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色彩的明与暗》(1) 人教版
5课《色彩明与暗》(教案)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5课《色彩明与暗》(教案)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bbfa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9.png)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明暗变化规律,并能在实际绘画中运用这一知识。难点在于学生对明暗对比在塑造形体立体感中的作用的理解和运用。
为了解决这一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不同明暗对比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明暗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明暗对比在绘画中的作用。
陈述:色彩的明暗变化只能通过改变色彩的亮度来实现。
答案:错误。色彩的明暗变化不仅可以通过改变色彩的亮度,还可以通过改变色彩的饱和度和色相来实现。
题型2:选择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
问题: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色彩明暗对比的作用?
A.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
B.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
C.突出画面的重点和主题
D.所有以上选项
3.色彩明暗在绘画中的应用:色彩的明暗变化和对比在绘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色彩的明暗变化和对比,可以塑造形体的立体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4.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色彩的明暗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亮色和浅色的色彩明度较高,深色和暗色的色彩明度较低。在绘画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来运用色彩的明暗变化。
知识点梳理
《色彩明与暗》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以下知识点:
1.色彩的明暗变化:色彩的明暗变化是指色彩的亮度和深浅的变化。亮色越接近白色,深色越接近黑色。色彩的明暗变化可以丰富绘画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色彩明暗对比:色彩明暗对比是指不同明度的色彩放在一起时产生的视觉效果。色彩明暗对比可以增强绘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c.注意在绘画过程中保持色彩明暗变化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7.色彩明暗对比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
a.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
b.突出画面的重点和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案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eff2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4.png)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明暗变化,掌握明暗对比、明暗渐变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色彩的明暗变化原理、明暗对比的运用、明暗渐变的表现等,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色彩的明与暗,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对色彩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的鲜艳、明亮等概念,对色彩的明暗变化规律了解不够。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勇于创新,但同时也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明暗变化规律,掌握明暗对比、明暗渐变等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色彩的明暗变化规律。
2.明暗对比、明暗渐变的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实践、评价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绘画工具(如水彩笔、铅笔、画纸等)。
3.示例作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明暗对比强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之所以让我们感到鲜明、突出,是因为它们运用了明暗对比的表现手法。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色彩的明与暗》。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色彩的明暗变化原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明暗是由光线的照射和物体的反射决定的。
2.教师展示明暗对比的示例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明暗对比的表现手法,并讲解明暗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
操练(10分钟)1.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运用明暗对比的表现手法,画一幅色彩鲜明的作品。
2.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表现手法和创意。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4e9d5b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2.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的明暗关系;
2.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3.增强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4.提高学生表现艺术形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色彩明暗关系
1.通过线条、色块对比,分析课题颜色的明暗关系,即色彩的深浅程度;
2.通过观察、比较、形象认识颜色的明暗变化和相互影响的规律;
3.尝试表现不同的色彩明暗关系,如亮丽明媚、灰暗沉闷、明暗渐变等。
2. 营造情境
通过情境的营造、环境的设计,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明暗关系所表现出的意境和情绪。
三、教学重点
1.理解颜色的明暗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色彩组合能力;
3.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
1. 情境营造
在教室中放置不同的颜色实物,如:鲜红的玫瑰花、葱绿的植物、明黄的鸟嘴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不同颜色的明暗变化。
2. 准备活动材料
准备各种颜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画纸等。
3. 学习笔记
让学生观察、分析、绘制图片,形成学习笔记。
4. 绘画实践
让学生自由选取一种颜色,通过掌握色彩明暗关系,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同时采用适当的色彩搭配和比例,加深对颜色的理解。
5. 整合创作
让学生将所绘制的图形与其他颜色图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画面,并作出补充说明。
五、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色彩的明暗关系,提高了学生的色彩感受和创作能力,还让学生加深了对色彩的理解和认识。
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学生将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下册
![《5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0aa04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1.png)
《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理解色彩的明暗变化,掌握观察和区分不同色彩明暗度的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并培养其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提升其美术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色彩明暗的基本原理,掌握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来深化对色彩明暗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充足的美术教学材料,包括各种颜色的颜料、调色盘、画笔、画纸等。
同时,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包括色彩明暗的理论知识、实例图片以及学生实践操作的步骤指导等,以便于课堂教学时的展示和讲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课堂伊始,教师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他们对“明”与“暗”的理解,并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明暗现象,如阳光下的物体与阴影中的物体。
通过这样的互动,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色彩的明与暗。
二、知识探究(一)理解色彩明暗的原理1. 教师使用PPT展示色彩明暗的基本原理,通过展示色彩的光谱和色环,解释不同色彩在亮度、纯度上的差异。
2. 讲解色彩的明暗与光源、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光线的强弱有关,以及色彩的明暗对画面整体效果的影响。
(二)欣赏名画中的明暗对比1. 教师选取几幅名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作中色彩的明暗对比,让学生体会明暗对比如何使画面更加生动。
2. 让学生尝试分析画作中哪些部分使用了较亮的色彩,哪些部分使用了较暗的色彩,并讨论这些选择对作品整体效果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一)色彩明暗的实践练习1. 教师准备不同颜色的颜料和调色板,让学生尝试调配出不同明暗程度的色彩。
2. 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在纸上运用不同明暗程度的色彩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
(二)创意绘画创作1. 学生根据自己对明暗的理解,创作一幅以“明与暗”为主题的创意绘画作品。
第5课 色彩的明与暗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5课 色彩的明与暗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2ff0d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b.png)
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色彩的明与暗,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明暗对比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的明暗变化,创作出富有层次和立体感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掌握明暗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色彩的明与暗,培养学生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如何运用明暗对比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教学视频、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张、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色彩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展示一组明暗对比强烈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让学生了解明暗对比在绘画中的作用。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明暗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运用明暗对比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色彩的明暗变化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2. 内容:(1)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2)明暗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3)绘画实践:运用明暗对比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七、作业设计1. 课后自主创作一幅以色彩的明暗变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f78b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8.png)
-明度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明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明度渐变、对比等,并能在实际绘画中灵活运用。
例:讲解色彩明度阶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明度的变化,强调明度在画面中的重要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色彩明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色彩明度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用不同明度的色彩绘制同一物体,观察画面效果的变化。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同时,我也会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色彩明度的运用:在实际绘画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不同明度色彩的运用,教师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
例:示范如何使用不同明度的色彩绘制一幅画作,让学生跟随步骤实践,逐步突破难点。
-光线对明暗关系的影响:学生对光线影响色彩明度的理解可能较为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实例分析。
例: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不同光线条件下物体明暗关系的变化,加深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色彩明度的基本概念。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是色彩三要素之一。它决定了颜色的深浅,对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起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一幅画作中色彩明度的运用,展示如何通过明暗对比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明与暗》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明与暗》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fd0a2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7.png)
色相:指某种颜色的名称,“相貌”。
黑
属于无色系
没有色相
说一说 图中有哪些色相?
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鲜艳程度。
低
低
高
高
考眼力 观察:哪一幅画纯度高?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程度。
浅色的,明度高 深色的明度低 (明度产生变化时,纯度也开始降低)
观察:图片中,哪一边的明度高? 哪一边的明度低?
结束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 希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 钻研,解决更多的难题。
感谢各位的聆听
颜色浅 明度高
颜色深 明度低
小游戏 按色彩的明度高到低的顺序排笑脸
1
2
3
4
5
6
1
6 5
2
3 4
1.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明度
(黄色的明度比橙色高,蓝色的明度比绿色低。)
相同的色彩,加 色会提高明度,
加黑会降低明度。
思考:同一种色彩怎样才能调配出渐变的色彩明 度?
明度高
基本色
明度低
等量加白
等量加黑
明度渐变
无序排列
有黑猫的风景 陈邕 版画
作业要求:
可采取独立或同桌合作的形式, 创作一种色彩的明暗变化,装 饰和美化一件生活中的物品, 做到层次划分合理。
评价标准:
1.作业认真细致,能体现某种色 彩的明度的变化。 2.完成作业构思巧妙有新意。 3.作品体现了明度渐变的哪些特 点?(立体感、节奏感、纵深感)。 4.优点与不足。课后Leabharlann 考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 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 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 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9.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897f68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d.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明暗的概念,学会运用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明暗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色彩明暗的概念:介绍色彩明暗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明暗与光线的关系。
2. 色彩明暗的表现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3. 色彩明暗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明暗现象,学会运用色彩的明暗来描绘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明暗的概念和表现方法,能够运用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明暗现象,学会运用色彩的明暗来描绘生活中的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示范作品、教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明暗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色彩的明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色彩明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明暗与光线的关系。
3. 示范讲解:通过示范作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色彩的明暗来描绘生活中的美。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1. 板书《色彩的明与暗》2. 板书内容:色彩明暗的概念、表现方法、应用等。
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活中的明暗》2. 作业内容: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明暗现象,运用色彩的明暗来描绘一幅作品。
课后反思2. 教学不足: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色彩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关于色彩运用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明暗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 《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 《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317dc6866fb84ae55c8d13.png)
课堂讲授
怎样改变一种颜色的明度?
加黑变暗
课堂讲授
明度有两个含义:
1.固有色之间的明暗差异
课堂讲授
明度有两个含义:
亮部 灰部 暗部
2.亮、灰、暗之间的明暗差异。
3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4
尝试探究
课堂探究
利用色彩的明与暗创作一幅画
5
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
学生作品
交流展示
学生作品
6
拓展延伸
课外延伸
课堂讲授
如果我们用黑和白的眼光看世界,就会发现色彩 是有深有浅的,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 色彩明度低。
课堂讲授
色彩明度高 色彩明度低
课堂讲授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课堂讲授
不同的色彩都有相对应的深浅变化。
课堂讲授
深
浅
明度低
明度高
课堂讲授
怎样改变一种颜色的明度?
加白变亮
生活中色彩的明与暗的应用。
课外延伸
谢谢观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色彩的明与暗
教学课件
目录
1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授 3 作品欣赏 4 尝试探究 5 交流展示 6 拓展延伸
1
新课导入
导学
一幅作品,明暗的不同就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导学
明
暗
导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美术作品中明授
色彩的明与暗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课堂讲授
一种颜色逐渐加黑或加白,会产生明度的渐变。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5f6a92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e.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明暗变化,掌握明暗对比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创作出富有立体感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色彩明暗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明暗关系:介绍色彩明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明暗对比在绘画中的作用。
2. 明暗对比的表现方法:学习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创作出富有立体感的作品。
3. 色彩明暗的实践应用: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明暗对比的表现方法,提高绘画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明暗关系,学会运用明暗对比创作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创作出富有立体感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绘画工具、颜料、画纸等。
2.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明暗对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的明暗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色彩的明暗关系,让学生了解明暗对比在绘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明暗对比创作作品。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创作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的明暗关系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色彩的明与暗》2. 教学目标:了解色彩的明暗关系,掌握明暗对比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创作出富有立体感的作品。
3.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明暗关系,学会运用明暗对比创作作品。
4.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创作出富有立体感的作品。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创作一幅富有立体感的作品。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课件1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课件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384e3e90c69ec3d5bb75c4.png)
明度:色彩明暗程度。某种
色彩渐变
颜色加白或者加黑。
色相:由一种颜色向另一 种颜色的逐渐变化。
作业:运用色彩明暗或渐变原理绘制 一幅作品。水彩笔的同学以画 花为主。
要求:画面整洁干净,构图饱满, 能够正确的运用色彩明暗或 渐变。
色 彩 三 原 色
明与暗 渐变
色彩三要素相貌”,如红、蓝
等 •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如深红,
浅黄、淡绿等 • 纯度:指色彩的鲜明度、饱和度或彩度,
即色彩的纯净饱和度。
想一想
用什么办法来改变色彩的 明度?怎样改变色彩的深浅呢?
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20b5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0.png)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暗变化,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的明暗知识来美化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色彩明暗变化的图片,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基础知识,对色彩的分类、搭配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在色彩的明暗变化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色彩的明暗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暗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的明暗知识来美化作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色彩的明暗变化规律。
2.如何在实际作品中运用色彩的明暗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色彩的明暗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色彩的明暗知识。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色彩明暗变化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方便学生实践。
3.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色彩明暗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色彩的明暗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明暗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的明暗知识来美化作品,然后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色彩的明暗知识进行绘画。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运用色彩的明暗知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其他作品中也运用色彩的明暗知识来提高美感?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90d76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3.png)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与暗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明暗变化,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绘画中运用明暗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明暗处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绘画时,对明暗的处理较为简单,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暗知识,提高他们在绘画中的表现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与暗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掌握明暗变化的规律,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明与暗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明暗变化的规律,并在绘画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直观地展示明暗变化的效果;同时,采用示范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两幅画面,一幅明暗处理得较好,另一幅则较差,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新课讲解:简要讲解色彩的明与暗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明暗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明暗处理,注意观察和记录明暗变化的过程。
4.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讨论明暗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dfac18a1c7aa00b42acb7d.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色彩的明与暗》教案教学目标:
知与技能:了解明度的含义;了解夏加尔的作品及简介;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高色彩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明、暗色调的基本知识。
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欣赏揭示课题
1、复习已学过的色彩知识:
媒体出示关键字:三原色、间色、复色
2、学生小组讨论关键字的含义。
3、学生反馈
4、欣赏作品
5、学生交流感受:作品的色彩很有层次感。
6、小结:作品中有许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同的层次,有的色彩较亮,是明色,有的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我们称它为色彩的明度。
7、揭示课题:明色和暗色
二、自学方法尝试调配
1、学生欣赏教材内的调配方法并反馈:
2、板书调配方法:
明色和暗色的调配方法:
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
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
3、学生尝试调配明色和暗色,教师辅导。
要求:随意加白和加黑。
三、教师演示学生创作
1、教师演示用不同层次的明度:
师: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
2、出示未涂色的画面:
3、师提出作业要求:
1)、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
2)、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
3)、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简单。
四、展示评价教师小结
1、展示作业。
学生依据黑板上的评价标准把作业贴在相应的位置。
2、自我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色彩的明与暗》课件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色彩的明与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7b6b043169a4517723a351.png)
色彩的明与暗
回顾:
三原色是哪三种色相?
三间色是哪三种色相?
生活中你在哪见到过这些色相?
学校的文化长廊
一组静物
色彩的明与暗
思考:同一种物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暗的变化呢?
光
同种颜色受光程度不同,明度不同。
• 什么是明度?
•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 第二种
同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
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 略低
最低
高
思考:
怎样使一种颜色的明度变高呢?
加 入 白 色
思考:
怎样使一种颜色的明度变低呢?
加 入 黑 色
明度降低 纯度降低
等量加黑
标 准 色
等量加白
明度变高 纯度降低
二是色彩不同,明度也不同。即不同 的颜色有着不同的明度差别
合作要求:
1、分工合理。(1人调色、1人描色) 2、涂色要均匀,水分不要太大。 3、不要将颜色涂出轮廓线。
色彩的明与暗在其它领域的运用:
在绘画作品创作中、在建筑的设计中、在摄影创作中、在装饰装修中、 在舞台灯光的搭配中……它存在于美术设计的各个领域。
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 察、多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 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寂寞,冷酷的感觉,在埃及的节日里,蓝色是忌用的. ❖ 紫色使人感到优雅,神秘,沉静,也可产生孤傲,忧郁的感觉。在19世
纪的英国,紫色曾作为贵族服饰的专用颜色,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 巴西,紫色表示悲哀。
《色彩的明与暗》
色 彩 三 原 色
明与暗
色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彩的三个要
素吧。
色彩三要素
❖ 色相、明度和纯度 ❖ 色相:指不同色彩的“相貌”,如红、蓝等 ❖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如深红,
浅黄、淡绿等 ❖ 纯度:指色彩的鲜明度、饱和度或彩度,即
色彩冷暖对比
生活中的冷暖设计
作业:运用色彩明暗或渐变原理绘制 一幅作品。水彩笔的同学以画 花为主。
要求:画面整洁干净,构图饱满, 能够正确的运用色彩明暗或 渐变。
彩度学习
色卡学习
色彩的纯净饱和度。
想一想
用什么办法来改变色彩的 明度?怎样改变色彩的深浅呢?
每一种颜色都可以有明度的变化
❖色彩的纯粹单一程度,及鲜艳 的程度叫做色彩的纯度。在色 彩家族里三原色是高纯度的颜 色,任何色彩加入黑色或白色 ,纯度都会降低。
总结:
明度:色彩明暗程度。某种
色彩渐变
颜色加白或者加黑。
色相:由一种颜色向另一 种颜色的逐渐变化。
色彩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冷暖的感觉。
❖ 一切让人看上
❖ 让人感觉或联想到寒冷的颜色,如蓝色、青色、白色都属于冷色。 ❖ 红色使人感到热烈,兴奋,喜庆,同时也产生危险,恐怖,警觉. ❖ 橙色使人感到温暖,隆重,甜蜜,也产生闷热,重压的感觉.黄色使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