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标准正态函数计算方法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标准正态函数计算方法分析

大 气 环境 影 响预 测 中标 准 正 态 函数计 算 方 法分 析
李玉文 , 张蕾 , 隋祥
(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 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0 4 ) 50 0

要: 污染物在空 间中满足正 态分布规律是现有法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模 式的前提假设 , 准正 态函数的计 标
算方法制约着大气预测 结果 的精度 与速度 。本 文按 照 目前流行 的三种算 法, 用 V . E 使 B N T统一编 写 了正 态函
前言 刖置
1 正态概率分布 函数 的定义及变形 止态戳翠分干 幽缀 明疋义苁叟彤 b
正态概率分布函数 的定义式为 : 现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的预测方法的法规体系 是以高斯模式为基础制定 的。其 中, 污染物在空间 ( : fe s 士 一 ) 譬 () 1 0 ‘ ∞ 中满足正态分布规律是该体系的一条重要假设和前 做恒等变形如下 : 提, 因此 在该 预 测模 式 体 系 中反 复 涉及 正 态 概 率 分 布函数的计算问题。计算标准正态 函数通常不宜采 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中的“ 查表法 ” 要得到 , 连续的计算结果必须使用计算机程序来进行近似计 0 +2 广 等 .  ̄r’ 0 50 e ( 2 ) 算。而概率分布 函数 的计算程序不仅严重制约整体 在用计算机求解上述函数时需要对一项进行近 预测的计算速度 , 其计 算精度也对预测结果产 生直 接影响,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满足要求大气环境影响 似计算。流行 的计算方法有变步长积分法和误差 函 数计算法 。 预测需要、 计算速度快 的正态概率分布计算程序。
维普资讯
第3 2卷第 5期 20 0 7年 5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 R0N 匝N1 L SCⅡ£ NCE AND ANAGEM ENT M

环境影响评价9-大气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9-大气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5.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5.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湍流扩散与正态分布的基本理论:气体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一面随大气整体飘移,同时由于湍流混合,使污染物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稀释,其扩散程度取决于大气湍流的强度。

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其危害程度在于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其持续时间,大气扩散理论就是用数理方法来模拟各种大气污染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扩散稀释过程,用数学模型计算和预报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研究物质在大气湍流场中的扩散理论主要有三种:梯度输送理论、相似理论和统计理论。

针对不同的原理和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大气扩散数学模型。

由于数学模型建立时作了一些假设,以及考虑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对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影响而引入的经验系数,目前的各种数学模式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应用较多的是采用湍流统计理论体系的高斯扩散模式。

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污染物在湍流大气中的扩散模型。

假定从原点释放出一个粒子在稳定均匀的湍流大气中飘移扩散,平均风向与x 轴同向。

湍流统计理论认为,由于存在湍流脉动作用,粒子在各方向(如图中y 方向)的脉动速度随时间而变化,因而粒子的运动轨迹也随之变化。

若平均时间间隔足够长,则速度脉动值的代数和为零。

如果从原点释放出许多粒子,经过一段时间T 之后,这些粒子的浓度趋于一个稳定的统计分布。

湍流扩散理论(K 理论)和统计理论的分析均表明,粒子浓度沿y 轴符合正态分布。

5.2.1.1 连续点源烟流扩散公式有风时( )点源扩散模式假定:烟羽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遵循高斯分布。

3.411ya y a X +=γσ15.222HX a z +=γσ c(x,y,z) ---- 空气污染物浓度, mg/m3; He----有效排放高度, 和 分别为烟囱的几何高度和抬升高度。

Q ---- 污染物源强, 即释放率, mg/s;u ----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速度, m/s; p 为风速高度指数, 为10m 高度的年均风速 σy 、σz ---- 分别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散参数 γ1、α1、γ2、α2 ----称为扩散系数, 与大气稳定度有关. X---- 距排气筒下风方水平距离, m p 为风速高度指数,为10m 高度A. 下风向地面处(z=0)浓度:B. 下风向地面轴线浓度: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距离: 式中, ──稀释系数]}2)(exp[]2)({exp[)2exp(2),,(222222ze z e y z y H z H z y u Q z y x C σσσσσπ+-+--⋅-⋅⋅=H H H se∆+=sH H ∆10u )2exp()]2(exp[)(),,(2222zy z y He Y U Qz y x c σσσσπ-⋅-=z e z y Hu Q x C σσσπ-⋅⋅=P uH e Q C e m ⋅=πzy P σσ= z qz e m P H x =小风和静风扩散模式:小风:1.5m/s>0.5m/s 静风:<0.5m/s假设: , , ,Q =常数,u =常数 v =w =0, ,则污染物地面浓度 为 :式中,熏烟模式: 海岸线熏烟模式: 丘陵、山区扩散模式: 干沉积(颗粒物)模式: 湿沉积及化学迁移的修正: 线源、面源、体源模式: 长期浓度和日均浓度计算公式:烟气抬升公式:(1) 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 >2100kJ/s , >35K式中, n0 ──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n1 ──烟气热释放率指数; n2──烟囱高度指数; Qh ──烟气热释放率,kJ/s ;H ──烟囱几何高度,m ,若>240m ,取H =240m ; pa ──大气压力; Qv ──实际排烟率,m3/s ; ──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 ──烟气出口温度,K ;T a ──环境大气温度,K ;u ──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m/s 。

大气环评

大气环评
y z 分别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散系数,它们是下风
距离x及大气稳定度的函数 He是有效排放高度,m
精品课件
2 高空存在逆温层
k
F
nk
exp
2nh He
2
2 z
2
exp
2nh H
2
2 z
e
2
一、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下式中的k=4;三级评价项目可取k=0
精品课件
3 地面最大浓度
污们染一物般浓并度不分水 恶类平化:,空自在气然维质源持量和正,人常人人为们的们源活生也态无影平法响 衡有环大条效境气件的科污下控学染研预,制究测他它和与
动功能 范围 控制的工作中
大气污染源
分为固定源 工业源、生活源和 局地源和 点源、面源、
和移动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区域源 线源和体源
瞬时排放点源、连续排放
精品课件
第五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 评价范围
1 等级划分 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 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 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 ,确定1-3 个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然后计算 其Pi值,取其中最大者确定评价等 级。
精品课件
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范围
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 此外还应考虑 评价区内和评价区边界外有关区域的地 形、地理特征及该区域内是否包括大中 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 保护敏感区。
律以及主要气象参数与结构变化,及 其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效应 2 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 排放总量的控制限度,可能发生的大 气污染风险事件及其影响程度和概率 3 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的大气污染混 沌状态及其临界风险与敏感生态问题
精品课件
三、大气环境状况调查
图集的收集及划定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大气污染源调查和统计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一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内容概述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即正确推断各种条件下污染物浓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通常采用模式预测法即大气扩散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所谓大气扩散模式,就是以大气扩散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为基础,将各种污染源、气象条件和下垫面条件模式化,从而描述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转化的数学模式。

按经典的划分法,数学方法可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Taylor理论的“统计理论”;第二类是假设湍流通量正比于平均梯度的所谓“梯度理论”;第三类是基于量纲分析的“相似理论”。

上述方法通常都是需要进行数值计算,因此,在工程上尚未达到普遍应用的地步。

但是三大理论中的有关内容,却经常在工程中应用。

例如,利用“统计理论”确定扩散参数或利用“相似理论”确定参数化公式中的相似参数等。

主要的大气扩散模式有高斯模式、赫一帕斯奎尔模式、萨顿模式等。

在工程和环评实践中最普遍应用是基于统计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正态模式(即Gauss模式)。

正态扩散模式的前提是假定污染物在空间的概率密度是正态分布,概率密度的标准差亦即扩散参数通常用“统计理论”方法或其他经验方法确定。

正态扩散模式之所以一直被应用,主要因为它有以下优点:①物理上比较直观,其最基本的数学表达式可从普通的概率统计教科书或常用的数学手册中查到;②模式直接以初等数学形式表达,便于分析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数学推演,易于掌握和计算;③对于平原地区、下风距离在10km以内的低架源,预测结果和实测值比较接近;④对于其他复杂问题(例如,高架源、复杂地形、沉积、化学反应等问题),对模式进行适当修正后,许多结果仍可应用。

但是在应用时应当注意,常用的正态羽扩散模式实质上已假定流场是定常,不随时间变化的;同时在空问是均匀的。

均匀意味着:平均风速、扩散参数随下风距离的变化关系到处都一样,在空间是常值。

这一条件加上正态分布的前提,限制了正态扩散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目录
• 引言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概述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案例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定义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 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进 行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 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0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 发展
政策法规的完善与更新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相 关的政策法规,明确评价标准、程序和 要求,为导则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VS
法规的动态更新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 断发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将进行 动态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提高公众参与度
优化资源配置
评价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 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评价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0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概 述
导则的制定目的和依据
制定目的
为规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控制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促进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评价流程
本案例采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规流程,包括现状调查、预测、评估和提出减缓措施等 步骤。
评价结果
通过本案例的评价,发现火电厂项目在正常工况下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 小,但仍需采取适当的减缓措施,如安装烟气处理设施、加强管理等。
案例二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概述
本案例针对一个拟建的高速公路项目,对其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进行预测和评估,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内容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内容

根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新导则的规定,结合该区域的污染气象特征,采用逐日逐时的方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本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小时地面浓度及出现位置(前10个高浓度值),最大小时均浓度分布图(最大值),各关心点1小时最大落地浓度;以及可能出现超标浓度的概率和次数;
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各关心点日均最大落地浓度;以及可能出现超标浓度的概率和次数;
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最大年均地面浓度出现位置(前10个高浓度值),各关心点年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值,年平均浓度分布图;
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1. 生态影响评价方法:根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对环境变化或人为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2. 模型预测方法:采用数学模型或计算机仿真模型,预测沿岸或水域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3. 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环境参数,对环境影响的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预测。

4. 专家咨询方法:通过专家调查、问卷调查、专家会议等方式,获得专家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意见。

5. 地质考察方法:研究地质、地貌、岩石等地质场地的特点,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6. 环境监测方法:通过环境监测,研究和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

7. 性质分析方法:通过对污染物性质和环境介质特征的分析,评估环境影响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技术介绍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技术介绍

5.6.4
5.6.4.1
5.6.4.2
5.6.4.3
5.6.4.4
5.6.3.1
5.7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5.7.1 现有例行监测资料分析 收集评价区及界外区个例行大气监测点的近三 年监测资料。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数据统计规定,分别统计分析各个监测点不同 取值周期的浓度均值,如年均浓度、日均浓度、 小时平均浓度等,按照区域相应执行的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评价长期浓度、短期浓度(日均浓度或 小时平均浓度)达标情况(或超标情况、最大超 标倍数)和变化趋势。


统计分析一定周期内,短期浓度(日均、小时) 的超标率情况。 分析不同季节(取暖期和非取暖区、或春夏秋 冬季节)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水平的变化情况。 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应对其 采用的监测方法、仪器性能、监测频次等数据的 有效性予以说明,评估数据质量;当项目同时开 展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应对历史资料与现状监 测结果的系统误差进行评估、说明。
式中: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 Coi —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Coi 一般选用GB3095中一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对于没有小 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对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 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 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污染 物,可参照国外机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二级:不伤害
三级:不中毒 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三类:
一类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执行一级标准。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大气环境影响推想方法、步骤和内容大气环境影响推想步骤大气环境影响推想备注每个步骤主要内容1、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2、选择有代依据评价因子而定1、确定推想因子表性的工程排放的特征污染物;3、区分正常和非正常排放的污染因子;4、评价区域污染物浓度已经超标的物质,拟建工程也排放,应列入推想因子。

推想范围包括整个评价范围,掩盖全部关心的敏感点,同使用AERMOD 、2、确定推想范围时考虑污染源排放高度、评价范围主导风向、地形和四周CALPUFF 模式时,推想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进展调整。

范围要略大于评价范围3、确定计算点4、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计算点包括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推想范围内的网格点、推想范围内的网格点设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置方法:网格等间距或近1、选择全部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计密远疏法,距源中心不大算点;于1000 米,网格距2、推想范围内的网格点应掩盖整个评价区域作为计算点;50-100 米;大于10003、区域内高浓度分布区网格计算点间距不大于 50 米。

米,100-500 米。

4、接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考虑不同代表高度上的推想受体。

1、给出点源〔包括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面源、线源、颗粒物粒径<15 微米,按体源源强计算清单。

气态污染物考虑;>1002、颗粒物污染源调查包括颗粒物粒径分级、颗粒物的分微米,由于沉降快,不考级粒径、各级颗粒物的质量密度、各级颗粒物的质量比。

虑该污染物。

按不同粒径分布计算相应的沉降速度。

1、计算小时平均浓度需承受长期气象条件,进展逐时和长期气象条件是指到达逐次计算,同时留意典型小时气象条件要求;确定时限和观测频次要2、计算日平均浓度需承受长期气象条件,进展逐日平均求的气象条件。

5、确定气象条件计算,同时留意典型日气象条件要求;观测频次:每日地面气象注:确定时限:一级评价需要近 5 年内的至少连续 3 年观测时次应至少4 次或以的逐日、逐次气象数据,二级评价需要近 3 年内的至少连上,高空气象数据对应每续 1 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数据。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

在未来,大气污染的影响会愈演愈烈。

为了避免大气污染的威胁,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预测大气环境影响的过程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研究大气环境
研究大气环境是预测大气环境影响的第一步,需要全面了解大气组成、大气层次和能量的大气交换等情况。

第二步:研究大气污染的可能源
研究大气污染的可能源,例如交通工具、工业厂房、用火等,都可能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这一步也可以获得有关大气污染的详细信息。

第三步:构建空气质量模型
同时建立完整的空气质量模型,将源污染、大气组成、大气层次及空气交换等因素进行整合分析,得出空气质量的模拟结果。

第四步:预测大气环境影响
最后,采用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预测出大气环境的影响,包括气体浓度变化和微粒物等。

总之,预测大气环境影响的步骤主要包括:研究大气环境、研究大气污染源、构建空气质量模型及预测大气环境影响。

只有仔细研究大气环境,用适当的模型搭建准确的环境模拟,才能精准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唠唠环境影响预测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环境影响这玩意儿,就像天气一样,有时候好得让人想出去撒欢,有时候又糟糕得让人直皱眉头。

那咱怎么才能提前知道它会变成啥样呢?这就得靠那些神奇的预测方法啦!咱先来说说类比法吧。

这就好比你有个特别靠谱的朋友,他以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你是不是就可以参考他的经验来估摸现在的事儿呀?类比法就是这么个道理。

通过找那些和咱要研究的环境类似的例子,然后看看人家以前发生了啥变化,咱就能大概猜到咱这儿以后会咋样啦。

比如说,有个地方建了个工厂,那咱就可以找其他建了类似工厂的地方,看看人家的环境受到了啥影响,这不就心里有点数了嘛!还有模型预测法呢!这就像是给环境搭了个小模型房子,在这个房子里模拟各种情况。

咱可以把各种因素都放进去,像什么污染物排放啦、气象条件啦、地形地貌啦等等。

然后呢,这个小模型房子就会根据这些条件算出环境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这多厉害呀,就好像有个小魔法师在帮咱预测未来一样。

监测法也不能少呀!这就好比你天天盯着一个人看,他有啥小动作你都能发现。

对环境进行持续的监测,就能及时发现环境的细微变化。

就像你能发现今天的天空比昨天蓝了一点,或者河里的水好像没那么清了。

有了这些实时的数据,咱就能更好地预测环境的走向啦。

咱再想想啊,要是没有这些预测方法,那可不得了!咱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环境会变成啥样,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那到时候,环境恶化了咱都不知道咋回事儿,那不就傻眼了嘛!所以说呀,这些预测方法可真是太重要啦!就拿咱们日常生活来说吧,要是知道附近要建个大工厂,咱就可以提前用预测方法看看对咱生活的环境会有啥影响。

要是会有污染,那咱就得赶紧想办法呀,比如加强防护措施,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

这样咱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小家园呀,对不对?咱再想想那些大工程,像修个大坝、建个核电站啥的,要是没有好好预测环境影响,那后果可不堪设想!说不定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好多动植物的生存呢。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解析课件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解析课件
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
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9; 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75。
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2 和NOx 比例时,应根据不 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18
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一般包括: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
全年逐时/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地面浓度和最大地面小 时浓度;
参数类型 ADMS
AERMOD
地表粗糙度, 地表返照率、
地表参数 最小M-O长 BOWEN率、地

表粗糙度
干沉降参 数
沉降率
干沉降参数
湿沉降参 数
清洗率
湿沉降参数
化学反应 参数
化学反应选 项
半衰期、NOx转 化系数、臭氧浓
度等
其他参数
模拟建筑物/ 山区
时区、城市/农村
CALPUFF 地表粗糙度、土地使用类型、植被
10
11
复杂地形
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 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
12
13
6、设定预测情景
序号 污染源类别 新增污染源
1 (正常排放)
排放方案
现有方案 /
推荐方案
预测因子
所有预测 因子
计算点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网格点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常规预测内容
小时浓度 日平均浓度 年均浓度
C实
Q
2u
y z
y2
e
xp[(
2
2 y
(z
He )2
2
2 z
)]
He-z
P(x,y,z)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项目建成前后,评价区域内环境背景浓度 的变化,即其他在建、拟建项目和区域内将要淘汰的项目引起 的环境背景浓度的变化。
四、大气扩散模型
在大气环境影响平均的实际工作中,大气扩散计算通常 以高斯大气扩散公式为主。
高斯模式是一类简单实用的大气扩散模式。在均匀、定 常的湍流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满足正态分布,由此可导出一 系列高斯型扩散公式。实际大气不满足均匀、定常条件, 因此一般的高斯扩散公式应用于下垫面均匀平坦、气流稳 定的小尺度扩散问题更为有效。
1.1一次(30min)和24小时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
1.2不利气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不 利气象条件系指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 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 条件)。熏烟状态可按一次取样计算,其它典型气象条件可酌情按 一次取样或按日均值计算。
高斯扩散模式的一般适用条件是: ①地面开阔平坦,性质均匀,下垫面以上大气湍流稳定; ②扩散处于同一大气温度层结中,扩散范围小于10km; ③扩散物质随空气一起运动,在扩散输送过程中不产生 化学反应,地面也不吸收污染物而全反射; ④平均风向和风速平直稳定,且u>1~2m/s。
高斯扩散模式适应大气湍流的性质,物理概念明确, 估算污染浓度的结果基本上能与实验资料相吻合,且只 需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即可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因此使 用最为普遍。
项目四:
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一、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目的与方法
预测的主要目的是为评价提供可靠和定量的基础数据。具体 有以下几点:
(1) 了解建设项目建成以后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2) 比较各种建设方案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3) 给出各类或各个污染源对任一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污染分 担率)。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U y z
2
2 y
2
2 z
He
地面
He
实、虚源作用迭加 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模式
虚源
c(x,
y,
z,
He)
Q 2U
y z
exp(
y 2
2
2 y
){exp[
(
z He
2
2 z
)2
]
exp[
(
zH
2
2 z
e
)2
]}
如果地面对污染物完全吸收,无反射,虚源贡献为零
0 c( x,
y, z, He )
Q
2U y z
运用最为普遍的是高斯模式:污染物在空间的 概率密度在平稳均匀湍流场下服从正态分布( 高斯分布)
适用条件—匀流场(即风速、扩散 参数等不随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而 变化)
分类方法
第6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模型
烟流模型
污染物扩
烟团模型
散状态
箱式模型
大 气 环
模型推导 方法
演绎法导出的物理模型 归纳法导出的统计模型 点源扩散模型
exp( y2
2
2 y
){exp[ (z He )2
2
2 z
]
exp[ (z He )2
2
2 z
]}
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烟羽扩散对地面的影响。高架连续点源烟羽落地时,Z=0
若为地面源
c(x,
y, 0,
He)
Q
U y z
exp(
y2
2
2 y
)
exp(
H
2
2 e 2 z
排 放 方 式
污 染 控 制 措 施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特点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

同时应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和专业判断法等。

(1)数学模式法。

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

一般情况此方法比较简便,应首先考虑。

选用数学模式时要注意模式的应用条件,如实际情况不能很好满足模式的应用条件而又拟釆用时,要对模式进行修正并验证。

(2)物理模型法。

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且制作复杂的环境模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在无法利用数学模式法预测而又要求预测结果定量精度较高时,应选用此方法。

(3)类比分析法。

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

如由于评价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不能采用前述两种方法进行预测时,可选用此方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此方法。

(4)专业判断法。

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建设项目
的某些环境影响很难定量估测,如对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的环境影响等,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无法釆用以上三种方法时可选用此方法。

生态影响预测釆用的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分析法等属此类方法。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咱今天就来唠唠这个“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我还记得有一回,我去一个小镇旅行。

那地方山清水秀,一开始觉得真是个世外桃源。

可待了几天我就发现有点不对劲,每到傍晚,镇上就会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一打听,原来是附近有个小工厂,偷偷排放废气。

这可把我给愁坏了,本来好好的心情全被这股味儿给搅和了。

这就让我想到了咱们要说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重要性。

你说要是能提前预测到这个小工厂的排放会对大气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早早做出评价和应对措施,那咱在这小镇上不就能一直享受清新的空气啦?咱先说说这个预测。

这就好比天气预报,只不过预测的不是明天会不会下雨,而是未来大气环境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啥样的变化。

比如说,新建一个大工厂,那得先算算它会排放多少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怎么在大气里扩散,是像一阵风一样很快吹散,还是会在附近堆积起来。

这就需要一堆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大量的数据来帮忙。

再讲讲评价。

这就像是给大气环境打个分。

比如说,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超过了一定标准,那这大气环境的质量就不咋样,得赶紧想办法改进。

评价可不是随便说说,得有科学依据,得参考各种标准和规范。

要是没有做好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那麻烦可就大了。

想象一下,一个城市盲目地建设工厂,也不管排放的废气会不会影响大家的健康,结果可能就是蓝天白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一片。

孩子们不能在户外尽情玩耍,大人们出门得戴着厚厚的口罩。

反过来,要是能把这事儿做好,那好处可太多了。

比如说,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工业布局,让那些污染大的工厂离居民区远一点。

还可以提前采取减排措施,让大气环境保持良好。

我就盼着,以后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蓝天白云。

这就需要咱们重视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让它为咱们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就像那个小镇,如果能早点做好预测和评价,说不定我那次旅行就能更完美了。

希望未来,咱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气环境都能越来越好,让咱们能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制造和使用各种技术设施已经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气环境的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还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至关重要。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是指利用现有的气象、地理、工程等数据和方法,预测特定规模工程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

预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评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便提前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

预测大气环境影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程项目的类型、地理位置、使用的技术、运营方式等。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

通过建立大气污染物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污染物的扩散和浓度分布。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污染源排放和传输特性等因素进行参数化建模。

通过模拟和分析污染物的传输行为,可以预测影响范围、浓度和持续时间等。

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气象学家、环境科学家、工程师和政策制定者等都需要参与其中。

气象学家需要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和预测,以帮助模型建立和参数化。

环境科学家需要提供有关污染物排放和传输特性的数据和知识,以适应模型的需求。

工程师需要提供有关工程项目的技术和操作细节,以便更好地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预测的结果评估和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标准。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预测结果的评估和解释。

评价的目的是确定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评价通常需要考虑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可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以保护生态和人类健康。

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在不同的环境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工业园区、交通设施和能源项目等,预测和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提前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可以在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步骤和内容
注意: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内容:
1、取消氮氧化物指标;
2、二氧化氮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0.04改为0.08,日平均浓度限值由0.08mg/l改为0.12mg/l,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l改为0.24mg/l;
3、臭氧的一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l改为0.16mg/l,,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6mg/l改为0.20mg/l。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要求,排放氯气、氰化氢、光气的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5米。

二、估算模式所需输入的基本参数如下:
1、点源参数(5项):排气筒几何高度、排气筒出口内径、排气筒出口处烟气
温度、排气筒出口处排放速度、点源排放速率;
2、面源参数(4项):面源排放高度、面源长度、面源宽度、面源排放速率
【g/(s.m2)】;
3、体源参数(4项):体源排放高度、初始横向扩散参数、初始垂直扩散参数、
体源排放速率(g/s);
4、复杂地形参数(2项):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与源基底的相对高度、主
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与源中心的距离;
5、建筑物参数(3项):建筑物长度、宽度、高度;
6、项目污染源位于海岸或宽阔水体岸边可能导致岸边熏烟的,提供排放源到岸
边的最近距离;
7、其他参数:计算点的离地高度、风速仪的测风高度。

三、附图、附表、附件要求:
(一)附图:
1、污染源点位和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包括评价范围底图、评价范围、项
目污染源、评价范围内其他污染源、主要环境空气敏感区、地面气象站、探空气象站、环境监测点;
2、基本气象分析图:年、季风向玫瑰图;
3、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包括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温廓线;年平均风
速月变化曲线图、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曲线图、风廓线;
4、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5、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浓度最大值(小时平均和
日平均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长期气象条件下浓度等值线分布
图。

(二)附表:
1、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2、污染源调查清单表:包括周期性排放系数统计表,点、面、体、线源参数
调查清单,颗粒物粒径调查清单;
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结果:
4、常规气象资料分析表:包括年平均温度月变化,年平均风速月变化、季小
时平均风速日变化,年平均风频月变化、年平均风频季变化及年均风频;
5、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及达标分析。

(三)附件:
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原始数据文件:
2、气象观测资料文件:注明观测资料来源和气象观测站类别;
3、预测模式所有输入文件及输出文件:气象输入文件、地形输入文件、程序
主控文件、预测浓度输出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