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不同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分析

作者:梁亮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7年第01期

摘要:试验随机选取24头30日龄(体重范围为7.5~9.0 kg)健康仔猪,16头健康后备母猪。24头小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头;16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头;各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仔猪和母猪的试验1组接种猪瘟疫苗A,试验2组接种猪瘟疫苗B。疫苗在0 d进行首免,30 d进行二免。每头接种2 mL。仔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15、30、60天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母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30、6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结果表明,不管仔猪还是母猪,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A和B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从总体上来看,两种猪瘟疫苗免疫60 d后都能使仔猪和后备母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关键词:猪瘟疫苗;抗体阻断率;免疫效果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11-02

猪瘟(HC)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全身泛发性小点状出血及脾梗死。该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由于猪瘟病毒的高致病力和高致死率,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猪感染高致病力毒株后在潜伏期就可以造成传染,经历急性猪瘟或亚急性猪瘟的猪在出现症状前大量排毒,但耐过后的猪只体内有明显的猪瘟抗体,且不再排毒。感染温和性毒株的猪呈慢性感染,在病死前会长期或间歇性地排毒。怀孕母猪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木乃伊胎或产出弱胎、畸形胎等。先天性感染低毒力病毒的结果是产出持续性感染的仔猪,仔猪出现免疫耐受,不表现任何症状而向外排毒。

在预防过程中,疫苗的效价高低是免疫成败的关键。低效价的疫苗免疫后猪体产生的抗体不足以抵抗野毒的侵袭,接种猪虽不发病,但终生带毒、排毒,这给净化猪群造成极大障碍。因此许多猪场在实际防疫工作中都采用加大免疫剂量来解决这一不足,但疫苗种类的选择也与猪瘟免疫效果密切相关[1-6]。本试验采用两种猪瘟疫苗分别对仔猪和母猪进行免疫,并使用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来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猪瘟病毒抗体对病毒的阻断率,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哪种疫苗免疫效果更佳,以便为今后猪瘟疫苗的选择提供参考。

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是用来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是用猪瘟病毒抗原包被的微量反应板,利用阻断ELISA原理来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猪瘟病毒抗体。如果被检样品中存在猪瘟病毒抗体,它们就会阻断辣根过氧化物标记的抗

猪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猪瘟病毒抗原的结合可以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与底物的显色程度进行判定,即用酶标仪在单波长450 nm或双波长650 nm测定该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当被检样品中含有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结果)时,显色就会变浅,当被检样品中不含有抗猪瘟病毒抗体(阴性结果)时,显色就会变深。样本的阻断率可以通过450 nm波长样本吸光度与阴性对照吸光度的比值来确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福州长乐罗丰猪场随机选取24头30日龄(体重范围为7.5~9.0 kg)的健康仔猪及16头健康后备母猪。

1.2 血清采集

仔猪用前腔静脉采血法、母猪用耳静脉采血方法,析出血清,在4 ℃下保存。

1.3 主要试剂

猪瘟病毒抗原包被的ELISA反应板、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辣根过氧化物标记的抗猪瘟病毒的酶标抗体、样品稀释液(洗涤液10X、TMB底物、终止液)。

1.4 器材

微量移液器,10~1 000 μL的精密或多道微量移液器,一次性移液器吸头,量筒(500 mL,配制洗涤液用),96孔酶标仪,纯化水(去离子水或双蒸水),滴加和吸去洗涤液的设备,可以盛装液体和消毒液的容器,湿盒或密封反应板用的封条,涡旋混合装置,离心管或微量试管。

1.5 试验方法

仔猪和后备母猪的试验1组均接种猪瘟疫苗A,试验2组均接种猪瘟疫苗B。疫苗在0 d 进行首免,30 d进行二免。每头接种2 mL。仔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15、30、6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母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30、60天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检测用的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使用和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6 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和表2可知,无论是仔猪还是后备母猪,试验1组(猪瘟疫苗A)的免疫效果均略高于试验2组(猪瘟疫苗B)。注射猪瘟疫苗A的仔猪的被检样本猪瘟抗体阻断率从43.0%上升至72.8%,而后备母猪被检样本猪瘟抗体阻断率从74.8%上升至76.5%;注射猪瘟疫苗B的仔猪的被检样本猪瘟抗体阻断率从46.7%上升至76.1%,而后备母猪被检样本猪瘟抗体阻断率从78.4%上升至81.3%。统计分析表明,不管仔猪还是母猪,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A和B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从总体上来看两种猪瘟疫苗免疫60 d后都能使仔猪和母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3 小结与讨论

在本试验中,注射猪瘟疫苗A的仔猪的被检样本猪瘟抗体阻断率从43.0%上升至72.8%,而后备母猪被检样本猪瘟抗体阻断率从74.8%上升至76.5%;注射猪瘟疫苗B的仔猪的被检样本猪瘟抗体阻断率从46.7%上升至76.1%,而后备母猪被检样本猪瘟抗体阻断率从78.4%上升至81.3%,表明疫苗A或B对母猪的免疫效果的提高并不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疫苗的质量方面。在实际应用中,疫苗从药厂冷库发出直至注射到猪体内,要经过一个运输转运过程。由于中间环节多、情况复杂、温度变化无常、疫苗时融时冻,其质量无法保障。

要提高实际应用中疫苗的质量,必须加强运输系统的冷藏设施建设,从药厂到县级站用冷藏车运输;从县级到基层保证配备冷藏保温箱,加强对生物药品的管理,没有冷藏设施的一律不准经营疫苗,避免疫苗出厂后时冻时融的状况出现。同时在县级动物防检机构内要设立疫(菌)苗检测室,定期检测或对每批疫苗进行效价测定,以确定免疫注射的剂量。

(2)母猪的体质方面。后备母猪的免疫机制较仔猪更加完善和健全,对抗不同程度的猪瘟病毒的抵抗力更强。试验所用的猪瘟疫苗A和B有可能对弱体质的仔猪有较强的免疫效果。

(3)操作规程的规范问题。在实际注射操作中,要特别注意部位、针头、剂量和消毒等四个问题。①注射部位。在防疫注射中,防疫人员一般仅注意猪体部位,但更重要的是解剖部位,要把疫苗注射到肌间。因此要把握好注射角度和深度,针头应与猪体成60°为宜,深度应根据猪体大小和肥瘦程度而定,要以达到肌肉深部为佳。②针头的问题。不仅要重视一猪一针,也要重视针头长度和粗细,要因猪而异。③注射剂量。一般在注射器上固定,注射时剂量一定要足。④消毒。注射部位消毒宜用2.0%~3.0%的碘酊,4.0%以上碘酊容易使疫苗失去活性。针头要做到一猪一针一消毒[7-9]。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