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用于进行血液细胞计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样本处理、装载计数板、显微镜观察和计算结果等方面。
一、准备工作1.清洁:将血球计数板从存放位置取出,用酒精或去离子水擦拭干净,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2.检查:检查血球计数板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或变形应及时更换。
3.校准:使用前应进行校准,确保读数准确可靠。
二、样本处理1.采集样本:从受试者的静脉或指尖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并将其加入到已经预先混合好的抗凝剂中。
2.混匀:轻轻摇动管子使其充分混匀,避免产生气泡。
3.稀释:将适量的稀释液加入到混合好的样本中。
通常情况下,白细胞需要进行稀释,而红细胞不需要稀释。
具体稀释倍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装载计数板1.取出计数板:将血球计数板取出,放在干净的台面上,注意不要碰到玻璃面。
2.装载样本:使用移液器或吸管将稀释好的样本加入到计数板的样本槽中。
注意不要加过多,以免溢出。
3.震荡:轻轻震动计数板,使其充分混合。
四、显微镜观察1.调节显微镜:将显微镜调整到适当的倍率,并调节焦距,以便观察细胞。
2.观察细胞:在计数板上找到一个适当的视野,并开始观察细胞。
对于白细胞和红细胞,应分别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观察。
3.计数细胞:使用目镜和标尺,在每个小方格内逐一计数细胞。
对于白细胞和红细胞,应分别进行计数,并记录下来。
五、计算结果1.白细胞计算:根据已经记录下来的白细胞数量和稀释倍数,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白细胞计数结果。
2.红细胞计算:根据已经记录下来的红细胞数量和稀释倍数,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红细胞计数结果。
3.血红蛋白计算:根据已经记录下来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血红蛋白计数结果。
4.其他指标计算: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进一步计算其他指标,如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
六、注意事项1.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血球计数板。
2.样本必须充分混匀,以确保稀释均匀。
实验报告_红细胞计数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显微镜和计数板进行红细胞计数。
2. 掌握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了解红细胞计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红细胞计数是通过计数显微镜下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进而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红细胞计数是临床血液学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红细胞计数原理基于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的等渗性。
当血液稀释至一定倍数后,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保持形态和大小不变,便于计数。
根据计数室中红细胞数量,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三、实验器材1. 显微镜2. 改良Neubauer计数板3. 血液采集器4. 生理盐水5. 红细胞稀释液6. 吸管7. 计数室盖玻片8.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采集血液:用血液采集器采集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2. 稀释血液:将血液与红细胞稀释液按一定比例混合,使血液稀释至适宜倍数。
3. 充池:将稀释后的血液充入计数池中,静置3~5分钟,使红细胞沉淀。
4. 观察计数:将计数板置于显微镜下,调整至合适倍数,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量。
5. 计算红细胞数量:根据计数结果,计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计数室每个中方格容积为0.1μl,共计8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数为50个。
(2)红细胞总数乘以8,得到红细胞总数为400个。
(3)血液的血红细胞数乘以稀释倍数(10倍),再乘以8,得到一升血中红细胞数为4000个。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该受试者的红细胞计数为4000个/μl。
正常成人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0~5.5)×10^12/L。
该受试者的红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内,说明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正常。
六、注意事项1. 保证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的清洁,以防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一次性完成充池,避免气泡和碎片影响计数。
3. 压线的细胞,遵从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
各种检查正常值

各种检验检查的正常值和注意事项一、红细胞计数(简写RBC)1.正常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 6.0—7.5×1012/L2.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最常用的是做为检查贫血的主要指标。
(1)红细胞增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a.相对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时、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
b.绝对增多:在某些正常情况下因缺氧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如:由平原移居高原生活或剧烈地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后及新生儿均可出现红细胞增多。
此外,红细胞增多还见于一些疾病,如:严重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
如:妊娠中、后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二、血红蛋白测定(简写Hb)1.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2.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常与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的临床意议与红细胞计数同。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三、白细胞总数(简写WBC)1.正常值成人:4—10×109/L ;6个月至2岁婴儿: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2.临床意义:(1)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是检查体内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
在急性大出血、严重的损伤和急性中毒等也可见到。
还有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白细胞均有增多。
此外,在某些正常情况下也可以见到白细胞增多,如:新生儿、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以及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寒冷、饱餐或淋浴之后等等。
(2)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临床上最常见于某些特殊感染,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等)、伤寒,疟疾等。
在某些中毒、长期接触放射线、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抗癌药物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的减少。
网织红细胞计数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操作,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原理: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包体较一般红细胞稍大,胞浆中尚有嗜碱性残存物质,可被煌焦油蓝等染成蓝色颗粒状和线状及网状结构物。
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用百分率或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绝对值数来表示。
3.材料:煌焦油蓝(灿烂甲酚蓝)、枸橼酸钠、生理盐水、香柏油、载物片(玻璃片)、推片(磨去边的玻璃片)、试管(2ml)毛细吸管或枪头(200微升)、光学显微镜。
4.操作规程:4.1染色液配制:煌焦油蓝0.4g、3.5%枸橼酸钠20ml,研磨溶解后加生理盐水至100ml,过滤备用,室温可保存6个月。
4.2血膜片制备:4.2.1染色:取试管一支,用毛细管或枪头于试管中加入染液2~5滴,然后再加入新鲜血液1滴轻摇混合,染色10~15min。
4.2.2制片:取载物片一片,用毛细管或枪头吸取血液染色液1小滴于载物片上,并用推片约45度角推制成舌型血膜片,自然干燥备用。
4.2.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取血膜片滴入香柏油1滴,将血膜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用油镜观察网织红细胞。
4.2.4计数:取计数器在油镜下检查计数红细胞,即计数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检查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并得出千分率再除以10即为百分率。
10计算公式:百分率=------------------------------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5.注意事项:5.1载物片用前必须经过酸或碱液浸泡脱脂处理后方可使用;5.2血膜片制备需要反复练习推片,熟练推制血膜片的技巧;5.3血膜片的厚薄要适中,血膜片过厚过薄均无法进行观察;5.4室温低时血液染色时间要适当延长,其细胞着色更充分;5.5血膜片需在3天内检查计数,褪色后其网状结构不清晰。
实验一 红细胞计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红细胞计数原理及技术。 二

实验一红细胞计数一、实验目的:掌握红细胞计数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示得每升血液内的红细胞数。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显微镜、血红蛋白吸管、计数板、盖玻片、生理盐水。
四、实验操作:1、取试管1支,加稀释液3.98ml或1.99ml。
2、用清洁干燥的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10微升。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轻轻注入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吸取上层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静止2-3分钟,待经红细胞下沉后,用高倍镜或低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五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五、计算N(五个中方格内RBC数)×5×10×106×200=N×1012个/升×5:表示5个中方格内RBC数换算为1个大方格内RBC数× 10:1个大方格容积、0.1ul、换算为1ul内RBC数× 106:1ul换算为1升内红细胞数× 200:稀释倍数六、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4.00-5.50×1012/升成年女性:3.50-5.00×1012/升新生儿: 6.00-7.00×1012/升实验二血红蛋白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CNˉ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HicN)。
HicN最大吸收峰540nm,最小吸收波谷504nm,在特定的条件下,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l-1 .cm-1 ,因此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三、实验操作:1、取指血20ul,加到5ml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混匀,静止5分钟。
实验一 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
临检教研室
一、红细胞计数
掌握显微镜手工计数的方法。 目的 掌握显微镜手工计数的方法。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 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冲 入计数池后, 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 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一、红细胞计数
(一)器材: 显微镜、改良计数板、试管、 器材: 显微镜、改良计数板、试管、
微量吸管、移液管、 微量吸管、移液管、洗耳球
(二)试剂: 生理盐水 试剂: 标本: EDTA盐抗凝血 (三)标本: EDTA盐抗凝血
6
(四)操作
1.加稀释液: 取小试管1 加稀释液2.0ml 2.0ml。 1.加稀释液: 取小试管1支,加稀释液2.0ml。 加稀释液 2.加血: 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吸取抗凝血10μl 10μl, 2.加血: 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吸取抗凝血10μl, 加血 擦去管外余血,轻轻加至红细胞稀释液底部, 擦去管外余血,轻轻加至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 吸上清液清洗吸管2 立即混匀。 吸上清液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3.充池: 3.充池: 混匀后用微量吸管将红细胞悬液冲入计数 充池 室温下平放3 分钟, 池,室温下平放3~5分钟,待细胞下沉后于显微镜 下计数。 下计数。 4.计数: 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 4.计数: 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 计数 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5.计算: RBC/L=N×25/5×10×201× 5.计算: RBC/L=N×25/5×10×201×106 计算 =N/100× ≈N×1010 =N/100×1012
二、白细胞计数
1.目的: 掌握显微镜白细胞计数的方法。 目的: 掌握显微镜白细胞计数的方法。 目的 2.原理: 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 原理: 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 原理 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 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将稀释的血液冲入计数 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 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 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 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
红细胞计数的实验报告

1. 掌握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红细胞计数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红细胞计数是血液学检验中的一项基本指标,通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可以了解人体的血液状况。
本实验采用改良Neubauer计数板和RBC稀释液进行红细胞计数,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数量,进而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小试管、生理盐水、EDTA抗凝血。
2. 试剂:RBC稀释液(NaCl、Na2SO4、HgCl2、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RBC稀释液加入小试管中,充分摇匀。
2. 采血:用微量吸管吸取EDTA抗凝血10μl,轻轻吹入装有RBC稀释液的小试管中,使血液与稀释液充分混合。
3. 充池:将混合后的血液充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计数室,静置3-5分钟。
4. 观察计数:在显微镜下,使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5. 计算红细胞数量:根据计数室每个中方格的容积和计数结果,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五、实验结果1. 计数室每个中方格容积为0.1mm³。
2. 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为A个。
3. 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为A × 100 × 10⁶个。
1. 红细胞计数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为B个。
2. 结果讨论:与正常红细胞计数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七、注意事项1. 确保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的清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一次性完成充池操作,避免气泡和碎片影响计数结果。
3. 压线的细胞应遵从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
4. 血涂片制作要求厚薄均匀,注意涂片的量和时间。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红细胞数量,掌握了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了解红细胞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红细胞计数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掌握红细胞计数的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通过显微镜计数室和计数板,将血液稀释后装入计数板中,再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通过计算出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从而得出红细胞计数值。
实验仪器和试剂,显微镜、计数板、横纹管、生理盐水、1%甲醇溶液、琼脂、血液标本。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横纹管,用生理盐水稀释血液标本,使红细胞适当稀释。
2. 在计数板中加入适量的稀释后的血液标本,使红细胞均匀分布在计数板的小格中。
3. 将计数板放入显微镜下,调节到适当倍数,用显微镜目镜直接观察。
4. 在显微镜下,选择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计数红细胞的数量,根据标准计数板的格数和深度,计算出红细胞的数量。
5. 重复计数3-5个小方格,取平均值作为红细胞的计数值。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红细胞计数的结果。
通过比较正常值范围,可以判断出被检测者的红细胞计数是否正常。
红细胞计数值的异常与一些疾病有一定的关联,如贫血、失血、骨髓增生异常等。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细致,避免气泡和污染。
2. 显微镜调节要准确,观察要仔细。
3. 稀释血液标本要均匀。
4. 计数板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要做好。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红细胞计数的操作,我们对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掌握了红细胞计数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红细胞计数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红细胞计数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操作中的细节问题、结果分析中的不足之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红细胞计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红细胞的计数实验报告

红细胞的计数实验报告红细胞的计数实验报告引言: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成分之一,其数量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本实验旨在通过计数红细胞的数量,了解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并探讨红细胞计数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一、实验原理红细胞计数实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利用计数室计数红细胞的数量来推算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
在显微镜下,通过调整放大倍数和焦距,使红细胞清晰可见,并利用计数室的网格划分,计算红细胞的数量。
二、实验步骤1. 预备工作:a. 准备好显微镜和计数室,并确保其清洁无尘。
b. 用生理盐水将血液样本稀释,以便于计数。
c. 涂抹一层凡士林或甘油在计数室的盖玻片上,以增加视野的清晰度。
2. 准备显微镜:a. 将显微镜放在平整的台面上,调节光源和光强,确保光线均匀。
b. 将镜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调整焦距,使红细胞清晰可见。
3. 开始计数:a. 将稀释好的血液样本滴在计数室的盖玻片上。
b. 将计数室盖玻片和载玻片合并,轻轻压紧,使血液均匀分布在计数室的网格中。
c. 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和焦距,使红细胞清晰可见。
d. 选取一个网格,计数网格中的红细胞数量,并记录下来。
e. 移动到下一个网格,重复计数步骤,直至计数完所有网格。
f. 根据计数结果和计数室的网格大小,计算出红细胞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共计数了10个网格,得到的红细胞数量如下:网格1:75个网格2:68个网格3:70个网格4:72个网格5:74个网格6:69个网格7:71个网格8:73个网格9:76个网格10:75个通过计算,我们得到红细胞的平均数量为:(75+68+70+72+74+69+71+73+76+75)/10 = 71.3个。
根据计数室的网格大小,我们可以推算出红细胞的浓度为:71.3个/(1/4000 mm²)= 285200个/mm³。
四、实验讨论红细胞计数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血液检测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血液循环状况等。
生理实验报告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一、实验目的:学习、掌握应用稀释法计数红细胞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血液中血细胞数很多,直接计数有一定难度,需要将血液稀释到一定倍数,然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2.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的稀释血液中的红细胞,之后需要将其换算成每升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
三、实验用品:器具: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小试管、采血管、1mL和5mL移液管、玻璃棒、刺血针、干棉球试剂:哺乳动物红细胞稀释液、蒸馏水、75%酒精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采血2.稀释:用移液管取10微升血液,加至2mL红细胞稀释液中3.充池:将盖玻片的一边与计数池的纵线末端接触,然后缓慢放下,使盖玻片平放在计数室两侧的隆起上,醮少许红细胞稀释液靠近盖玻片乾元,靠毛细管作用将稀释液冲入计数池,于高倍镜下观察红细胞分布情况4.静置计数板2~3min 待经红细胞下沉后,大方格四角以及中央取5个4×4中方格红细胞数,用高倍镜或低倍镜计数5.计数,计算注意事项:1.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以防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2.一次完成充池,如充池过少、过多、有气泡或出现任何碎片,应拭净计数板及盖玻片后重新操作。
3.充池后平放计数板,不能移动盖玻片。
4.计数板中细胞如果严重分布不均,应重新充池计数。
5.凡压线的细胞应按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避免漏数或重复计数。
五、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以及分析:1.结果计算:(53+113+76+60+64)/5=73.2每16格平均73.2个红细胞,红细胞数:73.2×25×200×10×1000000=3.66×10的12次方个/升2.显微镜下图片①空白计数板:低倍镜:高倍镜:②400格:③16格(5个):16格计数图片:六、思考题:1.稀释液装入计数板后,为什么静置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数?为使红细胞沉降完全2.显微镜载物台为什么应置于水平位,而不能倾斜?计数时是取某一视野内的细胞数来估算整体数的,如果倾斜了,会使一边多一边少,如果取了多的那边数个数,整体的就比实际值多了,取少的那边计算,整体就比实际值少了,误差太大。
红细胞计数

4.拭净余血:用纱布沿管口方向拭净余血,并检查血量 是否达到刻度线。
5.释放血液:将吸管插入含生理盐水的试管底部,慢慢 排除吸管内的血液,再用上清液冲洗管内余血3次,最后 将管内残余液体完全排净。
整理ppt
1
整理ppt
2
整理ppt
实验一、红细胞计数
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
3
整理ppt
一、目的
掌握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 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 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4
整理ppt
5
整理ppt
1.0mm
17
整理ppt
下节课内容
1.毛细血管采血 2.静脉采血 3.血红蛋白测定
18
整理ppt
谢谢
19 19
6
整理ppt
三、器材
试管、试管架、加样枪、微量吸管、胶吸头、 干脱脂棉、改良计数板、血盖片、显微镜
四、试剂
生理盐水
五、标本
EDTA盐抗凝血
7
整理ppt
微量吸管的使用
1.准备吸管及试管: 将乳胶吸头套在微量吸管上,注意 两者连接处不应不漏气。
2.加稀释液: 取试管一支,加2ml的生理盐水。 3.持管吸血:右手拇指和中指夹住吸管与吸头交接处,
≈N×1010 =N/100×1012
7. 报告方式:X.XX×1012/L。
14
整理ppt
七、注意事项
1. 清洁干燥:保证计数板和血盖片清洁干燥。 2. 准确:稀释液和血液加样量要准确。 3. 混匀:加血前和充池前要充分混匀。 4. 充池:一次性完成充池,不能产生满溢、气泡
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红细胞计数试验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
操作步骤: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ul。
×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数据处理: rbc: ×l0/l12参考值男:(4~5.5)×10/l 12 女:(3.5~5)×10/l12 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血细胞计数

血细胞计数【目的和要求】掌握计数方法,原理及临床意义.一、红细胞计数成熟的红细胞为一高度分化的无核细胞(骆驼和家禽除外)。
动物体内每天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因衰老而死亡,同时又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生成进入血液循环,以维持动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破坏后,即可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变化,所以临床上常把计数红细胞和测定血红蛋白结合起来诊断动物贫血并将其分型。
【原理】红细胞计数是将一定量的血液经过稀释后,充入特制的细胞计数板的计数池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规定区域内的红细胞数,而后换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1012个/L)【器材与试剂】器材:纽巴氏(Neubauor)计数板(结构见图1),沙利氏三用吸管,试管,5ml吸管,血盖玻片,手揿计数器,显微镜。
试剂:红细胞稀释液:0.85%的氯化钠溶液或赫母(Hayem)氏液(取氯化钠 1.0g、结晶硫酸钠5.0 g、氯化高汞 0.5 g,以200.0ml蒸馏水溶解,加数滴碳酸品红)两液任选一种。
【操作步骤】1. 用5ml吸管吸取红细胞稀释液3.98ml,置于试管内。
2. 用三用吸管吸取全血至20ul处,擦去管外血液,将管内血液慢慢吹入上述试管底部,吸取上层稀释液反复清洗吸管内壁,轻轻混匀。
3. 用毛细吸管(三用管亦可)吸取混匀的血液稀释液,充入已盖有血盖片的计数板的计数池内,2~3分钟后即可计数。
4.将计数板装在显微镜上,在10倍镜下找到计数的中央大方格,选择5个中方格(四角与中央的中方格或对角线的5个中方格,见图2和图3),转至40倍镜下计数。
5.计数规则为:计左不计右(压左线取,压右线舍),计上不计下(压上线取,压下线舍)。
【计算】红细胞数/升=X*5*10*200*106=X*1010/升X∶5个中方格中的红细胞数;*5∶1个大方格内红细胞数(1mm2);*10:将计数池高度(0.1mm)扩大10倍变为1mm;*200:血液稀释倍数;*106为每升血液含红细胞数。
【注意事项】1.采血及装血用具、尤其计数板要干净,且干燥;2.吸血动作要快,尤其是未加抗凝剂的血样;3.充计数池时,计数板要平稳,充池液体要适中,且注意不要形成气泡;4.注意采血和稀释血液时切忌出现溶血;5.各中方格的红细胞数相差10个以上,应重新取样计数。
红细胞计数

【计算】 计算】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10×200× ×5×10×200×106或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100× ÷100×1012 式中× 5个中方格换算成 个中方格换算成1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 1个大方格容积为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10 uL。 uL。 ×200 血液的稀释倍数 u1换算成 换算成L ×106 由u1换算成L
红细胞计数
【原理】 原理】 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 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 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 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 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 数。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l、取红细胞稀释液3.98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取红细胞稀释液3.98ml毫升 放入一小试管内。 毫升, 2、加入血液20ul,立即摇匀 加入血液20ul,立即摇匀 3、用胶头滴管取混悬液少量,充入计数池内。 用胶头滴管取混悬液少量,充入计数池内。 4、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 2~3分钟 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 分钟, 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 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 四角各一个) 四角各一个)。
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数原则: 数上不数下,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 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 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 左侧线上的细胞, 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 计入。 计入。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红细胞计数是临床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红细胞计数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熟悉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红细胞计数通常采用显微镜计数法。
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充入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再换算成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三、实验器材1、显微镜2、改良牛鲍计数板3、微量吸管4、移液管5、生理盐水6、盖玻片四、实验试剂1、红细胞稀释液:常用的有赫姆氏液、生理盐水等。
2、乙醇乙醚清洁液五、实验步骤1、准备计数板用乙醇乙醚清洁液擦拭计数板和盖玻片,然后用干净的绸布擦干。
将盖玻片覆盖在计数板上,使两者紧密贴合。
2、制备稀释血液用微量吸管准确吸取20μL 末梢血或抗凝静脉血,放入盛有 038mL 红细胞稀释液的小试管中,充分混匀。
3、充池摇匀稀释后的血液,用微量吸管吸取少量,将吸管尖端接触计数池与盖玻片交界处的边缘,让血液自然流入计数池,注意不可产生气泡和液体溢出。
4、计数静置 2-3 分钟,待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计数池中央大方格内的红细胞分布情况。
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转换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的 5 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5、计算计算公式:红细胞数/L = 5 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5×10×200×10⁶六、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计数 5 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总数为_____个。
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红细胞数为_____×10¹²/L。
七、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计数板和吸管的清洁,避免污染。
2、充池时要注意血液的量和速度,防止产生气泡和液体溢出。
3、计数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原则,避免重复或遗漏。
4、显微镜的使用要规范,调节好焦距和光线。
八、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年龄与性别:新生儿红细胞数量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男性在 18-40 岁时红细胞数量高于女性。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注意事项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注意事项网织红细胞计数给我们的自身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情况虽然不能直接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也给我们的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切不能等病情恶化在着急。
不知道大家对于网织红细胞计数这个问题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吧!注意事项:(1)植物蛋白质中,含有大量嘌呤碱,加大了肾脏代谢的负担,应该少用。
其中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不要食用。
(2)依据蛋白尿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剂量的蛋白质饮食。
肾炎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g/kg。
推荐患者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
对没出现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3)肾脏患者,如果一般尿量正常,无尿少尿和肾功能衰竭,应多食青菜、水果,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
如患者尿量减少,特别是每日不足500毫升时,则要选择性地食用蔬菜和水果。
因为蔬菜、水果中一般含钾比较丰富,而肾病少尿患者,血清中钾含量均升高。
血钾过高,可导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蔬菜、水果、谷类都是富含钾的食物,其中含钾较高的水果有西瓜、香蕉、菠萝、芒果、枣、香瓜等;蔬菜中含钾较高的有苋菜、菠菜、芹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等。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如何治疗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相关问题,我相信大家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不错我们必须多多的了解一些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们保护自己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红细胞计数显微镜法的详细步骤

红细胞计数显微镜法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
要进行红细胞计数显微镜法的测定,首先要准备的是,一种含有稀释剂的液体,一张安装有凹片的显微板,和一台能实现显微镜放大的显微镜。
2稀释血液
先使用专业独立实验室管理中的封闭式试剂盒灌装安全运输血液,并将其添加至特定的稀释剂中,并在盒内放置事先确定的稀释剂,打开试剂盒,将血样加入稀释剂中,用搅拌器搅拌,当它们混合在一起,使红细胞在每毫升中达到相应的浓度时,即可稀释至处理所需的浓度。
3涂取稀释血液
将准备好的显微板安装在显微镜上,将步骤2中稀释后的血液涂取于板上,使得红细胞集中形成凝团,形成视野,然后放大显微镜,清晰观察红细胞。
4计数红细胞
调整显微镜焦距,使眼视野面积内观察出红细胞的凝团,每计算20个凝团,将它们的位置标记在安装在显微镜的计数网上,再重新调整焦距,将新的凝团搜索出来,测算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根据测计的数量,了解此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分布和状况。
5记录结果
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实验簿上,注明该实验例的序号,记录结果,包括日期,体温,血液浓度,从而实现观察和分析红细胞数量的变化,同时,利用实验法观察出的现象,并与医学理论结合起来,诊断出患者的疾病,有利于对相关治疗进行科学判断和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1)计数和计算:在2ml红细胞稀释液中加血10μl,混匀后,充入计数池,静置3~5min后,在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计数时需遵循一定方向逐格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对压线细胞采用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
(2)清洁:应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
操作时,勿接触计数板表面,以防污染。
使用后,依次用95%乙醇、蒸馏水棉球、清洁绸布擦净.(3)充池:需一次完成充池,如充池过少、过多或有气泡、继续充液,应重新操作,充池后不能移动盖玻片。
红细胞在计数池中若分布不均,每个中方格间相差超过20个应重新充池,两次红细胞计数相差不得超过5%. (4)计数板:改良牛鲍计数板每年要鉴定1次,以免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5)白细胞影响:通常白细胞总数较少,仅相当于红细胞的1/500~1/1000,对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但白细胞过高者(WBC>100×10 9/L),红细胞计数结果应进行校正。
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将患者红细胞数减去白细胞数,二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勿将白细胞计入,白细胞体积常比红细胞略大,中央无凹陷,细胞核隐约可见,无黄绿色折光。
(6)红细胞稀释液:传统稀释液(Hayem液)由NaCl(氯化钠,调节渗透压)、Na2S04·10H2O(结晶硫酸钠,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HgCl2.(氯化高汞,防腐)和蒸馏水组成。
枸橼酸钠稀释液由枸橼酸钠(抗凝和维持渗透压)、甲醛(防腐和固定红细胞)、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和蒸馏水组成。
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生理盐水。
瑞士染色的注意事项:(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
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
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
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4)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甲醇(AR级以上)和甘油组成,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H6.4~pH6.8)。
血涂片的注意事项:(1)玻片的清洗:新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因此应用清洗液或10%盐酸浸泡24小时,然后再彻底清洗。
用过的玻片可放入适量肥皂水或合成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分钟,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去,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必要时再置95%乙醇中浸泡1小时,然后擦干或烤干备用。
使用玻片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2)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在染色过程中玻片必须化学清洁,配制瑞氏染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否则各种细胞染色反应异常,致使细胞的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
(3)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分布均匀,边缘整齐,两侧留有空隙。
血片制好后最好立即固定染色,以免细胞溶解和发生退行性变。
(4)血膜未干透,细胞尚未牢固附在玻片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因此血膜必需充分干燥.(5)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高低,细胞多少有关.染液越淡,室温越低,细胞越多,所需染色时间越长或应适当增加染液量,因此染色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更换新染料时必须经试染,摸索最佳染色条件.(6)染液不可过少,以防蒸发干燥染料沉着于血片上难冲洗干净.(7)冲洗时应用流水将染液冲去.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着于血片上.(8)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酒精适当脱色,最好不复染,必须复染时,可将染液先稀释好再复染.(9)染色时应注意保护血膜尾部细胞,不能划掉.因为体积较大细胞常在此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