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任意性: 指语言符号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是人类自己建立的一种关联。
例如汉字“树”和它所表示的“树”没有固定的相似性。
象似性: 指语言符号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例如英语单词“dog”和它所表示的“狗”有一定的相似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相对的,在不同语言中,这两者的比例是不同的, 如汉字的任意性比较大,而某些拼音语言的符号则更具象似性。
这种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点决定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学习难度,同时也对于翻译和机器翻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如, 在很多派生词 、 复合词 中都可 以找到一定 的造词规
现代符号学发轫于索绪尔和 P i e r c e 。 索绪尔认为 ,
语 言符号 连接 的不是事物和名称 ,而是概念和音响形
律,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就是 由 i n t e r - n a t i o n - a 1 三个词 素构成
索绪尔 的任意性原则 ; 倾 向于支持语言符号 的象似性原则 ; 持一种折 中的观点 , 认 为语 言符号既是任意 的、 又是非 任意 的。实际上 , 任意性 和象似性是对立统一 的, 任意性是象似性 的基础 , 象似性是语 言发展 的方式和动 因, 由于
一
方 的存在而完全否定 另一方 是不可取 的 , 应该将二者辩 证地统一在语 言研究 和教学 实践 中。
程。 具体而言 , 象似性又包括距离象似性 、 顺序象似性 、 数量象似性 等原则 。
来说 明语言符号象似性还显得证据不足。虽然也有学
者并不否认理据现象 的存在 , 但“ 任意性与理据性 的关 系表现为 : 首先 , 语 言符号 与客体 的联系是任 意 的 ; 其
次, 语言发展 中语 言单位 之间往往具 有理据 性 ; 再次 , 理据本身也是任意 的 ,因而语言符号及其理据 与客体 都没有必然的 、 本 质的联 系” 。
是 以象似性为基 础 。一直是普通语言学研究 中的一个 难题 。早在 1 9世纪 , 普 通语 言学 的奠基人索绪尔就在
象。 这里的“ 概念 ” , 索绪 尔称之 为“ 所指” , 而将 “ 音响形
象” 称之为 “ 能指 ” : 二者组合在一起就是 “ 符号 ” 。索绪 尔在研究符号 的能指与所指时 ,将两者的关系归于任 意性 、 不可论证性 。 例如 , 汉语 中的 与它所指的对
关于语言符号象似性和理据性的思考
语言学理论课程论文姓名:邓琴学号:65年级:2011级所在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关于语言符号理据性和象似性的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对20世纪以来索绪尔提出的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进行了辩证的思考,其中象似性的研究以及上世纪中后期一直热议的有关语言符号理据性的探求再度成为研究语言符号的焦点。
然研究的热潮并未对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理据性做出系统合理的定义以及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总结分析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象似性和理据性进行整合,望对其定义的明确和关系的清晰有所裨益。
关键词:任意性理据性象似性一引言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之一,自索绪尔以来,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认知语言学对句法象似性的研究,这个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这些讨论不但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而且可以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就目前语言学界关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理据性探求,一般是与任意性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在辩证统一的观点下,任意性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系统科学以及合理的存在依据,打破了自20世纪开始语言符号任意性一统天下的局面,进而得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绝对的,理据性和象似性的存在是对语言研究的深入发展,为科学地解释语言现象开拓了新的路径。
但是,尽管学者们对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象似性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却并没有对“什么是理据性”、“什么是象似性”、“理据性与象似性的界定”、“理据性与象似性的关系”给予系统科学合理的解释,大多数学者旨在为其研究的某个方面需要引用时,只是简单笼统概括“什么理据性”、“什么是象似性”,而没有给二者“正名”,同时,在关于二者界定的问题上,笔者通过浏览中国知网相关论文整理得出以下观点:1、象似性与理据性同属一个概念,只是说法不一。
2、理据性属于理论语言学畴,象似性属于认知语言学畴,二者不能进行对比。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论语言符号象似性,是一种英语语言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形式或语义在结构上的相似性。
它展示了语言形式和含义之间的联系,以及语言是如何交互作用并发展出系统性特征的。
要理解概念,就必须知道语言是如何具有相似的构造,即使表达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主要从形式和意义内容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在形式上,词汇、句子结构和语法特征有助于识别相似的表达形式,例如相同的词性、“动词双宾语”结构、句型、语调和词序等。
在意义上,类似的比喻、文化背景、叙述形式、观点或想法等展现概念的共性,使得不同的文本有着类似的含义。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是由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语言学家已经发现,人类语言在不同文化中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因此说明不同语言中可能存在相同或类似的模式。
此外,语言受到进化历史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可以得到趋势性和继承性的游离影响。
此外,每个人内在的语言能力也有助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因为人们有共同的语言习得和使用原则。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还可以由不同的角度解释,例如认知理论的角度,重点关注语言怎样借助于现有知识和认知原理,将轻重点和结构表示出来;或者选取文艺复兴时期,强调语言中表达概念的重要性。
这些角度都会强调人们如何利用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从而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系统。
对于论语言符号象似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构成的内在本质。
它也促进了语言学家和外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语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生动地说明了语言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论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相对及象似性的绝对
论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相对及象似性的绝对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词汇形素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语言是什么?”这一问题存在着较大的观点分歧。
其根本原因在于学者们语言世界观的不同。
自洪堡特以来,有代表性的语言观大致分五种,即自足系统观(索绪尔为代表)、交际工具观(斯大林为代表)、天赋能力观(乔姆斯基为代表)、文化语言观(洪堡特为代表)、系统功能语言观(韩礼德为代表)。
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而言,语言具有三个属性,即语言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
[1]然而,不管语言有什么功能和属性,也不论学者们以何角度定义语言,语言首先是符号。
语言符号是语言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思维的外化形式,是语言学习与研究的介质。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语言、更有效地学习语言,了解语言符号系统的本质属性、澄清语言符号整体任意性、象似性与语言符号零象似度任意性三个概念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
1.语言的本质属性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分别从语言学和逻辑学角度开创了现代符号学。
索绪尔将语言定位为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皮尔斯以其著名的符号象似性三重论揭示了符号象似性的本质特征。
然而,真正使符号学产生影响的则是本世纪最为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 1874-1945)和他的美国女弟子苏珊·朗格。
1.1 卡西尔人与符号论恩斯特·卡西尔在其名著的《人论》中定义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他将人类的社会活动看成符号化的行为和结果。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
几乎人类所有的精神贡献都是以符号产品形式出现的。
符号是人类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动物的特点是能对条件进行反射,而人的特点就在于能以符号的形式“解释世界”。
[2] 符号是民族性、社会性的认知和共识。
符号系统之所以存在并且通行,就在于它有着人为的普遍性和规约性。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的本质属性就是它的符号性。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
语⾔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语⾔任意性的意思是说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然的、本质的联系,⽽是⼀种约定俗成的決系。
x所指:概念X能指:⾳响形象“⽗亲”的观念(所指)与“father”这个⾳响形象(能指)之间是任意的,没有任何⾃然联系研究者们认为,语⾔符号除了任意性以外还具有⾼度的象似性。
所谓象似性(或理据性),通常是指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29世纪末美国语⾔学家⽪尔斯提出象似性这⼀概念,映象符(image)< 拟象符(diagram)4 隐喻符(metaphor)象似性的体现:1 ?语⾳的象似2词形的象似3?句法结构的象似2?语⾳象似性,⼜叫⾳义象似性,指语⾳与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存在理擴性。
象声词:flop(重物落地声)、jingle(叮当声)流⽔的哗哗声、乒乓语⾳象似: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中字母词的语⾳象征和⾳义联觉现象。
男性:masculine、man、mal⼥”⽣:feminine、woman、female2词形的象似*在词形⽅⾯,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有象似性现象。
汉语源于象形、会意,属表意⽂字。
中国传统的语⾔⽂字学,其中⼼思想就是找出汉字与其字义之间的例句关系。
英语起源于象形⽂字,虽然现在发展并完善为表⾳⽂字,但它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些象形⽂字的痕迹。
字母W: water wave字母H: house harbor inhabit3?句法结构的象似(1) 距离象似性: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限定性定语从句(2) 数量象似性:单复数.⽐较级和最⾼级(3) 顺序象似性:then, after, therefore国⼣⼘语⾔象似4⽣与任意4⽣争论经历的三个时期⼇⼝古希腊⾄29世纪末(两种观点并存)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60年代(任意说占上风)后索绪尔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新相持)X任意说2?任意性是⼈类语⾔的根本属性。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语言学习
3.在结构方面,语言结构有些方面会反映人们 所经验的世界结构,直接映照着人们的概 念结构,这是当前所讨论的语言句法象似 性的主要思想。迄今得出的句法象似性原 则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
1.距离象似性,即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 (语符距离近,所表示的概念距离也就近, 语符距离远,所表示的概念距离也就远)。 如: a. Only I want two apples.“我要(不是别人)” b. I only want two apples.“仅要(不包含其他 想法)” c. I want only two apples. “仅要两个(不是更 多)”
(3)help 后的宾语与宾补之间的距离 Help接宾语再接宾语补足语时,作宾补的动词不定式带to 与 不带to所含意义的差别也可用来说明距离象似性原则: a. He helped me finish the meal.(没有直接参与完成) He helped me to finish the meal. .(直接参与完成) b.These tablets will help to sleep.(动词不定式带to的理由是···) ··· His advice helped me to plant trees. .(动词不定式带to的理由 是··) ·· e. I found the chair comfortable.(I 与comfortable距离近,指直 接体验) I found that the chair was comfortable.( I 与comfortable距离 相较远,多指间接获得的信息,可能是让别人去发现的)
2. 词形方面: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大量 象似性现象。汉语源于象形、会意,属表 意文字,常常以形直接表义。英语中也有 类似现象,例如:T-shirt(T恤衫),V-belt(三 角皮带),orbit(轨道),oral(口),mountain(山, 取M象山),wave(波浪,取W像水 波),Hedge(篱笆,H犹如两根树篱组成的形 状),等等。
试论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试论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姓名:李微学号:120114001037 班级:英语11-2摘要:语言符号的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问题是语言学的一大核心问题,其实质在于探讨语言形式与它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唯名论”和“为实论”两个派别分歧。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并将其视为统治整个语言系统的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原则。
然而,皮尔斯则指出了与此相反的语言符号象似性原则,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非任意性的,有理可据的。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语言系统能指所指Abstract:Language arbitrariness and iconicity’s relationship problem of Language sign is a core problem in Linguistics. Its essence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form and what it means. The arbitrariness and iconicity debate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Greece; As early as in ancient Greece, it appears the "nominalism" and "real" two factions differences. Saussure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arbitrariness of linguistic signs and it is considered to rule the whole language system of the fir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in linguistic course. However, Pearce pointed out that the opposite of linguistic iconicity principle; He believes that th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relationship is non arbitrariness, justified.Key word:Language sign Arbitrariness Iconicity L anguage system Signifier Signified.引言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这个问题是西方语言学思想史中长期争论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索 绪尔 与皮 尔斯 各有 自己 的符 号 观 , 同 的符 号 学 思 想 不 影 响 他 们对 语 言 符 号 的 定 义 , 想 完 全 理 解 任 意 性 和 象 似 要
性 , 先 要 搞 清 楚 他 们 的 符 号 学 的 一 些 基 本 思 想 : 们 建 立 首 他
符 号 学 的 目的是 什 么 和 他 们 对 符 号 如 何 定 义 的 。
一
常 确 定 的领 域 。 … … 如 果 我 们 能 够 在 各 门科 学 中第 一 次 为
语 言 学 指 定 一 个 地 位 , 是 因 为 我 们 已 把 它 归 属 于 符 号 那 学 。 ( 由此 可 见 , 绪 尔 之 所 以 预 设 一 门 符 号 学 , 为 语 ”] 索 是 言 学 确 立 一 个 科 学 地 位 , 将 符 号 学 纳 入 普 通 心 理 学 的 范 他
聊 城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
21 第 2 0 0年 期
论语言符号 的任 意性 和象似性
马 小 慧
( 城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东 聊 城 聊 山 225) 5 0 9
[ 摘 要] 关于语 言符号是任 意的还是 象似 的, 学术界一 直存在 争论 , 认知语 言学 兴起 后 , 一些语 言 学家认 为 象似 性
[ 键 词 ] 言符 号 ; 意 性 ; 关 语 任 象似 性
[ 中图分类号] —o Ho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2 2 7 2 1 )2 4 7 3 1 7 —1 1 (o O o 一o 1 ~O
的 。[(l 1) 见 皮 尔 斯 的符 号 学 是 哲 学 逻 辑 ,  ̄1P 2 可 l- 0 J 5 目的 是 为 了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是一种把言语和象征结合起来的思想。
这种思想源于古希腊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他发现“已知的事物有着一种内在的“相似性” 。
也就是说,由物质和
精神组成的两种事物有着一种内在的关联。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强调一种“共通的象征系统”,认为一切文化中的“語言”、“音乐”、“色彩”、“数量”等都是一种象征系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中,语言不仅是为了表达意思,也可以作为象征,用来表达异曲同工之妙。
语言的象征功能源于人们的精神体验,例如形容某种事物的状态时,可以使用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给人联想出一种情绪,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另一种重要特征是以文化类型为单位注重对古代文化的研究。
其中包括某种文化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和习俗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古代文化的象征性,因为它们本身也拥有象征性。
总之,论语言符号象似性的主旨在于,语言是一种象征,它可以用来给人以更为深刻的理解。
从古典哲学观点看,语言既拥有确定性,又具有象征性,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古典哲学家注重文化差异,但也认为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似性。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读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读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张璇;唐凯【摘要】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发表不同的看法,对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笔者在仔细拜读了王寅教授<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一书的基础上,就任意性能否继续成立提出自己的观点:任意性仍然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9(030)009【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作者】张璇;唐凯【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教科文艺第 30 卷第 9 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0No.9 2009 年 9 月Joumal 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 Sep.2009=======!===============一===========!=====================================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读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张璇.,唐凯 z( 1.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抚州344000;2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发表不同的看法,对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
笔者在仔细拜读了王寅教授《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一书的基础上,就任意性能否继续成立提出自己的观点:任意性仍然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2596(2009)09-0084-02对于语言的本质,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语言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和象似性 (iconicity) 两种观点的对立与争论。
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
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1引言自从索绪尔本世纪初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后,关于语言本质的研究几乎是任意说的一统天下,它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足够重视。
尽管几乎就在同时符号相似性学说(iconicity)已经提出,但由于当时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结构主义语言学统治者语言界,,相似性理论没有受到学界重视。
但随着对语言本质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认知科学的发展及他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_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任意性的统治地位产生怀疑。
常常有人从语言结构相似性的角度来否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把相似性看成是任意性的对立面,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
任意性与相似性关系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对任意性与相似性及其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的阐释,来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
2.符号的任意性2.1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索绪尔反对唯名论的观点。
在索绪尔看,不仅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而且概念本身是由语言所创造的,因而不可能有先于语言或先于符号的客观存在。
而要真正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上。
这表明索绪尔承认语言符号对现实世界有建构作用。
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这一理解对于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可以说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相对论思想正是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不同的语言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切割所指连续体的。
在共同的思维机制前提下,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范畴和概念,反映了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分析。
更为有力的佐证来自于符号学的翻译观。
其理论基础是把翻译看作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活动的对象是社会文化信息,而社会信息是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体系所承载的。
语言符号是最重要的符号,它使得其他其他各种符号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得以展现。
2.2索绪尔的符号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原则索绪尔高度强调任意性原则的重要性,明确地把这项原则上升到支配整个语言学研究的地位。
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义及内涵
语言符号象似性是指两个或多个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似程度。
通常情况下,语言符号象似性是指两个或多个语言符号的外观、形状、含义或功能之间的相似程度。
例如,在英文语言中,“A”和“a”是两个语言符号,它们的外观形状相似,但含义不同。
在汉语中,“人”和“口”是两个语言符号,它们的形状和含义相似,但外观不同。
语言符号象似性可以用于帮助人们记忆语言符号,例如通过形状或外观相似的语言符号来帮助人们记忆汉字。
另外,语言符号象似性也可以用于帮助人们理解语言符号的含义,例如通过功能相似的语言符号来帮助人们理解运算符号的意义。
语言符号象似性也可以用于帮助人们表达思想,例如通过含义相似的语言符号来表达抽象概念。
总之,语言符号象似性是指两个或多个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用于帮助人们记忆、理解和表达语言符号。
浅析语言符号象似性
模 仿 , 即 所 发 出 的 声 音 与 自然 界 中 的 事 物 是 直 接 的 映 射 关 系 。 例 如 英 语 词 汇 ,la( 叫 声 叫 )gu t猪 嗡 嗡 叫 )bn bet 羊 ,rn ( ,ag ( 、 炸 声 ) 某 些 英 语 词 的 字 母 组 合 发 音 和 意 义 之 间 也 存 砰 爆 , 在 着 某 种 联 系 , 如g一 头 的 词 常 表 示 沉 闷 而令 人 不 快 的声 例 r开 音 , gon 呻 吟 )g d e 怨 恨 )gu be 抱 怨 )s一 头 的 像 ra ( ,r g ( u ,rm l( ; 开 n 词 常 用 来 表示 呼 吸 声 、 蔑 , soe so , er 日语 词 汇 , 轻 像 nr , r s e。 nt n / 7’ 狗 、 T / ( 汪 汪 声 ) 加 南加 南 ( 鸦 哇 哇声 ) 南 南 ( , 乌 , 雨 哗 啦 声 ) 汉 语 词 里 ,北 风 呼 呼地 吹 ” “ 哗 啦 地 下 ” “ 水 。 “ 、雨 、河
瑞 士 语 言 学 家 索 绪 尔 提 出 语 言 符 号 任 意 性 原 则 以来 , 所 谓任意性 , 就是 指 语 言 符 号 的 能 指 (i ie) 所 指 (i ie ) s nf r和 g i s nf d g i 之 间 的联 系是 任 意 的 换 句 话 说 , 言 符 号 的形 式 、 音 和语 语 声 义之 间没 有 任 何 自然 的 、 在 的 或 逻辑 上 的 必然 联 系 。 意 性 内 任 直 被 认 为 知语 言 学 认
35 思 想 、 概 念 的 产 生 。 .新 新
为 . 言 的 形 式 和 内容 之 间有 某 种 必 然 的 联 系 , 者 之 间 的 关 语 两 系是 有 理 据 的 、 能 够论 证 的 ,这 就 是 通 常 所 说 的语 言 的 象 似 性 王 寅 教 授 发 表 了 一 系 列 关 于 象 似性 的 文 章 , 象 似 性 定 义 把 为一 语 言 符 号 在 音 、形 或 结 构 上 与 其 所 指 之 间存 在 映 照 性 相 似 的 现 象 . 从 语 音 、 形 和 结 构 三 个 方 面对 语 言 中 所 存 在 的 并 语 各种 象 似性 现 象作 了 较 为 详 细 的分 析 。他 认 为语 音 方 面 的 象 似性 即 发 音 与 其 所 指 之 间 存 在 很 多 自然 的相 似 的 关 系 。分 析 的 。 由于 英 语 是 世 界 通 用 语 , 用 范 围很 广 , 使 因此 由英 语 改 编 出 汉 语 中新 词 新 语 的 方 式 也 有 很 多 种 。 英 语 字 母 组 合 M V, 如 T 便 是 汉 语 中“ 乐 电 视 ” 代 名 词 , 音 的 而且 在 日常 生 活 中 , V的 MT 使用率要远远大于“ 音乐 电视 ” C , 反 对 物 欲 享 受 、 求 。C 族 指 追 心 灵 健 康 、 望 以 自身 价 值 创 造 新 的 文 化 生 活 方 式 的人 。C 希 C 即英 语 c l rcet e ut era v 的缩 写 。英 语 字 母 和 中文 汉 字 的 结 合 体 u i 也是时下新词新语的组成方式 ,JA 0  ̄ A ¥ 。除 此 之 外 , 有 单 纯 还 地 从 英 语 词 汇 的 发 音 翻 译 过 来 的 新 词 语 , 托 业 , [ O I— 如  ̄T E C J T so E g s r ne a oa C m nct n ( 际 交 流 英 语 et f n lhf t n t nl o mu i i i oI r i ao 国 测 评 ) 是 由美 国 教 育 考 试 服 务 ( d c inl et gSrie 举 , E u  ̄ oa T sn evc ) i 办 的 为 申请 去美 国或 加 拿 大 等 国家 上 大 学 或 入 研 究 生 院学 习 的 非英 语 国 家学 生 提 供 的 一 种 英 语 水 平 考 试 。辣 奢 族 ,英 语 lx r  ̄音 译 , 狂热 追 求 名 牌 的人 。 u uy 指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
语言任意性的意思是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自然的、本质的联系,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決系。
x所指:概念X能指:音响形象“父亲”的观念(所指)与“father”这个音响形象(能指)之间是任意的,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研究者们认为,语言符号除了任意性以外还具有高度的象似性。
所谓象似性(或理据性),通常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29世纪末美国语言学家皮尔斯提出象似性这一概念,映象符(image)< 拟象符(diagram)4 隐喻符(metaphor)象似性的体现:1 •语音的象似2词形的象似3•句法结构的象似2•语音象似性,又叫音义象似性,指语音与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存在理擴性。
象声词:flop(重物落地声)、jingle(叮当声)流水的哗哗声、乒乓语音象似: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中字母词的语音象征和音义联觉现象。
男性:masculine、man、mal女”生:feminine、woman、female2词形的象似*在词形方面,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有象似性现象。
汉语源于象形、会意,属表意文字。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其中心思想就是找出汉字与其字义之间的例句关系。
英语起源于象形文字,虽然现在发展并完善为表音文字,但它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象形文字的痕迹。
字母W: water wave字母H: house harbor inhabit3•句法结构的象似(1) 距离象似性: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2) 数量象似性:单复数.比较级和最高级(3) 顺序象似性:then, after, therefore国夕卜语言象似4生与任意4生争论经历的三个时期亠口古希腊至29世纪末(两种观点并存)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至60年代(任意说占上风)后索绪尔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新相持)X任意说2•任意性是人类语言的根本属性。
没有任意性就没有人类语言;任意性与其他语言特征相结合(design features),成就了表达力超强的人类语言;任意性是普遍的,存在于所有语言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总第120期)山东财政学院教 授 王 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对象似性定义的解释 自1988年许国璋先生将iconicity 首次在国内译为象似性后,引起了国内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沈家煊先生(1993),杜文礼先生(1996),张敏先生(1997),严辰松先生(1997)等分别发表论文对之加以论述。
笔者在《象似性与语言世界观》一文中,对iconicity 的译名为什么取“象似性”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对其下了定义,文中把语言符号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
本定义从三个方面对当前语言学家在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象似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1.在语音方面,发音与其所指之间存在很多自然的相似的关系,如:世界各语言中的拟声词等。
参见笔者(1996)所编《英语词汇速记教程》的第六章“从音说义”,文中第5节列出了英语中8种音义之间的自然关系。
2.在词形方面,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有象似性现象。
汉语源于象形,会意,属表意文字。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其中心思想就是找出汉字与其字义之间的理据关系,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英语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参见《英语词汇速记教程》第五章“从形说义”王寅:1996)。
3.在结构上,语言结构有某些方面会反映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直接映照着人们的概念结构。
这里主要讨论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象似性,Haiman 在1985年先后出版了两本书N atur al Sy ntax 和I conicity in Sy ntax ,对句法结构象似性进行了专题论述。
国外诸如G ivon,Bybee,Jaco bson,Chafe,Bo linger ,L i &T hompson ,Slobin ,V er haar 等学者对语言结构的象似性都有专著论述。
汉语中语序与时序之间存在较高的象似性,往往是先发生的事先讲,后发生的事后讲,从无到有,逐步展开,这说明了汉语的语序结构直接反映了现实的时间结构,犹如对现实生活的临摹,因此笔者称汉语为“临摹式”绘画语言(王寅1990)。
而英语的语序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顺序是不对应的。
一般说来,汉语结构参照概念领域的原则多于英语;英语结构参照句法和形态范畴的原则多于汉语。
英语在语序与时序上有时具有象似性,有时不具有,笔者将这种关系称为“蒙太奇”式,就好像导演可根据剧情需要,把各组镜头按时序或不按时序加以剪接和组合而成(王寅1990)。
语言在句法结构上还有不少其他象似性现象,如: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
笔者根椐象似性的原理还归纳出: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篇章象似性,滤减象似性。
本文拟重点讨论前4种象似性。
二、距离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可定义为: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
概念上的距离相近,同属一个义群或语义场,或欲述一致性较高的信息,在思维时就容易将它们放在一起思考,共现的可能性就较大,在语言表达时符号间的距离也往往靠得近。
1.如英语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就很典型。
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靠得近,是因为它们在概念意义上相近的原因。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之间用逗号隔开,距离上相对来说远了一点,这实际上就是因为在语义上两者不很紧密所致。
2.笔者再举英语中心词前的形容词的顺序来说明这种距离象似性现象:若一个名词前有几个形容词同时修饰时,越是主要的、本质的特性,越靠近中心词。
一般是主观形容词+客观形容词,因为在这两者之间,客观特性是事物或概念的本质属性,比主观更为本质,因而它就更靠近所修饰的中心名词。
当几个客观形容词一起使用时,也有这个现象,越主要的,越本质的形容词,就越靠近中心词。
出处、材料、用途就比大小、形状、新旧、颜色更主要,因而更后置靠近中心名词。
参见笔者(1989)编写的《英语语法纲要及练习》中的形容词顺序表。
3.英语中hear sb.与hear of sb.;know sb.与know of sb.等结构中,前者表示直接关系(直接听到某人讲话,认识某人),后者表示间接关系(间接听到有人提到过某人,听说有某人)。
动宾直接搭配与动作的直接关系相似;动宾的间接搭配(中间有个介词of)与动作的间接关系相似。
这实际上也就是及物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及物性直接作用于后面的宾词,而不及物动词所发出的动作不可接宾语,动作具有间接作用,就须借助其他成分(如介词)才能作用于对象。
4.help 后的动词不定式带to 与不带to 也可用来解释距离象似性原则:He helped me finish the meal.He helped me to finish t he meal.第二句中help 后的动词不定式用了带to 的不定式,此时主语与动词不定式在距离上就相对远了,则表示主语没有直接参加动词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反之,没有to,则距离相对近了,表示主语直接参加了动词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
如下两例句:T hese tablets w ill help y ou t o sleep.His advice helped me to plant trees.动词不定式带to的理由也是十分充足的。
又例:T his bo ok will help you improv e y our Eng lish.T his bo ok will help you to improv e your English.这两句都是可以接受的句子,“书”可以直接参加或不直接参加impro ve这个动作。
而下面4句只能用带to的不定式: T his book w ill help you to use/w rit e/speak/read Eng-lish.因为“书”只能im pro ve,而不能use/wr ite/speak/r ead。
(例句选自葛传规木《英语惯用法词典》1958)5.英语中时体在谓语动词上屈折变化的顺序,也受到概念紧密度的直接影响。
当两个时体概念同时在谓语动词上屈折变化,就有先后之分。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时体的概念越与动词关系紧密,屈折形式就越靠近动词。
例如:完成体(形式为:have+V.ed2)与进行体(形式为:be+V.ing)这两个概念结合使用时,进行体紧密靠近谓语动词,形式为hav e been V.ing。
稍加仔细分析即知:完成体主要表示已经完成了的概念,是已过去了的事情;而进行体表示的动作还正在进行,与完成体相比,当然是更为靠近的概念。
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可知:概念越靠近,语符距离也越靠近。
因而表示进行体的谓语屈折变化形式,相对于表示完成体的屈折变化形式就更靠近谓语动词了。
语态是表示谓语动作与主语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与表时间的时体概念相比,显得更为重要。
动作的主动或被动,直接关系到语义上的逻辑关系,句义区别很大,与动作发生的时间相比,是重要得多的概念,因此语态的屈折变化形式,比时体屈折变化形式更靠近谓语动词,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英语的时体在语态上发生屈折变化时的形式为:be being V.ed2,hav e been V.ed2。
笔者在《语言与文化研究》(第3期)中发表了题为“英语时体语态总公式”的文章,将英语谓语部分的屈折变化总公式概括为:S+(情态/助动词)+(hav e+V.ed2)+(be+V.ing)+(be+V.ed2)+V !∀wil l/shall has am/is/are am/i s/are V.s woul d/should等had was/were was/were V.ed1 谓语部分可根据表达的需要,从这5个部分中加以选择与组合。
根据这个公式,可对英语时体和语态的变化形式做如下演算:1)完成进行时为 + :have+V.ed2+be+V.inghave been V.ing 2)完成时被动态为 + :have+V.ed2+be+V.ed2have been V.ed2 3)进行时被动态为 + :be+V.ing+be+V.ed2be being V.ed2英语谓语动词屈折变化形式的顺序与概念紧密度之间存在较高的象似关系。
语言符号象似性现象还包括:使役象似,并列象似,引语象似,标题象似,及物象似,领属象似,社会距离象似等等,笔者已另文论述。
三、数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可定义为: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与可测度成反比象似。
概念量越大,越复杂,所用语言的单位数量也就越多;信息的可测度越低,所用语言单位也就越多。
越是复杂的概念,在思维时处理起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语言表达时所用的单位数量也就相应的多。
1.两个词总比一个词表达的意义要多,两个分句总比一个分句传递的信息要大。
语符形式越长,其含义也就越大,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11当然比1大,也比9大。
11比1大,也比10大。
两位数比一位数大,三位数又比两位数大,无可非议。
2.英语中复数形式是在单数形式的基础上加复数标记-s或其他形式形成的(英语中单复数同形的词很少),它比单数形式长,所表达的概念量也就大。
用词多的结构所表达的概念相对就比较复杂:“apple tree”比“apple”和“tree”长,而“apple trees”又比“apple tr ee”长,概念量自然也就多了。
3.英语中形容词,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所指的概念程度渐升,语言形式也渐多,从零词尾,到-er(两个字母表示比较),再到-est(三个字母表示最高级)。
汉语中“语文”是指一门学科,而“语和文”则可指“语言”和“文字”,这也说明了语符的数量象似性现象。
4.Zipf于1935年就提出了他著名的经济原则“P rinciple of Least Effort”:语言中语音长度与信息熟悉度和可预测度成反比。
概念生疏、难以预测的信息往往要完整加以表达,很少省略。
而在表达熟悉信息时,往往多用缩写形式,甚至省略形式,这是经济动因在起作用,是象似动因让位于经济动因的结果。
这一结论实际上与人们的思维是一致的:人们对于已知的和熟悉的概念、信息容易预测,在句法上则可大加简化,乃至省略,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对此加以注意,多费笔墨,完全不必详细说明,赘言一番。
例如比较级中相同的部分,即容易预测的部分,往往可用一个代词来代替,或干脆省略。
如:T he tempretur e in Beijing is much colder than that in Shang hai.(在这一点上汉语比英语的象似性更明显,在英语中that是不可省的,而汉语中却可省:北京气候比上海要冷得多。
)完全可预测的信息在语言中常常用缩写形式或省略形式(即: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