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原因+医改.doc
中国的新医改方案基本背景
中国的新医改方案基本背景2009年1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改方案。
这样,始于2006年的新医改政策过程终于完成,其间经过了广泛的跨部门磋商和公众讨论。
2007年,针对城市居民实施了综合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6年至2008年间继续扩大。
长达的三年医改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将面向城市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覆盖至退休人员、国有企业、大学生和农民工。
2.农民工可以在其医疗保险登记地以外的地方报销医疗费用。
3.医生晋升职称前须到农村义务服务一年。
农村医疗服务一直是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一大挑战。
4.对到农村诊所服务满三年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提供学费补贴。
5.减少并最终消除医院对药品销售收入的依赖。
6.将部分公立医院将转为民营医院。
2011年前要完成的主要措施包括:A.到2011年,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提高到90%,并从2010年开始,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人每年提供120元的财政补贴。
B.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由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这些药物的生产和流通由政府监管,并纳入医疗保障体系。
C.改善地方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偏远乡村的诊所、小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
D.努力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E.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主要是使公立医院远离市场体制。
新医改还承诺:未来3年内,在农村地区建立2000所县级医院和5000所乡镇卫生所。
前景和挑战在相当大程度上,医改计划反映了一种与日俱增的共识,即医疗是一种公共服务,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
在过去的十年里,医疗费用、药费和诊疗费用的高企,是私有化和将市场规则强加给医院和医生的直接结果。
新医改方案是认识到过分市场化已经导致医疗服务门槛过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份报告曾经严厉批评医疗服务市场化)。
早在1997年进行的医疗部门改革,因为缺少财政和政治支持,被视为形同虚设。
在医疗改革计划制定过程中,官僚政治和部门职能的交叉,也阻碍了医疗改革的重大进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农村医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农村医改探析摘要: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最大的农业大国,至今仍有相当多的人长期生活在农村。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一系列因素,中国农村的医疗现状仍有很多值得堪忧的地方。
而要实现全民族的小康,就必须解决好中国医改问题,而且要更快更彻底。
关键词:社会主义;小康;农村;医改纵观改革开放几近40年历程。
中国这个东方沉睡的雄狮不仅早已醒来,而且一声声的咆哮令全球瞩目。
尤其是中国的农村改革,从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开始,中国农村似乎一改5000年农村积贫积弱的病垢,转而为民族的骄傲。
“不仅养活了占全球六分之一人口,而且在科、教、文、卫等方面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更是创造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奇迹。
”但成就中,我们也要看到艰辛,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长期以来困难确实积淀很多。
“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障社会化程度较低,自费医疗的村民比例非常大,社会医疗保险还远未实现大范围的覆盖,即便是不断改革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体系仍未健全。
”中国周边远地区因病致贫的现状仍非常严重,这也是留给中国新一代改革领导集体的一个重大难题。
要想实现真正的“中国梦”。
农村问题,其是农村医疗保障这类更为细节的问题就更应重视。
中国的农村医改有那么多的不足,政府投入资金和医疗设施投入的分配不合理。
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非常匮乏。
“而且基层政府管理能力欠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是空谈。
”其实远在前几届中国改革集体中,就曾多次强调农村医疗改革,但到了基层一些地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当地基层政府及与医药关系密切的利益团体未能正确恰当的处理好和市场与患者尤其是贫困的农民的利益矛盾关系。
如何把农村医改纳入市场化,参与市场化的竞争,走市场化的道路恐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样既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能在竞争机制的迫力下,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真正达到政府、医院、患者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这才是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系的真谛。
医改情况汇报
医改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医改是指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负担,构建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
本次汇报将重点介绍我国医改的发展情况。
二、医改政策与措施1.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通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90%的人口参保。
2.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为了降低医疗费用负担,我国推进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通过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目录,控制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过高增长,提高医疗费用透明度,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我国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提供基础设施和设备、加强药品供应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4. 推进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我国积极推进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包括医院分类管理、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医疗机构收入分配改革等。
通过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医改成效与影响1.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大幅提高。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90%的人口参保,特殊是农村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显著提高。
2. 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通过医改措施的实施,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推动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增强,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3. 医疗费用负担逐渐减轻医改政策的推进使得医疗费用负担逐渐减轻。
通过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费用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特殊是大病保险的实施,为患者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4. 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改政策的实施促使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加强,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分配,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均等性和可及性。
毛概 医改
一、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背景 ....................................................................................................................... - 1 -(二)概念 ....................................................................................................................... - 1 -(三)基本目标 ............................................................................................................... - 1 -(四)内容 ....................................................................................................................... - 1 -(五)特点 ....................................................................................................................... - 2 -二、我国医改的原因以及历史发展 ................................................................................... - 2 -(一)我国医改的原因 ................................................................................................... - 2 -(二)我国医改的历史发展 ........................................................................................... - 3 -三、我国医改存在的不足、建议及展望 ........................................................................... - 3 -(一)我国医改存在的不足之处 ................................................................................... - 4 -(二)对我国医改的建议 ............................................................................................... - 4 -(三)对我国医改的展望 ............................................................................................... - 5 -浅谈对我国新医改的认识摘要: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改革》,明确了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主要方面,也指明了社区卫生事业未来的改革方向。
中国深化医改的基本内容
中国深化医改的基本内容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中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深化医改,以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下面将介绍中国深化医改的基本内容。
1. 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国政府在深化医改中致力于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以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这一体系包括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等,旨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2. 推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中国深化医改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以解决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服务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引导患者就医就近就近,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3.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评估,建立了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和监督,以确保人民获得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 加强药品监管和药价控制:中国政府在深化医改中还加强了对药品的监管和药价的控制。
通过建立药品监管体系,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通过实施国家药品价格联动机制,控制药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人民的药品费用负担。
5. 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中国政府推进了医疗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和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6. 改革医疗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了解决医疗人才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中国政府进行了医疗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改革。
通过加大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医学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医疗工作。
同时,通过改革医疗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7. 加强对医疗乱象的治理:为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医疗乱象的治理。
中国的医疗改革
中国的医疗改革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医疗服务需求量巨大的国家。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服务质量的不稳定、高额的医疗费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医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全面医疗保险制度,并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充足,但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改革医疗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医务人员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流动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正逐渐趋于均衡。
二、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中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一方面,医疗资源匮乏导致有限的医务人员不得不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医疗行业的商业化和利益驱动,导致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可能会出现过度治疗、虚假宣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信誉。
为了改善服务质量,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医疗事故处理制度的建设,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高额的医疗费用中国的医疗费用一直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巨大,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一些严重疾病的治疗费用甚至让许多家庭承受不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推行了医保制度改革,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大病保险制度,将大病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并为贫困家庭提供资助。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医疗费用的监管力度,限制了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收费行为,推动医疗服务的价格透明化。
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和基础,也是保障人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关键。
刍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公立医院医改
M 70东中部经验丨D刍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公立医院医改章 辉(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防治所 江苏南京 211100)【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是基层党组织乃至每位基层党员的必修课。
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推进公立医院全面深化医改工作的举措有:构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全面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进医疗服务监管方式,加强对医疗改革的组织领导。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医疗改革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和意义在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们党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因此,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深思之、笃行之。
以便能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使该思想能够在基层得到较好应用与发展,为思想文明建设奠定充实的基础。
因为只有在基层落地生根,才能被全体党员所信仰,成为全党不断战斗,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只有在基层落地生根,才能在全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证前进方向正确,引领全党有计划、有步骤砥砺前行,一步步接近既定目标;只有在基层落地生根,才能长期坚持、代代传承,保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不断推向前进;只有在基层落地生根,才能展示出其强大生命力,对人民幸福、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作为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建设中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强教育和学习工作,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指导思想学习以及实践应用知识学习,全面增强本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紧紧围绕“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健全制度,创新方法,拓宽载体,完成学习成果的顺利转化,严格遵循“八个明确”、“十四条坚持”、“两个坚决维护”,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坚定“四个自信”,团结合作、凝心聚力,积极投身到江宁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去。
中国医改政策梳理
中国医改政策梳理
中国医改政策的梳理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医改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调整,旨在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下面是对中国医改政策的梳理:
1. 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等。
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得大部分人口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政府还逐步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改善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
2.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
为了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基层医疗服务。
这些政策包括设立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支持,并提供相应的医疗补贴。
3. 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政府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绩效进行评价,并通过绩效奖励制度来激励医生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此外,政府还推行了多项措施来减轻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医疗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4. 推动医疗改革创新
中国政府推动医疗改革创新,鼓励医院建立绩效评价和薪酬制度,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运营。
政府还鼓励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药物研发能力。
此外,政府还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总结起来,中国的医改政策包括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推动医疗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医改情况汇报
医改情况汇报一、医改背景介绍医改,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指对国家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费用过高等问题。
我国医改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医改政策与措施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我国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绝大部分人口。
通过建立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医保覆盖面的扩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为了解决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我国进行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通过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目录、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3.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国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和支持。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购置医疗设备、改善医疗环境等举措,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我国医改还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互联网+医疗等。
这些改革创新措施有效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就医。
三、医改成效评估1. 医保覆盖面扩大经过医改,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大幅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0%,新农合覆盖率也在不断提高。
2. 医疗费用控制取得突破通过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措施,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医疗费用增速在医改前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有所减轻。
3.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中国医改政策
中国医改政策中国医改政策的实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爆发,人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医改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医改政策以应对当前存在的医疗问题,并提高全民的医疗水平。
一、国家医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医保制度是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探索建立医保制度,目的是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家医保制度逐渐完善,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可。
首先,国家医保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
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已逐渐扩大,不仅覆盖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还覆盖了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保对象。
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医疗保障。
其次,国家医保制度的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也在不断提高和扩大。
政府不断加大医保资金投入,提高了人民的医保待遇。
目前,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报销70%以上的费用,部分贫困地区的报销比例甚至达到了90%以上。
同时,国家医保制度还不断扩大报销范围,包括药品、治疗费用和手术费用等。
再次,国家医保制度还在推进跨省医保结算。
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跨省医保结算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项目,使得参保人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就医,并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这使得人们在选择医院时更加灵活和方便。
二、公立医院的改革和提质增效作为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一直是医改的重点对象。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公立医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疗服务的不规范和医患关系的紧张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中国政府推出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通过试点和总结经验,政府建立了一套改革方案,包括管理体制的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和医疗质量监管的改革等。
深度解析我国的医疗改革政策
深度解析我国的医疗改革政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医疗体系亟需改革。
为了建立一个公平、可持续和高效的医疗系统,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医疗改革。
本文将深度解析我国的医疗改革政策,并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
一、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在我国的医疗改革中,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重要的一环。
过去,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城市的医疗资源过剩,而农村和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就医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推出了多项政策,包括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
首先,我国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
通过建设和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使居民能够在家门口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减少对大医院的依赖。
其次,我国也加强了医疗资源的调配和配置。
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等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工作,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医院等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形成以大医院为支撑、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服务格局。
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医疗改革政策还包括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保障机制。
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等。
通过这些保险制度,我国居民可以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并获得相应的医疗报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例如,逐步扩大保险范围,将保障对象从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扩展到农民工、学生等特殊群体;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减轻居民的医疗负担。
三、药品价格和采购制度改革药品价格和采购制度的不合理是我国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过去,药品价格高昂,使得很多患者难以承担药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进行了药品价格和采购制度的改革。
医疗改革政策解读报告
医疗改革政策解读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医疗改革政策成为了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医疗改革政策进行解读,旨在深入了解该政策的实质和具体措施。
一、医疗改革政策的背景与意义医疗改革政策源于国家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的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各国都纷纷制定医疗改革政策,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和效率。
医疗改革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解决大部分人民难以获得合适医疗服务的问题,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政策的落地实施,可以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二、医疗改革政策的目标和原则医疗改革政策的目标是实现普惠医疗,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具体表现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推行全民医保制度,降低患者就医费用的负担;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推动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医疗改革政策的原则包括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性。
公平性体现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资源公平配置、服务公平提供的原则。
效率性则要求医疗改革政策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益,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持续性则要求政策在长期执行中,能够保持稳定,并随着社会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
三、医疗改革政策的具体措施1.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 加强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确保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
-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
2. 全民医保制度的推行- 建立完善的医保制度,保障全民基本医疗需求。
- 提高医保覆盖面,减轻患者就医费用的压力。
- 实施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促进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3. 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推动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推动医疗科技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 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医改原因分析
4、医改拉动经济
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一位专家表示,从卫生经济的角度来看,医疗卫 生同样是有经济效益的。如果大家都有医疗保障, 就会少储蓄,就会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发展。
综合分析
• 根本原因是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宏观调控 不力、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走向。 • 卫生资源总体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是 “看病难”的根源 • 国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负担比例过高;医 疗机构以药补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公 益性质淡化;药品虚高定价,审批、生产、 流通、购销混乱;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已 参保病人自费比例过高,是造成“看病贵” 的关键。 • 医患关系紧张,互不信任,是重要因素
3、紧张的医患关系
与“看病贵、看病难”相比,紧张的医患关系 似乎更能凸显医疗卫生领域的积弊之深,以及 医改的必要。
医方因素
(1)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态度的好坏对 医患关系影响极大,一直是患者不满和引 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2)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的缺陷既给病人带 来痛苦,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尤其是医 疗过程中出现差错、事故导致医患冲突; (3)医院管理:此方面的缺陷是造成医患 冲突的另一主要原因;
患方因素
(1)患者维权意识、健康意识不强,患者对医疗 过程参与意识不足,对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的要 求不明确。 (2)患者文化层次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心理需 求不同,对人文性医疗服务的要求也不同。 (3)患者对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认识不足,对医 疗技术有过高的期望。 (4)忽视间接客户有时可能会埋下医疗纠纷的 隐患。
(一)看病贵的直接原因
一是滥开药 二是滥检查 三是乱收费 四是药价虚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看病难深层次的原因
追究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所 谓的市场化选择把医院推向了市场。 市场化走向,违背了医 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 本规律。
中国医改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
其实,十七大报告有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专门论述,已经明确 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卫生发展道路”的内涵。卫生部党组 书记、副部长高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 示:“发展 医疗卫生 事业就是要为人 民健康服务 ,为人 的全 面发展服务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公共 医疗卫生的 公益性也正是这条特色道路 的本质所在。”可 以看 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就是 以 这一方 向和本质为要求的。偏 离了这个方 向和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道路无从谈起。
另外,这条道路还强调 医疗卫生机构 的公 益性,强调政府 的责任和投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 去年年底的人大常委会上就新 医改方案做说明时就提 出:“强化医疗卫生机构 的公共服 务职能和 责任,强化政府的属地化、全行 业管理 ,改革以药补 医机制,维护公益性质。”杜乐勋认为:“政府发 展卫生事业的根本责任 ,就是要实现普罗大众 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这是必需品。”
“零 差率 ”的前提 :政府 的公 共 财政补 偿到 位或 用 医保基 金补偿
社 区卫生机构实施药品销售 “零 差率”后,原来 的主要补偿途径没有 了,依据社 区卫生服务机 构 的性质和功能定位 ,其补偿途径主要是政府公共财政 ,随着 我国不 同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 的建 立和完善,也可逐步 由医疗保险基金来对基本的药物予 以补偿 。
不 照搬 “先 进 ”模式
.
事实上,对于中国卫生发展道路怎么走 ,著名 卫生经济学家杜乐勋 曾在学界首先提 出过“中 国特色 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的概念。其 中的“中国特色”,杜乐勋认为有四点内涵:必须坚持 中 国共产 党领 导新 医改事业大方 向;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初级 阶段理论首先要坚持卫生 改革 的市 场经济方向,要纠正歧视非公经 济的高级 阶段理论思维;科 学的卫生发展观 ,特别关心 医疗卫生 服务的公益性;允许公有制经济实现形 式多样化,也就可 以允许卫生事业建设多样化。
“中国特色”卫生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本质
然而 ,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陷入 了结构性困
障制度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 、 公 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 试点五项 重点 改革 , 关键问题都是 “ ” 钱 。毫无疑问 , 国只有建立健全卫生 我 财政制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能取得实效和成功 。这 意味着卫生财政制度框架建设 的状况成 为观察 、衡量我
二元定性为 医疗卫生机构市场化运行提供 了理论基础 。
人 类社 会 发 展 的历 史 告诉 我们 ,事物 的本 质 属性 只能 是
一
元的 ; 这种一元性质决定 了服务的性质 、 钱和资源的性
质、 谁是责任主体 、 谁付费 、 如何付 费等所有问题 , 性质 “ 决定论” 的实质是社会权力 、 权利 、 责任 、 义务的社会划 分 。我国改革开放 3 多年来 , 0 医疗卫生服务的 “ 定性错
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 门, 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第三 , 卫 “ 生财政学 ” 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的独特创造 , 具
有 特别 重要 的 现 实意 义。 卫生 财 政 学学 科 建 设 的核 心是
房财政 、 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险财政 , 医疗卫生财政是其中
最重 要 和 最 复杂 的 一个 部 分 。
建立公共福利财政理论 、 卫生财政学学科 、 教育和人才培 养, 以及 医疗 卫生 财 会 体 系 , 中 国特 色 ” 生 财政 制 度 为“ 卫 建设 与“ 医改” 奠定理论 、 学科和政策基础。
( 继 同博 士 就 此提 出 了 “ 生 财政 学 ” 口“ 国特 刘 卫 弄 中
色” 生 财政 制 度 框 架 , 见 本期 理 论视 野栏 目。 ) 卫 详
误 ” 导 致在 与 此 密切 相 关 的 一些 问题 上 , 身心 健 康 是 , 如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健康保障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健康保障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医疗卫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医疗卫生改革,并加强健康保障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健康保障的相关问题。
一、医疗卫生改革的背景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那个时候,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费用高企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就医体验和健康状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了全面的医疗卫生改革。
二、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内容1.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中国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这个制度由工伤保险、医疗救助、大病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构成,旨在为不同群体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2. 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中国致力于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这包括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建立健全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全方位的基本医疗服务等。
3. 促进药品供应保障中国医疗卫生改革还重点解决了药品供应问题。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降低药品价格,减轻人民群众的药费负担;规范药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加强药品监管,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
三、健康保障工作的发展与成效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中国的健康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健康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人口。
此外,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保障了贫困人口和重大疾病患者的就医需求。
2. 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通过推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医生们更加注重患者的体验和健康需求,医院的服务态度和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3. 药品供应保障取得突破中国政府对药品价格进行了调整,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药费负担。
同时,药品市场的规范管理也保障了人们的用药安全。
中国特色医疗制度革新
中国特色医疗制度革新医疗改革其目标都是既要追求医疗对象尽可能覆盖全体公民,同时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使用也要实现最优。
科学的医疗体制模式应当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完美结合。
究竟是讲求公平还是追求效率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英国模式的公平性好而效率低下,我们无法认定人人都可以不花钱看病但却为看个感冒就要等上一年半载的制度是科学的,而美国模式则过分追求高效率而导致公平性下降--我们更无法接受可以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但却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而病死家中的境遇[1,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医疗体制模式的核心问题之一。
医改追求的结果是公平与效率的共同发展,他们不是一个天平的两端,而是两面互相映照的镜子。
我国的医疗体制从建国初期逐步建立,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经历过几次大的转折,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展的越快,改革开放的程度越高,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就越突出,医疗体制改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剖析改革的目的无外于实现医疗公平与效率共同发展。
1曾经的公平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几十年间,中国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农村,农民看病大多找赤脚医生这一中国所特有的职业,在城市,由于牢固的人身对单位的依附关系,职工及其家属都享受由国家支付的公费医疗,当时的中国没有人为看不起病而医疗资源稀缺,水平低下,对于复杂的疾病无法应对。
其次,稀缺造成的巨大的卖方市场给医疗权力的寻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易造成比时下的显性腐败更加令人生畏的隐性腐败。
再次,个体就医的公平造成了医疗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
“免费搭车”,“一人公费医疗,全家免费用药”的现象严重,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医疗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甚至造成了部分地区无医可就的情况。
第四,这种医疗体制造成了医疗系统低效运行,医生的收入是固定的,于是社会上传扬着“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经典论调。
最后,这种医疗体制大大地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可缺医少药的情况依旧十分严重。
医疗保障制度为什么要改?
医疗保障制度为什么要改?近年来,国⼈逐渐接受了这⼀观念:总有⼀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等名词及其所代表的医疗制度将成为历史。
今年,国务院决⼼缩短这⼀历史进程。
已经确定的时间表是,⽤⼀九九九年⼀年的时间,初步建⽴社会统筹和个⼈帐户相结合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最终使全体城镇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国家为什么要如此迫切地进⾏城镇职⼯医疗保障制度改⾰?让我们看看已经实⾏了四⼗余年的原有城镇职⼯医疗制度。
新中国的⼲部职⼯是⾃五⼗年代起开始享受免费医疗性质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
那时,⼈们已经习惯的看病⾃⼰不花⼀分钱的国家福利制度。
三⼗年间,这⼀医疗制度较好地完成了保障职⼯健康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任务。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这⼀制度渐渐开始显现其局限性。
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些国有困难企业职⼯拿着⼤把报销条长期领不到现⾦,⼀些经济困难地区的职⼯教师⼀年只有⼏⼗元的医药费限额,⽽少数⼈却动辄开出⼏百上千元的药品甚⾄开出⽇⽤百货全额报销。
在有些地区,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实际上已经难以维持,⼤批⼲部职⼯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隐患。
在社会经济改⾰的深化过程中,原有医疗制度所带来的负⾯影响也越来越⼤。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摆脱困境,就要实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程,这其中的每⼀项改⾰的关键都是解决好下岗职⼯的安置和再就业问题。
通过⼏年努⼒,我国已初步建⽴起了养⽼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活保障制度,现代医疗保险制度的缺席,就成了⽬前企业深化改⾰的重要障碍。
再看⾮国有经济,⽬前,我国⾮国有企业职⼯⼈数已相当于国有企业职⼯总数的三分之⼀,这么⼀⼤批劳动者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疑就意味着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社会公平得不能到合理体现,劳动⼒的合理流动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已受到相当⼤的制约。
原有医疗制度在保障职⼯健康和⽀持改⾰⽅⾯,如职⼯医疗费⽤为七百七⼗三点七亿元,⽐改⾰初期的⼀九七⼋年增加了⼆⼗⼋倍,年递增百分之⼗九,⽽同期国家财政收⼊只不过增加了六点六倍,年递增百分之⼗⼀,这⼀增长幅度显然已⾮国家和企业所能承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看病难”、“看病贵”
主要表现:①医生偷菜导致医疗事故;
②新农合;
③陕西神木现象(煤,全民全部医保);
④右腿骨折左腿动手术;
⑤医药代表;
⑥药价偏高(收药);
⑦号贩子;
⑧每天2吨血(五百万);
⑨误诊;
⑩美国奥巴马医改(对策,外国的情况一般是对策);
原因:①最主要:医药不分家(以药以医);
②城乡分配不均;城乡二元体制
③监管力度不够到位;
④行政干预,行政化管理;
⑤社会保障缺失;
⑥缺乏第三方协调组织(NGO非官方组织);
⑦对医药价格控制不利;
⑧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
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低下、不适应群众卫生服务需求
对策:
1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政府支持、法律保证、人民拥护
2 成立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协调进行
3 医疗体制改革首先要制定医院收支两条线的细则
4 资源共享
5 统一采购,按需领取
6 加强宣传,推行技术人才流动
7 社区医疗是方便患者看病的重中之重
8 药品采购要品种归类、优胜劣汰、分批拍卖
9 限价与定价医疗要逐渐推广
10.医保跨区转移接续
医保关系可跨省转移之外,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关系,也可互相转移。
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可在就业地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农村后可带回,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且不会中断。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NHS),政府举办和管理医疗机构,居民免费获得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体系是典型的从上到下的垂直体系;服务体系是双向转诊体系;医疗经费80%以上来自政府的税收,其余来自私人医疗保险。
主要政府部委: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
主要学术或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
应中国政府之邀参与制定医改方案的三家海外独立机构为: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WHO),麦肯锡公司。
中国特色原因:
1 行政干预。
2 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没有完整程序,普法不到位。
3 制度设计不合理,历史遗留问题。
4 资金匮乏,财政支持不到位。
5 传统思想观念束缚。
6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
7 人口数量大,人员流动速度快,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时期。
8 一小部分干部对待群众态度不端正,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得当,未考虑到群众的切实利益,
9 一些小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10一部分人唯利是图,政绩观存在问题,
11搞“一刀切”,一部分地方政府决策程序不够科学,12大规模贸然推进,未搞试点,
13管理不到位,一些公共资源归属权或决定权不明确,如何在各种利益主体中找到平衡点存在难度。
14行业自律程度不够,入行门槛高,审批手续复杂。
15不考虑实际情况,不能因地制宜制定方针政策。
、
16土地剪刀差,土地财政;
17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金融体系不够完善
18部分地方政府过度干涉市场经济运行。
19城市化完成程度低,大量人口在农村。
20国外的不良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思想体系。
21公共道德力趋弱。
22网络的快速发展,
23社保制度不健全。
(一)两会要点:
1温总理:尊严——住房、就业、保障、医疗、教育
2.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3.科学发展观(古印第安有一句谚语讲到:如果我们走得太快,就停一停,让灵魂跟上来。
这句话作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十分恰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