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角观测中的主要误差和操作的基本规则(精)

合集下载

浅谈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浅谈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浅谈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摘要:本文简述了角度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并进行分析及提出其产生原因和减小、消除角度测量误差的方法,对于角度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做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角度测量误差分析精度角度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观测误差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三个方面。

认真分析这些误差,找出消除或减小误差的方法,从而可以提高观测精度。

一、角度测量的误差1、仪器误差仪器误差主要包括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和仪器校正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主要有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轴误差、度盘偏心差等。

(1)视准轴误差视准轴误差是由于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引起的水平方向读数存在的误差。

随垂直角增大而增大。

由于盘左、盘右观测时该误差的符号相反,因此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予以消除。

(2)横轴误差横轴误差是由于横轴与竖轴不垂直引起的水平方向读数存在的误差。

随垂直角增大而增大,对两等高目标观测时误差为0。

由于盘左、盘右观测时该误差的符号相反,因此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予以消除。

(3)竖轴误差竖轴误差是由于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或水准管轴不水平而引起的误差。

随垂直角增大而增大,与横轴所处的方向有关。

竖轴误差只能通过校正尽量减少残余误差。

(4)度盘偏心差经纬仪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完全重合而存在的误差。

随照准方向而异,照准方向垂直于偏心方向时对水平方向读数影响最大。

度盘偏心差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予以消除。

(5)度盘刻画不均匀误差由于度盘刻画不均匀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

度盘制造时产生,可以通过配置度盘各测回起始读数的方法,使读数均匀的分布在度盘各个区域而予以减小。

(6)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指标水准管工作状态不正确,导致竖盘指标没有处在正确的位置,产生读数误差,竖盘指标差只影响对竖直角的测量。

竖盘指标差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予以消除。

2、观测误差(1)对中误差安置经纬仪没有严格对中,使仪器中心与测站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引起的角度误差,称对中误差。

实验五 水平角观测

实验五 水平角观测

工程测量实训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学期 20 年期20 年月日0目录学生实训守则 ............................................................................. 2实训一水准仪的使用与检验 ................................................ 3实训二普通水准测量.............................................................. 7实训三四等水准测量.............................................................. 9实训四经纬仪的使用...........................................................12实训五水平角观测...............................................................13实训六竖直角观测及视距测量 .............................................17实训七小范围控制测量外业 ...............................................20实训八控制测量内业工作 ...................................................22实训九碎部测量外业工作 ...................................................25实训十碎部测量内业工作 .................................................27实训十一测设的基本工作 ...................................................29实训十二圆曲线测设及纵横断面测量................................30实训十三建筑物的轴线放样 ...............................................32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指导书.......................................................33学生实训守则一、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二、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实训,原则上不准请假和迟到、早退,实训室必须保持安静,不准高声喧哗,不准乱扔纸屑、杂物。

水平角观测中误差计算公式

水平角观测中误差计算公式

水平角观测中误差计算公式水平角观测中误差计算公式是用于评估测量水平角观测结果的准确程度的指标。

水平角是指测量两点间连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夹角。

观测中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自然环境因素等。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需要测量仪器的环境误差和观测员的个人误差。

环境误差包括大气折射误差、仪器偶然误差和仪器系统误差等;而个人误差主要是由于观测员的不准确操作和读数错误等造成的。

为了计算水平角观测中误差,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总误差=个人误差+环境误差个人误差=观测员A误差+观测员B误差环境误差=大气折射误差+仪器误差大气折射误差是由于大气对光线的折射导致的误差。

为了计算大气折射误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大气折射误差=空间大气折射误差+天气大气折射误差空间大气折射误差是通过观测者所处位置的大气条件来确定的,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来获得。

天气大气折射误差则是由于天气条件变化而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观测数据的时间和地点来确定。

仪器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不准确性和随着时间的使用而产生的误差。

为了计算仪器误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仪器误差=仪器等级误差+仪器随时间误差仪器等级误差是由于仪器制造过程中的误差而产生的,通常可以从仪器的规格书中获取。

仪器随时间误差是由于长期使用和磨损而引起的误差。

个人误差是由观测员的不准确操作和读数错误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计算个人误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个人误差=观测员仪器读数误差+观测员操作误差+观测员个人差异观测员仪器读数误差是由于观测员在读取仪器示数时引起的误差。

观测员操作误差是由于观测员在操作仪器时引起的误差,例如不准确的持仪方式或操作不规范等。

观测员个人差异则是不同观测员之间的个人技术能力和水平差异。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水平角观测中的总误差。

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评估以及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关键性的测量任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误差和提高测量的精度,例如增加观测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选用更精确的仪器设备以及合适的环境条件等。

控制测量相关名词解释

控制测量相关名词解释

控制测量一:1. 控制测量学2. 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程控制测量与大地控制测量的关系工程控制测量的主要研究内容3.铅垂线4. 大地高系统5. 控制网按照用途分6. 独立网7. 水平控制网布设步骤8. 选点完成后提交的资料9. 精密测角误差的影响因素10. 测角误差的减弱措施11. 方向法和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12. ①分组方向观测法②全组合测角方法13. 经纬仪的主要系统误差14. 电子测角的分类15. 传统测距方法16. 仪器加常数改正17. 引起测距误差的误差来源有18. 测距频率改正公式19. 相位测量误差20. 光电测距仪的测程21. 水准仪基本分类22. 精密水准测量误差分类23. 观测程序减弱i角影响24.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测站观测程序25. 跨河水准测量26. 相位式测距原理公式27. 高斯投影28. 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包括1:控制测量学: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2:控制测量:获得控制网中控制点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工作。

工程控制测量:所有为工业和工程建设测量而建立的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总称。

工程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测图控制网: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用于建筑物的设计和区域规划;施工控制网:在施工阶段建立,作为施工测量和放样的依据;变形监测控制网: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构筑物、大型设备)变形为目的,精度要求较高。

工程控制测量与大地控制测量的关系:和大地控制测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密切相关;经常需要联测大地控制网;是大地控制测量学的直接应用者,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其中的一部分;工程控制测量的精度不一定低于大地控制测量;测量范围小于大地控制测量范围,但绝大多数情况并非平面测量,尤其是大型工程的控制测量。

工程控制测量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工程水平控制网和精密高程控制网的原理和方法,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地学科学研究的需要;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仪器和使用方法;研究控制网测量成果的数学投影和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研究高精度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控制测量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及应用3:铅垂线:地球上的质点所受的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的方向称为铅垂线方向。

经纬仪测量的误差和注意事项(精)

经纬仪测量的误差和注意事项(精)
水平角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一、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1)仪器检校后还存在着残余误差; (2)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可以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来减弱或消除其中一些误差。如视准轴不垂直于横 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及度盘偏心等误差,可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 法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的误差可以通过改变各测回度盘起始位置的办法削弱等。 二、仪器安置误差 1、仪器对中误差 右图所示,B为测站点,A、C为观测 目标,B′为仪器中心。BB′为对中误差, 其长度称为偏心距,以e表示。由图可知,观测角值β′与正确角值β之间的关系式 为 β=β′+(ε1+ε2) 因ε1、ε2很小,所以
面目标而产生目标偏心差。设照准点至地面的测杆长度为L,测杆与铅垂线的夹 角为γ,则照准点的偏心距为 :
e' L sin
e′对水平角的影响,类似于对中误差的影响,边长越短,测杆越倾斜,瞄 准点越高,影响就越大。因此,在观测水平角时,测杆要竖直,并且尽量瞄准 其底部,以减小目标倾斜引起的水平角观测误差△β。
设D1=D2=D,则
1 1 ) D1 D2
2e D
''
设当D=100m,e=3mm时,ε=12.4″。可见,边越短,对中越要仔细。
2
2、整平误差 整平误差引起竖轴倾斜,且正、倒镜观测时的影响相同,因而不能消除。故 观测时应严格整平仪器。其影响类似于横轴与竖轴不垂直的情况,垂直角越大, 影响也越大。在山区观测时,一般垂直角较大,尤其要注意。当发现水准管气泡 偏离零点超过一格时,要重新整平仪器,重新观测。 三、目标偏心误差 如右图所示,水平角观测时,常用测杆立 于目标上作为照准标志。当测杆倾斜而又瞄准 测杆上部时,将使照准点偏离地

11第十一讲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和精度

11第十一讲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和精度

度盘偏心对度盘不同位臵读数的影响不同。
sin( M ) sin(180 M )

可知在度盘相差180°的度盘偏心误差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
相反。顾及到同一目标盘左、盘右读数和对径分划线读数相 差180°,于是可知,通过盘左、盘右读数取平均值,或用对 径符合读数进行水平角观测,均可减弱以至消除度盘偏心对 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2 )目标偏心误差
A′
水平角观测时,常 用测钎、测杆或觇牌等 立于目标点上作为观测 标志,当观测标志倾斜 或没有立在目标点的中 心时,将产生目标偏心 误差。
α
d
ε
A
D
O
e r sin( M ) S
T T T
由此可见,偏心差与照准点 偏心距成正比,与两点间距离
m偏
2 e1 2 s1
方法,不能减弱该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消除或减弱上述误差的具体方法如下: (1)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视
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水平轴不垂直于竖轴和水平度盘偏心
差的影响; (2)采用在各测回间变换度盘位臵观测,取各测回平均 值的方法,可以减弱由于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给测角带来的 影响; (3)仪器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无法采用一 定的观测方法来消除。因此,在经纬仪使用之前应严格检校, 确保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同时,在观测过程中,应特别注
但是,这个结论只有当C值在一测回中不变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因此,规范规定在一测回内不得重新调焦。 (c)当观测目标的竖角较小时, xC≈C,则:
2 x L R 180
C

2C L R 180

因此,在高度角不大和视准轴误差不变的情况下,由各方向观测值所 得的2C应该相等。但实际上由于受到瞄准误差、读数误差和外界条件

水平角观测操作的基本原则

水平角观测操作的基本原则

水平角观测操作的基本原则
水平角观测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操作,用于测量或观测目标物体或现象的水平角度。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操作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者应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观测。

这个位置应尽可能稳定,以减少观测误差。

观测者应尽量避免选择高度不稳定或容易晃动的地方,以免影响观测结果。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操作之前,观测者应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或与已知水平角度进行比较来检验仪器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仪器存在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然后,在进行观测时,观测者应保持目标物体与测量仪器之间的水平线。

这可以通过调整仪器的位置、角度或使用水平仪等辅助工具来实现。

观测者要保持稳定的姿势,避免身体晃动或摇动仪器,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观测操作时,观测者还应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如果观测操作在室外进行,应尽量避免强风或其他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

如果有必要,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如设置遮挡物或使用防风设备等,以确保观测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操作后,观测者应对观测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其他适当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观测者还可以根据观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推理和研究,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水平角观测操作是一项需要严谨和专注的实验操作。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可以提高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观测位置选择、仪器准确性的保证、保持水平线、注意环境因素和数据整理,可以获得准确的水平角观测结果,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和精度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和精度

3.目标偏心误差
目标偏心误差: 测量水平角时,必须在目标点上
竖立标志杆,当标杆倾斜且望远镜又 无法瞄准标杆底部时,将使照准点偏 离地面目标而产生目标偏心误差。
目标偏心误差示意图
2 1
m偏
m偏2 A m偏2 B

1 2
e12 e22 s12 s22
一、水平角观测的误差
1. 仪器误差 (1) 水平度盘偏心差
水平度盘偏心是度盘分划线的中心与 照准部的旋转中心不重合所产生的误差。
说明 O :度盘分划中心 O:照准部旋转中心 M :理论读数 M :实际读数
水平度盘偏心差
MM OC
OC OOsin OOC
OO sin OOC
1)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 距离S1和S2有关,距离越短,影响愈大,但与的大 小无关;
2)瞄准目标下部,可以使e小一些,或者使觇标 立直一些,从而提高水平角观测的精度。
注:偏心误差与对中误差与测回数无关。
3、照准误差
测量角度时,人的眼睛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 不准产生的误差。
影响照准误差的因素: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人眼的分辨率、十字丝的粗细、标志的形状与大 小、目标影象的亮度与清晰度等。
因此,在倾角较大的地区进行水平角观测时, 要特别注意仪器的整平。
2. 仪器对中误差 (1 2 )
m中
e s AB
2 s1 s2
1)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两目 标的距离SAB成正比,故水平角在180゜ 时影响最大;
2)与测站至两目标的距离S1和S2的乘积 成反比,故测站距目标越近,影响越大。
5、外界条件影响
1) 松软土壤和大风影响仪器的稳定。 2) 日晒和温度变化影响水准管气泡居中。 3) 大气层受地面热辐射影响引起目标影象跳动等,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A答案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A答案

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1.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 B )。

A.水平面B.水准面C.大地水准面D.地球椭球面2.下列关于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水准面是平面,有无数个B.水准面是曲面,只有一个C.水准面是曲面,有无数个D.水准面是平面,只有一个3.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C )的水准面。

A.赤道B.地球椭球面C.平均海水面D.中央子午线4.大地水准面是(A )。

A.大地体的表面B.地球的自然表面C.一个旋转椭球体的表面D.参考椭球的表面5.*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CDE )。

A.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B.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C.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D.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E.大地水准是光滑的曲面6.在小范围内,在测大比例尺地形图时,以(D )作为投影面A. 参考椭球面B. 大地水准面C. 圆球面D. 水平面7.绝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C )的铅垂距离。

A.假定水准面B.水平面C.大地水准面D.地球椭球面8.相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A )的铅垂距离。

A.假定水准面B.大地水准面C.地球椭球面D.平均海水面9.两点绝对高程之差与该两点相对高程之差应为( A )。

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B.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反C.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D.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同10.*下列关于高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BD )。

A.高差是地面点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之差B.高差大小与高程起算面有关C.D.高差没有正负之分E.高差的符号由地面点位置决定11.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D )。

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B. 1956年黄海高程系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D. 1985国家高程基准12.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B )。

A. 72.260 mB. 72.289 mC. 72.269 mD. 72.280m13.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 )。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原理)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原理)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原理)作者:南宁房产网转贴自:中国房产测绘网点击数:482 更新时间:2006-1-16 文章录入:admin一、水平角测角原理如图3—9所示,A、B、C为地面三点,高程不相等。

将这三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PQ水平面上,在水平面上得到A1、B1、C1三点,则水平成B1A1与B l C1夹角β定义为地面上直线BA和BC间的水平角。

由此可见,地面任意两直线间的水平角度,为通过该两直线所作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为了能测出水平角的大小,可在此两竖直面的交线上任一高度0点水平地放置一刻度盘,通过BA和BC和一竖直面,与刻度盘的交线为0m、0n,在刻度盘上相应的读数为b和a,从而求得水平角。

β=a—b (3—1)根据以上分析,测量水平角的经纬仪必须具备一个水平度盘,并设有能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的指标;为了瞄准不同高度的目标,经纬仪的望远镜不仅能在水平面内转动,而且还能在竖直面内旋转。

图3—4水平角测量二、经纬仪原理经纬仪有游标经纬仪、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三类。

游标经纬仪一般为金属度盘、游标读数、锥形轴系,目前已很少使用。

电子经纬仪尚未普及,而光学经纬仪具有读数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和密封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下面对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作简要介绍。

1.J6级光学经纬仪如图3—5是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红旗Ⅱ型经纬仪。

各部件的名称均标注在图上。

理论上,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6″,故称为6秒级经纬仪,它属于较低精度的经纬仪,一般用于五等以下的控制测量和其他较低精度的测量工作。

J6经纬仪是由基座水平度盘和照准部三部分组成的。

基座上有三个脚螺旋6用来整平仪器。

5是轴座连接螺旋,拧紧它可以将仪器固定在基座上,该螺旋不要松动,以免仪器分离而坠落。

水平度盘外面看不见,它是一个玻璃制成的圆环,盘上按顺时针方向刻有分划,从0°—360°,用来测量水平角。

照准部由望远镜、读数系统、横轴、竖直度盘等几部分组成,通过读数显微镜9可读出观测方向值。

第六章误差基本知识

第六章误差基本知识

最或然值(最可靠值)。
根据偶然误差的特性可取算术平均值作为
最或然值。
设对同一量等精度观测了n次,观测值为 l1,l2,l3,….ln,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
也可表示成: x l1 l2 ln l
n
n
n
l

li
i 1
[l] x
n
n
证明(x是最或然值)
中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并将分子 化为1,分母取整数,称为相对中误差,
即:
Km 1 D Dm
相对中误差不能用于评定测角的 精度,因为角度误差与角度大小无关。
在一般距离丈量中,往返各丈量一次,
取往返丈量之差与往返丈量的距离平均值之
比,将分子化为1,分母取整数来评定距离
丈量的精度。称为相对误差。
经纬仪导线测量时,规范中所规定的相
对闭合差不能超过1/2000,它就是相对极限
误差;而在实测中所产生的相对闭合差,则
是相对真误差。
与相对误差相对应,真误差、中误差、
极限误差等均称为极限误差又成为允许误差,或最大误差。
由偶然误差的第一个特性可知,在一定 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 过一定的限值,测量上把这个限值叫做极 限误差。
在观测次数不多的情况下可认为大于3倍的 中误差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通常以3倍中误差 作为偶然误差的极限误差,即
允 3m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测量规 范规定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 差,
即 允 2m
超过极限误差的误差被认为 是粗差,应舍去重测。
22
第三节 算术平均值及改正数
一、算术平均值
研究误差的目的除了评定精度外,还有求其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概念

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知识点汇总

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第1节大地测量学概论知识点一:大地测量的任务(多选):大地测量是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特性进行的实际测量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国家或大范围的精密控制测量网,内容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惯性测量、卫星大地测量以及各种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等。

①它为大规模地形图测制及各种工程测量提供高精度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②为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用途等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及地球重力场资料;③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等科学问题提供资料。

知识点二:大地测量的特点(了解):(1)长距离、大范围;(2)高精度;(3)实时、快速;(4)“四维”;(5)地心;(6)学科融合知识点三:大地坐标系统与参考框:大地测量系统规定了大地测量的起算基准、尺度标准及其实现方式。

大地测量系统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深度基准和重力参考系统。

与大地测量系统相对应,大地参考框架有坐标(参考)框架、高程(参考)框架和重力测量(参考)框架三种。

知识点四:大地测量参心坐标框架:根据其原点位置不同,分为地心坐标系统和参心坐标系统。

大地测量常数是指与地球一起旋转且和地球表面最佳吻合的旋旋转椭球(即地球椭球)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

54坐标系、80坐标系所采用参考椭球、大地原点;54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前苏联的普尔科沃;80坐标系:1975年国际椭球体;陕西西安知识点五:地心坐标系:国际地面参考框架(itrf)是国际地面参考系统(itrs)的具体实现。

它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卫星激光测距(slr)、激光测月(llr)、gps和卫星多普勒定轨定位(doris)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构成全球观测网点,经数据处理,得到itrf点(地面观测点)站坐标和速度场等。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定义在itfs 2000地心坐标系统中的区域性地心坐标框架。

区域性地心坐标框架一般由三级构成。

第一级为连续运行站构成的动态地心坐标框架,它是区域性地心坐标框架的主控制;第二级是与连续运行站定期联测的大地控制点构成的准动态地心坐标框架;第三级是加密大地控制点.(itrf)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的地心坐标框架。

经纬仪及水平角测量

经纬仪及水平角测量

经纬仪及水平角测量第一节直线定向一、直线定向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的方向,即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关系;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二、三北方向线真北:过地面上任意一点,指向北极的方向,叫真北。

其方向线叫真北方向线或真子午线。

地图上东西内图廓就是真子午线。

磁北:过地面上任意一点,磁针所指的北方,叫磁北。

其方向线叫磁北方向线或磁子午线。

地图上P、P′点或磁北、磁南点的连线叫磁子午线。

坐标纵线北:地图上坐标纵线所指的北方,叫坐标纵线北。

三、方位角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真方位角:从真子午线北段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磁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从坐标纵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坐标方位角。

四、三种偏角由于真北、磁北、坐标纵线北在一般情况下方向是不一致的,所以三者之间互相形成三种偏角。

1.磁偏角: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的夹角。

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磁偏角是实测得来的,由于磁偏角因地而异。

2.坐标纵线偏角(子午线收敛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真子之间的夹角。

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3.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偏角与方位角间的换算关系? 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磁坐偏角? 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磁坐偏角? 真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纵线偏角注意偏角的正负号五、象限角? 象限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由反正切函数arctan求出的象限角RAB取值为0~±90°? RAB>0时,则边长方向可能位于Ⅰ、Ⅲ象限? RAB<0时,则边长方向可能位于Ⅱ、Ⅳ象限象限角与坐标方位角的关系1. 利用坐标差值来判断2. 利用直线方位来判断象限名称由方位角α求象限角R 由象限角R求方位角αⅠ北东(NE)R=αα=RⅡ南东(SE)R=180°-αα=180°-RⅢ南西(SW)R=α-180°α=180°+RⅣ北西(NW)R=360°-αα=360°-R六、密位密位是炮兵量测角度采用的单位,将圆周等分6000段,每段弧所对应的角度为1密位,即360°=6000密位。

土木工程测量第5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精)

土木工程测量第5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精)

第5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内容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了测量误差的概念、来源、分类与处理方法,精度的概念及评定标准,误差传播定律,等精度与非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其中误差。

其重点内容包括误差传播定律、观测值中误差计算、直接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其中误差。

其难点为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5.1 测量误差与精度5.1.1 测量误差的概念要准确认识事物,必须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要进行定量分析必须要先对认识对象进行观测并取得数据。

在取得观测数据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观测时,每次的观测结果总是不完全一致或与预期目标(真值)不一致。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在观测结果中始终存在测量误差的缘故。

这种观测量之间的差值或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测量误差(亦称观测误差)。

用l代表观测值,X代表真值,则有Δ=l-X (5-1)式中Δ就是测量误差,通常称为真误差,简称误差。

一般说来,观测值中都含有误差。

例如,同一人用同一台经纬仪对某一固定角度重复观测多次,各测回的观测值往往互不相等;同一组人,用同样的测距工具,对同一段距离重复测量多次,各次的测距值也往往互不相等。

又如,平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即为观测对象的真值,但三个内角的观测值之和往往不等于180 ;闭合水准测量线路各测段高差之和的真值应为0,但经过大量水准测量的实践证明,各测段高差的观测值之和一般也不等于0。

这些现象在测量实践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由于观测值中不可避免地含有观测误差的缘故。

5.1.2 测量误差的来源为什么测量误差不可避免?是因为测量活动离不开人、测量仪器和测量时所处的外界环境。

不同的人,操作习惯不同,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每个人的感觉器官不可能十分完善和准确,都会产生一些分辨误差,如人眼对长度的最小分辨率是0.1mm,对角度的最小分辨率是60"。

测量仪器的构造也不可能十分完善,观测时测量仪器各轴系之间还存在不严格平行或垂直的问题,从而导致测量仪器误差。

控制测量学3-2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控制测量学3-2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w限 2mw 2 m12 m22 如果两组按同精度观测,则测角中误差m1=m2=m,w限 2m 2
32
(2):联测精度 三等精度观测两组观测联测角之差的限值为:
w限 21.8" 2 5.1"
四等精度观测两组观测联测角之差的限值为:
w限 22.5" 2 7.1"
33
(3):测站平差
L1 L1或R1 R1
m偶
2方
1.7"( 3.1"(
j1 ) j2 )
系统误差部分:根据大量实测数据分析,认为这部分误差影响为±2 ″:
归零 2
m2偶
m2系
5.2"( 7.4"(
j1 j2
) )
6"( 8"(
j1 j2
) )
规定限差
20
(2):测站限差
2)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差
偶然误差部分:
(2):测站限差 2)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差
m2C系
2.1 3.1
2 2
4.1"( 5.1"(
j1 j2
) )
m2C偶
2.4"( 4.4"(
j1 j2
) )
m2C互差 2
m2 2C偶
m2 2C系
9.5"( 13.5"(
j1) j2 )
9"( 13" (
j1 ) j2 )
规定限差
24
将各方向方向观测值减去零方向的平均观测值,得归零后各方向观测值。 零方向归零后的观测值为0 °00′00 ″。
测回差:将不同度盘位置的各测回方向观测值都进行归零,比较同方向 在不同测回中的方向观测值的互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差,这种限差称为测回差。

论水准测量中的测量误差

论水准测量中的测量误差

论水准测量中的测量误差发表时间:2017-05-25T15:42:08.2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4期作者:王远[导读] 摘要:水准测量是确定地面高程最基本的一种测量方法,一、二等水准测量在研究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00072摘要:水准测量是确定地面高程最基本的一种测量方法,一、二等水准测量在研究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发展规模的扩大,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对地下水的限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工程建设的地面沉降效应逐渐凸显,工程性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地面沉降;测量误差;误差分析;精度控制1 前言目前我们所进行的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主要是为研究和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工作,以及上海市城市重点工程而开展的。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地势低平,第四纪地层深厚,地质环境相对脆弱。

自上世纪初发现地面沉降现象以来,地面沉降问题日渐突出,给城市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

半个世纪以来,一、二等水准测量在研究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发展规模的扩大,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对地下水的限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工程建设的地面沉降效应逐渐凸显,工程性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2 水准测量误差分类在上海这一特大城市地区进行一、二等水准测量,面对纷繁复杂的测量环境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观。

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测量中的某些误差因素,要以科学的态度避虚求实,认真分析研究,总结出测量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律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以下对我们在一、二等水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测量环境、人员、以及仪器设备等,任何一个环节误差的产生都将影响整个系统。

按照观测误差的性质和特征,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精密光学经纬仪及水平角观测

精密光学经纬仪及水平角观测
5
(三)水平度盘和测微器 1、水平度盘(P15) 、水平度盘( ) 2、测微器(P15-16) 、测微器( ) 1)双平行玻璃板式测微器 ) 2)光楔式测微器 ) (四)读数方法(P18-19) 读数方法( )
精密光学经纬仪的度盘读数采用双平板 玻璃测微器同时读取度盘对径180º两端分划 玻璃测微器同时读取度盘对径 两端分划 线处读数的平均值, 线处读数的平均值,以消除度盘偏心误差的 影响,提高读数精度。 影响,提高读数精度。
1
二、 竖直角测量原理
定义(P13):竖直角是 定义(P13):竖直角是 ): 指在同一竖直面内, 指在同一竖直面内,某一 方向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方向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表示。角值范围: 用α表示。角值范围: 竖角在水平线之上为 称仰角; “正”,称仰角; 竖角在水平线之下为 称俯角; “负”,称俯角; 90° 角值为 0°~ ±90°
6
1、威特T2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威特
7
威特T 威特 2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2、蔡司010经纬仪的读数方法:见 P19图 、蔡司 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图 2-9(b) - ( )
3、新威特T2经纬仪的读数方法:见 P19图 、新威特 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图 2-10 -
8
3.3 水平角观测
14
公示( 或P21公示(2-1-6) 公示 )
四、竖直角观测和计算
c.计算竖直角时,需首先判断竖直角计算公式: b.用盘右位置再瞄准目标点,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使气 a.仪器安置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盘左位置瞄准目 αα −+ α 1 1 αL R L 竖盘指标差为: R° 一测回角值为: 盘右位置:α = RR= =270+ L L − 180 泡居中,读数为R。 δα==α R2= 90−2 (L( R − − 360°) °) 标点,使十字丝中横丝精确切准目标顶端。调节竖盘指 盘左位置: L 2 ° −2 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数 为L。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第五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5-1 测量误差概述一、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对某一个量进行多次重复观测,例如重复观测某一水平角或往返丈量某段距离等,其多次测量的结果总存在着差异,这说明观测值中含有测量误差。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下列三个方面:1.仪器的原因测量工作是采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完成的,测量仪器的构造不可能十分完善,从而使测量结果受到一定影响。

例如,经纬仪的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度盘刻划不均匀,都会使所测角度产生误差;水准仪的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望远镜十字丝不水平,都会使高差产生误差。

2.观测者的原因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存在局限性,所以对仪器的各项操作,如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等方面都会产生误差。

此外,观测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也会对观测成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3.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温度、风力、日光、大气折光等)时刻在变化,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例如,温度变化会使钢尺产生伸缩,风吹和日光照射会使仪器的安置不稳定,大气折光会使瞄准产生偏差等。

人、仪器和外界环境是测量工作的观测条件,由于受到这些条件的影响,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不等精度观测。

二、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按其对观测结果影响性质的不同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1.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出现在符号和数值上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例如,用名义长度为30.000m,而实际鉴定后长度为30.006m的钢卷尺量距,每量一尺段就有0.006m的误差,其量距误差的影响符号不变,且与所量距离的长度成正比。

所以,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系统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这种规律性总能想办法找到,因此系统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可用计算公式加以改正,或采用一定的测量措施加以消除或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水平角观测中的主要误差和操作的基本规则观测工作是在野外复杂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观测人员和仪器的局限性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观测中会有误差。

为使观测结果达到一定的精度,需要找出误差的规律,研究和采取消除或减弱误差影响的措施,制定出观测操作中应遵守的基本规则,以保证观测成果的精度。

水平角观测误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观测过程中引起的人差;二是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三是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又包含仪器本身的误差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对于人差,主要是通过提高观测技能加以减弱,这里不进行讨论。

3.5.1 外界条件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外界条件主要是指观测时大气的温度、湿度、密度、太阳照射方位及地形、地物等因素。

它对测角精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观测目标成像的质量,观测视线的弯曲,觇标或脚架的扭转等方面。

1.目标成像质量观测目标是测角的照准标的,它的成像好坏,直接影响着照准精度。

如果成像清晰、稳定,照准精度就高;成像模糊、跳动,照准精度就低。

我们知道,目标影像是目标的光线在大气中传播一定距离后进入望远镜而形成的。

假如大气层保持静止,大气中没有水气和灰尘,目标成像一定是清晰、稳定的。

但实际的大气层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没有水气和灰尘。

日出以后,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地面受热,近地面处的空气受热膨胀不断上升,而远离地面的冷空气下降,形成近地面处空气的上下对流。

当视线通过时,使其方向、路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目标影像上下跳动。

由于地面的起伏及土质、植被的不同,各处的受热程度也不同。

因此,空气不仅有上下对流,还会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对流,当视线通过时,目标影像就左右摆动。

另外,随着空气的对流,地面灰尘、水气也随之上升,使空气中的灰尘、水气越来越多;光线通过时其亮度的损失也愈大,目标成像就愈不清晰。

由上可知,目标成像跳动或摆动的原因是空气的对流;目标成像是否清晰,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灰尘和水气的多少。

为了保证目标成像的质量,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保证足够的视线高度因为愈靠近地面,空气愈不稳定,灰尘和水气也愈多,成像质量愈差;反之视线愈远离地面,成像质量愈好。

在选点时,一定要按《规范》要求,确保视线有一定高度,在观测时,必要时也可采取适当措施,提高视线高度。

(2)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如果仅考虑目标成像的质量,只要符合下列要求,就是有利的观测时间:不论观测水平角还是垂直角,均要求目标成像尽可能清晰;观测水平角时,成像应无左右摆动;观测垂直角时应无上下跳动。

但是,选择观测时间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目标的成像质量,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如折光的影响等,不可顾此失彼。

2.水平折光大家知道,光线通过密度不均匀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线的行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

由于越近地面空气的密度越大,使得垂直方向大气密度呈上疏下密的垂直密度梯度,而使光线产生垂直方向的折光,称为垂直折光。

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密度也是不均匀的,形成水平密度梯度,而产生水平方向的折光,称为水平折光。

下面对水平折光加以讨论,垂直折光将在“三角高程”中加以讨论。

光线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介质时,经连续折射形成一条曲线,并向密度大的一侧弯曲。

如图3-35,来自目标B 的光线进入望远镜时,望远镜所照准的方向是曲线BdA 的切线Ab 。

这个方向显然与正确方向AB 不一致,有一个微小的夹角δ,称为微分折光。

微分折光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量B ’Ab ” (即水平分量)称为水平折光;微分折光δ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分量'BAb ∠ (即垂直分量)称为垂直折光。

产生水平折光的原因是,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产生垂直折光的原因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

水平折光影响水平方向观测,垂直折光影响垂直角观测。

(1)产生水平折光的原因当相邻两地的地形和地面覆盖物不同时,在阳光照射下,会出现两地靠近地面处空气密度的差异,而产生水平对流现象。

如图3-36,一部分为沙石地,另一部分是湖泊。

沙石地面辐射强,气温上升快,大气密度较小;湖泊上方气温上升慢,大气密度较大,在温度升高时空气就由右向左连续对流,经过一段时间,对流逐渐缓慢,成像也较稳定,但在地类分界面附近,大气密度必然由密到稀,形成稳定的水平方向的密度差异。

当观测视线从分界面附近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时,成为弯向一侧的曲线,产生水平折光,视线两侧的空气密度差别愈大,则水平折光影响就愈大。

可见,产生水平折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视线通过的大气层的水平方向的密度不同。

(2)水平折光影响的规律一般情况下,除视线远离地面,或视线两侧的地形和地面覆盖物完全相同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水平折光影响。

由于视线很长,它所通过的大气层的情况非常复杂,因此无法用一个算式来汁算出水平折光的数值,只能根据水平折光产生的原因、条件以及光线传播的物理特性和实践经验,找出水平折光对水平角观测影响的一般规律:1)由于白天和夜间大气温度变化的情况相反,因而水平折光对方向值的影响,白天与夜问的数值大小趋近相等,符号相反。

如图3-37,在A 点设站观测B 点。

在白天,由于日光的照射,使沙土地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则沙土地上空的空气密度比水面上空的空气密度小。

当视线通过时,成为一凹向湖泊的曲线,使AB 方向的方向观测值偏小;在夜问,沙土地面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视线成为凹向沙土地的曲线,使AB 方向的方向观测值偏大。

2)视线越靠近对热量吸收和辐射快的地形、地物,水平折光影响就越大。

3)视线通过形成水平折光的地形、地物的距离越长,影响就越大。

4)引起空气密度分布不均匀的地形、地物越靠近测站,水平折光影响就越大。

如图3-38所示,12δδ>。

5)视线两侧空气密度悬殊越大,水平折光的影响就越大。

6)视线方向与水平密度梯度方向越垂直,水平折光影响越大。

图3-35 水平折光图3-36 产生水平折光的原因图3-37 白天和夜间的水平折光图3-38 折光影响的不对称现象从上述的规律不难看出,水平折光影响的性质是:就一测站的某一方向而言,在相同的一观测时间和类似的气象条件下,水平折光总是偏向某一侧,对观测方向值产生系统性影响。

但是,在大面积三角锁网中,每一条视线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对锁网中所有方向来讲,具有偶然特性。

如果锁网中有大的山脉、河流等,则沿它们边沿的一系列视线就会含有同符号的系统影响。

(3)减弱水平折光影响的措施根据作业实践证明,水平折光是影响测角精度比较严重、数值较大的误差,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减弱其影响。

作业中常用的措施有:1)选点时,要保证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一定的距离。

视线应尽量避免从斜坡、大的河流、较大的城镇及工矿区的边沿通过。

若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如增加视线高度。

2)造标时,应使视线至觇标各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一、二等应不小于20 cm,三、四等应不小于10 cm。

3)一等水平角观测,一份成果的全部测回应在三个以上时间段完成(上午、下午、夜间各为一个时间段)。

每一角度的各测回应尽可能在不同条件下观测,至少应分配在两个不同的时问段,同一角度不得连续观测。

二等点上的观测,一般应在两个以上不同时间段内完成。

每个角度的全部测回,分配在上、下午观测。

4)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

稳定的大气层,尽管目标成像稳定,但不能说明没有水平折光的影响。

与此相反,在成像微有跳动的情况下,正是大气层相互对流的时候,对减弱水平折光是有利的。

因此,在选择观测时间时,不但要考虑到目标成像清晰、稳定,还要照顾到对减弱水平折光影响有利。

在日出前后、日落前后、大雨前后,虽然目标成像是理想的,但这时水平折光影响也最大,应停止观测。

5)在水平折光严重的地理条件下,应适当缩短边长或尽量避开之。

3.觇标内架或仪器脚架扭转的影响觇标上观测时,仪器安置在觇标内架上;在地面观测时,通常把仪器安置在脚架上,当觇标内架或脚架发生扭转时,就会使仪器基座(包括水平度盘)也随之发生变动,给观测结果带来误差影响。

产生扭转的原因,木标或脚架与钢标不同。

引起木标或脚架扭转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湿度的变化,使木标或脚架的各部件发生不均匀涨缩,引起扭转。

一定的风力影响使木标产生弹性变形。

引起钢标扭转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变化,使钢标各部件受热不均匀而引起扭转。

白天各个时刻的太阳照射方向不同,钢标各部件受热不均,产生不均匀的膨胀,造成扭转。

木标或脚架扭转的特征是:整个白天或整个夜间扭转的方向固定不变,但白天与夜间的扭转方向相反,扭转的角度整个白天与整个夜间近于相等,其变化的转折点在日出和日落前后。

钢标扭转的特征是:白天扭转剧烈且不均匀;而整个夜间几乎不扭转;单位时间内扭转量的变化,比木标更不规则。

减弱觇标内架或脚架扭转影响的措施:1)在日出、日落前后及温度、湿度有显著变化的时间内不宜观测。

2)观测时,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顺序相反,同时,尽可能地缩短一测回的观测时间。

3)将仪器脚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或雨淋。

观测时不要让日光直接照射脚架。

4.照准目标的相位差在二、三、四等水平角观测中,照准目标是觇标的圆筒。

理想的情况是,应照准圆筒的中心轴线。

但由于日光的照射,圆筒上会出现明亮和阴暗两部分,如图3-39所示。

如果背景是阴暗的,往往照准其较明亮的部分;如果背景是明亮的,会照准其较暗的部分。

这样,照准的实际位置就不是圆筒的中心轴线,从而给方向观测带来误差影响,这种误差叫做相位差。

图3-39 照准目标相位差相位差的影响不仅随日光照射方向变化,也随目标的颜色、大小、形状、视线方位及背景的不同而变化。

在一个观测时间段内,对某一方向的影响基本相同,呈系统性影响。

但上午与下午的观测结果中会出现系统差异。

在二、三、四等水平角观测中,其影响不容忽视。

减弱相位差影响的措施是:一个点上最好在上午和下午各观测半数测回;要求观测者仔细辨别圆筒的实际轮廓进行照准;或根据背景情况将圆筒涂成黑色或白色;亦可使用反射光线较小的圆筒(如微相位差圆筒)。

此外,如果可能,对个别相位差影响较大的方向,可照准回光进行观测。

3.5.2 仪器操作中的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影响观测精度的因素除上述外界条件之外,还有仪器误差,如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垂直轴倾斜误差、测微器行差、照准部及水平度盘偏心差、度盘和测微器分划误差等。

下面进一步讨论的是,在观测过程中仪器转动时,可能产生的一些误差。

1.照准部转动时的弹性带动误差当照准部转动时,垂直轴与轴套间的摩擦力使仪器的基座部分产生弹性扭转,与基座相连的水平度盘也被带动而发生微小的方位变动。

这种带动主要发生在照准部开始转动时,因为必须克服轴与轴套间互相密接的惯力,而照准部在转动过程中,只需克服较小的摩擦力,故当照准部向右转动时,水平度盘也随之向右带动一个微小的角度,使读数偏小;向左转动照准部时,使读数偏大,这就给观测结果带来系统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