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CTA检查及临床应用课件

0.5s/转、层厚1.25-3.00mm
2002-2004年 16层MDCT
0.5s/转、层厚1.25-3.00mm
2005年 -
64层MDCT(里程碑)
0.35s/转、层厚0.5-0.625mm
狭窄≥50% 敏感性:93% , 特异性:98%
(国内安贞医院)
2008年- 320层CT、双源CT
既往有严重的对比剂过敏反应史; 不能配合扫描和屏气的患者; 怀孕期、育龄妇女需要明确没有怀孕; 临床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衰、严重的低血压等);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CTA适应症及临床应用
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开口起源、行走、终止 异常); 冠心病诊断、PCI的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 冠状动脉搭桥的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 非冠心病心脏手术前的冠状动脉评价; 电牛理射频消融术前诊断; 心脏和血管解剖结构的诊断; 心肌灌注和心肌活力的评估; 左心室功能的评估。
冠状动脉CTA的冠心病检查优势
敏感性及特异性高
敏感性85% 特异度是90%(国外多中心 64排CT)
阴性及阳性预测值高
阴性预测值96%,阳性预测值93%,动范围64%-100%。
低到中度预测风险患者可排除冠心病,避免经受有创的传统冠状动脉造影 检查。
冠状动脉CTA检查现状
不同的厂家技术与成像参数不尽相同 扫描的标准化和个性化扫描 技术人员要求高 检查适应证、应用价值和限度等的认识(放射科医师与临床医师有必要加 强沟通和经验交流)
患者的选择和准备
心率的要求: 64排CT:心率低于70次/min 双源CT:低于90次/min 心律失常:频发早搏和房颤者,建议临床以稳定心率,不能保证检查的图 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时,建议与患者达成文字的共识。
2002-2004年 16层MDCT
0.5s/转、层厚1.25-3.00mm
2005年 -
64层MDCT(里程碑)
0.35s/转、层厚0.5-0.625mm
狭窄≥50% 敏感性:93% , 特异性:98%
(国内安贞医院)
2008年- 320层CT、双源CT
既往有严重的对比剂过敏反应史; 不能配合扫描和屏气的患者; 怀孕期、育龄妇女需要明确没有怀孕; 临床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衰、严重的低血压等);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CTA适应症及临床应用
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开口起源、行走、终止 异常); 冠心病诊断、PCI的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 冠状动脉搭桥的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 非冠心病心脏手术前的冠状动脉评价; 电牛理射频消融术前诊断; 心脏和血管解剖结构的诊断; 心肌灌注和心肌活力的评估; 左心室功能的评估。
冠状动脉CTA的冠心病检查优势
敏感性及特异性高
敏感性85% 特异度是90%(国外多中心 64排CT)
阴性及阳性预测值高
阴性预测值96%,阳性预测值93%,动范围64%-100%。
低到中度预测风险患者可排除冠心病,避免经受有创的传统冠状动脉造影 检查。
冠状动脉CTA检查现状
不同的厂家技术与成像参数不尽相同 扫描的标准化和个性化扫描 技术人员要求高 检查适应证、应用价值和限度等的认识(放射科医师与临床医师有必要加 强沟通和经验交流)
患者的选择和准备
心率的要求: 64排CT:心率低于70次/min 双源CT:低于90次/min 心律失常:频发早搏和房颤者,建议临床以稳定心率,不能保证检查的图 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时,建议与患者达成文字的共识。
《关于冠状动脉》课件

冠状动脉的功能
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冠状动脉通过向心肌提供富含氧气的 血液,为心脏提供必要的能量和养分 。
维持心脏功能
调节心脏工作量
冠状动脉通过调节心肌的血液供应, 帮助心脏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和工作 量。
冠状动脉确保心肌得到足够的氧气和 养分,从而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
主干
冠状动脉主干分为左冠状动脉和 右冠状动脉,分别供应左心和右
。
冠状动脉的分支深入心肌内部, 形成毛细血管网,为心肌提供直
接的营养和氧气。
调节心肌代谢
冠状动脉通过调节心肌的代谢过程,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冠状动脉能够根据心肌的需求调整血流量,以满足心肌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能量需 求。
冠状动脉还参与心肌细胞的物质交换,清除代谢废物,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代谢。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能够缓冲心脏受到的冲击和 压力。
冠状动脉通过分泌内皮素等物 质,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 能,保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冠状动脉还参与心脏的神经调 节,与自主神经系统一起调节 心脏的活动,维持心脏的正常 生理状态。
03
CATALOGUE
冠状动脉疾病的病理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总结词
定期检查与监测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及早发现心脏异常。
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生活方 式和药物治疗。
自我监测
关注自身症状,如出现胸闷、胸痛等 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长期随访
对于已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应定 期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吸烟
戒烟是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重 要措施,减少烟草对血管的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2023版)解读PPT课件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本建议旨在明确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临床医生提供操作指南。
提供中国专家对于该技术的看法和建议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中国心血管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建议,以期推 动该技术在国内的规范应用和发展。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 ,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
要点二
技术发展推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冠状 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以 下简称“冲击波球囊成形术”)逐渐 应用于临床治疗。
要点三
专家共识形成
为规范冲击波球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中国心血管领域专 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 验,共同制定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 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临床应用中国 专家建议(2023版)》。
改善心功能
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能够改善 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与其他治疗手段的比较分析
与药物治疗比较
与药物治疗相比,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能够更快速地缓解 症状,改善心功能。同时,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 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比较
技术原理
01
02
03
冲击波产生
通过特定的冲击波发生器 ,在导管球囊内部产生高 能冲击波。
血管壁作用
冲击波直接作用于血管壁 ,通过机械效应和空化效 应,使血管壁内的斑块破 裂、血栓碎裂。
改善血流
冲击波的作用能够改善血 管腔的形态,增加血管腔 的直径,从而改善血流。
与传统球囊导管成形术比较
冠状动脉CTAppt课件

.
7
4、 正确连接电极导联 电极片RA,LA位于两侧锁骨中线上,LL位于左肋缘下。
5、 硝酸甘油的使用
服用硝酸甘油可以使冠脉血管扩张5.0—15%,弥补 CT 对细小分支显示不足的缺陷。在扫描前3-5 分 钟舌下含服1 片或喷2 喷雾化剂。
.
8
6、 造影剂注射方案
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一侧注射造影剂(普通患者 60-80ml,搭桥患者100-120ml),一侧注射NaCl (50-60ml);建议用18G 静脉套针穿刺粗大的 静脉(尽量选右侧桡静脉或肘静脉,必要时穿刺 股静脉);连接注射器后,告知患者注射时有正 常的发热现象,勿慌。
.
23
在前降支和回旋支夹角中发出的一支血管叫对角支(蓝 白相间色),也叫第一对角支,也叫(中间支),前降 支再往后发出的叫. 第2对角支. 第3对角支(蓝白相2间4 色)
经典的解剖学上只有符合从这个夹角当中发出的才 叫对角支,只有不到一半(43%)的人有这一支
如果不在夹角而由前降支向左发出的数根都叫左室 前支---左室前支就在这里,但是由于临床实践当中 如果很靠近夹角处发出我们也叫它对角支,最靠近 叫第一对角支,远一点叫第2对角支,然后第3对角 支…….其实它就是我们所说的第2…3…4…对角支 统称 也有的书认为第一对角支和中间支不是一回事
.
14
现在添加一根很重 要的分支来自右冠 的分支----后降支 (紫色)
.
15
红、黄、绿、棕、 黑、紫记住了吗?
.
16
左冠右冠来自于哪里-他们开口于主动脉的瓣膜,主动脉 有3个瓣膜左冠瓣、右冠瓣,顾名思义左冠开口于左冠瓣、 右冠开口于右冠瓣,还有一个瓣膜没有窟窿那就叫他---无 冠瓣,PCI的造影导管就是要分别插入这两个窟窿才打造 影剂---俗称冒烟
冠状动脉CTA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左冠
女,67岁,活动后心慌 气短1年。CT示右冠直 接起自左冠脉根部,发 育细小。
.
39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女,64岁,活动后 胸闷,心前区不适 5年。CT示冠状动 脉单冠畸形;单支 病变,累及前降支 起始部。
.
40
右冠起源于左侧冠状窦
.
41
.
42
左冠起源于右冠状窦
.
43
(VR)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
.
63
软斑块(非钙化斑块):
1、脂质斑块 2、纤维斑块 非钙化斑块较易破裂,导致ACS
.
64
.
65
.
66
.
67
CPR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软斑块
.
68
➢ 男性,41岁,不稳定心绞痛 ➢ 薄层纤维帽,较大脂核
.
69
纤维斑块
.
70
纤维斑块
.
71
冠脉混合密度斑块
.
72
软斑块包绕小钙化灶
.
.
50
.
51
前定斑块:
斑块的纤维帽完整,其内平滑肌细胞丰富,脂核 所占比例小,斑块合并钙化甚至全部纤维化。
易损斑块:
脂核所占斑块体积超过40%,伴大量的巨噬细胞 ,斑块内无胶原纤维,斑块帽薄且平滑肌细胞数 量少,斑块容易受侵蚀和发生破裂,形成血栓突 向管腔。
.
44
左冠开口于窦外
.
45
回旋支缺如
.
46
(VR)左回旋支缺如
.
47
左回旋支与后降支异常连接
.
48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
.
49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 壁冠状动脉
心脏冠脉CTA_PPT课件

心脏冠状动脉解剖
心脏冠状动脉CTA示意图
左冠状动脉:LMT-左冠脉主干 LAD-前降支 LCX-回旋支 LMB-钝缘支 D-对角支 右冠状动脉:RCA-右冠脉主干 PDA-后降支 PLB-锐缘支
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束
冠状动脉CTA的影像分析内容
1:判断冠脉优势分型:三型,左、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均衡入治疗 术前 术后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5、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评估
• 1.评估支架:位置、形态、长度
• 2.评估血管:管壁是否有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管腔是否通畅
• 3. 局限性:评估3.5mm以上的支架
支架植入术后、支架位置正常、管腔通畅
平行轨道征
C,斑块性质 D,病变形态
钙化性斑块 CT值126—817HU,相对稳定斑块。 非钙化性斑块: (脂质软斑块 CT值-44-47HU、纤维性斑块 CT值25—117HU ) 混合性斑块 向心性 偏心性 闭塞性或扩张性
前降支近段非钙化性斑块、管腔中度狭窄
→
→
前降支中段非钙化斑块、管腔重度狭窄
2:是否有先天性变异:冠脉主干起源、分支走行是否正常。
3: 判断冠脉是否有心肌桥形成。
4: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分析。
5: 冠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评估。 6:血管搭桥术后血管情况分析。
左冠、右冠共同起源于右主动脉窦
→
右冠状动脉开口高位
→
冠状动脉单冠畸形
3、心肌桥
定义:冠状动脉心肌桥也是一种先天性 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正常冠状动脉走 行于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内,如果冠脉 某一段走行中被心肌所覆盖,这段动脉 称为: 壁冠状动脉,覆盖这段动脉的心 肌纤维称为: 心肌桥
冠脉介入治疗PPT课件

1.7无症状但怀疑有冠心病,而准确诊断 对就业(如飞机驾驶员、高空作业)或保 险事业非常重要者。
6
2.用于治疗目的
对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者,当考虑需要采 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主动 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必须 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明确病变 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以便正确 选择适应证,指导治疗方案的执行。
18
5.禁忌证 冠状动脉造影术没有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5.1不能控制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5.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3发热及感染性疾病。 5.4碘制剂过敏者。 5.5急性心肌炎。
8
⑶梗死后心绞痛: 经过积极内科治疗不能控制者,
包括经药物静脉溶栓治疗再通或未 通而反复胸痛者。 2.3 陈旧性心肌梗死 ⑴新近发生心绞痛经内科积极药物 治疗效果不佳,推测新的冠状动脉 血管发生狭窄需行PTCA或CABG术。
9
⑵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对心肌
梗死后无创性检查(如超声心动图, 放射核素心室造影及磁共振等)提示 室壁瘤,临床上有心功能减低,严重 心律失常及心绞痛,应进行冠状动脉 及左心室造影,明确瘤体部位大小, 以便决定手术方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周江
1
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 下,利用特珠的器械,通过一定的 路径,深入到身体里面,直接对病 变部位进行治疗。介入治疗技术可 以治疗很多心血管疾病,主要有冠 心病、心脏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 这里只重点讲一讲常见和多发的冠 心病的介入治疗。
1.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心电 图、运动试验、心肌断层显像或多巴酚 丁胺负荷试验等无创性检查有/无心肌缺 血征象者。
1.3不明原因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者。
6
2.用于治疗目的
对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者,当考虑需要采 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主动 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必须 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明确病变 的部位、程度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以便正确 选择适应证,指导治疗方案的执行。
18
5.禁忌证 冠状动脉造影术没有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5.1不能控制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5.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3发热及感染性疾病。 5.4碘制剂过敏者。 5.5急性心肌炎。
8
⑶梗死后心绞痛: 经过积极内科治疗不能控制者,
包括经药物静脉溶栓治疗再通或未 通而反复胸痛者。 2.3 陈旧性心肌梗死 ⑴新近发生心绞痛经内科积极药物 治疗效果不佳,推测新的冠状动脉 血管发生狭窄需行PTCA或CABG术。
9
⑵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对心肌
梗死后无创性检查(如超声心动图, 放射核素心室造影及磁共振等)提示 室壁瘤,临床上有心功能减低,严重 心律失常及心绞痛,应进行冠状动脉 及左心室造影,明确瘤体部位大小, 以便决定手术方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周江
1
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 下,利用特珠的器械,通过一定的 路径,深入到身体里面,直接对病 变部位进行治疗。介入治疗技术可 以治疗很多心血管疾病,主要有冠 心病、心脏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 这里只重点讲一讲常见和多发的冠 心病的介入治疗。
1.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心电 图、运动试验、心肌断层显像或多巴酚 丁胺负荷试验等无创性检查有/无心肌缺 血征象者。
1.3不明原因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者。
冠状动脉CTAPPT课件

从X射线诊断到21世纪的多层快速螺旋CT, 放射心脏病诊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而且随着影 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64排螺 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方面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 为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不同研究显示其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敏感性 达80%以上,特异性可达90%以上,且阴性预测 值较高,达94%左右。
扫描前所有患者心率控制在75次/min,扫描期间患者 屏气10~15S,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370mgI/ml, 注射剂量80ml~100ml,注射速率4.5ml/s~5.0ml/s。所 有原始数据图像均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 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和血管探针等处理。
3.造影后的护理
造影剂注射完毕后嘱患者在 候诊室休息30min,观察患者有 无不适等迟缓性过敏反应,确保 无不良反应方可让病人离开。
.
66岁,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发作后一周
.
67岁,女性,稳定性心绞痛,LCX显著狭窄
LAD近端钙化高估 狭窄
Chang Gung Med J. 2011 May-Jun;34(3):268-77
2.检查过程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足先 入。将患者的手臂放在头部上方, 因为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双肘部 可用柔软的枕头抬垫,以减轻患 者的不适。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再 嘱患者进行一次屏气训练。
次穿刺成功,避免同一穿刺部位 扎两针以上,若穿刺失败应选择 另一静脉再行穿刺,穿刺成功后 保证针头在静脉腔内1.5cm以上, 并有很好的回血。在扫描前要进 行试打生理盐水,试打时应观察 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及其它不适。 冬季要将造影剂加热并保持温度 至36度,以提高临床耐性并减轻 不良副作用。注射时应严密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PT课件

3 Logo Part 手术方法
2 Logo Part 手术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
取右或左腹股沟韧带下1厘米股动脉搏动 最强点
2 Logo Part 手术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
3 Logo Part 手术方法
在冠状动脉造影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 血管成形术的基础上经皮穿刺股动脉或桡 动脉,然后用一根特殊的导管将支架送至 冠状动脉狭窄处并且使其扩张,从而达到 使闭塞的血管重新再通或最大限度减少血 管残余狭窄。
5 Logo Part 并发症
6、慢复流或无复流: 7、支架脱落 8、周围血管并发症 9、出血 10、对比剂肾病
5 Logo Part 术前指导
1.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凝血时 间及活动度以及心电图和胸部x光片)。 2.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过程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 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 3.皮肤准备(股动脉、桡动脉) 4.术前遵医嘱禁食禁水。 5.术前用药 部分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安定、异丙嗪。 6.更换清洁衣裤,将上衣反穿,并脱去内衣裤。 7.术前请取下所有饰品、手表及活动假牙。 8.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制作:李笑丹
Part1
手术介绍
1 Logo Part 手术介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 经心导管技术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 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 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1 Logo Part 分类
而,大型临床实验已经在计划之中。一旦经过冠状
动脉扩张实验,证明了这种新型支架的扩张效果可
冠脉ct讲课ppt课件

对于病例3,建议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05
冠脉CT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冠脉CT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减少漏 诊和误诊。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冠脉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PET)进行融合,提供更 全面的心血管疾病信息。
3D打印技术
将冠脉CT数据用于3D打印,制作出心脏模型,为手术规划和模 拟提供实物模型。
病例分析
01
对病例1进行分析,讨论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成因、影响及治 疗方案。
02
对病例2进行分析,探讨无症状冠状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措施。
对病例3进行分析,了解冠状动脉肌桥的特点及治疗策略。
03
诊断与治疗建议
根据病例1的情况,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 评估,并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病例2,建议定期复查冠脉CT,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优势
无创、无痛、无辐射、快速成像、高分辨率、可重复性好等 。
局限性
对钙化病变的评估可能存在误差、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评 估有限等。
02
冠脉CT检查流程
检查前的准备
确定检查适应症
冠脉CT适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和钙化斑块情况,但不适用 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 件。
患者知情同意
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过程、可能 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自 愿接受检查。
冠脉CT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冠脉CT可以检测冠状动脉 狭窄的程度和部位,为冠 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评估冠状动脉钙化
冠脉CT可以评估冠状动脉 钙化的程度和范围,预测 心血管事件风险。
05
冠脉CT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冠脉CT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减少漏 诊和误诊。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冠脉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PET)进行融合,提供更 全面的心血管疾病信息。
3D打印技术
将冠脉CT数据用于3D打印,制作出心脏模型,为手术规划和模 拟提供实物模型。
病例分析
01
对病例1进行分析,讨论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成因、影响及治 疗方案。
02
对病例2进行分析,探讨无症状冠状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措施。
对病例3进行分析,了解冠状动脉肌桥的特点及治疗策略。
03
诊断与治疗建议
根据病例1的情况,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 评估,并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病例2,建议定期复查冠脉CT,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优势
无创、无痛、无辐射、快速成像、高分辨率、可重复性好等 。
局限性
对钙化病变的评估可能存在误差、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评 估有限等。
02
冠脉CT检查流程
检查前的准备
确定检查适应症
冠脉CT适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和钙化斑块情况,但不适用 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 件。
患者知情同意
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过程、可能 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自 愿接受检查。
冠脉CT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冠脉CT可以检测冠状动脉 狭窄的程度和部位,为冠 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评估冠状动脉钙化
冠脉CT可以评估冠状动脉 钙化的程度和范围,预测 心血管事件风险。
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中的临床应用PPT演示课件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横截面斑块影像 根据截面上斑块形态分类
向心性斑块
偏心性斑块
不规则斑块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斑块横截面影像 根据回声强度对斑块分类
低回声斑块: 脂质成分为主
等回声斑块: 纤维脂质成分
强回声斑块:致密 混合性斑块:各
纤维成分或钙化
种斑块组织成分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长轴界面斑块分布特性
局限性病变
节段性病变
弥漫性病变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钙化斑块影像
声影前缘出现在斑块厚度管腔侧50%以内为表浅钙化。 声影前缘出现在斑块厚度外弹力膜侧50%以内为深层钙化。
表浅钙化
深层钙化
全层钙化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冠脉血流和引起心肌缺血。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超声支架术评估 理想支架术效果
• 支架扩张充分:正圆形、支架柱分布均匀、对称指数 >0.7;膨胀指数>0.9 ;获得支架尺寸与标配支架尺 寸相当;最小支架截面积与参考血管最大或平均管腔 截面积相当;左主干获得(药物)支架最小截面积 > 8.5mm2,其他血管>5.5mm2。
支架内膜增生
(冠脉和外周)支架内再狭窄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支架相关影像
负性重构IVUS影像
A 参考血管
B 负性重构病变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IVUS冠脉介入适应症:诊断、指导、评估。 临界病变、模糊病变、复杂、特殊病变; 左主干病变; 开口及分叉病变; CTO病变; 桥血管病变; 支架植入术评估; 晚期支架并发症。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横截面斑块影像 根据截面上斑块形态分类
向心性斑块
偏心性斑块
不规则斑块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斑块横截面影像 根据回声强度对斑块分类
低回声斑块: 脂质成分为主
等回声斑块: 纤维脂质成分
强回声斑块:致密 混合性斑块:各
纤维成分或钙化
种斑块组织成分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长轴界面斑块分布特性
局限性病变
节段性病变
弥漫性病变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钙化斑块影像
声影前缘出现在斑块厚度管腔侧50%以内为表浅钙化。 声影前缘出现在斑块厚度外弹力膜侧50%以内为深层钙化。
表浅钙化
深层钙化
全层钙化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冠脉血流和引起心肌缺血。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超声支架术评估 理想支架术效果
• 支架扩张充分:正圆形、支架柱分布均匀、对称指数 >0.7;膨胀指数>0.9 ;获得支架尺寸与标配支架尺 寸相当;最小支架截面积与参考血管最大或平均管腔 截面积相当;左主干获得(药物)支架最小截面积 > 8.5mm2,其他血管>5.5mm2。
支架内膜增生
(冠脉和外周)支架内再狭窄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灰阶超声支架相关影像
负性重构IVUS影像
A 参考血管
B 负性重构病变
draFT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IVUS冠脉介入适应症:诊断、指导、评估。 临界病变、模糊病变、复杂、特殊病变; 左主干病变; 开口及分叉病变; CTO病变; 桥血管病变; 支架植入术评估; 晚期支架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斑块性质分析
.
19
冠脉CTA的临床应用
.
20
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
左或右冠状动脉可以分别起自: 1单支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主干 2左右冠状动脉起自同一主动脉窦(两个开口) 3可以共同起自左或右冠窦(单开口) 4回旋支起自右冠窦和左冠窦 5回旋支起自右冠状动脉 6左冠状动脉起自无窦 7冠状动脉开口高位
ED Volume = 139 cm3
ES Volume = 51 cm3
心功能测量
Stroke e = 88cm3
.
EF = 63%
16
冠状动脉狭窄分析
近端参考点 狭窄点 远端参考点
.
17
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分析
右冠状动脉中段两处,以钙 化斑块为主的混合性斑块
.
红颜色代表钙化斑块, 黄颜色代表软斑块
• 病变的形态 偏心性狭窄
闭塞性病变
扩张. 性病变
34
前
降
支
近
段
非
钙
化
斑
块
形
成
,
中
度
狭
窄
.
35
.
36
.
37
SUCCESS
THANK YOU
2020/6/4
.
38
右冠状动脉近段节段性非钙 化斑块
.
39
左冠前降支多发混合 性斑块形成,并管腔 轻—中度狭窄
.
40
前 降 支 近 段 混 合 型 小 斑 块
观察固有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
62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
MDCT冠脉搭桥术后检查的适应症主要是:
常规复查、新发的心绞痛、胸主动脉新发病变 或冠状动脉造影失败。 冠脉搭桥术前MDCT检查,利于了解左内乳动脉的 走形和解剖,以及与前降支的关系;确定与前降 支的吻合口位置(位于病变远端、管腔直径 >2.5mm、局部无钙化、无肌桥等),以及吻合口 所对应的肋间隙位置。
.
21
左冠、右冠共同起
源于右冠窦
.
22
左冠、右冠分别起自左冠窦
.
23
右 冠 、 左 冠 分 别 起 自 左 冠 窦 上 方
.
24
左、右冠脉共干发出
.
25
左右冠状动脉均由窦上发出
.
26
左冠状动脉中间支畸形血管团
.
27
左冠、右冠起源于左冠窦上方
.
28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
.
29
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
3
冠脉CTA检查禁忌症
• 心律不齐者(偶发室早或房早除外) • 碘对比剂过敏者 • 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 • 肺功能差,在吸氧情况下屏气时间<10s者 备注 • 服用贝他洛克50-100mg60-120min后心率仍然>75bpm者 • 有起搏器者 • 心脏换瓣手术者
.
4
左冠状动脉解剖
.
5
CTA具有无创伤、费用较低、无需住院的特点受到患者的欢 迎。
大量研究表明,利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CTA在冠脉狭窄诊 断方面与DSA有极高的符合率,在心肌桥等诊断方面甚至优 于DSA。
.
2
冠脉CTA检查适应症
MSCT心脏成像(冠脉CTA)
适应症
高危人群
临床疑诊 冠心病
搭桥或支 架术后
先心病
.
左回旋支单独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绕过无冠窦和左房
之间走行,发育细. 小。
30
心肌桥
• 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血管近段大多 行走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内。
• 有时浅层心肌覆盖了上述某一血管段,该 部分心肌称为心肌桥,多为心室心肌;被 心肌覆盖的血管称为壁冠状动脉。
.
31
.
32
心 肌 桥 与 壁 冠 状 动 脉
.
53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 MDCT的优点是检查方法无创而安全,患者 容易接受,并且能够同时诊断未植入支架 的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情况,因而特别适用 于支架患者术前的评估,支架位置的确定, 以及支架术后的疗效和长期预后的评估等。
.
54
.
55
横轴血管断面上见部分 管腔有软斑块
SVR图象显示冠状动脉及支架的外部情况, 不能观察到血管内情况
R
Radiology
cqumsfah
冠状动脉CTA的临床应用
东营市人民医院CT室 山东省立医院东营医院CT室
吕德勇
.
1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病率逐年 增加,致死率高,及早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数字 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CAD的诊断中占主导地位,为诊 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自从多层螺旋CT使用以来,冠状动脉 CTA成像已成为临床检查的重要手段。
.
MPR显示支架与血管管腔
56
支 架 置 入 术 后 支 架 通 畅
.
57
支架植入术后随访
.
58
.
59
冠状动脉搭桥
.
60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
61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
这是MDCT心脏检查最好的适应症之
一。由于采用0.625mm的薄层扫描,能够显
示亚毫米的细微结构,例如搭桥血管的两
端吻合口的开通和狭窄情况,而且还可以
.
33
冠心病冠状动脉CTA主要征象
局限性狭窄:<10mm;
• 狭窄的范围 节段性狭窄:10~20mm;
弥漫性狭窄:>20mm。
无狭窄:0
轻度狭窄:﹤50%
• 狭窄的程度 中度狭窄:50%~70% 重度狭窄:﹥70%
闭塞:
• 斑块的性质
钙化性斑块 非钙化性斑块:软斑块、纤维斑块
混合性斑块 向心性狭窄
.
63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
64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搭桥术后(三支,通畅)
.
65
搭桥术后随访(三支,通畅)
.
41
高级血管分析软件可以进行定量测量
.
42
右冠状动脉主干近中段混合型斑块 伴管腔重度狭窄
.
43
冠 状 动 脉 瘤 样 扩 张
.
44
64排螺旋CT冠脉CTA与DSA的比较
.
45
CTA不但能显 示与DSA类似 的冠脉管腔 狭窄图像, 还能显示管 壁情况,进 一步了解狭 窄原因
.
46
.
47
DSA影像
右冠状动脉解剖
.
6
右冠优势型及左冠优势型
后降支由右冠发出为右冠优势型,反之为左冠优势型
.
7
.
8
64排VCT对冠状动脉各分支的显示
.
9
.
10
.
11
冠脉MIP成像
.
12
冠脉MIP成像
.
13
.
14
类超声波显示心腔法,清晰显示 先心(房间隔缺损)全貌
.
15
• 选择确定 ES/ED 相期 • 自动勾画心腔容积 • 自动计算左室3D容积改变、射血分数
.
冠状动脉CTA
48
.
49
.
50
前降支近段软斑块伴管腔重度狭窄
.
51
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
.
支架植入
5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 MDCT对支架的完全闭塞很容易诊断,对支 架内的内膜增生显示有一定困难,但可以 对比显示支架内低密度血栓或再狭窄。根 据支架两端管腔的显影程度,配合支架的 形态、内部显影情况等,可以基本判定支 架的通畅性。
斑块性质分析
.
19
冠脉CTA的临床应用
.
20
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
左或右冠状动脉可以分别起自: 1单支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主干 2左右冠状动脉起自同一主动脉窦(两个开口) 3可以共同起自左或右冠窦(单开口) 4回旋支起自右冠窦和左冠窦 5回旋支起自右冠状动脉 6左冠状动脉起自无窦 7冠状动脉开口高位
ED Volume = 139 cm3
ES Volume = 51 cm3
心功能测量
Stroke e = 88cm3
.
EF = 63%
16
冠状动脉狭窄分析
近端参考点 狭窄点 远端参考点
.
17
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分析
右冠状动脉中段两处,以钙 化斑块为主的混合性斑块
.
红颜色代表钙化斑块, 黄颜色代表软斑块
• 病变的形态 偏心性狭窄
闭塞性病变
扩张. 性病变
34
前
降
支
近
段
非
钙
化
斑
块
形
成
,
中
度
狭
窄
.
35
.
36
.
37
SUCCESS
THANK YOU
2020/6/4
.
38
右冠状动脉近段节段性非钙 化斑块
.
39
左冠前降支多发混合 性斑块形成,并管腔 轻—中度狭窄
.
40
前 降 支 近 段 混 合 型 小 斑 块
观察固有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
62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
MDCT冠脉搭桥术后检查的适应症主要是:
常规复查、新发的心绞痛、胸主动脉新发病变 或冠状动脉造影失败。 冠脉搭桥术前MDCT检查,利于了解左内乳动脉的 走形和解剖,以及与前降支的关系;确定与前降 支的吻合口位置(位于病变远端、管腔直径 >2.5mm、局部无钙化、无肌桥等),以及吻合口 所对应的肋间隙位置。
.
21
左冠、右冠共同起
源于右冠窦
.
22
左冠、右冠分别起自左冠窦
.
23
右 冠 、 左 冠 分 别 起 自 左 冠 窦 上 方
.
24
左、右冠脉共干发出
.
25
左右冠状动脉均由窦上发出
.
26
左冠状动脉中间支畸形血管团
.
27
左冠、右冠起源于左冠窦上方
.
28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
.
29
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
3
冠脉CTA检查禁忌症
• 心律不齐者(偶发室早或房早除外) • 碘对比剂过敏者 • 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 • 肺功能差,在吸氧情况下屏气时间<10s者 备注 • 服用贝他洛克50-100mg60-120min后心率仍然>75bpm者 • 有起搏器者 • 心脏换瓣手术者
.
4
左冠状动脉解剖
.
5
CTA具有无创伤、费用较低、无需住院的特点受到患者的欢 迎。
大量研究表明,利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CTA在冠脉狭窄诊 断方面与DSA有极高的符合率,在心肌桥等诊断方面甚至优 于DSA。
.
2
冠脉CTA检查适应症
MSCT心脏成像(冠脉CTA)
适应症
高危人群
临床疑诊 冠心病
搭桥或支 架术后
先心病
.
左回旋支单独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绕过无冠窦和左房
之间走行,发育细. 小。
30
心肌桥
• 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血管近段大多 行走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内。
• 有时浅层心肌覆盖了上述某一血管段,该 部分心肌称为心肌桥,多为心室心肌;被 心肌覆盖的血管称为壁冠状动脉。
.
31
.
32
心 肌 桥 与 壁 冠 状 动 脉
.
53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 MDCT的优点是检查方法无创而安全,患者 容易接受,并且能够同时诊断未植入支架 的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情况,因而特别适用 于支架患者术前的评估,支架位置的确定, 以及支架术后的疗效和长期预后的评估等。
.
54
.
55
横轴血管断面上见部分 管腔有软斑块
SVR图象显示冠状动脉及支架的外部情况, 不能观察到血管内情况
R
Radiology
cqumsfah
冠状动脉CTA的临床应用
东营市人民医院CT室 山东省立医院东营医院CT室
吕德勇
.
1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病率逐年 增加,致死率高,及早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数字 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CAD的诊断中占主导地位,为诊 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自从多层螺旋CT使用以来,冠状动脉 CTA成像已成为临床检查的重要手段。
.
MPR显示支架与血管管腔
56
支 架 置 入 术 后 支 架 通 畅
.
57
支架植入术后随访
.
58
.
59
冠状动脉搭桥
.
60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
61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
这是MDCT心脏检查最好的适应症之
一。由于采用0.625mm的薄层扫描,能够显
示亚毫米的细微结构,例如搭桥血管的两
端吻合口的开通和狭窄情况,而且还可以
.
33
冠心病冠状动脉CTA主要征象
局限性狭窄:<10mm;
• 狭窄的范围 节段性狭窄:10~20mm;
弥漫性狭窄:>20mm。
无狭窄:0
轻度狭窄:﹤50%
• 狭窄的程度 中度狭窄:50%~70% 重度狭窄:﹥70%
闭塞:
• 斑块的性质
钙化性斑块 非钙化性斑块:软斑块、纤维斑块
混合性斑块 向心性狭窄
.
63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
64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搭桥术后(三支,通畅)
.
65
搭桥术后随访(三支,通畅)
.
41
高级血管分析软件可以进行定量测量
.
42
右冠状动脉主干近中段混合型斑块 伴管腔重度狭窄
.
43
冠 状 动 脉 瘤 样 扩 张
.
44
64排螺旋CT冠脉CTA与DSA的比较
.
45
CTA不但能显 示与DSA类似 的冠脉管腔 狭窄图像, 还能显示管 壁情况,进 一步了解狭 窄原因
.
46
.
47
DSA影像
右冠状动脉解剖
.
6
右冠优势型及左冠优势型
后降支由右冠发出为右冠优势型,反之为左冠优势型
.
7
.
8
64排VCT对冠状动脉各分支的显示
.
9
.
10
.
11
冠脉MIP成像
.
12
冠脉MIP成像
.
13
.
14
类超声波显示心腔法,清晰显示 先心(房间隔缺损)全貌
.
15
• 选择确定 ES/ED 相期 • 自动勾画心腔容积 • 自动计算左室3D容积改变、射血分数
.
冠状动脉CTA
48
.
49
.
50
前降支近段软斑块伴管腔重度狭窄
.
51
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
.
支架植入
5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 MDCT对支架的完全闭塞很容易诊断,对支 架内的内膜增生显示有一定困难,但可以 对比显示支架内低密度血栓或再狭窄。根 据支架两端管腔的显影程度,配合支架的 形态、内部显影情况等,可以基本判定支 架的通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