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afd03d15901020206409c34.png)
2019-2020 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 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2、北京人:距今约70—— 20 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色;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真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第2课:1、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表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原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牲口;会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表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原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牲口,打猎捕渔。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 3 课1.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
2.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此后的主体。
因此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原始社会经过选举产生部落缔盟领袖的方法,称之为。
4.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被称为。
第 5 课1.约公元前 2070 年,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在他死后,则由他的儿子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此后代替了。
2.商部落的领袖,领兵战胜了,成立了商朝,建都。
此后,商王把国都迁到洛邑,史称。
3.周部落领袖率兵在牧野战胜了,成立。
4.公元前 771年,少许民族攻破镐京,杀死。
前 770 年,迁都洛邑,史称。
第 6 课1、西周为牢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2、问答: a. 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b. 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3、西周的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医生→士)→(老百姓→奴隶)贵族(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4 、统治手段:用军队、刑法和礼仪教化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七上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七上历史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ab5d9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a.png)
七上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历史的重点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历史时间线:需要掌握主要的历史时期和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主要阶段。
2. 古代政治制度: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皇帝制度、官员制度、法律制度等。
3. 古代经济: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包括重要的生产工具、贸易路线、商业城市等。
4. 文化与科技: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科技发展,包括重要的文化成果、科技发明和思想家等。
5.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包括重要的战争、交流和外交事件。
6. 历史人物:了解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等,以及他们的生平和贡献。
7. 历史地图与图片: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包括古代城市、战争路线、文化遗址等。
在掌握这些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以及重要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4ca9d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a.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朝(约2070-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传位给其子启,实行世袭制。
- 商朝(约1600-1046年):因水患和政治动荡,商朝曾多次迁都,最著名的是盘庚迁都至殷。
- 西周(约1046-771年):实行分封制,建立较为完善的行政体系。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 春秋时期(770-476年):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 战国时期(475-221年):七雄并立,各国进行社会改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1.3 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青铜器:商周时期的重要工艺品,用于祭祀和礼仪。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2.1 秦朝的统一- 秦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2 秦朝的暴政与农民起义- 秦朝实行严酷的法律,加强对人民的压迫。
- 陈胜、吴广起义,标志着秦朝统治的开始动摇。
2.3 汉朝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 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第三单元:汉武帝推进大一统3.1 汉武帝的改革-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郡国,并推行推恩令。
- 实行盐铁官营,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
3.2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3.3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指挥汉军大破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第四单元: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4.1 科学技术的进步- 发明了纸张,改进了印刷术。
-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能检测地震的方向。
4.2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3 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入- 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求得长生不老。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2133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9.png)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总结本册历史知识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七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对本册历史知识点的详细总结:第一单元: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1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具使用1.2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埃及的王朝和法老- 金字塔和木乃伊1.3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1.4 古代巴比伦- 两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汉摩拉比法典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辉煌2.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和衰落- 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周朝的分封制和春秋战国时期2.2 秦汉- 秦朝的统一和灭亡- 汉朝的兴衰和丝绸之路2.3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和晋朝的建立- 南北朝的更替和文化发展第三单元:古代世界的繁荣与变革3.1 古希腊- 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文化成就- 雅典的民主制度3.2 古罗马- 罗马的扩张和共和国制度- 罗马法的影响3.3 古代中东- 以色列和犹太教的兴起-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帝国3.4 中世纪欧洲- 欧洲的封建制度和骑士文化- 大学的兴起和文艺复兴第四单元:近代历史的转折4.1 近代早期的探索- 欧洲的探险和殖民扩张- 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宪法制定4.2 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 工业革命对全球的影响4.3 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4.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五单元:现代历史的演进5.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5.2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时期的美国与苏联- 柏林墙的建立和倒塌5.3 现代科技革命-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 航天技术的突破5.4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 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合作与冲突-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以上对本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新人教版2019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2019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9d8e0b31b765ce050814fb.png)
2、用途:饮食、祭祀、军事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3、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4、代表性青铜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做工精美)二、甲骨文1、定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者:清朝官员王懿荣3、地位: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6、有些青铜器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一、经济发展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王室衰微表现: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势力大减;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1、原因:(1)周王室衰微,控制力减弱;(2)各诸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
2、口号:“尊王攘夷”3、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4、影响:利:有利于局部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弊: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5、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七雄方位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来。
桂陵之战—魏(庞涓)、赵、齐(孙膑)—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魏(庞涓)、齐(孙膑)—减灶计长平之战(规模最大,最激烈)—秦(白起)、赵(赵括)—纸上谈兵二、商鞅变法(重点)1、背景:(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2)新型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政治)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98bc8d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b.png)
一、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1. 商朝的兴衰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兴起于黄河流域,末期逐渐衰落。
商朝的兴衰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周朝的建立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建立在商朝的基础上。
周文王推翻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开创了周文化的鼎盛时期。
3.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诸侯割据,战争不断,但同时也是国家分裂割据、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4. 思想家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6. 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在统一我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7. 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陵被发现后,其中有大量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实物反映了秦代的军事力量和雄伟规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8. 儒家、道家、墨家三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代表的儒家、老子代表的道家、墨子代表的墨家是三大思想流派,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思想体系。
9. 秦汉建筑艺术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秦始皇陵、汉长城、汉代的水利工程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建筑工程。
10.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奠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家人团聚、赏月、赏菊等民俗活动。
11. 诗经的创作《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古代我国文学的重要遗产,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女真族的迁徙女真族的迁徙活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活动对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3. 秦始皇的统一文字秦始皇推行了统一文字的政策,统一了文字的书写和文字的形式,为后来的汉字体系奠定了基础。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334a67a76e58fafbb00341.png)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造石器采集、狩猎山顶洞人约3万年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打孔技术、骨针采集、渔猎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居民距今时间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河姆渡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水稻饲养家畜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半坡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粟饲养猪狗等制作工具打猎捕鱼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⑤生活技术: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9b1b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b.png)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一、中国古代历史1.原始社会: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阶段,石器时代、陶器时代等。
2.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点。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兴衰更迭,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合纵连横的政治策略。
4.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如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等;兵马俑的发现。
5.汉朝:汉武帝时期的文治武功,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文化的繁荣。
二、中国封建社会1.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晋朝的统一,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2.隋朝:隋文帝、隋炀帝的统治,大运河的修建,科举制度的确立。
3.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诗的发展,唐文化的繁荣。
4.五代十国:五代政权的更迭,十国的割据,宋朝的统一。
5.宋朝: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完善,宋词的发展。
6.元朝: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元曲的发展。
7.明朝:朱元璋的崛起,明朝的政治制度,永乐大典的编纂。
8.清朝: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康乾盛世,鸦片战争。
三、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目的,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3.戊戌变法:变法的目的和内容,慈禧太后的镇压。
4.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发生,中华民国的成立,北洋政府的建立。
5.五四运动: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成立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7.抗日战争: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斗争。
8.解放战争: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2d4e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0.png)
一、中国古代史1.人类的起源和迁徙:介绍人类的起源地、迁徙轨迹以及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
2.老石器时代:介绍中国早期人类社会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3.新石器时代:介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点、农业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出现。
4.商代:介绍商朝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特点,重点了解商朝的都城殷墟。
5.周代:介绍周朝的分封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重点了解周朝的社会阶层和礼制文化。
6.春秋战国时期: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变法思潮,重点了解齐桓公、韩非子、孔子、孟子等重要人物。
7.秦汉时期:介绍秦朝的统一战国、法家思想的推行以及秦始皇的统一和焚书坑儒的事件。
还要了解汉朝的科举制度、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汉文化的繁荣。
二、世界古代史1.印度河流域古文明:介绍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重点了解摩亨佐-达罗、吠陀文献等。
2.埃及河流域古文明:介绍古埃及的地理环境、社会制度与宗教信仰,重点了解金字塔、法老文化等。
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介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社会制度、文字发明与宗教信仰,重点了解苏美尔、巴比伦等。
4.古希腊:介绍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起源、城邦制度和奥运会,重点了解雅典民主和希腊哲学思想。
5.古罗马:介绍古罗马的共和制度、帝国制度与基督教的兴起,重点了解罗马法、角斗士等。
6.古印度:介绍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与锡克教的兴起,重点了解吠陀文献、莫卧儿帝国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和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同时,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于文明的理解。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f9655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4.png)
历史学全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1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文明的曙光1.2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埃及金字塔与法老- 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1.3 古代巴比伦- 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 汉摩拉比法典- 巴比伦宗教和社会制度1.4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源- 印度的种姓制度- 佛教的兴起与发展1.5 古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 夏、商、西周的更迭-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的扩张与变革2.1 古代世界的扩张- 亚历山大的东征-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丝绸之路的开通2.2 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的发展- 中国的封建制度2.3 宗教与思想文化- 犹太教、基督教的传播-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2.4 古代世界的社会生活- 希腊罗马的社会制度- 印度的农村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生活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3.1 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的骑士阶层- 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影响3.2 亚洲的封建国家- 中国的唐朝与宋朝-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印度的笈多王朝与莫卧儿帝国3.3 非洲与美洲的古代文明- 非洲的古代文明- 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3.4 中古时期的科技文化- 阿拉伯的数学与天文学- 欧洲的文艺复兴-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4.1 近代欧洲的变革- 宗教改革与新教传播-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4.2 美国的独立与扩张- 美国的独立战争- 美国的南北战争-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4.3 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的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非洲的独立运动4.4 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第五单元:现代世界的挑战与变革5.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5.2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起源与演变-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政治-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5.3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量子力学与原子能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 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5.4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以上是对七年级上册历史学全册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9人教版初一历史1-20课知识点总结
![2019人教版初一历史1-20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26037f0b1c59eef8c7b42d.png)
2019人教版初一历史1-20课知识点总结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是裴文中1929年发现的)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木棒。
5、生活方式:采集、狩猎。
6、火的使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7、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8、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距今约3万年。
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已会人工取火。
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重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f17572783e0912a2162aeb.png)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火的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潮,上面住人下面饲养家畜。
它们的不同是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能适应自然。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1、涿鹿之战:据今四五千年,黄帝联合炎帝战败善于使用铜作武器的蚩尤。
2、汉族的由来:炎帝、黄帝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
3、炎帝(神农)改进了农具,教人耕田;发明制陶技术;遍尝百草,发明了医药;组织集市交易。
4、人文初祖——黄帝(轩辕)时期的发明:黄帝——发明修改房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汲水,制车、船、兵器和衣裳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嫘祖——养蚕缫丝)5、禅让制: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推举-考察-接替。
民主选举)品格高尚、生活俭朴、克己爱民、治理有方、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与民同甘共苦,等5、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
大禹时期我国有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即有野蛮进入文明。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2、夏朝建立的意义: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
世袭制的意义:“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西周的分封制:①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子弟、亲戚和功臣等,让他们到封区内做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周天子朝觐、纳贡,平时治理封国、守卫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西周的等级制①原因:随分封制的产生而产生。
七年级上必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必背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78726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c.png)
七年级上必背历史知识点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元谋人。
-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 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 北京人。
-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 距今时间:约70 - 20万年。
- 外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
- 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3. 山顶洞人。
-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 距今时间:约3万年。
- 外貌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二、原始农耕生活。
1. 河姆渡居民。
- 生活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 距今时间:约7000年。
- 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适合南方潮湿的气候。
-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骨耜最为典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如猪、狗和水牛等;会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还会运用雕刻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2. 半坡居民。
- 生活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 距今时间:约6000年。
- 房屋类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适合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
-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锄等;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饲养猪、狗等家畜;会制造彩陶,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织、制衣。
三、远古的传说。
1. 炎黄联盟。
-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部落走向联合。
-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10da6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c.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石器生活,主要靠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定居生活逐渐出现。
- 农业革命:人类学会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经济活动。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兴起-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开启了中国历史时期。
- 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以法老统治和金字塔建筑闻名。
- 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发展了复杂的宗教体系和城市文明。
-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幼发拉底河流域,以汉谟拉比法典和巴比伦塔闻名。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古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奴隶是主要劳动力,分封制是政治制度。
- 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王都城在黄河流域。
- 周朝: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实行封建制度,分封诸侯。
- 春秋时期:周朝后期的分封制度衰败,各诸侯国争霸。
第四单元:希腊文化的传播- 古希腊:位于东地中海,以城邦制度和哲学、艺术等文化成就闻名。
- 亚历山帝:希腊的亚历山帝征服了希腊本土和亚洲一部分,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 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政策:亚历山帝在征服后的地区推行希腊化政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第五单元:罗马帝国的兴衰- 古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以城邦制度和法律制度闻名。
- 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后发展成的帝国,统治范围广大。
- 君主专制:罗马帝国采用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
- 帝国分裂: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六单元:与的传播- :印度的主要宗教,信奉多神教和轮回转世。
- :由释迦牟尼创立,主张超脱轮回,追求解脱。
- 传播:从印度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第七单元:丝绸之路与汉朝的疆域拓展- 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
- 汉朝: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疆域拓展到中亚地区。
历史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8cd8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3.png)
历史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历史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早期的人类: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以及他们与现代人的关系。
2. 国家的产生:掌握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时间,了解其统治措施和历史地位。
3. 青铜器和甲骨文:了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及其历史意义,了解甲骨文的含义和历史地位。
4. 思想的产生:掌握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理念,了解其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5. 秦朝的统一:掌握秦朝的统一过程和历史意义,了解秦始皇的统治措施和评价。
6. 汉朝的巩固:掌握汉朝的统治措施和历史地位,了解汉武帝的改革措施和影响。
7. 三国时期的纷争: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战争情况,掌握其主要事件和人物。
8. 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情况和历史意义,掌握其主要事件和人物。
9. 隋唐的繁荣:掌握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历史地位,了解其主要事件和人物。
10. 五代十国的更替:了解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和战争情况,掌握其主要事件和人物。
11. 北宋的改革与变革:掌握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历史地位,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影响。
12. 南宋与金的对峙:了解南宋与金的对峙情况和历史意义,掌握其主要事件和人物。
13. 元朝的统一与疆域拓展:掌握元朝的统一过程和历史意义,了解元朝的疆域拓展情况和影响。
14. 明朝的统治与文化:掌握明朝的政治、文化状况和历史地位,了解明成祖的统治措施和影响。
15. 清朝的巩固与发展:掌握清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历史地位,了解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措施和影响。
以上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同时也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难点归纳
![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难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da9480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d.png)
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重难点归纳一、重难点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商鞅变法;XXX的思想;XXX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对他的评价;XXX的大一统与评价;XXX出塞;XXX西域;经济重心的南移;北魏XXX的改革。
二、考点详解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大战,商朝灭亡,XXX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西周。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使其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二年东周开始。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1、XXX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2、诸侯必须服从XXX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3、平时镇守疆土,战时要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西周的等级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商鞅变法:开始:公元前356年,XXX在XXX支持下开始变法。
背景:铁农具和XXX的推广,使得私田出现。
主要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
性质: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地主阶层的政治改革;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部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封开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意义: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取代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XXX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由XXX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XXX的言行。
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XXX以后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百家争鸣:道家:老子《品德经》,XXX;儒家:XXX,XXX,XXX;法家:XXX;兵家:XXX《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XXX的统一秦朝建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王XXX陆续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f21b91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5.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古代史1、夏商周史:(1)夏朝的缔结:夏启的而立,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朝代的缔结;(2)商朝的兴起:就王侯为主,从夏朝开始演变而形成的封建政府;(3)西周的新缔:大臣封分离朝臣,五霸之乱,晋国与秦国后秦统一中国;(4)春秋战国:春秋七国更名为六国,春秋战国兴起,齐国和楚国发展壮大;结束于秦国的伟大统一。
二、两汉史1、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以铁骑铸就的严密兵权,领导秦国统一战争,统一中国;2、汉武帝执政:汉武帝在太文帝之后,改革废除了贵族地位,重建中央集权机构,使得国力发展;3、两汉文化:两汉时期,文学艺术荣华蓬勃,《礼记》、《孟子》、《论语》、《左传》数不胜数;4、开普通话:三国时期,为了统一普通话,诸葛亮提出运用夏商周广用语言,统一普通话。
三、三国唐史1、三国分立:魏蜀吴分立,地方实力逐渐壮大;2、曹操统一北方:曹操在秦画蛇添足的局面下,利用兵谋之势,统一了北方;3、西晋的建立:继西汉后,西晋凭借其武将的力量,在中原缔立政权;4、唐朝的开创:继西晋后,唐太宗李世民等,在中原稳定平定统治,开创了盛唐时期。
四、宋元明清史1、宋朝创新:以范宽之才,兴办文学科举,国家藩镇由咸宁变结束,开创了宰相专制废除藩镇制度的政治;2、元改革:蒙古征服中国,在宋元之交,亡国之时,元朝保卫中国。
应由统治实行改革,废除九品官制,开创了封建社会的新纪元;3、明朝冲突:明朝的灿烂文化与弘扬的政治科举制度,造就了诸多的优秀人材,但也有内外压力极大的社会动荡;4、清朝灭亡:清朝从建立到衰落,历经多事之秋,先后遭受了北京八国联军入侵和思想腐化,最终也不及汗青、淪陷,满清灭亡。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重点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37a9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2.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重点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禹建立夏朝,启继禹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的禅让制。
(2)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社会稳定,出现了“殷墟文化”。
(3)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周王通过分封诸侯来加强王权;东周时,周王直接控制的区域变小,诸侯势力大为增强。
2. 秦朝的统一(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秦国国力大增,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六国力量分散,各诸侯国忙于争霸战争,疲于应付。
(2)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秦朝的统一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3. 汉朝的政治制度(1)汉朝的郡县制:汉朝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个郡,每个郡有若干个县。
郡的长官为太守,县的长官为令。
(2)汉朝的刺史制度:汉朝设立刺史制度,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和管理。
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行使监察大权。
二、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三省的主要职责是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六部则是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
这种制度使得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 科举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这种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科举制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分为明经、进士、明法等科目,其中进士科最为重要。
三、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1. 明朝的废丞相制和设内阁制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内阁制。
内阁由大学士组成,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这种制度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同时也提高了内阁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
2. 清朝的军机处和密折制度清朝设立了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军机处由皇帝直接掌控,负责处理重要的政务。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ae922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7.png)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2. 文明的发展人类通过农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定居的生活方式,进而出现了城市和文明。
3. 早期文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4.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二、古代帝国的兴起与辉煌1. 古代帝国的特点古代帝国具有广阔的疆域和集权的政治制度,如古埃及、巴比伦、波斯等。
2. 中国古代帝国中国的秦、汉、唐等朝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3. 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帝国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苏美尔、巴比伦等古代帝国,对人类历史有着重要影响。
三、古代文明的交往与发展1. 古代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之间通过贸易、战争等方式进行交流,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2.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中国和欧洲等地。
3.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四、世界上的古代文明1. 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发展了城市、农业和文字等。
2.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庞大的国家机构和宗教体系。
3. 古代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对政治、哲学、艺术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
4.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帝国是欧洲最大的古代帝国之一,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历史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统治模式。
2. 封建社会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皇帝、贵族和农民构成了社会的重要阶层。
3.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在农业、冶金、纺织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创新和发展,丰富了文化内涵。
4.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以儒教、道教和佛教为主,对社会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全册)汇总
![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全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4d35fe6bceb19e8b8f6ba63.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元谋发现的)2、北京人:距今约71—23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体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黑陶器。
(刻画猪纹黑陶钵)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鱼纹彩陶盆);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
3、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 _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2.黄帝: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3.炎帝、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
炎帝败,归顺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黄帝二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因此_黄帝和—炎帝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
4.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被称为大禹。
治水方法: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定都阳城。
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增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升。
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
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
诊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
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
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
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P47—P49
第三章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
咸阳。
《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增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