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
![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523d273b10a6f524ccbf85ff.png)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14世纪03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4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5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6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7 20世纪音乐(20世纪)史前希腊和古希腊社会的发展:1迈若安及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B.C.)2荷马时期又称黑暗时期(约1100-800B.C.),<伊里亚特>与《奥赛德》有荷马所撰,多利亚自然音阶。
3城邦时期(约800-500B.C.),合唱,抒情诗歌繁荣4古典时期,竞技比赛的音乐,悲剧,喜剧5希腊化时代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表演中引入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欧里皮德斯-《美狄亚》,把妇女做主角古希腊喜剧1新喜剧:不谈政治,话题严肃,表现社会风俗2旧喜剧: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毕达哥拉斯:和谐学,将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和协音体系:1四音列2完整音列体系多利亚调试:能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富于男子气,能使人变得坚强和有节制弗里几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丧失意志利底亚音乐使人柔和和淫荡混合利底亚音乐使人悲伤古希腊记谱法:1器乐谱 2声乐记谱古希腊是其主要乐器:1里拉 2阿夫洛斯管 3基萨拉琴(里拉琴的变体)古罗马时期概述:古罗马器乐:1图巴:一般用青铜制作,管长1.3米,分段制作,管身直2角号;管身圆古罗马的音乐观:1音乐当做一种享受2音乐的职业化倾向加强,音乐家的地位却下降3富有雄壮的气象罗马人喜欢:1笑剧:综合性的滑稽表演2哑剧:表现神话故事的戏剧舞蹈基督教音乐以单声音乐形态,附属于礼拜仪式,是作传播信仰的重要工具早期基督教音乐1使用许多犹太教音乐的旋律2混合了古希腊,东罗马,拜占庭圣咏的一些因素3各地的教堂都有各自的特色第二章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通常音乐史把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至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这段长达一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黑暗时代”圣歌主要有5种:1拜占庭圣咏2安布罗斯3法国圣咏4摩差拉比5赛尔特格里高利圣咏:指罗马教皇格力高利一世之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称平歌或素歌功能:运用于基督教以活动,分日课和弥撒两大类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1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2一般无伴奏,纯人声,以拉丁文,无明显节拍,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为前提3礼拜仪式的咏唱为两类:诵经祈祷和礼拜歌曲1)音节式:一字对以音,音域一般较窄2)圣咏式: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3)音团式或纽姆式: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常用的方式,旋律比较流动4)花唱式: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中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https://img.taocdn.com/s3/m/c2d7c8b9b8f67c1cfad6b88b.png)
名词解释法国大歌剧:19世纪法国歌剧体裁。
特点为规模庞大,风格宏伟,多采用历史题材,常有豪华的布景、壮丽的芭蕾和合唱场景。
梅耶贝尔的《恶魔罗勃》达到19世纪大歌剧的顶峰,其他大歌剧作品还有瓦格纳的《黎恩济》、威尔第的《唐•卡洛斯》、罗西尼的《威廉•退尔》等。
轻歌剧:19世纪法国歌剧体裁。
它规模较小,轻快活泼,以浪漫情节为题材,音乐写作常采用流行曲调,带有讽刺滑稽的性质。
代表作曲家为奥芬巴赫,他作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等轻歌剧抒情歌剧:19世纪法国歌剧种类。
规模介于大歌剧与轻歌剧之间,常采用浪漫主义文学题材写作,讲求真挚情感的表达。
代表作有托马斯的《迷娘》、古诺的《浮土德》和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
瓦格纳的乐剧:德国作曲家瓦格纳革新后的歌剧种类。
他认为这种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统一体,体现了“整体艺术”的观念。
他主张“乐剧”取材于神话,音乐连续发展,以“主导动机”贯穿发展音乐主题,人声演唱近似“诵唱”,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反映出乐剧的全部观念。
无词歌:按照歌曲体裁风格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由歌唱性旋律和音型化伴奏织体组成,由门德尔松创立。
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纺织歌”等夜曲:具有抒情气质的钢琴曲,旋律宽广婉转、优美如歌,创始人为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他作有20首夜曲。
浪漫主义钢琴夜曲在肖邦手中发展到顶峰,他扩大了夜曲的规模,使之能够表现更加深邃的内容,情感表现也从单一的“夜间抒情曲”发展到戏剧性与思想性兼有真实主义歌剧:19世纪末意大利的歌剧流派。
规模小型,平铺直叙,强调真实地表现平凡生活中的琐事,情节激烈,具有民族特色。
代表作为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和莱翁卡瓦洛的《丑角》。
标题交响曲:带有文字说明或者与文学或绘画作品相联系的交响曲。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各乐章都有作曲家亲自写作的文字说明,以指导听众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标题交响曲的范例。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https://img.taocdn.com/s3/m/f3d7a8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c.png)
西方音乐史1、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类,弦乐里拉琴,管乐阿夫洛斯管;古希腊音乐体裁:史诗、抒情诗、颂歌、悲剧。
2、泰尔潘德创办了第一所音乐学校。
古希腊音乐音阶基础为自上而下排列的四音音阶3、中世纪宗教音乐:单声部音乐——格里高利圣咏、多声部复调音乐——奥尔加农与经文歌。
节奏模式与迪斯康特。
克劳苏拉。
经文歌4、中世纪的音乐理论成果:圭多发明了六声音阶与圭多手;教会调式:八种调式,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及四种变格形式;(四线谱)记谱法。
法国游吟诗人,德国恋诗歌手。
5、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创作(15世纪上半叶至1600年):音乐体操包括弥撒曲、经文歌、以及尚松。
15世纪上半叶的“勃艮第作曲家”,音乐作品体现出主调风格清澈明朗,句法清晰,影响色彩丰满。
15世纪中叶之后的“法——佛兰德作曲家”,群体延续时间跨度大,音乐风格迥异,代表人物奥克冈、若斯堪、罗勒与拉索。
6、16世纪的宗教改革音乐:德国新教音乐——众赞歌。
7、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意大利歌剧是结合音乐、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以故事情节为基础,以歌唱形式为主体的一种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1597年,由里努契尼编剧、佩里作曲的《达芙妮》宣告了歌剧的诞生,《尤丽迪茜》初步具有了意大利歌剧的一般特征,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真正的歌剧。
8、巴洛克时期声乐艺术:大型声乐体裁包括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
9、托卡塔是一种比较自由、带有狂想气质,基本由对比的两个段落租场,分别是自由行的主调性前奏,和对位性的赋格段。
10.巴赫:出生于德国,创作作品有《18首众赞歌前奏曲》、《管风琴小曲集》等,古钢琴作品《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帕蒂塔》。
巴赫涉猎了当时除歌剧以外的所有音乐体裁,在所有的作品中,宗教性、民族性和世界性是其音乐的三个主要特征。
11、亨德尔:出生于德国,一声的音乐创作包括三大类:歌剧清唱剧和器乐曲。
完整版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完整版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d3b97ef9866fb84ae55c8dbe.png)
精心整理
8
〔二〕歌剧的形成及其音乐形式
• 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文艺复兴时 期幕间剧、田园剧、牧歌等等中吸取养分,到巴 洛克时期形成了歌剧。
• 何为歌剧:它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 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 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
• 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 管弦乐队、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 等。
• 含义及时间界定
• 浪漫〔Romance〕一词原出于11~12世纪用罗曼语 写成的关于表达中世纪骑士侠义气概和传奇事迹 的民谣或小说。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的文 艺思潮和文艺流派。
•
当时,欧洲各国民主革命运动高涨,法国大
革命失败导致人们对现实的失望,于是出现“自
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精神,人们以此为寄托
来创作文学艺术作品。音乐史学家把“浪漫主义
〞借用到音乐领域,义音乐的代表,即所谓的“浪漫乐
派〞。
精心整理
16
〔2〕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
• 从风格上看: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 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
• 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 创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晚期 浪漫派。
3
二、西方音乐史各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乐器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 三位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 索夫克勒斯?俄狄普斯王??安提戈涅?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主要乐器: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器和管乐器两类,这两类的代表乐器有两
件:一是弦乐器――里拉〔Lyre〕、二是管乐器――阿夫 洛斯管〔Aulos〕。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https://img.taocdn.com/s3/m/da5433f29e3143323968932c.png)
欧洲各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1、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十四世纪西方建筑、雕塑艺术中奇异、变形、夸张甚至荒诞的风格,音乐沿用这个词,实指巴罗克音乐用流利酣畅得多声部旋律、鲜明的强弱对比和音色的对比等。
2、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旋律:乐句长短不以,主题较长,无论声乐或器乐,旋律都空前的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节。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样,曲调带有形象性、色彩性的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显的和声属性。
3、巴罗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有两种节奏——自由节奏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前奏曲、托卡塔,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等两种节奏在一个乐章中保持适中,这两种节奏还常搭配使用。
4、巴罗克音乐的调是:大小调体系取代教会体系。
5、巴罗克时期的和声:数字低音普遍使用,新的和声观念理论建立,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使调性转换,并使和声的进行富有情感的色彩,十二平均律在十七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关系。
6、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情绪:在一个乐章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各乐章间形成对比,乐章常是快慢交替的。
7、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的乐谱低音声部,表上明确音并表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和和声,而该和弦的排列有演奏者自己选择,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的分离感,也是数字底音的主要表现。
8、巴罗克时期的织体: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它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9、巴罗克时期的乐队结构:弦乐、管乐演奏音乐的旋律声部,古钢琴奏出通奏低音。
10、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体裁: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格局、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
器乐: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协奏曲。
1.巴洛克: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西方音乐史年表
![西方音乐史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f182ed86daef5ef7ba0d3c83.png)
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古希腊音乐时期代表人物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思想)代表作品杰出贡献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奠基人)音乐可以最好的说明宇宙现象。
提出“和谐论”西方第一个以理论方式来说明和解释音乐现象的人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都认为音乐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和思想,不同的调式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都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作用,进而肯定了音乐的社会作用。
《理想国》《法律篇》“净化论”柏拉图认为应该禁止某些音乐的使用,要使用恰当的音乐来进行美育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学》“模仿伦”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可以用来娱乐,音乐是对人的情感的模仿。
阿拉斯多赛诺斯最早提出“四音音列”《和谐的要素》1、《和谐的要素》的核心内容是四音音列,有关调式、音阶等理论都建立在四音音列基础之上。
2、提出两套完整体系:大完整音列体系和小完整音列体系。
总结1、古希腊音乐是孕育西方音乐的源头。
2、古希腊音乐是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类型以及自然音与各种变化音(半音或小于半音)混合的旋律风格,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3、西方音乐的主体是在“和谐论”的影响下发展的。
中世纪音乐(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第一阶段 (5—10世纪)格里高利圣咏 基本特征: 1、单声部、无伴奏的纯人声音乐。
2、表达经文的一种歌曲。
3、无节拍、即兴式4、以自然音阶为基础5、音乐旋律风格肃穆、朴实。
表情超脱冷静。
用于:1、日课2、弥撒音乐风格: 1、音节式 2、音团式 3、圣咏式 4、花唱式第二阶段 (11—13世纪)复调音乐 在圣咏旋律的上方或下方依附一条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旋律与它作对应。
孔杜克图斯的《赞美至贞的圣母》、经文歌《有些人嫉妒-爱情伤害人心-慈悲经》多声部复调音乐的产生对于西方音乐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促成了声部协和的对位准则的确立,推动了节奏和记谱理论的发展,唤起了理性的作曲意识。
20世纪西方音乐史
![20世纪西方音乐史](https://img.taocdn.com/s3/m/589c61bf65ce0508763213e8.png)
一、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在绘画领域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是二十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德彪西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特征:1)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2)它不以旋律为主,重视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节和五声音阶;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题材。
代表人物:1)德彪西:法国作曲家,他深受马拉美等象征派作家诗人的影响,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从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中获得新音响的灵感,同时受到穆索尔斯基独创性音乐的启发;他称颂瓦格纳但又认为瓦格纳的道路独一无额二不适合任何人,于是走出了一条极具个性的音乐创作道路,并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鼻祖。
代表作:钢琴有《版画级》两集《前奏曲》和《意象集》《月光》等管弦有《牧神午后》《夜曲三首》《大海》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合唱《浪子》《被选中的姑娘》创作特征1.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
2.他的管弦乐作品弦乐部分细腻,木管突出特性音区的音色,打击乐器丰富,组成模糊的色彩世界。
3.善于使用小型题材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俗。
表达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营造出朦胧飘忽不定的气氛。
2)拉威尔:法国作曲家。
早年受夏布里埃和萨蒂等人影响,并热衷于浪漫主义音乐。
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作品:舞剧:《达芙妮斯与赫洛埃》《鹅妈妈》歌剧《西班牙时光》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圆舞曲》钢琴曲《水的游戏》《镜》《小奏鸣曲》等。
创作特征:1.音乐具有印象主义特征追求明亮色彩和动力性节奏,旋律具有调式倾向,采用五声音节平行和弦和附加音的和弦,配器清晰,作品题材短小。
西方音乐的时代风格特征
![西方音乐的时代风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5711f0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f.png)
西方音乐史之概要西方音乐史大概分为这么几个时期: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有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音乐西方音乐史大概有这么几个时期。
其中古希腊时期它的贡献是:开创了音乐的先河,那为什么说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就能够作为西方音乐的开端呢?因为古希腊它建构起音乐的结构,在古希腊以前还没有这样完整的音乐结构特点,这个就是为什么古希腊在西方音乐中开创了先河。
这样的回答笼统了一些。
—、时代风格特征1:中世纪音乐476---1300年(1)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促成了教会调式理论记谱方式的早期探索,以圣咏为基础发展出继叙咏、附加段、以及影响深远的复调音乐。
(2)圭多发明唱名法,总结出四线谱(3)弗朗科在《有量音乐艺术》中提出有量记谱法原则。
(4)基督教音乐形成哥特式风格。
(5)不同地区国家出现吟唱歌手为中心的世俗音乐。
(6)出现管风琴、维埃尔琴,轮擦提琴、竖琴、索尔特竖琴、琉特琴、竖笛2:新艺术时期音乐:1300---1450(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1)法国维特里《新艺术》一书,反对巴黎圣母院乐派为代表的哥特式风格的古艺术,崇尚母语写世俗歌曲。
(2)新艺术主张改革弗朗科记谱法,采用一分二的时值比例关系。
(3)用格里高利圣咏定旋律时,用塔利亚给圣咏一个节奏模式,反复出现的旋律称“克勒”。
3:文艺复兴过渡时期1450---1600年(1)思想家和艺术家都认为在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关心灵魂得就的同时,也向往世俗享受。
(2)勃艮第乐派和佛兰蒂乐派的新创作传遍欧洲。
(3)宗教改革、新教圣咏出现众赞歌、宗教音乐中的民族因素和世俗因素增强(4)开始运用音节中的半音。
(5)和声的纵向结构以3、6和弦为主,低音具有和声功能。
(6)声乐作品中有复调和主调两种组合方式。
(7)让音乐适应歌词的形式、词句和内容的作曲观念和方法,即词是音乐的主人。
(8)以相同音色为美的观念(9)乐谱使用小节线4:巴罗克时期(1600歌剧诞生---1750巴赫去世)(1)巴罗克:源自葡萄牙语,指珍珠不规整的形状,原用于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这时期的音乐与造型艺术有相似的特征,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强调感情表现与戏剧性的对比、细节注意装饰。
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
![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ac40cb5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3.png)
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1巴洛克时期的音乐1.巴洛克音乐特点,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
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
2.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
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
3.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
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
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
4.巴洛克音乐采用什么调式?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
5.巴洛克音乐的和声是怎样的?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
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6.什么是通奏低音(thoroughbass, 又称作数字低音figured bass或basso continuo)?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
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
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
7.巴洛克音乐的织体是怎样的?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其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
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功能和声基础之上的对位。
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西方音乐发展史及代表人物
![西方音乐发展史及代表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aa473f0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6.png)
西方音乐发展史及代表人物西方音乐发展历史分为以下8个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中世纪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新世纪音乐。
一、巴洛克时期1、巴赫,德国,被誉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主要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与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合称为“音乐圣经”)《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
2、维瓦尔第,是一位意大利神父,主要作品有《四季》等。
3、亨德尔,英籍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有《阿尔米拉》、《哈利路亚》等。
二、古典主义时期1、海顿,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一生共写了104部交响曲,52首钢琴奏鸣曲。
作品有《惊愕交响曲》《告别交响曲》等。
2、莫扎特,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天才音乐家”“音乐神童”,主要作品有《安魂曲》《牧人王》《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等。
3、贝多芬,德国,被誉为“乐圣”,主要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欢乐颂》出自它的第四乐章),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黎明》等32首,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他唯一的一部歌剧《费德里奥》。
他吸取了古典音乐的精华,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三、浪漫主义时期1、韦伯,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剧《自由射手》(又被称为《魔弹射手》),钢琴曲《邀舞》等。
2、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歌曲之王”。
主要作品有《魔王》《野玫瑰》等一百四十多首歌曲,此外还有《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钢琴曲《军队进行曲》。
3、舒曼,德国作曲家,其主要作品有钢琴曲《蝴蝶》《童年情景》《狂欢节》等,另有歌曲集《诗人之恋》等。
4、肖邦,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作品有《军队波兰舞曲》《英雄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等。
5、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之王”,首创“交响诗”的音乐体裁。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资料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509a21844769eae009edb4.png)
二、西方音乐史各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乐器
1、古希腊பைடு நூலகம்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 • 三位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 索夫克勒斯《俄狄普斯王》《安提戈涅》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 主要乐器: •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器和管乐器两类,这两类的代表乐器有 两件:一是弦乐器――里拉(Lyre)、二是管乐器――阿 夫洛斯管(Aulos)。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犹丽狄 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典 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3)掌握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创作及其艺术 成就。 • 如:莫扎特艺术成就:
• 音乐风格:宗教音乐为主,世俗音乐有所发展。
• • • • • • • •
4、巴洛克音乐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 音乐风格:气势恢宏,音响宏大,宗教音乐为主。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音乐风格:严谨均衡,宗教世俗音乐平分天下。 6、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音乐风格:个性化、求新求异。 7、20世纪音乐 (近现代音乐) 音乐风格:多元化风格。
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公元14世纪)
•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 • 公元6世纪末,各地教堂的圣歌凌乱不统一,为了规范教堂 中的圣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圣咏, 选编成两本圣咏集,这两本圣咏统一了罗马教会的仪式和圣 咏,这就是被后人统称的“格里高利圣咏”。它是以罗马教 宗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 590-604)之名命名的。 格里高利圣歌也被称为平歌或素歌。 • (二)奥尔加农(organum) • 在9世纪之后,格里高利圣咏中出现的“附加段”和“继叙 咏”,这种对圣咏的修饰与扩展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举措, 随后发展成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者下方依附着另一条旋 律,由此,多声部复调音乐得以产生,最早的复调音乐人们 称它为“奥尔加农”。 • (二)中世纪时期的乐派:巴黎圣母院乐派。 • 圣母院乐派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复调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 •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4d05dfd1767f5acfa1c7cdb6.png)
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其方法必须多次反复欣赏,多阅读相关资料;掌握演奏者的再创作,必须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著名乐团的基本情况和风格,如:指挥家卡拉扬、伯恩思坦、阿巴多、小择震尔等,著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他们的指挥与演奏风格。
有选择性地购置录音带、CD,要选择著名唱片公司、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作品,而且多了解他们再创作过程背景和个性。
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
总之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多听著名作品,感觉是美的东西就去欣赏、去思考,就会进入欧洲古典音乐欣赏最高层次。
欧洲古典音乐家生平故事(一)(2010-12-23 21:40:33)转载▼分类:东西方音乐标签:文化巴赫(1685—1750)请记住,三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欧洲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叫巴赫。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 Sebastian Bach)于1685 年3 月31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
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
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家族。
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年间,有50 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塞•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
父亲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师。
7 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
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以补贴学费。
10 岁时,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
(完整word版)西方音乐史
![(完整word版)西方音乐史](https://img.taocdn.com/s3/m/907439cd5901020206409ca3.png)
西方音乐史一.古代与中世纪音乐(一)古代音乐:西方音乐的源头:古希腊,“爱琴文化”.歌唱、抒情诗、戏剧.1.音乐论述:(1)四音音列: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赛诺斯。
(2)五度相生律(毕达哥拉斯律制):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2.古希腊悲剧:(1)题材:神话、英雄传说、史诗。
(2)形式:合唱、独唱、对话交替出现。
(3)代表人物:“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心理戏剧的鼻祖”欧里庇得斯。
3.乐器:(1)弦乐:里拉琴。
【颂扬阿波罗】(2)管乐器:阿夫洛斯管(竖笛)【敬奉酒神】4.乐谱:歌唱:字母器乐:符号《塞基洛斯歌》最完整的古希腊名作品。
(二)中世纪音乐:1.格里高利圣咏:(1)选编者: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2)适用场合:罗马教会礼拜仪式(3)形式:唱诵的经文。
(4)特征:音乐形式:无伴奏纯人声歌唱,单声部。
歌词:拉丁文. 节拍:无明显节拍特征.旋律:级进为主,跳进少。
情绪:肃穆超脱.2.多声部复调音乐:(1)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
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自由的或反向的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
(2)迪斯康特:(3)经文歌:无伴奏合唱复调音乐。
3.世俗音乐:法国游吟诗人,德国恋诗歌手。
拉丁歌曲,方言歌曲。
二.文艺复兴时期(一)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新形式圣咏合唱-—众赞歌。
(二)乐器:1。
波弦乐器:琉特琴、竖琴。
2。
弓弦乐器:维奥尔家族乐器(小提琴前身)3。
管乐器:短号、小号、笛、低音管、双簧管4。
键盘乐器:管风琴、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
三.巴洛克音乐(一)巴洛克:一种艺术风格。
特征:构思宏大、效果辉煌、充满活力、强调情感的表现.(二)蒙特威尔第1.代表作:(1)八册牧歌:《亚利安那的悲歌》《战争与爱情牧歌集》(2)三部歌剧:《奥菲欧》《尤里西斯的返国》《波佩亚的加冕》2.艺术成就:(1)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2)写作有情感的旋律,拜托宗教舒服的新音乐倡导者;(3)提出“两种常规"思想;(4)《奥菲欧》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歌剧艺术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三)A.斯卡拉蒂:现代歌剧缔造者。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9bd02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a.png)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在此文中,将为您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代表作品,希望能带给您关于古典音乐的新的了解和启发。
一、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巴洛克时期是古典音乐的开端,这一时期的音乐注重展示作曲家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巴洛克音乐采用了多声部的复调作曲技巧,注重对旋律与和声的艺术处理。
代表作品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二、古典时期(1750年-1820年)古典时期是古典音乐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时期,也是最引人瞩目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注重简洁、对称和对调性的运用。
古典音乐强调音乐的结构和形式,追求优雅与对称。
代表作品包括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以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三、浪漫时期(1815年-1910年)浪漫时期是西方古典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时期。
这一时期,作曲家开始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主义,音乐变得更加热情和奔放。
代表作品包括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夜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以及理查德·瓦格纳的《指环王》等。
四、现代时期(20世纪至今)现代时期的古典音乐体现了更多的实验性和创新性,作曲家们开始突破传统音乐的限制,尝试各种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代表作品包括克劳德·德彪西的《月光曲》、艾尔·加尔丁的《饥饿艺术家》以及尼尔斯·弗雷姆的《排球》等。
总结: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和现代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了解这些时期,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音乐的魅力。
希望这些介绍能够带给您一些启发,欢迎您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更多美妙的古典音乐作品。
西方音乐发展流派
![西方音乐发展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accd7afe910ef12d2af9e74a.png)
西方音乐发展流派(一)知识梳理:1600—1750 1750—1820 1820 ——————————————————1910巴洛(罗)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知识归纳:一、巴赫:他的创作以复调为主,《马太受难曲》是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把十二平均律引入钢琴,奠定了现代钢琴技术的基础,《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他的最高杰作。
二、亨德尔:代表作品:《弥赛亚》、《水上音乐》等三、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引路人。
代表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简称:三英五命六田九合)。
其中,《田园交响曲》是有标题的标题交响曲的先声。
《合唱交响曲》为他的创作高峰与总结,以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
四、莫扎特:确立了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原则,使其得到空前发展。
代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第一圆号协奏曲》。
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组成“维也纳古典乐派”,同时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的成熟与高峰。
六、李斯特:创立了“交响诗”这一体裁,他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代表作品:《爱之梦》、《匈牙利狂想曲》。
七、肖邦:舒曼把他的作品喻为“隐藏在花从中的一尊大炮”,代表作品:《c小调练习曲》又名《革命练习曲》,是一首战斗性的作品。
八、威尔第:代表作品:《茶花女》、《弄臣》等。
九、比才:他创造了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品:《卡门》、《采珍珠者》、《阿莱城姑娘》,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十、门德尔松:独创了“无歌词”的钢琴曲体裁,也是标题音乐的倡导者之一。
代表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等。
十一、舒伯特:代表作品:《魔王》、《鳟鱼》、《菩提树》等。
十二、柴科夫斯基:他的创作基本上可划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不同风格的时期;前期明朗、乐观、热爱生活,后期苦闷彷徨、不知所措。
代表作品:《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序曲》、《第六(悲怆)交响曲》。
西方音乐史(巴洛克+古典)
![西方音乐史(巴洛克+古典)](https://img.taocdn.com/s3/m/c616603810661ed9ad51f342.png)
一、巴洛克音乐的一般特点1.概念: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2.“巴洛克”的概念:巴洛克最初是一个贬义词,原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从19世纪起,艺术批评家开始不带贬义地用这个词来形容17和18世纪初的美术和建筑中的那种充满热烈而华丽的装饰性和表现性的风格,20世纪的音乐史学家开始把这个词运用于从1600年到1750年前后的音乐。
巴洛克是用来指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共同观念是,相信音乐的主要目的逝打动人的情感。
3.巴洛克音乐的一般特点“两种常规”:文艺复兴的复调风格为“第一常规”,自己的风格为“第二常规”风格特征:(1)巴洛克音乐的典型织体是一个严格的低声部和一个华丽的高声部,加上不大突出的和声;(重要特征:通奏低音)通奏低音:巴洛克音乐的典型织体是一个严格的低音部和一个华丽的高声部,加上不大突出的和声。
这种织体的的记谱法是由记写下来的高声部和带有数字标记的低声部构成,这种位于低声上方的数字是和声的标记,指导着演奏者即兴地填充和声。
这就是巴洛克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奏低音或数字低音。
(即主调和声织体)(2)巴洛克的节奏突出两个极端:一个是准确而有规律的节拍,以强弱拍子的交替为基础这是舞蹈音乐的特点;一个是自由而无规律的节拍,它是唱声乐作品中近似语言的宣叙调和即兴的器乐作品中的特点。
(3)大小调体系出现,并且逐步建立完善的功能和声概念。
(4)记谱法到17世纪中叶开始规范,与今天的样式非常接近。
总体特征:(1)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2)整体强调情感表现和戏剧性对比(3)细节注重装饰性,观念、手法大胆求新(4)有综合艺术的倾向二、意大利早期歌剧发展1.诞生:意大利佛罗伦萨“卡梅拉塔”1957,《达芙妮》里努契尼词佩里曲1600,《尤里迪茜》利努契尼作词,佩里谱曲,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其中运用了单声部歌曲风格的所有类型,特别是宣叙性的风格。
「西方音乐史复习大纲」
![「西方音乐史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b321db192e45361166f58b.png)
教材:《西方音乐简史》(余志刚编著)第十三章贝多芬一、问答题1.贝多芬三个时期的创作特征和代表作品。
(1)早期代表作品:前三首钢琴奏鸣曲、“悲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8号、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
创作特征:前三首钢琴奏鸣曲都有四个乐章;大胆运用小调式和转调;第二和第三首有快速的谐谑曲。
《悲怆奏鸣曲》中厚重的织体、八度的运用、突然的和声转换、简洁的动机和钢琴的音型都可能受到克莱门蒂和杜塞克的影响。
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8号可以看到海顿的影响,特别是动机运用的简洁和几乎持续不断的对位手法;贝多芬的个人风格则在主题、乐句的意外转折、非常规的转调和灵活的曲式结构上体现出来。
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慢引子把主调的出现推迟;第三乐章是快速的谐谑曲,却标记为小步舞曲;木管乐器的运用特别突出,对力度的细微变化也特别关注。
第二交响曲规模更大,第一乐章有很长的柔板引子和尾声,并在其中继续展开主要材料;广板乐章主题较多;终曲乐章是奏鸣曲式,带有主部主题额外的再现,暗示了回旋曲。
(2)中期代表作品:第三到第八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15首钢琴奏鸣曲、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
创作特征: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篇幅大为扩展,副部出现多主题,展开部比呈示部更长,并出现新主题,突然的转调、紧张的不协和音以及连续的切分所带来的动力感使乐章不断达到新的高潮,尾声也被不成比例地扩大了;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第三乐章是一首大规模的谐谑曲;末乐章则是一个大变奏曲。
《费德里奥》表达了和“英雄”交响曲类似的革命精神。
英雄主义精神也体现在“瓦尔斯坦”奏鸣曲、“热情”奏鸣曲、“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之中。
第四和第五交响曲表现了几乎是相对立的情感世界。
第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是标题交响曲的一个先例。
(3)晚期代表作品:第九交响曲、《迪亚贝利变奏曲》、《D大调庄严弥撒曲》、晚期弦乐四重奏、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 管弦乐队、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 等。
.
(四)大型的声乐题材
• 1、清唱剧(Oratorio)
• 又称神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套曲,内容富戏剧性和史诗 性。它与歌剧一样,包括合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 序曲和间奏曲等,但因清唱剧是一种只唱不演的所谓“清 唱”形式,无动作表演和布景,内容以“圣经”题材为主, 而区别于歌剧。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记》 是清唱剧的典范作品。
.
二、西方音乐史各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乐器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 • 三位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 索夫克勒斯《俄狄普斯王》《安提戈涅》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 主要乐器: •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器和管乐器两类,这两类的代表乐器有
• (二)复调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 15--16世纪音乐进入声乐复调的盛期。这一时期复调音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
阶段: • (1)第一阶段(15世纪初):勃艮第乐派,代表作曲家杜费、班舒瓦 • (2)第二阶段(15世纪中后期):法-佛兰德乐派,代表作曲家奥克冈、若
斯坎、拉絮斯 • (3)第三阶段(16世纪中叶):罗马乐派,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 • (4)第四阶段(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乐派,代表作曲家维拉尔特、A.加
布里埃利、G.加布里埃利
.
(三)德国的众赞歌(Chorale;Kirchenlied)的特点: ① 用德语代替了拉丁文演唱 ② 曲调来源于格里高利圣咏、新填词的俗乐和 新创作的音乐 ③ 演唱的形式为管风琴伴奏的众人合唱形式 ④ 开始为单音音乐形式,后来发展成四声部合 唱,主旋律在高声部。
.
4、巴洛克音乐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 •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特点:
两件:一是弦乐器――里拉(Lyre)、二是管乐器――阿 夫洛斯管(Aulos)。
.
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公元14世纪)
•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
•
公元6世纪末,各地教堂的圣歌凌乱不统一,为了规范教
堂中的圣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圣
咏,选编成两本圣咏集,这两本圣咏统一了罗马教会的仪式
西方音乐史
总复习
.
一、西方音乐史的时期划分及其音乐风格:
•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 纪)
• 音乐风格:亲近自然,遵循人类自身规律——诗歌舞三位一体。
• 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公元14世纪)
• 音乐风格:宗教音乐占统治地位。
• 3、文艺复兴音乐时期(15世纪-17世纪)
和圣咏,这就是被后人统称的“格里高利圣咏”。它是以罗
马教宗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 590-604)之名命
名的。格里高利圣歌也被称为平歌或素歌。
• (二)奥尔加农(organum)
•
在9世纪之后,格里高利圣咏中出现的“附加段”和“继
叙咏”,这种对圣咏的修饰与扩展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举措,
• (3)掌握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创作及其艺 术成就。
• 如:莫扎特艺术成就:
.
• (1)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他继承了格鲁克歌 剧改革的思想,但又与格鲁克不同,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以音 乐至上的原则创造了一部部世人为之震撼的作品,他的《魔笛》为德 国歌唱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成为喜歌剧史 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 音乐风格:宗教音乐为主,世俗音乐有所发展。
.
• 4、巴洛克音乐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 • 音乐风格:气势恢宏,音响宏大,宗教音乐为主。 •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音乐风格:严谨均衡,宗教世俗音乐平分天下。 • 6、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 音乐风格:个性化、求新求异。 • 7、20世纪音乐 (近现代音乐) • 音乐风格:多元化风格。
随后发展成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者下方依附着另一条旋
律,由此,多声部复调音乐得以产生,最早的复调音乐人们
称它为“奥尔加农”。
• (二)中世纪时期的乐派:巴黎圣母院乐派。
• 圣母院乐派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复调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
•
.
3、文艺复兴音乐时期(15世纪-17世纪)
• (一)“文艺复兴”含义“文艺复兴”一词源于 法文“Renaissance”一词,原义“再生”,实指 还人性予自由 ,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 。
.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
犹丽狄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
(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 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 典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1)通奏低音 (thoroughbass,basso continuo,又称数字低音)。
• (2)协奏风格 • (3)即兴音乐突出 • (4)音乐注入了情感因素.Biblioteka (二)歌剧的形成及其音乐形式
• 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文艺复兴时 期幕间剧、田园剧、牧歌等等中吸取养分,到巴 洛克时期形成了歌剧。
• 2、受难乐(passion)
• 清唱剧的一种。它多是根据《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受难 的记述而写成的一种清唱剧。它产生在意大利,后来在德 国的新教中得到发展。重要的作曲家是序兹。受难曲在巴 赫时代达到最高境界。
.
• 3、康塔塔
• (1)康塔塔是一种包括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 管弦乐的多乐章声乐套曲,在形式上它与清唱剧有相似, 只是规格较小,内容简单,侧重于抒情,不一定是宗教题 材,常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著名的康塔塔有巴赫的 《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等。 (2)由来 :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最早使 用康塔塔这个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 Grandi, 1575~1630)。 (3)两种形式 :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 交场合表演的小型的康塔塔(小到可以是一首咏叹调), 称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大型的,带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 奏的,在一个特定重要场合的康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