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VVR容灾方案

合集下载

VCS、VVR容灾技术建议书

VCS、VVR容灾技术建议书

第一章第一章 容灾系统容灾系统简介简介简介 1.1. 什么是容灾系统当今的世界,正在跨入信息时代,数据和信息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基础和命脉。

当企业因为信息化带来快捷的服务决策和方便管理时,也必须面对着数据丢失的危险。

容灾系统,对于IT 而言,就是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的一个能应付各种灾难的环境。

当计算机系统在遭受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以及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掉电、网络/通信失败、硬件/软件错误和人为操作错误等人为灾难时,容灾系统将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容灾),甚至,一个更加完善的容灾系统,还能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应用容灾)。

可以说,容灾系统是数据存储备份的最高层次。

1.2. 为什么要为什么要建设容灾系统建设容灾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或机构越来越依赖于IT 系统来保证其在业界的竞争力,企业或机构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率、高服务的优势的同时,其业务运作也更加依赖于IT 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一旦发生IT 系统停止运行,那么关键业务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

关键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已成为企业或机构关注的重点。

对企业或机构来说,如果发生数据丢失,轻则影响业务的开展以及客户满意度,重则会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瘫痪。

有研究显示,企业在遭受灾难之后,如果无法在14天内恢复数据,有75%的公司业务会完全停顿,43%的公司再也无法重新开业,有20%的企业在两年之内被迫宣告破产。

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不仅仅是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有诸如战争、蓄意破坏、严重误操作等人为因素。

如何才能保证尽量减少企业数据的丢失、将危险与灾难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呢?这就需要建立容灾系统,包括数据级容灾以及应用级容灾。

容灾系统的核心就在于使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即保障生产数据在灾难发生时不会丢失;二是更高级别的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即保障整个生产业务在灾难发生时不会中断业务运行。

容灾项目方案设计

容灾项目方案设计

目录作为风险防范系统,灾备系统建设本身在总体规划、方案选择和投产实施后的管理运行,以及真正面对灾难时的切换操作等方面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大集、应用大集中后,系统的运行安全成为风险控制的焦点。

目前,已经有多系统开始或者准备进行灾备系统的建设,灾备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减灾容灾,使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数据能够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各种意外和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然而,与大多数工程一样,灾备系统建设本身在总体规划、方案选择和投产实施后的管理运行,以及真正面对灾难时的切换操作等方面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可以说,风险防范系统本身也存在风险点,需要小心应对。

灾备系统建设中所涉及的潜在风险大致可分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其中尤以技术选择风险最大,技术方案选择优越,可以规避一定的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

而这三者也存在内在的相互关联,不同灾备级别对应的建设投资规模、所采用的技术以及实施和管理的复杂度也不同,应考虑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原有投资并提高灾备系统建设投资的利用率。

真正的容灾是数据被不间断的一致性访问!在灾难备份的世界里,是有等级观念的,级别不同,灾备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和达到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系统建设资金投入方面的差距也很巨大。

所以,对用户来说,明确灾备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十分必要。

衡量容灾技术的两个技术指标 RPO、RTO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以数据为出发点,主要指的是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

及在发生灾难,容灾系统接替原生产系统运行时,容灾系统与原生产中心不一致的数据量。

RPO 是反映恢复数据完整性的指标,在同步数据复制方式下, RPO 等于数据传输时延的时间;在异步数据复制方式下, RPO 基本为异步传输数据排队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数据传输因素,业务数据库与容灾备份数据库的一致性(SCN)是不相同的, RPO 表示业务数据与容灾备份数据的 SCN 的时间差。

(O管理)对O数据库进行容灾(VVR(VVR))(品质)

(O管理)对O数据库进行容灾(VVR(VVR))(品质)

(O管理)对O数据库进行容灾(VVR(VVR))对Oracle数据库进行容灾(VeritasV olumeReplicator(VVR))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数据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即在各种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生产数据的安全和关键业务的不中断运行。

传统的保护方法离线备份、备份介质异地保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为了能够对业务系统提供更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保证关键业务7x24不中断,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必须在IT系统围绕“连续”(BC)主题进行构建,实施业务连续/容灾备份计划,包括业务连续性、高可用性管理、容灾、数据复制和恢复方案、安全等,下面就对数据复制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根据数据复制运行的位置,可以将数据复制方式分为以下四种:基于存储(Storage-Based):代表厂商有EMCSRDF、IBMPPRC/GDPS、HPBusinessCopy、HDSTrueCopy等,特点对主机透明,对应用系统的影响较小,技术成熟,有较多的成功案例,但是投资较大,对网络连接的要求也较高。

基于服务器(Host-based):代表厂商主要是Symantec公司的VeritasVolumeReplicator(V VR),是存储卷的复制技术。

需要占用主机一定的系统资源。

基于存储交换机(SAN-Based):运行于挂接在存储网络上的专用设备中,代表厂商有CISCO 的SANTap,FalconStorIPStor,TopioSANsafe,DataCoreSANsymphony,Asynchrono usInternetMirroring(AIM)等。

基于数据库/软件应用:代表厂商有OracleDataGuard,QuestSharePlex,IBM-DB2的远程Q复制,SYBASE的复制服务器(ReplicationServer)等,这些技术都是对数据逻辑操作的复制,属于逻辑数据复制,而其它3种复制的是数据卷中的数据变化,属于物理数据复制。

容灾备份方案

容灾备份方案

XXXXXX建设项目容灾备份方案文档说明此文件属于商业机密文件. 经过有关方面批准方可从作者获取。

保密说明本文档属于商业机密文件,文档中的所有信息均为XX公司机密信息,仅供XXXXXX 使用。

务必妥善保管并且仅在与项目有关人员范围内使用,未经XX公司明确做出的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包括电子或机械复印、录音或其他形式)对本文档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存储、引入检索系统或者传播。

特别声明本文档内容,包括价格和配置,只适用于XXXXXX。

尽管XX公司已经尽力使本文档内容完整和有效,但仍可能有技术方面不够准确的地方或印刷错误。

如果需求有所变化,XX公司将对有关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并在本项目未来版本中体现。

XX公司按照XXXXXX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的需求,编制了本技术方案。

为了方便本方案的阅读,在本方案后面的叙述中,我们将采用如下的简称:目录1.本章导读 (1)1.1. 文档目的 (1)1.2. 文档范围 (1)1.3. 使用对象 (1)1.4. 术语介绍 (1)2.项目总体概述 (4)2.1. 项目背景 (4)2.2. 项目建设的目标 (6)2.3. 数据保护的需求和挑战 (7)3.数据备份与数据灾难的联系 (9)3.1. 数据备份是数据灾难的基础 (9)3.2. 容灾不是简单备份 (9)3.3. 容灾不仅是技术 (10)3.4. 容灾与备份的不同 (10)3.5. 容灾是一项系统工程 (11)4.容灾备份方案建设分析 (11)4.1. 阶段一、灾难类型分析(风险分析) (12)4.2. 阶段二、业务冲击分析 (13)4.3. 阶段三、企业容灾环境分析 (14)4.4. 阶段四、容灾策略制订 (15)4.5. 阶段五、容灾方案设计 (16)4.6. 阶段六、业务连续性流程设计 (16)4.7. 阶段七、业务连续性流程及容灾方案管理和测试 (17)5.容灾备份总体概述 (18)5.1. 容灾备份概述 (18)5.2. 容灾备份的关键技术 (18)5.2.1. 磁带备份技术 (20)5.2.1.1. LAN备份方式 (20)5.2.1.2. 无需LAN的备份方式 (21)5.2.1.3. 服务器负担较轻的备份方式 (21)5.2.1.4. 备份行业和产品概述 (22)5.2.1.5. 利用SAN进行备份的主要优势 (22)5.2.2. 热备份和冷备份技术 (23)5.2.3. 远程数据镜像/数据复制 (23)5.2.4. 基于软件的数据备份技术 (24)5.3. 主流的灾备方式 (28)5.3.1. 基于存储 (28)5.3.2. 基于操作系统 (28)5.3.3. 基于软件 (29)5.3.4. 磁带冷备份 (29)5.4. 容灾备份的分类 (29)5.4.1. 介质容灾 (29)5.4.2. 远程备份容灾 (29)5.4.3. 数据容灾 (30)5.4.3.1. 数据文件容灾实现 (31)5.4.3.2. 数据库容灾实现 (31)5.4.3.3. 存储网络层数据容灾实现 (31)5.4.3.4. 数据卷容灾实现 (31)5.4.3.5. 磁盘阵列级数据容灾 (32)5.4.4. 应用容灾 (32)5.4.5. 指标一:RTO (33)5.4.6. 指标二:RPO (33)5.4.7. 灾备解决方案的七个级别 (34)5.4.8. 主流灾备方式的比较 (35)6.容灾备份的设计方案 (38)6.1. 同城容灾备份 (38)6.1.1. 同城灾备概述 (38)6.1.2. 同城灾备示意图 (38)6.1.3. 同城灾备网络结构 (38)6.2. 异地容灾 (39)6.2.1. 异地灾备概述 (39)6.2.2. 异地灾备示意图 (40)6.2.3. 异地灾备的网络结构 (40)1.本章导读1.1. 文档目的容灾备份的建设是一项周密的系统工程,灾难备份建设不仅需要进行灾难备份中心建设和IT系统购置,此外,灾难备份也不同于一般的IT项目,它是单位机构业务流程的延续,它需要建立完善的灾难备份中心运营管理体系,需要不断保持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以保障灾难备份中心能持续发挥灾难备份功能。

veritas XXX灾备建议-复制方式

veritas  XXX灾备建议-复制方式

XXX灾备方案建议-复制方式维尔软件有限公司创建日期:2005.05.17最后修改:版本:1.0商业信用声明:该文档由维尔软件公司(VERITAS Software Corporation). 以下简称VERITAS)所提交。

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VERITAS机密信息,仅供下文中被呈送方使用,务请妥善保管并且仅在与项目有关人员范围内使用,未经VERITAS公司明确做出的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包括电子、机械、复印、录音或其他形式)对本文档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存储、引入检索系统或者传播。

VERITAS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文档属性属性内容客户名称XXX公司项目名称全省灾备、测试和验证中心项目编号文档主题XXX全省容灾备份方案建议文档副标题复制方式文档编号文档版本 1.0版本日期文档状态内部参照作者文档变更版本修订日期修订人描述目录1综述 (4)2建立怎样的容灾系统 (6)2.1建设独立的、开放的容灾系统 (6)2.2容灾系统结构 (7)2.3容灾系统网络带宽要求 (9)2.3.1计费帐务系统数据写流量 (9)2.3.2带宽要求 (10)2.3.3同步复制还是异步复制 (10)2.3.4同步复制的技术要点:影响本地系统性能 (11)2.3.5异步复制的技术要点:数据库一致性和灾备数据滞后量 (12)3如何实现容灾系统 (16)3.1本方案涉及的软件 (16)3.2方案结构建议和说明 (16)3.2.1基于逻辑卷的数据实时复制 (17)3.2.2本地集群系统和远程集群系统 (17)3.2.3实际工作过程 (18)3.3容灾复制SRL建议 (19)3.3.1SRL所需磁盘系统结构 (20)3.3.2SRL所需磁盘容量 (20)3.3.3VVR工作原理 (20)3.3.4VERITAS Cluster Server(简称VCS) (24)3.3.5Global Cluster Server(简称GCM) (25)3.3.6容灾系统工作过程 (25)3.4方案小结 (29)4附录 (31)4.1VERITAS公司简介 (31)4.2VERITAS F OUNDATION S UITE™ (33)4.2.1VE RITAS Volume Manager™ (33)4.2.2VERITAS File System™ (34)4.2.3VxVM/VxFS特点说明 (35)4.3VERITAS C LUSTER S ERVER ™ (39)4.3.1领先的企业级高可用性应用软件解决方案 (39)4.3.2领先的异构平台HA解决方案 (40)4.3.3VERITAS Cluster Server特性优势 (42)1综述XXX各本地网的信息系统承担着江苏各市的各种业务和服务系统的大量后台作业,包括营业、帐务、计费、客服等等,这些系统对XXX通而言,是关系到公司的经营命脉的关键后台支撑系统,因此,保护这些系统,特别是保护这些系统的关键业务数据,对于XXX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Symantec容灾测试报告(vvr)

Symantec容灾测试报告(vvr)

VVR测试报告目录1.测试目的 (2)2.测试环境 (2)3.实施过程简述: (2)4.实施过程总结: (4)5.实施过程详细描述 (4)5.1.检查和安装VxVM软件包 (4)5.1.1.检查操作系统,确认是64位HP-UX 11.11操作系统 (4)5.1.2.确认已经安装以下Foundation 3.5 for HP需要的补丁 (4)5.1.3.检查VxVM 3.5 for HP目前情况 (5)5.1.4.安装VxVM 3.5 U4 for HP-UX (6)5.1.5.在一个磁盘上创建Volume Manager rootdg,将VxVM初始化 (6)5.2.进行VG到DG的转换 (8)5.2.1.确定Oracle使用的vg (8)5.2.2.使用vxvmconvert进行分析和转换 (9)5.2.3.建立LVM对VxVM的设备映射 (10)5.2.4.确认数据转换后,数据库能够启动 (10)5.3.配置卷复制 (11)5.3.1.主机ywcs01上配置卷复制 (11)5.3.2.主机ywcs02上配置卷复制 (12)5.3.3.实现数据初始化同步 (12)5.3.4.监控数据同步效率 (13)5.3.5.增量数据同步 (14)5.4.容灾切换演习 (15)1.测试目的通过Symantec 远程容灾解决方案(Storage Foundation+Volume Replicator)在测试环境中的实施,模拟对Oracle数据库实现远程容灾,实现:1.从主机到备机的全数据全同步;2.从主机到备机在线数据同步;3.数据库服务器主机、备机的切换,实现数据的反向同步,完成容灾切换;评估:1.方案实施,保证主、备服务器上Oracle 数据库数据,在整个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2.方案实施时,数据库停机时间;3.数据同步效率;4.整个方案实施难易程度;2.测试环境3.实施过程简述:实施过程简述:说明:54MBytes/S:在实现数据初始化同步时,为20:30分后,系统数据传输是通过企业内网,该时段网络无其它压力,传输效率等同与FTP传输效率。

容灾系统方案

容灾系统方案
2.按照实施计划,分阶段推进容灾系统建设;
3.在实施过程中,确保合法合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
4.完成容灾系统建设后,组织验收,确保容灾系统满足业务需求;
5.定期对容灾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六、后期维护
1.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确保容灾系统正常运行;
2.定期对容灾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备份数据;
3.关注新技术发展,及时对容灾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
4.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可靠的容灾系统,以降低灾难带来的损失,保障企业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安全。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容灾系统的合法合规性。同时,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方案,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3)异地灾备中心:在发生区域性灾难时,提供数据恢复和业务接管能力。
2.数据备份
(1)采用定期备份策略,将关键数据备份至同城和异地灾备中心;
(2)备份数据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应用配置文件等;
(3)备份方式: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
(4)备份频率: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合理设置备份频率;
(5)备份验证: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可用。
-异地灾备中心:应对区域性灾难,保障数据的长期存储和恢复。
2.数据保护
-备份策略:实施定期备份,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
-备份类型:涵盖操作系统、应用数据、数据库和配置文件等。
-备份频率: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合理设定备份频率。
-备份验证:定期执行备份数据的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有效性。
3.容灾切换
-自动化切换: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之间的快速切换。

VCS、VVR容灾技术建议书

VCS、VVR容灾技术建议书

第一章第一章 容灾系统容灾系统简介简介简介 1.1. 什么是容灾系统当今的世界,正在跨入信息时代,数据和信息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基础和命脉。

当企业因为信息化带来快捷的服务决策和方便管理时,也必须面对着数据丢失的危险。

容灾系统,对于IT 而言,就是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的一个能应付各种灾难的环境。

当计算机系统在遭受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以及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掉电、网络/通信失败、硬件/软件错误和人为操作错误等人为灾难时,容灾系统将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容灾),甚至,一个更加完善的容灾系统,还能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应用容灾)。

可以说,容灾系统是数据存储备份的最高层次。

1.2. 为什么要为什么要建设容灾系统建设容灾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或机构越来越依赖于IT 系统来保证其在业界的竞争力,企业或机构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率、高服务的优势的同时,其业务运作也更加依赖于IT 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一旦发生IT 系统停止运行,那么关键业务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

关键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已成为企业或机构关注的重点。

对企业或机构来说,如果发生数据丢失,轻则影响业务的开展以及客户满意度,重则会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瘫痪。

有研究显示,企业在遭受灾难之后,如果无法在14天内恢复数据,有75%的公司业务会完全停顿,43%的公司再也无法重新开业,有20%的企业在两年之内被迫宣告破产。

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不仅仅是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有诸如战争、蓄意破坏、严重误操作等人为因素。

如何才能保证尽量减少企业数据的丢失、将危险与灾难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呢?这就需要建立容灾系统,包括数据级容灾以及应用级容灾。

容灾系统的核心就在于使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即保障生产数据在灾难发生时不会丢失;二是更高级别的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即保障整个生产业务在灾难发生时不会中断业务运行。

VVR(无域)_WIN_SQL应用同步配置配置_201202_Charlie

VVR(无域)_WIN_SQL应用同步配置配置_201202_Charlie

VVR应用容灾配置注意事项:1、VVR支持非域环境2、需要容灾的数据卷不支持RAID 等类型3、生产中心至少要数据卷和日志卷4、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数据库软件部署在本地,数据库建立在本地数据卷上。

5、灾备中在部署好数据库应用后,需要停止数据库的应用和卸载分配的盘符,生产中心可以联动到灾备中心,并实时数据同步。

6、如果灾备中心需要利用同步的数据或应用程序:一:SF安装配置:生产端1、没有端服务器安有域环境、这装配置操作这里两边主机作:机要进行相互互解析如果不能能列出主机:请在服务器器服务列表中中开启comp p uter browse e r服务,默认认是关闭状态态生产服新增的磁服务器端VE 磁盘LUN需要EA 配置:要配置配置DG RVG 数据1、创建G 数据卷和日据卷用于数据建RVG数日志卷据库数据目录数据DG组录及核心数据据存储池2、 在SRL_D D G 磁盘组组 中创建数数据卷和日日志卷分配配盘符E 盘3、创建SRL_LOG日志卷日志卷不不需要分配日日志卷灾备端灾备端V 安装在本数据卷的端服务器VE VEA 磁盘组与本地,数据库的大小与生产EA 配置:与数据卷和库放置在数据产端最好可以日志卷的配置据卷。

以设置相同大置相同;SQ 大小。

QL数据库安装装与配置相同同,SQL数据据库软件数据库软件安装配置后,停止SQL数据库等应用程序的服务;取消灾备端VEA分配的盘符,用于生产服务器端的数据同步。

1、创建建SRL_D D ATA 数据据卷2、创建SRL_LOG日志卷生产服据卷)服务器SQL安装略:L SERVER 请参考S R 数据库应SQLSERV 应用部署VER安装配(软件安配置文档装本地,。

数据库建建立在数生产服务务器端在SQ Q L SERVER中新增两个数数据库,测试试新增的数据据库同步到灾灾备服务器。

灾备服停止S 1、 停手动服务器SQL SQL SERV 停止SQL SE 动停止SQLL SERVER VER 的应用ERVER 数据SERVER(MS R 数据库安用;取消灾据库应用SQLSERVER)服安装配置与灾备端分配、取消分服务、SQLS 与生产端配的盘符分配数据卷SERVERAGEN 端SQL 安装符)。

veritas备份及容灾方案建议书

veritas备份及容灾方案建议书

备份及容灾方案建议书VERITAS Software (Beijing) Co., LtdSuite 1008, Tower E3, Oriental Plaza No.1 East Chang An Ave, Dong Cheng District,BeijingTel: 8610-85180008Fax: 8610-85186718Web: 目录背景分析 (3)数据保护现状 (3)系统容灾方案 (3)数据备份 (4)Vault功能的简单说明 (7)Bare Metal Restore的工作原理 (9)部署Storage Foundation软件 (10)数据容灾 (12)数据复制 (14)数据镜像 (18)数据的逻辑错误处理 (20)数据的离线处理 (20)应用容灾 (21)Global Cluster的工作方式 (22)方案总结 (26)背景分析通过前期接触,我们了解到目前航信的数据中心已经建立一套重要的业务系统,用来支撑电子客票、运价、常客、数据仓库等重要业务。

随着业务系统的不断发展,航信数据中心对核心应用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此,同城异地的容灾中心是目前条件下能够给数据中心提供更高可靠性的理想方案,也是业界流行的IT架构。

受到XXX的委托,Symantec依托于在容灾领域多年的成功经验,根据目前XXX的数据保护现状进行统一考虑,并提供关于容灾建设的一点建议供XXX参考。

数据保护现状目前,在XXX的数据中心中已经有数据备份软件Netbackup在运行,可以对核心数据进行时间点的备份。

但是对现有的数据中心中的核心存储设备平台还有可以优化的余地,也应该在未来的规划中实现对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规划。

在未来的系统扩容时,也还可能有不同的硬件平台进入,如果已经有一个统一的存储管理平台,将会把数据中心的自动化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从XXX提供的容灾需求来分析,除了核心的数据库服务器之外,其他的服务器需要满足RPO=24、RTO=48小时的指标。

Symantec容灾测试报告(vvr)

Symantec容灾测试报告(vvr)

VVR测试报告目录1.测试目的 (2)2.测试环境 (2)3.实施过程简述: (2)4.实施过程总结: (4)5.实施过程详细描述 (4)5.1.检查和安装VxVM软件包 (4)5.1.1.检查操作系统,确认是64位HP-UX 11.11操作系统 (4)5.1.2.确认已经安装以下Foundation 3.5 for HP需要的补丁 (4)5.1.3.检查VxVM 3.5 for HP目前情况 (5)5.1.4.安装VxVM 3.5 U4 for HP-UX (6)5.1.5.在一个磁盘上创建Volume Manager rootdg,将VxVM初始化 (6)5.2.进行VG到DG的转换 (8)5.2.1.确定Oracle使用的vg (8)5.2.2.使用vxvmconvert进行分析和转换 (9)5.2.3.建立LVM对VxVM的设备映射 (10)5.2.4.确认数据转换后,数据库能够启动 (10)5.3.配置卷复制 (11)5.3.1.主机ywcs01上配置卷复制 (11)5.3.2.主机ywcs02上配置卷复制 (12)5.3.3.实现数据初始化同步 (12)5.3.4.监控数据同步效率 (13)5.3.5.增量数据同步 (14)5.4.容灾切换演习 (15)1.测试目的通过Symantec 远程容灾解决方案(Storage Foundation+Volume Replicator)在测试环境中的实施,模拟对Oracle数据库实现远程容灾,实现:1.从主机到备机的全数据全同步;2.从主机到备机在线数据同步;3.数据库服务器主机、备机的切换,实现数据的反向同步,完成容灾切换;评估:1.方案实施,保证主、备服务器上Oracle 数据库数据,在整个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2.方案实施时,数据库停机时间;3.数据同步效率;4.整个方案实施难易程度;2.测试环境3.实施过程简述:实施过程简述:说明:54MBytes/S:在实现数据初始化同步时,为20:30分后,系统数据传输是通过企业内网,该时段网络无其它压力,传输效率等同与FTP传输效率。

XX远程容灾方案建议书.doc

XX远程容灾方案建议书.doc

XX远程容灾方案建议书1 X X X远程容灾项目技术建议书2013-4-7目录第1章XXX存储现状(3)1.1现有存储架构分析(3)1.2系统建设要求(4)第2章容灾系统设计原则(4)2.1概述(4)2.2容灾的层次(5)2.3容灾系统的技术指标(6)第3章XXX远程容灾解决方案(8)3.1解决方案概述(8)3.1.1容灾基本拓扑图(8)3.1.2方案价值(9)3.1.3方案效果(9)3.1.4方案亮点(10)3.2对于数据保护方案(11)3.3系统工作原理说明(12)3.4链路带宽要求(12)第4章方案优势(13)4.1对异构设备的兼容性好(13)4.2保障容灾数据的一致性(13)4.3对网络故障具备容错性(13)4.4不影响主机性能(13)4.5高可靠性(13)4.6容灾设备出现故障,可以快速恢复客户原有网络(14) 4.7提供数据迁移方案(14)4.8方案整体扩展性强(14)4.9易操作,方便管理,易维护性(14)4.10 VIS的控制器实现的双控和集群功能(15)第5章方案重点技术介绍(16)5.1 VIS6600异步复制技术简介(16)5.2 VIS6600同步复制技术简介(17)5.3日志卷技术简介(18)5.4 VIS6600镜像技术简介(19)5.5数据快照技术简介(19)5.6数据迁移技术简介(20)5.7 RSR技术简介(23)5.8数据安全(24)第6章VIS容灾产品介绍(24)6.1 OceanStor ™VIS6000系列产品简介(24)第1章XXX存储现状1.1 现有存储架构分析目前的数据中心核心系统采用SAN架构的网络存储系统,后端采用一套HP磁盘阵列用来集中存储核心应用系统的业务数据,中间采用SAN交换机形成一个冗余保护的SAN网络。

前端的核心业务主机都每套配置两块HBA卡分别连接到两套SAN交换机上,形成了数据访问链路的冗余,利用主机上安装的多路径控制软件,实现在这两条数据访问路径之间的负载均衡和故障切换保护。

VERITAS整体容灾方案介绍

VERITAS整体容灾方案介绍

VERITAS整体容灾方案介绍目录目录 (1)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 (2)1.1 系统建设目标21.2 需求简析2第二章高可用容灾方案设计 (3)2.1 设计原则32.2 方案概述42.2.1 软件安装4第三章高可用容灾方案实现 (5)3.1 软件功能解释53.3 工作过程103.4方案分析123.4.1 有关数据复制的要求123.4.2 方案小结12附录 (14)一、VERITAS公司简介 (14)二、VERITAS Foundation Suite™16三、VERITAS Cluster Server ™ (23)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1.1 系统建设目标建设本系统的目的是为(银行、电力、铁路、民航、证券、保险、海关、税务)系统建立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容灾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业务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可靠性。

1.2 需求简析在(银行、电力、铁路、民航、证券、保险、海关、税务)以往的业务系统中,仅考虑本地容灾,即通过集群的双机系统(Cluster或HA)对业务应用提供保护,在一台服务器的软硬件发生故障时,将整个业务切换到后备服务器上。

该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服务器的单点故障,提高了整个业务系统的可用性。

但是,随着(银行、电力、铁路、民航、证券、保险、海关、税务)业务系统的发展,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在一些重要的系统中,客户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本地保护。

越来越多的客户提出了要求更高的系统可用性,要求实现真正的异地容灾保护。

因为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火灾、爆炸、地震、水灾、雷击或某个方向线路故障等自然原因以及电源机器故障、人为破坏等非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导致业务正常无法进行和重要数据的丢失、破坏,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因此,(银行、电力、铁路、民航、证券、保险、海关、税务)要求业务系统可以在发生上述灾难时快速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全面的异地容灾保护方案,意味着除了要实现本地的切换保护外,更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异地复制和业务系统(包括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实时远程切换。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案容灾解决⽅案⽅案概述数据容灾⼀般要求在异地建⽴⼀套数据保护系统,⽤以保证数据安全和提⾼数据的连续可⽤性。

信息IT保护、故障预警、离线保存等⽅⾯考虑。

就主要从数据备份、数据复制、链路冗余、RAID系统⽽⾔,数据容灾系统主要是为了提供⼀个应对各种灾难的环境。

当计算机信息系统遭受到如洪还;;亦或由于设备⽼化、计算机宕机、服务器故障等硬件故障⽔、地震、战争等不可抗拒的⾃然灾害有计算机病毒、软件故障、⼈为误操作等直接影响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

数据容灾系统可以给数据提供切实有效安全保障。

像医疗、电信、⾦融、海关等⾏业来说,业务连续性与数据安全同等重要,因此容灾系统可以完成业务接管、数据保护。

由此可见,建⽴⼀套完善的、安全的、有效的数信息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IT据容灾系统将是现代对国家安全、社会信息系统根据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

因此,数据容灾系统必须满⾜不同的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来充分满⾜⽤户的需求。

⽕星舱数据容灾系统,依据⽤户的需求,充分满⾜不同的等级保护要求。

从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络存储等专业技术,灵活⽽有效的为⽤户提供⼀套完整的,⾼续性出发,依托数据备份、CDP 可靠地数据安全保护容灾系统。

价值体现全⽅⾯数据保护平台异构)全⾯兼容1架构IT简单部署,⽆需改变现有.技术限制,⽀持任意存储设备、软件及协议不受品牌/异构系统平台⽀持、异构数据类型⽀持链路冗余,避免单点故障、⽹络存储完美结合,提供全⾯的数据保护CDP备份、⾼效容灾灵活扩容2)策略保护多模式结合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式的数据保护⽅法多种模式相结合,充分满⾜各种应⽤场景定时与实时相结合,应对不同架构,不同数据类型随着业务需求灵活扩容专利数据传输技术、存储、应⽤)3双主控远程备份模式的专利技术断点续传、流量控制、双向缓冲、数据压缩存储介质多样化,⽀持磁盘、磁带、虚拟磁带库备份单台设备完成跨平台的LAN-Free80%带宽节省达50%存储容量节省超过带宽及容量的投⼊成本极⼤节省通过主机虚拟化环境来为⽤户提供应⽤服务器的数据及应⽤保护,最⼤限度降低资⾦成本)倍以上⾼效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和压缩技术,极⼤地提⾼⽹络利⽤率(8-10灵活恢复、完美的界⾯管理、安全、灾备演练)4管理界⾯,⽅便管理Java完美的Web和:秒级RPO本地实时备份,⼤幅度提⾼本地故障应对的:分钟级RTO本地快速恢复,⼤幅度提⾼本地故障应对的任何故障的恢复,包括历史数据丢失、删除的快速恢复)带宽允许时RPO:秒级(实时容灾复制,⼤幅度提⾼灾备系统:分钟级RTO灾备系统快速恢复,⼤幅度提⾼灾备系统轻松验证灾备数据,随时进⾏容灾演练明确的权限划分,分级管理应⽤场景,架构图如下:CDP:备份加1⽕星舱应⽤场景⽹络中,对各个服务SAN LAN和如上图所⽰:部署简单,⽕星舱⼀体化设备直接接⼊现有的因持续数据保护;器及⽣产存储中的数据进⾏备份,同时,对要求业务的连续性的⽣产服务器进⾏CDP。

重庆电信Symantec VVR+FlashSnap容灾方案

重庆电信Symantec VVR+FlashSnap容灾方案

重庆电信计费系统数据库快速恢复系统方案建议赛门铁可/维尔软件公司创建日期:2006-3-13最后更新:2006-3-13目录前言 (3)第一章、重庆电信容灾系统实现 (5)一、容灾系统建设需求 (5)二、实现容灾系统的软件配置 (5)第二章、生产系统与容灾系统的复制 (7)前言在重庆电信的容灾系统建设中,我们希望通过使用VERITAS Volume Replicator卷复制以及FlashSnap卷快照相配合的方式为重庆电信的用户提供一种快速的数据局库恢复容灾解决方案。

Symantec/VERITAS的容灾数据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势:•跨硬件平台,对原有磁盘及主机设备可充分利用Symantec/VERITAS的数据复制以及数据快照方案是基于主机的容灾方案,对磁盘阵列没有任何品牌或型号上的特殊要求,也不要求复制及快照的数据全部在共享磁盘阵列上。

通过数据复制与数据快照的结合,将数据快照转移到容灾复制系统中进行,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数据快照对现有生产系统的性能影响问题。

•优化空间的快照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小空间需求的数据卷快照能力,且快照过程非常迅捷,使得用户可以在瞬时完成一次优化空间的快照,因此非常适合较频繁地生成一系列的快照数据影像,从而使用户抵御数据库系统逻辑故障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且在数据库系统出现意外破坏后,能及时地将数据库系统恢复到快照生成时的状况,从而满足用户使数据库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恢复运行的目标。

•可使用标准IP网络,不需要专用硬件设备,大大节约实施成本Symantec/VERITAS的数据复制技术使用IP网络,对底层的网络设备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对复制数据的定义非常灵活Symantec/VERITAS的数据复制是以数据逻辑卷为单位的,因些用户可以非常灵活地设定哪些数据进行复制,而不像大多硬件方式进行数据复制的技术,可复制的数据范围在设备出厂时就必需设定好。

•同异步自适应模式容忍网络延迟,避免对应用的影响在同步数据复制模式下,应用系统会等本地和远端数据全部写完成后才返回“写操作完成”信号。

容灾设计部署方案

容灾设计部署方案

容灾设计部署方案概述容灾是指系统在出现故障或灾难性事件时,可以在指定时间内恢复其正常功能或提供基本的服务能力。

容灾设计是保障系统可用性和可恢复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容灾设计和部署方案。

容灾设计要实现容灾设计,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容灾目标容灾设计的目标是尽量减少服务中断时间,保障关键业务运行的可用性。

容灾等级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对服务可用性的要求,可以确定不同的容灾等级。

一般来说,容灾系统应该至少实现主备两个等级。

容灾策略容灾策略包括备份、冗余、灾备等。

需要根据业务特点和容灾等级选择相应的策略,同时也要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容灾测试容灾测试是验证容灾设计是否能够在实际灾难情况下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

要进行经常性的容灾测试,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容灾设计。

容灾部署方案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容灾部署方案可以采用如下步骤:选择云服务提供商选择具有可靠服务保障和高可用性的云服务提供商,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等。

同时,可以考虑使用多个云服务提供商搭建多活数据中心,进一步提高容灾能力。

部署容灾系统在云服务提供商的基础上,搭建容灾系统,包括主备服务器、负载均衡、数据备份、灾备恢复等。

在容灾系统中,要求主备服务器之间实时同步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容灾系统监控对容灾系统进行长期监控,包括主备服务器状态、数据备份情况、灾备恢复能力等。

并且在容灾系统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报警和处理。

全面备份数据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全面备份,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代码等。

同时,要考虑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和压缩,以便提高安全性和存储效率。

容灾测试和演练定期进行容灾测试和演练,模拟实际灾难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流程。

通过测试和演练,不断完善和改进容灾方案。

总结容灾设计和部署是保障业务可用性和可恢复性的重要手段。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容灾方案可以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容灾保障。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和技术特点,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XXXXVVR容灾方案

XXXXVVR容灾方案

1XXXX 系统 赛门铁克方案建议书2010-11赛门铁克软件(生产中心)有限公司Your Infrastructure. Your Information. Your Interactions. Only Symantec Protects Them All.目录1系统需求分析 (2)1.1系统建设目标 (2)1.2需求简析 (2)2高可用容灾方案设计 (3)2.1 设计原则 (3)2.2方案概述 (4)2.2.1 网络拓扑图 (4)2.2.2 软件安装 (5)3高可用容灾方案实现 (5)3.1 软件功能解释 (6)3.2 安装、配置过程 (11)3.3 工作过程 (12)3.4方案分析 (16)3.1.1 3.4.1 有关数据的量化分析及结果 (16)3.1.2方案小结 (17)1系统需求分析1.1系统建设目标建设本系统的目的是为XXXXXXXX系统建立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容灾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业务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可靠性。

1.2需求简析在XXXX以往的业务系统中没有考虑本地高可用性, 也没有远程容灾中心.但是,随着XXXX业务系统的发展,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在一些重要的系统中,客户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本地保护。

越来越多的客户提出了要求更高的系统可用性,要求实现真正的异地容灾保护。

因为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火灾、爆炸、地震、水灾、雷击或某个方向线路故障等自然原因以及电源机器故障、人为破坏等非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导致业务正常无法进行和重要数据的丢失、破坏,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因此,XXXX要求业务系统可以在发生上述灾难时快速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全面的异地容灾保护方案,意味着除了要实现本地的切换保护外,更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异地复制和业务系统(包括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实时远程切换。

2高可用容灾方案设计2.1 设计原则我们为XXXX提供的高可用容灾方案的设计原则如下:●方案当前即可实施●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单●除特别必要,不需要增加另外超出本方案的软硬件●如果一个软件产品可以实现需要的功能,我们不会再使用另外的产品实现重复的功能●同一方案适合多种平台环境,降低安装、管理和维护的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XXXX 系统 赛门铁克方案建议书2010-11赛门铁克软件(生产中心)有限公司Your Infrastructure. Your Information. Your Interactions. Only Symantec Protects Them All.目录1系统需求分析 (2)1.1系统建设目标 (2)1.2需求简析 (2)2高可用容灾方案设计 (3)2.1 设计原则 (3)2.2方案概述 (4)2.2.1 网络拓扑图 (4)2.2.2 软件安装 (5)3高可用容灾方案实现 (5)3.1 软件功能解释 (6)3.2 安装、配置过程 (11)3.3 工作过程 (12)3.4方案分析 (16)3.1.1 3.4.1 有关数据的量化分析及结果 (16)3.1.2方案小结 (17)1系统需求分析1.1系统建设目标建设本系统的目的是为XXXXXXXX系统建立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容灾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业务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可靠性。

1.2需求简析在XXXX以往的业务系统中没有考虑本地高可用性, 也没有远程容灾中心.但是,随着XXXX业务系统的发展,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在一些重要的系统中,客户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本地保护。

越来越多的客户提出了要求更高的系统可用性,要求实现真正的异地容灾保护。

因为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火灾、爆炸、地震、水灾、雷击或某个方向线路故障等自然原因以及电源机器故障、人为破坏等非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导致业务正常无法进行和重要数据的丢失、破坏,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因此,XXXX要求业务系统可以在发生上述灾难时快速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全面的异地容灾保护方案,意味着除了要实现本地的切换保护外,更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异地复制和业务系统(包括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实时远程切换。

2高可用容灾方案设计2.1 设计原则我们为XXXX提供的高可用容灾方案的设计原则如下:●方案当前即可实施●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单●除特别必要,不需要增加另外超出本方案的软硬件●如果一个软件产品可以实现需要的功能,我们不会再使用另外的产品实现重复的功能●同一方案适合多种平台环境,降低安装、管理和维护的难度。

VERITAS的容灾方案是一个完整的方案,该方案包括三个功能:主节点(存储虚拟化)到灾备节点的数据远程实时复制、本地应用服务和数据复制服务的切换保护、应用远程容灾切换。

涉及的产品包括V olume Manager+V olume Replicator,VERITAS Cluster Server和Global Cluster Manager。

在该整体方案中中,上层依赖于它的下层,每一层的产品实现相应的功能。

图中涉及的软件产品将在下面论述。

2.2 方案概述2.2.1 网络拓扑图本方案在异地搭建容灾中心,通过VVR 技术把生产中心(虚拟存储池)的数据同步到灾备中心,当,出现故障时用GCO 来做自动切换,因为VVR 属于卷复制技术,所以不用考虑存储上是数据库还是文件.,因为灾备中心需要能够接管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的所有业务,所以,要考虑灾备中心的服务器性能问题,可以考虑在灾备中心放两台服务器做备机用来切换.具体数据同步过程和切换过程下面有详细介绍.在两种情况下,每个地点的每台服务器上安装的软件相同,只是不同情况下配置方法不同,每台服务器的具体配置方法后面讨论。

每台服务器安装软件如下:1) 安装VERITAS V olume Manager(VxVM)2) 安装VERITAS File System(VxFS)3) 安装VERITAS V olume Replicator(VVR)4) 安装VERITAS Cluster Server(VCS)、相应的数据库代理(Agent)和应用软件代理5) 安装VERITAS Global Cluster Manager(GCM)3高可用容灾方案实现本章将就该方案的每个细节进行讨论。

包括方案的详细讲解,软件的实际配置方法等。

通过阅读和理解本章,您将了解VERITAS解决方案的实现方法,并清楚地知道VERITAS解决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有相关的实施案例和实施经验。

本方案仅需要增加不同地点间的广域连接,需要增加一台主机和一台存储设备。

软件方面要用VERITAS高可用软件新增V olume Manager、VERITAS File System、VERITAS V olume Replicator和Global Cluster Manager。

在介绍功能前,需要强调的的是:VERITAS提供的是完整的容灾解决方案。

各个软件的功能完全集成在一起,建立一个容远程数据复制、本地容灾、远程应用切换于一体的方案。

在这里,每个软件只解释与本方案相关的那部分功能,一、VERITAS V olume Manager(简称VxVM) 将在物理磁盘上建立多个或一个逻辑卷(V olume)。

以裸设备的方式使用卷,或在卷上建立文件系统。

将数据(特别是需要进行远程复制的相关文件系统、数据库)存放在卷上。

由于数据复制是基于卷的,所以,V olume 是进行复制的基础。

二、VERITAS V olume Replicator(简称VVR)负责远程数据复制。

VVR复制基于V olume进行。

复制的数据可以是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方式或裸设备方式)和文件。

复制的示意图见图四。

图四1)VVR与VxVM完全集成在一起。

用VxVM管理界面和命令统一配置管理;由于VVR仅仅将V olume上每次I/O的实际数据实时复制到远程节点,所以在网络线路上传输的数据量很少,对带宽的需求也很小。

;2)将各个业务系统中需要进行远程复制的多个或一个卷定义为一个Replicated V olume Group(简称RVG);3)在Site A定义一条RLINK,指向Site B;在Site B也定义一条指向Site A的RLINK。

RLINK是单向的;需要进行复制的两个系统各定义一个指向对方的RLINK;每个RVG定义一个RLINK。

例如有Site A和Site B两套系统同时用Site C的系统作为备份。

在Site A定义一个RVGa,包含需要进行数据复制的卷;在Site B定义一个RVGb,包含需要进行数据复制的卷;在Site C定义两个RVG,名为RVGa’和RVGb’,分别作为Site A RVGa和Site B RVGb的备份。

然后,在Site A定义RLINK to_c1,指向Site C;在Site B定义RLINK to_c2,指向Site C;在Site C定义两个RLINK,一个to_a,指向Site A,另一个to_b,指向Site B。

4)Storage Replicator Log(简称SRL)是VVR中的重要部件。

将数据复制各方的某个卷定义为一个SRL。

需要复制的数据首先要写入SRL,然后传到异地。

VVR通过SRL保证数据复制严格按照写顺序进行,这在异步工作方式下非常重要。

当网络中断或异地系统出现故障时,本地数据将记录在SRL中,等系统恢复正常时再将SRL中的数据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传送到异地。

当SRL满后,VVR将通过Data Chang Map(简称DCM)记录变化过的数据块的块号。

VVR数据流程见图五:图五5)Data Change Map(简称DCM)与主节点的RVG相关,它其中的内容是位图信息,记录某一时间点后修改过的数据块位置。

DCM在正常情况下不使用,在SRL满后记录变化的数据块的块号,当恢复正常复制后,等SRL中的数据传送完后,将DCM中记录的块传送到异地。

灾难恢复后的反向复制也用到DCM。

6)数据复制的工作模式缺省为同步/异步自适应,即在网络延时情况较好、数据能够及时复制时,工作在同步方式,完全保证两边数据的一致性;当网络延时情况较差、数据不能及时复制时,工作在异步方式下,保证主节点的I/O性能。

数据复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在两种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如果数据复制的线路带宽有限,出于保证本地服务器读写性能的考虑,可以将复制工作模式定义为异步。

由于VVR的数据复制严格按照I/O的修改顺序进行,所以,无论在同步还是异步工作方式下,都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对于数据库系统,该复制机制能够保证灾备节点的数据库在灾难发生时正常启动并提供服务。

7)后备节点的完全同步,即所谓的”建立基线”。

在主节点往后备节点正常复制数据前,必须逐块逐块地将主节点中需要复制的数据拷贝到后备节点,也就是说,将双方的RVG进行同步。

后备节点的完全同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复制时主节点应用不进行数据更改,二是复制时主节点应用进行数据更改。

两种情况下,都可以采用自动同步方式或采用备份和检查点(Check Point)结合的方法。

自动同步是指通过网络将数据从主节点(Primary)复制到备份节点(Secondary)。

方法很简单,只要进行一步操作即可完成。

自动同步对带宽要求较高,否则,将无法完成完全同步。

自动同步要求RVG中的每个卷都有DCM。

对于网络带宽较小,或者需要完全同步的数据量太大时,使用备份与检查点结合的方法。

在备份开始前,在主节点设置检查点,该检查点记录在SRL中,然后将数据备份到活动硬盘、光盘、磁带或其它介质上。

备份完成后,将检查点取消。

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后备节点上。

然后将RLINK连接挂上,主节点SRL中记录的的数据传送到后备节点,完成后,两边数据一致,进入正常数据复制状态。

用该方法进行数据完全同步,要求SRL卷大些,等完成后,再将SRL卷通过V olume Manager在线缩小。

8)当某些严重意外情况发生后,后备节点会变成新的主节点,称为角色转换。

在灾难期间,不进行数据复制,新的主节点用DCM记录变化数据位置。

9)当原来的主节点在灾难后恢复正常,需要进行数据反向同步和角色转换。

反向同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灾难发生时刻,原主节点与灾备节点的数据是同步的(即无未复制的数据);第二种是在灾难发生时刻,原主节点与灾备节点的数据不是完全同步的(即主节点有数据尚未复制到灾备节点)。

第二种情况在反向同步开始时第一步首先要进行重置,指将原主节点SRL和DCM中数据(这些数据在灾难发生时尚未来得及传送)的位置信息修改当前主节点(即原后备节点)的DCM。

然后,将DCM中指向的数据全部传送到原主节点。

而第一种情况的话,直接进行第二步工作。

传送完成后,将当前主节点的数据库和应用停止,将双方角色复原,并在原主节点提供正常服务。

10)脱机处理。

通过使用VVR的In-Band Control(IBC)消息、Snapshot、以及V olume Manager(VxVM)的FastResync(简称FR,即快速同步)功能,可以实现数据的脱机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