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我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指国家认定的在畜禽遗传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科学、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畜禽品种名录。

经过专家组织评审和各地区代表审定,列入名录的畜禽品种在我国具有较高的繁育和遗传背景,对于畜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大国畜牧养殖的我国,畜禽资源一直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关键因素。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激发畜禽资源的潜力,促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部门首先要着眼于国家畜禽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保护需求,根据畜禽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开展甄选工作,结合相关科学研究和实验数据,鉴定出具有科学、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畜禽品种。

这其中包括了家禽、家畜以及其他特定种类的畜禽资源,如鸡、鸭、猪、牛、羊等各类动物。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畜禽资源的分布特点。

在保护名录的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需结合各地畜禽资源的特色和区域养殖的需求,保证名录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确保名录中涵盖了各类畜禽资源的重要品种。

为了保障名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关部门还需要邀请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学者参与评审工作。

这些专家将根据畜禽品种的繁育历史、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评定,确保名录中所列出的品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终确定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将成为我国畜禽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相关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也将主要面向名录内的畜禽品种,以及对其保护和利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实践推广。

名录中的畜禽品种也将成为相关产品认定和商业利用的重要基础,从而推动畜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我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畜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畜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畜禽资源保护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名录内容,保障畜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畜禽保种实施方案

畜禽保种实施方案

畜禽保种实施方案畜禽保种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繁殖措施,保护和提高畜禽的品种质量,以确保畜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为了有效实施畜禽保种工作,制定和执行科学的畜禽保种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建立健全的畜禽品种资源档案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畜禽品种资源档案,包括各类畜禽的种源、遗传背景、生长发育特性、疾病抗性等相关信息。

这些档案将为畜禽保种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科学选育和管理畜禽品种。

二、加强畜禽品种遗传改良在畜禽保种实施方案中,要加强畜禽品种的遗传改良工作。

通过选择优良的遗传资源,进行人工配种和杂交育种,培育出更适应环境、生长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提高畜禽的遗传质量。

三、加强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的饲养管理对保种工作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畜禽的生存率和繁殖率。

因此,在畜禽保种实施方案中,要加强对畜禽饲养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推广科学的饲养技术,提高畜禽的饲养水平。

四、加强畜禽疾病防控畜禽疾病是威胁畜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畜禽保种工作的重要问题。

要加强畜禽疾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畜禽的健康和生产。

在畜禽保种实施方案中,要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五、加强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畜禽保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禁止非法捕捉和销售野生畜禽,保护好现有的畜禽品种资源。

同时,要加强对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畜禽资源的利用效率。

六、加强畜禽保种工作队伍建设畜禽保种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要加强对畜禽保种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同时,要加强畜禽保种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畜禽保种工作的重视度。

综上所述,畜禽保种实施方案是保障畜禽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畜禽保种方案,并加强实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畜禽资源,促进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实畜禽种业振兴根基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实畜禽种业振兴根基

前沿纵谈262022.16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基因能够繁荣一个产业。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没有种质资源,再先进的育种技术,也不能凭空育出新品种。

站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审定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把加强资源保护列为五大行动的首要行动,强调要打牢种质资源基础,做好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工作,切实保护好、利用好。

畜禽遗传资源是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优良品种的“源头活水”,关系着畜产品稳产保供安全。

切实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努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夯实畜禽种业振兴根基。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我国畜牧业历史悠久,多样化的地理、生态和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之广大劳动者的长期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有33种畜禽共984个品种,其中地方品种565个(占57.4%)、培育品种263个(占26.7%)、引入品种156个(占15.9%),约占世界总量的九分之一。

同时还有参照畜禽管理的400多个蜂和蚕品种。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种质特性各异,特别是在繁殖性能、适应性、抗逆性、耐粗饲、产品品质等方面表现突出,如二花脸猪创造了窝产仔数42头的世界纪录,清远麻鸡等三黄鸡肉质鲜美香醇,北京鸭是世界上大型肉鸭主导品种等等,还有一些品种资源具有优异的产绒性能和医用药用、竞技观赏价值,是一座珍贵的基因宝库,为世界畜禽育种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表现为:资源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保护能力不足,资源灭失风险加大,鉴定评价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开发利用不足等,如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将动摇种业振兴根基,影响畜产品保供安全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2021年7月9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要求集中力量破难题、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实畜禽种业振兴根基□□于福清ⅠⅠ“敢为天下鲜”的清远麻鸡是广东的优质鸡种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前沿纵谈272022.16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要求“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保护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保护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
● 鲁 虹
O,畜 牧业 拿 什 么 去 参 与 国 际 近 期 在石 家庄 召开 的 全 同 畜 性 。我 国是 畜 禽 遗 传资 源最 丰 富 WT
禽 品种 资 源保 护 与 管理 工 作 会 议 的 国家 之一 ,但 到底 丰 富到 什 么 市 场竞 争 , 要打造 我 们 自 己的 品 上, 有关 专 家 、 者 对我 国畜 禽 品 程 度 , 们 目前还 回答 不 出来 , 学 我 也 牌 ,就 是 要 拿地 方 的特 色 畜 禽品 种 资 源 的 流 失 、 少 、 临灭 绝 , 就是 说对 畜 禽遗 传 资源 的认 识 还 种 资源 优 势 去 占领市 场 。随着 集 减 濒 只看 到表 面现 象 , 各 品 约 化 、 对 无不 表 示极 大 的担 忧 。大 家 深 刻 很 肤 浅 , 规模 化进 程 的 加快 , 去 的 过 地 感 到 ,当前 我 同 、 产性 能 、 几 十 年 发 达 国 家 从 实 用 主 义 出 生 保 护 的形 势非 常 严 峻 ,任 务 相 当 适 应 性上 , 很少 掌握 其 内在 特 性 、 发 , 留 了那 些 生 长 快 、 本 低 、 保 成
后 ,确认 :0世纪 的 10 内, 2 O年 全 是一些畜牧 业发达 国家大量输 出 内 渡 过 , 各 种 器 官 和 组 织 还 没 有 世界 已经 有超 过 10 00个品 种 灭

些优 良一 种和商品配 套系 的家 充分 发育就被 屠宰 ,所 以产出来
绝 , 且 这 一 状 况 还 在 继 续 恶 化 。 畜和家禽 .来与发展 中同家包 括 的 肉 和 肉 制 品 很 难 具 有 传 统 肉制 而 目 前 .在 全 球 动 物 基 因 资 源 数 据 中国的地方 良种进行 杂交 .甚至 品的风 味。尽管 从化学成分 上看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
1999年不完全调查结果表明, 1999年不完全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外来种的 年不完全调查结果表明 大量引进、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引进、生态环境恶化、人类过分利用等 因素,畜禽种质资源的状况甚忧:37个品种 因素,畜禽种质资源的状况甚忧:37个品种 为受严重威胁;35个品种为受较大威胁 个品种为受较大威胁; 为受严重威胁;35个品种为受较大威胁;14 个品种受到威胁。 个品种受到威胁。 虽然我国品种资源丰富, 虽然我国品种资源丰富,目前面临着严峻的 考验。 考验。
品种资源
价值
战 略 价 值 经 济 价 值 科 学 价 值 历 史 文 化 价 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界畜禽品种资源
世界上有40多个畜禽种类, 4500个畜禽品 世界上有40多个畜禽种类,共4500个畜禽品 40多个畜禽种类 种。 世界上约有19.6 19.6亿人口部分或全部的日常需 世界上约有19.6亿人口部分或全部的日常需 要均依赖于各种畜禽。 要均依赖于各种畜禽。 在食品和农牧业生产中,畜禽以肉、 在食品和农牧业生产中,畜禽以肉、蛋、奶、 畜力和有机肥等形式满足人类30% 30%~ 毛、畜力和有机肥等形式满足人类30%~40% 的需求。 的需求。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基本概念
物种
物 种 内 能 相 互 繁 殖 具 有 一 个 基 因 库 与 其 他 种 生 殖 隔 离
品种
人 工 选 择 的 结 果 特 殊 的 生 产 用 途 畜 牧 生 产 学 概 念
品系
个 体 分 散 或 集 中 适 应 不 同 地 理 环 境 遗 传 物 质 更 加 纯 合
品种的分类
培育程度 生产力类型
原 始 品 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第三章 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第四章 畜禽养殖第五章 畜禽交易与运输第六章 质量安全保障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八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第三条 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第五条 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第六条 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义务,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

第八条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

(完整版)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完整版)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我部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62号)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一、猪八眉猪、大花白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华中两头乌猪(沙子岭猪、通城猪、监利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姜曲海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米猪、皖南黑猪、沙乌头猪、乐平猪、海南猪(屯昌猪)、嘉兴黑猪、大围子猪二、鸡大骨鸡、白耳黄鸡、仙居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茶花鸡、狼山鸡、清远麻鸡、藏鸡、矮脚鸡、浦东鸡、溧阳鸡、文昌鸡、惠阳胡须鸡、河田鸡、边鸡、金阳丝毛鸡、静原鸡、瓢鸡、林甸鸡、怀乡鸡、鹿苑鸡、龙胜凤鸡、汶上芦花鸡、闽清毛脚鸡、长顺绿壳蛋鸡、拜城油鸡、双莲鸡三、鸭北京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建昌鸭、金定鸭、绍兴鸭、莆田黑鸭、高邮鸭、缙云麻鸭、吉安红毛鸭四、鹅四川白鹅、伊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豁眼鹅、太湖鹅、兴国灰鹅、乌鬃鹅、浙东白鹅、钢鹅、溆浦鹅五、牛马驼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甘南牦牛、独龙牛(大额牛)、海子水牛、温州水牛、槟榔江水牛、延边牛、复州牛、南阳牛、秦川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鲁西牛、温岭高峰牛、蒙古牛、雷琼牛、郏县红牛、巫陵牛(湘西牛)、帕里牦牛、德保矮马、蒙古马、鄂伦春马、晋江马、宁强马、岔口驿马、焉耆马、关中驴、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阿拉善双峰驼六、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阿拉善型、二狼山型)、小尾寒羊、中卫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笔料毛型)、乌珠穆沁羊、同羊、西藏羊(草地型)、西藏山羊、济宁青山羊、贵德黑裘皮羊、湖羊、滩羊、雷州山羊、和田羊、大尾寒羊、多浪羊、兰州大尾羊、汉中绵羊、岷县黑裘皮羊、苏尼特羊、成都麻羊、龙陵黄山羊、太行山羊、莱芜黑山羊、牙山黑绒山羊、大足黑山羊七、其他品种敖鲁古雅驯鹿、吉林梅花鹿、中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福建黄兔、四川白兔附件:公告2601.CEB。

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介绍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种质资源的意义种质资源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繁殖和改良的种子、种苗以及饲养畜禽用的种群。

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对于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兽禽品质,改善农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国家政策与法律我国重视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做了相应规定。

国家制定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法,明确了畜禽种质资源的所有权、保护措施、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设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加大对畜禽品种改良的投入等。

三、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1. 建立健全的收集与登记制度对于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收集与登记制度。

这一制度应当包括对于各类畜禽品种的信息收集、种群数量统计以及种质资源的登记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些资源。

2. 建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为了确保畜禽种质资源的安全存放,可以建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基地。

这些基地应当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

同时,基地也可以成为畜禽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中心,加强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

3. 推进科技创新与研发科技创新与研发是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提升畜禽品种的适应性和改良程度,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益。

此外,科技创新还有助于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种质资源的利用方法1. 定向培育优质品种通过利用畜禽种质资源,可以定向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需求的优质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能够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2. 引进外来优良基因在利用种质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外来优良基因,进行基因交流与改良。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1.09•【文号】农办牧〔2016〕43号•【施行日期】2016.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农办牧〔201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医兽局: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11月9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畜牧法》,制定本规划。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

近年来,按照“依法保护、科学利用”的原则,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着力强化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表1 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数量统计表畜种地方品种(个)国家级保护品种(个)省级保护品种(个)其他品种(个)猪90423216牛94214726羊101275222家禽175499729其他85203233合计545159260126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完善。

充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队伍,山西等14省(区、市)成立了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为深入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原产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活体保种和遗传物质保存互为补充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方案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方案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方案引言畜禽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民的财富和农业生产的基础。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畜禽种质资源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畜禽种质资源,制定一套科学的保护方案势在必行。

1.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意义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农业遗传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保护畜禽品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策略方式2.1 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畜禽种质资源数据库是保护的基础,可以记录畜禽种质资源的种类、特征、分布等信息。

通过建立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畜禽种质资源。

2.2 选择重要种质资源进行保护鉴于畜禽种质资源繁多,有必要根据其重要性和脆弱性选择进行保护的种质资源。

可以从品种多样性、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2.3 制定保护计划基于已选择的重要种质资源,制定具体的保护计划,包括保护目标、保护措施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

保护计划应当科学合理,符合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2.4 加强畜禽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加强对畜禽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包括采集样品、进行鉴定和评价等。

保存工作应当做到分类、规范,保证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

2.5 联合保护加强国内外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共同保护畜禽种质资源。

在联合保护中,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保护效果。

2.6 制定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护。

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提高保护工作的依法管理水平,确保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顺利进行。

2.7 科学研究和创新加强畜禽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探索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保护方式。

科学研究可以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3.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重点领域3.1 繁育和选育工作加强对畜禽种质资源的繁育和选育工作,提高品种的遗传质量和适应性。

中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育种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育种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但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畜禽遗传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不懈努力。

一、中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很多,但其保护状况却不容乐观。

由于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畜禽种系已经失传或濒临灭绝,这些畜禽种系往往携带着独特的基因信息和生物学特性。

为了防止畜禽遗传资源的流失和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传资源,中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加强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

例如,《畜禽种质资源法》规定,保护畜禽种质资源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畜禽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政府还投入大量精力推广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促进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

二、中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的育种研究进展同时,中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的育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我国的科学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积极探索利用畜禽遗传资源进行育种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尤其是在品种改良、遗传改良、生殖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1. 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畜禽遗传资源育种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中国的科学家们通过传统和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品种改良,使得许多畜禽种类在性状上得到了改进,大大提高了其品质与产量。

例如,我国的“黄牛”品系在育种改良中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使得其肉质更加扎实美味,同时生长速度和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 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应用基因工程和遗传学知识,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育种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这方面,中国的科学家们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例如,国家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应用锌指核酸酶技术,对鸡突变基因进行了修饰,使得其经过人工控制之后能够更好的发挥生物学功能,提高了血液中铁离子的含量,从而提高了鸡的皮毛质量和产蛋量。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制定并实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畜禽遗传资源是畜禽种群中具有遗传特征的个体,对畜禽的遗传改良和品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下面将从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意义、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三个方面,提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

一、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意义。

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对于维护畜禽种群的多样性、促进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畜禽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是畜禽种群的基础,对于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通过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可以促进畜禽品种的改良,培育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最后,保护畜禽遗传资源可以提高畜禽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

目前,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畜禽品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受到威胁,一些珍稀品种甚至濒临灭绝。

另一方面,畜禽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部分优良品种的遗传特征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三、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措施。

为了有效保护畜禽遗传资源,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包括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鉴定、登记和管理等工作。

2.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推动畜禽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

3.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交流,推动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推动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实施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维护畜禽种群的多样性、促进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完整版)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完整版)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我部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62号)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一、猪八眉猪、大花白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华中两头乌猪(沙子岭猪、通城猪、监利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姜曲海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米猪、皖南黑猪、沙乌头猪、乐平猪、海南猪(屯昌猪)、嘉兴黑猪、大围子猪二、鸡大骨鸡、白耳黄鸡、仙居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茶花鸡、狼山鸡、清远麻鸡、藏鸡、矮脚鸡、浦东鸡、溧阳鸡、文昌鸡、惠阳胡须鸡、河田鸡、边鸡、金阳丝毛鸡、静原鸡、瓢鸡、林甸鸡、怀乡鸡、鹿苑鸡、龙胜凤鸡、汶上芦花鸡、闽清毛脚鸡、长顺绿壳蛋鸡、拜城油鸡、双莲鸡三、鸭北京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建昌鸭、金定鸭、绍兴鸭、莆田黑鸭、高邮鸭、缙云麻鸭、吉安红毛鸭四、鹅四川白鹅、伊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豁眼鹅、太湖鹅、兴国灰鹅、乌鬃鹅、浙东白鹅、钢鹅、溆浦鹅五、牛马驼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甘南牦牛、独龙牛(大额牛)、海子水牛、温州水牛、槟榔江水牛、延边牛、复州牛、南阳牛、秦川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鲁西牛、温岭高峰牛、蒙古牛、雷琼牛、郏县红牛、巫陵牛(湘西牛)、帕里牦牛、德保矮马、蒙古马、鄂伦春马、晋江马、宁强马、岔口驿马、焉耆马、关中驴、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阿拉善双峰驼六、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阿拉善型、二狼山型)、小尾寒羊、中卫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笔料毛型)、乌珠穆沁羊、同羊、西藏羊(草地型)、西藏山羊、济宁青山羊、贵德黑裘皮羊、湖羊、滩羊、雷州山羊、和田羊、大尾寒羊、多浪羊、兰州大尾羊、汉中绵羊、岷县黑裘皮羊、苏尼特羊、成都麻羊、龙陵黄山羊、太行山羊、莱芜黑山羊、牙山黑绒山羊、大足黑山羊七、其他品种敖鲁古雅驯鹿、吉林梅花鹿、中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福建黄兔、四川白兔附件:公告2601.CEB。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以下是7 条主题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可供你参考: 1. 咱得先搞清楚咱要保护啥!那些珍稀的畜禽品种,就像咱们的宝贝一样,不保护可就没啦!比如说本土的某个鸡种,那独特的外观和优秀的品质,要是没了多可惜呀!咱得赶紧行动起来,建立详细的档案,把每只畜禽的信息都记录下来,难道不是吗?
2. 接下来,咱要给这些畜禽提供最棒的生活环境呀!就像给家人打造一个温馨的家一样。

改善养殖场地,让它们舒舒服服的。

想想看,如果它们住得不舒服,怎么能好好繁殖呢,对吧?
3. 养殖技术也超重要的!咱得找最专业的人来指导,就像给运动员配备最好的教练。

教养殖户怎么科学喂养、怎么预防疾病,这样才能让畜禽长得壮壮的,不是吗?比如那种本土的羊品种,用对了方法,就能长得又肥又美。

4. 宣传工作不能落下呀!要让大家都晓得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有多重要。

这不就跟宣传环境保护一样嘛,大家都重视了,才能做好呀!咱们可以办一些活动,讲讲这些珍稀畜禽的故事,肯定会吸引人,对吧?
5. 资金投入也得要够呀!没钱怎么办事呢?就像打仗没弹药一样。

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得出把力,共同为保护这些宝贝畜禽出份钱。

不然以后想吃优质的畜禽产品都难咯!
6. 还得加强监管呀!不能让人随便破坏这个保护工作。

这就好比守护宝藏,得时刻盯着,不能让坏人偷走了宝贝,是不是?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惩不贷!
7. 哎呀,总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真的太重要啦!咱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懈怠。

不然以后咱们的子孙可能都看不到这些神奇的畜禽品种啦,那多可悲呀!大家一定要加油干呀!。

202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2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2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视,2023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发布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内容。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202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背景和意义。

畜禽遗传资源是指在人类农业发展过程中,经过人为选择和驯化的动物品种和种群,其包括了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

这些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发布,则标志着政府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对畜禽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有利于推动畜禽品种的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保护。

在全国范围内,许多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畜禽遗传资源,而2023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发布,则将有望促使更多地区的畜禽资源得到科学的保护和管理。

这也将有利于加强畜禽资源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看,202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发布将有助于引导各地加强畜禽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制定更加科学的资源保护规划,推动畜禽资源的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保护。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202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发布对于我国畜禽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涉及到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一个畜禽资源爱好者和关注者,我十分期待这一名录的出台,希望它能够带来更多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畜禽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为我国的畜禽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2023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发布是我国畜禽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它将有助于引导各地加强畜禽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推动畜禽资源的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保护。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对这一名录的出台充满期待,并希望它能够带来更多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畜禽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为我国的畜禽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悄然成为了热门话题。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是指国家对畜禽遗传资源中数量有限、品种特异、遗传背景丰富的畜牧业生物资源给予特别保护的一种制度,也是我国畜牧业生物资源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详细解读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相关内容,以便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制度。

1.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概述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是国家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名录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掘、收集、保存和研究畜禽遗传资源,以维护和增进我国畜牧业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该名录包含了大量的畜禽遗传资源,涵盖了牛、羊、猪、鸡等多种畜禽动物及其品种,为我国畜牧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2.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意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我国畜牧业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遗传优势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畜牧业生物资源的遗传特性,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数据支持。

这一名录的建立可以促进畜牧业生物资源的科学保存和合理利用,有助于维护我国畜牧业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护和恢复畜牧业生物资源的基因资源。

通过该名录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畜牧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撰稿人,我个人认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我国畜牧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

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的今天,保护畜牧业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遗传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最新

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最新

1. 颁布与实施时间:《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最早由农业部于1998年1月5日颁布,并自同年1月5日起实施。

2. 管理范围:该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

农户自繁自用种畜禽除外。

3.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
- 畜禽品种资源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保护。

- 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公布;省级名录由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公布,并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和测定站等。

4. 种畜禽进出口管理:
- 种畜禽进出口品种名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

- 种畜禽进出口的规划、计划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5. 种畜禽场管理:
- 种畜禽场承担保护畜禽品种资源、培育及提供良种、开发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的任务。

- 国有种畜禽场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

具备法人条件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可取得法人资格。

6. 最新修订:
- 2023年,针对《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最新修订,可能包括对畜牧业养殖环境、兽药使用、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仅为对《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概要介绍,具体内容以官方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珍贵的宝藏在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是指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的动植物种质资源。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农业历史和丰富农业生物资源的国家,对于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珍贵的资源,国家建立了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

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是指国家在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时,根据资源的遗传特征、生态地理分布和利用现状,对部分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进行重点保护和管理。

这些资源经评定认定后,将被列入名录,并得到国家重点保护和支持。

从简单的角度来看,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猪、牛、羊、鸡、鸭等动物,以及各种水生生物。

这些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不仅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于人类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这一主题,将会发现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背后,蕴藏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中所列入的畜禽种质资源,它们往往具有着丰富的遗传背景和独特的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这些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承载着人类对于动植物品种改良、遗传资源改良等方面的期望和需求。

进一步来说,对于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实施,也能够提高畜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进而促进畜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在改善畜禽资源品种结构、提高畜禽养殖效益等方面,也能够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经过对畜禽遗传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名录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深远而丰富。

它不仅是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进行保护的一种重要举措,更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持。

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畜禽种质资源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是培育新品种、提高生产效率和抗病能力的基础。

保护畜禽种质资源,就是保护我们未来的食品供应和生态平衡。

其次,畜禽种质资源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可以对畜禽种质资源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从而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

最后,还可以通过繁殖技术、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畜禽品种,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引言畜禽种质资源是指具有特定遗传特征的畜禽品种,包括家畜、家禽及其野生亲缘种等。

这些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畜牧业生态学、动物繁殖学、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贡献。

首先,畜禽种质资源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畜禽品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生产性能,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饲养需求。

其次,畜禽种质资源对于动物繁殖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繁殖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繁殖技术方案,提高畜禽的繁殖效率和生产性能。

此外,畜禽种质资源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品种的畜禽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脂肪含量、肌肉质量等特征,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畜禽种质资源是保障我国粮食和肉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动物遗传资源及其利用程度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种质资源的保护就是要把其各种基因特性,无论是现在有没有价值,发没发现都要有效保存,只有保存下来才能为后人开发利用提供可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保持生物多样性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独特的遗传特征和生态价值。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一、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物种、类群齐全,而且种质特性各异。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猪、鸡、鸭、鹅、特禽、黄牛、水牛、牦牛、独龙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兔、梅花鹿、马鹿、水貂、貉、蜂等20个物种,共计576个品种(类群),其中地方品种(类群)426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74%;培育品种73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12.7%;引进品种77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1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几年来,为满足人民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我国相继引进了大量的外来高产品种杂交改良国内陆方品种,受外来高产品种强烈冲击,我国畜禽品种数量逐渐减少和消失的问题日渐突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畜禽品种资源普查结果证实,我国已灭绝的品种有10个,濒临灭绝的品种8个,数量减少的有20个。

据1996-1998年对全国17个省331个地方畜禽品种动态信息资源调查显示,有50个畜禽品种(或类群)濒危,9个品种(或类群)濒临灭绝,7个品种(或类群)已经灭绝。

这种趋势随着近年大量引种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剧,估计至少有30%的畜禽遗传资源处于灭绝的高度危险之中。

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满足未来不可预见的重要基因库,它的任何一点利用都可能在类型、质量、数量上给肉、蛋、奶和毛皮等生产带来创新。

因此,为了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满足人类社会对畜禽产品种类、质量的更高的需求,加强对现有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全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概况1、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健全机构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种畜禽管理条例》,随后农业部出台了《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不少省(区、市)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为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一、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物种、类群齐全,而且种质特性各异。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猪、鸡、鸭、鹅、特禽、黄牛、水牛、牦牛、独龙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兔、梅花鹿、马鹿、水貂、貉、蜂等20个物种,共计576个品种(类群),其中地方品种(类群)426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74%;培育品种73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12.7%;引进品种77个,占品种资源总数的1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几年来,为满足人民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我国相继引进了大量的外来高产品种杂交改良国内地方品种,受外来高产品种强烈冲击,我国畜禽品种数量逐渐减少和消失的问题日渐突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畜禽品种资源普查结果证实,我国已灭绝的品种有10个,濒临灭绝的品种8个,数量减少的有20个。

据1996-1998年对全国17个省331个地方畜禽品种动态信息资源调查显示,有50个畜禽品种(或类群)濒危,9个品种(或类群)濒临灭绝,7个品种(或类群)已经灭绝。

这种趋势随着近年大量引种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剧,估计至少有30%的畜禽遗传资源处于灭绝的高度危险之中。

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满足未来不可预见的重要基因库,它的任何一点利用都可能在类型、质量、数量上给肉、蛋、奶和毛皮等生产带来创新。

因此,为了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满足人类社会对畜禽产品种类、质量的更高的需求,加强对现有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全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概况1、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健全机构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种畜禽管理条例》,随后农业部出台了《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不少省(区、市)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为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

为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我部专门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全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规划,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并为这些品种确认了一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区)。

一些地方也相应成立了畜禽品种资源管理机构,并按照分级保护的原则,明确了重点保护畜禽品种名录。

对于推动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管理工作,保护畜禽遗传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1年,农业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全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管理会议。

齐景发副部长就我国品种资源的现状、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资源保护的方针、目标等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后农业部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要抓紧制定畜禽品种保护计划和措施。

要高度重视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保种、育种水平,要做好保种的科研和开发工作。

2、初步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体系我国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五十年代就建立了一批种畜禽场;八十年代,国家投入了上亿元资金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场和种公牛站。

“八五”期间,我部又确认了83个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对一些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各省、地、县根据当地的品种优势和特点,也建立了一批地方种畜禽场,划定保护区,制定保种方案和进行良种登记,有计划地开展了保种选育工作。

“九五”期间,国家启动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重点进行增加活畜数量及完善相应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分别在北京和江苏建立了国家家畜和家禽品种基因库,保存了一批原始品种和种质素材。

初步建立了畜禽资源保护体系,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3、开展资源调查、保种技术研究等基础性工作1976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出版了5部《中国畜禽品种志》。

1995年又对西南、西北的偏远地区进行了一次补充调查。

2001年开始启动畜禽品种资源动态信息调查项目,对全国畜禽品种资源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畜禽资源调查为制定有关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政策,制定畜牧业整体发展规划,开展国际畜牧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近20年,国家加强了畜禽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开展了部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和遗传距离测定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在畜禽系统保种理论和保种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我国开展畜禽品种资源的保存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4、推进畜禽品种资源的选育和开发利用业化开发。

近20年来,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和手段,选育了一大批专门化品系和新品种,涌现了一批由育种、生产、加工企业为一体的畜禽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使许多畜禽地方品种的主要优良性状得以保持,生产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三、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情况从1995年开始,国家启动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根据“重点、濒危、特定性状”的保护原则和急需保护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国家财政每年拨专项经费用于全国家养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

承担实施的单位涉及有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国家基因库和科研院校等单位。

从1998年开始,专项经费逐年增加,截止到2002年共投入5734万元。

八年共实施了185个保护项目,其中扶持畜禽品种保护162个,占项目总数量的87.6%;扶持种质资源动态监测和种质资源评估与鉴定的为23个项目,占项目总数量的12.4%。

在扶持畜禽品种保护中猪品种27个、家禽品种24个、牛品种14个、羊品种15个、特种动物品种9个。

(一)项目成果1、实行抢救性保护,紧急抢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畜禽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实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以来,紧急抢救了独龙牛、渤海黑牛、荷苞猪、马身猪、鹿苑鸡、斗鸡、中华蜜蜂等19个濒临灭绝畜禽品种。

鹿苑鸡是我国华东地区一种独特的地方品种,数量极少,仅散养在个别农户家里,构成濒临灭绝物种。

当江苏家禽所(国家家禽基因库)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得知农户将要把最后一批鹿苑鸡处理掉时,连夜赶往农民家中收购,使鹿苑鸡这一珍稀地方品种得以保存,避免了一个优秀遗传物种的消失。

产于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流域的独龙牛,是一种仍处于半野生半家养状态的珍稀牛种资源,独龙牛具有体型较大、肉质好、屠宰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但数量极少,据1986年统计,总数只有77头。

实施保种项目后,国家、省、地区拿出专项资金对这一珍贵资源进行恢复和保护,贡山县派出得力的业务技术骨干在独龙江乡的巴坡和茨开镇的九木当建立了独龙牛保种区,组建了106头牛的核心群。

目前独龙牛数量已从保种初期的77头,发展到2000年的1060头,增加了近千头,这为保护区的数量扩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本品种选育,增加了地方品种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性能通过专项资金的扶持,不仅使被保护品种资源得到很好的保存,而且通过本品种选育,使地方品种优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南溪县以四川白鹅育种场为核心,实行“鹅场+农户”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了核心群、扩繁群和商品群三级良繁体系,使四川白鹅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

实施保种项目以来,四川白鹅饲养量大幅度增长,1997年全县出栏商品鹅64万只,2002年出栏达到504.5万只,增长了5倍多。

分布在山东西南地区的小尾寒羊,具有四季发情,高繁殖力的特性。

20世纪60年代由于盲目引种杂交,使品种数量急剧下降。

到20世纪80年代初其数量已接近灭绝的边缘。

此后,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和梁山县建立保种场和保护区,进行小尾寒羊保护,群体数量得到大幅增长。

目前,每年从小尾寒羊主产区调往全国各地种羊达100多万只,为当地农民创造经济收入近5亿元。

辽宁省绒山羊原种场长期坚持选育,绒山羊的产绒量80年代为每只200~300克,到2002年产绒量已提高到550~600克以上,增长了1倍多;羊绒的细度也由过去的16微米降到15微米以下,为提高我国羊绒生产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3、开发利用优良地方品种资源,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使我国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重点抓了地方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

近年来,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和手段,选育了一大批新品种(配套系),1996-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共有26个。

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我国地方畜禽品种为基本素材培育而成的。

畜禽品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形成了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和特色化,为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做出重要的贡献。

江苏省太湖猪育种中心利用我国高繁殖力的地方品种太湖猪,培育了产仔多、日增重快、瘦肉率高、肉质优良、口味鲜美的苏太猪,生产性能和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苏太经产母猪平均产仔达到14.72头,达到90千克的日龄为178天,90千克的屠宰率为72.85%,瘦肉率为55.98%。

目前种猪已销往全国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的农民和消费者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探索保种新方式,收集和保存了一批优秀畜禽遗传基因和素材用中心”、“地方禽种基因库”,承担遗传资源的活体保护、冷冻精子、冷冻胚胎、DNA和细胞组织等遗传物质的保存。

国家畜禽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目前已保存33个品种牛、羊等家畜的冷冻胚胎和冷冻精液,每个品种精液1500剂、胚胎100枚。

此外,还保存有60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引入猪种近3600个体的DNA,并保存有部分细胞组织等遗传素材。

国家家禽活体基因库,保存了仙居鸡、白耳黄鸡、狼山鸡、萧山鸡、鹿苑鸡等21个品种,每个品种保存了200~300只成年母鸡;收集、保存了全国141个地方家禽品种7050个体的DNA遗传物质。

5、开展动态信息调查,加强基础性科学技术研究,为进一步做好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依据家畜家禽品种资源是属于可变动性资源和可更新资源,受市场经济、人类需求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变化,波动性很大。

有些品种因受外来品种的改良,数量迅速减少或泯灭;有些原地方品种类群经过选育,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等发生了很大变化。

针对以上情况,为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最新状况,2002年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联合各省(区、市)畜禽品种资源管理部门启动了“全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动态信息调查”项目。

调查范围首先从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共78个品种)开始,以后将逐步扩大,切实查清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家底,掌握资源变动的最新动向。

1999年—2002年,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中国农科院畜牧所、江苏家禽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承担了“中国地方猪品种遗传距离测定”、“中国地方牛、羊品种遗传距离测定”和“中国地方家禽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等畜禽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