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

合集下载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渊源深厚,不仅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涉及到人的身体、心灵、社会等多层面的维度,这种医学理念和体系亦延续到了世界各地。

中医学说是与中国传统医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古代医学思想的集大成。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等,其中各家学说更是各具特色。

《伤寒论》学派《伤寒论》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著作,被认为是历代中医学著作中的经典之一。

《伤寒论》学派是中医学流派之一,由张仲景(150-219)所创,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

《伤寒论》学派主张舌脉相应,认为舌象反应着人体的病情,并且指导临证,还借鉴了外科手术方法,是中医学历史上的一大创新。

针灸学派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针灸学派涉及到范围广泛,可针对各种疾病和症状,例如疼痛、失眠、消化等等。

针灸学派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穴位分布、针灸器具、针刺的力道等等。

著名的针灸学派有岐山学派、千手派等等。

中药学派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材多达数千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研究,形成了中医学独有的理论系统。

中药学派作为一种学说,强调草原者德,乃指草药、植物等天然药材的纯净性和功效,也注重药材的配比和选择,深受中医医生的推崇和使用。

经络学派经络学派是中医学的独特理论,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特殊通路和流动方式。

经络分为经(十二条主要通路)和络(与主经不相通的小通道)两种,有昼夜不同、流转不停的特征。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与经络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理解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理解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也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指五个元素:木、火、土、金、水,奠定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体系。

中医学以五行学说作为指导,认为万物皆有其所归,疾病和生命的运动都是在五行在掌控之下。

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一循名责实,勘误求真 二掌握特点,了解全面 三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四结合临床,领悟学说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中医 学派的界定
与划分
第六章主要 学术流派介 绍
第一节中医学说、学派的界定 第二节中医学派的划分
第一节河间学派 第二节易水学派 第三节丹溪学派 第四节攻邪学派 第五节温补学派 第六节伤寒、温病研究诸家 第七节汇通思潮下研究诸家
第七章晋唐时 1

第八章两宋时 2

3 第九章金元时

4
第十章明代
5 第十一章清代、
民国初期
一编纂、校注经典医籍 二阐述医学理论 三研究养生 四辑集方剂 五医德理论的系统阐发 第一节陈延之 第二节王冰 第三节孙思邈
一研究伤寒,阐发补充 二各抒医理,发挥专长 三儒医大量出现 四官药局的出现 第一节钱乙 第二节陈自明 第三节庞安时 第四节陈言
目录分析
第一章中医各家学说 的学术起源
第二章中医各家学说 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各家学术争鸣 与中医理论发展
第四章各家学说学习 方法
第一节中医各家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各家学说的传承形式与特征
一阴阳五行学说 二五运六气学说 三藏象学说 四气血理论 五经络学说 六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学说 七病因学说 八四诊、八纲 九治则、治法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一研究伤寒,阐发温病 二新学肇兴,百家争鸣 第一节刘完素 第二节张元素 第三节张从正 第四节李杲 第五节王好古 第六节朱震亨 第七节王履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众多的学术派别和学说构成了中医的多元性,其中包括六经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派、经络派等等。

本文将介绍中医各家学说的特点和主要观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复杂性。

一、六经学说六经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是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之一。

它以《内经》和《难经》为代表,将人体生理活动分为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并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个方面作为分析和诊断依据。

太阳经代表着人体表面的阳气活动,阳明经代表着人体内脏的阳气活动。

阳明与太阳相对应,是六经学说中的表里对应原则。

而太阴、少阴、厥阴则是对应于人体阴气活动的三个经络。

在六经学说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架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为基础,将人体生理活动以及自然界的现象归纳为五行之中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构成了五行学说中的生克关系。

在中医临床中,五行学说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中医师可以识别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

三、气血派气血派是中医理论中关于气和血的重要学说。

它强调气和血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认为气血的充盈和运行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来源,它主要通过呼吸和脾胃的消化吸收来得到补充。

血则是人体营养和氧气的主要载体,它通过心脏的泵动和经络的输送来维持全身组织的正常功能。

气血派关注气血的调和平衡,注重调理气血不畅的疾病。

例如,在治疗贫血和气虚的疾病时,中医师常常会采取调理脾胃和补充营养的方法,从而改善气血的运行和充盈情况。

四、经络派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起着连接脏腑和四肢百体的作用。

经络学说以《灵枢·经脉》为代表,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分布、功能和调理方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说和派别。

这些各家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的主要学说和其特点。

一、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最早并最为广泛应用的学说之一。

该学说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强调阴阳五行理论、藏象论及脏腑经络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黄帝内经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认为疾病是因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导致的。

因此,该学说注重调节身体内部的功能,使人保持健康。

二、四气调神学说四气调神学说是张仲景创立的学说,主要阐述了病因和病理的理论。

该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受到外部天气的影响有关,即风、寒、暑、湿等四种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

四气调神学说通过调节人体气血的运行来治疗疾病,例如通过温热药物治疗寒气引起的疾病。

这一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急性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三、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华佗创建的学说,该学说主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疾病的治疗。

五运六气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候,通过观察环境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脉象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在治疗上,五运六气学说强调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来调整药物的使用。

该学说注重平衡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四、辨证论治学说辨证论治学说是中医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它包含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即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综合判断病情,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该学说注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学说强调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病情,使治疗更为准确和有效。

以上介绍的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学说,每个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中医的多样学说使其具有更加灵活和全面的治疗方法,也更加适应不同的疾病和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医学的实践过程中,不同学说并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有着交叉和互补的关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各家学说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下面将介绍中医学的各家学说。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阴阳二气是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它们彼此互补、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现象。

在中医中,通过分析疾病的阴阳失衡现象,来确定治疗方案。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相生,与身体的五脏和六腑相应,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贯穿全身并与脏腑组织相连。

通过影响经络系统的流通和调整经气的流量,来治疗各种疾病。

4.元气学说元气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元意为根本、本质,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元气来源于父母遗传和天地精华的滋养,它是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逆气犯元是指任何影响到元气的因素,它可能是内部、外部或精神因素,病因可通过恢复元气来治疗。

5.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本基础。

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互相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机能。

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虚实学说虚实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学说,虚实是中医中常用来描述疾病和诊断的术语。

虚指体内功能失调或欠缺,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物质过多。

通过判断病人是否为虚或实,来确定治疗方案。

7.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中关键的学说之一,主要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相诱发的,并以外感、情志、饮食、劳逸等因素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它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两个最基本的物质。

气的运动和血的循环,保证了整个身体的营养和代谢。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刘完素(刘河间)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张从正(张子和)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朱震亨(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10、孙一奎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一、各论:4.伤寒学派:庞安时、朱肱、成无己、方有执、柯琴5.河间学派:刘完素6.易水学派:张元素、李?、王好古、罗天益7.攻邪学派:张从正8.丹溪学派:朱震亨、王履、戴思恭9.温补学派: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10.温病学派:吴有性、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11.其他著名医家:孙思邈、钱己、陈自明、缪希雍、绮石、喻昌、张石顽、张志聪、吴师机、王泰林、王清任、唐宗海、张山雷、?树?二、总论:1.三世医学: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天子脉决》,此盖中国医学最古之派别也。

2.《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医学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这就奠定了医学流派产生的基础。

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已有师承授受的关系4.学派的形成要素:学说、师承授受三、伤寒学派1.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辩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要课题的众多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

2.《伤寒论》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

3.王叔和:对已经散失了的伤寒条文方证进行广泛地搜索、整理与编次。

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张仲景辨证论治精神进行整理、编次的。

4.孙思邈:采取“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为后世从方证角度探索《伤寒论》的先导,孙氏所谓仲景治法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5.韩袛和《伤寒微旨》,庞常安《伤寒总病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许书微《伤寒九十论》,郭雍《伤寒补亡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6.明清时期伤寒的三个派别代表医学及著作:错简重订派:实发端于明.方有执错简重订之说,著成《伤寒论条辨》,喻嘉言著《尚论篇》,“三纲鼎力”学说,张璐著《伤寒缵论》,程郊倩著《伤寒论后条辨直解》,章虚谷著《伤寒本旨》,周扬俊著《伤寒论三注》,黄坤载著《伤寒悬解》维护旧论派:张卿子,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园(影响最大,《伤寒论浅注》)辨证论治派:7.按方类证: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按法类证:以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代表按症类证:以沈金鳌《伤寒论纲目》为代表按因类证:以钱璜《伤寒溯源集》为代表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4.2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寒毒说,异气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与西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学家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形成了各家学说。

下面是对中医各家学说的总结:1.《内经学派》: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是中医学最早且最经典的理论体系。

内经学派强调气血阴阳的平衡,主张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来治疗疾病。

它提出了诸多重要的理论,如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

2.《丹溪学派》:以丹溪为代表。

丹溪学派注重观察疾病的特征,提出“观疾论”,并提出了以各种症状的表现为基础的辩证论治方法,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3.《四气学派》:以赵康虚的《医得失论》为代表,强调治疗要与天地四时的气候变化相适应,提出了相应的疾病的防治措施。

该学派主张将医学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4.《养生学派》:强调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该学派主张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调整饮食、作息和心理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中药学派》:研究中药药物的性味、功效及应用。

该学派注重发现药物的治疗效果,并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中药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6.《针灸学派》: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

针灸学派主张通过穴位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学派推崇辨证施治、以病治病的方法,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

7.《脉学派》:以脉诊为特色,通过观察与诊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及病因。

该学派认为脉搏是内脏功能的外在反映,通过诊脉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临床表现。

8.《眼象学派》:注重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尤其是眼睛的变化,以作出疾病诊断。

该学派认为眼睛是身体内部疾病的“窗口”,通过观察眼睛可以获得一系列对疾病的信息。

9.《方剂学派》: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药物配伍、煎煮方法和临床应用。

该学派主张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配伍出对应的中药方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各家学说在中国医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体系,并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一、中医各家学说概述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提炼。

中医各家学说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杂家等学派,各家学派的思想体系、学术特点和诊疗风格都有所不同,但在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医家生平与学术特点1.扁鹊:被认为是中医的开山鼻祖,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2.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同时也是体育医疗的创始人。

3.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提出了辨症施治的原则。

4.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在医学理论上主张养性修身,临床实践中擅长治疗杂病及养生保健。

三、医学流派及其影响1.经方派: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强调辨症施治,方药使用严谨,对后世影响深远。

2.温补派:以调理身体、温补阳气为特点,主张使用温性食物和药物,对慢性病治疗有独到之处。

3.攻邪派:以祛除病邪为原则,主张使用攻下、催吐、利尿等手段排除病邪,对于急性病症疗效显著。

四、医案选择原则与标准1.代表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医家的学术特点和诊疗风格。

2.典型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典型性,能够体现某一疾病的病理变化和演变过程。

3.实用性原则:选择的医案应具有实用性,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五、经典医案解析与评价通过对经典医案的解析,深入理解各家学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评价医案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性,探讨医案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六、医案应用与临床实践学习各家学说的诊疗特点和处方用药规律,掌握其临床应用技巧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诊疗水平。

七、医案研究方法与创新学习和掌握医案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综合研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推动中医各家学说的发展和进步。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1.温补学派:指明代以薛己、张介宾等人为代表人物的医学流派,在学术上侧重探讨水火肾命,治疗主张温养补虚。

3.真阴之脏:指命门,命门内藏先天元阴元阳,故称真阴之脏。

5.引经报使:指某一味药物能引导一群药物走向一定的脏腑经络,如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行等。

1、除湿热烦热之圣药:指黄芪、人参、甘草三味药。

2、真阴之用:指命门的功用。

命门水火为十二脏之化源。

3、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从正、李杲、朱丹溪4、三本二统:绮石治虚劳,注重肺脾肾三脏,称为“治虚三本”,三本之中,尤重肺脾二脏,阴虚者统之于肺,阳虚者统之于脾,成为二统。

5、反兼化:指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反见胜己之化,即会向相反的,能战胜自己的方向转化。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

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刘完素(刘河间)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张从正(张子和)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朱震亨(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10、孙一奎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部位:无形质、无具体部位可言、无经络可指、无动脉之形诊属性:非水非火,可比作坎中之阳,反对命门属火,右肾属火功能:肾间动气即元气,元气生生不息的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脏腑、经络的形成和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都离不开他论火:天人之火各具君相;火有内外邪正之分10、张元素遣药制方论:药物研究: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气味厚薄,气厚则发热,气薄则发泄,味薄则通,味厚则泄);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归经;引经报使说制方大法:风暑湿燥寒制法引经报使说:通过某一药物特殊作用,引导全方到达某一脏腑经络才能更好11、李杲脾胃论:①元气之本:先天真气有赖于脾胃充养;诸气皆由胃气所化;疾病与脾胃元气的关系②脾胃为升降枢纽:重视阳气升发内伤论:三因: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情志所伤用药法度:重在保护元气:主升阳:扶脾胃为主,兼及心肺;次潜降泻火泻火当辨虚实:虚火甘草;实火芩连柏12、王好古内伤三阴例:厥阴,肝阳虚损——面青黑,脉浮沉不一,弦而弱;当归四逆汤少阴,肾阳虚损——面红赤,脉浮沉不一,细而微;通脉四逆汤太阴,脾阳虚损——面黄洁,脉浮沉不一,缓而迟;理中丸13、赵献可命门学说:含义:命门为一身之主部位:居两肾之间属性:为水中之火(生理:相依而不相离;病理:可补而不可泄)功能:命火乃人身至宝: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源,呼吸之门,三焦之根,立命之门痰证:无水→阴虚火动,水沸为痰→重浊白沫→六味丸补水配火无火→肾不制水,水泛为痰→纯是清水→八味丸补火制水重视五志之郁——肝郁(木郁)凡郁皆属肝郁→治木郁为主→逍遥散14、张介宾阳非有余论:行气之辨:阳化气,阴成形;只有阴形而无阳气,形体便失去活力,阳气决定生命寒热之辨:热为阳,寒为阴;自然界万物盛衰→热无害、寒可畏,人体寒热,取决于阳气多少——气不足便是寒水火之辨:水为阴,火为阳;水中有阳→生物化气,水中无阳→寒凝冰冻真阴不足论:真阴之象:真阴在外的表现和征象,精血形质之属——真阴之象,形体肌肉的丰盈和消瘦(阴精的亏虚)真阴之脏:肾藏精之所为命门即真阴之脏;命门居于两肾之中,本同一气,非别有一腑;命门兼具水火,即真阴,真阳真阴之用:真阴即命门之水,是命门之火的物质基础;命火养于真水之中,凡水火之功,缺一不可;命门之火为元气,内含火中之真水命门之水为元精,内含水中之真火是真阴的存在形式;命门水火是五液五气十二经之化源真阴之病:只有虚证,实质是真阴(阴精)不足;无水无火,皆在命门,总曰阴虚之病真阴之治:原则: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辩证论治经验:(1)诊病施治,纲举目张二纲:阴阳(医中之大法)六变:表理寒热虚实(医中之关键)(2)列方八阵,执持圆通补和攻散寒热固因(3)诸郁证治,各求其属重视情志之郁15、李中梓先后天根本论:①脾肾关系相赞互济的人生根本②脾肾同补——气血阴阳俱损(六味丸、补中益气汤)③补肾兼以补脾——肾病为急(甘寒:砂仁、沉香;久痢:附子、肉桂、四君)④补脾兼以补肾——脾胃伤损(耗→五味子;温→桂附干姜)水火阴阳论:阴阳水火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论水火,重互济;论阴阳,阳为要(阴阳并需,养阳在滋阴之上);论气血,气为先(气血俱要,补气在补血之先)16、方有执首创《伤寒论》错简重订意义:经过删改移调,《伤寒论》系统性、条理性、规律性增强;观点偏激(学术争鸣)柯琴:《伤寒来苏集》王叔和:第一个研究整理《伤寒论》治疗八法:汗吐下温灸刺水火成无己:第一个全面注释《伤寒论》七方:大小缓急奇耦复(制方之用)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制方之体)朱肱:第一个以经络解释六经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阳脉)八里:迟缓微涩伏沉濡弱(阴脉)17、吴有性(吴又可)三斑:斑疹桃花斑紫云斑四汗:自汗盗汗狂汗战汗温疫的治疗:(1)疏利透达:代表方:达原饮适应症:温疫初起,邪伏膜原治法:使邪毒速离膜原(2)表分里消:①达原饮三阳加法适应症:疫邪游溢诸经,见三阳经证治法:随经引用,以助升泄太阳经→见腰背项痛→达+羌活泻热溢于阳明经→见目痛、鼻干不眠→原+葛根少阳经→见脉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饮+柴胡②三消饮——“达原饮三阳加法”+大黄适应症:入里入胃兼三阳经证治法:消内、消外、消不内外(3)汗法→白虎汤适应症:邪离膜原,欲表未表,邪热散漫治法:辛凉解散(4)吐下法→瓜蒂散(下法:三承气三清饮)适应症:疫邪传里治法:就近驱邪18、余霖清瘟败毒饮:主治:一切火热,表里俱盛重用石膏石膏六脉:沉细而数——大剂,180~260g沉而数——中剂,60~120g浮大而数——小剂,24~36g19、叶桂(叶天士)主张脾胃分论:生理:脾为脏,属阴,主运化,以升为用,贵在健运,喜燥恶湿胃为腑,主受纳,以降为用,贵在通降,喜润恶燥病理:脾失健运,则气下陷,益气升阳健脾升柴芪术参胃失通降,则气上逆,甘凉通降养胃沙竹麦斛粉阳化内风说:定义:身中阳气之变动而导致内风动越的一种病理现象,即肝阳化风病机:虚实夹杂证:精血衰耗,水不涵木;阴阳并损,肝失濡养;木横土衰,脾土失养;嗔怒动阳,阳化内风理虚大法:甘药培中、血肉填精、中下兼顾虫蚁剔络(辛咸通络):病邪在络日久,气血交结成形,非峻剂可效,叶桂用虫蚁类辛寒之品取其走窜之性,搜剔在络之邪,松透病根20、吴瑭(吴鞠通)清热养阴法:①清表热三法:辛凉轻剂(桑菊饮)主治:太阴风温(卫分证),热伤肺络,咳嗽、身不甚热、微渴;治法:辛甘化风,辛凉微苦,降卫分之逆;辛凉平剂(银翘散)主治:太阴风湿(肺卫证),风热伤肺,泻热伤津,但热不恶寒,口渴;治法:轻清轻扬,化卫分之秽辛凉重剂(白虎汤)主治:太阴温病(肺经气分),热重伤津,脉浮洪,渴甚,大汗,舌黄,面赤,恶热;治法:清热保津,清气分之燥②清里热三法:清络法(清络饮)主治:暑温汗后余邪不解,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身热口渴不甚,但头微胀,目不了了;治法:辛凉芳香法,轻清入络清营法(清营汤)主治:邪热入营,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治法:清营中之热,以保离中之虚清宫法(清宫汤)主治:热入心包,闭阻心窍,神昏谵语;治法:咸寒甘苦法,清膻中心包之秽浊湿邪,补心中失气③养阴三法:一甲复脉汤(养而涩之)主治:下焦温病,伴滑脱之象,大便溏;治法:咸寒兼涩法加减复脉汤去麻仁、加牡蛎二甲复脉汤(养而镇之)主治:热入下焦,肝风欲动,脉沉者,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治法:咸寒甘润法加减复脉汤加牡蛎、鳖甲三甲复脉汤(养而济之)主治:热入下焦,累及于心,热深厥深,脉细促,心中詹詹大动,甚则心中痛;治法:咸寒甘润法加减复脉汤加生龟板21、王士雄论暑:暑为阳为热;暑独盛于夏,火四时皆有;暑多兼湿,非暑必兼湿;暑热易耗气伤津;反对妄设阴暑,阳暑病名22、庞安时寒毒说:病因:一切外感热病的共同外因是寒毒外因寒毒;内因辛苦之人,扰动阳气使得寒毒与营卫搏结发病:发病与否取决于正气的强弱勇者气行则己,正气强盛阳气充沛则足以抵抗寒毒而不发病怯者著而为病,正气虚弱阳气不足则不能抵抗寒毒而发病温毒五大症:青筋牵——筋脉牵急,先寒后热赤脉费——身热皮肉痛起黄肉随——皮肉强痹,颈下结核白气狸——乍寒乍热,暴嗽呕逆黑骨温——里热外寒,腰痛欲折23、缪希雍治吐血三法:宜降气不宜降火宜行气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内虚暗风说:类中风;阴阳两虚,阴虚为多24、王清任补气活血法:补阳还五汤补气药+活血药益气为主:重黄芪4~8两,大补元气,使气足血行活血为辅:轻桃红各一小钱,不在逐瘀,而在活血通络适应症:气虚→血瘀理气活血法:理气药+活血药在外: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麝香、葱姜酒通窍行气在内: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柴桔牛枳通降胸胁之气膈下逐淤汤治肚腹血瘀之症+元胡、香附、乌药、枳壳调理肝脾之气25、陈自明妇产科学的贡献:使妇产科学初具规模重视气血调摄冲任脏腑辨治26、唐宗海血证的治疗治疗原则:和法为第一良法调气(降逆泻实)补气(补虚升陷)治疗措施:止血(第一要法)不仅止溢出之血还要止脉中未出之血气火上逆→泻火→泻心汤+大黄(推陈致新、损阳和阴、活血化瘀、止血不留瘀)气无所附→补气摄血→独参汤消瘀(第二要法)血止之后,离经未出之血为瘀血,内溢于脏腑、经络肌奏,失去了生理作用,久则变生他证宁血(第三要法)止血瘀消之后,气不安则血不安,往往隔数日复发,须及时安定气血,巩固疗效。

宁气即宁血补血(第四要法)血属阴,脱血→阴虚阴虚阳无所附→阳虚应以补虚善后收功区别阴阳注重补肺脾肝炙甘草汤为补血第一药方治血禁忌:①忌汗血汗同源→重亡津液气最难敛→血随气溢止宜和散→敛散两施②忌吐气机上逆→助其逆势,气上不止最忌动气,病时病后,内不可吐③慎下气盛火旺,可泄热宁血脾胃已伤,不能妄下27、吴师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