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第七版潘瑞炽答案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第7版-潘瑞炽编-知识要点

植物生理学-第7版-潘瑞炽编-知识要点

绪论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内容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2.植物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生产实践中3.Sachs被称为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1882年编写了《植物生理学讲义》),Sachs和他的弟子Pfeffer被称为植物生理学的两大先驱4.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层次越来越宽广:1)从生物大分子复杂生命活动2)代谢调节3)信号转导4)植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水分在植物细胞内通常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2.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3.水通道由水孔蛋白组成(水孔蛋白是膜整合蛋白),水通过水通道选择性跨膜运输4.水分移动需要能量做功,即动力化学势(浓度差)——扩散动力集流(压力)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5.水势: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水分子从体系中逃逸的能力)注:纯水的水势定为零,溶液的水势就成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6.相邻两细胞的水分移动方向,取决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异,水势高的细胞中的水分向水势低的细胞流动7.土壤中的水分分为3种:重力水、毛细管水、束缚水重力水: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土壤颗粒间的孔隙下降的水分毛细管水:是指存在于土壤颗粒间毛细管内的水分(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是毛细管水)束缚水:是土壤颗粒或土壤胶体的亲水表面所吸附的水合层,植物一般不能利用(分为吸湿水和薄膜水)8.根系吸水的途径有3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的部分移动,阻力小,速率快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速率慢9.根系吸水的动力根压: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包括伤流和吐水)蒸腾拉力: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因蒸腾失水而水势下降,所以从旁边细胞取得水分。

潘炽瑞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1

潘炽瑞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1

第十一章植物的生殖‎生理一、英译中(Trans‎late)1、verna‎l izat‎i on()2、flora‎l induc‎t ion()3、short‎-day plant‎()4、sex diffe‎r enti‎a tion‎()5、mento‎r polle‎n()6、expre‎s sed()7、photo‎perio‎d ism()8、anthe‎s in()9、recog‎n itio‎n()10、elect‎r otro‎p ism()11、panto‎t heni‎c()12、nonph‎o toin‎d ucti‎v e cycle‎()13、criti‎c al dark perio‎d()14、long-night‎plant‎()15、demet‎h ylat‎i on ()16、trans‎m i tti‎n g tissu‎e()17、slocu‎s glyco‎p rote‎i n ()18、recep‎t or-like prote‎i n kinas‎e()二、中译英(Trans‎late)1、幼年期()2、单性结实()3、光周期诱导‎()4、受精作用()5、识别()6、感受()7、决定()8、脱春化作用‎()9、春化素()10、长日植物()11、花形成()12、成花素()13、同源异形()14、化学杀雄()15、群体效应()16、夜间断()17、泛酸()18、干性柱头()19、花粉外衣()20、黄酮醇()21、雌蕊类伸展‎蛋白()22、引导组织特‎异糖蛋白()23、自交不亲和‎性()24、复等位基因‎()25、配子体型不‎亲和性()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1、单性结实2、春化作用3、长日植物4、短日植物5、光周期诱导‎ 6. verna‎l izat‎i on 7. ABC model‎8. photo‎p erio‎di sm四、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True or false‎)1、植物的C/N较大时延‎迟开花或不‎开花。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第7版)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第7版)

低渗溶液(低 浓度) 纯水中
V>1
ΨP增大 Ψp= -Ψs
Ψw= Ψs +Ψp Ψw = 0
饱和状态,充分膨胀
V=1.5
高渗溶液(高 浓度) 剧烈蒸腾
失水,质壁分离
V<1
Ψp =0 Ψp <0
Ψw = Ψs Ψw < Ψs
无质壁分离
V<1
(五)植物细胞间水分的移动
移动方向:高水势处流向低水势,直至两处水势差为零
Ψπ= -iCRT
C-溶液浓度;T-绝对温度;R-气体常数;i-解离系数 注:Ψπ大小决定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总数。
压力势(ΨP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值。 一般情况:正值 质壁分离:零 剧烈蒸腾:负值
重力势(Ψg ):指水分因重力下移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量。 正值 忽略不计
5. 将洋葱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发地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A、细胞液浓度下降 B、尿素分子进入液泡 C、细胞壁受到破坏 D、细胞膜受到破坏 6. 口腔炎发炎,大夫常叫病人用盐水漱口,主要原因(D )? A.盐水清洁,可把口腔内细菌冲走 B.盐水温度低,细胞不易成活 C.Na+在盐水中有消炎作用 D.细菌在较高浓度的盐水中体内失水而难以生存
(2)若细胞的Ψp=- Ψs,将其放入某一溶液中时,则体积不变。
(3)若细胞的Ψw=Ψs,将其放入纯水中,则体积不变。
(1)不完全正确
( 2)不正确
( 3)不正确
3.下列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吸水的是 (C )。
A.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 B.水从气孔进入外界环境 C.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 D.玫瑰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花瓶中 4.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B )。 A.干种子细胞 C.红细胞 B.根毛细胞 D.腌萝卜干的细胞

潘炽瑞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2

潘炽瑞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2

潘炽瑞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2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英译中(Translate)1、mineral element2、pinocytosis3、passive absorption4、essential element5、macroelement6、ash element7、fluid mosaic model8、phospholipid bilayer9、extrinsic protein10、intrinsic protein11、integral protein12、ion channel transport13、membrane potential gradient14、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gradient15、passive transport16、uniport carrier17、symporter18、antiporter19、ion pump 20、proton pump transport21、active transport22、calcium pump23、selective absorption24、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25、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26、physiologically neutral salt27、toxicity of single salt28、ion antagonism29、balanced solution30、exchange adorption31、ectodesma32、induced enzyme33、transamination34、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35、nitrogenase36、transport protein37、nitrate reductase38、critical concentration二、中译英(Translate)1.矿质营养2.胞饮作用3.被动吸收4.必需元素5.大量元素6.灰分元素7.流动镶嵌模型8.磷脂双分子层9.外在蛋白10.内在蛋白11.整合蛋白12.离子通道运输13.膜电位差14.电化学势梯度15、被动运输16、单向运输载体17、同向运输器18、反向运输器19、离子泵20、质子泵运输22、钙泵23、选择吸收24、生理酸性盐25、生理碱性盐26、生理中性盐27、单盐毒害28、离子拮抗作用29、平衡溶液30、交换吸附31、外连丝32、诱导酶33、氨基交换作用34、生物固氮35、固氮酶36、转运蛋白37、硝酸还原酶38、临界浓度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 1.矿质营养2、必需元素3、大量元素4、胞饮作用5、交换吸附6、离子交换7、离子拮抗作用8、吸收被动9、氮素循环10、生物固氮11、微量元素12、选择吸收14、诱导酶15、转运蛋白16、矿化作用17、氮素代谢18、养分临界期19. carrier20. channel21. cotransport22. lipid bilayer23.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24. active transport25.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26. micronutrient27.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28. symport29. apoplastic pathway四、是非题(True or false)()1、被种在同一培养液中的不同植物,其灰分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不一定完全相同。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7版)是我国高校农学类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7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辅导用书(手机端及电脑端均可同步使用):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书是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7版)的学习辅导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 7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延伸。

(3)精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高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绪论 (5)0.1复习笔记 (5)0.2课后习题详解 (6)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第一篇水分和矿质营养 (8)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8)1.1复习笔记 (8)1.2课后习题详解 (13)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6)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22)2.1复习笔记 (22)2.2课后习题详解 (3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38)第二篇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 (44)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44)3.1复习笔记 (44)3.2课后习题详解 (59)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65)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73)4.1复习笔记 (73)4.2课后习题详解 (85)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90)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95)5.1复习笔记 (95)5.2课后习题详解 (98)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00)第六章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103)6.1复习笔记 (103)6.2课后习题详解 (106)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09)第三篇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10)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110)7.1复习笔记 (110)7.2课后习题详解 (112)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14)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 (116)8.1复习笔记 (116)8.2课后习题详解 (125)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29)第九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134)9.1复习笔记 (134)9.2课后习题详解 (14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44)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151)10.1复习笔记 (151)10.2课后习题详解 (155)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7)第十一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162)11.1复习笔记 (162)11.2课后习题详解 (166)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68)第十二章植物的抗性生理 (172)12.1复习笔记 (172)12.2课后习题详解 (178)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1)绪论0.1复习笔记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1)定义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指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习题集及答案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习题集及答案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习题集与答案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二、是非题()1.当细胞内的ψw等于0时,该细胞的吸水能力很强。

()2.细胞的ψg很小,但仍不可忽略。

( )3.将ψ0的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4.压力势(ψp)与膨压的概念是一样的。

()5.细胞间水分的流动取决于它的ψπ差。

()6.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内是不可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的。

()7.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8.植物根内是因为存在着水势梯度才产生根压。

( )9.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渗透势增高,水分进入,气孔张开。

( )10.气孔频度大且气孔大时,内部阻力大,蒸腾较弱;反之阻力小,蒸腾较强。

()11.溶液的浓度越高,ψπ就越高,ψw也越高。

()12.保卫细胞的含量较高时,对气孔张开有促进作用。

( 13.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

)( )14.蒸腾作用快慢取决于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大小,所以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气压差的外界条件,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15.植物细胞壁是一个半透膜。

( )16.溶液中由于有溶质颗粒存在,提高了水的自由能,使其水势高于纯水的水势。

()17.植物在白天和晚上都有蒸腾作用。

()18.有叶片的植株比无叶片的植株吸水能力要弱。

( )19.当保卫细胞的可溶性糖、苹果酸、和浓度增高时,保卫细胞水势增高,水分往外排出,气孔关闭。

( )20.当细胞产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着水分。

( )21.在正常条件下,植物地上部的水势高于地下部分的水势。

( )22.高浓度的2引起气孔张开;而低浓度的2则引起气孔关闭。

()23.1蔗糖与1 溶液的水势相等。

()24.水柱张力远大于水分子的内聚力,从而使水柱不断。

( )25.导管和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要地位。

三、选择1.对于一个不具液泡的植物细胞,其水势( )A、ψψψπ+ψgB、ψψψgC、ψψψπ2.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吸水主要靠A.渗透作用B.代谢作用C.吸胀作用3.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溶液中水的自由能比纯水( ) A、高B、低C、相等4.把一个细胞液浓度低的细胞放入比其浓度高的溶液中,其体积( )A、变大B、变小C、不变5.在正常情况下,测得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ψw大约为( ) A、0.9B、9 C 、906.在植物水分运输中,占主要地位的运输动力是( )A、根压B、蒸腾拉力C、渗透作用7.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散失到外界的现象,是( )A、吐水现象B、蒸腾作用C、伤流8.影响气孔蒸腾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气孔密度B、气孔周长C、叶片形状9.植物的蒸腾作用取决于( )A、叶片气孔大小B、叶内外蒸气压差大小C、叶片大小10.植物根部吸水主要发生于( )A、伸长区B、分生区C、根毛区11.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蒸腾作用的外部条件( )A、光照B、空气的相对湿度C、气孔频度12.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外界条件( )A、光照B、温度C、空气的相对湿度13.水分经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的流动途径是( )A、质外体途径B、共质体途径C、跨膜途径14.等渗溶液是指( )A、压力势相等但溶质成分可不同的溶液B、溶质势相等但溶质成分可不同的溶液C、溶质势相等且溶质成分一定要相同的溶液15.蒸腾系数指( )A、一定时间内,在单位叶面积上所蒸腾的水量B、植物每消耗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C、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千克数16.植物体内的水分向上运输,是因为( )A、大气压力B、内聚力-张力C、蒸腾拉力和根压17.水在绿色植物中是各组分中占比例最大的,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其水分含量大约占鲜重的( )A、5070%B、90%以上C、7090% 18.木质部中水分运输速度比薄壁细胞中水分运输速度( ) A、快B、慢C、一样19.在下列三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下细胞吸水( )A、外界溶液水势为-0.6,细胞水势-0.7B、外界溶液水势为-0.7,细胞水势-0.6C、两者水势均为-0.920.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 )A、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B、对水需求最多的时期C、对水利用率最高的时期21.下列哪一个是目前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最受重视( ) A、叶片的含水量B、叶片气孔开度C、叶片水势22.当细胞吸水处于饱和状态时,细胞内的ψw为( )A、0B、很低C、>0四、填空题1.植物体内水分以和两种状态存在。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13章)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13章)

第一章参考答案是非题1.×2. √3.×4.×5.×6.x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选择题1.A2.A3.B4.B5.A6.B7.B8.B9.B10.C 11.C 12.A 13.B 14.B 15.C 16.C 17.C 18.A19.A 20.A 21.C 22.A 23.B 24.A 25.A 26.D 27.A28.A 29.B 30.B 31.D填空题1.自由水、束缚水 2.扩散作用、集流和渗透作用3.蒸腾作用、吐水 4.水分子内聚力 5.CO2浓度和湿度 6.变慢 7.越旺盛、越强 8.ψπ+ψp ,ψg9.渗透作用 10.吸涨吸水 11.渗透势、压力势、重力势 12.气孔蒸腾、角质蒸腾 13.呈扇形辐射状,呈径向辐射状14.0.5~2.5g·dm-2·h-1,小于0.1g·dm-2·h-1 15.蒸腾比率 16.5%—10% 17.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共质体途径18.蒸腾速率、蒸腾比率、蒸腾系数 19.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20.光照、温度、二氧化碳21.淀粉-糖转化学说、k+离子吸收学说、苹果酸生成学说 22.吐水作用问答题1.(1)水是细胞质的主要组成分。

(2)水分是重要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产物。

(3)细胞分裂和伸长都需要水分。

(4)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溶剂。

(5)水分能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6)可以通过水的理化特性以调节植物周围的大气温度、湿度等。

对维持植物体温稳定和降低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习题集+及答案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二、是非题( ) 1.当细胞内的ψw等于0时,该细胞的吸水能力很强。

( ) 2.细胞的ψg很小,但仍不可忽略。

( ) 3.将ψp=0的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 ) 4.压力势(ψp)与膨压的概念是一样的。

( ) 5.细胞间水分的流动取决于它的ψπ差。

( ) 6.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内是不可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的。

( ) 7.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 ) 8.植物根内是因为存在着水势梯度才产生根压。

( ) 9.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渗透势增高,水分进入,气孔张开。

( ) 10.气孔频度大且气孔大时,内部阻力大,蒸腾较弱;反之阻力小,蒸腾较强。

( ) 11.溶液的浓度越高,ψπ就越高,ψw也越高。

( ) 12.保卫细胞的k+含量较高时,对气孔张开有促进作用。

( ) 13.ABA诱导气孔开放,CTK诱导气孔关闭。

( ) 14.蒸腾作用快慢取决于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大小,所以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气压差的外界条件,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 ) 15.植物细胞壁是一个半透膜。

( ) 16.溶液中由于有溶质颗粒存在,提高了水的自由能,使其水势高于纯水的水势。

( ) 17.植物在白天和晚上都有蒸腾作用。

( ) 18.有叶片的植株比无叶片的植株吸水能力要弱。

( ) 19.当保卫细胞的可溶性糖、苹果酸、k+和Cl-浓度增高时,保卫细胞水势增高,水分往外排出,气孔关闭。

( ) 20.当细胞产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着水分。

( ) 21.在正常条件下,植物地上部的水势高于地下部分的水势。

( ) 22.高浓度的CO2引起气孔张开;而低浓度的CO2则引起气孔关闭。

( ) 23.1mol/L蔗糖与1mol/L KCl溶液的水势相等。

( ) 24.水柱张力远大于水分子的内聚力,从而使水柱不断。

( ) 25.导管和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要地位。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第七版章节思考题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第七版章节思考题

植物生理学章节思考题植物生理学章节思考题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自由水;束缚水;水势;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渗透作用;根压;伤流;吐水;蒸腾作用;蒸腾速率;蒸腾比率;蒸腾系数;小孔率;水分临界期自由水:free water ,是指举例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束缚水:bound water ,是指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水势:water potential ,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水溶液的化学势)(w μ与纯水的化学势)(0w μ之差)(w μ∆,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w V 所得的商,称为水势。

细胞的水势可表示为:m g p s w ψψψψψ+++=。

溶质势:又称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是指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在标准压力下,溶液的渗透势等于溶液的水势。

溶液的渗透势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总数。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 ,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与此同时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压力势是由于膨压和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值。

压力势往往是正值。

衬质势:matric potential ,是指由于细胞胶体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粒、纤维素等的亲水性和毛细管(凝胶内部的空隙)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指,以负值表示。

渗透作用:osmosis ,是指两种不同的溶液用半透膜隔离后,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或水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渗透作用是水分跨膜运输动力。

根压:root pressure ,是指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

在正常情况下,因根部细胞生理活动的需要,皮层细胞中的离子会不断地通过内皮层细胞进入中柱(内皮层细胞相当于皮层与中柱之间的半透膜),于是中柱内细胞的离子浓度升高,渗透势降低,水势也降低,便向皮层吸收水分。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绪论0.1复习笔记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1)定义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指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内容①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a.生长(growth)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b.发育(development)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②物质与能量转化物质与能量转化是生长发育的基础。

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紧密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统称为代谢(metaboli s m)。

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

a.信息传递(message transportation)信息传递是指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b.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转导是指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生理反应。

2.植物生理学的任务(1)植物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生产实践中。

(2)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地位①植物的生长发育为畜牧业和水产业提供了有机物质基础;②水土保持和环境净化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③植物合成的生物碱、橡胶、鞣质等是工业原料或药物的有效成分。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时期(16 世纪至17 世纪)①荷兰的van Helmont 是最早进行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学者,进行柳树枝条实验,探索植物长大的物质来源。

②英国的S.Hales 研究蒸腾,从理论上解释水分吸收与运转的道理。

③英国的J.Priestley 发现小鼠在密封钟罩内不久即死,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钟罩内则不死。

④荷兰的J.Ingenhousz 了解到绿色植物在日光下才能清洁空气,初步建立起空气营养的观念。

潘炽瑞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

潘炽瑞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英译中(Translate)1.water metabolism ( ) 26.bleeding ( )2.colloidal system ( ) 27.guttation ( )3.bound energy ( ) 28.transpirational pull ( )4.free energy ( ) 29.transpiration ( )5.chemical potential ( ) 30.lenticular transpiration ( )6.water potential ( ) 31.cuticular transpiration ( )7.semipermeable membrane ( ) 32.stomatal transpiration ( )8. osmosis ( ) 33.stomatal movement ( )9. plasmolysis ( ) 34.starch-sugar conversion theory ( )10. deplasmolysis ( ) 35.inorganic ion uptake theory ( )11. osmotic potential ( ) 36.malate production theory ( )12. pressure potential ( ) 37.light-activated H+-pum ping ATP ase ( )13. matric potential ( ) 38.stomatal frequency ( )14.solute potential ( ) 39.transpiration rate ( )15.water potential gradient ( ) 40.transpiration ratio ( )16.imbibition ( ) 41.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 )17.aquaporin ( ) 42.cohesive force ( )18.tonoplast-intrinsic protein7 ( ) 43.cohesion theory ( )19.plasm a m embrane-intrinsic protein ( ) 44.transpiration-cohesion-tension theory ( )20.apoplast pathway ( ) 45.critical period of water ( )21.transmembrane pathway ( ) 46.sprinkling irrigation ( )22.symplast pathway ( ) 47.drip irrigation ( )23.cellular pathway ( ) 48. diffusion ( )24.casparian strip ( ) 49. mass flow ( )25.root pressure ( ) ( )二、中译英(Translate)1.水分代谢2.胶体系统3.束缚能4.自由能5.化学能6.水势7.半透膜8.渗透作用9.质壁分离10.质壁分离复原11.渗透势12.压力势13.衬质势14.溶质势15.水势梯度16.吸涨作用17.水孔蛋白18.液泡膜内在蛋白19.质膜内在蛋白20.质外体途径21.跨膜途径22.共质体途径23.细胞途径24.凯氏带25.根压26.伤流27.吐水28.蒸腾拉力29.蒸腾作用30.皮孔蒸腾31.角质蒸腾32.气孔蒸腾33.气孔运动34.淀粉-糖转化学说35.无机离子吸收学说36.苹果酸生成学说37.光活化H+泵A TP酶38.气孔频度39.蒸腾速率40.蒸腾比率41.蒸腾系数42.内聚力43.内聚力学说44.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45.水分临界期46.喷灌技术47.滴灌技术48.植物的水分生理、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1.半透膜2.衬质势3.压力势4.水势5.渗透势6.自由水7.束缚水8.质外体途径9.渗透作用10.根压11.共质体途径12.吸涨作用13.跨膜途径14.水的偏摩尔体积15.化学势16.内聚力学说17.皮孔蒸腾18.气孔蒸腾19.气孔频度20.水分代谢21.蒸腾拉力22.蒸腾作用23.蒸腾速率24.蒸腾系数25.水分临界期26. 水分子内聚力27.水孔蛋白28.吐水29.伤流30.生理干旱31.萎蔫32.质壁分离33.质壁分离复原34.喷灌技术35.滴灌技术36.Osmosis37. plasmolysis38. water potential39. pressure potential40. gravity potential41. free energy42. solute potential43. transpiration ratio四、是非题(True or False)( ) 1.当细胞内的ψw等于0时,该细胞的吸水能力很强。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习题集+及答案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习题集+及答案

精品文档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二、是非题( ) 1.当细胞内的ψw等于0时,该细胞的吸水能力很强。

( ) 2.细胞的ψg很小,但仍不可忽略。

( ) 3.将ψp=0的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 ) 4.压力势(ψp)与膨压的概念是一样的。

( ) 5.细胞间水分的流动取决于它的ψπ差。

( ) 6.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内是不可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的。

( ) 7.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 ) 8.植物根内是因为存在着水势梯度才产生根压。

( ) 9.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渗透势增高,水分进入,气孔张开。

( ) 10.气孔频度大且气孔大时,内部阻力大,蒸腾较弱;反之阻力小,蒸腾较强。

( ) 11.溶液的浓度越高,ψπ就越高,ψw也越高。

( ) 12.保卫细胞的k+含量较高时,对气孔张开有促进作用。

( ) 13.ABA诱导气孔开放,CTK诱导气孔关闭。

( ) 14.蒸腾作用快慢取决于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大小,所以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气压差的外界条件,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 ) 15.植物细胞壁是一个半透膜。

( ) 16.溶液中由于有溶质颗粒存在,提高了水的自由能,使其水势高于纯水的水势。

( ) 17.植物在白天和晚上都有蒸腾作用。

( ) 18.有叶片的植株比无叶片的植株吸水能力要弱。

( ) 19.当保卫细胞的可溶性糖、苹果酸、k+和Cl-浓度增高时,保卫细胞水势增高,水分往外排出,气孔关闭。

( ) 20.当细胞产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着水分。

( ) 21.在正常条件下,植物地上部的水势高于地下部分的水势。

( ) 22.高浓度的CO2引起气孔张开;而低浓度的CO2则引起气孔关闭。

( ) 23.1mol/L蔗糖与1mol/L KCl溶液的水势相等。

( ) 24.水柱张力远大于水分子的内聚力,从而使水柱不断。

( ) 25.导管和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要地位。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0-13章)-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0-13章)-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0-13章)|第十章参考答案是非题1、√2、×3、√4、×5、×6、×7、×8、×9、√ 10、× 11、× 12、× 13、√选择题1、A2、B3、C4、D5、B6、A7、C、B 9、A10、A 11、A 12、D 13、D 14、A 15、D 16 D 17D填空题1、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当的温度、光2、葡萄糖3、甘油、脂肪酸氨基酸4、顶端分生组织、近顶端分生组织5、相关性6、脱落酸7、向光性8、红9、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0、增大问答题1、答:种子萌发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此外,有些种子萌发还受光的影响。

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1〕急剧吸水阶段。

2〕吸水停顿阶段。

3〕胚根长出后重新迅速吸水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

第二、三阶段是靠浸透性吸水。

2、答:根和地上局部的关系是既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

根系生长需要地上局部供应光合产物、生长素和维生素,而地上局部生长又需根部吸收的水分,矿物质、根部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等,这就是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一面,所以说树大根深、根深叶茂。

但两者又有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一面,例如过分旺盛的地上局部的生长会抑制地下局部的生长,只有两者的比例比拟适当,才可获得高产。

在消费上,可用人工的方法加大或降低根冠比,一般说来,降低土壤含水量、增施磷钾肥、适当减少氮肥等,都有利于加大根冠比,反之那么降低根冠比。

3、答: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高山上水分较少,土壤也较瘠薄,肥力较低,气温也较低,且风力较大,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树木纵向生长;另一方面是高山顶上因云雾较少,空气中灰尘较少,所以光照较强,紫外光也较多,由于强光特别是紫外光抑制植物茎伸长,因此高山上树木生长缓慢而矮小。

4、答:植物随光方向弯曲的才能,称为向光性。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 13章)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 13章)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 13章)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1.半透膜:又称选择性渗透膜。

它是一种具有选择性渗透性的薄膜,允许一些分子通过并限制其渗透另一些分子通过。

理想的半透膜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

2.衬里电位:细胞胶体材料的亲水性和毛细管与自由水的结合引起的水势降低值,显示为负值示。

符号:ψm。

3.压力势:指细胞液的水势因膨胀压力和壁压的相互作用而增加的值。

符号:ψp4.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5.渗透势:指由于溶质的存在,水势降低的值,用ψπ表示。

在解ψπ=-cirt.6中。

自由水:远离胶体颗粒且能自由流动的水。

7.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

8.质外体途径:指水通过细胞壁和细胞空间而不通过任何生物膜的运动过程。

9.渗透:指水通过半透膜从高水势系统流向低水势系统的现象。

10.根系压力:指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体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1.共质体途径:指水分经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的移动途径。

12.吸涨作用:指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13.跨膜途径:指两次通过质膜将水从一个细胞输送到另一个细胞。

14.水的偏摩尔体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1mol溶液加入1mol水中后,得到的1mol水所占的有效体积。

15.化学势:每摩尔物质的自由能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16.内聚力学说:亦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

是根据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在木质部中间运输理论是20世纪初由hhdixon和orener提出的。

17.皮孔蒸腾:指水分通过树干皮孔进行的蒸腾,占植物的水分蒸腾量之比例很小。

18.气孔蒸腾:是水分通过叶片气孔进行的蒸腾,它在植物的水分蒸腾中占主导地位。

19.气孔频度:指1cm2叶片上的气孔数。

20.水分代谢:指植物吸收、运输和排泄水分的三个过程。

21.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

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

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

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

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

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

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

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9.设计一个证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

10.设计一个测定水分运输速度的实验。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1.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哪些矿质元素?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这些元素?答: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Si●微量元素:Fe Mn Zn Cu Na Mo P Cl Ni实验的方法:使用溶液培养法或砂基培养法证明。

通过加入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观察植物是否能够正常的生长。

如果能正常生长,则证明缺少的元素不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如果不能正常生长,则证明缺少的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

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如何鉴别发生缺氮、磷、钾现象;若发生,可采用哪些补救措施?缺氮:植物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少,花少,子实不饱满,产量低。

补救措施:施加氮肥。

缺磷: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减少,植株矮小,叶色暗绿,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

补救措施:施加磷肥。

缺钾:植株茎秆柔弱易倒伏,抗旱性和抗寒性均差,叶色变黄,逐渐坏死,缺绿开始在老叶。

补救措施:施加钾肥。

4.植物细胞通过哪些方式来吸收溶质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一)扩散1.简单扩散:溶质从高浓度的区域跨膜移向浓度较低的邻近区域的物理过程。

2.易化扩散:又称协助扩散,指膜转运蛋白易让溶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二)离子通道:细胞膜中,由通道蛋白构成的孔道,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

(三)载体:跨膜运输的内在蛋白,在跨膜区域不形成明显的孔道结构。

1.单向运输载体:(uniport carrier)能催化分子或离子单方向地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跨质膜运输。

2.同向运输器:(symporter)指运输器与质膜外的H结合的同时,又与另一分子或离子结合,同一方向运输。

3.反向运输器:(antiporter)指运输器与质膜外侧的H结合的同时,又与质膜内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两者朝相反的方向运输。

(四)离子泵:膜内在蛋白,是质膜上的ATP酶,通过活化ATP释放能量推动离子逆化学势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五)胞饮作用:细胞通过膜的内陷从外界直接摄取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7.植物细胞通过哪些方式来控制胞质中的钾离子浓度?●钾离子通道:分为内向钾离子通道和外向钾离子通道两种。

内向钾离子通道是控制胞外钾离子进入胞内;外向钾离子控制胞内钾离子外流。

●载体中的同向运输器。

运输器与质膜外侧的氢离子结合的同时,又与另一钾离子结合,进行同一方向的运输,其结果是让钾离子进入到胞内。

8.无土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应用?●可以通过无土栽培技术,确定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和元素的需要量,对于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合理的施肥有指导的作用。

●无土栽培技术能够对植物的生长条件进行控制,植物生长的速度快,可用于大量的培育幼苗,之后再栽培在土壤中。

10.在作物栽培时,为什么不能施用过量的化肥,怎样施肥才比较合理?过量施肥时,可使植物的水势降低,根系吸水困难,烧伤作物,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过程。

同时,根部也吸收不了,造成浪费。

合理施肥的依据:●根据形态指标、相貌和叶色确定植物所缺少的营养元素。

●通过对叶片营养元素的诊断,结合施肥,使营养元素的浓度尽量位于临界浓度的周围。

●测土配方,确定土壤的成分,从而确定缺少的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施肥。

11.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有什么关系?是否完全一致?关系:矿质元素可以溶解在溶液中,通过溶液的流动来吸收。

两者的吸收不完全一致相同点:①两者都可以通过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进入根部。

②温度和通气状况都会影响两者的吸收。

不同点:①矿质元素除了根部吸收后,还可以通过叶片吸收和离子交换的方式吸收矿物质。

②水分还可以通过跨膜途径在根部被吸收。

12.细胞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异同?关系:水分在通过集流作用吸收时,会同时运输少量的离子和小溶质调节渗透势。

相同点:①都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来吸收。

②都可以经过通道来吸收。

不通电:①水分可以通过集流的方式来吸收。

②水分经过的是水通道,矿质元素经过的是离子通道。

③矿质元素还可以通过载体、离子泵和胞饮的形式来运输。

13.自然界或栽种作物过程中,叶子出现红色,为什么?●缺少氮元素:氮元素少时,用于形成氨基酸的糖类也减少,余下的较多的糖类形成了较多的花色素苷,故呈红色。

●缺少磷元素:磷元素会影响糖类的运输过程,当磷元素缺少时,阻碍了糖分的运输,使得叶片积累了大量的糖分,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形成。

●缺少了硫元素:缺少硫元素会有利于花色素苷的积累。

●自然界中的红叶:秋季降温时,植物体内会积累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的可溶性糖分增多,形成了较多的花色素苷。

14.植株矮小,可能是什么原因?●缺氮:氮元素是合成多种生命物质所需的必要元素。

●缺磷:缺少磷元素时,蛋白质的合成受阻,新细胞质和新细胞核形成较少,影响细胞分裂,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缺硫:硫元素是某些蛋白质或生物素、酸类的重要组成物质。

●缺锌:锌元素是叶绿素合成所需,生长素合成所需,且是酶的活化剂。

●缺水:水参与了植物体内大多数的反应。

15.引起嫩叶发黄和老叶发黄的分别是什么元素?请列表说明。

●引起嫩叶发黄的:S Fe,两者都不能从老叶移动到嫩叶。

●引起老叶发黄的:K N Mg Mo,以上元素都可以从老叶移动到嫩叶。

●Mn既可以引起嫩叶发黄,也可以引起老叶发黄,依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速率而定。

16.叶子变黄可能是那些因素引起的?请分析并提出证明的方法。

●缺乏下列矿质元素:N Mg F Mn Cu Zn。

证明方法是:溶液培养法或砂基培养法。

分析:N和Mg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其他元素可能是叶绿素形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化剂,在叶绿素形成过程中起间接作用。

●光照的强度:光线过弱,会不利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使叶色变黄。

证明及分析:在同等的正常条件下培养两份植株,之后一份植株维持原状培养,另一份放置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培养。

比较两份植株,哪一份首先出现叶色变黄的现象。

●温度的影响: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在叶绿素的合成过程中,有大量的酶的参与,因此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了叶色。

证明及分析:在同等正常的条件下,培养三份植株,之后其中的一份维持原状培养,一份放置在低温下培养,另一份放置在高温条件下培养。

比较三份植株变黄的时间。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是在细胞的哪些部位进行的?为什么?答:光反应在类囊体膜(光合膜)上进行的,碳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

原因: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类囊体膜是光合膜,为光反应提供了光的条件;碳反应是在暗处或光处都能进行的,由若干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基质中有大量的碳反应需要的酶。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和NADPH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被利用的?答:形成过程是在光反应的过程中。

●非循环电子传递形成了NADPH:PSII和PSI共同受光的激发,串联起来推动电子传递,从水中夺电子并将电子最终传递给NADP+,产生氧气和NADPH,是开放式的通路。

●循环光和磷酸化形成了ATP:PSI产生的电子经过一些传递体传递后,伴随形成腔内外H浓度差,只引起ATP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