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课程设计(东南)

合集下载

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整版

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整版

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混凝土的基本组成、主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混凝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具备一定的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混凝土工程实践的兴趣,增强工程责任意识,认识到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介绍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基本组成材料及作用。

2.混凝土的性能:讲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混凝土的应用:介绍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和实例。

4.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讲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用于传授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和应用等知识。

2.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混凝土工程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混凝土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性能实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混凝土工程导论》等。

2.参考书:收集有关混凝土工程的专著、论文和标准。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4.实验设备:混凝土试模、压力试验机、抗折试验机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20%。

2.作业:布置混凝土相关计算、设计等作业,占总评的30%。

混凝土课程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其应用,了解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和认识。

1.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混凝土的分类和主要性能指标;3.熟悉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施工技术;4.了解混凝土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5.能够分析混凝土的性能和适用场景;6.能够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参数;7.能够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和施工操作;8.能够评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制作过程和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介绍混凝土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混凝土的分类和性能:介绍混凝土的分类、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3.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介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拌合、运输和浇筑;4.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介绍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5.混凝土工程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如裂缝、渗透等,并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其应用;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施工技术;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混凝土工程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施工技术。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施工技术;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和施工技术。

混凝土课程设计全版

混凝土课程设计全版

混凝土课程设计全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设计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分析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3.应用混凝土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

4.解释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和维护。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介绍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混凝土的组成:讲解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的性质和作用。

3.混凝土的性能:分析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指标。

4.混凝土的设计:讲解混凝土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配合比设计、构件设计等。

5.混凝土的应用:介绍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包括建筑、桥梁、道路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合适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大纲,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混凝土课程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混凝土的定义、成分、性能和应用;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混凝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混凝土工程安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的定义和成分:介绍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材料及其作用。

2.混凝土的性能:讲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理、方法及步骤。

4.混凝土施工技术:讲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

5.混凝土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施工技术。

2.讨论法:学生就混凝土工程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混凝土试模、养护箱等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其作用。

(3)了解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

(4)掌握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凝土设计计算。

(3)了解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工艺,能够进行现场施工指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工程专业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水及外加剂等。

3.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

4.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

5.混凝土的应用领域及最新发展动态。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混凝土工程的基本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挑战。

3.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测试,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混凝土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东南大学-混凝土工程PPT

[课件]东南大学-混凝土工程PPT

温度探头线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行控制, 一般控制在25℃以内。可在混凝土浇筑前,埋入电子测温的温度 探头。 2018/12/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用测温仪直接测量混凝土厚度中部、 上表面及底面的混凝土内部温度,以便及时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 2018/12/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差和日降温速率。
混凝土振捣棒直径一般为50mm,振捣影响范围在500mm左右。对
2018/12/1
于梁柱钢筋密集区可采用预留振捣棒插入口等措施,便于振捣密实。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振捣棒
2018/12/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大体积或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分两次收水,用木蟹将表面搓毛,
防止表面的收缩裂纹。 2018/12/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混凝土 布料机
为了提高楼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可采用混凝土 布料机浇筑混凝土。
2018/12/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泵管
浇筑 抹平
施工缝
覆盖草袋保温
覆盖塑料膜保湿
2018/12/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观察泵管出料口的混凝土的粘稠性, 石子应被水泥砂浆包裹良好。夏季应用潮湿麻袋覆盖泵管,降低 2018/12/1 混凝土入模温度。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扫毛
为了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张力,防止混凝土龟裂,也可采 用在混凝土浇筑二次收浆后,对混凝土表面用扫帚扫毛处理。 2018/12/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用混凝土抹平机对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抹平,既能密实 混凝土表面,也能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抹平机分电动和汽油机 两类,汽油机抹平机的功率大,效率高。 2018/12/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后,先进行楼层间荷载代表值得计算,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和剪力)。

完成了板,次梁和主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次梁与主梁的配筋计算。

2012年12月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今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的确定;(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3)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材料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6)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7)学习运用规范。

(二)设计资料某多层混合结构轻工仓库,其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层高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请进行梁、柱的布置并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梁板的承载力计算及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其平面图如附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按使用要求不同,楼盖做法分两种类型:①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②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及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C20~C3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其余均用HPB300级、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最大不超过25mm;注:该厂房无特殊要求,楼梯位于楼盖外部;每位同学以学号末两位数作为题号:建筑10(1)班同学楼面做法按类型①;建筑10(2)班、管理10班按类型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设计原则;熟悉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流程。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工程安全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实际工程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包括梁、板、柱、墙等基本构件。

2.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讲解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力学性能,以及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

3.设计原则:阐述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系数、承载力计算、稳定性和耐久性等。

4.计算方法: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包括力学计算、弹性计算和塑性计算等。

5.实际工程应用:分析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如建筑物的梁、板、柱、墙等构件的设计和施工。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

基础工程混凝土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混凝土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混凝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混凝土作为基础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其抗压、抗拉强度等;2. 学生能够掌握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原理,了解不同配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 学生能够描述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混凝土配比知识,设计出满足特定工程要求的混凝土配比;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测试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如密度、强度等;3. 学生能够分析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科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科学问题的热情;2. 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材料选择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培养其责任感;3. 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材料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验,使学生在掌握混凝土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年级较高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工程认识,课程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参与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深化理论知识,同时强调工程伦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的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本性质:包括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组成材料及其作用,重点讲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久性等基本性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基本知识2. 混凝土配比设计:介绍混凝土配比设计原则,包括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等,讲解不同配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配比设计3. 混凝土施工工艺:阐述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流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 混凝土施工技术4. 混凝土质量控制:介绍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如强度试验、抗渗试验等,讲解质量控制要点及标准。

大学混凝土课程设计

大学混凝土课程设计

大学混凝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性质及分类;2. 掌握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方面的知识;3. 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结构类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混凝土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 能够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初步的结构设计;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与混凝土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工程实践中与他人沟通协作;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绿色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4.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工程质量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知识、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大学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未来从事混凝土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 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教材第二章: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混凝土的材料- 水泥、砂、石子、掺合料和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 教材第三章:混凝土的原材料3. 混凝土的性质- 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基本性质- 教材第四章:混凝土的性质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及方法- 教材第五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 混凝土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受力分析及结构类型- 教材第六章:混凝土结构设计6.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工艺、养护及质量控制- 教材第七章:混凝土施工技术7. 绿色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混凝土的概念、应用及发展趋势- 教材第八章:绿色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16周,每周2学时。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第七版课后答案1-1 配置在混凝土截面受拉区钢筋的作用是什么?答:当荷载超过了素混凝土的梁的破坏荷载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此时,受拉区混凝土虽退出工作,但配置在受拉区的钢筋将承担几乎全部的拉力,能继续承担荷载,直到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继而截面受压区的混凝土也被压碎破坏。

1-2试解释一下名词: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士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为单位)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1表示。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以150mm×150mm×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士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为单位)称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用符号f c表示。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我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规定,采用150mm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f ts按下式计算:f ts=2F/π/A=0.637F/A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测得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值换算成轴心抗拉强度,换算时应乘以换算系数0.9,即f t=0.9 f ts。

混凝土结构课程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力学性能。

2.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3.熟悉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4.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计算。

5.能够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

2.培养学生对工程质量和职业操守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对创新和改进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力学性能,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变形、耐久性等。

2.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包括梁、板、柱等常见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

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应用、结构方案的设计和优化等。

4.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包括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安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技术。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结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混凝土浇筑课程设计

混凝土浇筑课程设计

混凝土浇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混凝土浇筑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能了解混凝土浇筑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混凝土浇筑的基本工艺流程,进行简单的混凝土浇筑操作。

2. 学生能够分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混凝土浇筑工程进行初步的质量检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遵循工程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混凝土浇筑操作中学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实用性,旨在使学生掌握混凝土浇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本概念及组成- 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作用2. 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浇筑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浇筑后的养护及拆模3. 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及防治-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 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4. 混凝土浇筑操作实践- 混凝土浇筑操作步骤-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实践及成果展示5. 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方法及标准- 检测结果分析及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混凝土浇筑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涵盖了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浇筑工艺流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操作实践和质量检测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混凝土浇筑工程的实际应用。

混凝土制作课程设计

混凝土制作课程设计

混凝土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混凝土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3. 学生能了解混凝土的性质、用途及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混凝土配比设计,并熟练操作实验室设备进行混凝土制备。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通过实验,评估混凝土的性能,如强度、耐久性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学生认识到混凝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掌握混凝土制作的技能。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建筑行业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础知识- 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混凝土的性质、用途及应用2. 混凝土制作原理- 水泥的水化反应- 骨料、水泥、水、外加剂的作用及选用原则- 混凝土配比设计原理3. 混凝土制备工艺- 混凝土搅拌、浇筑、养护等工艺流程- 实验室混凝土制备设备的使用方法- 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4. 混凝土性能检测- 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混凝土试件制作、养护及试验方法- 混凝土性能检测数据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以下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混凝土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混凝土制作原理及配比设计第三周:混凝土制备工艺实践操作第四周:混凝土性能检测与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解混凝土基础知识、制作原理及性能检测等理论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计算,包括梁、板和柱等基本构件。

3. 学生能够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表示方法,并识别常见的施工图纸。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完成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解决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手工绘图,完成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兴趣和探究欲。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土木工程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材料性质与力学原理:包括混凝土的组成、强度特性、耐久性等,以及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第三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 混凝土梁、板和柱的设计计算:涵盖梁、板和柱的受力特点、设计方法、配筋计算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混凝土梁的设计”和第五章“混凝土板和柱的设计”。

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介绍施工图的基本表示方法、符号和标注,以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技巧。

- 教材章节:第六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并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混凝土课程设计[共5篇]

混凝土课程设计[共5篇]

混凝土课程设计[共5篇]第一篇:混凝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一、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除图中注明外,均按下列规定采用:室内正常环境下板、墙为 20mm,梁为 25mm,柱为 30mm;地下室梁为 30mm;基础底板、基础梁下部钢筋:50mm;基础底板、基础梁上部钢筋为35mm;墙体外侧迎水面钢筋为50mm(内设b@50钢丝网),墙体内侧钢筋为20mm,柱为 35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二、钢筋接头形式及要求:1、框架柱、剪力墙及暗柱、端柱纵向钢筋接头形式及要求按标准图集《11G101-1》相应节点选用;2、梁板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绑扎接头:对梁类、板类,不宜大于25%,机械接头:对各类构件均不宜大于50%;焊接接头:各类构件不应大于50%.3、梁、板主筋连接位置: 下部钢筋在支座,梁的上部钢筋在跨中。

底板: 下部钢筋在跨中,上部钢筋在支座。

4、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筋,在搭接范围内箍筋加密至@100。

5、基础底板的纵向钢筋优先选用机械连接,接头性能达到二级。

6、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见《11G101-1》第34页。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5d,且应伸至支座中心线。

边支座负筋锚入支座La。

2、板上孔洞应预留,避免后凿,施工时各工种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按如下图预留全部孔洞。

3、楼板上后砌隔墙的位置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图,不可随意砌筑。

对墙下无梁的后砌隔墙,应按建筑图所示位置在墙下板底设置加强筋:板跨不大于3米时为 214;3米~5米时 216;5米以上时为 218(加强筋沿墙通长,两端锚入支座150mm)。

4、短边净跨度 L大于4m的板要求板跨中起拱 L/500。

5、钢筋的铺放层次: 双向楼板下部钢筋,短向钢筋在下,长向钢筋在上;板的支座处:上部受力钢筋在上,分布钢筋在下。

6、水电管井中板,均须按大样图预留钢筋,待管道安装后,凿毛清洗干净再用高一级的膨胀砼浇灌。

混凝土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他们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性质、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应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混凝土设计,并能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使他们认识到混凝土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与分类、力学性能、设计原理、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介绍混凝土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混凝土的组成与分类:讲解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掺合料和外加剂,以及混凝土的分类。

3.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阐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

4.混凝土的设计原理:介绍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步骤和方法。

5.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讲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

6.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方法、指标和验收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2.讨论法:鼓励学生就混凝土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混凝土设计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测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混凝土设计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需要,提供齐全的实验设备。

混凝土课程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介绍混凝土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建筑材料,其特点是成本低廉、可塑性高,混凝土产品的应用广泛,包括房屋建筑、桥梁、水坝、码头、道路等。

在学习混凝土这门课程前,我们需要掌握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知识。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课程设计。

设计要求混凝土设计的要求如下:•强度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既要满足设计要求,也要兼顾经济性;•填充性要求:混凝土应均匀地分布在钢筋之间,以便对钢筋的保护和传递裂缝宽度;•稳定性要求:混凝土构件应当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度,且必须满足一定的延性指标;•耐用性要求:混凝土应当具有一定的抗渗、抗冻融、抗碱等性能,确保其长期使用寿命。

设计流程混凝土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1.安排设计任务:设计师需了解需求方的要求及构件的基本情况。

2.分析构件受力:在了解构件的基本情况后,设计师应开始分析构件的受力情况,确定适当的荷载组合。

3.选择设计参数: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直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等参数。

4.计算钢筋的配筋量:设计师需计算出不同荷载组合下钢筋的配筋量,并作出适当的取舍。

实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例分析混凝土的课程设计:某道路桥梁,横跨宽5m,长60m的河道,设计荷载组合为活荷载和静荷载。

由于周围环境的特殊性,桥梁修建必须采用混凝土结构。

为保证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设计师需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具体步骤如下:1.安排设计任务:了解桥梁跨度、长度等基本情况,并确定荷载组合;2.分析构件受力:考虑静荷载和活荷载对桥梁的影响,分析出桥梁的受力情况;3.选择设计参数:按照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直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参数;4.计算钢筋的配筋量:根据静荷载和活荷载计算出对应的配筋量。

总结本文简单介绍了混凝土课程设计中的主要要求和流程,以及通过一个实例分析了设计的具体步骤。

混凝土设计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分析和判断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帮助,让学习混凝土这门课程更加得心应手。

东南大学混凝土课件CH12

东南大学混凝土课件CH12
pe l5 E pc, s
(12-13) (12-14)
2)后张法预应力砼受弯构件
(1)浇灌砼构件 (2)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钢筋,预压砼 在计算应力时,应采用净截面面积 An 和相应的截 面特征值( I n 等) ① 产生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后(图12-2)
5
N peI ( con lI ) Ap ( con lI ) Ap
缘的距离,当受压区未配置 Ap 或 Ap的应力 ( p0 f py ) 为拉应力时,公式(12-40)中的 a 用 as 代替。
M M u f py Ap (h a p a ) f y As (h a s a s ) s p p Ap (a as )
2)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1.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
ck pc f tk
(12-51)
20
2.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
cq pc 0 cq
Mq W0
(12-52) (12-53)
3)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1)验算要求
wmax wlim
(12-4)
pcI N p0I pcI A0
y0
peI con lI E pcI, p
peI con lI E pcI, p seI E pcI, s seI E pcI, s
(12-61)
(2)最大裂缝宽度 wmax 的计算公式
wmax 可仿照偏压构件计算。但应作下列修改:
21
① 取 cr 1.7 。
② 以纵向受拉钢筋等效应力代替纵向受拉钢筋
应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混凝土柱是与主梁刚接的,柱对主梁弯曲转动的约束能力 取决于主梁线刚度与柱子线刚度之比,当比值较大时,约束能力较
弱。一般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当主梁的线刚度与柱子线刚度之比大于5时,可忽略
这种影响,按连续梁模型计算主梁,否则应按梁、柱刚接的框架模 型计算。
在荷载传递过程中,忽略梁、板连续性影响的假定(3),主要
应注意以下问题:
(1)受力合理。荷载传递要简捷,梁宜拉通,避免凌乱;主梁跨 间最好不要只布置1根次梁,以减小主梁跨间弯矩的不均匀;尽量避免
把梁,特别是主梁搁置在门、窗过梁上;在楼、屋面上有机器设备、
冷却塔、悬挂装置等荷载比较大的地方,宜设次梁;楼板上开有较大 尺寸(大于800mm)的洞口时,应在洞口周边设置加劲的小梁。
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低配筋车板,临近破坏时其中和轴非常 接近板的表面。因此,在纯弯矩作用下,板的中平面位于受拉区, 因周边变形受到约束,板内将存在轴向压力,这种轴向力一般称为 薄膜力。由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理论可知,在一定程度内轴 压力将提高构件的受弯承载力。特别是在受拉混凝土开裂后,实际 中和轴成拱形(图12-5),板的周边支承构件提供的水平推力将 减少板在竖向荷载下的截面弯矩。但是,为了简化计算,在内力分 析时,一般不考虑板的薄膜效应。这一有利作用将在板的截面设计 时,根据不同的支座约束情况,对板的计算弯矩进行折减,见后述。
每侧翼缘板的计算宽度取与相邻梁中心距的一半。次梁承受板传
来的均布线荷载,主梁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由上述假定(3) 可知,一根次梁的负荷范围以及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范围如 图12-6所示
3.计算跨度 由图知,次梁的间距就是板的跨长,主梁的间距就是次梁的跨长,但 不一定就等于计算跨度。梁、板的计算跨度l。是指内力计算时所采用 的跨间长度。从理论上讲,某一跨的计算跨度应取为该跨两端支座处 转动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当按弹性理论计算时,中间各跨取支承中心 线之间的距离;边跨由于端支座情况有差别,与中间跨的取值方法不 同。 梁边跨计算长度: 1.025 l b n1
连续板、梁的折算荷载设计值: 连续板 连续次梁
式中,g’ q’为折算恒载、活载设计值;g q为实际计算恒载、活载 设计值。 当板或梁搁置在砌体或钢结构上时,则荷载不作调整。
(三) 按弹性匀质材料的弹性计算法 1.活载的最不利布置 作用于梁(板)上的荷载有恒载和活载,恒载是不变荷载,满布连 续梁(板)的各跨(图)。活载是可变荷载,连续梁上活载作用的位置 不同,产生的内力也不同。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须考虑活 载的最不利布置问题。
为减少计算工作量,结构内力分析时,从实际结构中选取有
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计算的对象,称为计算单元。 对于单向板,可取1m宽度的板带作为其计算单元,在此范围
内,即图12-6中用阴影线表示的楼面均布荷载便是该板带承受的
荷载,这一负荷范围称为从属面积,即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 楼盖中部主、次梁截面形状都是两侧带翼缘(板)的T形截面,
是为了简化计算,且误差也不大。 等跨连续梁,当其跨数超过五跨时,中间各跨的内力与第三跨
非常接近,为了减少计算工作量,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都可以
按第三跨来处理。等跨连续梁的内力有现成的图表可以利用,非常 方便。对于非等跨,但跨度相差不超过10%的连续梁也可借用等跨 连续梁的内力图表,以简化计算。
2.计算单元及从属面积
距决定了次梁的跨度;柱或墙的间距决定了主梁的跨度。
单向板、次梁、主梁的常用跨度为 单向板:(1.7~2.5)m,荷载较大时取较小值,一般不宜超
过 3m;
次 梁:(4~ 6)m ; 主 梁:(5~8)m。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通常有以下三种:
(1)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如图所示。其优点是主
弯矩包络图:计算出每一种最不利荷载组合的内力,并画出内力图, 把各种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弯矩图叠画在同一坐标图上,此图的外包
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弯矩包络图”(图)。
弯矩包络图表示连续梁在各种不同位置的荷载下,各截面可能产 生的最大弯矩;无论活载如何分布,梁的各载面上的弯矩总是不超出
梁和柱可形成横向框架,横向抗侧移刚度大,各榀横向框架间由 纵向的次梁相连,房屋的整体性较好。此外,由于外纵墙处仅设
次梁,故窗户高度可开得大些,对采光有利。
(2)主梁纵向布置,次梁横向布置,如图所示。这种布置适 用于横向柱距比纵向柱距大得多的情况。它的优点是减小了主梁
的截面高度,增加室内净高。
(3)只布置次梁,不设主梁,如图所示。它仅适用于有中间 走道的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房屋。
对于民用建筑,当楼面梁的负荷范围较大时,负荷范围内同时布 满活荷载标准值的可能性相当小,故可以对活荷载标准值进行折减。 折减系数依据房屋的类别和楼面梁的负荷范围大小,从0.6~1.0不 等。 已如前述,计算假定(1)忽略了支座对被支承构件的转动约束, 这对等跨连续梁、板在恒荷载作用下带来的误差是不大的,但在活荷 载不利布置下,次梁的转动将减小板的内力。为了使计算结果比较符 合实际情况,且为了简单,采取增大恒荷载、相应减小活荷载,保持 总荷载不变的方法来计算内力,以考虑这种有利影响。同理,主梁的 转动势必也将减小次梁的内力,故对次梁也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次梁 的内力,但折算得少些。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设计
一、概述
(一) 单向板与双向板 整体式交梁楼盖是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 肋梁楼盖的板一般四边都有支承。 (1)按弹性理论计算,板的长边尺寸l2与短边尺寸l1之比大于或等于3 (l2/l1≥3)时,板上荷载绝大部分沿短边方向传递称单向板。 (2)当板的长边与短边尺寸相比小于或等于2(l2/l1≤2)时,板上荷 载沿两个方向传递称双向板。 (3)对于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的板,即当3>l2/l1>2时,仍然显 示出一定程度双向受力的影响。 单向板交梁楼盖的荷载传递路线是:板——次梁——主梁——柱 (墙)——基础。
连续梁活载最不利布置的规律:
(1)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图d、e); (2)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两相邻跨上布置活载, 然后隔跨布置(图f、g); (3)求某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活载的布置同(2)。 2. 等跨连续板、次梁的内力计算 按活载最不利布置后,查附录查得相应的弯矩和剪力系数,代入下列 公式,得等跨连续板、次梁跨中或支座截面的最大内力。 (1)在均布及三角形荷载(恒或活)作用下:
假定支座处没有竖向位移,实际上忽略了次梁、主梁、柱的竖 向变形对板、次梁、主梁的影响。柱子的竖向位移主要由轴向变形 引起,在通常的内力分析中都是可以忽略的。忽略主梁变形,将导 致次梁跨中弯矩偏小、主梁跨中弯矩偏大。当主梁的线刚度比次梁 的线刚度大得多时,主梁变形对次梁内力的影响才比较小。次梁变 形对板内力的影响也是这样。如要考虑这种影响,需按交叉梁系进 行内力分析,比较复杂。 假定支座可自由转动,实际上忽略了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 柱对主梁的转动约束能力。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梁、板是整浇在 一起的,当板发生弯曲转动时,支承它的次梁将产生扭转,次梁的 抗扭刚度将约束板的弯曲转动,使板在支承处的实际转角比理想铰 支承时的转角小,如下图所示。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次梁和主梁之间。 由此假定带来的误差将通过折算荷载的方式来弥补,见下述。
件的不同又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图)及双向板肋梁楼盖(图)。
无梁楼盖:楼板直接支承在柱上而不设梁的楼盖。这是一种板柱体系。 双重井式楼盖:能跨越较大的空间,获得美观的天花板,适用于接近
方形的公共建筑门厅、礼堂等,但用钢量大且造价高。
按施工方法:整体式楼盖、装配式楼盖及装配整体式楼盖。 整体式楼盖:整体性好和适应性强的优点,楼面荷载较大、平面形
防要求的建筑,以及使用上要求防水和开设孔洞的楼面,不宜采用。
装配整体式楼盖:整体性比装配式的好,又节省模板。但这种楼盖 要进行混凝土二次浇灌,有时还需增加焊接工作量。适用于荷载较大的
多层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及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
按预加应力情况,楼盖又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楼盖和预应力混凝土楼 盖。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最普遍的形式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楼盖。 当柱网尺寸较大时,预应力楼盖可有效减小板厚,降低层高,增加建筑 使用空间。
楼面上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以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的有关表格中查得。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在生产、使用或检修、安装 时,由设备、管道、运输工具等产生的局部荷载,均应按实际情况考虑,
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载代替。
确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时,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当其效应 对结构不利时,对由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2,对由恒荷载效应控 制的组合,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对结构计算,取1.0,对倾 覆和滑移验算取0.9。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 1.4,对楼面活荷 载标准值大于 4kN/m2的工业厂房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取1.3。
状复杂的建筑物,防渗、防漏或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或在构件运输
和吊装有困难的场合,宜采用整体式交梁楼盖。它的缺点是模板用量较 多,以及施工现场工作量大。
装配式楼盖: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便于工业化生产,在
多层民用建筑和多层工业厂房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楼面由于整体 性、抗震性、防水性较差,不便于开设孔洞,对于高层建筑、有抗震设
在混合结构房屋中,楼盖(屋盖)的造价占房屋总造价的30%~40%;
在6~12层的框架结构中,楼盖的用钢量占30%一50%。因此,合理地选 择楼盖结构的形式和正确地进行设计,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建筑物的
经济指标。
(二)结构的形式:交梁楼盖、无梁楼盖、双重井式楼盖和密肋楼盖。 肋梁楼盖:由相交的梁和板组成的楼盖。交梁楼盖按楼板支承受力条
(2)在集中荷载(恒或活)作用下
式中 q、q——分别为均布恒载和均布活载; G、P——分别为集中恒载和集中活载; l一计算跨度; k1、k2、k5、k6——内力计算表中的弯矩系数; k3、k4、k7、k8——内力计算表中的剪力系数。 (3)内力正负号规定 弯矩M:使截面上部受压,下部受拉为正。 剪力V:对邻近截面所产生的力矩顺时针方向者为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