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绍兴之行
3鲁迅祖屋
鲁迅祖屋
(1月24日上午,壬辰年初二,小雨)
走进鲁迅故里景区,一幅清末民初时的画卷展现在游人面前,石板路、旧木窗、石库门无不向游人述说着当年的历史。
鲁迅祖上是湖南道州人,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间搬迁到绍兴城内竹园桥。据鲁迅二弟周作人推测,周氏祖上或许是务农,但搬到绍兴城后,肯定是弃农经商了,家境也逐渐殷实了起来。
由于在城市的便利,周家子弟开始走进学、读书、赶考之路,终于六世祖考上了举人(乾隆年间),为周家挣得了第一块“文魁”匾。这意味着周家从此挤进了士林,不光经济地位上升,政治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此,周家开始购地建屋,广置田产。鲁迅的七世祖周绍鹏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购得了此屋,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形成了现在
颇具规模的周家老台门(注1),这就是鲁迅祖居。它位于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
第一进俗称“台门斗”,现在是入门检票的地方,就是仪门,也就是门厅。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
“翰林”匾
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我们在第一进“台门斗”前合影
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注2),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二进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德寿堂”大匾
第三进为香火堂,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即火烛、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三进的香火堂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
现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中间挂有
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两壁上挂着的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现在这些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手抄的。《恒训》的内容是祖父对自己一生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总结。大到读书之法,为官之道;小到日常生活常识,无所不有。
第四进为楼房,亦称座楼,为居住之用。前有廊、后有披,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如小姐的书房、绣房、闺房和沐浴房,还有少主的书房、卧房、以及库房、厨房等。
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
七星灶,因为3个大炉口之间有4个煲汤的小炉口。炉台上共有7个炉口,故称七星灶。
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均建有对称的侧厢、楼房,房与屋之间都有廊屋贯通,以避日晒雨淋。两侧天井点缀若干
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
贯通连接的廊屋
整座周家老台门布局周密、严谨,极富绍兴地方特色,远远望去,白墙乌瓦,黑白分明,富有韵味。
据《鲁迅的家世》记载:“覆盆桥房最有钱的时候,三个台门共有三千多亩田和几爿当铺,”其实老台门和房的房和田还不止这个数字,后虽经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冲击,仍然十分富有。但到第十世时,没有儿子,根据“小绝长顶”的族规,便向智房要了一个,承继下去,这就是鲁迅曾祖父的幼弟,以后被统称为“十五老爷”的周以坶。在覆盆桥周氏中,惟独和房单丁独传,因此资产集中,最为富有。因为和房曾经营商业,所以那一房又特别称为“和记”。
由于子孙的繁衍,家族的扩充,祖居的房屋已不敷使用。所以周氏家族在清朝嘉庆年间又购置了两个台门,即过桥台门和新台门。从第九世开始,周家已开始分家,长子住新台门,二儿子住过桥台门,小儿子和父母住老台门。
鲁迅先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新台门,从此开始了
他伟大的一生。
鲁迅家虽与老台门的和房辈份相去甚远,但血统却是很近的。鲁迅祖父周介孚出狱后(注3),常到老台门找这位亲胞叔谈天。一直以来,周家老台门为周氏族人居住,保存完好。
建国后,老台门被国家收购,拨款加以修葺。先后曾为绍兴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和文物管理处所用。现在老台门又恢复了旧日面貌,里面的陈列是以周家老台门的建筑格局为基础,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为背景,融合其他大户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场面作实景布置,向游客充分展示了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注释:
(1)绍兴台门是江南一带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聚族群居的一种民居。它象北京四合院一样也堪称我国传统民居中别具一格的建筑代表。
它是一种以平面规整、纵向展开、院落式组合的民居宅院,一般由门斗、厅堂、座楼和天井组成。
门斗又称“台门斗”,是大门进入到二门后的过道,它的作用是一种过渡,绍兴人讲究个从容不迫,这门斗刚好用来人在进出大门时调整步履和呼吸。而从风水的角度来说,门斗起到一种隔断作用,可以阻止家财的外泄。
厅堂又称“堂前”,是全宅的中心,也是家族家庭商议大事、举行红白喜庆等重大活动的场所。
座楼是家人起居的主要地方,多为两层,楼上一般为家族家庭中重要人物或内眷的卧室。
厅堂或天井两侧的房屋称两厢,用作下人的卧室,或作厨房、堆积间等辅助房。
天井又称“道地”是用来采光、透气、晾哂和家人活动的地方。
当时生活饮用水主要靠井水和雨水,因此天井中一般都有一口水井。
大户人家的的台门,在宅后往往还辟有园地,植上草木花卉,建些亭台小品,供家人们玩赏,鲁迅先生老家台门后面的百草园就是一个例证。
台门的大小即宽度和进深依据主人的的地位身份、经济实力、人丁状况不同而定,宽度有从三间到九间之分,进深有二进至十余进不等。一般民居多为三间三进,进与进之间有天井相联。而若是官邸台门则大不同了,如原府山直街脂沟汇头的“孙府”(明万历年间“两都冢宰”孙龙府地)就建有九间十三进。现尚存的坐落在万安桥与谢公桥之间的建于明朝的“吕府”(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吕本府地)则称九间十三厅。
绍兴台门的命名有的很讲究,官邸台门一般以屋主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