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原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而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示例。

1. 知识结构理论知识结构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新知识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究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了解其中的薄弱点,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个简短的诊断测试,了解学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比如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应用。

2. 可逆思维理论可逆思维理论认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操作到符号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符号。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将物体等分的实际操作,理解分数表示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然后,逐渐引入抽象的分数符号,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来表示和比较不同大小的分数。

3. 情感影响理论情感影响理论认为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几何图形拼贴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4. 智力发展理论智力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进行差异化。

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具体操作阶段,他们更擅长通过具体的物体和形象来理解数学概念。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教具和图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实 际工作 中,我深深体会到 :对孩 子进行赏识教育 ,是促使 孩子将 自身能力发展至极 限的最好 方法,是促使孩子性格开
能力 ;统计 部分,我们 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
学会学 以致用 。教师 自身的行为,也是进行健康心理渗透的 良好渠道 .孔 子 日: “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 而不行 。”教师就像 是学生的一个样板,教师怎么做 ,必会

刨设宽松愉悦的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创 设宽松 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舒畅地投入学习 ,
简便。并由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 = ( 长十 宽 ) ×2 ,这节
课的许多 内容都是 由学生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的,
形成师 生互动、彼此接纳 的教学 心理气氛,进而调动他们 的
渴望 被赏识 。”赏识 ,是指 充分认识到人 的积极 因素,并加
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 自己发现结论 的喜悦与 自豪感 ;图 形认识单 元,我们 可以重点培养学生 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
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赏识 可以发现孩子 的优 点和 长处,激发孩子 的内在动力 。对 孩子进行 赏识教育 ,尊重孩 子、相信 孩子 、鼓励孩子 ,可 以 帮助孩 子扬长避短 ,克服 自卑、懦弱心理 ,树立 自信心 。在
成就动机 ,积极参 与到学习中。 例如 ,肯 德基是学生很 喜欢 吃 的食物 ,在 教学 《 两位数 加一位数 的不进 位加法》 ,我就 以肯 德基 为素材创设教学情 景 ,同时把课题 改为 《 肯德基餐厅里 的学问》。这样 ,教师

在课堂小结时,他们为 自己会学习而感到高兴和 自豪 。在小组
学科 课程的功能与 目标 ,深入挖掘教学 内容 中的心珲健康教 育 因素,准确 把握切入 点和结合 点。则学科 的教学过程都 能 起 到培养 学生 良好心理素质 的作用 。健康 向上 的精神状态 是 支撑人类 生活的基石,我们在教学 中应该注意调节学生 的心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学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通过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和学习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三个方面探讨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认知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学习和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启发式问题、启发式讨论和启发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原理,帮助学生记忆数学知识。

例如,通过多次重复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数学公式和定理牢固地记住,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二、发展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的个体发展过程,关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内容。

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引导他们认识数字和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分享经验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浅谈心理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心理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心理游戏是一种集合了游戏要素和心理学原理的教学方式,它融合了趣味性、情感性和思维性于一体。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特别需要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而心理游戏正好能够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学习体验。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心理游戏正是符合了这一点。

通过心理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心理游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正因如此,心理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心理游戏可以作为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心理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心理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一些思维活跃的心理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心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思维活动,寓教于乐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心理游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心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相互配合,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如何设计和选择心理游戏1.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心理游戏在设计和选择心理游戏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心理游戏,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确保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小学数学教案心理分析

小学数学教案心理分析

小学数学教案心理分析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学习动力;2. 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3.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认知:认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2. 加减乘除运算: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以及运算规律;3. 计量单位:长度、面积、容积等的计量单位换算;4. 分数:分数的认知以及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5. 几何图形:认识各种几何图形,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6. 数据统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通过游戏、趣味的数学题目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2. 引导学习: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3. 练习巩固: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4.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5.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学习。

心理分析:1.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能会出现困惑和挫折感,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2. 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3.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4. 学生可能出现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排除困难。

教师角色:1. 导向者: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2. 激发者: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3. 辅导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升学习能力;4. 评估者: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了提升,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也得到了较好的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启发。

小学数学教案心理辅导

小学数学教案心理辅导

小学数学教案心理辅导
教案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数学学习心理辅导
教学步骤:
1. 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状态:通过课堂观察和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状态,包括学习态度、自信心和学习动机等。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告诉他们数学学习是需要坚持和努力的,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4. 鼓励学生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5.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设定小目标、给予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让他们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

6. 结语:在课堂结束时,再次强调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坚持努力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下学习数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1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1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1.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课程?答: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微观理论学科。

它主要研究儿童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研究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有效地数学教学,也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句话它是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因此能给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和指导小学数学教学。

2、什么是变式?什么是反例?设计运用变式和反例的概念教学二例。

答:变式就是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反例就是故意变换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之质变为其他事物,在引导思辨中,反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变式举例:例1: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把这个三角形缩小10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度吗?或者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那么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例2:教学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出示这样的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反例举例:反例运用要注意时机,一般是在正确的知识初步形成以后,和变式一并提供。

如例1:教学《角的认识》: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例2:教学《认识乘法》时提供2+3+4、2+2+2、3+3+3+3等式子,让学生辨别哪些可以改写成乘法。

3、什么是表象?表象教学要关注哪几个问题?答:表象是客观事物经过主体感知以后再头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抽象概括性双重特点。

表象教学要关注这几个问题:①要帮助学生建立和获得表象“形象—表象—抽象”②唤起和提取表象,解决问题。

③丰富和积累表象。

4、什么是迁移?怎样组织迁移学习新知?答: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迁移主要指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所施加的影响。

如果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起着促进作用与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如果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产生干扰,起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或称“干扰”)。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其学习过程往往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教育工作者们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数学教学。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数学常常抱有一种抵触情绪,觉得它很难,让人头痛。

心理学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故事情节、游戏等元素,让学生通过参与其中来发现数学的乐趣,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

2. 破除学习障碍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可能是学生认知、情感或动机方面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学策略来破除学习障碍。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增强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3. 个性化教学心理学强调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差异和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心理学认为,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建立,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要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5. 培养学习策略和技能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简单的输入和输出,它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技能。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一些学习策略,如目标设定、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还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技能,如思维导图、记忆技巧等。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赖春明
摘㊀要: 小学生年龄较小 , 在学习中尚不能完全认识到学习的概念和作用 , 学习积 极 性 会 受 到 各 种 各 样 因 素 的 影 响 , 这样就 影响了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 因此 , 在小学的教学中 , 教 师 还 需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年 龄 和 心 理 特 点 来 开 展 课 堂 教 学, 结合学生 的爱好 ,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 , 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 关键词 : 小学数学 ; 心理学 ; 教学 ; 对策 一 ㊁前言 数学的学习内容中有着大量的公式 和 数 字 , 因而常常会 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 而小学生的年 龄 较 小 , 自控能力较差, 在数学课上常常出现走神 ㊁ 打闹 ㊁ 开小 差 等 情 况 , 这样不仅不 利于学生自 身 的 学 习 进 步 , 同时也可能对其他同学造成影 响 .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 , 对于 学 生 未 来 的 学 习 和 能 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 因 此, 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及时改变这 种状况 , 帮助学生找 到 正 确 的 学 习 方 法 , 促进学生课堂学习 效果的不断提升 .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 中 , 教师更加需要根据 学生心理来做好相 关 工 作 , 帮 助 学 生 不 断 掌 握 知 识㊁ 提高能 力 . 小学生由于年 龄 小 , 其 无 论 是 玩 耍, 还是学习都会充分 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 , 那么教师就可以抓 住 小 学 生 的 这 一 心 理特点 ,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 提高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 同 时 ,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 富 , 思 维 活 跃, 那么教师也可以积极锻炼 学生的思维能力 , 培养 其 良 好 的 学 习 习 惯, 帮助学生在学习 早期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 推动学生未 来 的 不 断 成 长 . 本 文 就 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 做 好 小 学 数 学 的 课 堂 教 学 作 出 了 相 关 论述 , 希望能为有关教师提供一定帮助 . 二 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 , 兴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小 学 生 的 年 龄 较 小, 思 维单纯 , 结合 学 生 的 兴 趣 来 进 行 数 学 教 学 是 一 种 有 效 的 方 式, 因此 , 数学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 的 兴 趣 爱 好 , 为学生创 造丰富多彩的课 堂 . 例 如 , 小 学 生 大 多 喜 爱 看 动 画 片, 那么 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数字的时候 , 将可爱的 卡 通 动 画 人 物 带 进 课堂 , 这样既能够及 时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同时也能保证 较好的教学效果 . 教 师 可 以 在 课 余 时 间 增 进 与 学 生 之 间 的 交流 , 了解孩子们大 多 喜 爱 哪 些 动 画 片 , 然后在备课时再去 寻找相应的素材 . 如在 教 学 数 字 1 时 , 教师就可以将一种 受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展示在多媒体课 件 上 , 此时学生的注 意力可以被及时吸引到课堂上 , 然后教师 再 顺 势 开 展 数 字 的 教学 , 这样一来 , 学生既能够收获快乐 , 同时也可以在短时间 内掌握知识 , 实现了寓教于乐 . 其后 , 教师就可以以此类推, 教学数字 2 时就 拿 出 两 种 卡 通 人 物 , 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 围中进行课堂学习 . 只有充分了解学 生 当 前 的 心 理 特 征 , 并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 这 一 点 , 才 能 创 造 出 受 学 生 喜 爱 的 课 堂, 做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 三 ㊁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 生 的 好 奇 心 强, 思 维 活 跃, 正处于锻炼学生数学思 维能力的有效时期 , 那 么, 数学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 点, 在课堂教学中积 极 锻 炼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 推动学生数学 思维的发展 . 例如 , 在讲解 平移 ㊁ 旋转 这 一 知 识 点 时 , 倘若 教师单纯的为学生展示变化前后的图形 , 学生可能不能准确 的理解相应的知识 点 , 无 法 在 大 脑 中 想 象 图 形 变 化 的 过 程, 此时 , 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 操 作 来 认 识 图 形 的 平移与旋转 .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上彩 纸 与 小 剪 刀 , 然后在课 堂上剪出教师所教学的图形 , 再根据教师 的 指 导 来 讲 手 中 的 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 , 这样学生就能够清 晰 地 看 见 变 换 前 后 的图形以及完整的变化过程 , 帮助学生逐 渐 形 成 相 应 的 图 形 思维 , 从而实现了 高 效 教 学 . 同 时 ,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 会亲自动手操作 , 也是充分利用了小学生 喜 爱 玩 耍 的 心 理 特 点, 此时学生的课堂 不 再 是 单 纯 地 听 教 师 讲 解 , 而是可以通 过一系列的手工活 动 进 行 知 识 的 学 习 ㊁ 思 维 能 力 的 锻 炼, 为 学生在今后脱离实物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做好了铺垫 . 四 ㊁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童年是培养儿童习惯的最佳时期 , 倘若教师能够抓住时 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不仅有 助 于 学 生 在 小 学 阶 段的学习与成长 , 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长 远 发 展 也 是 十 分 有 益的 . 因此 , 小学数 学 教 师 还 需 要 利 用 数 学 的 学 习 特 征 , 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 习 习 惯 . 例 如 , 在 数 学 的 计 算 中, 需要学 生认真 ㊁ 仔细 , 在做题时一丝不苟 , 那么 教 师 就 可 以 通 过 简 单 计算的训练 , 帮助学生 养 成 在 学 习 时 一 心 一 意 的 好 习 惯 , 防止学生在学习中 三 心 二 意 , 影 响 学 习 效 率 和 学 习 效 果. 当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了良好 的 习 惯 , 这些好习惯 会伴随学生终身的成长 , 使学生受益 . 五 ㊁创造数学学习环境 小学数学 的 学 习 内 容 相 对 简 单 , 具有最基础的推理论 证, 但是 , 依然离 不 开 缜 密 的 推 理 和 判 断 . 要 帮 助 小 学 生 学 习好数学 , 就要从小 学 生 的 年 龄 和 心 理 特 点 出 发 , 创设一个 适合小学生推理判断的数学环境 . 在 教 学 当 中 , 要保持课堂 的数学气氛 , 让小学 生 认 识 到 数 学 推 理 的 趣 味 性 , 促使学生 们自己进行积极 主 动 的 探 索 . 采 用 动 静 结 合 ㊁ 生 生 互 动㊁ 师 生互动的方式 , 可以 更 加 让 课 堂 充 满 数 学 元 素 , 让学生跳出 课本的约束 , 身临 其 境 地 感 受 数 学 推 理 的 魅 力 . 例 如 , 在学 习« 认识人民币 » 的知识点时 , 教师可以 为 学 生 准 备 一 些 纸 片 来模拟人们币的纸币和硬币 , 再为同学们 模 拟 一 个 使 用 人 民 币的学习环境 , 让几 名 同 学 来 扮 演 售 货 员 , 让一些同学拿着 人民币 依次来购物 , 把课本中的练习 题 通 过 实 际 模 拟 的 方 式计算出来 , 还可以拿 一 些 整 钱 和 同 学 们 换 零 钱 , 看哪 位同学可以又快又准地满足老师的 换 零 钱 需 求 . 这 样 一 来 , 学生们都沉浸在数学学习的环境当中 , 对于数学能力的提升 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 六 ㊁结语 综上 所 述, 小 学 的 教 学 有 其 规 律 性 和 特 殊 性, 数学教学 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 教 师 需 要 充 分 结 合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充 分揣摩 ㊁ 了解学生的 心 理 特 征 和 性 格 特 征 , 为学生带去丰富 有趣的课堂 , 这样才 能 不 断 促 进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升 , 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 [ ]梁愫瑜 . 浅淡 儿 童 发 展 心 理 学 在 小 学 低 年 段 数 学 教 1 ] ( ) : 学中的应用 [ 学周刊 , J . 2 0 1 4, 3 4 9 3-9 4. [ ]黄佩商 . 小学 数 学 教 育 应 充 分 认 识 与 应 用 学 生 心 理 2 ] ( ) : 学[ 老区建设 , J . 2 0 1 4, 1 2 6 1-6 2. [ ]唐云霞 . ] 运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科 3 J . ( ) : 技信息 , 2 0 1 4, 1 0 2 5 6. [ ]范 如 平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儿童心理学应 4 ] ( ) : 用[ 中国校外教育 , J . 2 0 1 2, 2 5 1 2 4+1 1 7. 作者简介 : 赖春明 , 福建省龙岩市 , 长汀县策武中心学校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智力和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1.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

这就要求教师激发起学生的新奇感。

这种新奇感能抓住学生的心,迫使他们去思考和理解。

那么,怎样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1导课新颖,激发兴趣。

成功的导课,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创设情境,加深兴趣。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1.3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能使学生”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获存”,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2.关心学生,培养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2.1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学习上帮助后进生。

有些后进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后进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进行必要的辅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上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作业尽量当面批改,对他们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

在教学中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这样,后进生就会逐步转变。

3.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成功的基本保证。

它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

它能将人潜藏的能力在一瞬间爆发出来和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文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文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以消除教学过程、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而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的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更要善于掌握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信息,通过细致敏锐地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采取灵活、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妥善地处理各种心理问题,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智力与心理同步健康地发展。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等积极情绪占优势,那么,在数学课上如何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乐于学习呢?1.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克服胆怯心理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饱满、面带微笑地走入教室,教学时教态亲切自然,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以亲切、激励、赞赏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

反之,如果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和厌学心理,不利于进行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时刻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亟需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知识,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使数学教学与心理知识教育有机结合,最终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变式、联想与可逆联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迁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迁移主要指先前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影响,如果是积极影响,就称为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如果是消极影响,就称为负迁移(简称干扰)。

知道了这一点,组织学生学习时就要注意: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寻找和确定可以固定新知的相关旧知,为新的学习提供最佳关系和固定点。

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教师先组织了“9加几”的计算进行复习、激活:先要复习把一个数分成1和几,接着给出几组数,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9和1可以先凑成10,计算比较简便,把学生的认知从旧知推进了新知的门槛。

(1)学生逐题分解后,师说:唉,这些数都可以分成1和另外一个数。

(2)9+()=10生齐答:9+(1)=10师(强调):唉,9加上了1,就正好凑成了10,9和1是一对好朋友。

(3)把下面“△”外的三个数连加起来。

动脑筋,很快算出结果来。

师:(指名算得快的学生)你们为什么算得这么快?生:因为9加上1可以凑成10,我先把9加1得10,再用10加上第三个数,10加几一下就算出十几。

教师在亲切的谈话中复现、激活相关旧知,加上学生解答后的追问、强化,凸显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的认知趋势。

作为“先行组织者”,相关旧知的复习紧紧对准了新知,促进新旧知识充分地积极地相互作用,形成了固定新知的准备态势和积极的学习心向,把学生的认知推进了新知的门槛。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新课程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除了知识和技能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完善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顺应改革趋势,更是教学主体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此,本文充分挖据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措施,使学生能以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数学学习。

一、从自身做起,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是灵魂塑造的工程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对周围事物的判断方向和情感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善于激励学生、活泼开朗、热爱自己学科的教师往往容易受到学生喜爱,而且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保持阳光的心态,将情绪调整至最佳。

对于课堂突发事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积极应对,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够缓和课堂氛围,不至于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影响数学学习态度。

同时,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对于一些教学细节,像用直尺画等号和分数线、回答问题时尊重对方等,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教学,对于起身回答问题的学生做到认真倾听,通过眼神、动作向其传达肯定或提醒,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可以更好地感染和教育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整合心理教育信息三、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习情感比如学习“加法与减法”一课时,创设生活故事情境:小美过生日请了5位好朋友,妈妈准备6个苹果,每人分一个还剩下几个?但是苹果有大有小,如果是你又该怎么分呢?学生们通过讨论计算,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还知道了“孔融让梨”的深刻道理,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优化教学过程,构建良好心理状态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彼此之间情感的发展。

情感属于一种内部驱动力,没有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

教学除了是知识传授过程外,还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而师生关系是制约此种交流的重要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综合考虑各种心理因素,并将其进行系统的优化,才有可能使教学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要求。

目前,大部分学生比较注重音乐、舞蹈等特长方面的培养,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学生不太感兴趣,不能主动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

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欲望,教学平淡无奇,没有吸引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学生的冷漠态度。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灵活处理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积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数学广角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为主线展开的教学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数学广角为线索,设计了“摆数”、“握手游戏”、“买奖品”“穿衣搭配”、“乒乓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小组合作,“合作探究——发现交流——总结方法”这几个过程,力求做到学中有思,思中有疑,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以“摆”来帮助思,以“说”来表达思,在“摆”中发现问题,在“说”中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模拟同学们握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勾起了对数学的好奇心。

但把难学的数学知识放在有效的活动中,复杂的知识变简单、可操作了,学生学得有趣也有了求知欲,从而产生爱学数学的心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教师教学德育建设引言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和心态,就能改变这个人的人生。

”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大多数青少年具有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

而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针对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心理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责任,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将课堂教学转变为充满爱心、尊重个性、体现平等的民主教学,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促进者与被促进者也是平等的,教师通过真诚地关爱、鼓励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师生情感更加相融,心灵更加相通。

不仅有利于提供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数学学科中有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则、一成不变的定理、乏味的数的运算等,相对于语文等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有必要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学习体验快乐,还可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如对大数目的认识,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大数目,提出一万人,几万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数一数一万粒大米有多少;在认识圆时,给学生不同的工具,让学生选择几种,通过同学的合作画出一个圆来,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复杂的认识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数学教学中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一方面按照心理学的规律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氛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基础。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在极其愉悦的心境中去探索新知,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压、训、罚”的错误做法,变居高临下、高高在上为主动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当学生在课堂发生行为问题,在处理时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就事论事,切忌把惩罚作为手段,更忌滥施体罚。

要培养学生自动、自发、自强、自律的能力,消除引起课堂纪律问题的各种因素,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少老师为争取一个好的教学成绩,对学习后进生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惩罚。

惩罚的办法虽非身体上的,但往往是讥讽、奚落或是叫家长。

这些做法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严重损害,容易使学生情绪压抑,产生自卑、悲观、自暴自弃的心态,以致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失去积极向上的朝气。

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只要老师对他们宽容一些、耐心一些、温和一些,他们会把老师当“朋友”,成绩自然就会有较大进步。

二、多运用激励、赞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待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激励、赞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本保证,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之一,但是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却感到困难和厌烦。

针对这个问题,心理学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应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兴趣小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还没有很深入的理解,因此很容易感到无聊和抵触。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方法。

例如,通过游戏化教学模式,如数学卡片游戏、数学拼图等,给学生带来趣味性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思维训练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问题,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训练。

因此,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一些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研究因数分解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画出矩形面积等方法,找到因数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积极反馈小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都比较脆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给予学生提高的反馈,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奖励优秀学生,以及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

4. 培养思维习惯数学教学中,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方法。

例如,学生需要养成小心细致、全面审题、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自我反思等好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个人作业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总结: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心理学可以为教师提供这些支持。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求,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自我认知的提升。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30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心理、精神、行为的科学。

在教育领域当中,心理学与多门学科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教育理论及实际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懂得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要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并学会将心理学应用在课堂之上,以达到更好的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在实际教学中积极的渗透心理学,发挥出心理学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优势,为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数学思维提供良性帮助。

1 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1.1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由于数学学科对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智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其是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学习能够给我们的将来带来哪些有效作用。

而通过将心理学渗透其中,则能够将此目的达到更为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意识,端正数学学习态度,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

1.2 形成向上的心理感受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学科逻辑思维较强,知识体现更为抽象性。

小学生是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一些学习障碍而产生消极情绪,在根本上对数学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以致于影响到教学实效性。

但若是运用心理学研究而进行数学教学的开展,则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消除因挫败等而产生出的消极情绪。

如良好的教学评价就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重建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心理情绪上就对数学产生一种认同感,以此来提升学习动力。

1.3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起成功的自信,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因此运用心理学可以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状态,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理品质,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中进行学习与成长,从而更多的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

2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2.1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年纪通常都较小,性格还都是未成型状态,因此在心理层面、情绪方面都还不较为稳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者:韩萌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3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学生的心理失常,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感化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

因此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

(一)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我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

如微笑地走进教室,微笑地上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威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二)公正评价,合理期望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只有当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把握、合理评价每位学生,才可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努力取得最佳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学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了解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运用诸多学科的成果,来解决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知识,领会如何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来,然而我们的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教学程序,一般包括:用提问或大钢式复习上次课学习的知识,然后讲解新课,最后是小结,练习巩固。

如果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把教学与心理联系起来。

所谓教学,是师生双方教学相长的活动,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心智活动的过程。

心理科学就必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的基础理论。

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提供了一把钥匙;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流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

心理学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但我们应着重学好普通心理学,努力把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去。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当学生的切身体会和现在当教师的体验,谈谈小学数学教学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1、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数学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态度。

数学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数学也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

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数学的基础地位,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
心理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而且会学。

2、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心态。

很多数学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渴望在师长心目中有一定的“位置”,如果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老师的肯定与奖励,学生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这就是我们老师在无意中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理, 即是说学生的心理状态获得了优化。

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学生就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笔者小时候,数学成绩平平,但有一次质检评讲时,老师当着全现同学的面肯定了我“卷面整洁,解应用题有所进步”,正是这一表扬,使我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经常找老师请教,上课时踊跃回答提问,还经常为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加班加点,结果初考时数学得满分。

事实说明,学生的精神心理的自我观念的优化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原因。

同时,我们要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状态,这种状态并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生活体验经历的结果,谁在后天获取成功越多,谁的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就会产生落伍的现象,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我认为尊重与赞赏,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任何人都希望别人瞧得起,学生也不例外。

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赏,教师为第一对象。

他们会认为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会影响同学、家长对自己的态度,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赞赏,学生会努力保持或者达到老师肯定赞赏的水平。

所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内心要真挚地尊重, 在外表(神态、言行等)要显露出对他学习劳动及其他方面的赞赏,那怕是失败的劳动,也不能轻易否定。

一些教师上课深受学生欢迎,个别教师的课学生不爱上,很大程度都与是否尊重与赞赏学生有关。

3、创设数学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很重要。

为了不使数学课枯燥无味,应该使学生动静结合,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组合方式,优化学生的心理因素、调动他们内在潜力,在毫无压力下愉快地学习。

比如在讲授:平移、旋转这一知识时,单凭变动前后的图形展示,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

如果先用实物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位移变动过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接受这一知识,而且为学生以后脱离实物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发展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4、对于差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个体差异尤其明显,学习和教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R·M ·Gagne)指出在智商工水平、人格特质、素质存在差异。

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就略显不同,就会出现反应快慢,接受快慢等现象,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依靠表面现象来评价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
同时,我们对差生要加以了解,注意帮助他们打破他们差劣的自我意象,让他们树立“别人行,我也行”的观点,重塑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以把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暂时性困难学生: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没有偏常,但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教师组织教学不当,就会使学生陷入困境。

因此在教学中,应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

能力困难型学生:能力较差是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教师很容易把他们的能力、方法问题视为学习态度问题。

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对立,产生不良效果。

对于这种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动力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坚持性,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较突出,不能正确地归因,缺乏学习动力。

这样的学生,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应该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整体性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低。

长期的学业失败更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丧失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对于这种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采取个别补救,认真补课,热情鼓励的方法。

总之,数学教学复杂而又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不但要联系实际,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小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注重与心理学联系起来,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用积极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