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及工程分析问题

合集下载

三维问题有限元分析(包括轴对称问题)

三维问题有限元分析(包括轴对称问题)
平衡方程
建立每个有限元的平衡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来得到近似解。
离散化
将连续的问题离散化,将整个求解域划分为有限个小的子域(称为有限元),每个子域上定义节点。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解方程
通过求解整体矩阵的方程,得到各个节点的值,从整体矩阵,用于表示整个求解域上的问题。
详细描述
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了三维热传导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详细描述
三维热传导问题是有限元分析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递和分布。通过将连续的物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可以建立单元之间的热量传递关系,从而得到整个物体的温度分布。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传热学、热能工程等。
边界条件处理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实现流程
建立系统方程
根据有限元近似解法,将微分方程转化为离散化的系统方程。
划分网格
根据问题的几何形状和特点,将求解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离散的网格单元。
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包括物理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求解系统方程
采用适当的数值方法(如直接法、迭代法等),求解离散化的系统方程,得到每个离散单元上的近似解。
轴对称问题具有旋转对称性,即其解在绕对称轴旋转时保持不变。
轴对称问题的定义和特性
特性
定义
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有限个离散的单元,每个单元具有特定的形状和大小。
离散化
在每个离散单元上,使用近似函数来逼近真实解。常用的近似函数包括多项式、样条函数等。
近似解法
对于轴对称问题,边界条件通常与对称轴相关。需要对边界条件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离散化后的系统方程满足原始问题的约束。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测试题及解题思路分析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测试题及解题思路分析

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直线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折后,对称轴两侧能够完全重合。

3、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轴对称是指2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指1个图形的两部分。

4、在轴对称图形的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5、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方法①找出已知图形的几个关键点②然后根据各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特点,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最后按照已知图形的形状顺序连接各对称点,就画出了所有图形的另一半6、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把这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看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否完全重合,能够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不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7、会画已知图形的对称轴,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8、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只有一条,有的则存在多条。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线段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圆环有无数条,半圆环有一条。

二、平移: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

(平移现象,例如:缆车、观光梯、推拉门等)2.性质(1)平移前后图形全等;(2)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平移的作图步骤和方法:(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2)找出构成图形的对应点(3)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对应点(4)连接所作的各个对应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图形的运动同步试题一、填空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条对称轴,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

考查目的:巩固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及对称轴的画法。

答案:2。

轴对称易错问题分析

轴对称易错问题分析

《轴对称》易错问题分析一、混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例1 图形成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同一概念吗?错解: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是一回事,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错解分析:产生上述错误认识的原因是对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未能正确理解.(1)图形成轴对称反映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的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自身的性质.(2)轴对称的对称点分别在两个图形上,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都在同一个图形上.当然,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部分关于这条对称轴成轴对称;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正解:图形成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错将轴对称与全等画“=”例2 如图,判断△ABC与△A′B′C的关系.错解:因为△ABC与△A′B′C全等,所以它们对称.错解分析:说两个图形对称,必须说它们关于哪条直线对称.在图中,△ABC与△A′B′C关于直线l2不对称.实质上,全等只是从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两个方面揭示两个图形的关系,而轴对称是从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位置成轴对称三个方面揭示了两个图形的关系.正解:△ABC与△A′B′C关于直线l1对称.三、对于无图问题,考虑欠周全,造成漏解例3.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5°,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错解:答案为45°.错解分析:就此题而言,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既可以在等腰三角形内,也可以在等腰三角形外,需分类讨论.正解:①当高在等腰三角形内部时,顶角为45°;②当高在等腰三角形外部时,顶角为135°.故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5°或135°.四、漏找、错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例4. 求线段、角、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的对称轴.错解:线段有一条对称轴,是它的垂直平分线;角有一条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正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是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是它的直径.错解分析:(1)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而不是线段;(2)线段的对称轴有两条,正方形的对称轴有四条,等腰三角形有一条或三条对称轴.正解:线段有两条对称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它所在的直线;角有一条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等腰三角形有一条或三条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正方形的对称轴有四条,是对角线所在直线和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练习:1.一个汽车牌照号码在水中的倒影为,则该车牌照号码为————。

理论力学中的轴对称问题如何处理?

理论力学中的轴对称问题如何处理?

理论力学中的轴对称问题如何处理?在理论力学的广阔领域中,轴对称问题是一类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对象。

轴对称问题常见于工程结构、机械设计以及许多物理现象的分析中。

理解和掌握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对于解决实际工程和科学中的力学难题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轴对称问题。

简单来说,轴对称是指一个物体或系统绕着某一轴旋转一定角度后,与原来的形状完全重合。

在力学中,这意味着物体的几何形状、受力情况以及运动状态等在绕对称轴旋转时保持不变。

对于轴对称问题的处理,第一步通常是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由于轴对称的特性,选择柱坐标系往往是最为方便和直观的。

在柱坐标系中,我们有径向坐标 r、轴向坐标 z 和周向坐标φ 。

其中,周向坐标φ 在轴对称问题中通常不参与计算,因为物体在周向上的性质是相同的。

在确定了坐标系后,接下来就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对于轴对称物体,其受力情况在绕对称轴旋转时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

例如,如果受到的外力是集中力,那么这个力必然沿着对称轴或者在与对称轴垂直的平面内。

如果是分布力,比如压力、重力等,其分布规律也应该在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考虑。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轴对称的圆柱体,在其侧面受到均匀分布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这个分布压力等效为一个合力,这个合力的作用线必然通过圆柱体的轴线。

在处理轴对称问题时,运动学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旋转运动,我们需要考虑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参数。

由于轴对称的特点,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在周向上的分量通常为零,只有轴向和径向的分量需要重点关注。

在动力学分析中,我们要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建立运动方程。

对于轴对称问题,由于受力和运动的对称性,方程往往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

例如,在考虑转动惯量时,由于轴对称性,只需要考虑轴向和径向的转动惯量分量。

材料力学性能在轴对称问题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的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不同。

对于常见的各向同性材料,其在轴对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通过相应的本构方程来描述。

小学数学_《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材: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课题:轴对称图形教材简析:该信息窗为学生呈现了4幅国旗或区旗图案,它们均为轴对称图形。

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这些图形的特点,引入对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探索、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在操作活动中,明确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画法,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使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进一步培养审美意识。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

教学准备:学习单(另附页)、ppt、常见图形卡片教学设计:课前作业:寻找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吗?生:轴对称图形。

师:谁能展示一下自己寻找的轴对称图形?(贴黑板,左右、上下、倾斜)1、师:这些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生: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师:什么叫完全重合?你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学生一边折着一边说)师:谁能像他一样指一指?师:我听到一个很重要的词“完全重合”,我们把它记下来。

师:你们能总结一下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吗?【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叫做轴对称图形。

】2、师:它们为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呢?生:因为它们都有一条线(轴、折痕)师:你在哪里见过“轴”?生:车轴、门轴【引入“轴”的来历】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叫对称轴。

【展示对称轴的画法】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环节一:常见图形的判断1、师: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轴对称图形?(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举例,将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抽离出并展示)2、师:为什么没有同学举例平行四边形呢?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生1:是。

小学数学_《轴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轴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轴对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难点:在作图中探索对称轴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两个轴对称图形、课件、课前小研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识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跟同学们玩一个小游戏。

根据图形的一半,猜出完整的图形是什么?(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师: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点?预设1: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预设2:这些图形对折后都能重合。

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生: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在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探索轴对称图形,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课题)师:刚刚我们复习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它的对称轴在哪儿?预设1:折痕就是对称轴。

(师引导:谁还有不同意见)预设2: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师总结: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着重强调: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师: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有什么特点?生:完全相同师:给你一个轴对称图形,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打开课本82页上方,从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作出它的对称轴。

师:做完的同学用行动告诉老师。

师:在作图时,需要注意什么?预设:用虚线,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

二、小组汇报、合作探究1、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师:轴对称图形还有那些知识呢?课下,我们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在请把你的研究成果在组内进行交流,其他组员要认真听,及时修改补充。

过后,每组选派两名代表上台汇报交流,现在开始。

师:刚刚老师也参与到几个小组的讨论中,发现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精彩,下面哪个小组上来汇报第一个问题?预设:大家好,今天由我来汇报第一个问题,先读题:通过数方格,我发现: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3个小格,这样的对称点还有无数个,例如点B的对应点叫点B’,他们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一个方格。

小学数学_轴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轴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轴对称【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82、8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各种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的过程,培养审美意识,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教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探索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作图中探索轴对称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尺子,作业纸【教学内容】课前交流玩游戏:猜一猜,老师给你几个点,你来猜他能连成什么图形?上课一、唤起与生成1、复习旧知:出示游戏中我们在脑海中画出的这些图形,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什么样的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是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像这样,对折以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

那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师:这只是我们目测的结果,我们来折一折,看。

(课件出示)3、谈话引入课题看来你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好。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研究与轴对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与解决1、画对称轴其实刚才的这些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

看(出示)见过它们吗?那如果让你们来画出它们的对称轴,会画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号作业纸,从中任选两个图形,用铅笔和直尺,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注意:对称轴要用虚线画。

生独立完成试画对称轴。

完成之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对照一下,你画的对吗?(出示)有什么发现吗?2、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轴对称图形还有很多。

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补全轴对称图形既然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我们就应该进一步认识它。

今天老师要加大难度,我们来画一画轴对称图形。

(出示)你能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吗?(1)想象一下补全之后是什么图案?(2)独立思考:如何画出它的右边?有什么好方法?生说方法并验证(3)小组活动:对照作业纸二,讨论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并试画。

中考数学几何三大变换之轴对称真题与分析

中考数学几何三大变换之轴对称真题与分析

中考数学几何三大变换之轴对称真题与分析轴对称、平移、旋转是平面几何的三大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变为另一个平面图形,并使这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轴对称变换。

轴对称具有这样的重要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在初中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变换的知识,是中考数学的必考内容。

结合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下面九方面探讨轴对称和轴对称变换:(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2)线段、角的轴对称性;(3)等腰(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4)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轴对称性;(5)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6)圆的轴对称性;(7)折叠的轴对称性;(8)利用轴对称性求最值;(9)平面解析几何中图形的轴对称性。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典型例题:例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因此,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例2.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因此A、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3.下列几何图形中,对称性与其它图形不同的是【】【答案】A。

【考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的定义,分别判断各选项,然后即可得出答案: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A1《轴对称现象》学情分析方案

A1《轴对称现象》学情分析方案

A1《轴对称现象》学情分析方案一、背景介绍《轴对称现象》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平面图形中的对称性问题。

学生通常在初中阶段就接触到平面图形的对称性,但在进一步学习轴对称现象时,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学习困难。

本学情分析方案旨在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深入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轴对称现象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观察,可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1.缺乏对轴对称现象的认知:学生对轴对称现象的概念理解不深刻,无法准确描述轴对称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2.无法准确确定轴对称现象:学生在给定平面图形时,难以准确确定它是否具有轴对称现象,无法找到正确的轴对称线。

3.缺乏确定轴对称线的方法:学生对如何确定轴对称线的方法掌握不够,常常是凭感觉或错误地选择轴对称线。

4.难以进行对称图形的构造:学生在构造轴对称图形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构造出的图形往往不准确或不完整。

5.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理解不深刻: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点的特点和数量关系等方面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准确判断图形的对称性。

三、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针对轴对称现象的认知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轴对称现象的概念和特征,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轴对称现象。

2.针对准确定义轴对称现象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提问学生是否具有轴对称现象,帮助学生培养准确判断的能力。

3.针对确定轴对称线的方法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图形的对称性质,如图形的对称点的位置关系、对称线经过的点等,培养学生准确选择轴对称线的能力。

4.针对对称图形的构造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构造方法,如通过折叠纸张或使用对称性质构造等,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构造技巧。

5.针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理解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和把握。

错题集轴对称图形教案解析及分析

错题集轴对称图形教案解析及分析

错题集轴对称图形教案解析及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解析轴对称图形教案中的错误题目:1. 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轴对称图形的构造方法3.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应用4. 错题集分析一、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轴对称是指一个平面图形围绕某条直线旋转一定角度后重合。

这条直线称为轴线或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分为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是指围绕对称轴旋转180度重合的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指绕中心点对称的图形。

轴对称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 对称轴上的点对称:对称轴将平面划分为两个对称部分,对称轴上的任意一个点都与对面的一个点相对称。

2. 对称轴是唯一的:对于一个平面图形,只存在一条对称轴。

3. 对称的图形有相同的面积和周长:轴对称保持面积和周长不变。

4. 当图形是一个封闭的几何图形时,图形的轴对称线必定也是图形的轮廓线。

二、轴对称图形的构造方法轴对称图形的构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将图形对称复制:需首先有一个给定的轴对称图形,可以沿着对称轴将图形做一个复制,然后将复制品放到对称轴的另一侧。

2. 沿着对称轴旋转一定角度:对于任何对称图形,只要旋转180度,就可以得到轴对称图形。

3. 将对称轴作为一个镜子:将轴对称图形放在对称轴上方,然后倒转图形,可以得到镜像图形。

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应用轴对称图形有以下几个性质:1. 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可以被解释为具有“左右/上下”或“前后”对称性质的图形,它们是通过对称轴旋转180度相互对称的。

2. 轴对称图形具有美学价值:许多美术品和建筑设计都使用轴对称设计,因为这种设计具有美观和谐的效果。

3. 轴对称图形可以用于压力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在空气动力学和其他领域中,轴对称形状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分布的研究和设计。

四、错题集分析以下为几道轴对称图形教案中常出现的错误题目及其分析:1. 以下哪种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四叶草C. 长方形D. 圆形答案:选B,四叶草。

与轴对称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及解析

与轴对称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及解析

与轴对称有关的最短路径问题及解析问题1 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城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一天,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从图中的A 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 饮马,然后到B 地.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他所走的路线全程最短?解析:将A ,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 抽象为一条直 线。

作法:(1)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2)连接AB ′,与直线l 相交于点C 。

则点C 即为所求。

B A lB • · A l B· lA ·B C证明:如图,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C ′(与点C 不重合),连接AC ′,BC ′,B ′C ′。

由轴对称的性质知, BC =B ′C ,BC ′=B ′C ′. ∴ AC +BC = AC +B ′C = AB ′,AC ′+BC ′= AC ′+B ′C ′. 在△AB ′C ′中, AB ′<AC ′+B ′C ′,∴ AC +BC <AC ′+BC ′. 即 AC +BC 最短. 若直线l 上任意一点(与点C 不重合)与A ,B两点的距离和都大于AC +BC ,就说明AC + BC 最小.问题2 如图,一个旅游船从大桥AB 的P 处前往山脚下的Q 处接游客,然后将游客送往河岸BC 上,再返回P 处,请画出旅游船的最短路径。

解析: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专题: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解答.解答: 解:(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PQ ;(2)作P 关于BC 的对称点P1,连接QP1,交BC 于M ,再连接MP .最短路线P--Q--M--P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熟悉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问题3 如图,A.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桥MN ,桥造在 B · lA ·BC C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解析:如图,作BB'垂直于河岸GH,使BB′等于河宽,连接AB′,与河岸EF相交于M,作MN⊥GH,则MN∥BB′且MN=BB′,于是MNBB′为平行四边形,故NB=M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最短,即AM+BN最短.问题4已知△ABC中,D、E是边AB、AC边上的点,在边BC上找一点M,使△DEM的周长最小。

轴对称单元重难点分析

轴对称单元重难点分析

轴对称单元重难点分析王安东一、本单元主要知识点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3、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轴对称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二、重点内容分析1、轴对称的性质及应用主要应用是作图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线段直线角等腰(边)三角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圆等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性质:主要应用于证明线段相等或作等线段的代换判定:证明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内容重要,应用广泛,计算角的大小、证明线段间的关系都有应用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作为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其特有的性质更是解题的利器。

“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既是计算、证明的常用结论,也是以后推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依据。

三、难点内容分析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联系:1:都是折叠重合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他就是轴对称图形,反之亦然。

2、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有的学生对于线段相等的问题总是首先就想到全等,而不注意问题所给的条件。

比如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对于判定,学生也是忽略直接应用判定也是证明全等再证明相应的角为90°得出结论。

还有就是应用判定是只根据一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就说垂直平分线了。

4、关于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主要是灵活运用的问题,应加强练习。

5、几个尺规作图不能熟练的做出图形,尤其是交轨法作图,其次,即便做出了图,最后也没有明确作图的结果。

6、其他的几个结论(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图形教案的实践与反思(最佳论文)

轴对称图形教案的实践与反思(最佳论文)

轴对称图形教案的实践与反思(最佳论文)引言轴对称图形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几何学和图形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有效地教授轴对称图形,我们设计了一份教案,并进行了实践和反思。

本文旨在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并提供一些反思,以便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教授轴对称图形。

教案设计目标教案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和绘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教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2. 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绘制方法3. 轴对称图形的应用示例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视频演示: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际例子和绘制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技巧。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练习和任务,促进互动和合作。

3. 游戏化学习:设计轴对称图形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采用了以下评估方法:1. 练习题: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的识别和绘制轴对称图形的能力。

2. 项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并绘制一个具有轴对称性的图形,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实践与反思实践经验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以下实践经验:1.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通过鼓励学生提问、积极参与和分享经验,营造一个积极、合作的学习氛围。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演示和图形工具软件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 强调实际应用: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重要性认识。

反思与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1. 学生的不同水平: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存在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辅助材料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

2. 课堂管理:在小组活动和游戏化学习中,需要更好地管理课堂秩序,确保学生有效地参与和合作。

初中数学_轴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轴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3.1.1轴对称教学过程【学情分析】从认知情况来说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具备学习本节内容的认知条件,具备参与课堂探索活动的热情。

因此,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和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是切实可行的。

【效果分析】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了解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进一步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密切数学与现实联系的重要内容.在本章第1小节“轴对称”中,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始,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结合探索对称点的关系,归纳得出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并结合这一性质的得出,讨论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2.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过程方法:经历观察、动手操作来探索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情感态度: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增强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识别2、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13.1.1 轴对称一、博览中华,赏景怡情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的事物有什么特点?你的身边有哪些事物有这种特点?二、析数学美,获知识果(一)概念生成1、轴对称图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图形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_________就是它的_____________.2、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_________,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________,那么就说这_________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___________.(二)自主探究思考:线段AA′,BB′,CC′与直线l有何关系?(三)学以致用1、如图所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2、图中的三角形 4 与哪些三角形成轴对称?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共有几条对称轴?三、发散思维,启迪智慧如下图,你能求出这7个角的和吗?四、反思收获,充实背囊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山美水美,爱我中华【课后反思】轴对称图形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设计课堂,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思考、交流、讨论等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并在自主探索中体会到探索之趣,成功之乐,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轴对称》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

《轴对称》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

《轴对称》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 简要说明该“点”归属的上位知识、或单元(或主题、或领域、或某册教材)或在本学科内容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对学生发展具有什么重要价值?* 详细说明该“点”在课标中是如何要求的?在教材单元(或主题、或领域)中的处于什么样的重要位置?是否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可迁移性,或较高的包容度?考试中的位置?等等。

[注2] 学习难点的主要表现(为什么是难点?)* 知识方面。

例如:感知模糊、理解错误、记忆混乱、难以迁移或应用……* 技能方面。

例如:未能领会要领,未能掌握方法或程序,未能熟练形成技巧,习惯性或心理定势的干扰,负迁移……* 态度、情意方面。

例如无法坚持、不感兴趣、无法转化为行为习惯……[注3] 学习难点的主要成因(难点是源自何方?)* 源于学生。

例如:缺乏认知前提(知识基础欠缺、知识漏洞),科学前概念的干扰,认为没用……以及其他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特有的生活环境局限导致的经验空缺或思维定势的干扰。

* 源于知识技能本身。

例如:抽象,远离实际生活或生活经验,不符年龄特点,关系繁杂、过程曲折,……* 源于以往教学。

例如: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跨度大、可接受性差、未提供支撑、讲不到点、思路不清……[注4] 化解难点的价值(化解该难点有什么意义?)* 对继后学习的影响。

例如:学懂了…有助于理解其他金属与非金属的属性。

* 对能力发展的影响。

例如:学会了…有助于继后的乘法运算技能的掌握(运算能力)。

* 其他。

例如:有助于某种学科思想的形成,或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或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相关问题分析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相关问题分析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相关问题分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是几何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何学的角度分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探讨它们的特点、应用和相关定理。

一、中心对称的特点和应用中心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形相对于某个点对称,即对称中心是一个点。

中心对称的特点是,对称中心与图形上的任意一点连接的线段与图形上的另一点连接的线段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

中心对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艺术中,中心对称常用于创作具有和谐美感的图案和装饰。

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体也具有中心对称的特点,如蝴蝶的翅膀、花朵的形状等。

此外,中心对称还在数学、物理学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对称矩阵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等。

二、轴对称的特点和应用轴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形相对于某条直线对称,即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轴对称的特点是,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与图形上的另一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轴对称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图形的性质,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轴对称常用于设计对称美感的建筑物和景观。

在机械制造中,轴对称常用于设计具有平衡性和稳定性的零件和结构。

此外,轴对称还在物理学、电子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光学中的反射和折射等。

三、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相关定理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有一些相关的定理,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对称性。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定理:1. 中心对称定理:如果图形A和图形B关于同一个点对称,则图形A和图形B全等。

2. 轴对称定理:如果图形A和图形B关于同一条直线对称,则图形A和图形B全等。

3. 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关系:如果图形A和图形B关于同一个点对称,且图形A和图形B关于同一条直线对称,则图形A和图形B全等。

以上定理为我们在研究中心对称和轴对称问题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运用这些定理,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解决与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相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3.2 三结点单元位移函数
参照平面问题的三角形单元位移函数,轴对称 问题的三结点三角形单元位移函数取为, u a1 a2 r a3 z (3-14) w a4 a5r a6 z
轴对称问题的三结点三角形单元是环状单元。
将结点坐标和结点位移代入(3-14)得到
ai a1 1 bi a 2 a 2 A c 3 i aj bj cj am ui bm u j u cm m
应力分量
r { } z zr
r 应变分量 { } z zr
u 位移分量 { f } w
将弹性体离散后,作用在弹性体上的外载荷移置到 节点上,
由于[B]中包含1/r,积分运算较为复杂。通常用三角 形单元形心位置的坐标代替[B]矩阵中的变量r、z。 1 1 z z c ( zi z j z m ) r rc (ri rj rm ) 3 3
[ B ] Bi

Bj
Bm

0 0 ci bi 0 0 cm bm
{P} [ P 1r
P 1z
P2 r
P2 z ... Pnr
* * w2 ... un
Pnz ]T
* T wn ]
每个节点的虚位移
* * * { *} [u1 w1 u2
在单元中由虚位移引起的虚应变为, * e * e
{ } [ B]{ }
单元中的实际应力为,
{ }e [ D][ B]{ }e
单元面力的移置公式
{R}e 2 [ N ]T {P}rds
s
单元在mi边上受到均布压力q的作用,将载荷移 置到单元结点上。
p r q sin p z q cos
结点i的结点载荷
{ pi } 2
s
q sin Ni rds q cos
s

s
N i rds Li (ri Li r j L j rm Lm )ds
S 沿mi边进行积分时, L j 0 Lm l mi
l mi S Li l mi

s
N i rds
s
1 Li (ri Li rm Lm )ds (2ri rm ) 6
pir q sin (2ri rm )l mi p cos iz 3
bj a j b j c j zc 1 [B j ] rc 2A 0 cj 0 0 cj bj
bi ai 1 bi ci zc rc [ Bi ] 2A 0 ci bm am 1 bm cm zc rc [ Bm ] 2A 0 cm
• 选择合适的单元,设置单元属性。
单元的计算能力,剖分复杂形状几何实体的 能力。
• 定义材料参数。 • 建立几何模型。
4.1 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要点(续)
• 控制单元密度,划分单元网格。 • 使用统一的物理单位。 力、长度、质量及派生量的单位要统一, 建议选用kg,N,m,sec;常采用kg,N, mm,sec。 • 正确地施加位移约束条件及外载荷。 • 指定分析类型,选择合适的求解器。
单元内的应力分量,
r [ D][ B] e z zr
(3-28)
单元刚度矩阵为,
[ K ]e 2 [ B]T [ D][ B]rdrdz
单元刚度矩阵的分块矩阵为,
K rs 2
[ B]T r [ D] [ B]s rdrdz
用整体结点位移表示单元结点位移
{ * }e [T ]e { * }
{ *}T {P} { *}T (([T ]e )T [ K ]e [T ]e ){ }
e
整体刚度矩阵 方程组
[ K ] (([T ]e ) T [ K ]e [T ]e )
[ K ]{ } {P}
bi z j zm b j z m zi bm zi z j
ci rm rj c j ri rm cm rj ri
a j rm zi zi rm
am ri z j z j ri
用矩阵形式表示的单元位移,
ui w i 0 uj Nm w j um wm
径向位移分布
等效应力分布
4 ANSYS软件与工程问题分析
4.1 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要点 4.2 计算结果的分析 4.3 h方法和p方法 4.4 单元网格划分的控制 4.5 参数化建模
4.1 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要点
• 根据实际工程问题的特点确定有限元模 型,平衡计算精度与计算规模。
– 利用几何、载荷的对称性简化模型 – 建立等效模型
轴对称分析实例(续)
• 在安装大型设备时,直接拧紧螺栓上的螺母很 困难,通常要使用液压螺栓拉伸器。其工作原 理是:在内孔处用螺纹与螺栓连接;由内外两 层缸体构成液压腔,通入高压液体预拉伸螺栓; 然后拧紧螺母。
英国TENTEC液压螺栓拉伸器
某种结构的拉伸器及其轴对称模型。
内孔直径110mm,压力为190MPa时的拉伸器变形与內 力的分析。
u 1 ( f i ui f j u j f m u m ) r 2A w 1 (ci wi c j w j cm wm ) z 2 A u 1 (ci ui c j u j cmum ) z 2 A w 1 (bi wi b j w j bm wm ) r 2 A
由虚功方程可得,外力虚功等于内力虚功或虚应变能,

{ *}T { }dxdydz { f *}T {F}dxdydz { f *}T { p}ds
s
n
离散后的单元组合体的虚功方程为,
{ *}T {P} ({ *}e )T [ B]T [ D][ B]{ }e dxdydz
0 { p} g
移置到结点i上的结点力为,
0 {Ri } 2 N i rdrdz g
Li N i
Lj N j
Lm N m
Li L j Lm 1
r ri Li r j L dz Li (ri Li r j L j rm Lm )drdz
单元刚度矩阵的近似表达式为:
[ K ]e 2rc [ B ]T [ D] [ B ]
K
rs
2rc [ B ]T r [ D] [ B ]s
E (1 )rc br bs f r f s A1 (br f s f r bs ) A2cr cs [ K ]rs 2(1 )(1 2 ) A A1 (cr bs cr f s ) A2br cs
例4.1、方板中心带有圆孔,长宽均为1m,厚度 为5cm,内孔的直径为0.2m 。左右两侧均受到 均布拉力q作用。材料参数及载荷为: E 2.1 105 Mpa
s 240Mpa 0.3
q 50Mpa
计算方板的内应力。
选择有限元模型
根据分析对象的几何与载荷分布的对称 性,采用简化的计算模型。
u Ni f w 0
0 Ni
Nj 0
0 Nj
Nm 0
(3-19)
1 Ni (ai bi r ci z ) 2A 1 Nm (am bm r cm z ) 2A
1 Nj (a j b j r c j z ) 2A
3.3 三结点单元刚度矩阵
ai a 4 1 bi a5 a 2 A c 6 i
aj bj cj
am wi bm w j w cm m
1 A 1 rj 2 1 rm
1
ri
zi zj zm
ai rj zm zm rj
bi f 1 i [ Bi ] 2A 0 ci
切向应变分量 在单元中不为常量,其它三个 应变分量在单元中仍为常量。
由轴对称问题的物理方程,得到弹性矩阵,
1 E (1 ) 1 [ D] (1 )(1 2 ) 1 0

1 1

1

1 0

1 0
1
0 0 1 2 2(1 ) 0
(4-25)


1
A1
1 2 A2 2(1 )
A1 1 A1 0 A1 A1 1 0 0 0 0 A2
1 A E (1 ) 1 [ D] (1 )(1 2 ) A1 0
ai czi f i bi r r
用几何矩阵表示单元的应变,
{ } [ B] { }e
[ B] [ Bi Bj Bm ]
0 b j f 0 [B ] 1 j j ci 2A 0 bi c j 0 bm f 0 1 [B ] m cj m 2A 0 bj cm 0 0 cm bm
A1 (br cs f r cs ) A2 cr bs cr cs A2br bs
3.4载荷移置
与平面问题相同,由虚功方程可以得到结点载 荷。单元体力{p}的移置,
{R}e 2 [ N ]T { p}rdrdz
假定对称轴垂直于地面,单元上仅受到重力作 用,将重力移置到单元结点上。
4.5 轴对称分析实例
封头作为压力容器中的重要受力部件,对其质 量、强度、安全性等有很高的要求。核电压力 容器要求采用带法兰的整体锻造封头,封头与 坯料的形状如图所示。坯料形状设计是成形工 艺设计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