂指数Knothe模型监测矿区沉降方法研究》篇一利用SBAS-InSAR与幂指数Knothe模型监测矿区沉降方法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的日益兴盛,矿产资源的开采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矿区开采过程中,地表的沉降问题愈发严重,不仅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精确且及时地监测矿区沉降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地表沉降监测方法往往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及其改进型——短基线集(SBAS-InSAR)技术的出现,为矿区沉降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利用SBAS-InSAR技术和幂指数Knothe模型进行矿区沉降监测的方法研究。
二、SBAS-InSAR技术原理及应用SBAS-InSAR是一种用于地表变形监测的高分辨率InSAR技术。
它通过处理大量的短基线SAR图像数据,能够在无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精确监测地表的微小变形。
该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相位解缠、参数估计及变形分析等。
在矿区沉降监测中,SBAS-InSAR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表变形信息,具有实时性强、空间分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获得矿区地表的三维变形场,从而为后续的沉降预测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三、幂指数Knothe模型介绍幂指数Knothe模型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
该模型通过对历史沉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沉降量与时间之间的幂指数关系。
利用这一模型,我们可以对矿区未来的沉降趋势进行预测。
四、SBAS-InSAR与幂指数Knothe模型的结合应用将SBAS-InSAR技术与幂指数Knothe模型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矿区沉降的实时监测与预测。
首先,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矿区地表变形数据;然后,通过幂指数Knothe模型对变形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沉降量与时间之间的幂指数关系;最后,根据这一关系预测矿区未来的沉降趋势。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地表形变监测对于地质灾害预防、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CRInSAR和PSInSAR技术作为两种先进的遥感监测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CRInSAR技术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实现高精度的地表形变监测,PSInSAR技术则能够实现不同时间点的地表形变监测,具有较高的时序分辨率。
这两种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实践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将有更广阔的前景,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CRInSAR, PSInSAR, 地表形变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 地下水资源管理, 城市建设规划, 技术原理, 应用, 前景展望, 总结。
1. 引言1.1 地表形变监测的重要性地表形变监测是指通过监测和分析地表或地下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以揭示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的信息。
地表形变的监测对于准确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规划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形变监测可以提供关于地质灾害的预警和监测信息。
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往往造成重大损失,而通过监测地表形变的变化情况,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灾害隐患,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减少损失。
地表形变监测对于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而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直接关系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通过监测地表形变,可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CRInSAR和PSInSAR技术的介绍地表形变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地质监测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管理以及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的信息。
而CRInSAR和PSInSAR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的两种主要技术。
INSAR监测实施方案
INSAR监测实施方案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的方法。
INSAR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表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城市沉降监测、地壳形变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INSAR监测的实施方案,包括监测流程、数据处理、监测精度控制等内容。
INSAR监测的实施方案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常用的数据包括欧空局的Sentinel-1卫星数据和加拿大雷达卫星公司的RADARSAT-2卫星数据。
在选择数据时需要考虑地区的地形、植被覆盖情况以及监测的时间段等因素。
一般来说,数据的重复周期越短,监测的时间分辨率就越高,但是也会增加数据处理的复杂度。
在获取合适的雷达数据之后,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地形校正等步骤。
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后续的干涉处理和形变监测的精度。
接下来是干涉处理,即利用两幅或多幅雷达影像进行干涉处理,得到地表形变图。
干涉处理是INSAR监测的核心步骤,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步骤,需要考虑相位不连续、地物相位模糊等问题。
在得到地表形变图之后,需要进行形变监测精度的评估和控制。
INSAR监测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大气延迟、地形误差、相位不连续等。
因此需要进行误差源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质构造、地下水、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地表形变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解译和分析。
除了以上的核心步骤,INSAR监测的实施方案还需要考虑数据共享与开放、监测结果的可视化与呈现等方面。
数据共享与开放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率。
监测结果的可视化与呈现可以直观地展示监测成果,为地质灾害预警、城市规划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INSAR监测的实施方案涉及到数据选择、预处理、干涉处理、监测精度控制、误差源分析、监测结果解译与分析、数据共享与开放、监测结果的可视化与呈现等多个方面。
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形变解算方法综述
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形变解算方法综述摘要:近年来,利用InSAR技术对矿区地表形变的研究越来越多,相较于传统水准测量和GPS等技术的监测,InSAR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监测范围广等优势。
本文对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基于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形变解译方法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并列举了成功案例来支撑该技术的实用性,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InSAR;矿区地表形变;SBAS;D-InSARInSAR技术是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与电磁波干涉两类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被应用于高程测量。
该技术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主动式对地观测技术。
随着InSAR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用于地震形变、冰川移动和矿区地面沉降等监测中。
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虽然可以满足国民成产生活需求,但同时也会带来弊端。
近年来,由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事件时有发生,传统的测量手段受地理条件、人为以及监测范围小等因素的限制,虽然其精度可达厘米甚至毫米级,但是在矿区应用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InSAR是基于面范围的测量技术,能够有效的监测到研究区长时间的地表形变情况,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本文拟总结利用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形变发展情况,介绍目前主流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和应用案例,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总结,方便相关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
1、利用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形变矿区的地表形变是由于长时间采矿活动导致地下产生采空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顶板冒落,从而引发地面沉降。
由采矿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
因此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由此产生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方法的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矿区地表形变的监测最常用的是D-InSAR和SBAS两种技术。
1.1 D-InSAR技术D-InSAR技术是基于形变前后覆盖同一地区且雷达成像几何具有微小差异的两景SAR影像的干涉信号,分离地表形变信息。
基于GAMMA的DInSAR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雷达干涉测量地表形变的技 术。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土地资源调查、城 市沉降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矿区沉降监测方面,InSAR技术能够有效 监测矿区的微小形变,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大范围监测等优势,为矿区安全 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
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地壳运 动监测中的应用
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地壳运动监测中的应用
地壳运动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连续 监测地壳运动,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地面沉降。例如,通过分析星载雷达干涉测 量数据,可以计算出地壳运动的速率和方向,进而推断出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 此外,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地震活动的监测,为地震预测提供重要 的数据支持。
技术原理
技术原理
InSAR技术主要依赖于干涉测量原理,通过两幅或多幅雷达图像的相位差来计 算地表形变。在矿区沉降监测中,InSAR首先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载体获取矿区 的雷达图像,然后利用相位差算法提取矿区的微小形变信息。此外,InSAR技术 还结合了卫星定位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以实现高精度、高效 率的沉降监测。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使用InSAR技术进行矿区沉降监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研究方法
1、数据采集处理: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载体获取矿区的雷达图像,并进行预 处理,如辐射定标、地理编码等。
研究方法
2、相位差计算:将预处理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干涉处理,计算图像间的相位差, 并生成干涉图。
研究方法
基于GAMMA的DInSAR技术在矿区 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基本内容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地壳形变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地壳形变包括地表形变和地下形变两个方面,其中地表形变是指地球表面在地壳运动、构造活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作用下的变形现象。
地表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地质灾害监测、城市地质勘察、资源勘探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监测地表形变,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系列遥感技术,其中CRInSAR和PSInSAR技术是其中的两种重要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CRInSAR(Coherent Radar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朮是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的技朮,它借助卫星或飞机载载荷合成孔径雷达捕捉地表微小的形变信号,通过干涉处理获得地表形变的信息。
PS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则是一种基于多时相相干点的技朮,它能够提供地表微小变形的监测结果,并且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好的监测效果,因此在地表形变监测中受到了广泛应用。
一、地震监测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导致的地表形变现象,通过CRInSAR和PSInSAR技术可以对地表地貌进行精细的监测,捕捉地震前后地表的形变变化,为地震的监测预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这些技术还能够对地震灾害后的地表形变进行监测,为灾后救援和重建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
二、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地面沉陷、地裂缝等,这些灾害往往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前后地表形变的状况进行监测,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和事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支持。
三、城市地质勘探城市地质勘探是城市建设规划和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CRInSAR和PSInSAR技术可以提供城市地下管线和地质构造等信息,为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结合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与实践
结合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与实践在人类对地球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地表形变的监测一直是热点研究领域。
地表形变是指地球表面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活动而发生的形态和位置变化,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地壳运动等。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发展出了许多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其中,InSAR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监测手段,正在逐渐成为地表形变研究的主流。
InSAR技术,即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利用卫星搭载的雷达设备,通过记录地球表面的微小位移,进而推测地表形变情况。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时刻的雷达图像进行干涉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相位差,从而获得地表形变的信息。
相比于传统的GPS监测方法,InSAR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能够捕捉到更加精细的地表形变情况。
而且,InSAR技术不受地表遮挡的限制,可以实现对全球范围内的地表形变进行监测。
在地表形变监测领域中,InSAR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InSAR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事件引发的地表形变。
通过监测地表形变的变化,科学家们可以提前预警和评估灾害风险,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在地下水位监测方面,InSAR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这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InSAR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矿山开采、城市地面沉降等方面,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于InSAR技术的实践应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中国地震局连续多年开展地震监测和预警试验,在“十一五”期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InSAR 检测网,实现了对全国范围内地表形变的实时监测。
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了我国的地震监测能力,为地震灾害的减轻和防范做出了贡献。
同时,许多国际研究机构也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的监测,为全球地质灾害事态的掌控提供了参考。
这些实践案例的成功应用,充分证明了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领域的巨大潜力。
InSAR在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InSAR在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一、概述近年来地震、火山、滑坡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针对这种灾害而发展起来的地表形变监测和测量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20世纪70年代后期,空间影像雷达在遥感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1978年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NASA)发射了第一颗用于观测地球表面的SEASAT卫星。
而后发现,合成孔径雷达(SAR)可以广泛地用于研究陆地、冰川和海洋、由于空间影像雷达使用微波信号(厘米至分米波段)很少受气象条件及是否有太阳照射影响,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取全球表面信息,因此非常适用于地表面监测工作。
侧视成像、脉冲压缩技术及合成孔径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保证空间影像雷达获得几米到几十米精度的地面几何分辨率。
InSAR英文全称为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Aperture Radar,InSAR,中文含义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是一种使用微波探测地表目标的主动式成像传感器,InSAR传感器可以通过记载或星载的方式对地球表面成像,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商用卫星的InSAR系统已投入应用,并不断地趋于完善,使该项技术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新的空间观测技术。
研究表明:其能够生成大规模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InSAR用于差分模式(D-InSAR)能以cm级甚至毫米级精度在大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探测到地球表面位移,并已应用于地震与火山研究、冰川运动监测、地球构造运动研究、地面沉降监测等领域。
Goldstein等人应用欧洲遥感卫星(或称地球资源卫星)ERS-1间隔6d的数据在没有地面控制点情况下直接测定冰川速率。
Massonnet等人首先利用ERS-1资料计算出1992年美国Landers 地震的同震位移,获得的地面至卫星方向上的变化量与野外断层滑动测量结果,与GPS观测结果非常一致。
Massonnet等人的方法在SAR数据处理时应用了已有的数字地面模型。
insar技术标准
insar技术标准
InSAR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合成孔
径雷达(SAR)数据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和地质灾害监测的技术。
目前,针对InSAR技术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获取和处理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到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
获取、预处理、配准、相干性计算、形变监测等方面,包括数据采
集的参数要求、处理流程、误差控制等内容。
2. 形变监测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涉及到地表形变监测的方法、
精度要求、数据解译等方面,包括监测结果的精度评定、监测时间
间隔、监测范围等内容。
3. 应用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涉及到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地质勘察、城市沉降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要求,包括监测报告的编制、数据共享、监测结果的解释与应用等内容。
4. 数据共享和交换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涉及到InSAR数据的共
享和交换格式、数据元数据标准、数据存储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包
括数据格式要求、元数据规范、数据安全与权限管理等内容。
此外,国际上也有一些组织和标准化机构对InSAR技术进行标准化工作,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欧洲航天局(ESA)等。
这些标准对于推动InSA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规范技术应用、提高监测精度、促进数据共享与交换,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因此,了解并遵守相关的InSAR技术标准对于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insar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insar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已超过50个,全国城市地面沉降量并在逐年增长趋势。
地面沉降的过程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的、长时间累积而形成的地质灾害,且不可逆转,恢复困难,严重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发展,是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地面沉降及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insar进行高精度的缓慢地表形变观测,可以有效地把握区域性地表形变宏观趋势,以弥补传统地质灾害地表形变监测手段空间覆盖范围有限。
关键词:insar技术;变形监测;基本流程;应用引言由于受到过度抽取地下水、大量开采煤矿等人为因素以及冰川漂流、火山运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球表面时刻发生着细微的形变,当形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例如火山、地震、海啸、滑坡等,对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先进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相关地质部门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随着雷达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insar技术获得发展,为大范围地表形变的监测提供了有效保障,在地表形变监测中体现出较高的形变敏感度和空间分辨率,同时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因此,insar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一、insar技术基本原理insar技术即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其基本理论根据与干涉测量法有关。
干涉测量法主要是通过两个光源同时向同一目标发射相干光,然后以两束相干光的相位差为依据,分析和计算出目标的位置距离。
insar技术则是利用两组天线装置进行同步观测,或者进行两次平行观测,从而得到地面上同一景观的图像,因为目标位置与两组天线装置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几何关系,从而在图像中产生相位差,形成干涉条纹图,将斜距向上的点和两组天线的位置差等具体信息数据记录下来。
因此,insar技术可以通过雷达波长、传感器高度、波束视向及天线基线距之间的几何关系,精确地测量出图像上每一点的三维位置和变化信息。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原理及应用发展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原理及应用发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中。
文章结合作者实际研究,从InSAR 技术的自身优势与发展潜力出发,分析了其基本技术原理,并就InSAR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其未来发展。
标签: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原理;应用1 InSAR技术的优势与潜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朝目标位置发射微波,之后接收目标反射回波,从而获得目标位置成像的SAR复图像对,如果复图像之间有相干条件,SAR复图像对共轭相乘后能够得到干涉图,结合干涉图相位值可以获得两次成像中存在的微波路程差,进而准确获得目标位置的地形地貌等情况。
利用InSAR技术成像的优势在于连续观测能力强、成像分辨率和精度高、覆盖范围较广、技术成本低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说DEM生成、地面沉降监测、火山或地震灾害监测、海洋测绘、国防军事等。
但是InSAR 技术测量的精准度往往会受到大气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新提出的散射体PS技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其干涉处理的过程中,PS技术分析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散射体相位变化,即便是难以获得干涉条纹的状况下,也可以获得毫米级的测量精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干涉测量技术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也是这一技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拥有非常高的开发应用价值[1]。
2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按照复雷达图像的相位值来计算出地面目标空间信息的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借助两幅天线进行同时成像或者单幅天线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成像,进而得到同一位置的复雷达图像对,因为两幅天线和地面目标之间的距离不一致,因此在复雷达图像对同名象点之间出现相位差,进而产生干涉纹图,其中的相位值代表两次成像的相位差测量值,两次成像的相位差和地面目标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几何关系,结合飞行轨道的具体参数,便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地面目标的具体坐标,进而让我们获得具有较强精准度的大范围数字高程模型。
Insar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Insar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研究InSAR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研究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涉测量技术(InSAR)通过对地⾯同⼀地区进⾏两次或多次平⾏观测,得到复图象对,从复图像对中提取相位信息,作为获取地表三维信息和变化信息的信息源,⽤以获取DEM和监测地表⾯的变化。
InSAR技术在地⾯沉降、⾃然灾害等地⾯变形监测⽅⾯已得到⼴泛的应⽤。
本⽂就InSAR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了探讨。
1.引⾔合成孔径雷达⼲涉(InSAR)测量技术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雷达成像技术。
它继承了SAR的全天候、全天时、⼤范围、有⼀定穿透能⼒等优点。
在早期,InSAR技术的应⽤主要是地形制图,⽣成DEM,开展形变⽐较明显的地震形变、地壳形变、⽕⼭活动、冰川移动等⼤⾯积监测研究,后来随着InSAR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研究⼯作的不断深⼊,⼜逐渐转向地⾯沉降、⼭体滑坡等引起细微持续的地表位移[1]。
InSAR 技术除了具有⾼探测精度(亚厘⽶级) ,⽽且具有低成本、近连续性和遥感探测的能⼒, ⽆疑将成为今后地⾯沉降探测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向。
另外,星载InSAR系统有利于⼤范围测绘和动态过程的长期监测,特别适合危险地区和⼈类⽆法进⼊地区的研究⼯作。
因此,该技术在军事、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极其⼴泛的应⽤。
InSAR技术在应⽤⽅⾯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InSAR技术对⼤⽓误差、遥感卫星轨道误差、地表状况以及时态不相关等因素⾮常敏感, 这造成了InSAR技术应⽤中的困难。
在⼲涉数据的获取⽅⾯,星载⼲涉SAR⼤部分是重复轨道获得的,由于周期⽐较长、两次飞⾏轨道存在夹⾓等问题使得相⼲性⼤⼤降低,影响了DEM提取的精度。
为了获取⾼质量、稳定的⼲涉数据源,只有采⽤双天线的SAR系统才能得到保证,但⽬前还缺少双天线的星载SAR系统,这也⼤⼤限制了InSAR的发展。
InSAR技术的理论研究除了对SAR与InSAR成像技术研究以外,更多集中在InSAR技术研究的⼀个新的热点研究⽅向。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地表形变监测在地质灾害预警、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遥感技术被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中,其中CRInSAR和PSInSAR技术是两种较为先进和常用的手段。
本文将分析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CRInSAR技术,即连续监测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和干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地表变形的高精度监测。
CRInSAR技术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多幅SAR图像进行干涉处理,可以获取目标区域内地表的形变信息,精度可达毫米级。
该技术适用于大面积、长时间尺度的地表形变监测,对于山区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这两种技术可以提供地表变形的高精度监测数据,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和地质灾害应急部门及时预警和处置地质灾害。
在城市规划方面,这两种技术可以提供城市地面沉降、建筑物变形等数据,可以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在环境监测方面,这两种技术还可以监测地面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投入。
对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地表形变监测依然存在局限,需要更好的算法和技术手段来提高监测范围和精度。
CRInSAR和PSInSAR技术的应用依然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案例来验证其在实际环境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为了进一步推动CRInSAR和PS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应该加大对这两种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其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效率。
可以加强CRInSAR和PSInSAR技术与其他遥感技术的融合,实现对地表形变的多源监测和综合分析。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作者:张倍倍来源:《西部资源》2014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研究领域的方法与实例在国内外工程实践和科研活动中经常出现。
近几十年来由于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上超采地下水最严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最大、地面沉降面积最大、沉降类型最复杂的地区,地表沉降监测周期长、成本高、数据量大,通过InSAR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地表沉降观测的精确性,为预防和减少经济损失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士涉测量(InSAR)变形监测地面沉降1.InSAR简介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合成孔径雷达应用中较晚出现的技术,它是以合成孔径雷达复数据提取的干涉相位信息为信息源获取地表三维信息和变化信息的技术,合成孔径雷达(SAR)属于微波遥感的范畴,它可以穿透云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雨区,同时具有不依赖于太阳作为照射源的特点,使其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能力;微波遥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穿透植被,可以提供可见光、红外遥感所得不到的关键信息。
随着SAR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它已在变形监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InSAR基本原理InSAR技术基本思想是:利用两副天线同时成像或一副天线相隔一定时间重复成像,获取同一区域的复雷达图像对,形成干涉纹图。
干涉纹图中的相位值即为两次成像的相位差测量值,根据相位差与地面目标的三维空间位置之间存在的关系,利用轨道参数,即可测定地面目标的三维坐标,其基本几何原理为(见图1):设H为第一个天线的相对高度,ξ为基线B的倾斜角,λ为波长,γ1、γ2是雷达天线与地物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基线分量B x、B z:及区域入射角θ来表示,两天线接收同一表面元素信号的相位差Φ表示为:3.数据解算过程从InSAR的原理可知,欲求得高程,一方面要求获得准确的相位差,另一方面也要求能估计出精确的轨道参数等,InSAR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影像配准,干涉图生成,噪声滤除,基线估算,平地效应消除,相位解缠,高程计算等,有时还需要一定的地面控制点来计算有关的参数。
勘测师在地面形变监测中的方法与应用
勘测师在地面形变监测中的方法与应用地面形变是指地表或地下构造发生的变形,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预测、工程安全评估等领域。
勘测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地面形变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勘测师在地面形变监测中的方法与应用。
一、地面形变监测方法1. GNSS技术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地面形变监测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测量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从而获得地表或地下构造的形变数据。
勘测师可以利用GNSS技术实时监测地表位移和变形,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InSAR技术多时相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雷达测量地表变形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记录卫星传回的雷达信号,分析不同时间点的干涉图像,从而得出地表形变的数据。
勘测师可以利用InSAR 技术获取大范围地表变形的信息,为地质灾害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3. 激光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地表或地下构造形变的方法。
勘测师可以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并通过连续观测和比对,实现对地表变形的监测。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大坝监测等领域,为工程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地面形变监测应用1. 工程建设地面形变监测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勘测师通过地面形变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工地周边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此外,在地铁、桥梁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勘测师还可以通过地面形变监测技术,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2. 地质灾害预测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表或地下构造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
勘测师可以利用地面形变监测技术,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勘测师可以提前发现地质构造的异常变化,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3. 自然资源管理地面形变监测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
sbas-insar技术原理及其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sbas-insar技术原理及其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SBAS-InSAR,即Small Baseline Subset-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的地壳形变监测方法。
它通过对一系列SAR影像进行处理,可以精确地测量出地表的形变变化,包括地表沉降、隆起、断层活动等。
此技术在地震、火山、地下水提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SBAS-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SAR影像的干涉相位差来测量地表变化。
通过两次获取同一区域的SAR影像,分别获得两幅影像的干涉相位差,即两幅影像中同一位置像素点的相位差。
由于干涉相位差受到大气、植被、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对多个影像进行综合分析来减小误差。
在此基础上,SBAS-InSAR通过筛选合适的基线和时间间隔,选择一组影像子集进行累积处理,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形变图像。
SBAS-InSAR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形变监测,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形变测量结果。
该技术在地震、火山、岩层沉降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地震前后,SBAS-InSAR技术可以通过量化地表形变变化,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和预警,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地质勘探中,SBAS-InSAR技术可以识别地下储层的更高精度和精度。
它可以监测地下水的提取和容许升高,可以监测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后形成的沉降和地面变形等。
此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和地质勘探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SBAS-InSAR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地壳形变监测方法。
在地震、火山、地下水提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对于区域地球环境的精确监测和重要数据,有利于准确把握区域内的各种动态环境,为地质灾害的精确预警和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Stacking-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Stacking-InSAR 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摘要矿区地表沉降是矿山开采后不可避免的地质灾害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土地沉降和房屋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地表沉降监测方法存在精度低、空间分辨率不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Stacking-InSAR 技术成为矿区地表沉降监测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Stacking-InSAR 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流程和应用实例,分析了该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的潜在优势,探讨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矿区地表沉降;雷达干涉测量;Stacking-InSAR;监测1.引言矿区地表沉降是矿山开采后不可避免的地质灾害之一,通常是由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循环和地质体的稳定性造成的。
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地表沉降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给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传统的地表沉降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法、遥感法和数学计算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精度低、空间分辨率不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实际监测要求。
因此,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精准的地表沉降监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S tacking-InSAR 技术的基本原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精度遥感测量技术,在地表沉降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干涉测量原理如下:在两幅雷达图像中,地物发生沉降或者形变时,微小的距离差异引起两幅图像到达时间的微小差异。
该差异通过不同方式实现的图像配准之后,可以提取相干带的形变率。
虽然InSAR 技术只能提取垂线方向上的形变,但是InSAR 技术具有高精度、无空间分辨率限制、非接触式、可大范围监测和获取三维变形信息等优势。
Stacking-InSAR 技术是InSAR 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它通过多次干涉的方式提高了InSAR 技术的SNR,从而提高了监测精度。
与传统的InSAR 技术相比,Stacking-InSAR 技术在重复观测和垂向分布中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结构示意图
图 3 D-InSAR 几何成像示意图
图 4 差分干涉处理流程
4 应用 D-InSAR 监测矿区地表形变的方法 4.1 SAR 图像的选择
作为检测矿区持续微小变化区域,对图像的要求 很高,所以要求图像的质量很好。由差分干涉合成孔 径雷达处理流程可见:干涉相位质量是影响监测精度
SAR 是一种以角度θ 和一定覆盖范围的微波脉
冲观测地球表面,同时记录能量和相位的技术(几何 结构如图 1 所示)。成像过程是将三维物体(如地表形 态)转化为二维雷达坐标--射程(或距离)和方位: 射程(或距离)是地表上的点到 SAR 传感器的距离, 方位是传感器的移动路线。SAR 图像同时记录两个信 息:亮度(或能量)记录物体反射微波的能力;相位 同时记录光传播的位移和微波从传感器发射经物体反 射传播的延续:
四川测绘第 26 卷第 3 期 2003 年 9 月
所以,针对世界和我国应用 D-InSAR 技术监测矿 区地表形变的现状和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状况,我国 需要应用 D-InSAR 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形变。首先,我 国目前主要使用的 GPS 监测网只能得到离散点位数 据,难以全面监测矿区的地表形变。而 SAR 可以弥补 不足;其次,航天和航空遥感事业的迅速发展、遥感 数据处理理论的逐步完善以及遥感产品多样化,提供 了快速监测矿区地表形变的手段;第三,地表形变随 着资源的开采还会加剧,研究应用 D-InSAR 技术监 测,可以达到矿区环境破坏的最小控制和指导资源开 采;第四,加快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应用研究的步伐, 缩短我国在合成孔径雷达应用领域与世界的差距。 3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成像原理与特点 3.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
四川测绘第 26 卷第 3 期 2003 年 9 月
图 2)得到:
∆φ
= φ2
− φ1
= φ p,2
− φ p ,1
=
4π λ
(R 2
−
R1 )
其中:假定传播相位不变,即φ s ,1 = φ s ,2 。
由此可见,相位差φ 与雷达侧视角度无关,与射 程差 ∆ R = (R 2 − R 1 )有关,即依赖于地面高程 h 。
Key words: InSA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1 引言 雷达(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缩写为 Radar)
是一种使用微波探测目标的成像技术,目前有真实孔 径雷达(Real Aperture Radar, 简称 RAR)和合成孔径 雷达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简称 SAR)两种类型。 1951年Carl Wiley首次发现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 现象可以逻辑合成一个更大的雷达孔径,极大地改善 真实孔径的方位向(Azimuth)分辨率[1],从而掀起合 成孔径雷达理论研究高潮和扩大雷达技术应用领域。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机载和星载 (包括航天飞机)的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和应用进行 了一些研究,获取了大量商用 SAR 图像[5],如美国的 SIR-C/X-SAR、欧洲空间局 ERS-1/2、日本的 JERS-1、 加拿大的 RADARSAT、欧共体 ENVISAT 等 SAR 图 像。虽然现在可以获得 SAR 数据,但是 SAR 系统记 录的物体散射信息强度和相位中,包括双程传播路径、 地面分辨率单元之内的各元素的相互作用和图像的处 理系统造成的相位偏移。所以,单张 SAR 图像精度很 差和应用意义价值不高。如果从不同视角获取的 SAR 图像,利用它们的相位差或干涉条纹(即干涉合成孔 径雷达测量技术)可以产生数字高程模型(DEM)和 改善分辨率(达到米级)[2] [6] [10]。
干 涉 合 成 孔 径 雷 达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简称 InSAR)测量技术是利用一条短 基线(从几米到大约一公里)通过相邻航线上观测的 同一地区的两幅 SAR 影像的相位差来获取高程数
据。现在的星载 SAR 系统以一定时间间隔和轻微的轨 道偏离(相邻两次轨道间隔为几十米至一公里左右) 重复成像,借助覆盖同一地区的两个 SAR 图像的干涉 处理和雷达平台的姿态数据重建地表三维模型(即数 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在 1~20 米的范围内[2]。
1989 年 Grabriel 等首次论证了利用差分干涉 (Differential InSAR,简称 D-InSAR)技术可用于探 测厘米级的地表形变,并利用 RADARSAT 的 L 波段 测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英佩瑞尔河谷 (Imperial Valley)灌溉区的地表形变。20 世纪 90 年 代后期,部分学者通过实验证实 D-InSAR 对地球表面 形变监测的精度可达毫米级精度(Fujwara 等,1998; Massonnet 等,1997;Nakagawa 等,1997)。
表形变(成像几何示意图如图 3)。当基线 B = 0 时, 路程差δ 变化λ / 2 ,干涉图中的亮条纹和暗条纹变 化一次。当 B ≠ 0 时,δ 就随目标高程变化而变化, 干涉图中的条纹代表地形高度。所以,为了消除地形 影响和求出地表形变,则需要对同一目标进行三次测 绘。用跨越不同时间的三幅雷达复数图像分别形成两 张干涉图(如图 4 中,φ 2 含地表形变与地形两种干涉; φ 1 只含地形干涉),经过各种数据处理后,再让两张 干涉图像进行差分处理,形成一张抵消地形影响的“双 差分干涉图”,这时条纹就代表监测期间地表形变。(处 理流程如图 4)
100
造变化、监测由于地下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如 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应用 D-InSAR 监测矿区地表 形变研究、我国香港监测地下水开采对地表的影响)、 研究地表植被变化以及采集地质参数等。
综合而言,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现状具有以下特 点:⑴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是在干涉技术和差分技术 产生以后,逐步开展起来的;⑵所有的应用都以利用 干涉原理反演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⑶随着 SAR 图像分辨率的提高和数据处理理论的完善,合成 孔径雷达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特别为监测地面沉降、 山体滑坡等引起的细微持续的地表位移提供了机遇; ⑷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主要集中少数发达国家,我国 在这方面还处于研究阶段(如提高 DEM 反演精度), 应用方面基本上为空缺。 2.2 应用 D-InSAR 监测矿区地表形变意义
而我国作为一个矿产资源开采大国,矿产资源开 产造成大量由于地表形变的废弃土地,威胁着其他环 境和财产的安全。虽然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起,我国 部分学者和科研人员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 方面的研究,也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生成数字 高程模型(DEM)和其在地层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肖 平等,1998;丁晓利等,2000)。但是,他们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自然地层变化或地下 水开采对地表形变的影响,这种地表形变与矿产资源 开采引起的沉降原理不同(地下水开采地表形变一般 是较大区域较慢的平稳沉降;而矿产资源开采一般在 相对较小的工作面上方形成塌陷盆地,促使较大区域 内地表形式变化复杂)。
所以,根据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反演地表形态原理 和两张 SAR 图像具有较短基线的特点,可以得到影响 高程的相位敏感的表达式为:
∂ ∆φ ≅ 4πB ⊥ ∂h λ R sin θ 可以近似得到 h = λ R sin θ φ ,即得到地面高程。
4πB ⊥
101
3.3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主要可以用于监测地
随着不同分辨率的 SAR 数据获得和差分干涉合 成孔径雷达理论的完善,合成孔径雷达将从实验阶段 走向应用阶段,并且会扩大到许多领域。 2 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现状及其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 中应用意义 2.1 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现状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从 20 世纪 50 年代产生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主要处于实验研究阶段,20 世纪 90 年 代以后开始进行局部应用,如利用 InSAR 和 D-InSAR 测绘地表图形(如美国应用 InSAR 测绘山区地形图)和 海洋表面图(如利用测高原理测量海平面变化)、以 cm 级或 mm 级的精度监测地表位移和制图(特别适 合监测地震和火山爆发)、检测冰川漂移、观测地壳构
的关键因素。覆盖同一区域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相位 信号相关性很低,干涉图像质量就很差,甚至处理失 败。目前,提高相位相关性的方法主要有选择合理的 时间间隔、基线长度以及进行滤波处理。所以,选择 合理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对整个监测过程十分重要。
φ = φs + φ p
φp
=
4π λ
R
其中: R 为射程, λ 为微波波长。
图 1 合成孔径雷达几何特征
3.2 雷达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就是用不同轨道的 SAR
图像,采用立体仪原理重建地面模型。在处理过程中,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主要是利用 SAR 信号的相位 测量微波的精确立体视差,精度可以达到千分之几的 单元格。则相位差可根据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结构(如
四川测绘第 26 卷第 3 期 2003 年 9 月
99
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形变
赵华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 由于雷达具有全天候和穿透性等特点,促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成为当前研 究的热点。本文介绍 SAR 系统的几何特征及其干涉原理,着重探讨差分干涉雷达技术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地表形变; 监测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379(2003)03-0099-05
矿产资源的地下引起地表形变,这种沉降有时达 到每年几个分米(dm)[7],极大的破坏了土地资源和 矿区环境。为了最大限度不影响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控制环境过度影响,需要建立更加详细的矿区地表 形变的预测系统。近几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 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开展应用部分现代测绘技 术(机载激光扫描(Airborne Laser Scanning,ALS) 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D-InSAR))进行矿区地表 形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Spreckels 等,2000; Jamie Hansen 等,2000;Linlin Ge 等,2001)。并且, 为了更好的提高矿区地表形变的精度,提出了综合干 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监测矿区地表形变的方法[8](Linlin Ge 等,2001)。 由此可见:应用 SAR 技术进行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已经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是今后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发 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