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

合集下载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背景职业病是由于一定职业环境中所存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工人体内器官、组织或系统的不可逆和持续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某种职业环境对从事该工作的人体安全和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毒物、尘、辐射、噪声、振动等。

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国家对职业病危害的管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其中,将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是进行管控的重要工作之一。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表按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与分级》(GBZ/T 229.1-2010)的要求,将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五级,从低到高分别是1~5级。

风险级别风险状况描述1级风险较低,一般处于可控状态2级风险较低,但有时可能会发生轻微伤害或疾病3级风险较高,随时可能发生中度伤害或疾病4级风险很高,可能发生重大伤害或疾病5级风险极高,很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伤害或疾病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管控,应根据病害的形成机理、危害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接触途径等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级别,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达到预防、减轻和消除职业病发生的目的。

风险评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是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能够发现危害的程度和范围,确定危害因素对体内器官的影响和损害程度,为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危害评价: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序列、程度、作用途径、接触途径和剂量等进行评价。

2.暴露评估:确定劳动者暴露的人数、时间和频率等参数,评估暴露水平。

3.敏感性评估:根据不同人员的个人因素、体位、行动方式等因素,对其受危害的敏感性进行评估。

4.风险评价:对危害程度、暴露水平、敏感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危害等级和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是针对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PPT课件

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PPT课件

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实践与案例
01
某企业通过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政 策,加强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 有效降低了职业健康风险,提高 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02
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 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成功 控制了某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 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水平。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是有效的 管理方式,能够提高企业的安全 管理水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04
职业健康隐患排查与治理
隐患的识别与分类
识别方法
通过现场观察、员工反馈、安全检查等方式,发现潜在的职 业健康隐患。
分类标准
根据隐患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范围,将隐患分为 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和特大隐患等不同级别。
隐患的排查方法与流程
方法
采用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覆盖企业的各个生产环 节和作业场所。
分析企业在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和 困难,如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不完善等。
3
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必要性
阐述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在职业健康风险管理中 的必要性和作用,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
02
职业健康风险概述
职业健康风险的分类
01
02
03
04
物理性职业健康风险: 如噪音、振动、辐射等。
风险防范的策略与措施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政策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 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循相关规定。
提供安全培训
企业应定期为员工提供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技能水平,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职业健康风险。
建立应急预案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什么关系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什么关系

2016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开始在全国重点推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

经过五年的发展,这两个体系建设在全国取得了很大成效。

那这两个体系有何关联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1、都是安全系统管理的核心环节。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均有明确要求,并作为其基础关键环节存在。

其核心理念是运用PDCA 模式与过程方法,系统的进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的确定,并对各个过程制定规则、原则,进行过程控制并做到持续改进。

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3、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补充”。

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关系,总的来说,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目标和结果。

因为只有发现风险、找到隐患,才能进行排查和治理,也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

综上就是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关系的分析,其实,无论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还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都是核心内容。

因此,两体系建设看似简单,其实它们关系到生产中的方方面面,单纯的人为进行操作,不仅容易出错,而且工作量巨大。

所以,在建设时还需注意。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目的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做好风险辨识与评价,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管控分险,减少和消除隐患,有效防范各类事故。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人员。

3. 职责3.1 风险辨识与评价3.1 安全环保部负责风险风级管控的协调组织与综合管理工作。

3.2 风险辨识:3.2.1 各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风险辨识,必须全员参与。

3.2.2 工程技术部、总工办负责拟定重点设备、重点工艺清单,并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价。

3.2.3 安全环保部、工程技术部、总工办组成联合审核小组,负责审核各部门的风险辨识结果,并选择风险管控点位,明确管控措施。

3.3 各级管控责任人负责严格按点检频次对风险点位进行点检,并如实记录点检情况。

4.程序4.1 风险辨识与评价4.1.1分险辨识评价方法。

选用LEC评价法,根据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的大小和管理需要,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从高到低划分为四级:一级(红色,D值320以上),重大风险;二级(橙色,D值320--160 ),较大风险;三级(黄色,D值159--70 ),一般风险;四级(蓝色,D值70以下),低风险。

4.1.2辨识评价范围。

应覆盖所辖区域和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所有区域、活动、设备、设施、物料、工艺流程、职业健康危害、环境因素、工具及器具、紧急情况等。

4.1.3 风险管控措施。

分险管控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4.1.4 班组辨识。

分公司、事业部以项目为单位组织风险辨识与评价,必须各岗位人员全员参与。

各岗位辨识完成后,班组应组织全体会议,对辨识情况进行讨论与补充。

4.1.5 部门审核。

班组辨识完成后,提交部门审核,部门应对材料进行审核,对审核不通过的材料,应退后班组补充辨识,直到通过为止。

审核通过后,部门应对辨识材料进行汇总,并将电子版材料报安环部。

4.1.6 工程技术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专业辨识,制订公司重点设备、重点工艺清单,分工进行辨识。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报告内容: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本报告将对我公司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管控。

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我公司对各个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分级,分为四个等级: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和特别高风险。

1. 低风险:这些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相对较低,员工易受到的危害较少。

例如,办公室人员、销售人员等。

2. 中风险:这些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高,员工容易接触到一些有害物质或工作环境不理想。

例如,车间操作工、化学实验员等。

3. 高风险:这些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非常高,员工长期接触到有害物质或存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

例如,高温炉工、有毒气体处理员等。

4. 特别高风险:这些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极其严重,员工面临极高的职业病危害。

例如,放射性物质处理员、有害微生物研究员等。

三、风险管控措施基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我公司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1. 低风险岗位:a. 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办公设备,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b.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防治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2. 中风险岗位:a. 优化工作环境,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b.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和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3. 高风险岗位:a. 采取物理隔离措施,减少有害物质对员工的影响。

b. 强化职业健康防护和应急预案培训。

4. 特别高风险岗位:a. 严格控制工作过程和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的职业病危害风险。

b. 配备特殊的个人防护装备,加强职业健康监测。

四、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的监督与检查为了确保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公司将建立定期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包括以下方面:1. 监控员工健康状况,并记录职业病案例。

2. 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

3. 强调员工的主动监测和报告职业病危害风险。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在当今的工作环境中,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是企业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职业病危害不仅会给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损害,也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成为了职业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估和分级,确定风险的大小和优先级,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一过程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包括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原辅材料、作业环境等方面。

例如,在化工行业中,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是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对这些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接触时间等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潜在风险程度。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通常会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

定量评估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计算出风险值,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复杂的计算过程;而定性评估方法则相对简单直观,通过专家判断、经验类比等方式来确定风险等级。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准确地识别高风险区域和环节,为后续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一旦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于高风险区域和环节,应优先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改进生产工艺、安装通风排毒设备等,从源头上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同时,还应加强个体防护,为劳动者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此外,管理措施也不可或缺,包括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等。

隐患排查治理则是针对工作场所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

隐患可能表现为防护设施失效、个人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劳动者违规操作等。

通过定期的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隐患排查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和检查表,明确排查的内容、方法和频次。

排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识别隐患。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1
生产系统:DCS控制单元、 现场合成单元、造粒单元、 包装单元、粉碎单元、真 空泵房、装置罐区;
2
仓储系统:普通仓库、普 通冷库、危险化学品仓库、 罐区;
3
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工 序、中控检验、DCS控制 单元;
电气系统:变压器室、 10KV配电室、400V配电 室、智能控制系统、压力 表检修;
4
其它伤害
车间周围
罐区 叉运工段
7 中控检测单元 触电、灼烫、中毒、其他伤害、火灾、爆炸、其它伤害
中控室单元
中控工段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识别风险区域内风险点
按风险区域划分单元,组织各岗位员工对本岗 位涉及到的作业活动进行排查,排查应包含正 常作业、非正常作业等过程。一线员工完成作 业活动清单填写后,由车间负责人汇总,并组 织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小组进行讨论,确定作业 活动清单。
体系基础理论点
风险
危险源
1
隐患
2
422%事7 故
3
%
受控 状态
部分 失控
422%完失7全控 %
PART 0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 流 程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成立两体系工作小组,完成两体系建设准备工作
公司成立由企业负责人为组长的体系 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安全、 生产、设备、电气、计量、仓库、物 流、保卫等相关专业部门
材料到指定楼层。 苯酚、催化剂投料
甲醛计量罐投料 升温滴加甲醛
恒温反应 上层釜常压蒸馏放入下
层釜 树脂真空蒸馏放入储罐
反应釜碱洗处理
岗位/地点 现场合成单元 现场合成单元 现场合成单元 现场合成单元 现场合成单元 现场合成单元 现场合成单元 现场合成单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引言职业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因受职业有害因素的影响,使工人患有的疾病。

职业病对工人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在我国,职业病已成为劳动保护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障工人的健康,2019年4月起开始施行的《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规定,职业病危害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企业要对职业病危害有所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职业病危害分级职业病危害分级是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按行业、作业及岗位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并做出评估、判定和风险分级。

职业病危害分级的目的是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降低职业病在职工中的发生率。

目前,我国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四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

根据国家标准,职业病危害分为四级,分别是:1.一级,重度危害;2.二级,较重危害;3.三级,一般危害;4.四级,轻微危害。

对于每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不同的接触途径、接触程度和损害程度,定性和定量评估,根据国家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职业病危害级别。

职业病危害分级的具体流程包括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和风险分级的程序。

企业在弄清楚自己所在行业、部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可以进行危害评价,确定自己处于什么级别,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控制。

隐患排查治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除了职业病危害分级,还需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是指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进行排查、识别、评估、整改的过程。

隐患排查治理需要企业全面落实“四个意识”,才能全面完成职业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明确危害的概念,“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

”企业要明确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使员工均能认识到职业病的实质,让职业病在员工间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其次,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防患于未然,比事后救援更为重要。

然后,在职业病危害等级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使企业的防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最后,企业要进行内部的管理评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二者是并列的吗?是相互递进的吗?其实都不是,二者是相互包容的关系:隐患排查治理包含于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的主要工作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控,其中核心工作是危险源辨识。

那危险源辨识都辨识些什么呢?一是辨识风险点有什么危险物质和能量;二是辨识危险物质和能量现有哪些管控措施、管控措施是否完好,即是否存在隐患。

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治理、确保管控措施有效,把风险管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就是风险管控。

1、风险与隐患的关系风险与隐患也不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动态关系。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中对隐患的定义是:“对安全风险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存在缺陷或缺失时就形成事故隐患”,即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缺失或出现了缺陷,则形成了隐患,风险度相应会提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的严重程度分值均会升高)。

如果隐患不能及时得以治理,则很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隐患得以治理,则风险度会随之降低。

要准确理解“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这句话。

有企业认为:管控不好出现隐患后,则风险转变成了隐患,风险就不存在To这是不对的。

风险与隐患不是递进和取代关系,风险管控不好,可能会出现隐患,但此时风险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大,隐患不能及时得以治理,则很可能会发生事故。

即从危险物质和能量存在,到事故发生的前一瞬间,无论管控措施是否存在隐患,风险都是存在的。

2、将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和现有风险进行管理鉴于全国各地对于风险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建议将风险分为固有风险、现有风险两类,并采用不同的方法管理。

关于“固有风险”,目前没有准确的术语解释,在有些文献资料中,固有风险也叫原始风险、初始风险、裸风险等,可以理解为因风险点的固有危险性而潜在的风险。

比如某些单元构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涉及了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涉及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介质等。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编制:双重预防体系创建小组审核人:批准人:2019-05-15发布-15实施XXXXXX文件XX〔2019〕32号签发人:XXXX关于发布《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通知各部室、车间:为有效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特制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现予以下发,望各部门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4、《职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告发奖励制度》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专项使用制度》7、《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报告制度》8、《事故隐患建档制度》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制度》10、《安全风险公告管理制度》11、《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1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考核制度》13、《双重预防体系风险沟通机制》XXX2019年5月15日目录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4、《职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举报奖励制度》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专项使用制度》7、《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敷陈制度》8、《事故隐患建档制度》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制度》10、《安全风险公告管理制度》11、《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1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考核制度》13、《双重防备体系风险沟通机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为了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公司的生产安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二、依据:省当局办公厅《关于树立美满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备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和《关于深化平安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平安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通知的请求。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1、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什么是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3、什么是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4、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

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5、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6、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

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7、确定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可据活动、产品、服务的性质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如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等。

针对人、机、料、法、环、管等各方面进行辨识。

也可借用现成资料,如安全评价报告、职业卫生评价等资料。

结合多数企业的经验,建议企业岗位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优先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在JHA分析法不能全覆盖时,采用安全检查表法8、工作危害分析法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需要掌握的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需要掌握的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需要掌握的内容一、相关定义: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4、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5、事故隐患: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分6、事故隐患分级: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7、重大风险确定原则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 人以上的;——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8、危险源辨识的方法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等方法,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

9、风险点划分原则(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指导手册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指导手册
➢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和/或区域,或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工种)。
7
(二)关键词定义
➢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在分析 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可参照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 分类与代码》;其中,涉及人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23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87项;涉及作业环境 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45项;涉及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共计10项)。
4
(一)标准和文件
《关于成立“ 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通知》
组织机构
组 长: 总经理
XXX
副组长:安全总监 XXX
常务副总 XXX
组 员: 公司安全部 XXX
技术研发部 XXX
财 务 部 XXX
设 备 部 XXX
品质管理部 XXX
生 产 部 XXX
5
(一)标准和文件
《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停工
企业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100万元以上
部分装置(>2 设备
套)或
重大国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50万元以上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 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 听力丧失、慢 性病
1万元以上
➢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职业病危害分级与隐患排查

职业病危害分级与隐患排查

职业病危害分级与隐患排查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和职业行为引起的,持续暴露于某些因素下可能导致对健康产生慢性危害和疾病的集成表现。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与发展,职业病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有效防控职业病,应该建立相应防护措施,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完善职业病危害分级制度。

职业病危害分级在职业病中,各种因素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

为了更好地将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分类和管理,权威部门根据职业病的分类和危害特点,将其分为4个危害等级,即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别重大风险。

这个等级的分级标准是基于职业病的致病因素、接触途径、危害概率、危害程度、行业区分等因素的相关规定。

一般风险一般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职业病发生率较低,但有可能对工人人身健康造成轻度危害的病因、因素、作业环境或者职业行为等。

一般风险属于最容易管理的职业病危害等级。

在此等级下,管理者主要通过科学管理、完善的制度以及规范的操作来降低职业病的危害。

较大风险较大风险是指工作环境和职业行为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职业病的发生率相对一般风险大,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轻度或中度危害的病因、因素、作业环境或者职业行为等。

较大风险等级下的职业病危害可能较高,需要管理者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来进行降低。

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是指工作环境和职业行为对人体有很高的危害性,职业病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重度危害的病因、因素、作业环境或者职业行为等。

重大风险等级的职业病危害需要管理人员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危害性。

特别重大风险特别重大风险是指工作环境和职业行为对人体有极高的危害性,职业病的发生几率非常高,对工人的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的病因、因素、作业环境或者职业行为等。

特别重大风险等级的危害性极大,必须采取最为保护性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

隐患排查为防范职业病的发生,管理者不仅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分级标准,同时加强对工作环境的隐患排查。

职业病隐患指潜藏于工作环境和职业行为之中的危害因素,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双控管理方法

双控管理方法

双控管理方法
双控管理方法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具体如下:
1. 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以确定风险等级和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

2. 隐患排查与治理:通过对企业或工作场所的定期检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3. 重大风险防控:对于评估出的高风险领域,需要制定特定的防控措施,确保这些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职业健康与安全: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通过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备来减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

5. 事故应急救援: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计划,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6. 持续改进与提升: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地对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双控管理方法是一种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它要求企业全面加强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 业 病 隐 患 排 查 方 式
日常巡查
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 员工巡回检查,各级管 理人员应在各自的职责 范围内进行检查;岗位 员工按照各自的岗位职 责,进行交接班检查和 班中定期巡回检查。 由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 的负责人组织本单位、 本专业人员实施(要求 根据各企业实际,做到 职责分明) 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各 职能部门、各公司、分厂、 车间(科室)、工段(班 组)组织本单位人员实施。 公司(厂)级的由企业职 业卫生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其他部门配合并组织本单 位、本专业的检查。
风险分级报告
• • • • • • • • 一、依据和范围 1.目的 2.依据 3.内容和范围 4.方案 二、单位概况 1. 名称 2.地址 3. 生产工艺 4.劳动定员 三、分级内容 主要内容为分级表 四、管控措施 可以参照指南中的P32~P34页。
风险点名称 风险等级
燃化车间铲车司机接触生产性粉尘和噪声 接触生产性粉尘和噪声作业分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岗位级的 分级为xxxxx作业岗位
职业病隐患!!!
职业病隐患排查
综合性检查 是指以保护职工健康为目的,对职 业卫生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进行的综合性检查 专项检查 主要是针对职业卫生某个方面进行的 检查,例如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检查、职业健康监 护检查、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 检查等。 日常检查 是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按照职责 进行的职业卫生方面的检查

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
Z
Z≤5
i n

N
Ti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 稍有危险(Z5) 一般危险(Z4) 显著危险(Z3) 高度危险(Z2) 极度危险( Z1)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N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
5<Z≤10 10<Z≤15
15<Z≤25 Z>25
重大职业病隐患,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 定并实施职业病隐患治理方案
职业病隐患分类

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指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 在的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 ,一般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得。 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指在生产作业现场存在的 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例 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防 护措施、应急管理、布局、辅助用室、警示标识 等,需要通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职业病 危害因素检测获得。
职业病隐 患 ?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包括: 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 职业卫生制度制定、职业 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 康监护、职业卫生“三同 时” 、职业病危害申报、 职业 病危害事故预案及演 练、 职业卫生档案等方面 存在 的违反职业卫生法律、 法 规、规章、标准、规范 和 管理制度的缺陷。
现场管理包括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 置及维护、应急救援设 施设置及维护、个人防 护用品发放及佩戴以及 现场布局、辅助用室、 警示标识等方面存在的 缺陷。
危害因素风险分级计算
• 化学物计算公式:G=Wd*Wb*Wl • 其中Wl的取值与粉尘公式中的计算方法一 样。 • Wb为 例:指南P13-14页,一个岗位中接触 硫酸、氯气、汽油那它的WB=Wb硫酸+Wb氯 气+Wb汽油。 • Wd为一个岗位中接触的 对应的权重数。P12页表5.
危害因素风险分级计算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 根据以上对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及电离辐射作业的岗 位分级 级别,分别赋以相应权重数,同时确定各职业病危害作业岗
位的接 触人数并据此给予相应的权重数(P),按式(3)计算作业
岗位职 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

………………………………….(3) 式中:T-某个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 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数量; 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序号,i-n对应的取值(1~n); Ci-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权重数(指南P18表11); P-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权重数(指南P19表12) ;
• • • • 高温作业 对照指南P15页表8取相应值 噪声作业 对照指南P16页表9相应取值。需要注意Lex为 等效声级。如果检测结果为Laeq则需要根据职 工的接触时间进行 。 7h-0.6,6h-1.2,5h-2,4h-3,3h-4.3,2h-6,1h-9,0.5h-12 • 电离辐射 • 对照指南P17-18页取值。

职业病隐患等级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 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 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 整改 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某种原因致使 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

职业病隐患等级的评估认定(一般隐患)




(1)粉尘和化学物质作业分级为中度危害以下( 包含中度)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 标; (2)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以下(包含 重度)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 (3)作业场所存在的Ⅱ类放射源(高危险源)强 度超标; (4)基础管理类隐患; (5)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不符合; (6)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不符合。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
企业应定期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 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上报 重大职业病隐患报送内容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 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
一般职业病隐患,由企业各级(分/子公司、 车间/科室、工段/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 人员及时组织整改。
危害因素风险分级计算
• 1.粉尘计算公式中G=Wm*Wb*Wl • M的取值:看检测报告中粉尘是否有具体的名字, 如有具体名字M取值一般为M<10,Wm取1;如显 示矽尘则根据含量,取相应的Wm值即可。石棉及 石棉纤维、木粉尘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粉尘取 M>80,Wm为6。 • B的取值:根据指南P9页表2下方的注释和检测报 告中对应的数值进行计算。CTWA/PCTWA、 [Csetl/PCTWA]/(超限倍数限值)取二者的最大值。 或者是CTWA/PCTWA、[Csetl/PCstel]二者比值的最 大值。权重数Wb=B。有时候超限倍数值 [Csetl/PCTWA]会在检测报告中直接给出。 • Wl取值根据P10表3.1和3.2取值。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 责职业卫生检查的组 织、实施、验证;负 责定期组织各专业职 能管理部门和各专业 技术委员会或人员评 审、修订隐患排查治 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检 查表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隐 患排查、治理、报告 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职责
各级生产经营单位的 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 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 职业病隐患排查并落 实职业病隐患的整改。
职业病隐患排查内容
(基础管理类)
机构体系
制度体系
人员体系
1、责任体系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4 职 业 卫 生 培 训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 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合格 证 2.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 间、转岗时的职业卫生培 训 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 进行的专门的职业卫生培 训情况。
5 职 业 卫 管 理 生 档 案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档案: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 位职业病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各分管负责人和职 业卫生管理人员对 分管业务范围内的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 理工作负责。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



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职业卫生检查 计划,并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表》; 《职业病隐患排查表》应包括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结果等 内容;职业卫生检查时应按照职业卫生检 查表内容逐项进行检查; 企业应当每季度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 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规定的时 间和形式报送有关部门。
职业病隐患排查频次
操作人员现场巡检或操作时 应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巡检 内容,及时发现职业病隐患。
车间直接管理人员(主任、工艺设备 技术人员) 对装置现场 进行相关专业检查时,应将职业卫生 工作纳入检查内容。 车间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 ;基层单位(厂)应
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
隐患排查。 企业 ,基层单 位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 查和专项隐患排查,两者可结合进行。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 和使用 新、改、扩 建项目要做 职业卫生三 同时。分为 预评价、防 护设施设计 专篇和控制 效果评价。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
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应聘 请有经验的职业卫生专家或相关行业专家指导开展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企业应使用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现状评价、 危害分级、风险识别等方法排查职业病隐患。 存在外委作业的企业,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 签订职业卫生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对职业病 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企业对承包、承租单位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