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合集下载

「纯干货」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纯干货」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纯干货」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

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

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

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纯干货」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五脏所主: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

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

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

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

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

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

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

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概念和形成基础1. 中医学说的定义:中医学,全称为中国传统医学,是一种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成的医学体系。

它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诊断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旨在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和维持健康状态。

2. 中医学说的形成基础:(1)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和属性组成,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 五行学说:将宇宙间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用以解释和指导医学实践。

-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 儒学: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人文关怀,对中医伦理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自然科学基础:- 天文学:观察天象,了解季节变化,对中医时间医学有指导作用。

- 地理学:研究地域差异,对中医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有影响。

- 气象学: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医病因学和预防医学有重要作用。

- 生物学:对动植物的研究,为中药学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3)社会实践:- 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医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 古代文献的总结: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医学基本特点1.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健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人体的整体性: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生理和病理系统。

2. 辨证论治:- 辨证:通过四诊合参,收集病象,分析病因、病位、病性和病机。

- 论治: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包括治则和治法。

3. 防治结合:- 未病先防:通过养生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治则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治则

概说(一)治则的概念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针灸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治法的概念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于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

(三)治则和治法的区别与联系(四)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1.治病求本的概念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治病求本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治疗观中的体现。

2.治病求本的“本”的涵义治病求本的“本”,是指疾病的病因病机。

因病因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抽象认识,是疾病本质的概括,故“求本”实际上就是辨清病因病机、确立证候。

(五)治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和三因制宜等。

一、正治与反治(一)正治1.概念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2.适用病证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3.主要内容(1)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

(2)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

(3)虚则补之(即以补益药治虚证):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治疗。

(4)实则泻之(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治疗。

(二)反治1.概念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2.适用病证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

3.主要内容(1)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的一种治则。

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的一种治则。

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的一种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

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

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调和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调和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调和气血调和气血: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

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

祖国医学认为,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和固摄之功。

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

故治疗时必以调气为要,而调气之法众多,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流而散之”。

推而广之,则寒之、热之,乃至按摩、针灸、饮食等均属于调气之列。

气病之治则,概而言之,即: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气虚则补:气虚系指元气亏乏,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变化。

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主要是补脾肺之气,而尤以培补中气为重: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

故气虚之极,又要从补肾人手。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互根互用,故补气又常与补血相结合: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故在极度气虚时又当与补阳同用。

补气药易于壅滞,一般情况下,痰湿内盛者,不宜使用,但必要时可补气与化痰、祛湿兼施。

又有气虚不运而生胀满者,用塞因塞用之法,亦应稍佐理气之品。

气滞则疏: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多因情志失调,或痰湿食积、瘀血等停聚于内,影响气的流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从而引起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

故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

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因为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小肠大肠主泌别传导功能有关,故气滞多与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则气滞。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阴阳交感互藏交感: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包括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理论的渊源、天人合一观念、五行理论、气血津液和经络系统。

中医理论渊源中医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土著医学,包括医疗材料、医生、医治方法等方面。

在中国古代,中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两部经典巨著,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人合一观念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指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受到环境、情绪、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保持身心平衡。

所以,中医学特别注意通过调节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五行理论五行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五行相生相克和五脏各属五行,与整体人体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五行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以五脏来看,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气包括外气和内气,外气取决于呼吸,内气取决于脏腑的功能。

血是心脏通过动脉和静脉循环流动的液体,津液是人体内的体液,包括津液、汗液、涕液、唾液和泪液等。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式。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脉是人体内部的主要通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分布在肌肉、皮肤和内脏等部位。

能量在经络系统内流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物电场,中医医师可以通过触诊、听诊、问诊等方式来诊断疾病,并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方式来治疗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本文概述了中医理论的渊源、天人合一观念、五行理论、气血津液和经络系统。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中医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1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东恒,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也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之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养生防病等方面。

其中,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它强调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的生克制化。

藏象则是中医的独特概念,它指的是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和气血的运行。

气血津液则是指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病因病机则是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分析,它强调了疾病的起因和演变过程。

养生防病则是中医的预防和治疗原则,它强调了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中医强调了人体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它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状况,而不是简单地治疗疾病。

同时,中医也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它认为预防和治疗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通过预防和治疗才能真正地保持身体健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意识到自己在中医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为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2《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显才、李经纬、邓铁涛、欧明主编的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对人体构造和功能的理解,以及中医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1)

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1)

五行传变:传:按相生关系传或相克关系传。

一个脏有病都可以传到其他的脏,传的概率不同,容易往那里传不容易往那里传有什么好处呢?预防性治疗。

比如肝血虚补血考虑到住心传变,即便没有也加上一两味补心血的药物,心血充实了不容易传(意见性的),但肝火可犯胃、心、肾我防不过来,犯到那里再说吧,肝火就清肝火,我不能分散药力啊,如果心肝脾肺肾我都管理一下,管不了那么多。

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金匮工略》特指有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容易犯脾,肝血虚不容易犯脾。

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心—苦、喜肾---咸、恐肺—辛、忧脾—甘、思肝---酸、怒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全面情况)。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部位:例某个关窍有病找到他的主管。

经络的病找到经络,经络也跟脏腑相关。

性质:一般是偏寒、热邪正关系:一般讲的虚实中医诊断:定性+定位阴虚(阴虚则热):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大便干、颧红、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阴虚严重者可导致亡阴证,症状为:汗热而黏、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躁妄不安、渴喜冷饮,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此属体液大量消耗而表现出的阴津枯涸的病变,为危重证候,应及时予以滋阴补津。

阳虚(阳虚则寒):主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气虚:在阳虚的基础上割出来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谈、脉弱(无力),纯粹是功能减退。

(功能减退+寒象=阳虚)血虚: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不华)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视物模糊、两目干涩、夜盲、心悸多梦,失眠、手足发麻,皮肤干燥、毛发不荣、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调和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调和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调和气血调和气血: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

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

祖国医学认为,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和固摄之功。

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

故治疗时必以调气为要,而调气之法众多,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流而散之”。

推而广之,则寒之、热之,乃至按摩、针灸、饮食等均属于调气之列。

气病之治则,概而言之,即: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气虚则补:气虚系指元气亏乏,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变化。

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主要是补脾肺之气,而尤以培补中气为重: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

故气虚之极,又要从补肾人手。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互根互用,故补气又常与补血相结合: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故在极度气虚时又当与补阳同用。

补气药易于壅滞,一般情况下,痰湿内盛者,不宜使用,但必要时可补气与化痰、祛湿兼施。

又有气虚不运而生胀满者,用塞因塞用之法,亦应稍佐理气之品。

气滞则疏: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多因情志失调,或痰湿食积、瘀血等停聚于内,影响气的流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从而引起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

故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

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因为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小肠大肠主泌别传导功能有关,故气滞多与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则气滞。

中医基础理论 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

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

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一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辨证论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三)阴阳的消长平衡(四)阴阳的相互转化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生克和制化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乘侮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的反应。

相侮: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亦称反克。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三)用于诊断和治疗第三章藏象什么是藏象学说,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古代的解剖知识。

二是长期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就是整体观念,二就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就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与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5、“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就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与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与势力,又可以代表与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与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第九单元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第九单元
正治与反治均是在治病求本思想指导下针对疾病的本质而确立的治疗原则。
要点二:治标与治本
1、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指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在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中,常有标本主次不同,因而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之分。
2、在病情缓和情况下,要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称为缓则治本。
3、若标病甚急,应首先采取紧急措施治疗标病,称为急则治标。
第九单元 防治原则
细目一:预防
要点一:未病先防
就在是疾病未发生之前,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点二:既病防变
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早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细目二:治则
要点一:正治反治
4、当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标与本同时治疗,称为标本兼治。
要点三:扶正与祛邪。
1、扶正:指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适用于各种虚证的治疗。
2、祛邪:指祛除邪气,清洁卫生或削弱病邪的侵袭和损害,适用于各种实证的治疗。
3、根据临床情况的不同,扶正,祛邪即可以单独运用,又可以同时运用或者先后运用。
1、正治,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临床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基本质相一致的病证。正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2、反治,是顺从疾病的征象或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基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反治,虽然是顺从病证的假象,却是逆反病证的本质。反治包括“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人制宜”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功司濡养、滋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血之为病,证有血虚、血瘀、出血、血寒、血热之分。

其治疗则有补、行、止、凉之异。

血虚则补: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

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精可化而为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

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之重证,于补血方内常配人补气药物,可收补气生血之效。

血虚与阴虚常常互为因果,故对血虚而兼有阴虚者常配伍补阴之品,以加强其作用。

补血药多滋腻,可妨碍消化,故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

如必须应用,则应与健脾和胃药同用,以免助湿碍脾,影响脾胃之健运。

血脱则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诸大出血,皆属血脱,用涩以固脱。

凡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品,以敛其耗伤。

凡治血脱者,于止涩药中加入气药。

如,大失血又当用固脱益气之法。

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所以血脱必然导致气脱,即气随血脱,并非单纯的血脱,甚则阴竭阳脱,出现亡阳亡阴之危候。

血瘀则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

“血实者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瘀者行之,总以祛瘀为要。

祛瘀又称消瘀: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辨证精确:运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确地掌握瘀血的诊断指征外,还必须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脏腑经络、病性之寒热、病势之或虚或实,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如活血化瘀虽是治瘀血证的总则,但瘀血有轻重缓急之分。

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别。

一般来说,应根据瘀血程度的轻重,分别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轻后重。

切勿不分轻重,动辄破瘀攻逐,虽能取快于一时,但瘀去而正伤;掌握药性: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功司濡养、滋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血之为病,证有血虚、血瘀、出血、血寒、血热之分。

其治疗则有补、行、止、凉之异。

血虚则补: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

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精可化而为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

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之重证,于补血方内常配人补气药物,可收补气生血之效。

血虚与阴虚常常互为因果,故对血虚而兼有阴虚者常配伍补阴之品,以加强其作用。

补血药多滋腻,可妨碍消化,故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

如必须应用,则应与健脾和胃药同用,以免助湿碍脾,影响脾胃之健运。

血脱则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诸大出血,皆属血脱,用涩以固脱。

凡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品,以敛其耗伤。

凡治血脱者,于止涩药中加入气药。

如,大失血又当用固脱益气之法。

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所以血脱必然导致气脱,即气随血脱,并非单纯的血脱,甚则阴竭阳脱,出现亡阳亡阴之危候。

血瘀则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

“血实者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瘀者行之,总以祛瘀为要。

祛瘀又称消瘀: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辨证精确:运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确地掌握瘀血的诊断指征外,还必须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脏腑经络、病性之寒热、病势之或虚或实,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如活血化瘀虽是治瘀血证的总则,但瘀血有轻重缓急之分。

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别。

一般来说,应根据瘀血程度的轻重,分别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轻后重。

切勿不分轻重,动辄破瘀攻逐,虽能取快于一时,但瘀去而正伤;掌握药性: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

因此,必须掌握药物的特性。

其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血瘀之因有寒热之分。

“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林改错》)。

因此,要根据药物之寒热温凉分别选用。

其二,活血化瘀药物除具有通行血脉、调畅血气、祛除瘀滞的共同功效外,每味药还可兼有行气、养血、凉血、止血、消症、通络、利水、疗伤、消痈等不同作用:其三,某些活血化瘀药物,对疾病或病变部位具有敏感性。

如消症除痞之三棱,莪术、阿魏,治疗肿块之黄药子、刘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瘀血人心用郁金,在肝用泽兰等等。

掌握这些药性,选药组方可恰到好处;熟悉配伍:血瘀往往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所以活血化瘀必须根据辨证的结果,视具体情况配合其他疗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

临床常用的配伍有:理气行气、补气益气,补血养血、止血消症、凉血温经、清热解毒等。

血寒则温:血寒是指寒邪侵袭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或素体阳虚,虚寒内生,而致气血凝滞而言,以寒痛为其临床特征。

以温经散寒药通经活络,和和血行血之品相配伍。

血热则凉:血热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或外感温热邪气侵入血分的一种病理变化,以出血和热象为临床特征。

热者寒之,故血热多选用清热凉血和凉血止血之品治之。

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所以应用凉血止血和清热凉血等寒凉药物,要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出血而有明显瘀滞者,不宜一味大剂寒凉止血,必要时配合活血行血药,旨在避免留瘀之患。

热盛必伤阴,除配伍有养阴作用的清热凉血和凉血止血之品外,亦可加入养阴之药。

出血则止: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下出于二阴,或溢于肌肤者,统称为出血:出血宜止血。

正确地运用止血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分清出血的原因和性质:出血的原因大多与火和气有关。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或火旺而气逆血溢,或寒凝而气滞血瘀,亦有气虚挟寒者,但出血以属热者为多。

此外,内有瘀血,血脉阻滞,流行不畅,导致血不循经,亦可发生出血。

出血之病机以气为主,贯通寒热虚实。

止血还必须分清出血的部位,因为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不仅有寒热虚实之异,而且所累脏腑也不尽一致。

因此,止血必须辨证施治,切勿一味止血,即“见血休治血”之谓,忌用大剂寒凉或固涩:出血虽以属热者为多。

但血证初起,应禁用大剂凉血止血,寒凉药亦不可久用,以防止瘀血内停,损伤脾阳,脾愈伤则血愈不归经。

更忌单纯用收涩止血之品,对出血而兼血瘀证尤须如此,切勿“闭门留寇”,关于炭剂止血的应用:炭剂止血是中医治疗出血的重要措施。

素有“红遇黑则止”之说,但不能凡见出血,不分病之虚实,药之寒热,皆炒炭投之。

使用炭剂止血的一般规律是:实热火证之出血,须苦寒之药以直折其火,热清则血自宁。

虚热火旺之出血,宜滋阴清热降火,用甘寒、咸寒以滋阴清热,炭剂焦苦有伤津耗液之虞,故不宜使用炭剂。

出血之虚寒者,当用温热之晶,而寒凉药则不相宜。

若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失血,用药宜寒热兼顾,虚实并进,止血之剂不论寒药与热药,均可炒炭而用。

临床用炭剂止血,须权衡利弊,正确使用才能体现炭剂止血之妙用。

基本治则之气血同病治则与调整脏腑气血同病治则: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属阳,血属阴,一阴一阳,互相维系。

由于气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常相互影响,终致气血同病。

气对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作用。

气虚无以生化必致血虚,推动、温煦之功减弱必致血瘀,统摄无权必致出血,气滞则血因之而瘀,气机逆乱则血亦随之而上逆或下陷。

此为气病及血。

同样,血病亦可及气,如血虚无以载气,则血亦随之而少,血瘀则气亦随之而滞,血脱则气无所附,必随之脱逸,乃至亡阴、亡阳之危候。

气血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气血同病,故治疗则应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气血关系恢复正常状态。

气病治血:气血互相维附,气虚则血弱,气滞则血瘀,气陷则血下,气逆则血乱,气温而血滑,气寒而血凝。

气病则血随之亦病。

故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即病矣,则血不得独行,故亦从而病焉。

是以治气药中必兼理血之药”(《医家四要》)。

这就是气病治血的理论依据。

总之,治气不治血,非其治也。

气虚宜“精中求气”,气郁宜兼顾其耗阴血滞,气逆宜求于气血冲和,这是治疗气病的重要原则。

血病治气:气病血必病,血病气必伤,气血两者,和则俱和,病则同病,但“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医学真传·气血》)。

所以“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

此虽指治疗虚证而言,实为治。

血之准则,一言以蔽之,治血必治气,气机调畅,血病始能痊愈。

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

血虚补气之法,以健脾益气、温养心气、补益肾气为主。

因为脾能健运,化源充足,血脉充盈,心生血,水谷精气赖心阳之温煦,才能变化而赤为血。

肾阳为一身诸阳之本,肾精赖真火之蒸化方能化而为血:血滞者,行其气而血自调。

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气亦滞。

故治疗血瘀必须重视调气。

因气虚、气滞均可致瘀,且血之运行与心、肺、肝、脾等有密切关系,所谓调气又有疏肝理气、宣畅肺气、温通心气,和补益元气之分,其中尤以调肝气为最。

肝主疏泄,疏通气机,促进气血之运行。

若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气滞则血瘀。

所以必用疏肝理气之药物,疏通气机,气行则血亦行,不治瘀白化。

血溢者,调其气而血自止。

血随气行,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气虚、气实、气寒、气热均属气失冲和之列。

故治血必调气,气和则血宁。

综上所述,气之与血,两相维附,气为主,血为辅,气为橐龠,血如波澜,故“有因气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气;因血病而及气者,先治其血”(《医宗必读·辨治大法论》)。

临证时,应综观全局,燮理阴阳,俾阴平阳秘,气调血和,则其病自愈。

调整脏腑:调整脏腑就是在治疗脏腑病变时,既要考虑一脏一腑之阴阳气血失调,更要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之重新恢复平衡状态。

这是调整脏腑的基本原则。

调整脏腑阴阳气血是调整脏腑的基本原则。

脏腑的生理功能不一,其阴阳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也不尽一致。

因此,应根据脏腑病理变化,或虚或实,或寒或热,予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

脏腑的阴阳五行属性、气机升降出入规律、四时通应,以及喜恶在志等生理特性不同,故调整脏腑须顺应脏腑之特性而治。

故治脾常宜甘温之剂以助其升运,而慎用阴寒之晶以免助湿伤阳。

治胃常用甘寒之剂以通降,而慎用温燥之品以免伤其阴。

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调节,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调节:其治则主要有“补母”与“泻子”两个方面。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调节:其治则主要有抑强和扶弱两个方面。

根据五行制化规律调节:五行之间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循环不息。

因此,根据五行调节机制对脏腑功能进行调整,不仅要补母泻子,抑强扶弱,调整相关两脏的关系,而且更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调整相关三脏之间的关系,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既要抑木扶土,又要培土生金,佐金平木,使之亦制亦化,协调平衡。

根据五脏互藏理论调节:五行互藏,五行配五脏,而五脏互藏。

一脏统五脏,五脏统一脏。

人体任何生理功能既受五脏共同调节,又有主从之分。

就呼吸功能而言,肺主呼吸,但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调畅气机,使之升降相宜,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参与生成宗气;心主血脉而藏神,血为气母,心血给气以营养,心神又为呼吸调节之主宰。

故五脏均参与呼吸的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为要。

所以,呼吸功能失调,常重在调治肺脾肾三脏。

根据脏腑相合关系调节: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实则泻腑,虚则补脏: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以藏为贵。

五脏六腑皆可表现为实证,实则泻之。

不仅六腑之实泻腑以逐邪,如阳明腑实证之胃肠热结,用承气以荡涤胃肠之实热。

而五脏之实亦借泻腑以祛邪,如肝经湿热,可借清泄肠道,渗利小便,使湿热从二便而出。

五脏之虚自当虚则补之,六腑虚亦可借补脏以扶正。

如膀胱气化无权而小便频多,甚则遗溺,多从补肾固摄而治。

小肠泌别清浊功能低下,多从脾肾治之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