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大气运动与降水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
1.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出后,太阳辐射变强,地面增温,大气温度升 高) 2.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是正午 12 时。 3.地面温度最高出现在午后 1 时(即当地地方时 为 13:00)左右。 4.大气温度(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 2 时(即当地地 方时为 14:00)左右。
【尝试自解】(1)C (2)A (3)C
【易错提醒】一般来说夜晚因为热力性质差异, 沙漠温度低,但前提是绿洲和沙漠白天温度相差较小, 本题中绿洲和沙漠相比,白天温度过低,夜晚的时候 二者温度都会下降,并且后半夜二者温度下降速率趋 同,所以即使沙漠温度下降的快也无法在短时间内降 得比绿洲低。
【变式训练】 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 意图。读图,完成(1)~(3)题。
第一步,审题 第(1)问,分析某时段绿洲和附近沙漠的地表日变 化特征。第(2)问,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 的主要原因,考查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因素。第(3)问, 问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月份,考查气温的季节变化。 第二步,获取有效信息 ①我国甘肃某绿洲;②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 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③6 时左右温差最小,16 时左右温差最大;④0 时到 6 时 左右绿洲和沙漠的降温速率接近(斜率接近)。 第三步,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1)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地表温度越高,长波辐 射越强,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的时候也就是 二者地表温差最大的时候。
风力大小也影响植物形态,风大的地方植株一般 矮小、树冠旗形。
2.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3)对城市和居民区的影响
(4)气象灾害 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04-大气运动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四大气运动【考纲解读】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解释相关的大气现象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风的形成,能够对等压线图进行判读3.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和移动规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4.掌握不同季节北半球海陆的气压差异,并学会分析季风的成因。
【考情分析】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与热力环流有关的自然现象、等压线的判读,以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等压线图、等温线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与天气、气候综合起来考查。
3.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考查读图、识图能力,通过读图提取信息,综合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链接】(一)2010高考山东卷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二)2010高考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l~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知识整合】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状况:课前预习案温馨提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填写相关知识,按要求画好图,并加强记忆,准备上课时检查;不明之处请做好标记,上课时再完善提高。
由上图可知,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是 ,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2.机理应用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考点二:热力环流在下图中根据高空等压线画出近地面等压线和热力环流图读图思考:(1)若该图表示白天海陆风,则A 为 ,B 为 。
(2)若该图表示城市风,则A 为 ,B 为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学生版)
1.大气状况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各产业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巨大。
关注人类活动必须深入研究大气活动状况。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作为基本考查内容,是对学生基本思维能力考查的重要着眼点,是高考重要命题点。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和“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作为重要考点,必然会多角度进行考查。
以等压线分布图、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原理图为载体,考查常见天气系统是重要命题方式和方向,也多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人类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情境来命题。
考向1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模拟诊断]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
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图。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A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命题趋势专题 二 ××大气运动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D.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2.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热墙可能为黑色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入空气隔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答案】1.D2.A【解析】1.读图可知,特朗勃墙是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玻璃和空气隔层对集热墙散发的热量起到阻断作用,从而保证了室内的热量,体现了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故D正确,A、B、C错误。
2.白墙反射率高,为尽可能多吸收太阳辐射,可采用黑色的集热墙面,故A正确。
图中左侧集热墙和玻璃之间空气被加热,气温高,气流上升,甲为暖气流从空气隔层中流出,乙为下沉气流,丙为冷气流,从室内流进空气隔层,故B、C、D错误。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与成都相比,拉萨A.白天大气辐射强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白天太阳辐射强D.夜晚地面辐射强4.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A.纬度差异较大B.经度差异较大C.地面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差异大【答案】3.C4.C【解析】3.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所以C正确。
高三地理微专题--大气运动与降水
下图为某山体的海拔剖面图及不同坡向年降水量变化图。读图, 回答7~8题。
7.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在北半球,则常年受信风带控制
√B. 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位于山体南坡
C. 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
D. 从北侧登山比南侧容易
8.若该山体山麓地带的植被是地带性植被,则下列地区的自然带
2.热带气旋雨 (台风雨): 低纬度大陆东部沿海
03 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全球降水量随纬度的分布
1750毫米
1250
750
年降水量
550
250
纬度
北
80° 60° 50° 40° 30° 20° 10° 0° 01°0° 20° 20°30° 40° 50° 60° 80° 南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两极地区降水 ;少
原因是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 结,形成对流雨;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 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 多,大陆西 岸 少;原因是 回归线附近的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
控制,炎热干燥;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地面物质
人类活动:城市雨岛效应
影响降水的因素
多雨 气流上升 低压中心,低气 压带控制 低压槽控制 锋面控制 地形迎风坡 迎岸风 暖流沿岸 夏季风影响 赤道地区 沿海地区
少雨 气流下沉 高压中心,高气 压带控制 高压脊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 地形背风坡 离岸风 寒流沿岸 冬季风影响 两极地区 内陆地区
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判断
(1)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赤道附近,中纬度大陆夏季午后
2023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降水
思维导图:降水【思维导图】[考点精析]一、降水的形成降水: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降水是云中水滴或冰晶增大的结果。
从雨滴到形成降水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
②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被完全蒸发。
降水的形成必须经历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云滴增长主要有两个过程。
1.云滴凝结(凝华)增长在云的发展阶段,云体上升绝热冷却,或不断有水汽输入,使云滴周围的实际水汽压大于其饱和水汽压,云滴就会因水汽凝结或凝华而逐渐增大。
当水滴和冰晶共存时,在温度相同条件下,由于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水滴将不断蒸发变小,而冰晶则不断凝华增大,这种过程称为冰晶效应。
大小或冷暖不同的水滴在云中共存时,也会因饱和水汽压不同而使小或暖的水滴不断蒸发变小,大或冷的水滴不断凝结增大。
2云滴的冲并增长云滴大小不同,相应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
云滴下降时,个体大的降落快,个体小的降落慢,于是大云滴将“追上”小云滴,碰撞合并成为更大的云滴。
云滴增大,横截面积变大,下降过程中又能冲并更多的小云滴。
云中含水量愈大,云滴大小愈不均匀,相互冲并增大愈迅速。
【低纬度地区云中出现冰水共存机会不多,所以对气温>0℃的暖云降水而言,云滴冲并增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都在开展人工降水试验研究,即借助催化剂改变云滴的性质、大小和分布状况,创造云滴增大条件,以达到降水目的。
【冷云人工降水一般采用在云内播撒干冰(固体CO2)和碘化银。
干冰升华将吸收大量热能,使紧靠干冰外层的温度迅速降低,从而使云中的水汽、过冷却水滴凝华或冻结成冰晶。
碘化银微粒是良好的成冰核,只要其温度达到-5℃,水汽就能以它为核心凝华成冰晶并继续增大,产生降水。
暧云人工降水主要是在云内播撒氯化钠、氯化钾等粉末。
钠盐、钾盐吸湿性很强,是很好的凝结核,吸收水分后能迅速成长为大云滴,合并其他云滴而形成降水】【典题精研】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完整版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五大气运动与降水
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五)大气运动与降水1.热力环流原理形成及常见形式(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点(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①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②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③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2.风的形成与风力大小(1)图解风的形成(2)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①气温差异→气压差异→风力强弱。
②植被覆盖度(防风固沙,削减风力)。
③地形(山脉阻挡风→风力减弱;垭口或峡谷地带且风向与峡谷延伸方向一致→狭管效应→风力增强)。
④地势高差大小→下沉气流强弱。
⑤经过湖面或海面,摩擦力较小。
【例1】(2017·海南地理,21,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
上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10分)【解析】分析图文材料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学号【答案】3.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北半球为例4.三圈环流与气候类型分布阅读分]36(1)2【例题】.[2018·全国卷Ⅲ,,8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立纯碱厂,下图)(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
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 2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8分)【解析】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核心考点练2大气运动与降水
核心考点练2 大气运动与降水(2024·四川资阳一诊)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剧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
下图示意某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更。
据此完成1~3题。
1.该日,祁连山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A.2时前后B.6时前后C.10时前后D.13时前后2.祁连山气象站记录的山风往往强于谷风,推想其缘由是( )①气候干旱②冰川作用③重力作用④昼夜长短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地势特征是( )A.南高北低B.北高南低C.西高东低D.东高西低(2024·山东烟台高三期中)湖陆风是发生在较大湖泊四周,风向和风速存在明显日变更的风。
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湖泊及其西北侧五个气象观测站的位置,图2是五个观测站不同季节的风速日变更曲线,其中纵坐标是与简化湖岸线垂直方向上的风速重量,正值表示观测站测到的离岸方向,负值表示向岸方向,“全日平均值”为全天的平均风速,是认定湖风与陆风的风速标准。
据此完成4~5题。
图1图24.关于该地气象观测站测到的湖风,描述正确的是( )A.湖风为离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B.湖风为向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C.湖风为离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D.湖风为向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5.该湖西北侧湖陆风强度的季节变更表现为( )A.春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弱B.夏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强C.秋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强D.冬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弱(2024·湖北十一校联考)海洋锋是指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
南大西洋某海区因热带洋流的侵入形成了海洋锋,海洋锋表面大尺度背景气压凹凸与水温凹凸的递变方向常年接近一样。
由于海洋锋表面大气受局部热力作用与大尺度背景气压共同影响,海洋锋旁边海表面出现风速最小值。
2020届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 高频考点2 大气运动与降水
积云,但冬半年气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 错; 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 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 D。第 3 题,积云云底高 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 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 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通常正 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 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
解析:第 1 题,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 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 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 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 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 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 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
答案:D 【学霸支招】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 位置、地形、洋流等,大气环流是主要因素,决定着降 水多少的大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地形、洋 流影响着降水的地方性分布规律。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使降水增多,背风坡 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命题视角三 等降水量图的判读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 6~8 月等降水量线(单位:mm) 分布图。读图,完成 7~9 题。
1.解答有关降水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2.大气运动与降水分析的一般方法 (1)降水状况的分析思路
(2)大气环流与降水
形式
对降水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地区
高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下沉 一般而言,赤道地区与温
气压 气流为主,降水少;低气压 带地区属于多雨带,而副
高考地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2单元第6讲大气运动和降水复习人教大纲版
第六讲大气运动和降水I •必记知识全览(32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环流1 •三圈环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季节性变化的环流是1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季风环流二、必记原理形成降水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二、空气达到过饱和有凝结核水滴不断增大成雨滴三、必记规律1 .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2. 东亚、南亚季风风向变化规律3. 全球主要降水带三、1 . 0°、30。
、60。
、90。
、附近分布气压带、气压带之间是风带,并且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相间分布2 .东亚冬季吹西北季风,夏季吹东南季风;南亚冬季吹东北季风,夏季吹西南季风 3 .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H.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考点详解精剖细解入市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热力环流及其形成(1)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
(2) 热力环流:①形成原因与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一气流上升或下沉一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一大气的水平运动一热力环流。
②高、低压的理解:受热时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如图6—1所示。
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形成低压,相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但并不是说A点的气压值比A点要大,而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来说,气压值要高,称为高压;同理,A点低压是指比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的气压要低。
准确地说,气压排列为Po >PA>PA>P°'。
③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如图A点等压面上凸,说明A点区域为高压,因为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考题1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分)读“热力环流示意图6—2”(图中B、C两地冷却,A地受热),回答问题。
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2019·合肥质量检测)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下图示意1957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位置(左图)和1957~1993年哈雷站1月和7月低层大气平均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右图)。
据此完成1~2题。
1.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A.1.5 km B.8.5 kmC.12.5 km D.22.5 km2.a月,高度1.5 km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解析:1.B 2.B 第1题,读右图可知,a月各高度平均气温均低于b月,说明a月属于南极洲寒季,应为7月;b月属于南极洲暖季,应为1月。
1月地面至高度约8.5 km处,大气平均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符合对流层大气平均温度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B对。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a月即7月,高度1.5 km以下大气平均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属于对流层大气逆温现象,主要是冰面强烈辐射冷却形成的,B对。
7月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为极夜,位于75°S纬线上的哈雷站为极夜时,没有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和冰面反射太阳辐射现象,A、D错。
读图可知,7月近地面大气平均温度普遍低于-20 ℃,冰架不会融化,C错。
(2019·太原阶段测评)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 ℃称为高温。
2018年的夏天可谓“火力十足”,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历史罕见。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2018年高温日数与多年平均高温日数。
据此完成3~5题。
3.2018年我国罕见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B.城市热岛效应增强C.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D.全球气候持续变暖4.与图中其他城市相比,重庆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最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5.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加速农田土壤水分蒸发B.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C.增加农作物的复种指数D.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解析:3.A 4.B 5.A 第3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弱直接影响我国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静得高分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2 大气运动和降水 PPT课件
大气运动规律 · 核心考点
01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 02 大气运动和降水 03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04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特征分析
大气运动和降水 · 知识系统
降水Leabharlann 形成条件 常见类型 影响降水的因素
降水差异影响 因素的判断
充足的水汽 气温降低,水汽饱和 有凝结核
地形雨、锋面雨、 台风雨、对流雨
水汽的多少 气温的升降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下垫面状况
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水平运动
气压带风带
季风环流
形成过程 常见形式 原理应用 风向判断 风速判断 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形成原因 季节移动 影响气候 形成原因和分布
大气运动和降水 · 主干精讲
1. 热力环流形成原因 成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C
D
低压
大气运动和降水 · 主干精讲
4. 常见热力环流的形式
城市风
上升气流
郊区气温低,气压高。
市区受人为热源多等原因影 响,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 形成低压。
郊区气温低,气压高。
大气运动和降水 · 主干精讲
5. 热力环流与天气 (1)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 山谷风: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多夜雨;夜间沿山坡下滑的冷气流很 容易造成谷底逆温,引起大气污染;而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造成山上多云。
天气系统
(2019·北京文综,7)图示区域 (2019·天津文综,3)在形成图中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2019·天津文综,4)图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2018·北京文综,6)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 (2018·全国文综Ⅲ,37)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2018·全国文综Ⅱ,37)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 转的原因 (2017·天津文综,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2019·天津文综,4)图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大气运动与降水课件
其( D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 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
变式——如下图所示,乌拉尔山脉横亘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
答案:
特点:西西伯利亚平原降水较少,季节变化更大。 成因:
热过程与 (2017·全国文综Ⅰ,9)图中表示,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2019·全国卷Ⅰ,37)(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
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大气运 (2019·全国卷Ⅱ,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气压带、风带控制)
季风环流—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气温 降水
(地带性)
气候
--锋面系统 --气旋系统
降水(如锋面雨) 降水(如台风雨)
10
1>.热力环流与降水
(1)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 小,降水增多。
(2) 山谷风: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气流 上升形成降水,多夜雨;夜间沿山坡下 滑的冷气流很容易造成谷底逆温,引起 大气污染;而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 造成山上多云。
降水的类型
(3)锋面雨:
条件:锋面处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含较 多水汽)被迫抬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饱和 凝结,成云致雨。
我国东部地区多见。
(4) 台风雨:
条件:台风为气旋,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 合上升。台风区内水汽充足,上升运动强 烈,降水量常常很大。台风眼区气流下沉, 一般没有降水。
太平洋西岸较常见。 8
(3) 城市风:“热岛效应”,引起空气在
2023届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大气运动与降水
1.热力环流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 米。图1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图2为 “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1~3题。
31.夏图季1中,符天合津天海津风冬会季使热热岛岛强效度应的强是度 AB
多雨 气流上升 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 低压槽控制 锋面控制 地形迎风坡
迎岸风 暖流沿岸 夏季风影响
少雨 气流下沉 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 高压脊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 地形背风坡 离岸风 寒流沿岸 冬季风影响
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 试题中经常以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差异等为载体来命题,分析此类题 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B
A.暖流影响强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海拔低
D.东北信风影响明显
下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造成甲、乙两地降水
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C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Hale Waihona Puke C. 地形D. 洋流
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大,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A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的影响,降水少 B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 C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完成3~4题。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频考点(二) 大气运动和降水
高频考点(二)大气运动和降水[考情全察]命题视角一大气运动和降水1.(2018·昆明模拟)如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 >b>c。
据此回答(1)~(3)题。
(1)据图推断,该季节的盛行风为()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季节降水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3)甲地降水量较周围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解析:(1)A(2)D(3)B第(1)题,根据该区域该季节降水量a >b>c可推断降水西部较多,东部较少,说明水汽主要来自于西部海洋,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区域为中南半岛,此季节盛行西南季风。
第(2)题,图中等值线a>b>c,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判断甲地的降水量小于b;同理判断乙地的降水量小于c、丙地的降水量小于c、丁地的降水量大于b。
综上分析,可判断该季节降水最多的是丁地。
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的降水量小于b,而水汽由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只能是甲地位于背风坡所致,故甲地降水量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命题视角二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2.(2019届高三·衡水质检)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 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降水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区B.降水总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C.该区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D.N附近地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较小(2)图中M地区()A.降水较少,主要是对流雨B.降水较多,主要是地形雨C.降水较少,主要是锋面雨D.降水较多,主要是台风雨解析:(1)A(2)B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降水总量在800 mm以下,不可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故选A。
第(2)题,图中M 地区降水量在450 mm以上,降水量明显多于周围地区,可能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B。
[知能全通]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统计图为命题载体,综合考查大气环流及其影响、降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等,侧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感悟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9~11]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
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 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 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 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易混概念3 降水、降雨 (1)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2)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 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 替降水量。 (3)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 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 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 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 等。
答案: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为偏西风,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 向丙地。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 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 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 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 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
考点三 世界气候及其影响 22
Hale Waihona Puke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2【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7
1.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27
2. 气候类型的分布 28
3. 气候类型的判读 28
4. 气候特征描述 30
5. 气候的影响
31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31
考点四 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 33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8 1. 天气系统 38 2. 天气系统与天气判断 39 3. 气象灾害 40
D.受山地影响强
2.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
A.雨雪天气 【解析】 1.
B.温带气旋
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
2. 【答案】1.B 2.C
(2022·辽宁卷)为保障 2022 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 测气象站。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右图为各气象站 2019 年 1-3 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 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 1 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台 经度
站
纬度
1 月各日最高气温 1 月偏离天数/ 7 月各日最高气温 7 月偏离天
时刻均值
A.等压线稀疏区 B.气旋大风区
C.等压线低值中心 D.气旋降水区
【解析】
3.
4.
5.
【答案】3.D 4.A 5.A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大气运动与降水
[真题领悟]
命题角度1大气运动状况分析
1.(2011·全国文综,9~10)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审题专练】
1.获取材料信息
①从题干信息和示意图中获取该地位置、地形、时间(8时)三个信息。
②由“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可知移动方向和速度。
2.设问信息
正午前后即12时前后,与材料中提到8时差4个小时。
3.图像信息
解析第(1)题,垂直方向上,温差越大,大气对流运动越强烈,大气越不稳定。
图中甲、乙、丙三地由地面距高空2 500 m范围内,垂直温差最小的是丙地,等温线比较平直且分布均匀,故丙地大气最稳定,选D。
第(2)题,正午前后,气流向东移动了约80 km,此时,甲、乙两地之间垂直温差最大,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故选B;图中甲地受冷空气东移影响气温应下降,故A错;正午前后甲、乙之间气流上升,受此影响,丙地可能刮东南风,甲地可能是西北风,故C、D错误。
答案(1)D(2)B
命题角度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2013·课标Ⅱ,10~1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 市。
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解析第(1)题,风力大有利于雾的消散,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较大。
第(2)题,S市(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案(1)C(2)D
[命题探源]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三个关键点
【易错警示】
(1)高压的气压值一定高于低压
不正确。
气压高低的比较是基于同一海拔基础上进行的。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下图甲、乙两地的气压一定大于丙、丁两地,甲地气压高是相对于同一海拔的乙地而言,丙地气压高是相对于同一海拔的丁地而言,图中四地的气压值大小是:甲>乙>丙>丁。
(2)气温高的地方都是低压,气温低的地方都是高压
不正确。
只有热力作用形成的气压符合上面的规律,但动力作用形成的不符合上面规律,如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2.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
运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以区域图或环流模式图、气候类型图为载体来考查,该类型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为:
3.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
(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
(3)地形: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纬度: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多雨,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少雨。
(6)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
(7)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
【技巧点拨】
(1)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
多雨少雨
①气流上升气流下沉
②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
③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
④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
⑤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
⑥迎岸风离岸风
⑦暖流沿岸寒流沿岸
⑧夏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
(2)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
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具有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①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②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③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④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分析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以气候资料图表、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区域图为载体来考查,该类型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为:
[对点演练]
题组二城市热岛效应
2.(2015·四川文综,7~8)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解析第(1)题,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与其比较吻合。
而40°N附近大陆西岸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冬季均温大于0℃,因此排除A、B、C选项。
故选D。
第(2)题,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
故选A。
答案(1)D(2)A
题组三降水形成原因分析
(2015·安徽文综,2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第3题。
3.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解析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为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答案 D
4.[2015·天津文综,14(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
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解析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下垫面、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提取图中经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信息分析该岛东北部降水丰富的原因,该岛屿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显著,降水丰富;地处东北信风带,东北部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附近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答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