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例题

合集下载

全等三角形三种证明方法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三种证明方法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 例1: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 =CB ;〔2〕AE =CF ;〔3〕DF =BE ;〔4〕AD ∥BC 。

请将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证明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此题一方面考察证明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另一方面考察全等三角形判定1中的三边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首先确定命题的条件为三边对应相等,而四个论断中有且只有三个条件与边有关,因此应把论断中的〔1〕〔2〕〔3〕作为条件,来证明论断〔4〕。

在证明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三边分别对应相等。

解答过程::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D =CB ,AE =CF ,DF =BE 。

求证:AD ∥BC 。

证明:∵AE =CF ∴AE +EF =CF +EF ∴AF =CE在△AFD 和△CEB 中,∵∴△AFD ≌△EBC 〔SSS 〕 ∴∠A =∠C ∴AD ∥BC解题后的思考:在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1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找准三边的对应关系,然后给出证明。

小结:本例题一方面考察了命题的书写与证明,另一方面通过此题的严格证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标准了三角形全等证明题的书写。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 例2::如图,是和的平分线,。

求证:〔1〕△OAB ≌△OCD ;〔2〕。

AD CB AF CE DF BE =⎧⎪=⎨⎪=⎩ OP AOC ∠BOD ∠OA OC OB OD ==,AB CD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全等三角形判定2中的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

初二数学第一章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例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第一章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例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例题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3、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4、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5、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6、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7、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求证:BC=AB+DC 。

9、已知:AB=CD ,∠A=∠D ,求证:∠B=∠C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0、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AC-AB11、已知∠ABC=3∠C ,∠1=∠2,BE ⊥AE ,求证:AC-AB=2BEF A E D C B PD A CB C D B AD B C B A C D F 2 1E ABC D E F 21 AD B CA B C D A12、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13、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BC .14、.如图,OM 平分∠POQ ,MA ⊥OP ,MB ⊥OQ ,A 、B 为垂足,AB 交OM 于点N .求证:∠OAB =∠OBA15、如图,已知AD ∥BC ,∠P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 的连线交AP 于D .求证:AD +BC =AB .16.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1)求证:△AED ≌△EBC .(2)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17.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 =2CE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18、如图:DF=CE ,AD=BC ,∠D=∠C 。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6课时)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6课时)

例2、如图1,AB=CD,AD=BC. 求证:△ABC ≌△CDA
变式1:如图2,已知点E、A、F、C在一条直线 上,AE=FC,BC=DE, AB=FD, 求证:△ABC ≌△FDE
变式2:如图3,已知点E、F、A、C在一条直线 上,AE=FC,BC=DE, AB=FD, 求证:△ABC ≌△FDE
易错点分析: 1. 把边(角)的一部分相等认为边(角)相 等。强调要通过线段(角)的和差来证明边 (角)的相等。 2 .书写不规范,特别是运用HL时的书写不规 范,有的同学证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时,凡是 与边有关的都运用HL。强调使用判定定理 的条件。
A B C D F E
例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 求证:①AB∥CD;②AD∥BC.
A
D
B
C
(四)课堂练习 1.如图,AC=BD,AB=DC,求证:∠B=∠C.
2.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 中点,连接AD.求证:AD⊥BCA NhomakorabeaB
D
C
3. 如图,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 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 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 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 ∠AOB的平分线.为什么?
第三课时
例题 例1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 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 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 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 离.为什么?
例2.如图,AB=AD,AC=AE,∠BAD=∠CAE, 求证:BC=DE.
2. 如图,点D,E是BC上两点,且AB=AC, AD=AE,要使△ABE≌△ACD,根据SSS的 判定方法还需要给出的条件是______。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类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全等三角形又叫做合同三角形,平面内的合同三角形分为真正合同三角形与镜面合同三角形,假设△ABC 和△A 1B 1C 1是全等(合同)三角形,点A 与点A 1对应,点B 与点B 1对应,点C 与点C 1对应,当沿周界A→B→C→A,及A 1→B 1→C 1→A 1环绕时,若运动方向相同,则称它们是真正合同三角形(如图1),若运动方向相反,则称它们是镜面合同三角形(如图2),两个真正合同三角形都可以在平面内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下列各组合同三角形中,是镜面合同三角形的是( )(答案)B ;提示:抓住关键语句,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B 答案中的两个三角形经过翻转180°就可以重合,故选B ;其它三个选项都需要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性质3、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60BAF ∠=︒,那么DAE ∠等于( ).A 。

60° B 。

45° C 。

30° D.15°(答案)D ;(解析)因为△AFE 是由△ADE 折叠形成的,所以△AFE ≌△ADE,所以∠FAE=∠DAE ,又因为60BAF ∠=︒,所以∠FAE =∠DAE =90602︒-︒=15°.(点评)折叠所形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是全等的关系,抓住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来解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将△BCD 沿其对角线BD 翻折得到△BED ,若∠1=35°,则∠2=________。

(答案)35°;提示:将△BCD 沿其对角线BD 翻折得到△BED,所以∠2=∠CBD ,又因为AD ∥BC ,所以∠1=∠CBD ,所以∠2=35°.4、 如图,△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α的度数是_________.(答案)∠α=80°(解析)∵∠1∶∠2∶∠3=28∶5∶3,设∠1=28x ,∠2=5x ,∠3=3x ,∴28x +5x +3x =36x =180°,x =5° 即∠1=140°,∠2=25°,∠3=15°∵△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翻折180°形成的, ∴△ABE ≌△ADC ≌△ABC ∴∠2=∠ABE ,∠3=∠ACD∴∠α=∠EBC +∠BCD =2∠2+2∠3=50°+30°=80°(点评)此题涉及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并且要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DE≌△CBF;(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2.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3.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4.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AOD≌△BOC;(2)求证:AD∥BC.5.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6.如图,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求证:AE=BC.7.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8.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9.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10.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1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12.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13.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14.如图,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求证:∠B=∠E.1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AD=2,∠DAC=30°,求AC的长.16.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度数.17.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ABC≌△BAD.18.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AC∥DF.求证:△ABC≌△DEF.19.已知: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M=∠N,AM=CN.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M≌△CDN,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2)证明:.20.如图,AB=AC,AD=AE.求证:∠B=∠C.21.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22.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23.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结论:.(均填写序号)证明:24.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CF,∠B=∠1.求证: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25.如图,已知AB=DC,AC=DB.求证:∠1=∠2.26.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和,命题的结论是和(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27.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2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E=DE.29.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DE=CE,②∠1=∠2,③∠3=∠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30.已知:如图,∠ACB=90°,AC=BC,CD是经过点C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为E、F,求证:CE=BF.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6•连云港)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DE≌△CBF;(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F=DE,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ED=∠CFB=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连接AC交BD于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E=∠CBF,由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D∥B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1)∵BE=DF,∴BE﹣EF=DF﹣EF,即BF=DE,∵AE⊥BD,CF⊥BD,∴∠AED=∠CFB=90°,在Rt△ADE与Rt△CBF中,,∴Rt△ADE≌Rt△CBF;(2)如图,连接AC交BD于O,∵Rt△ADE≌Rt△CBF,∴∠ADE=∠CBF,∴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16•曲靖)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分析】(1)首先证明△ABC≌△DFE可得∠ACE=∠DEF,进而可得AC∥DE;(2)根据△ABC≌△DFE可得BC=EF,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EB=CF,再由BF=13,EC=5进而可得EB的长,然后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在△ABC和△DFE中,∴△ABC≌△DFE(SAS),∴∠ACE=∠DEF,∴AC∥DE;(2)解:∵△ABC≌△DFE,∴BC=EF,∴CB﹣EC=EF﹣EC,∴EB=CF,∵BF=13,EC=5,∴EB==4,∴CB=4+5=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3.(2016•孝感)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分析】要证明BE=CD,只要证明AB=AC即可,由条件可以求得△AEC和△ADB全等,从而可以证得结论.【解答】证明;∵BD⊥AC于点D,CE⊥AB于点E,∴∠ADB=∠AEC=90°,在△ADB和△AEC中,∴△ADB≌△AEC(ASA)∴AB=AC,又∵AD=AE,∴BE=CD.【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4.(2016•湘西州)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AOD≌△BOC;(2)求证:AD∥BC.【分析】(1)由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可得出AO=BO,CO=DO,结合对顶角相等,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出△AOD≌△BOC;(2)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B,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出结论.【解答】证明:(1)∵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AO=BO,CO=DO.在△AOD和△BOC中,有,∴△AOD≌△BOC(SAS).(2)∵△AOD≌△BOC,∴∠A=∠B,∴AD∥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SAS证出△AOD≌△BOC;(2)找出∠A=∠B.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角,再依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证出两直线平行即可.5.(2016•云南)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即可证明△ABC≌△CD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解答】证明:∵点C是AE的中点,∴AC=CE,在△ABC和△CDE中,,∴△ABC≌△CDE,∴∠B=∠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直角三角形还有HL.6.(2016•宁德)如图,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求证:AE=B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ADE=∠BAC,借助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ADE≌△BAC,由此即可得出AE=BC.【解答】证明:∵DE∥AB,∴∠ADE=∠BAC.在△ADE和△BAC中,,∴△ADE≌△BAC(ASA),∴AE=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2016•十堰)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分析】欲证明AF=DF只要证明△ABF≌△DE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证明:∵AB∥CD,∴∠B=∠FED,在△ABF和△DEF中,,∴△ABF≌△DEF,∴AF=DF.【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8.(2016•武汉)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分析】证明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C=EF.运用SSS证明△ABC与△DEF全等.【解答】证明:∵BE=CF,∴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SSS),∴∠ABC=∠DEF,∴AB∥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9.(2016•昆明)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CF,∠ADE=∠CF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得出△ADE≌△CF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FC∥AB,∴∠A=∠ECF,∠ADE=∠CFE,在△ADE和△CFE中,,∴△ADE≌△CFE(AAS),∴AE=C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是解题的关键.10.(2016•衡阳)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分析】求出AD=BC,根据ASA推出△AED≌△BF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C=BD,∴AC+CD=BD+CD,∴AD=BC,在△AED和△BFC中,,∴△AED≌△BFC(ASA),∴D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求出△AED≌△BFC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1.(2016•重庆)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分析】根据CE∥DF,可得∠ACE=∠D,再利用SAS证明△ACE≌△FDB,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解答】证明:∵CE∥DF,∴∠ACE=∠D,在△ACE和△FDB中,,∴△ACE≌△FDB(SAS),∴AE=F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2016•南充)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分析】(1)由SAS证明△ABD≌△AC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证出∠BAN=∠CAM,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由AAS证明△ACM≌△ABN,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解答】(1)证明:在△ABD和△ACE中,,∴△ABD≌△ACE(SAS),∴BD=CE;(2)证明:∵∠1=∠2,∴∠1+∠DAE=∠2+∠DAE,即∠BAN=∠CAM,由(1)得:△ABD≌△ACE,∴∠B=∠C,在△ACM和△ABN中,,∴△ACM≌△ABN(ASA),∴∠M=∠N.【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2016•恩施州)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Rt△CBE≌Rt△BCD)的对应角相等得到∠ECB=∠DBC,则AB=AC.【解答】证明:∵BE⊥AC,CD⊥AB,∴∠CEB=∠BDC=90°.∵在Rt△CBE与Rt△BCD中,,∴Rt△CBE≌Rt△BCD(HL),∴∠ECB=∠DBC,∴AB=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14.(2016•重庆)如图,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求证:∠B=∠E.【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C=∠ECD,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BC和△CED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AB∥CD,∴∠BAC=∠ECD,在△ABC和△CED中,,∴△ABC≌△CED(SAS),∴∠B=∠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找出两边的夹角是解题的关键.15.(2016•湖北襄阳)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AD=2,∠DAC=30°,求AC的长.【分析】(1)先证明△DEB≌△DFC得∠B=∠C由此即可证明.(2)先证明AD⊥BC,再在RT△ADC中,利用30°角性质设CD=a,AC=2a,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AD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DE=DF,∠DEB=∠DFC=90°,在RT△DEB和RT△DFC中,,∴△DEB≌△DFC,∴∠B=∠C,∴AB=AC.(2)∵AB=AC,BD=DC,∴AD⊥BC,在RT△ADC中,∵∠ADC=90°,AD=2,∠DAC=30°,∴AC=2CD,设CD=a,则AC=2a,∵AC2=AD2+CD2,∴4a2=a2+(2)2,∵a>0,∴a=2,∴AC=2a=4.【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30°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记住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2016•吉安校级一模)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度数.【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F,证明∴△DGC≌△AG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得到∠CBG=∠FBG,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Rt△ABC≌Rt△DBF,∠ACB=∠DFB=90°,∴BC=BF,BD=BA,∴CD=AF,在△DGC和△AGF中,,∴△DGC≌△AGF,∴GC=GF,又∠ACB=∠DFB=90°,∴∠CBG=∠FBG,∴∠GBF=(90°﹣28°)÷2=3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2016•武汉校级四模)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ABC≌△BAD.【分析】由垂直的定义可得到∠C=∠D,结合条件和公共边,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C⊥BC,BD⊥AD,∴∠C=∠D=90,在Rt△ACB和Rt△BDA中,,∴△ACB≌△BDA(H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18.(2016•济宁二模)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AC∥DF.求证:△ABC≌△DEF.【分析】求出BC=FE,∠ACB=∠DFE,根据SAS推出全等即可.【解答】证明:∵BF=CE,∴BF+FC=CE+FC,∴BC=FE,∵AC∥DF,∴∠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SAS).【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19.(2016•诏安县校级模拟)已知: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M=∠N,AM=CN.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M≌△CDN,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MAB=∠NCD;(2)证明: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SSS、SAS、AAS、HL,所以可添加条件为∠MAB=∠NCD,或BM=DN或∠ABM=∠CDN.【解答】解:(1)你添加的条件是:①∠MAB=∠NCD;(2)证明: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故答案为:∠MAB=∠NCD;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SSS、SAS、AAS、HL(在直角三角形中).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0.(2016•屏东县校级模拟)如图,AB=AC,AD=AE.求证:∠B=∠C.【分析】要证∠B=∠C,可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ABE≌△ACD,然后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解答】证明:在△ABE与△ACD中,,∴△ABE≌△ACD(SAS),∴∠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其中一种判定方法,即“边角边”判定方法.观察出公共角∠A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2016•沛县校级一模)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分析】易证△BED≌△CFD,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即可解题.【解答】解:∵BE⊥AE,CF⊥AE,∴∠BED=∠CFD=90°,在△BED和△CFD中,,∴△BED≌△CFD(AAS),∴B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找出全等三角形并证明是解题的关键.22.(2016•福州)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和△ADC中,有,∴△ABC≌△ADC(SSS),∴∠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3.(2012•漳州)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 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可以为①②③;结论:④.(均填写序号)证明:【分析】此题可以分成三种情况:情况一:题设:①②③;结论:④,可以利用SAS定理证明△ABC≌△DEF;情况二:题设:①③④;结论:②,可以利用AAS证明△ABC ≌△DEF;情况三:题设:②③④;结论:①,可以利用ASA证明△ABC≌△DE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结论.【解答】情况一:题设:①②③;结论:④.证明:∵BF=EC,∴BF+CF=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1=∠2;情况二:题设:①③④;结论:②.证明:在△ABC和△DEF中,∵,∴△ABC≌△DEF(AAS),∴BC=EF,∴BC﹣FC=EF﹣FC,即BF=EC;情况三:题设:②③④;结论:①.证明:∵BF=EC,∴BF+CF=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ASA),∴AB=D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熟练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才能正确解答.24.(2009•大连)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CF,∠B=∠1.求证: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分析】因为BE=CF,利用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可证出BC=EF,再证明△ABC≌△DEF,从而得出AC=DF.【解答】证明:∵BE=CF,∴BE+EC=CF+EC(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即BC=EF.在△ABC和△DEF中,AB=DE,∠B=∠1,BC=EF,∴△ABC≌△DEF(SAS).∴AC=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点评】解决本题要熟练运用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5.(2006•平凉)如图,已知AB=DC,AC=DB.求证:∠1=∠2.【分析】探究思路:因为△ABO与△DCO有一对对顶角,要证∠1=∠2,只要证明∠A=∠D,把问题转化为证明△ABC≌△DCB,再围绕全等找条件.【解答】证明:在△ABC和△DCB中∵,∴△ABC≌△DCB.∴∠A=∠D.又∵∠AOB=∠DOC,∴∠1=∠2.【点评】本题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的综合运用,可以由探究题目的结论出发,找全等三角形,再寻找判定全等的条件.26.(2006•佛山)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①和③,命题的结论是②和④(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分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条件可看出主要是围绕三角形ABE和ACD 全等来求解的.已经有了一个公共角∠A,只要再知道一组对应角和一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三角形全等的结论.可根据这个思路来进行选择和证明.【解答】解:(1)命题的条件是①和③,命题的结论是②和④.(2)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AB=AC,∠ABE=∠ACD.求证:OB=OC,BE=CD.证明如下:∵AB=AC,∠ABE=∠ACD,∠BAC=∠CAB,∴△ABE≌△ACD.∴BE=CD.又∠BCD=∠ACB﹣∠ACD=∠ABC﹣∠ABE=∠CBE,∴△BOC是等腰三角形.∴OB=O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注意的是AAA和SSA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27.(2005•安徽)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分析】本题是开放题,应先确定选择哪对三角形,再对应三角形全等条件求解.做题时从已知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开始思考,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此图中有三对全等三角形.分别是:△ABF≌△DEC、△ABC≌△DEF、△BCF≌△EFC.证明:∵AB∥DE,∴∠A=∠D.又∵AB=DE、AF=DC,∴△ABF≌△DEC.【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8.(2004•昆明)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E=DE.【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易证△AEB≌△DEC,从而得出AE=DE.【解答】证明:∵AD∥BC,∠B=∠C,∴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在△AEB与△DEC中,,∴△AEB≌△DEC(SAS),∴AE=DE.【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9.(2004•淮安)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DE=CE,②∠1=∠2,③∠3=∠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分析】可以有三个真命题:(1)②③⇒①,可由ASA证得△ADE≌△BCE,所以DE=EC;(2)①③⇒②,可由SAS证得△ADE≌△BCE,所以∠1=∠2;(3)①②⇒⑧,可由ASA证得△ADE≌△BCE,所以AE=BF,∠3=∠4.【解答】解:②③⇒①证明如下:∵∠3=∠4,∴EA=EB.在△ADE和△BCE中,∴△ADE≌△BCE.∴DE=EC.①③⇒②证明如下:∵∠3=∠4,∴EA=EB,在△ADE和△BCE中,,∴△ADE≌△BCE,∴∠1=∠2.①②⇒⑧证明如下:在△ADE和△BCE中,∴△ADE≌△BCE.∴AE=BE,∠3=∠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是一道开放型的问题,选择有多种,可以采用多次尝试法,证明时要选择较为简单的进行证明.30.(2011•通州区一模)已知:如图,∠ACB=90°,AC=BC,CD是经过点C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为E、F,求证:CE=BF.【分析】根据AE⊥CD,BF⊥CD,求证∠BCF+∠B=90°,可得∠ACF=∠B,再利用(AAS)求证△BCF≌△CAE即可.【解答】证明:∵AE⊥CD,BF⊥CD∴∠AEC=∠BFC=90°∴∠BCF+∠B=90°∵∠ACB=90°,∴∠BCF+∠ACF=90°∴∠ACF=∠B在△BCF和△CAE中∴△BCF≌△CAE(AAS)∴CE=B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一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AAS)求证△BCF≌△CAE,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八年级上数学 全等三角形典型例题

八年级上数学 全等三角形典型例题
⑴求C点的坐标;
⑵D为△ABC内一点(AD>2),连AD,并以AD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DAE=90°,AD=AE,连CD、BE.试判断线段CD、BE的位置及数量关系,并给出你的证明;
⑶旋转△ADE,使D点刚好落在x轴的负半轴,连CE交y轴于M.
求证:①EM=CM;②BD=2AM.
练习2: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两直角边AB、BC为一边,分别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E和等边△BCF,连结EF、EC。
∴∠ABD=∠CAE(等角的余角相等)
故在△ABD与△CAE中,
∠BDA=∠AEC=90°(垂直定义)
∠ABD=∠CAE(已求)
AB=AC(已知)
∴△ABD≌△CAE(AAS)
∴AE=BD=7,AD=EC=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DE=AE AD=7 3=4
[变形4]:在△ABC中,∠ACB= 90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加上所求的“BD=CE”,你会发现BD在△ABD中,CE在△ACE中,
这样一来,“AB=AC”可以理解为:AB在△ABD中,AC在△ACE中,它们是一组对应边;
“AD=AE”可以理解为:AD在△ABD中,AE在△ACE中,它们是一组对应边;
所以只需要说明它们的夹角相等即可。
关键还是在于:说明“相等的边(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
解:∵∠1=∠2(已知)
∴∠1+∠CAD=∠2+∠CAD(等式性质)
即:∠BAD=∠CAE
∴在△ABD与△ACE中,
AB=AC(已知)
∠BAD=∠CAE(已求)
AD=AE
∴△ABD≌△ACE(SAS)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详解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详解

【例题精选】:例1:已知: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AF⊥AB且AF=AB,作AH⊥AC,使AH=AC,连结BH、CF,且BH与CF交于D点。

求证:(1)BH=CF(2)BH⊥CF例2:已知,如图:BD、CE是∆ABC的高,分别在高上取点P与Q,使BP=AC,CQ=AB。

求证:AQ=AP例4:已知:如图,AD∥BC,AE、BE分别平分∠DAB和∠CBA,DC过点E。

求证:AB=AD+BC例5: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E ,且∠B+∠D =180︒。

求证:AE=AD+BE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F 分别在AC 、AB 边上,∠EDF=90︒。

求证:BF CE EF +>例1分析:从图中可观察分析,若证BH=CF ,显然,若能证出∆ABH ≌∆AFC ,问题就能解决。

从已知看,已经知道AF=AB ,AC=AH 。

这两个三角形已经具备两条边对应相等了。

还要证明第三条边相等,显然不可能用“边边边”公理了。

只能寻求两对应边的夹角了。

从已知看,∠BAF 和∠HAC 都是直角。

而图中的∠BAC 显然是公共角,根据等式性质,问题可以顺利解决。

证明:(1)∵AF ⊥AB ,AH ⊥AC ∴∠BAF=∠HAC=90︒∴∠BAF +∠BAC=∠HAC +∠BAC ∴即∠F AC=∠BAH在∆ABH 和∆AFC 中()()()AB AF BAH FAC AH AC =∠=∠=⎧⎨⎪⎪⎩⎪⎪已知已证已知∴∆ABH ≌∆AFC (边角边)∴BH=F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设AC 与BH 交于点P在∆APH 中 ∵∠HAP=90︒∴∠2+∠3=90︒(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4∴∠1+∠4=∠2+∠3=90︒ 在∆PDC 中 ∵∠1+∠4=90︒ ∴∠HDC=90︒∴BH ⊥CF例2分析:从要证的结论AQ=AP ,只有在∆ABP 和∆QCA 中找对应原素,不难发现,已经有BP=AC 、CQ=AB ,也就是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经有两条对应边相等。

(完整)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DE≌△CBF;(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2.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3.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4.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AOD≌△BOC;(2)求证:AD∥BC.5.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6.如图,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求证:AE=BC.7.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8.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9.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10.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1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12.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13.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14.如图,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求证:∠B=∠E.1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AD=2,∠DAC=30°,求AC的长.16.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度数.17.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ABC≌△BAD.18.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AC∥DF.求证:△ABC≌△DEF.19.已知: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M=∠N,AM=CN.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M≌△CDN,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 ;(2)证明: .20.如图,AB=AC,AD=AE.求证:∠B=∠C.21.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22.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23.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 ;结论: .(均填写序号)证明:24.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CF,∠B=∠1.求证: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25.如图,已知AB=DC,AC=DB.求证:∠1=∠2.26.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 和 ,命题的结论是 和 (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27.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2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E=DE.29.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DE=CE,②∠1=∠2,③∠3=∠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30.已知:如图,∠ACB=90°,AC=BC,CD是经过点C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为E、F,求证:CE=BF.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6•连云港)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ADE≌△CBF;(2)若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F=DE,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ED=∠CFB=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连接AC交BD于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E=∠CBF,由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D∥B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1)∵BE=DF,∴BE﹣EF=DF﹣EF,即BF=DE,∵AE⊥BD,CF⊥BD,∴∠AED=∠CFB=90°,在Rt△ADE与Rt△CBF中,,∴Rt△ADE≌Rt△CBF;(2)如图,连接AC交BD于O,∵Rt△ADE≌Rt△CBF,∴∠ADE=∠CBF,∴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16•曲靖)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分析】(1)首先证明△ABC≌△DFE可得∠ACE=∠DEF,进而可得AC∥DE;(2)根据△ABC≌△DFE可得BC=EF,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EB=CF,再由BF=13,EC=5进而可得EB的长,然后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在△ABC和△DFE中,∴△ABC≌△DFE(SAS),∴∠ACE=∠DEF,∴AC∥DE;(2)解:∵△ABC≌△DFE,∴BC=EF,∴CB﹣EC=EF﹣EC,∴EB=CF,∵BF=13,EC=5,∴EB==4,∴CB=4+5=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3.(2016•孝感)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分析】要证明BE=CD,只要证明AB=AC即可,由条件可以求得△AEC和△ADB全等,从而可以证得结论.【解答】证明;∵BD⊥AC于点D,CE⊥AB于点E,∴∠ADB=∠AEC=90°,在△ADB和△AEC中,∴△ADB≌△AEC(ASA)∴AB=AC,又∵AD=AE,∴BE=CD.【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4.(2016•湘西州)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AOD≌△BOC;(2)求证:AD∥BC.【分析】(1)由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可得出AO=BO,CO=DO,结合对顶角相等,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出△AOD≌△BOC;(2)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B,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出结论.【解答】证明:(1)∵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AO=BO,CO=DO.在△AOD和△BOC中,有,∴△AOD≌△BOC(SAS).(2)∵△AOD≌△BOC,∴∠A=∠B,∴AD∥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SAS证出△AOD≌△BOC;(2)找出∠A=∠B.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角,再依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证出两直线平行即可.5.(2016•云南)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即可证明△ABC≌△CD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解答】证明:∵点C是AE的中点,∴AC=CE,在△ABC和△CDE中,,∴△ABC≌△CDE,∴∠B=∠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直角三角形还有HL.6.(2016•宁德)如图,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求证:AE=B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ADE=∠BAC,借助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ADE≌△BAC,由此即可得出AE=BC.【解答】证明:∵DE∥AB,∴∠ADE=∠BAC.在△ADE和△BAC中,,∴△ADE≌△BAC(ASA),∴AE=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2016•十堰)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分析】欲证明AF=DF只要证明△ABF≌△DE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证明:∵AB∥CD,∴∠B=∠FED,在△ABF和△DEF中,,∴△ABF≌△DEF,∴AF=DF.【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8.(2016•武汉)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分析】证明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C=EF.运用SSS证明△ABC与△DEF全等.【解答】证明:∵BE=CF,∴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SSS),∴∠ABC=∠DEF,∴AB∥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9.(2016•昆明)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求证:AE=CE.【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CF,∠ADE=∠CF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得出△ADE≌△CF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FC∥AB,∴∠A=∠ECF,∠ADE=∠CFE,在△ADE和△CFE中,,∴△ADE≌△CFE(AAS),∴AE=C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是解题的关键.10.(2016•衡阳)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分析】求出AD=BC,根据ASA推出△AED≌△BF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C=BD,∴AC+CD=BD+CD,∴AD=BC,在△AED和△BFC中,,∴△AED≌△BFC(ASA),∴D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求出△AED≌△BFC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1.(2016•重庆)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分析】根据CE∥DF,可得∠ACE=∠D,再利用SAS证明△ACE≌△FDB,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解答】证明:∵CE∥DF,∴∠ACE=∠D,在△ACE和△FDB中,,∴△ACE≌△FDB(SAS),∴AE=F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2016•南充)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1)求证:BD=CE;(2)求证:∠M=∠N.【分析】(1)由SAS证明△ABD≌△AC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证出∠BAN=∠CAM,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由AAS证明△ACM≌△ABN,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解答】(1)证明:在△ABD和△ACE中,,∴△ABD≌△ACE(SAS),∴BD=CE;(2)证明:∵∠1=∠2,∴∠1+∠DAE=∠2+∠DAE,即∠BAN=∠CAM,由(1)得:△ABD≌△ACE,∴∠B=∠C,在△ACM和△ABN中,,∴△ACM≌△ABN(ASA),∴∠M=∠N.【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2016•恩施州)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Rt△CBE≌Rt△BCD)的对应角相等得到∠ECB=∠DBC,则AB=AC.【解答】证明:∵BE⊥AC,CD⊥AB,∴∠CEB=∠BDC=90°.∵在Rt△CBE与Rt△BCD中,,∴Rt△CBE≌Rt△BCD(HL),∴∠ECB=∠DBC,∴AB=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14.(2016•重庆)如图,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求证:∠B=∠E.【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C=∠ECD,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BC 和△CED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AB∥CD,∴∠BAC=∠ECD,在△ABC和△CED中,,∴△ABC≌△CED(SAS),∴∠B=∠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找出两边的夹角是解题的关键.15.(2016•湖北襄阳)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1)求证:AB=AC;(2)若AD=2,∠DAC=30°,求AC的长.【分析】(1)先证明△DEB≌△DFC得∠B=∠C由此即可证明.(2)先证明AD⊥BC,再在RT△ADC中,利用30°角性质设CD=a,AC=2a,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AD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DE=DF,∠DEB=∠DFC=90°,在RT△DEB和RT△DFC中,,∴△DEB≌△DFC,∴∠B=∠C,∴AB=AC.(2)∵AB=AC,BD=DC,∴AD⊥BC,在RT△ADC中,∵∠ADC=90°,AD=2,∠DAC=30°,∴AC=2CD,设CD=a,则AC=2a,∵AC2=AD2+CD2,∴4a2=a2+(2)2,∵a>0,∴a=2,∴AC=2a=4.【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30°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记住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2016•吉安校级一模)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度数.【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F,证明∴△DGC≌△AG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得到∠CBG=∠FBG,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Rt△ABC≌Rt△DBF,∠ACB=∠DFB=90°,∴BC=BF,BD=BA,∴CD=AF,在△DGC和△AGF中,,∴△DGC≌△AGF,∴GC=GF,又∠ACB=∠DFB=90°,∴∠CBG=∠FBG,∴∠GBF=(90°﹣28°)÷2=3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2016•武汉校级四模)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ABC≌△BAD.【分析】由垂直的定义可得到∠C=∠D,结合条件和公共边,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C⊥BC,BD⊥AD,∴∠C=∠D=90,在Rt△ACB和Rt△BDA中,,∴△ACB≌△BDA(H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18.(2016•济宁二模)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AC∥DF.求证:△ABC≌△DEF.【分析】求出BC=FE,∠ACB=∠DFE,根据SAS推出全等即可.【解答】证明:∵BF=CE,∴BF+FC=CE+FC,∴BC=FE,∵AC∥DF,∴∠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SAS).【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19.(2016•诏安县校级模拟)已知: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M=∠N,AM=CN.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M≌△CDN,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 ∠MAB=∠NCD ;(2)证明: 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 .【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SSS、SAS、AAS、HL,所以可添加条件为∠MAB=∠NCD,或BM=DN或∠ABM=∠CDN.【解答】解:(1)你添加的条件是:①∠MAB=∠NCD;(2)证明: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故答案为:∠MAB=∠NCD;在△ABM和△CDN中∵∠M=∠N,AM=CM,∠MAB=∠NCD∴△ABM≌△CDN(AS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SSS、SAS、AAS、HL(在直角三角形中).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0.(2016•屏东县校级模拟)如图,AB=AC,AD=AE.求证:∠B=∠C.【分析】要证∠B=∠C,可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ABE≌△ACD,然后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解答】证明:在△ABE与△ACD中,,∴△ABE≌△ACD(SAS),∴∠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其中一种判定方法,即“边角边”判定方法.观察出公共角∠A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2016•沛县校级一模)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分析】易证△BED≌△CFD,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即可解题.【解答】解:∵BE⊥AE,CF⊥AE,∴∠BED=∠CFD=90°,在△BED和△CFD中,,∴△BED≌△CFD(AAS),∴B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找出全等三角形并证明是解题的关键.22.(2016•福州)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和△ADC中,有,∴△ABC≌△ADC(SSS),∴∠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3.(2012•漳州)在数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BF=EC,③∠B=∠E,④∠1=∠2.请你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给予证明.题设: 可以为①②③ ;结论: ④ .(均填写序号)证明:【分析】此题可以分成三种情况:情况一:题设:①②③;结论:④,可以利用SAS 定理证明△ABC≌△DEF;情况二:题设:①③④;结论:②,可以利用AAS证明△ABC≌△DEF;情况三:题设:②③④;结论:①,可以利用ASA证明△ABC≌△DE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结论.【解答】情况一:题设:①②③;结论:④.证明:∵BF=EC,∴BF+CF=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1=∠2;情况二:题设:①③④;结论:②.证明:在△ABC和△DEF中,∵,∴△ABC≌△DEF(AAS),∴BC=EF,∴BC﹣FC=EF﹣FC,即BF=EC;情况三:题设:②③④;结论:①.证明:∵BF=EC,∴BF+CF=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ASA),∴AB=D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熟练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才能正确解答.24.(2009•大连)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CF,∠B=∠1.求证:AC=DF.(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分析】因为BE=CF,利用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可证出BC=EF,再证明△ABC≌△DEF,从而得出AC=DF.【解答】证明:∵BE=CF,∴BE+EC=CF+EC(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即BC=EF.在△ABC和△DEF中,AB=DE,∠B=∠1,BC=EF,∴△ABC≌△DEF(SAS).∴AC=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点评】解决本题要熟练运用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5.(2006•平凉)如图,已知AB=DC,AC=DB.求证:∠1=∠2.【分析】探究思路:因为△ABO与△DCO有一对对顶角,要证∠1=∠2,只要证明∠A=∠D,把问题转化为证明△ABC≌△DCB,再围绕全等找条件.【解答】证明:在△ABC和△DCB中∵,∴△ABC≌△DCB.∴∠A=∠D.又∵∠AOB=∠DOC,∴∠1=∠2.【点评】本题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的综合运用,可以由探究题目的结论出发,找全等三角形,再寻找判定全等的条件.26.(2006•佛山)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O 点.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1)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是 ① 和 ③ ,命题的结论是 ② 和 ④ (均填序号);(2)证明你写出的命题.【分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条件可看出主要是围绕三角形ABE和ACD全等来求解的.已经有了一个公共角∠A,只要再知道一组对应角和一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三角形全等的结论.可根据这个思路来进行选择和证明.【解答】解:(1)命题的条件是①和③,命题的结论是②和④.(2)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AB=AC,∠ABE=∠ACD.求证:OB=OC,BE=CD.证明如下:∵AB=AC,∠ABE=∠ACD,∠BAC=∠CAB,∴△ABE≌△ACD.∴BE=CD.又∠BCD=∠ACB﹣∠ACD=∠ABC﹣∠ABE=∠CBE,∴△BOC是等腰三角形.∴OB=O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注意的是AAA和SSA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27.(2005•安徽)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并任选其中一对给予证明.【分析】本题是开放题,应先确定选择哪对三角形,再对应三角形全等条件求解.做题时从已知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开始思考,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此图中有三对全等三角形.分别是:△ABF≌△DEC、△ABC≌△DEF、△BCF≌△EFC.证明:∵AB∥DE,∴∠A=∠D.又∵AB=DE、AF=DC,∴△ABF≌△DEC.【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8.(2004•昆明)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E=DE.【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易证△AEB≌△DEC,从而得出AE=DE.【解答】证明:∵AD∥BC,∠B=∠C,∴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在△AEB与△DEC中,,∴△AEB≌△DEC(SAS),∴AE=DE.【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9.(2004•淮安)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DE=CE,②∠1=∠2,③∠3=∠4.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分析】可以有三个真命题:(1)②③⇒①,可由ASA证得△ADE≌△BCE,所以DE=EC;(2)①③⇒②,可由SAS证得△ADE≌△BCE,所以∠1=∠2;(3)①②⇒⑧,可由ASA证得△ADE≌△BCE,所以AE=BF,∠3=∠4.【解答】解:②③⇒①证明如下:∵∠3=∠4,∴EA=EB.在△ADE和△BCE中,∴△ADE≌△BCE.∴DE=EC.①③⇒②证明如下:∵∠3=∠4,∴EA=EB,在△ADE和△BCE中,,∴△ADE≌△BCE,∴∠1=∠2.①②⇒⑧证明如下:在△ADE和△BCE中,∴△ADE≌△BCE.∴AE=BE,∠3=∠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是一道开放型的问题,选择有多种,可以采用多次尝试法,证明时要选择较为简单的进行证明.30.(2011•通州区一模)已知:如图,∠ACB=90°,AC=BC,CD是经过点C的一条直线,过点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为E、F,求证:CE=BF.【分析】根据AE⊥CD,BF⊥CD,求证∠BCF+∠B=90°,可得∠ACF=∠B,再利用(AAS)求证△BCF≌△CAE即可.【解答】证明:∵AE⊥CD,BF⊥CD∴∠AEC=∠BFC=90°∴∠BCF+∠B=90°∵∠ACB=90°,∴∠BCF+∠ACF=90°∴∠ACF=∠B在△BCF和△CAE中∴△BCF≌△CAE(AAS)∴CE=B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一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AAS)求证△BCF≌△CAE,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例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例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例题1.如图10,已知,∠∠°,与相交于点,连接,.求证:证:∵Rt△ABC≌Rt△ADE,∴AC=AE,AD=AB,∠CAB=∠EAD,∴∠CAB-∠DAB=∠EAD-∠DAB.即∠CAD=∠EAB.∴△CAD≌△EAB,∴CD=EB,∠ADC=∠ABE.又∵∠ADE=∠ABC,∴∠CDF=∠EBF.又∵∠DFC=∠BFE,∴△CDF≌△EBF.∴CF=EF.2.如图,已知AB=AD,AC=AE,∠BAE=∠DAC.求证:∠C=∠E.证明:∵∠BAE=∠DAC,∴∠BAE﹣∠CAE=∠DAC﹣∠CAE,即∠BAC=∠DAE,在△ABC和△ADE中,∵,∴△ABC≌△ADE(SAS),∴∠C=∠E.3.如图,点D,A,E,B在同一直线上,EF=BC,DF=AC,DA=EB.试说明:∠F=∠C.证明:∵DA=EB,∴DE=AB.在△DEF和△ABC中,∵DE=AB,DF=AC,EF=BC,∴△DEF≌△ABC(SSS),∴∠F=∠C.4.已知:如图,AB⊥AE,AD⊥AC,∠B=∠E,CB=DE.(1)求证:△ABC≌△AED;(2)求证:CB⊥DE.证明:(1)AB⊥AE,AD⊥AC∠∠∠∠∠∠∠∠在△ABC与△AED中∠∠∠∠∴△ABC≌△AED(AAS)(2)设DE与AB、CB分别交于点E、F.在△AEF与△BGF中∠∠∠∠∠∠∠∠∠∠∠∠∠∠即5.如图,在△ABC中,∠A=90°,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交AC于D,且AD=DE(1)求证:∠ABD=∠C;(2)求∠C的度数.解:(1)证明:∵DE⊥BC,∠A=90°即DA⊥AB且AD=DE,∴BD平分∠ABC.∴∠ABD=∠DBC.∵DE垂直平分BC,∴BD=CD.∴∠DBC=∠C.∴∠ABD=∠C.(2)∵∠ABC+∠C=90°,∠ABD=∠CBD=∠C,∴3∠C=90°.∴∠C=30°.6.如图,已知:AB=AD,BC=CD,AE⊥BC,垂足为E,AF⊥CD,垂足为F.求证:(1)∠B=∠D;(2)AE=AF.证明:(1)在△ABC与△ADC中,,∴△ABC≌△ADC,∴∠B=∠D;(2)∵△ABC≌△ADC,∴∠ACB=∠ACD,∵AE⊥BC,垂足为E,AF⊥CD,垂足为F,∴AE=AF.7.如图,∠ABE=∠ACD=Rt∠,AE=AD,∠ABC=∠ACB.求证:∠BAE=∠CAD.证明:在△ABC中,∴AB= AC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在Rt△ABE和Rt△ACD中,∵AB =AC, AE =AD,∴Rt△ABE≌Rt△ACD(HL),∴∠BAE=∠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8.已知△ABN和△ACM的位置如图所示,∠1=∠2,AB=AC,AM=AN,求证:∠M=∠N.证明:∵∠1=∠2,∴∠BAN=∠CAM ,AB=AC,AM=AN,∴△ABN≌△ACM,∴∠M=∠N.9.如图,在△ABC和△DCB中,∠A=∠D=90°, AC=BD,AC与BD相交于点O.(1)证明:△ABC≌△DCB;(2)△OBC是何种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证明:(1)在△ABC和△DCB中,∠A=∠D=90°,AC=BD,BC为公共边,(2)△O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如下:∵Rt△ABC≌Rt△DCB,∴∠ACB=∠DBC,∴OB=OC,∴△OBC是等腰三角形.10.如图,在△ABC 中,AB=AC,点D,E在边BC上,且BD=CE.(1)求证: △ABD≌△ACE;(2)若∠B=40°,AB=BE,求∠DAE的度数.(1)证明:∵AB=AC,∴∠B=∠C,在△ABD和△ACE中,∠∠,∴△ABD≌△ACE.(2)∵AB=BE,∴∠BAE=∠BEA,∠∠∵∠B=40°,∴∠BAE=∠BEA=70°,∵△ABD≌△ACE,∴AD=AE,∴∠ADE=∠AED=70°,∴∠DAE=180°−70°−70°=40°.。

8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8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8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一、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1。

例1:如图,在△ABC中,AB = AC,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D≌△ACD。

解析:1. 在△ABD和△ACD中:- 已知AB = AC(题目中给出的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 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BD = CD(中线的定义)。

- AD = AD(公共边)。

2. 根据SSS(边边边)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BD≌△ACD。

二、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2。

例2:已知:如图,AB = AD,∠B = ∠D,∠1=∠2,求证:△ABC≌△ADE。

解析:1. 因为∠1 = ∠2,所以∠1+∠DAC = ∠2+∠DAC,即∠BAC = ∠DAE。

2. 在△ABC和△ADE中:- 已知AB = AD。

- ∠B = ∠D。

- 且∠BAC = ∠DAE(已证)。

3. 根据ASA(角边角)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BC≌△ADE。

三、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3。

例3:如图,在△ABC中,∠C = 90°,AC = 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AB = 6cm,求△DEB的周长。

解析:1. 因为AD平分∠CAB,∠C = 90°,DE⊥A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CD = DE。

2. 在Rt△ACD和Rt△AED中:- AD = AD(公共边)。

- CD = DE(已证角平分线性质)。

- 根据HL(斜边直角边)定理,可得Rt△ACD≌Rt△AED。

- 所以AC = AE。

3. 因为AC = BC,AB = 6cm,设AC = BC=x,根据勾股定理AC^2+BC^2=AB^2,即x^2+x^2=6^2,2x^2=36,x^2=18,x = 3√(2)。

4. 又因为AE = AC = 3\sqrt{2}\),所以BE=AB - AE = 6 - 3\sqrt{2}\)。

5. 而△DEB的周长为DE+DB+BE,因为CD = DE,BC = BD + CD,所以△DEB的周长为BC+BE = 3\sqrt{2}+6 - 3\sqrt{2}=6cm。

三角形全等典型例题

三角形全等典型例题

一位同学拿了两块45°的三角尺△MNK、△ACB 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的直角顶点M放在 △ABC的斜边AB的中点处,设AC=BC=a.(本题 10分)
(1)如图1,两个三角尺的重叠部分为△ACM,则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周长为 ; (2)将图1中的△MNK绕顶点M逆时针旋转45°, 得到图2,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周长 为 ; (3)如果将△MNK绕M旋转到不同于图1,图2的 位置,如图3所示,猜想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多 少?并试着加以验证.
E F B
图3
s
s △BEF的
A
D
C
如图,AD∥BC,∠A=90°,以点B为圆 心,BC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AD于点 E,连接BE,过点C作CF⊥BE,垂足为 F,求证:AB=FC
A F E D
B
C
在△ABC中,∠BAC=90°,AB=AC,点D是线 段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重合).DE⊥BE 于E,∠EBA=∠ACB,DE与AB相交于点F. (1)当点D与点C重合时(如图1),探究线段 BE与FD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当点D与点C不重合时(如图2),试判断 (1)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已知:如图,AB=AC,点D是BC的中点, AB 平分∠DAE,AE⊥BE,垂足为E. (1)求证:AD=AE. (2)若BE∥A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 理由.
如图:在△ABC中,B长线上截取CG=AB,连接AD、 AG. (1)求证:△ABD≌△GCA; (2)请你确定 △ADG的形状, 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90o,AC=CB, F是AB边上的中点,点D、E分别在AC、BC边上运 动,且始终保持AD=CE,连接DE、DF、EF。 (1)求证:△ADF≌△CEF; (2)试证明△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极易出错典型例题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极易出错典型例题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极易出错典型例题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涉及五个判定定理(SSS 、SAS 、ASA 、AAS 、HL ),其中SAS 是学生最易犯错的.先看几题:1、如图,△ABC 中,AB=AC ,点D 、E 在BC 上,且AD=AE ,求证:BD=CE本题很多同学会出现以下错误解答:∵AB=AC ∴∠B=∠C在△ABD 和△ACE 中,AB=AC∠B=∠ C △ABD≌△ACE AD=AE∴BD=CE点评:运用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要两边夹角对应相等,对△ABD 和△ACE 来说,AB 和AD 没有夹着∠B ,AC 和AE 也没有夹着∠C.正确解答思路:过A做A H ⊥BC 于H,则AH=CH,DH=EH;从而有BD=CE.2、如图,已知AO 平分∠BAC ,BO=CO ;求证:∠B=∠C教学检查,发现有很多人是用下面错误解法的:∵AO 平分∠BAC ∴∠BAO=∠CAO在△ABO 和△ACO 中,∠BAO=∠CAOAO=AOBO=CO△ABO ≌△∠B=∠C点评:出错原因跟上题雷同. 正确解答思路:过O 分别作O E ⊥AB 于E,OF ⊥AC 于F,则OE=OF.再根据HL 判定定理推出△EBO ≌△FCO 从而得到∠B=∠C3、如图3、在△ABC 中,AD 平分∠BAC,DE ⊥AB 于E, DF ⊥AC 于F,D 为BC 中点.求证:AB=AC. 错解:∵AD 平分∠BAC,∴∠BAD=∠CAD. 又∵D 为BC 中点∴BD=CD在△ABD 和△ACD 中, ∠BAD=∠CADBD=CDAD=AD△ ABD ≌ACD ∴AB=AC正确解答思路: ∵AD 平分∠BAC, DE ⊥AB 于E,DF ⊥AC 于F ,∴DE=DF.又∵D 为BC 中点∴BD=CD 。

再根据HL 判定定理推出△EBD≌△FCD 从而得到∠B=∠C, ∴AB=ACC B C BC BC。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例题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例题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典型例题2例1.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这两个角夹边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A A ’D D’B C B’ C’已知:在∆ABC 和∆A B C '''中∠=∠∠=∠⊥A A B B CD AB '',,于D ,C D A B ''''⊥于D’,且CD C D ='' 求证:∆∆ABC A B C ≅'''证明:在Rt ADC ∆和Rt A D C ∆'''中∠=∠∠=∠==⎧⎨⎪⎩⎪A A ADC A D C CD C D ''''''90∴≅Rt ADC Rt A D C AAS ∆∆'''()∴=AC A 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在∆ABC 和∆A B C '''中∠=∠∠=∠=⎧⎨⎪⎩⎪A A B B AC A C ''''∴≅∆∆ABC A B C AAS '''()例2. 已知,如图AB//CD ,BE 、CE 分别是∠ABC 、∠BCD 的平分线,点E 在AD 上,求证:BC AB CD =+F C证明:AB//CD∴∠+∠=ABC BCD 180又BE 、CE 平分∠∠ABC ACD , ∴∠=∠∠=∠EBC ABC ECB BCD 1212,∴∠+∠=∠+∠=⨯=EBC ECB ABC BCD 121218090()∴∠=BEC 9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BC 上取BF =BA ,连结EF在∆ABE 和∆FBE 中 AB FB ABE FBEBE BE =∠=∠=⎧⎨⎪⎩⎪∴≅∆∆ABE FBE SAS ()∴∠=∠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3180BEC∴∠+∠=-∠=-=131801809090 BEC又,∠+∠=∠=∠249012∴∠=∠34(等量代换)在∆CFE 和∆CDE 中 ∠=∠=∠=∠⎧⎨⎪⎩⎪FCE DCE CE CE()角平分线定义43∴≅∆∆CFE CDE ASA ()∴=CD 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C BF CF AB 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期末考试范围: 七下:第3,4,5,6章 (整式的乘除、因 式分解、分式、数据与统计图表) 八上: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第2章(2.1—2.3)(等腰三角 形的性质为止)
全等三角形
如图,BE=CD,∠1=∠2,则AB=AC吗?为什么? BD=CE吗?
A
D
E
1
2
B
C
6. 如图,CD⊥AB于D,BE⊥AC与 E,BE、CD交于O,且AO平分 ∠BAC,求证:OB=OC
这样的点 有几个?
各内角与外角的角平分线 4个
•6、作图,你能否找出一个点,使 它到线段AB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并
且到∠COD两边的距离也相等.
A
C
B
O
D
试说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 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若三角形三条边边长分别为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条边 的距离为r,则三角形的面积
C
1 2;
3 4
P
34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
2
A
O
B
D
要修建一个超市P,要满足三个村庄A、B、C 都到超市的距离相等(村庄的位置形成一个三 角形),请问如何确定这个超市的位置,说明 理由?
A
如图:点P为所求位置
B
P
C
3、有三条笔直的公路a,b,c,要修建一个水 电站O,使点O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于点O,∠A=60°.求证:CD+BE=BC.
方法总结:
A
A
H
E D
O
E D
O
B
F
CB
BE=BF
C
BH=BC
统一模型:角平分线轴对称模型
变形_1: 以点A为顶点作二个等腰直角三角
形(△ABC,△ADE),如图所示,连接
BD,CE (1)求证:BD=CE
C
(2)求∠BFC的度数
D
F
A
B
E
以点A为顶点作二个等边三角形(△ABC, △ADE),连接CD,连接BE. 有哪些结论?
C
D F
BEAFra bibliotek 变形_2: :以点A为顶点作二个等边三角
形(△ABC,△ADE),连接CD,连接
结论1:△BOE≌△BOF,
A
需要证:CF=CD
角平分线,构筝形 线段和差,截长补短
B
E D
O
F
C
如图,△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CE交 于点O,∠A=60°.求证:CD+BE=BC.
在线段BA或延长线上取点H,使得BH=BC, 连结OH。
A H
结论:△BOH≌△BOC
要证:EH=CD 即证:△EOH≌△DOC
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 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 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1)AE=CF; ((24))△ 当E∠PEFP是F等在腰△直AB角C内三绕角顶形点;P(旋3)转S四时边形EAFEP=FAP12(点SΔAEBC ; 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A
E
D
A
E
D
B
C
(1)
B
C
(2)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E ,CF 都 是△ABC高,P 是BE 上一点且 BP=AC ,Q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且CQ=AB , 连接AP ,AQ ,QP ,求证:
(1)AP=AQ ; (2)AP⊥AQ .
如图13,已知∠BAC=∠DAE,∠1=∠2, BD=CE,请说明△ABD≌△ACE吗?为什么?
常规结论有哪些:
D E
A
B
F
C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BE, 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 AD上.求证:BC=AB+DC.
F
D E A
B C
如图,△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CE交 于点O,∠A=60°.求证:CD+BE=BC.
你能有哪些结论?
在线段BC取点F,使得BF=BE,连结OF。
BE.
(1)求证:BD=CE
(2)求∠BFC的度数
C
D F
B
E
A
已知如图,△ABC与△EDC都是等边三角 形,且A.D.E在同一条直线上,若 ∠DBE=86° 则∠ADB=
A
D
B
C
E
如图(1),等边△ABC 中,D是AB边上的动点, 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DEC ,连结AE。
1)试说明AE∥BC的理由 3)如图(2),将(1)中点D运动到边BA的延长 线上,所作仍为等边三角形。请问是否仍有 AE∥BC?证明你的猜想。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结论3:PAB≌PAC
B
AB AC
3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
1 2
5=6
5
6P
4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
条件:CD是线段AB的中垂线
结论1:AO BO;CD AB(中垂线的意义);
结论2:PA PB(中垂线的性质定理);
结论3:PAO≌PBO;
1 (a b c)r
为__2__________.
手拉手模型
常见图形5(背靠背)
例3: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
1放置,点D在BC上,连结BE,AD,AD
的延长线交BE于点F.求证:(1)BE=AD;
(2) AF⊥BE
B
F D
E
C
A
如图,已知 中, ,BE ,CF 都是 的高,P 是BE 上一点且BP=AC ,Q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且CQ=AB ,连接AP ,AQ ,QP ,求证:
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如图,已知Rt△ABC≌Rt△ADE,∠ABC= ∠ADE=90°, BC与DE相交于点F,连接CD,EB.21 (1)图中还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2)求证:CF=EF.
条件:AP平分∠BAC,PB⊥AB,PC⊥AC
结论1:1 2(角平分线的意义);
3 4=900(垂直的意义); 结论2:PB PC(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截长补短法作辅助线
要证明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可 以采取“截长补短”法。
截长法,即在较长线段上截取一段等 于两较短线段中的一条,再证剩下的一段 等于另一段较短线段。
补短法,即把两短线段补成一条,再 证它与长线段相等。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BE, 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 AD上.求证:BC=AB+DC.
E D
O
B
C
如图,△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CE交 于点O,∠A=60°.求证:CD+BE=BC.
在线段BA或延长线上取点H,使得CD=EH,
连结OH。 A
H
要证△BOH≌△BOC,
已有条件BO=BO,
E
∠HBO=∠CBO.
D O
B
C
原因:没有用到角平分线模型
如图,△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CE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