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文观测制度
水文观测系统管理制度
水文观测系统管理制度
1、地测防治水科每季度对矿井地面、井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巡视一遍,重点检查设备完好情况、分站处巷道围岩稳定情况、通风情况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机电科对井下分站设备的防爆性能、井下供电电缆和开关、每季度检查一次,杜绝失爆、破损、与相关规定不符等现象。
3、矿调度对井下设备所用传输信号的电话线每季度检查一次,不得与井下瓦斯监控线路混用,线路布设符合相关要求。
4、地测防治水科每天检查地面主控设备运行情况,数据信号传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5、发生水灾时,水文动态观测系统要24小时连续运行,为水灾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6、认真做好地表水体分布情况调查。
对于含水层露头或采动导水裂隙带能影响到的地表水体、大气降雨、水位、水量等,要坚持每月进行3次正常观测。
雨季要根据降雨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7、根据需要对井田范围内的水源井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取水量、水位、井口坐标、井的结构及井深等。
对新打的钻孔及时上台帐登记。
8、地面水文观测钻孔每月3次水位观测,雨季必要时加密观测。
9、水文地质类型属于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应当使用智能自动水位仪观测、记录和传输数据。
地面水文孔观测数据应当设置为每8小时传输一次数据,井下水文数据应当设置为每5分钟传输一次数据。
矿井涌水量观测制度
矿井涌水量观测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矿的防治水工作,为了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握我矿的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结合我矿的生产实际特作次制度。
1、要求建立永久井下水文观测站,并保证水文观测站能正常使用。
2、必须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进行每月3次的矿井涌水量观测。
3、定期对井下各密闭处的排水孔进行排水量的观测。
4、当井下各采掘地点出现淋水、涌水或突水时要及时进行出水量的观测。
5、要定期对井下各种水仓及临时性水仓进行清於(特别是在雨季到来前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於),确保各种水仓能够储存最大的出水量。
6、雨季期间要加密对井下各地点的涌水量观测次数,以便随时能够掌握井下水量的变化情况。
7、在下大、暴雨期间要派专人到井下各个可能出水地点进行涌水量的观测,发现有水害发生的可能时要立即通知调度指挥中心和相关领导,以便进行停产撤人、隐患排除处理等工作。
8、定期对采空区地表和工业广场排水沟、渠的检查,
特别是在雨季到来前和雨季期间要增加检查频率,发现有往井下灌水、渗水和水沟、渠有堵塞时,一方面要行进水量的观测,另一方面要及时向调度指挥中心和相关领导进行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水害事故隐患。
上榆泉煤矿
矿井涌水量观测制度
上榆泉煤矿。
煤矿井下探放水制度(5篇)
煤矿井下探放水制度一、探放水的原则采掘工作必须执行“八字”原则,即“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因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探水。
(1)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窑或小窑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或通过它们之前。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
(5)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7)采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或煤层与含水层的隔水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8)接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掘工作有涌(突)水预兆或情况不明时。
(9)接近其他可能涌(突)水地段时。
二、探放水钻孔布置1、探放老空水钻孔,应按巷道的设计方向在其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布置;钻孔应成组布设,其孔数视超前距和帮距而定。
(1)竖直扇形面内钻孔间的终孔垂距不得超过1.5m。
(2)水平扇形面内各组钻孔间的终孔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m。
(3)探水钻孔的最小超前距或帮距10m。
(4)一般倾斜煤层平巷的探放水孔,应呈半扇面形布置在巷道正前和上帮。
(5)倾斜煤层上山巷道探放水孔,呈扇面形布置在巷道的前方。
2、探放断层水及底板岩溶水的钻孔,必须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____个。
3、探放水钻孔除兼做堵水或疏水用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58mm。
4、巷道接近可能导水的老钻孔探水线时,应向老钻孔布设扇形探水钻孔。
5、对水压大于1MPa的断层水、陷落柱水或强含水层水,不宜沿煤层布置探放水钻孔。
三、探放水钻孔孔口安全装置探放水钻孔应安设孔口安全装置。
孔口安全装置由孔口管、泄水测压三通、孔口水门和钻杆逆止阀。
(必要时安装)等组成。
1、孔口管的安装与固定:(1)选择岩层坚硬完整地段开孔,孔径应大于孔口管直径1-2级,钻至预定深度后,将孔内冲洗干净。
注浆使孔口管(管周围应焊扶正肋骨片)与孔壁间充满水泥浆。
矿井水质动态观测制度范本
矿井水质动态观测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预防水害事故,及时掌握矿井地下水动态,提高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水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工作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二、观测内容与方法1. 观测内容(1)地下水水位:观测井口水位、观测孔水位、隔水层水位等;(2)地下水流量:观测井口流量、观测孔流量等;(3)地下水水质:观测水质类型、pH值、溶解氧、浊度、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等指标;(4)其他相关参数:观测岩层渗透性、含水层厚度、隔水层稳定性等。
2. 观测方法(1)采用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相结合的方式;(2)人工观测:定期进行现场观测,记录相关数据;(3)自动观测:安装水质自动监测仪器,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三、观测周期与频率1. 在未掌握地下水动态规律前,应当每周进行1次全面观测;2. 待掌握地下水动态规律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测周期,但不得少于每月1次;3. 遇有特殊情况(如降雨、矿井涌水异常等),应立即进行临时观测。
四、观测资料管理1. 观测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在观测日志中;2. 观测日志应当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汇总、分析观测数据;3. 观测资料应当及时上报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为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提供依据;4. 观测资料应当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
五、观测人员培训与责任1. 观测人员应当具备水文地质专业知识,熟悉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2. 观测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观测技能;3. 观测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4. 观测人员发现矿井涌水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报告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六、观测设备维护与检修1. 观测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观测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修复,不得影响观测工作;3. 观测设备更新换代时,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先进设备。
七、监督检查与考核1. 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水质动态观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 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考核;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一、引言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是水资源勘查、水文预报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准确的水文地质观测数据对于水文地质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仪器设备的准备1. 确保所需测量仪器设备完好无损,同时检查仪器设备的校准情况;2. 根据观测工作的需要,准备相应的配套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等。
三、现场勘测前的准备1. 根据任务要求,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并分析现场环境和地质条件,确定观测点位;2. 现场前,做好必要的实地调研工作,了解地形、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基本信息,确保观测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放位置和布设方式。
四、现场操作流程1. 携带所需仪器设备到观测点,根据测量方案进行布设;2. 针对每个观测参数,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准确安装和调试;3. 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4. 完成校准后,进行数据采集的设置和调整,确保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完整性;5. 针对不同的观测参数,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6. 完成数据采集后,及时复核所采集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7. 按照任务要求,及时处理和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备份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五、现场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现场观测操作时,应确保安全第一,注意个人防护,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2.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 在操作过程中,应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4. 在观测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际情况和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5. 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不得随意更改观测参数和操作方法;6. 在观测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数据整理、筛选和计算等;2. 对初步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加工,得出相关水文地质参数;3.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统计分析;4. 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制度
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制度一、总则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是指在矿山建设、生产及废弃期间,对矿山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保护,以确保矿山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水文地质管理制度是矿山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二、管理范围矿山工程水文地质管理范围包括矿山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的监测、评价和预警工作,以及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1.依法合规:水文地质管理工作要坚持依法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合法有效。
2.科学规划:水文地质管理工作要科学规划,根据矿山的特点及环境要求,合理制定管理方案,确保管理措施可行有效。
3.防治结合:水文地质管理工作要注重防治结合,抓好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预防性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4.全员参与:水文地质管理工作要全员参与,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管理内容1.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监测(1)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监测是指对矿山地质、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了解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2)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监测和地表水监测等内容,监测指标包括水质、水位、地下水位、水文地质等。
2.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评价(1)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评价是指对矿山建设、生产及废弃过程中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为矿山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评价内容包括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现状评价、变化趋势评价和影响预测等,评价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矿山水文地质环境保护(1)矿山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建立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矿山环境监管,保护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系统工程。
(2)矿山水文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包括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矿山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提高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恢复能力,确保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5篇)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一)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查阅图纸、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必须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填绘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2)是指对水文地质工作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它的目的是确保水文地质工作的高效运行和科学发展,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质量。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明确水文地质工作的组织架构和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各个环节衔接协调。
2. 工作流程和标准:制定水文地质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矿井探放水检查制度
矿井探放水检查制度1. 引言矿井探放水检查制度是为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确保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
矿井的探放水工作是矿井开采过程中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探放水检查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消除矿井水患事故,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2. 探放水检查的目的矿井探放水检查的目的是确保矿井探放水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矿井的畅通与安全。
具体目的包括:1.监督和检查矿井探水、放水的施工过程,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2.及时发现和解决探放水工作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3.提高矿井水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4.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水患事故的发生。
3. 探放水检查的内容探放水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 探水井施工的检查探水井是矿井探水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探水的结果。
探水井施工的检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探水井的选址和布置是否合理;•井筒的材质和结构是否符合要求;•井深和直径是否满足工作需要;•井壁的支护是否牢固可靠;•井筒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井底的渗水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3.2 探水工作的检查探水工作是对探水井进行一系列操作,以获取矿井水信息的过程,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
探水工作的检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探水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探水参数是否准确;•控制探水速度和深度,避免井底扰动;•对井水进行取样和测试,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探水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3.3 放水工作的检查放水工作是根据矿井水资源利用和环境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水的控制和处理的过程。
放水工作的检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放水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放水参数是否准确;•控制放水速度和流量,避免矿井内水位过高;•监测放水效果,及时调整放水措施;•制定放水预案和应急预案,确保矿井内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4. 探放水检查的方法为了落实探放水检查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检查:1.定期检查: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对矿井的探放水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按时进行。
矿井探放水管理制度
矿井探放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探放水管理,预防和减少矿井水害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煤矿矿井的探放水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探放水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体系。
第四条矿井探放水工作应由矿井防治水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实施,其他有关部门协同配合。
第五条矿井探放水工作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防治水水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二章探放水组织与管理第六条矿井应设立防治水管理机构,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应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条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应制定矿井防治水规划,明确防治水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
第八条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矿井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定期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监测、分析与评价。
第九条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探放水培训,提高矿井探放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
第十条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应制定矿井探放水技术规范,明确探放水的方法、程序、要求等。
第十一条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矿井探放水设备管理制度,确保探放水设备安全、可靠、有效。
第三章探放水工作程序与要求第十二条矿井在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之前,应进行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和掌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第十三条矿井在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之前,应制定探放水计划,明确探放水工作内容、时间、责任人和要求。
第十四条矿井在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过程中,应按照探放水计划进行探放水工作。
探放水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探放水数据准确可靠。
第十五条矿井探放水工作应采取综合探测方法,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等。
探放水工作应确保探测范围全面、准确。
第十六条矿井探放水工作应做好记录,及时整理、分析探测数据,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七条矿井在发现水害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
水文动态观测系统管理制度
李雅庄煤矿水文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1、地测科建立专项水文监测台帐,每季度对矿井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巡视一遍,重点检查设备完好情况、分站处巷道围岩稳定情况、通风情况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由地测科、机电科、通风区监测组专人定期对井下各水文监测设备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重点对井下分站设备的防爆性能、井下供电电缆和开关、地面信号传输电话线每季度检查一次,杜绝失爆、破损、与相关规定不符等现象。
3、矿调度技术中心组对井下设备所用传输信号的电话线每季度检查一次,线路布设符合相关要求。
4、井下设备实行责任区管理保护,由所在区队负责,不得无故停电、移动分站设备、挪动电缆等,对发现的巷道破坏、积水等情况要及时上报地测科,由地测科落实通风监测组及时维护,严禁往钻孔中排水。
5、地测科每天检查地面主控设备运行情况,数据信号传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6、地测科每月对观测数据分析整理一次,并绘制观测数据折线图,分析本月各水文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并将分析结果与矿井采掘实际、井下排水情况进行总结。
预测预报下一个月主要采掘活动对强含水层的影响范围,最终存档保存。
7、地测科负责地面各水文监测孔的正常传输,针对定时不能传输的水文监测孔进行维护和续费。
对于彻底损坏或不能正常维修的水文监测孔,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护使用。
并对井上各水文监测孔形成定期检查台帐。
保障水文监测系统的监测有效,更好的服务矿井安全生产。
8、发生水灾时,地测科要24小时对水文动态观测系进行分析,为水灾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地测部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地测部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地测部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具体责任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地测部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负责人要对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安全生产目标负责,并确保目标的实现。
2. 安全生产组织责任制:负责组织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3. 安全生产人员责任制:水文地质观测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作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 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制:地测部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监督机构要加强对水文地质观测作业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5. 安全生产教育责任制:地测部要加强对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安全生产奖惩责任制:对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和造成事故的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惩罚。
通过建立和完善地测部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 1 页共 1 页。
探放水制度
xxxxx探放水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规范xxxxx(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矿井探放水工作,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矿井应当定期对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巷道和井筒进行充水条件分析,做好年、季、月水害分析预测预报。
第三条对矿井受水害威胁的区城,应当采用钻探、物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1、对松散层孔隙含水层,要查清松散层岩性、厚度、水位埋深(标高)、分布范围、水文地质参数、水质、底板起伏形态、风化基岩与正常基岩的厚度和岩性、松散含水层与地表水、基岩含水层的补给关系以及补给量。
2、对基岩裂隙含水层,要查清基岩含水层岩性、厚度、成因、水位埋深(标高)、分布范围、水质、水文地质参数、底板起伏形态,与地表水、松散含水层的补给关系以及补给量等。
3、对老空积水区,要查清老空区的开采层位、位置、范围、性质、水位标高、积水量、补给量、水质、底板起伏形态、与采掘工作面的空间关系等。
4、对底板岩溶含水层,要查清岩溶含水层的层位,岩性、厚度、水位标高、水质、水文地质参数、原始标高、煤层以下隔水层的厚度、岩性、完整性、强度以及采动对底板破坏程度等。
5、对地表水,要查清地表水与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巷道的空间关系、水量、隔水层的岩性及厚度、水位标高、水质、水文地质参数、与井下是否存在联系以及采动造成的影响等。
第四条矿井充水条件基本查清时,对可能有水害的地段进行有掘必探。
二、探放水原则第五条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探放水:1、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邻煤矿。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
3、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
4、接近可能与河流、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
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7、采掘破环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
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
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
是指针对煤矿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从而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地质水文数据收集和监测:建立煤矿地质水文监测网络,收集煤矿相关地质水文数据,包括水位、水质、地下水流动情况等。
2. 地质水文分析:针对收集到的地质水文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估、水文地质问题的识别等,研究煤矿地质水文特征和规律。
3. 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基于地质水文分析结果,建立煤矿地质水文预报预警系统,包括预报模型的建立和算法的优化,以及预警指标的设定和参数的调整等。
4. 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及时发布煤矿地质水文预警信息,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包括疏散人员、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等。
5. 定期评估与改进:定期对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通过建立和实施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能有效提前预警和防范煤矿地质水文灾害的发生,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同时,也能为煤矿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探放水管理制度范文(2篇)
煤矿探放水管理制度范文1、为了加强水害防治技术管理,给防治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规定等,结合我矿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制定本制度。
2、各级领导及各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执行《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执行《黄岩汇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的各项措施。
3、成立抢险队伍,负责本矿的抢险救灾工作。
4、必须采用观测、物探、钻探、化探等方法,解决本矿生产中的水害问题,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2、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掘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认真落实《水患停产撤人制度》。
3、在矿井施工期间应收集齐全有关本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4、在施工期间进行注浆、及探放水时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对井下涌水观测应每月不少于三次,并将观测资料收集、整理、档存作为防治水工作基础资料。
6、每次降大到暴雨后应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并做好观测记录。
7、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8、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的实施,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煤矿探放水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煤矿的水文环境安全,确保矿井生产安全和产能恢复,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探放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探放水是指对煤矿进行水文勘探、排水和防范各类水患的工程活动。
第四条本制度目的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并建立健全煤矿的探放水管理制度。
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程,加强对探放水工程建设的管理,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长期稳定运行。
第二章探放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第六条探放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应当符合以下原则:(一)根据煤矿开采和生产的需要,合理确定探放水工程的规模和建设要求。
煤矿探放水管理制度
煤矿探放水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平安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确保矿井平安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探水线、警戒线的规定1、井下积水区必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按规定标出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位置,井下探放水必须从探水线开始进行探水前进。
2、探水线应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水文地质条件及资料的可靠程度以及采空区、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的情况等因素确定。
3、对本矿井开采的老空、老巷、水窝等积水区,有较可靠的图纸作依据,探水线至积水线的最小距离为40m,警戒线由探水线平行外推20m划定。
4、对虽有一定图纸资料作参考,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的,探水线至推断的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m,警戒线由探水线平行外推50m划定。
5、积水区资料不清楚,依靠调查分析判别的,探水线至推断的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0m,警戒线由探水线平行外推80m划定。
6、对水压小于IMPa,断层的探水线,由断层所留设的防水煤柱至少向外推20m作为探水线。
7、石门将揭露含水层时,探水线至含水层的水平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垂直距离应根据水压和隔水层的岩性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其最小距离。
第三条探放水设计要求1、说明探放水地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和水压,并确定探水线。
2、介绍探放水地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3、说明探放水巷道的位置、断面规格、支护形式、水沟及巷道坡度等情况。
4、确定探水钻孔的超前距离。
5、确定探水钻孔的孔数;各个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孔径;6、水量较大时,钻孔要在钻进10m之前,安装灵活可靠的抗压能力在IMPa以上的水闸门,防止出水后水量难以控制。
7、孔口套管必须用水泥注浆固孔,而且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不小于4MPa,稳定时间大于30分钟。
8、提供积水区平面图、探水钻孔布置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
9、探放水设计应满足《井下探放水技术标准》(MT/T632-1996)要求。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文地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观测设备的安装、操作人员的操作、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第三条规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和术语应按照国家标准或相应规范中的定义解释。
第四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按照科学、专业、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第二章观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第一节观测设备的选择第六条在选择观测设备时,应根据观测任务的不同需要,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并参考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
第七条观测设备的选用应符合以下原则: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维修方便、成本适中。
第八条选用设备的型号、规格、产地和生产厂家等应详细记录,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二节观测设备的安装第九条观测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设备安装前应对安装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环境符合设备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电源等。
第十一条设备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地质状况较稳定、水文地质特征较典型的地点,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十二条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正确安装设备,并进行测试和校准。
第十三条安装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停止安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设备厂家报告,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安装完成后,应将安装情况、设备校准结果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一节操作人员的要求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水文地质观测和仪器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观测方法和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并熟悉设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服从观测任务的安排,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第二节设备操作要求第十九条设备启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例如电源是否接通,传感器是否连接正确等。
矿井探放水管理制度(5篇)
矿井探放水管理制度1、煤矿采掘生产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探掘分离,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2、井下探放水工作应执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综合探测手段。
3、必须收集齐全相关水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采掘平面图上、矿井充水性图上要标明积水范围、积水量、探水线及警戒线,标明排水设施及排水路线以及水灾避灾路线。
4、各生产矿井在每个开拓、掘进、回采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与作业规程相对应的防治水设计,设计中要明确老空水、小窑水、采空水区域,探放水孔位置、角度、个数等参数及相关图纸,分析与现有开采作业场所的关系,制定具体安全技术措施,设计、措施要经会审,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严禁顶水作业。
5、日常井下开拓、掘进工作面(探水警戒线以外的区域)探放水作业必须先行进行物探超前探测,查明区内断层、陷落柱等产状、位置、含(导)水性。
物探要有设计,并经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批准后方可施工,综合物探索成果由总工程师组织会审。
6、钻探工程必须编制专门设计,对钻探目的、钻孔位置、参数、结构、孔口固定及耐压试验、防喷装置、取芯、封孔、水文观测、防排水措施等主要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说明,设计必须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
7、日常井下开拓、掘进工作面,必须在物探先探,钻探验证,经验收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开拓、掘进工作面进行钻探验证时必须保证掘进中心水平上不得少于____个孔、在垂向上每____米至少布置一个探放水孔。
回采工作面在物探资料可疑点进行钻探验证的基础上,延顺槽方向每____米应保证一个钻探验证孔。
在井下进行综合探测时,物探资料未连续覆盖或两种物探成果相互矛盾时,必须按照超前探放老空水进行钻探探放水设计施工。
8、受奥灰水影响或地下水源较多的矿井,矿井或其上级煤炭集团公司要建立水化学实验室,因条件不足无法建立水化学实验室的矿井可就近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化探;新水平或新采区未取得化探成果的不得进行掘进或回采。
水文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水文地质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矿山水文地质工作是研究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制订矿山防治水规划方案,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为做好矿山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山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矿山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结合公司的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水文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由始到终全过程的水文地质工作。
第三条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1、开展矿区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补充勘探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2、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或专门报告。
3、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预报和防探水。
4、开展矿区专门防治水的水文地质工作。
5、负责修改矿井地质报告中的水文地质部分。
6、为补充和改善矿区(采区)生产、生活供水,进行调查、勘探,提供水源资料。
7、根据需要开展矿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
8、加强矿井水文地质的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引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加以发展、创新。
第二章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第四条水文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基础,是公司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在矿山生产中起到保证、指导和监督、验收职能作用。
公司在生产技术科设水文地质组,负责公司的水文地质工作。
第五条公司应依据矿山生产实际需要,择优选配具有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水文地质工作。
第三章职责范围第六条做好矿山基建、生产中的水害预测预报、矿井探放水、矿井防治水的设计,计划编制及工程施工管理,保证矿山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和顺利进行。
第七条开展矿山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加强矿区边部、深部及外围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不断研究矿山水文地质条件,为扩大矿山远景和生产规模,提供水文地质技术支持。
第八条及时、准确地进行水文地质编录、地下水动态观测,为编制矿山采、掘设计和计划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第九条贯彻执行矿山防治水总体规划方案、各项水文地质技术规程,负责采、掘工程的技术指导、监督工作。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操作规程(三项管理制度)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操作规程(三项管理制度)一、上岗条件(一)矿井观测工必须由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并经过专业技术人培训的人员担任。
(二)掌握矿井征用土地观测、试验仪表和器具的使用方法,按规定校验、保养和使用。
(三)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汇总、统计中弄虚作假。
二、水文地质观测(一)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地面水文地质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合《煤矿防治水细则》的要求。
(二)地表水观测。
观测项目投资与地表水调查含水内容相同,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三)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
雨量器、自计纱门应保持清洁。
(四)观测要求:1、观测降雨量记至0.1毫米,不足0.05毫米时可不作记载。
2、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3、降水间隔等于或小于15分钟可看作一次降水,间隔15分钟以上可看作两次降水。
(五)降水量观测记录的统计1、每日观测完毕后,应检查侦测记录薄各段(或各次)水量记录是否正确、齐全,发现有错误或不全时,应根据实际状况加以改正。
2、月终时应在降水量统计表中填写旬、月、日最强降水量及出现日期。
3、查清井田范围内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包括塌陷积水区)的江水渗透情况、疏水能力,对渗透情况,要在井下设点观测,并对地面相关水体、水量等进行监测。
(六)地表水位观测站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1、观测站应建立在墙体牢固,观测适于并标志性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2、实测观测站基面坐标、高程,测定不同海水面的断面积,以便计算不同水位的过流量。
实测水位标尺标高。
(七)对地面井、泉、水文钻孔、河流、渠道、湖泊、水塘、监测网水库及塌陷积水区等建立的观测站,要统一编号,所设置的固定观测标尺及测量坐标和标高,每复测一次,发现有变化须随时补测。
(八)径流体的水位观测,必须使用水位标尺或自计水势水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慧祥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水文观测制度
编制单位:地测科
编制时间: 2014年元月
地面水文观测制度
1、认真做好地表水体分布情况调查。
对于含水层露头或采动导水裂隙带能影响到的地表水体、大气降雨、水位、水量等,要坚持每月进行3次正常观测。
雨季要根据降雨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2、认真做好降雨量观测,并做好记录,建好台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分析天气变化趋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3、根据需要对井田范围内的水源井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取水量、水位、井口坐标、井的结构及井深等。
对新打的钻孔及时上台帐登记。
4、地面14703水文观测钻孔每月3次水位观测,雨季必要时加密观测,并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时登记上台帐。
5、进行观测工作时,应当按照固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测完,并注意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
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应当有2次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2 cm,取值可用平均数。
测量工具使用前应当校验。
水文地质类型属于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应当尽量使用智能自动水位仪观测、记录和传输数据。
矿井涌水量观测制度
牢固树立以防为主的思想,加强矿井各地点涌水量观测,发现异常,预先进行水害预报和采取有效措施。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每月进行3次涌水量观测。
雨季要根据降雨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认真做好记录,建好台帐,分析涌水量变化趋势,发现异常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当每日观测1次。
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当每隔1-2 h观测1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间观测。
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穿过与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空积水区时,应当每日观测涌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
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