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事思想课件
《孙子兵法》PPT 共17页
孙子兵法的主要பைடு நூலகம்想
1、重战、慎战、备战 2、不战而屈人之兵 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火攻篇》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九变篇》
孙子兵 法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 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早年由齐 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hé lǘ】进呈所著 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 占领楚国都城郢【yǐng 】城,几近覆亡楚国。后人尊称其为孙 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 》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 《武经七书》之首。
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联合鲁国, 大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由水路北上,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 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地位。孙武 虽没直接参加攻齐取胜、与晋争霸两事,但在此前孙武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对夫差建立 霸业有不可抹煞的巨大贡献。
孙武指挥的著名战役
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给了吴军伐楚的借口。阖闾、伍子胥、孙武 指挥训练有素的3万精兵,乘坐战船,溯淮而上,直趋蔡国,与楚国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 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 孙武突然改变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孙武从3万精兵中选择 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阵,身穿坚甲,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旧历11月28日攻入楚国国都郢 城。楚昭王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孙武以3万军队攻击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 的光辉战例 。
军理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一、1.重战思想(孙武军事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慎战思想(火攻篇)“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从这点出发,孙武主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3.备战思想(九变篇)“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战争的立足点要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我发动进攻的基点上。
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指导思想(战争的普遍规律)(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5.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战略思想(1)庙算制胜(始计篇)“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2)诡道制胜(始计篇)“兵者,诡道也。
”(3)“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武主张“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6.“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行军篇)7.作战用兵原则(1)先胜而后求战,“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军形篇)(2)示形、动敌(计篇)(3)避实而击虚,“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虚实篇)(4)我专而敌分,“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虚实篇)(5)因敌而制胜,“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虚实篇)(6)奇正相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势篇)这种特殊的战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谋略制胜。
二、(10点)1.重站、慎战、备战——强胜论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胜论(“知”的基本内容是“五事”“七计”)5.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
3、军争的原则
统一号令 (1)
统一行动
勇者不能独进, 怯者不得独退
(2)
治气——挫伤敌军队士气 治心——动摇敌将军决心
治变——因敌而变
(3)掌握用兵方法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 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 勿迫。”
(八)、九变篇
九变——多变 本篇主要论述用兵打仗,要通 九变之利,知九变之述,做到 机变行事。
(十一)、九地篇
本篇主要从全局着眼,把军队作战 由国内至敌境形经地域,划为九种 战区,根据不同战区的特点及对军 队作战行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 置原则和方法,告诫将帅“九地之 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 察”。
中心思想:进攻要掌握九地之 变,人情之理和决胜之法。 主要内容:
1、掌握“九地之变”
通形:我可以去 ,敌可以来的地形 挂形:可以前往,但难以撤回的地形 支形:敌、我双方对峙,谁出击都 地 不利的地形 形 隘形:两山之间的通谷,只能先占, 不易后夺的地形
险形:形势险要的地形
远形:双方相距较远,谁先求战,不 利于谁的地形
“凡此六者,地之道;将之至任,不可察也”
2、地形者兵之助也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
中心思想:审己量敌,料胜决策
主要内容: 1、“兵者,国之大事”
——对战争的基本看法
2、道、天、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
的基本条件
道:“令民与上同意也,”作为
五事之首,是战争胜负的首要因
素
五
天:气象条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事
地:地形条件
将:将帅的智谋才能
法:军队的组织编制
3、实施胜利的手段
(1)、选将——挑选能执行“庙算” 大计的将帅 (2)、造势——设法造成战场上 的有利态势
《孙子兵法》军事思想解析教学课件
• 指挥作战的主体是将帅,管理军队的主体也 是将帅,而《孙子兵法》详细论述了在治军 作战中将帅的地位、作用和要求。因此,从 这层意义上说,《孙子兵法》又是一部将帅 学或统御学的著作。
• 孙膑这一“围魏救赵”的打法就是活用孙子“攻 其必救”的原则,孙膑形象地称之为“批吭捣 虚”,“吭”是咽喉,“批吭”就是打击敌人的 咽喉,打击敌人既是要害又很虚弱之处。对于孙 膑指导的齐魏桂陵之战,毛泽东予以高度评价, 曾写下这样的批语:‘攻魏救赵,因败魏兵思想的主线
• 在孙子所处的那个春秋时代,这种“伐谋”的 方法是确能实现的。说明这一策略最典型的例 证无过于与孙子同时代的墨子救宋的故事。
• 楚国的公输般发明并制作了攻城用的云梯,准 备用来作为楚军进攻宋国的利器。楚国强大, 宋国弱小。墨子是“非攻”的倡导者,一贯反 对非正义战争。当听说楚国要侵宋,急忙来到 楚国,劝阻楚王和公输般侵宋,但楚王和公输 般依仗拥有新式攻城器具云梯,不为墨子的游 说所动。墨子于是同公输般在楚王面前以衣带 作城池,以木片作攻守城邑武器,表演了一番 楚攻宋守的“作战模拟”。结果“公输般之攻 械尽,子墨子之守御有余”(《墨子·公输》), 迫使楚王放弃了侵宋的计划。
• 一支军队由军队士气和兵力、兵器构成了一 种军事力,这就是“形势”。正确地指挥这 支军队并灵活地使其变换战术,这就是“奇 正”;根据敌情我情,巧妙地选择这支军队 的最佳作战方向,这就是虚实。
• 其实,古往今来,中西方的战略指导者们, 无论是中国的孙子,还是西方的克劳塞维茨 都懂得谋略,懂得力量,差异只是表现在对 力量的认识和使用上有所不同而已。
孙子兵法图文并茂
(一)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孙子兵法》的产生,是 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治军论
(2)军队管理思想——令文齐武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 谓必取。”
——《行军》
(二)《孙子兵法》的流传和影响
现存最早
military books in record 3380 books 23503 volumes military books in existence 2308 books 18567 volumes
流传最广
不同版本:
传本 竹简本
十一家注本 武经七书本 银雀山汉墓
德
将 帅 条 件
才
正面 忠、义、仁、勇、信、廉、宽、 要求 忍、平、敬、敢、谨、分
反面 奷、暴、猾、贪、骄、妒、躁、 防止 怯、私、淫、诌
正面 明、智、理、备、果、戒、约、 要求 静、严、威、谋、识、勤
反面 暗、愚、乱、懈、疑、缓、烦、 防止 弛、怠、娇
▲ 将帅使用的原则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
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
不可胜数。”
——《史记》
(一)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是中华民族文化演进到一定 阶段在军事理论方面的结晶。
(一)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三,是春秋时期 长期战争和军事实践孕 育的结果。
(一)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鲁史《春秋》记载的 240多年时间里,军事行 动达480余次,详细记载 的有380多次。
军事理论古代军事思想PPT课件
14
吴起(?—前381年),卫国左氏(今 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 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 改革家。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 “孙吴”,著有《吴子》,《吴 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 法》。
15
公元前221-1840年 封建社会 特 点:
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2、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 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24
B·H·利德尔·哈特(英国军事理论家) 这本著作堪称兵法之精华,在过去所
有的军事思想中,唯有克劳塞维茨可以与 孙子相提并论,然而它著书立说的时间虽 然比孙子晚二千年,但它在观点上都比孙 子落后,而且有些观点已经过时,相比之 下,孙子看问题更加敏锐更加深刻,它的 学说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25
詹姆斯·克拉维尔 我真诚地相信,如果我们近代的领导人 研究过这部天才的著作,越南战争就不会 是那种打法,伊朗人质的惨剧就不会出现, 我们就不会有朝鲜战争的失败,大英帝国 也不会解体;而且完全有可能,两次世界 大战会予以避免
色
列
旦
沙特
41
第二篇 《作战》 速战速决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因粮于敌 卒善而养之
42
第三篇 《谋攻》
战争目的:“兵不顿而利可全”
——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而胜之
43
战而胜之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 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 能而君不御者胜。
1
2
3
4
5
6
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 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 识。
7
8
一、发展概况 二、孙子兵法
9
孙子兵法-PPT
孙子兵法
用兵如孙子,谋略三十六.六六 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春秋战国时期,世外奇人鬼谷子 得意弟子-孙膑与庞涓…看这两人 在这「强者生,弱者亡」的时代 里,如何运用古人智能创造出不 败的兵法与计谋,看这两位杰出 的谋略家,如何印证、运用孙子 兵法中的谋略技俩获得胜利。孙 子兵法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兵书之 王,商场、处事、计谋、公关、 攻心等…无不是现代商业社会中 活动的特质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 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 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 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 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 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 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 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 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 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 《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 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 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 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 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 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 界军事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孙子兵法》的局 限性 1、没有区分战争的性质 2、过分强调将帅的作用 3、在作战指导上提出了 一些过于机械的原则
孙子兵法
英国空军元帅斯莱瑟所言: “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 ——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 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 来的。” 美军总指挥弗兰克斯评 价说:孙武,这位中国古代 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 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 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 日战主义。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被称为"武经之冠冕",其内容博大精深,其文词言简意赅。
宋人郑有贤说:"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
"①所谓"包四种",即包举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的特色;所谓"笼百家",即囊括诸子百家的精华。
正就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体系,因此在中国军事史上被认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②下分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第一,革新进步的战争观《孙子兵法》开章明义即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当时,战争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③。
孙子瞧到,诸侯列国互相兼并,亡国破军的惨祸不断发生,因此,她告诫国君要把战争问题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引起重视。
兵凶战危,不就是儿戏,只有深刻地认识战争。
才能慎重地对待战争。
孙子指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 良将警之。
"国君"慎",即"主不可以怒而兴师",不要轻启战端;她要将帅"警",即"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不要妄动干戈。
军事就是科学,战争就是艺术。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
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孙武天才地发现"胜可知",同时也"胜可为",并且对探求战争胜利的规律作了明确而辩证的表述。
首先,她认识到客观物质力量就是战争胜负的基础,这物质力量她概括为"五事"--道(政治)、天(天时)、地(地理)、将(将帅)、法(法制),并进一步归结为"称"这一概念。
"称'就就是军事实力,甚至可以译为综合国力,请瞧孙子的解释:"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即就是说。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PPT课件
美军: 重点搜索北路? 重点搜索南路?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4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之金之漆宾粮十车驰凡 师,奉之客则万千车用 举然、材之内,乘千兵 矣后日、用外千,驷之 。十费车、之里带,法
万千甲胶费馈甲革,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5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77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引至疑矣政之縻而知进不 胜矣,。者事军谓军而知 。,则三,而。之之谓军
是诸军则同不退不之之 为侯既军三知,可进不 乱之惑士军三是以,可 军难且疑之军谓退不以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7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取谓武齐以故 。必,之文令 。 是以,之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为法修善
胜,道用
败故而兵
正能保者
。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47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知
全
谋
伐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4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利知则兵不 也用不之尽 。兵能害知
之尽者用 ,
知众成动将故 也者功而,明 。,出胜所君
先于人以贤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79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80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也知必不不可先 。敌取可可取知
之于验象于者 情人于于鬼, 者,度事神不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81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军事思想概述PPT课件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
可与之俱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
譬如骄子,不可用也 。 ”
——《地形》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行军》
(3)历史影响
德皇威廉二世:“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 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
茅元仪: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了
毛
泽 东 军 事 思 想
毛 泽 东 同 志 创
(1)孙子及《孙子兵法》
《计》 《作战》《谋攻》 《形》 《势》 《虚实》 《军争》《九变》《行军》 《地形》《九地》《火攻》 《用间》
2、《孙子兵法》及影响 (2)主要军事观点
① 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计》
2、《孙子兵法》及影响 (2)主要军事观点
黄石公
《李卫公问对》 阮逸
(2)基本成熟阶段
“兵家” :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孙膑 伍子胥、范蠡、尉缭子等
兵书 :《孙子兵法》《司马法》 《孙膑兵法》《吴子兵法》 《尉缭子》等
(3)丰富发展阶段
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 年
——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军事理论综合化、体系化
《历代兵制》《守城录》 《练兵纪实》《神器谱》 《纪效新书》《阵纪》 《登坛必究》《武备志》 《火攻挈要》《海防图论》等
军事思想的内容应该论包括两个方面:
军事思想的内容应该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军事哲学:即研究军事问题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吴子 孙子兵法——
军事思想的内容应该论包括两个方面: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孙子兵法》及影响
第十章 孙子兵法《行军篇》PPT课件
绝斥泽:斥,盐碱地;泽,沼泽地。绝斥泽即通过盐碱沼泽地带。 惟亟去无留:惟,宜,应该。亟,急,迅速。去,离开。意谓遇到盐碱沼
泽地带,应当迅速离开,切莫停留驻军。 若交于军斥泽之中:如果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作战。交军,两军相交,指
同敌军交战。 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指一定要依近水草并背靠树林。依,依近。背,背靠、
第十章 《孙子兵法》之 《行军篇》
1
课前回顾
第一部分,通过九变之利,采取对策 第二部分,思考问题要杂于利害 第三部分,将帅五危及其后果
2
一,行军篇 题解及释义
本篇主要论述行军作战的要领和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 并提出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可扼 要地归纳为“处军”、“相敌”和“治军”三个问题。
4
今译 孙子说:凡是处置部署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都应该注意:通过山地,要
靠近有水草的山谷,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不要去仰攻敌人占领了的高 地,这是在山地部署机动军队的原则。横渡江河,必须在远离江河处驻扎; 敌人渡水来战,不要在江河中予以迎击,而要等它渡过一半时再进行攻击, 这样才有利;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紧挨水边布兵列阵;在江河地带驻 扎,也应当居高向阳,不可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带部署处置军队的原 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那就一定要靠近水草并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 泽地带部署机动军队的原则。在平原地带要占领平坦开阔地域,而侧翼则 应倚托高地,做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部署机动部队的原则。以上 四种军队部署原则运用带来的好处,正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 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厌恶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 处,轻视阴湿之地,靠近水草地区,军需供应充足,将士百病不生,这样, 克敌制胜就有了保证。在丘陵堤防地域,必须占领朝阳的一面,而把主要 侧翼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 上游下雨涨水,洪水骤至,若想要涉水过河,得等待水流平稳后再过。凡 是遇上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六种地形,必须迅速离开, 不要靠近。我军远远离开它们,而让敌人去接近它们;我军应面向它们, 而让敌人去背靠它们。行军过程中如遇到有险峻的隘路、湖沼、水网、芦 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一定要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 设下伏兵和隐藏奸细的地方。
孙子兵法全集PPT课件
思想精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 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国家的
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 亡,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 兵者,诡道也——用兵作战,是一种
诡诈之术。
14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对方没有防
备处发动攻击,在对方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
☆ 多算胜,少算不胜——计算周密、条件
通过较系统的学习《孙子兵法》,从它的思 想及谋略中,感悟人类的灿烂文明,受到多 方面的启迪,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 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开启自身巨大的智 慧和潜能,培养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二、孙子与《孙子兵法》简介 (一) 孙子简介 孙子,名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考,春秋
4.因粮于敌——从敌国取得粮草。 5.智将务食于敌——明智的将领务求在
敌国解决粮草问题。
22
6.胜敌而益强——愈是战胜敌人,也愈
是增强自己。
7.兵贵胜,不贵久——用兵贵在速战速
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8.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也——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
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
20
思想精髓
1.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在军事
上,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没见 过为讲究指挥工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 象。
2.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战争久
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 有过。
21
3.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
之利也——不完全知道用兵害处的人,
就不完全知道用兵的好处。
孙子兵法
授课人:谭勤 二零零七年九月
1
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是《老子》和《庄子》, 另外,《管子》、《吕氏春秋》、《黄老帛 书》、《列子》、《淮南子》等古代典籍, 它们或也是道家的代表作,或保留了丰富的 道家思想资料。
《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教学课件
• 孙子兵法十三篇的主题是按照战争发展的步骤 层层递进,相互贯连,首尾相接而成一套完整 的兵法理论体糸。
• 运筹于帷幄之中,方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始计 第一。
• 谋定而后动,作战准备是军事行动的第一步, 作战第二。
• 备而后动,以智攻取,谋攻第三。
• 如何攻,如何守,运用军事实力进行攻守部署, 军形第四。
《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和 框架结构
《孙子兵法》主要内容
• 《始计篇》:总论战争全盘计划
• 《作战篇》 • 《谋攻篇》
提出 攻战谋略
• 《军形篇》
• 《兵势篇》 讨论“知己”
• 《虚实篇》
• 《军争篇》
• 《九变篇》 讨论“知彼”
• 《行军篇》
• 《地形篇》 研究地形地理“知地”
• 《九地篇》
• 《火攻篇》:“知天”
• 《用间篇》:论述战略侦察并总结全书
• 由《计篇》到《虚实篇》基本属于战略范畴 • 由《军争篇》到《火攻篇》基本属于战术范畴 • 《计篇》《作战篇》《谋攻篇》:战略指导 • 《形篇》《势篇》《虚实篇》:战略理论 • 《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战术指导 • 《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战术实施
• 为军事打击创造有利的态势,兵势第五。
• 所要对敌打击的目标,避实而击虚,虚实第六。
• 争夺致胜的先机之利,军争第七。 • 军争有利弊,权衡利弊而动,九变第八。 • 百里而争利,难免行军,行军第九。 • 行军作战要遭遇各种地形环境,地形第十。 •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死地决
战,九地十一。 • 火攻是一种有效的作战决战辅助手段,火攻
• 《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 第一篇《始计篇》
军事理论《孙子兵法》
势篇
正 合 奇 胜 奇 正 相 生
虚实篇 军事篇
避 实 击 虚 攻 其 必 救 以 迂 为 直 四 治 战 法
通 于 九 变
杂 于 厉 害
篇 行军篇
与 众 相 得 合 文 齐 武
地形篇
知 地 知 天
九地篇
因 地 制 宜
并 敌 一 向
•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的奠基作和代表作,作为世界上最早形成战略 的奠基作和代表作, 思想体系的兵学专著,比国外最早的军事著作— 思想体系的兵学专著,比国外最早的军事著作—
—古希腊的《远征记》(色诺芬著)早一百多年,比古 古希腊的《远征记》 早一百多年, 罗马的《谋略例说》 早近六百年。 罗马的《谋略例说》(弗龙廷著)早近六百年。
攻心为上
1、(原文)故三军可夺气,将 原文)故三军可夺气,
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 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 暮气归。 暮气归。
2、(译文) 、(译文) 译文
所以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伤其锐气, 所以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伤其锐气,对于敌人的将 军可以动摇其决心,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 军可以动摇其决心,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 到了最后,士卒就会气竭思归。 怠;到了最后,士卒就会气竭思归。
因此,知彼知己和先胜后战,是百战不殆的关键所在。 因此,知彼知己和先胜后战,是百战不殆的关键所在。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仅仅知道自己 的情况来判断解决问题的取舍方法, 的情况来判断解决问题的取舍方法,成功的概率大 约只有50%;盲目行事,每战必殆. 50%;盲目行事 约只有50%;盲目行事,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PPT模板
概要
战略运筹 作战指挥 战场机变 军事地理 特殊战法
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 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 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 地形篇、九地篇 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 一部兵书,它是对古代战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具有丰富的辩证思 想。原书共十三篇,今存《孙子兵法》约五千九百字。
特殊战法
火攻篇
中心思想: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要论述了火攻的种类和实施的方法,提出了“慎战、重利”的思想,要从长远的角度思考自 己的利益。
用间篇
中心思想: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主要论述了军队作战中使用间谍的战略意义和方法,介绍了间谍的种类,提出了“非智者不能 用间”的思想。
我说
内人听闻我要做《孙子兵法》的读书笔记,甚为担忧。诚然,才短短的一周时间,你说对《孙 子兵法》这本书有多少感悟?确实谈不上,但也不要过于夸大和想象《孙子兵法》的复杂,不 求甚解,看个明白应该还算难度不大,那才是真正见人见智了。延伸到做事上,其实只要你能 认真去做,都能做得好,缺得就是一个态度。 做这个读书笔记,我的本意其实很简单:一为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晰解读本书的逻辑 架构,巩固读书的效果;二为荐书,通过对本书逻辑架构的视觉呈现,让大家觉得读书其实是 一件很容易,也很快乐的事儿。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不要为读书而读书,一定要明晰自己 读书的真正目的,把读书真正当成兴趣来做。”
地形篇
中心思想: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主要论述将帅必须重视对敌我双方地形的研究,考察分析地形的特点及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 正确判断敌情,料敌制胜。
九地篇
中心思想: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之故 爱 视 溪之 故 婴 视 俱可 子 卒 ;赴 可 儿 卒 死与 , 如 深 与 , 如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61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62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右图:美女军人虐待战俘】
【左图:聂荣臻与美穗子】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67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也知必 。敌取 之于 情人 者,
不 可 验 于 度 ,
不 可 象 于 事 ,
可 取 于 鬼 神 ,
先 知 者 , 不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6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69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 行 军 篇 》
《 地 形 篇 》
《 九 地 篇 》
作 战 指 挥
军 事 地 理
பைடு நூலகம்
《 《 火 用 攻 间 篇 篇 》 》 特 殊 战 法
《 孙 武 传 》
5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战略计划计篇 总论攻战 作战篇 谋攻篇
间 形 篇 ‘ 势 篇 先 知’ 虚实篇 外 知地 九地篇 地形篇
知己
知彼
行军篇 九变篇 军争篇
31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也有不之恃无用 。 所攻。吾恃兵 不,无有其之 可恃恃以不法 攻吾其待来,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2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以严厉的惩罚作为威慑。 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 合。
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 其国可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3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也兵 者 。, 诡 道
3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9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合将 凡 不之 之 大 兵 军受 用 察道 地 事 者 聚命 兵 也, , , , 众于 之 。不 存 死 国 。君 法 可 亡 生 之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74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75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而校 索之 其以 情计 ,
事经 之 以 五
76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77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三、《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现代价值
7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55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胜 乃 不 穷 。
知 天 知 地 ,
胜 乃 不 殆 ;
知 彼 知 己 ,
56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患杂 务 杂 杂 之 是 可于 可 于 于 虑 故 解害 信 利 利 , 智 也而 也 而 害 必 者 。 ,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不之之大兵 察道地事者 也,,,, 。不存死国 可亡生之
17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致不而主非非非良明 战可兴不危得利将主 。以师可不不不警慎 愠,以战用动之之 而将怒”,,,,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57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5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涕襟 卒 发 恶 无 非 吾 交, 坐 之 寿 余 恶 士 颐偃 者 日 也 命 货 无 。卧 涕 , 。 , 也 余 者沾士令非;财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59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49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50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51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弱辅 周 之 夫 主国 民 故 。隙 则 辅 将 也家 之 知 则 国 也 者 。安 司 兵 国必。, 危命之 必强辅国 之,将 , ,
而 谓 之 退 , 是 谓
知 军 之 不 可 以 退
进 而 谓 之 进 , 不
不 知 军 之 不 可 以
65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取谓武齐以故 。必,之文令 是 以 之 ,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66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6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法全 兵 争 久 毁 城 战 屈 故 也, 不 于 也 人 而 也 人 善 。此 顿 天 , 之 非 , 之 用 谋而下必国攻拔兵兵 攻利,以而也人而者 之可故全非,之非,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7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破全破全破全破全破全 伍伍卒卒旅旅军军国国 次为次为次为次为次为 之上之上之上之上之上 。 ,;,;,;,;,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1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孙子兵法》概述
2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齐国乐安人
陈妫满· · · · · · 陈他-- 陈完--O--O--O--田无宇 (厉公) (田)
田桓(已)--田乞---田常
田书(孙)--孙凭--孙武--O--孙膑
司马穰苴著《司马穰苴兵法》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3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4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攻有 攻 无 有 来 无 也所 , 恃 以 , 恃 。不 恃 其 待 恃 其 可吾不也吾不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5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为法 修 善 胜, 道 用 败故 而 兵 正能 保 者 。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4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知 全 谋
伐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5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利知则兵不 也用不之尽 。兵能害知 之尽者用 ,
知众 成 动 将 故 也者 功 而 , 明 。, 出 胜 所 君 先于人以贤 ,
11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孙子兵法》概述
12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孙子兵法》概述
13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孙子兵法》概述
14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孙子兵法》概述
15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6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在国 祀之 与大 戎事 。,
40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上兵伐谋
四 种 方 法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42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认为,只有知彼知己,才能 “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43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也不 奇 。可 正 胜之 穷变 ,
47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攻出 击 避 正阵 勿 攻 乘 其其 其 其 之, 击 其 人 无不 惰 锐 旗勿 堂 所 之 备意 情 气 。邀 堂 不 不 。, , , 正 之 守 及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4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70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弱怯乱之端如奇 生生生?,循正 于于于 孰环相 强勇治 能之生 。 , 穷无,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死短常胜故水兵 生长位 五无无 。 ;四行常常 月日时无形势 有有无常。, ,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
72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8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9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30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镒兵 镒 故 。若 称 胜 以铢兵 铢,若 称败以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合则 威 其 伐 夫 。其 加 众 大 霸 交于不国王 不敌得,之 得,聚则兵 ; ,
美军: 重点搜索北路? 重点搜索南路?
二、《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2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之金 之 漆 宾 粮 十 车 驰 凡 师, 奉 之 客 则 万 千 车 用 举然 、 材 之 内 , 乘 千 兵 矣后 日 、 用 外 千 , 驷 之 。十 费 车 、 之 里 带 , 法 万千甲胶费馈甲革, 、
一、《孙子兵法》概述
3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孙子兵法》概述
4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计 作 谋形势 虚 争 九行 地 九 火 用孙
《 《 《《 《 计 作 谋形 势 战 攻 篇 篇 篇篇 篇 》 》 》》 》 战 略 运 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