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讲 人类行走运动的基本规律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从人类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行走的运动规律是相对固定的。
在行走时,人们将重心移动到前面的脚上,用脚掌着地,向前方推进身体,同时将后面的脚抬起,向前迈步。
这个过程中,身体会自然地摆动,以保持平衡。
除了这个基本的运动规律,人类行走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身体姿势、地形起伏、气候条件等等。
例如,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和攀爬陡峭的山路上,人类的步态和姿势都会有所不同。
另外,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也会影响人类行走的方式。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人们更喜欢慢步行走,而在其他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快速行走或者跑步。
总之,人类行走的运动规律是极其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理和文化特点,还能够为工程技术和运动训练等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 1 -。
健康行走:走路的正确姿势与规律

健康行走:走路的正确姿势与规律健康行走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运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增强身体素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走路的正确姿势和规律,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健康行走的好处。
一、正确姿势:1. 身体姿势:站立时,保持直立且放松的身体姿势,挺胸抬头,保持腰背挺直。
2. 脚步冲击:脚步着地时,尽量用脚跟先着地,然后通过脚掌转移到脚趾。
避免脚掌先着地,减少对关节的冲击。
3. 身体平衡:保持身体的平衡,双臂自然摆放,步伐稳定均匀。
4. 行走速度: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目标确定适当的行走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二、规律:1. 时间安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健康行走,建议每次30分钟以上。
可以选择早晨、中午或傍晚等适合自己的时间段。
2. 正确频率:初学者可以每天进行健康行走,逐渐增加到一周5-7次。
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3. 步数目标: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目标,设定每天的步数目标。
可以从较低的目标开始,逐渐增加步数。
4. 步行路线:选择适合自己的步行路线,可以是户外的公园、湖畔或自然风景区,也可以是室内的健身房或购物中心。
确保路线安全和环境舒适。
三、注意事项:1. 穿着合适:选择合适的运动鞋,确保脚部得到足够的支撑和舒适感。
2. 热身准备:行走前进行热身活动,包括踏步等,以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3. 坚持时间:刚开始可能感到有些疲劳或不适,但要坚持下去,逐渐让身体适应这种运动。
4. 饮食和水分:在进行健康行走前后,保持适量的饮食和水分,避免脱水和低血糖的情况发生。
四、健康益处:1. 促进心血管健康:通过健康行走,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 控制体重:健康行走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燃烧卡路里,帮助控制体重并减少脂肪堆积。
3. 强化骨骼和肌肉:行走可以增加骨骼的密度和增强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4. 改善心理健康:健康行走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大脑的认知功能。
人走路运动规律课件

我们加入人物,先以右脚接触地面,再使左脚接触地面,然后经过位置……
我们在画人物行走时,要充分考虑到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变化。 如:上肢的肩膀、肘、腕以及下肢的膝、踝等关节部位,尽量做到 准确合理。
我们先来了解上肢关节部位在运动中的结构:
手臂的甩动一定要有灵活性,手腕必 须有一定的弧度。
我们还可以降低肩膀的位 置,做更深的弧度,使手臂甩 动得更加灵活。
当我们走路或跑步时,首先要将脚跟放平,这样做是为了积蓄 力量,准备抬脚时尽可能地保持脚向后拖延,坚持到最后一刻,这 样才会产生强劲的爆发力。
跨步的中间变化
正常行走一个单步
正侧走
正面走
蹑手蹑脚走
蹑手蹑脚走时,身体的俯仰幅度特别大,重心向上提,脚步落地轻。这里用12张动画 表现了一个完整的步子。
垂头丧气走 垂头丧气走时,重心降低,头部前倾上下摆动,注意脚步与腿部的细节变化。
踮着脚走
踮着脚走时,腿脚抬起迅速,抬起后略慢,下踏时迅速,下踏后脚着地的动作轻缓。 整个运动弹性强。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人物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移动方式之一,从古至今,人们的行走方式和习惯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和演变。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步行,还是在运动场上的奔跑,每个人的行走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根据人体结构和生理特征,人物行走运动规律还是有一些共性的。
一、人体行走的机理人体行走的机理主要是通过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协同作用实现的。
整个行走过程中,骨骼承担着身体的支撑作用,肌肉则负责产生力量和推动身体前进,而神经系统起到控制肌肉运动的作用。
同时,人体的心肺系统也参与了行走过程中的呼吸和供氧。
在行走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动作变化,包括步伐、重心转移、腿部运动和手臂的摆动等,这些动作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支撑期和摆动期。
支撑期是行走过程中身体对地面的支撑,也是肌肉释放能量的时期;摆动期是身体在空中的变化,也是准备下一步迈步的时期。
二、人物行走的姿态和步幅人物行走时,姿态和步幅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姿态是指身体的姿势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度,而步幅则是指腿部运动的距离大小。
不同的人体姿态和步幅的变化,会影响到行走的稳定性和健康。
在行走中,身体的姿态应该是自然而稳定的,肩膀放松,背部挺直,头部和脊柱成一条直线,不要低头或抬头。
步幅应该适中,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行走速度的大小取决于步幅的大小和步伐的频率。
三、人物行走的生理特征人物行走还体现了一系列的生理特征,比如心率、呼吸、体温和代谢等方面。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人体对运动的反应。
在人物行走过程中,心率会随着运动的强度而改变。
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方式,在行走过程中,呼吸会逐渐加深加速,以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
同时,人体也会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和热量,体温随之升高,使身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
四、深入了解不同人物行走方式的规律1. 步行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行走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步行的行走规律主要受身体构造、肌肉状况、行走速度等影响。
一般情况下,正常步行速度为每分钟100步左右,步幅约为60-70厘米左右。
走路 原理

走路原理
走路是一种生物运动方式,通过人体肌肉的协作和运动系统的调控来实现。
下面是走路的原理:
1. 步态:走路时,人体采用交替摆动的步态。
每一步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在支撑相,一只脚着地并支撑身体,另一只脚离地并向前摆动。
在摆动相,离地的脚向前摆动,准备迈出下一步。
2. 肌肉的协作:走路需要多个肌肉协同工作。
在步态周期中,有些肌肉用于支撑身体重量,有些肌肉用于向前推动身体。
例如,大腿前侧的肌肉帮助抬起脚,小腿后侧的肌肉则帮助推动身体向前。
3. 腰、臀和骨盆的稳定:腰部和臀部的肌肉起到保持身体姿势和稳定的作用。
骨盆的位置对于步伐的平衡和稳定也至关重要。
4. 身体的平衡调节:在走路时,身体需要不断调节保持平衡。
大脑通过感知平衡的感觉器官和协调运动的神经系统,向肌肉发送信号来调整姿势和步伐,以防止摔倒。
5. 重心的转移:在摆动相中,重心会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同时保持身体平衡。
这涉及到身体的动态控制和协调。
总之,走路是通过肌肉的协同工作、身体平衡调节和重心的转移来实现的。
这种运动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之一。
人物常规运动规律

图例解析: 在图2-41中,原画①和原画⑨,木须龙的左右脚交替接 触着地面,原画q等同于原画①,完成了一套跑步的循环 动作。原画③k为压脚的两张,也是身体处于最低的位置, 原画⑧p为最高的两张,身体处于最高的位置。
图2-41 木须龙跑步运动原画 选自《花木兰》
第一节 人的走路动作
人物的年龄、身份、工作、职业、性别的不同、加上不同感情的注入,所表现出来的走路姿势也 是不尽相同的。人物造型及拟人化的动物的行走也是和人物行走的基本规律一样,不过类似的行走方 法往往还需要与角色的个性相吻合才行(图2-9、2-10)。
图2-9 走上楼梯 图片选自 human figure in Motion (1901)
图2-13 双腿的压低与伸长形成的波形轨迹
图2-14 人走路的动作分解示意图
第二节 行走的循环画法 循环动作是指物体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比如人会不停地朝前迈步,需要不断地重复着走路的动 作。
一、循环动作的基本方法 动作的开始—结尾—开始相接。即将一个动作的结尾那张原画 与开头的那张原画,用若干张动画连接起来,反复连续拍摄,便 可获得重复同一动作的效果。 二、走路原地循环的规律 走路原地循环是身体在原地进行上下的运动。双脚着地的脚, 通常做第一张原画。为了走得更为有力,注意脚尖的抬起和脚后 跟的点地。确定脚的距离,并根据秒数、张数进行位置的平均分 割。加入背景,要使方向与走步的方向正好相反,并注意与走步 的节奏速度。它的速度要与走步的速度一样(图2-15)。
图2-22 人物走路动作透视图
第四节 不同情绪的行走
图2-23 人物走路动作透视图
图2-24 兔子的走路动作之一
图例解析: 在图2-24中,a时左脚接触地面,b时下沉压缩位置,c时 右脚抬起开始踏步,d时右脚抬起到跨步的最高点。
人的运动规律

人的运动规律--跳跃
人的跳跃通常由三个基本动作组成。即:下蹲、腾起、落下。身体下蹲时腿呈弯曲状、臀部不能下沉太低、双臂向后摆动;身体腾起时,双臂快速向上前方摆动、同时身体立起、双脚后跟抬起;身体落下时,双腿一般呈微曲状,落地时身体下沉后再立起。
人的运动规律--走路
人的运动规律--走路人走路时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双臂同时前后摆动,但双臂的方向与脚正相反。脚步迈出时,身体的高度就降低,当一只脚着地而另一只脚向前移至两腿相交时,身体的高度就升高,整个身体呈波浪型运动。脚的局部变化在走路过程中非常重要,处理好脚跟、脚掌、脚趾及脚踝的关系会使走路更加生动。除了正常的走姿,不同年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走路姿态。常见的有昂首阔步的走、蹑手蹑脚的走、垂头丧气的走、踮着脚走、跃步等。在动画镜头中,走的过程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向前走,一种是原地循环走。直接向前走时,背景不动,角色按照既定的方向直接走下去,甚至可以走出画面。原地循环走时,角色在画面上的位置不变,背景向后拉动,从而产生向前走的效果。画一套循环走的原动画可以反复使用,用来表现角色长时间的走动
Hale Waihona Puke 人的运动规律--跑步 人跑步与走路的姿态有很大不同,跑动时身体前倾,双臂向上提起,双手握拳,双脚跨步较大,通常跑步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落地的过程,在大步奔跑时,双脚会有一个同时离地的过程。双臂的摆动也因跑动速度的不同而变化,跑动时,身体高低起伏的波浪形幅度较正常走路时大。
除了一般的跑姿,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跑步姿态。常见的有快跑、跑跳步等。
愤怒:表现愤怒的表情,也要注意表情线的特点。愤怒时五官的造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眉头皱起、双目圆睁、口角向下等,在此基础上,再画一些辅助线,就能生动地表达愤怒的特点。
动画中人物走路动作的规律技巧

动画中人物走路动作的规律技巧
一、人的走路动作的基本规律
人在走路中的基本规律是:左右两脚交替向前,为了求得平衡,当左脚向前迈步时左手向后摆动,右脚向前迈步时右手向后摆动。
在走的过程中,头的高低形成波浪式运动,当脚迈开时头的位置略低,当一脚直立另一脚提起将要迈出时,头的位置略高。
二、人走路的速度节奏变化
人走路的速度节奏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描写较轻的走路动作是“两头慢中间快”,即当脚离地或落地时速度慢,中间过程的速度要快;
描写步伐沉重的效果则是“两头快中间慢” ,即当脚离地或落地时速度快,中间过程速度慢。
人的走路动作一般来说是1秒产生一个完整步,每一个画面以两帧处理,一个完整步需12(帧)个画面,总的帧数是24帧画面,这种处理方法通常被称为“一拍二”。
人体运动规律

一、人的运动规律
在动画片的角色中,表现得最多的是人物动作(包括拟人 化的角色动作),人的动作虽然复杂,但并不是不可捉摸 的。人的动作虽然有年龄、性别、体形等方面的差异,但 由于受到人体骨骼、肌肉、关节的限制,基本规律是相似 的。只要懂得了它的基本规律,再按照剧情的要求和角色 造型的特点加以发挥和变化就不难了。
常规(影片实例)
迪斯尼风格的跑步(实例)
此种跑法动作的幅度比较大,躯干扭转比较明显,是夸张奔跑的动势,注意 图中的前胸与后背的变化。身体腾空时,四肢的位置均处于极限状态,注意 下压缓冲和蹬地时的弹性变化。另外,落地的前腿要充分伸直,并向后弯曲, 与缓冲时的弯曲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展示弹性。蹬地时的腿要伸直,使 力量贯穿整个身体,会显得非常有力度。整套动作柔和、优美、富有弹性变 化,收缩与伸展变化比较明显。
3. 人的跳跃动作
人跳跃动作的基本规律:由身体屈缩、蹬腿、腾空、着地、还原等几个动作 所组成。人在起跳前身体的屈缩表示动作的准备和力量的积聚,接着一股爆发力 单腿或双腿蹬起,使整个身体腾空而起。越过障碍之后,双脚先后或同时落地。 由于自身的重量和调整身体的平衡,必然产生动作的缓冲,随即恢复原状。跳跃 过程中,运动线呈弧形抛物线状态,由于用力的大小和障碍物的高低而产生了不 同幅度的弧形运动线,但蹬腿跳起腾空,又原地落下时,人的身体、双脚只是上 下运动,不产生抛物线。
尼风格的动画片中往往会夸大手的摆动幅度,以增加表现性。
(影片实例1)
(影片实例2)
在画走路动作时,还应正确理解人物走路各个角度的透视变化;透视走与正 面走大体相同,只是角度不同。 其实人的行走过程,就是在不断地失去重心,但又在瞬间保持平衡的过程。
人的运动规律

• 人的动作,受人体中三种生理器官所支配: 一、骨骼——这是动作的结构架子,构成各种动态的基础 人的骨骼系统,在结构和平衡上,是非常复杂和巧妙的,所以它做出 各种各样的动作。人的骨骼功能,除维系肌肉外,又起保护内脏的作 用。骨骼的形状也很多样,有长有短,有圆有扁,有刚有柔,因此能 适应于许多特殊动作的需要。一双不大的脚,能支撑即重又大的躯体。 虽然人的骨头有时会遭意外的折断,但他还是很坚固的,象有防震装 置般,能经受外力冲击和振动而不会轻易折断。 我们画任何人的动态,脑子里总要有一个骨架的动态概念。这个骨架 概念,决定我们的姿态是否正确,是否达到动态的平衡。我们画一个 动作的过程,随着动作的运动,我们就要准确地刻画出各个骨骼关节 变化的动态,才能符合规律的表现这个动作。 没有骨骼关节的活动,是不能产生活动的。
•
3.作用与反作用 运动速度是人使用力量而产生的。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的肌肉收缩就能产生力量, 若力量大于阻力就能产生运动。如一个人跑步,他的力量增大时他的速度就快;当他 体力逐渐消耗,没有气力时他就跑不动了。 人体运动的速度和姿态,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密切关系。作用力指肌肉收缩时产生 的动力;反作用力指人体由于在运动时与空气摩擦而产生的空气阻力、引力和惯性形 成的反作用力。因此,无论是反作用力减少或作用力加大,都会使人的动作速度加快。 反之,速度就会减慢。 在表现快速的动作时,我们设计的动作姿态就要力求减少造成阻力相抗的姿态。这样, 阻力减少,速度就会增快。如比赛的自行车运动员必须乘骑低把手的赛车,才能使身 躯弯低,造成流线型的姿势,这样可起减少空气阻力的作用,前进速度就快。板直身 躯骑自行车,速度是不会很快的。减少空气阻力而形成的流线型姿原理,是适用于我 们表现任何快速动作的。 又如一个人在疾跑中是难以突然刹住停下来的,因为这时惯性在起作用,突然刹住人 要摔倒的,必须有个缓冲过程,动作才能逐渐停下来。我们在表现这种惯性很大的动 作,就要注意刻画缓冲、平衡的动作姿态。 又如一个人在击球,怎样迎接来球,怎样用力把球反击回去,一连串的动作都连贯着 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动作的姿态变化幅度也很大。要把这个动作设计好,我们就得 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把姿态设计得准确优美。 总而言之,一个动作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我们在设计动作时, 要有意识运用这一原理,把动态设计好。
走路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

走路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走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之一。
走路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锻炼心脏和呼吸系统,对改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
下面将对走路运动规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走路的基本原理1. 走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地面上反复交替着用脚来推动身体向前运动,从而促使腿部的肌肉得到锻炼。
2. 走路时,身体的重心应该放在两腿之间,步幅要稳定,脚步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这样可以减小对关节和韧带的冲击,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二、走路对身体的影响1. 走路能够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包括大腿、小腿、臀部等,对全身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
2. 走路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消耗体内的多余脂肪,有利于减肥和保持身材。
3. 走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4. 走路还能缓解压力,促进身心放松,有助于改善情绪,提升幸福感。
三、走路的运动规律1. 步伐走路的步伐应该稳健而有节奏感,避免加快或者减慢步伐,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幅度。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分钟的步伐应该保持在100-120步之间。
2. 姿势走路时应该保持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不要翘首低头。
同时,手臂应该自然摆动,与步伐保持一定的协调。
3. 呼吸走路时呼吸要均匀、深长,尽量让呼吸和步伐保持协调。
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式,让氧气充分进入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4. 时间走路的时间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天走路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上,保持持续的有氧运动。
5. 地点走路的地点可以选择室内外都可以,但最好选择环境清新、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出现空气污染的影响。
6. 频率走路的频率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周至少走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走路的注意事项1. 走路前要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踏步、踢腿、摆臂等,可以有效减小运动损伤的风险。
人物行走的运动规律

实验准备
对运动规律课件进行安装 准备课堂练习用具
实验步骤
打开运动规律课件,进入演示界面 演示操作步骤,并对行走运动规律进行 剖析 学生课堂练习
人的走路动作
人物常规行走运动规律剖析 欧美、日本人物行走运动规律剖析
人物常规行走运动规律
人体基本结构 重心前后转移 运动规律
注意事项
掌握人物常规动作的画法 熟悉角色在动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姿势 对行走的认识(动作设计节奏、脚步运 动规律、手臂动作规律)
实验三
人物行走的运动规律
实验项目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设备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验目的
掌握人物身体的基本结构 掌握人物的运动原理及动作的运动规 律
实验内容
1.行走的运动规律剖析 2.常规行走动画练习 3.欧美、日本风格的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实验设备
计算机 透台 练习用具(纸、铅笔)
运动规律(人·走路)PPT课件

增加强度
多样化路线
结合其他运动
坚持长期锻炼
适当增加走路的速度和 坡度,以增加运动强度,
提高锻炼效果。
选择不同的路线和环境 进行走路运动,增加趣
味性和挑战性。
将走路与其他运动结合 进行,如慢跑、游泳等, 以综合提高身体素质。
坚持长期走路锻炼,让 身体逐渐适应并获得更
好的效果。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运动规律(人·走路)ppt课 件
• 引言 • 人体运动系统概述 • 走路的生物力学原理 • 走路的节奏和规律 • 走路的影响因素 • 走路的益处和注意事项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走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方式 之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02
研究走路的运动规律有助于深入 了解人体运动机制,为运动学、 生物力学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走路过程中的神经控制机 制和肌肉协调性,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提高个体的走路
效率和稳定性。
输标02入题
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和身体状况的人群,研究走路 的差异和特点,可以为个性化运动计划的制定提供科 学依据。
01
03
深入研究走路的生物力学和能量代谢机制,有助于推 动运动康复和损伤预防领域的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
天气和气候
恶劣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如雨、雪、冰冻等,会对走路产生影响。
交通状况
交通状况也会影响走路。例如,在繁忙的街道上走路需要更加小心谨 慎。
个人习惯和心理状态
个人习惯
个人的走路习惯会影响走路的姿势和速度。例如,经常穿高跟鞋会改变走路姿势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心理状态
人走路的运动规律

人走路的运动规律
人走路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力学的原理来解释。
当我们走路时,我们的身体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推动我们向前移动。
首先,我们需要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来克服摩擦力。
当我们将脚放在地面上时,我们的肌肉会收缩,使我们的脚踏在地面上。
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向前倾斜,将重心移到前脚上。
接下来,我们的脚会推开地面,产生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个反作用力会导致我们向前移动。
同时,我们的另一只脚会抬起,并向前摆动,准备着陆。
当我们的抬腿脚着陆时,我们的身体会再次向前倾斜,将重心转移到这只脚上。
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形成我们的步态。
人走路的速度取决于步幅(每一步的长度)和步频(每分钟迈出的步数)。
通常,人的步幅和步频会根据行走的需求和个体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总之,人走路的运动规律涉及身体的倾斜、双脚的交替着陆和推动以及重心的移动。
这些过程是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实现的,遵循力
学原理和牛顿第三定律。
人类行走运动的基本规律

这个镜头表现什么?如果是行走, 它错在哪里?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符合运动规律的“日式行走”
作业:侧面走路1=9
根 据 造 型 设 计 行 走
用掌握的 知识创作 一个行走 动作循环
林淑华 05(2) 班
包 剑 05(2)班 黄 丹 05(2)班
叶土生 05(1)班 黄玉明 05(1)班
完
初学者必须先掌握
日本动画中的行走模式
5
1
日本动画中行走加3张的画法: 1和5原
画头顶最低, 3和7为中间张,头顶较高,这种
画法动作比较硬 (一般1张拍3格,1=9) 。
欧美动画中的行走 走模式
抬高前多了预备
原地循环脚必须匀速后移
原地循环 时,地面 向后退去 的速度与 行走节奏 必须相同, 右图以脚 尖为准:
原 地 循 环 也 叫 跟 移
中割 左图缺少腿的中割后效果
行走的速度与节奏 这是动画最常用的速
度:每秒走一个复步, 1=13
如 何 给 行 走 原 画 定 位
什么叫“打滑”?请看下图
原画把脚的位置对好就不会“打滑”
行走时步子越大起伏越明显
两人以上行走画面,起伏必须错开。 ——来自宫崎骏动画
第十二讲 人类行走运动的基本规律
主要内容:
1.人体的肌肉与关节 2.人的基本结构 3.走路运动的基本规律 4.观察走路的曲线形态
通肌 人 过肉 体 关收 的 节缩 肌 进产 肉 行生 与 传的 关 递力 节
人的基本结构
学动画不用像 学解剖一样把人体 的两百多块骨头都 搞清楚,但是基本 的结构一定要熟悉、 理解。
长 袍 和 披 风 的 随 从 状 态
观察披风被动的状态ຫໍສະໝຸດ 腿被遮住后依然影响裙片的摆动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

总结
科学的学习基本的人物运动规律,以最基本的人的行 走图例来讲解运动规律,使学习者更加容易学习和观摩其 中的规律和技巧。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为以后制作动画 带来更多的方便,使动作更真实耐看,为以后工作实践中 学习更高级的技巧打好基础。
• 作业
课后练习:绘制一段完整的人物行走动作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基本概念
关键点: ①行走动作的基本概念 ②写实人物行走完整动态表现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行走动作的基本分析
动画大师肯·哈里斯说过这样的话:“要学好动画,第一 件事情就是画行走。要研究各种各样的行走姿势,因为行走差 不多是最难画准确的。”
行走是一个向前扑并及时站稳不致摔倒的过程。我们向前 移动时会尽力不让自己扑到,如果脚不着地,我们就会摔倒。 行走就是这样一个控制摔倒的一系列过程。
二、是身体的上下移动赋予了人物行走的重量感觉。 在下降位置时,双腿弯曲,身体主体下降,我们就感到重量了。
三、正常行走的过程
1、首先画出两个接触位置。在正常的行走中,胳膊与腿的方向 总是相反,这样身体才能平衡、有力。
2、然后加上过度位置(或称中间位置,或叫小原画)。腿在过 渡位置时正好往上,它就准备把胯、身体和头部都稍微抬高一些。
人行走时,上身会向前倾,一只脚迈出去的同时要保持身 体平衡。就这样迈一步、站稳,迈一步、站稳,再迈一步、再 站稳......
我们经常会通过行走的姿势,来判断一个人的职业、 年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也可以通过他们的行走 节奏和态势,来断定他今天的情绪怎样,是高兴、是抑 郁,还是愤怒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通过观察 人的外部行为特征,来了解人物的内在性格。
二、写实人物行走完整步动态表现
人从静止开始步行运动规律

人从静止开始步行运动规律咱们今天来聊聊人从静止开始步行是怎么一回事呢。
你看,当我们站在那儿不动,就像小木偶被定住了一样,这就是静止的状态。
突然,我们想要去某个地方,比如去拿放在桌子上的糖果。
这时候呀,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小小的指挥官,发出了“走”的指令。
我们的脚呢,就开始慢慢抬起来啦。
就像小鸭子在水里轻轻抬起脚掌一样,先是一只脚,把脚跟微微抬起,然后脚掌也离开地面了。
这个时候呀,我们的身体会稍微向前倾一点,就像小树苗被风吹得微微向前弯腰似的。
然后,这只抬起来的脚就向前迈出去了。
就好像小士兵向前踏步一样,一步一步地。
在脚往前迈的时候,我们的另一只脚呢,就会用力蹬一下地面,这样就能让我们的身体向前移动得更顺畅。
我给你们讲个例子呀。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弟弟在玩球。
球滚到了离他有点远的地方,他本来是站着的,然后就开始走向球。
他先是很小心地抬起脚,慢慢地往前迈,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呢。
他的身体随着脚步一摇一摆的,就像可爱的小企鹅走路一样。
当我们迈出一步之后呀,接下来就会很自然地迈出第二步、第三步。
我们的手臂也会跟着动起来哦。
手臂就像小钟摆一样,左右摆动。
比如说,当我们的右脚向前迈的时候,左手就会向前摆动,而右手呢就会向后摆动。
这样的摆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
我还记得我自己有一次参加学校的接力比赛。
我站在起跑线上,听到哨声后就开始跑。
刚开始就是从静止开始步行然后加速变成跑的。
我在走那几步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要快点动起来,脚步就越迈越大,手臂摆动得也更快了。
我们在从静止开始步行的时候呀,速度是慢慢变快的。
一开始可能走得很慢很慢,就像小蜗牛在爬一样。
但是走了几步之后呢,就会越来越熟练,速度也就快起来了。
不过要是路上有什么障碍物,像小石子或者小树枝,我们就会又慢下来,小心翼翼地绕过它们,然后再继续正常地走。
人从静止开始步行就是这样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呢。
下次你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或者别人从静止到走路的样子哦。
运动规律人走路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比较
直立行走:人类 能够直立行走, 解放双手,提高 移动速度和效率。
肌肉结构:人类 的腿部肌肉结构 发达,能够支持 长时间行走和奔 跑。
骨骼结构:人类 的骨骼结构适应 了长时间行走和 奔跑,减少了能 量消耗。
神经系统:人类 的神经系统能够 协调身体各部分, 实现高效、准确 的行走。
直立行走的演化
人类祖先从树上走到地面的原因: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生存能力 直立行走对人类进化的影响:解放双手,促进脑容量增加,提高认知能力 直立行走的演化过程:从四足到双足,从爬行到行走,逐步适应环境 直立行走的优势:提高行走速度,减少能量消耗,增强耐力和适应能力
适应环境与生存价值
人走路的生物进化背景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生存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人类的祖先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逐渐学会 了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文化与环境对走路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走路姿势和步态可能存在差异,如西方文化中强调个 人主义和自由,人们走路较为随意;东方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规矩,人们走路较为规整。
环境因素:环境对人们的走路方式产生影响,例如在崎岖的山路上,人们需要采用特殊的走路 姿势以保持平衡;而在平坦的道路上,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行走。此外,城市环境中的交通规 则和设施也会影响人们的走路方式。
运动康复与医学应用
人走路的实践应用:康复训练、日常锻炼 医学应用:辅助治疗、康复评定 未来发展:智能化监测、个性化指导 运动规律与人走路的关系:提高运动效果、预防损伤
人物行走的基本规律说课稿

人物行走的基本规律说课稿人物行走的基本规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人物行走的基本规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师课堂活动的根本依据,本节课的教材是孙立军先生主编的《现代动画设计》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一方面是在前一节动画造型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另一方面也为后续蹄类动物的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因此它是本章的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动画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影响教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学情的分析,有一位专家曾经这样说,我们要想引领学生到我们想让他取得地方,那就必须首先知道学生现在到底在哪里,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二动漫设计的学生,90后的他们有着良好的信息素养,对新鲜事物又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但他们也有中职生普遍的共性,那就是喜实践、厌理论,欠缺对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结合之前的计算机知识,学生已具备了能够制作出完整的静态的ppt作品的能力,已学习造型基础与动画技法,具有一定的动画角色造型能力和简单的中间画能力。
对司空见惯的动作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各种动作运动规律的总结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而制作动画必须了解动画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技巧,逐步培养创造运动、表现运动的思维,从而使设计构思到艺术实现的途径更加通畅。
所以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掌握人物行走的基本规律和画法,并能够运用到今后的动画制作当中去。
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对行走的观察、探究和最后的归纳,学生能够自己总结行走的几个基本的步骤。
第三、情感目标:明白人物行走在动画技法中的重要性,体验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得知识的快乐,激发动画制作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动画运动规律,所以我把教学重点设定为对动画运动时间的初步掌握和对人物走路规律的简单理解,而将难点设定为自己绘制一幅人物走路规律的动画,这样设定是因为学生容易满足于让人物动起来,但是一碰到让自己去独立完成时就束手无策了,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是掌握人物行走运动曲线,再辅以多画多练,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中处处可见弧线轨迹
人类的骨骼
现实中的行走运动
下图是无限动画,也就是一拍一 格的画面,和拍DV一样没有删选。
这 是 有 限 动 画
一 拍 二 格
:
8x3k=24 12x2k=24 24x2k=48
动 画
原画和 行
一动画 走 来 源 于 现 实
行走运动 的基本规律
左右两腿 交替、带动着 躯干向前的运 动。为了保持 身体平衡,双 臂前后摆动。
第十二讲 人类行走运动的基本规律
主要内容:
1.人体的肌肉与关节 2.人的基本结构 3.走路运动的基本规律 4.观察走路的曲线形态
通肌 人 过肉 体 关收 的 节缩 肌 进产 肉 行生 与 传的 关 递力 节
人的基本结构
学动画不用像 学解剖一样把人体 的两百多块骨头都 搞清楚,但是基本 的结构一定要熟悉、 理解。
原 地 循 环 也 叫 跟 移
中割 左图缺少腿的中割后效果
行走的速度与节奏 这是动画最常用的速
度:每秒走一个复步, 1=13
如 何 给 行 走 原 画 定 位
什么叫“打滑”?请看下图
原画把脚的位置对好就不会“打滑”
行走时步子越大起伏越明显
两人以上行走画面,起伏必须错开。 ——来自宫崎骏动画
长 袍 和 披 风 的 随 从 状 态
观察披风被动的状态
腿被遮住后依然影响裙片的摆动
原画要交代裙子里面的结构
裙子里面的结构清晰可辨
动画3重心前移,动画7重心偏后
原 画 计 算 步 子 与 时 间
行走和跑步的区别:行走总是有一只 脚在地面上,跑步有双脚离地的时候。
“日式行走”的起伏幅度
完
这个镜头表现什么?如果是行走, 它错在哪里?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符合运动规律的“日式行走”
作业:侧面走路1=9
根 据 造 型 设 计 行 走
用掌握的 知识创作 一个行走 动作循环
林淑华 05(2) 班
包 剑 05(2)班 黄 丹 05(2)班
叶土生 05(1)班 黄玉明 05(1)班
初学者必须先掌握
日本动画中的行走模式
5
1
日本顶最低, 3和7为中间张,头顶较高,这种
画法动作比较硬 (一般1张拍3格,1=9) 。
欧美动画中的行走 走模式
抬高前多了预备
原地循环脚必须匀速后移
原地循环 时,地面 向后退去 的速度与 行走节奏 必须相同, 右图以脚 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