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
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合理设计: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到结构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点,采取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避免或减少应力的集中和变形的不均匀,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2. 控制温度变形: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体积变化,从而产生应力和裂缝。
因此,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如设置伸缩缝、预应力措施、合理的绝热措施等。
3. 优化浇筑养护工艺: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控制水泥浆料的水灰比、气泡率和坍落度,采取适当的养护方法,如湿养护、喷水养护等,以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4. 使用施工接缝材料: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接缝,使用接缝材料填充以允许结构的自由变形,并防止裂缝的扩展。
5. 使用抗裂剂和纤维增强材料:添加抗裂剂和纤维增强材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6. 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
合理性,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减少缺陷和不均匀变形引起的裂缝。
总的来说,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优化设计、控制温度变形、合理浇筑养护、使用接缝材料和抗裂剂、加强质量控制等方面,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安全性。
因此,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
二、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膨胀或收缩,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2.干燥收缩: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导致体积变小,从而引起干燥收缩裂缝。
3.负荷作用:当混凝土受到超载时,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裂缝。
4.材料问题:如果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原材料质量不良,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5.施工问题:如未按规范施工、养护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三、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1.合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温度、干燥收缩、负荷作用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合理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和承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原材料,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合比。
3.加强养护: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养护工作更为重要。
4.加强施工管理:施工人员应按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工作,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使用防裂剂:防裂剂是一种能够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化学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6.使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中设置钢筋或钢束来预先施加拉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
四、结论综上所述,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需要从设计、配合比、养护、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建筑物寿命,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抓好混凝土材料质量。
粗骨料粒径应满足结构和泵送管径要求,细骨料级配应合理,且骨料中含水量应控制在标准之内;掺加适量掺合料,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减少收缩。
2、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秒,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保证其有较好的和易性。
3、墩身每次浇筑混凝土高度为4.5米,模板总高度为4.5*3=13.5米,每次拆最下面4.5高的模板来进行新一节墩身模板的安装施工。
确保新浇筑砼的拆模时间不少于7天,以防止砼内外温差过大。
4、为了降低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尽量在气温较低的天气浇筑,所以应选择在夜间进行墩身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如要在白天施工,为避免入模时混凝土温度过高应采取降温措施,采用湿麻袋覆盖混凝土输送泵管和洒水润湿碎石。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养护。
对浇筑后的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裂缝的控制措施(一)设计方面1.设计中的'抗'与'放'。
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
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
设计人员应灵活地运用'抗一放'结合、或以'抗'为主、或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来选择结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2.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
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3.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
要解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4.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议在设计中考虑采用60天龄期混凝土强度值作为设计值,以减少混凝土单方用灰量,并积极采用各类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掺合料。
(二)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
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4.正确掌握好?昆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
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
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掺量。
5.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挑战。
混凝土裂缝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损坏。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材料选择1.选用优质混凝土材料:优质的混凝土材料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在选材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添加适量的掺合料: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抗裂性能。
适当添加一定比例的粉煤灰、硅灰或硅酸盐等掺合料,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3.使用外加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添加一些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等,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合理使用外加剂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二、施工方法1.控制浇筑温度: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中,可以适当降低浇筑温度,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减少裂缝的产生。
2.合理安排浇筑顺序: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混凝土的凝固性能和收缩性能,合理安排浇筑的顺序和方式,避免出现过大的温度差和收缩差,减少裂缝的产生。
3.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在初凝后的养护非常重要,要及时、充分地进行湿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稳定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三、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混凝土的拌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2.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符合规范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3.进行混凝土裂缝检测和修补: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应定期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检测,及时发现和修补裂缝,防止裂缝的扩大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其美观性,还会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防治混凝土裂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决定了其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设计配合比。
一般来说,增加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但也容易导致裂缝的生成,因此需要在保证流动性和强度的条件下合理控制水灰比。
2.使用细粒骨料和增加粉状掺合料:细粒骨料可以填充混凝土骨架中的空隙,提高其密实性和强度。
粉状掺合料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间隙,减少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裂性能。
3.控制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初始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如果温度升高过快或温度差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控制温度和湿度,例如采用遮阳、保温、保湿等措施。
4.加入抗裂剂:抗裂剂是一种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添加剂。
它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伸缩应变,防止裂缝的生成和扩展。
抗裂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5.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施工工艺也会对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影响。
例如,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过多的振捣,避免过早的拆模等。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应的浇筑和养护规范,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6.定期检测和维护:在使用阶段,需要定期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例如,对于已有的裂缝,可以采取填缝、压浆等方式进行修复,避免裂缝扩大和破坏结构的发生。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发生率,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技术及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而且会影响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发生。
一、裂缝的分类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热裂缝: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下的伸缩变形引起的裂缝。
2.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或水泥水化引起的裂缝。
3.变形缝:为了减少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
4.负载裂缝:由于混凝土结构受到负载作用而引起的裂缝。
二、裂缝控制技术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应采取以下措施:1.设计合理的结构: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合理确定结构的尺寸、截面形状和配筋,以减少结构的变形,从而降低裂缝的发生率。
2.合理安排变形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减少裂缝的发生。
变形缝的设置应根据结构的变形特点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3.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混凝土的收缩率是引起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如加入收缩剂、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等。
4.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例如,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温度等。
5.采用适当的材料:采用适当的混凝土材料和钢筋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例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筋等。
三、施工规范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施工: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骨料的含水率。
2.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和拆除根模时的残留物,确保模板表面光洁。
3.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适当的浇筑方法,避免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4.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干裂。
5.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形缝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建议: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渗透性、抗裂性和耐久性,能够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 良好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合理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过度水泥浆液化或太干燥的现象,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温度变化。
过快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或膨胀,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过慢的温度变化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差异,同样会产生裂缝。
可以通过对浇筑时间和浇筑温度的控制来避免这些问题。
4.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如添加收缩节约剂或延迟膨胀剂。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生成。
5. 使用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方法:采用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方法,确保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均匀收缩。
可以采用适当的浇水养护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减少收缩应力的积累。
6. 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中要注意避免混凝土的过度振捣或过度踩踏,以及避免混凝土的堆积或倾斜造成的压力不均。
这些不当的施工方式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不均匀,进而引发裂缝。
7. 安装预应力或钢筋等加固措施:在需要较高抗裂性的结构中,可以考虑安装预应力或钢筋等加固措施。
这些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扩展,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8. 定期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补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定期巡查和维护建筑结构,有助于及时解决潜在的裂缝问题,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性。
通过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材料、优化配合比设计、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收缩、使用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方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安装预应力或钢筋等加固措施,以及定期巡查和维护建筑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裂缝的发生及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1.设计阶段的裂缝控制: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混凝土裂缝的风险。
例如合理设置结构的伸缩缝,以容纳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避免因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的裂缝产生。
2.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选用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水灰比,合理调整水灰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的风险。
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骨料的粒径分布也是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
3.施工工艺的控制: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浇注高度和浇注厚度,避免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过大的液压头,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阶段,要注意及时进行湿养养护,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4.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环境条件,合理控制施工时的温度和湿度,例如采取遮阳措施、喷水降温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及时覆盖和湿养养护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湿度,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
5.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工艺规范。
控制模板的合理拆除时间,避免过早拆模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优化混凝土的振捣操作,避免因振捣不均匀而引起的裂缝等。
6.监测和维护:在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例如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来监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及时采取修补措施来防止裂缝的扩大和损坏的进一步发展;定期进行养护和维修,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控制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的规范管理以及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一、材料选择方面:1.水泥选用:选择适当的水泥种类和等级,合理调整水泥用量,控制水胶比,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选用:选用优质骨料,尽量减少含泥量和含有机物的骨料,以减小混凝土干缩和开裂的可能性。
3.添加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4.施工前处理: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如清洗、除铁锈、除尘等,以保证混凝土与纵向钢筋的粘结性能,并防止混凝土的膨胀和缩短。
二、施工工艺方面: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含量和掺合料用量等,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和干缩变形。
2.控制浇筑温度:浇筑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引起热裂和冷缩裂缝。
3.温度调控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如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水降温等,以减缓混凝土的冷缩速度。
4.浇筑顺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依次加固,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致变形。
三、结构设计方面:1.设计合理裂缝控制构造:合理设置伸缩缝、收缩缝、构造接缝等,以分隔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预应力布置: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和分布钢筋,通过预应力张拉和锚固,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应力,抵抗自重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张应力,减小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3.跨径与支座分析:对大跨度结构,要进行跨径分析,控制竖向挠度和裂缝的产生,合理设计和布置支座,使混凝土结构产生适当的限制。
4.设计考虑施工缝:在设计中考虑施工缝的设置,避免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浇筑过大,导致开裂和变形。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工艺和合理设计结构。
通过科学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中的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中的裂缝控制技术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但由于其特性,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缝问题。
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裂缝控制技术是混凝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裂缝的分类1.按照裂缝的形态可分为:直线型裂缝、网状裂缝、环状裂缝等。
2.按照裂缝的产生原因可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荷载裂缝、结构缺陷裂缝等。
三、裂缝控制技术1.材料控制技术(1)增加混凝土强度:通过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使用控制收缩混凝土:控制收缩混凝土是一种添加剂,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使用纤维增强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2.施工控制技术(1)控制施工阶段的湿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湿度可以减少混凝土干缩,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的温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收缩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控制混凝土的浇注方式:混凝土的浇注方式也会影响裂缝的产生。
例如,采用层层浇筑的方式可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3.结构控制技术(1)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2)增加支撑点: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支撑点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使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承载力和韧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四、裂缝处理技术1.填缝剂法:填缝剂可以填充裂缝,防止水和气体进入裂缝,同时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2.浸涂法:浸涂法是将浸涂材料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和气体进入混凝土,从而防止裂缝的扩大。
3.缝合法:缝合法是在裂缝两侧钻孔,然后将缝合材料缝合在一起,从而修复裂缝。
五、结论裂缝控制技术是混凝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裂缝的产生原因选择相应的技术,同时也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1.温度变化2.干缩混凝土成型后,会通过蒸发水分的方式逐渐失去内部的水分,这个过程叫做干缩。
由于干缩过程中混凝土体积缩小,可能会造成应力集中,导致裂缝产生。
3.荷载4.施工问题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控制配料比例、水灰比以及浇筑工艺等,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甚至出现空鼓、松散的情况,从而引发裂缝。
5.设计缺陷如果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梁柱配筋不足、墙体连接不良等,就容易发生裂缝。
6.地震等自然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加巨大的力,超过其承受能力,从而引发严重的裂缝。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1.控制温度变化为了控制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可以在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如喷水降温、使用隔热保温材料等。
2.减少干缩可以在混凝土配制时适当增加外加剂,控制水灰比,以减少混凝土干缩的程度。
同时,也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来抵消干缩应力。
3.合理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考虑结构受力特点,合理布置构件尺寸和配筋,并通过增加构造节点的刚度来减小应力集中,从而防止裂缝的产生。
4.优化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配料比例和水灰比准确无误。
此外,还应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如及时喷水、覆盖保湿等,以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裂缝发生。
5.加强检测与维护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及早发现并处理裂缝问题。
同时,在维护工作中,应注重混凝土结构的防水、防潮、防腐等工作,以延缓混凝土结构的老化速度,减少裂缝的产生。
6.弹性接缝带的使用在混凝土结构中,可以设置弹性接缝带,用于吸收结构应力的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总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控制。
通过合理设计、优化施工工艺、加强检测与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措施。
1. 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能的重要因素。
合理控制水灰比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收缩和裂缝的发生。
通过科学配合水泥和骨料的用量,水灰比应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调整。
2. 使用优质的原材料: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施工中,应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材料,并注意原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条件,以确保其质量不受损害。
3.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变化,如果温度过高或变化过快,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快速干燥和收缩裂缝的产生。
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如覆盖湿布、使用遮阳网等。
4. 合理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混凝土液体和固体粒料的分离,严禁过量振捣和过快浇筑,以免引起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和破坏。
合理设置施工缝和定期修补裂缝也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
5. 加强养护管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收缩。
还应注意防止外力冲击和过早负荷带来的损害,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6. 使用合适的加筋材料:对于需要承受拉力的结构部位,如梁、板等,可以采用钢筋等加筋材料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加筋材料能够吸收和分散混凝土的内部应力,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
7.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要求,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混凝土含水量、使用优质原材料、控制温度、合理施工工艺、加强养护管理、使用加筋材料以及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只有综合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建设项目中,裂缝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因此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裂缝成因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1.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膨胀和收缩,导致结构中的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2. 湿度变化:混凝土的湿度变化也会导致结构中的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3. 荷载变化: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荷载变化时会发生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4. 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如混凝土的浇注不均匀、振捣不充分等,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三、裂缝控制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设计时的裂缝控制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
具体措施包括:(1)控制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避免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荷载变化引起的应力变形。
(2)采用合适的布置和尺寸的钢筋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3)在混凝土结构中采用合适的预应力,从而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2. 施工时的裂缝控制在施工混凝土结构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1)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对基础进行充分的加固和处理,以避免基础的沉降和变形。
(2)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检查和修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浇注均匀。
(3)在混凝土浇注时,应采用合适的振捣方法和工具,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在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和保养,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缩和开裂。
3. 养护时的裂缝控制混凝土结构养护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1)在混凝土浇注后,应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保养,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燥和开裂。
(3)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及时进行养护和保养,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缩和开裂。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1.设计阶段控制: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进行细致的考虑和
分析,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应选择质量好、稳定的原材料,保持
原材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控制原材料中过多或过少的杂质和气泡,避免不均匀的收缩引
起裂缝。
3.施工工艺控制:在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水泥浆比、拌合
时间等参数,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密实性和质量。
同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连续性,以避免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收缩不同而形成裂缝。
4.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控温设备等专业工具来进行
控制。
同时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湿度控制,以避免混凝土因干
燥而收缩引起裂缝。
5.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对于混凝土施工现场,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控制
购买、品质、配合等因素,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因现场原因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如果以上措施都得到了落实,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生成。
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又直接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紧密相关,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加强
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重视,及时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还会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采取施工工艺措施(1)合理搅拌混凝土:采用合理的搅拌设备和搅拌工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石子分布均匀,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2)适当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过高的坍落度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易发生裂缝;过低的坍落度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浇筑到位,裂缝也会增加。
在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干燥和过快升温,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应的裂缝。
2. 合理设计结构和施工缝(1)合理设置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2)合理设置构造缝: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合理设置构造缝,分开承受荷载的不同部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传播。
3.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和材料(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易产生裂缝;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干燥困难,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2)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微孔和毛细孔,这些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吸湿性和渗透性增加,易产生裂缝。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的数量和尺寸。
(3)使用外加剂和添加剂:合理选用适宜的外加剂和添加剂,如延缓剂、减水剂、抗裂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4. 做好施工过程监控(1)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工艺可控性,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参数:及时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1.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部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以及外力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快速干燥收缩;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快的温度变化等。
此外,适当的施工工艺也能减少外力对混凝土楼板的影响,比如避免冲击和震动,防止楼板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裂缝。
2.加入纤维材料将一定比例的纤维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纤维材料可以有效地分散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使其形成多个短小的细裂缝,从而减少大面积的裂缝出现。
常用的纤维材料有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钢纤维等。
掺入纤维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性能,还能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
3.加入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具有一定膨胀性能的材料,可以在混凝土硬化后发生膨胀变形。
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可以让混凝土在出现塑性收缩时进行膨胀,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拉应力,降低裂缝的产生。
常用的膨胀剂有石膏、硫酸钙和铝粉等。
在使用膨胀剂时需要注意掺入量的适当性,过高的掺入量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4.使用布缝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在预定位置预留一定的裂缝,然后在裂缝位置使用布缝条进行处理。
布缝条可以起到隔离和分散裂缝的作用,将裂缝引导到布缝条上,避免裂缝扩展至整个楼板。
布缝条可使用橡胶、塑料、纤维材料制成,选择适当的布缝条材料和规格可以增加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性能。
5.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楼板的抗裂性能。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降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同时,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能减少缺陷和瑕疵,提高楼板的整体性能。
例如,控制混凝土的振捣程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控制浇筑速度和温度等。
综上所述,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涉及施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和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入纤维材料和膨胀剂、使用布缝条以及控制配合比和施工质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提高楼板的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强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功能性能。
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采取一系列合适的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控制混凝土配比混凝土中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充分注意混凝土配比可以有效控制水灰比,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合理的水灰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干缩和热应力,降低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2. 使用靠谱的混凝土增强措施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增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常用的增加剂包括纤维增强材料和化学增强剂。
纤维增强材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拉伸强度和韧性,从而减缓裂缝的扩展。
化学增强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抗裂性能。
3.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导致裂缝的形成。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降温剂。
降温剂可以调节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减少温度梯度,从而降低热应力和裂缝的产生。
4. 合理布置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张能力,减少裂缝的形成。
因此,在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合理布置混凝土的钢筋。
钢筋的正确安装和固定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5. 采取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措施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浇筑时需要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浇筑速度,以免引起应力集中和裂缝的产生。
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逐渐硬化,并减少干缩引起的裂缝。
6. 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即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仍然可能出现裂缝的问题。
因此,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及时发现并修复裂缝,可以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7.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均匀、凝固均匀。
2.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如添加剂和外加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如合适的浇筑和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建立合理的施工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变化,以避免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修复已发生的裂缝,以防止扩大和深化。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1. 初步处理裂缝前,首先要查明裂缝的产生原因和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填充材料,如胶黏剂、聚合物改性材料等来填补裂缝。
3.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裂缝封堵,如使用填充材料和钢筋加固等技术来修复裂缝。
4. 对于严重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和维修,如使用钢板、碳纤维加固等措施。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既需要技术实力,也需要施工管理的细致和严谨。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由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
摘要:施工管理中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各种原因,根据工程实践结合相关技术经验措施,提出了建筑工程结构中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裂缝限制标准
1.前言: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在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护下进行,由于种种不良因素对这两种不同系统的作用,常常诱发施工期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
目前,在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是建筑裂缝,并且近年来日趋增强,它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混凝土工程裂缝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变形作用,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多因素,统称为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问题。
对于变形作用引起混凝土裂缝研究还很不成熟,国家缺乏相关规范及规程,它涉及结构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环境状态等诸多因素,特别是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使得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
2.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
从混凝土的浇筑到建筑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产生裂缝.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混凝土自身
性能引起的裂缝;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结构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裂缝.这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混凝土自身性能引起的裂缝①沉降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半小时至数小时即可发生.混凝土在初凝前处于一种自由状态,但内部骨料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会缓慢地下沉,混凝土不均匀的塌落,导致裂缝产生.②表面干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数小时后,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在炎热或大风天气以及混凝土水化热高的条件下,骨料和模板吸水量增大,水分蒸发损失加快,水泥一水系统体积减少,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大面积楼板容易产生这种裂缝.③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由于收缩而引起的体积变化.当这种体积变化受到约束时,就可能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有时很大,甚至会贯穿整个结构。
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①热裂缝.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块体温度升高.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很大、形成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或极限拉伸时,就会产生裂缝.②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内部及外部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会与钢筋发生化学反应,当混凝土保护层过薄,特别是混凝土的密实性不良时,钢筋易生锈,生成氧化铁,由于氧化铁的体积比原来未生锈的金属的体积大得多,导致体积膨胀,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很大.③碱骨料反应裂缝.混凝土搅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
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
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
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结构的基础沉陷不均匀时,结构构件受到强迫变形,使构件开裂,随着不均匀沉陷的发展,裂缝会进一步扩大.在软基础的高层建筑群体中则会出现贯穿性裂缝。
3.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气候条件及混凝土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缓混凝土的裂缝,以便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物维护成本。
(一)结构方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为避免结构由于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开裂,采取永久式伸缩的方法,根据现场调查,引起结构裂缝的原因是综合性的,结构长度是影响收缩应力综合因素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因素。
根据现场实践经验,混凝土裂缝分为有害的及无害的两类。
有害与无害的界限由使用功能而定。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设计及施工措施,以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由于估计不足等因素,即使出现少量有害裂缝,也要通过化学灌浆处理,使其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结构所受到的外部作用分为外荷载,可看作是第~类荷载;具有十分重要的外部作用是变形作用,即第二类荷载为间接荷载。
变形作用包括温度、湿度、地基不均匀沉降,在该作用下,结构的抗力取
决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即抗拉强度和抗拉变形。
(二)施工方面
由施工单位委托搅拌站向现场供应商品混凝土时,委托的技术依据只有设计院确定的强度等级,却忽略了工程特点对大体积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这样对控制混凝土裂缝是不利的。
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浇筑部门对混凝浇筑、振捣、养护及坍落度控制做出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特别是对坍落度的控制更应得到搅拌站的同意。
施工新浇筑混凝土养护方法有:(1)潮湿养护;(2)养护剂涂层;(3)自动给水养护;(4)保湿养护;(5)防风;(6)实现信息化施工养护;
(7)尽快回填。
(三)混凝土材质方面
泵送商品混凝土对原材料供应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与抗裂的要求相互矛盾,所以应当选取在满足泵送的坍落度下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水灰比。
目前国内搅拌站对砂石骨料的含水控制波动很大,影响了混凝土的水灰比。
利用较精确的含水率测定仪或传感器,测出配料过程中的含水率,进行计算机处理,自动调整配料的水灰比,对于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抗裂是必要的。
砂石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收缩影响很大。
我国对含泥量的规定比较宽,但现在实际施工中还经常超标。
有的搅拌站,虽然检验资料是合格的,但在浇捣中发现有大量泥块和杂质,这样
就会引起结构严重开裂。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砂石骨料的粒径应尽可能大一些,以达到减少收缩的目的。
(四)环境影响
混凝土的裂缝与环境条件(施工期和施工后)有很大关系。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温、低温冲击和激烈干燥冲击,此时,应力状态接近弹性应力状态,混凝土应力松弛效应无法发挥出来,特别注意浇筑后经过一定时期养护的混凝土仍然需要保护(维护),不宜长期裸露。
注意与气象站的密切联系(降温及降雨预报),不得在雨中浇筑混凝土,否则会严重改变水灰比。
结构施工后验收投入使用,由于环境变化(如生产使用条件、房屋装修改变条件),承受了新的温度、湿度、振动(包括相邻振动)、化学腐蚀及荷载变化影响等,都可能引起后期开裂。
4.混凝土裂缝限制标准
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
但它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
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
如果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那么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温气及土封号为
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
当沿裂缝有害程度高时,必须处理。
近年来,由于房屋产权体制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虽然经鉴定认为没有影响安全的有害裂缝,但从美观和精神作用的要求,应用适当的允许范围;当观察人距离结构20~50cm时,可看清0.05mm宽度的裂缝,是最严格的要求;距离l~2cm时可看清o.1~0.2mm的裂缝,是一般要求;距离5~10cm时可看清0.5~1.0mm的裂缝,是必须修补的裂缝,有时虽然裂缝不宽,但是呈网状密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不愉快的感觉,需要修补;对有渗水的任何宽度裂缝必须处理。
上述这类裂缝经处理后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不应据此降低评定等级。
5.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从工程实践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是一旦出现裂缝,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可能会造成裂缝进一步扩张和蔓延,所以对于已出现的裂缝要及时进行处理.表面细小的裂缝,可将裂缝清洗、干燥后,在表面二次涂抹水泥浆或环氧浆液重新封闭.裂缝开裂较大时,沿裂缝凿八字凹槽,洗净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嵌填封堵.有结构整体、防水和防渗要求的结构裂缝,应采用水泥压力灌浆进行裂缝修补.对于严重损坏的混凝土可采用混凝土置换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新的混凝土。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绝对安全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在可接受的概率水平上可以得到保证,该水平可以通过可靠性理论的应用得到。
当前,可靠性理论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质量控制的基础工作,是开展与施工期荷载、抗力有关的参量统计参数的观测调查和统计分析,以获取基于全国范围数据的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