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错题集参考答案解析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解析

形成明亮的虚像,妨碍司机的观察;车内开灯照明时,来自车内人、物的光线都会通过挡风玻璃反射到司机的视野里,使司机分辨不清前方的景物.可见,竖直安装的挡风玻璃,在晚间行车时会使反射光严重地干扰司机观察,以致酿成车祸.为此,汽车的设计师们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巧妙地将挡风玻璃倾斜安装,使各种反射光旁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4、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当潜艇发现正前方5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3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马上向航空母舰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命中航空母舰?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此题类似于汽车的相遇问题,航空母舰以30km/h的速度与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行使了5km.解答:解:s=5km,v舰=30km/h,v雷=110km/h,由v=s/t得:s舰=v舰t,s l雷=v雷t,s=s舰+s雷=v舰t+v雷t=5km,即t=s/v舰+v雷=5Km/30Km/h+110Km/h=0.o36h=129.6s 答:129.6s后鱼雷可能命中航空母舰.点评:“相遇问题”在解题时应当注意画图分析.来.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天坛回音壁的建造原理是什么?(2)天坛的圜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为什么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3)举例说明回声带来的不利影响.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对给出的题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得出答案.解答:解:(1)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围墙内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所以北京天坛同音壁的建造原理是:声音的反射;(2)人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的原因是: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分辨不开,使原声加强、延长,因而感觉到声音格外响亮;(3)例如:利用录音机录音时回声使声音不够清晰;体育馆内由于回声过分嘈杂;电影院、剧院墙壁处理不好,产生回音,影响音响效果等等…点评:此题属于信息题,要对文章中给出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和问题相一致的答案,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是中考的常见题型.8 2009•潍坊)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实验题;答案开放型.分析: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如通过水雾、烟雾等,这里用光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也是通过“平”的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解答:解:①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②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共面.故答案为: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点评:“光屏”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材,只有明确了它的作用,我们才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9 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分析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只有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我们才能看到它C.光照到衣服上时会发生漫反射D.当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将不再平行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实例中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镜面反射是将光朝同一方向反射,漫反射是将光朝各个方向反射.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③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解答: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本选项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故本选项错误;C、室内的石灰墙壁、白色的衣服、以及投影的幕布都是粗糙的表面,所以发生的是漫反射,故本选项正确.D、当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将仍然平行射出,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注意两种反射的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A B C D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解答:解:如图,当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OM⊥ON,所以∠OBC+∠OCB=90°,因此∠ABM+∠DCN=90°所以∠ABC+∠BCD=180°-∠ABM-∠OBC+180°-∠OCB-∠DCN=360°-180°=180°所以AB∥CD.因此若平行光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时,将反向射回.则司机便可以知道前面有自行车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故选B.点评:自行车上包含了众多的物理知识,并且自行车离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所以相关的题目页比较多.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它能够将光线“反向射回”,会引起司机的注意,避免事故的发生.11 有一种设计巧妙的自行车尾灯,车身并不发光,但当来自自行车后面的汽车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将光线“反向射回”,明亮耀眼,其结构如图所示,是一些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镜组成的,请回答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反向射回”的效果(间述理由,画出反向射回的光路)考点:光的反射.专题:作图题;简答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解答:解:通过作图知,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即光线从哪里来,还反射到哪里去,即产生“反向射回”的效果,会引起司机注意而避免事故的发生.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自行车的尾灯还是红色的,反射回去的光变为红色,更加醒目,且红光的波长长,能够透过雾,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此题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很具有实际意义.12 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日食、月食现象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声与光.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日食与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眼睛就看不见后面的泰山了.这是因为叶子挡住了来自泰山的光线,之所以能挡住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了解词语意思,二是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13 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比声速快分析.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影的形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快造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和利用光速比声速快解释现象.14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C.日食和月食的成因D.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色散.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来分析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所以B、C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是因为物体的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选项D也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所以选项A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我们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6(2011•哈尔滨)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会聚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作图题.分析:先分析光线是被会聚了还是被发散了,再确定光学元件的类型.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光线水平射入,经某一光学元件后向中间靠拢,所以该光学元件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答案为:会聚,点评:在判断光线是否被会聚时,可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在出射光线的外面,则光线被会聚了.17 一束光线经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你所学过的两种光学元件.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答案开放型.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1)可以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凸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3)凸透镜的过焦点的光线和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折射光线;(4)凹透镜通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和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答:解:若用平面镜或凸面镜,光路如图:若用凸透镜,光路如图:若用凹透镜,光路如图:故答案为以上任意两图均可.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来分析,而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改变,故有6种可能情况.18 (2005•资阳)如图所示,根据光线的传播路线在方框内画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找到入射点,将两个入射点连接就会得到镜面.解答:解:分别延长入射光线并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相交于两点,即入射点,把两个入射点连接起来,从而确定镜面的位置.故作图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有关定律的内容要牢记,同时会灵活的运用,本题运用了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19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阻断噪声的传播.男女生说话的声音较容易区别,是因为他们说话时的音色不同.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电磁波交谈,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某人看到闪电后2S听到回声,那么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人680m.吹口哨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流水的声音是靠水振动而发声的.比较牛和蚊子的声音,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在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中,在声源处减弱效果最明显.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OdB是人们刚刚听到的最弱声,为保证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2)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控制噪声的传播;(3)响度是指声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4)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5)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噪声等级用分贝表示;(6)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s=vt可求出路程.解答:解:(1)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控制噪声的传播.(2)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不同,男女生说话的声音较容易区别,就是因为他们说话时的音色不同;(3)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电磁波交谈;(4)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人的距离:s=vt=340m/s×2S=680m.(5)吹口哨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流水的声音是靠水振动而发声的.(6)比较牛和蚊子的声音,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7)在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中,不让噪声发出最好,所以在声源处减弱效果最明显;(8)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9)OdB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人们刚刚听到的最弱声,为保证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故答案为:空气传播;控制;控制;音色;电磁波;真空;680;空气;水;牛;蚊子;声源处;20Hz--20000Hz;刚刚听到的最弱声;70d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有关内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八年级物理上册错题归纳(包括问题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错题归纳(包括问题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错题归纳(包括问题详解)1、如图1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______;______;(2)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这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3)当水温升高到90摄氏度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当时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4)根据下表数据请在图3的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象.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5)该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①沸腾是液体表面和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②前4分钟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③你还能总结出的结论有:______.(6)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1)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适当的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加大酒精灯的火焰及给烧杯加盖子等;(2)图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图乙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3)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可知水的沸点为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98℃低于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5)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还可知水的沸点为98℃;(6)由于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不断吸热,所以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故答案为:(1)给烧杯加盖子;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换用火焰更大的酒精灯);②乙;(3)98;小于;(4)见上图;(5)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不能;不断吸热且温度达到水的沸点.2、如图所示,是小明做完了“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做出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信息一:水的初温为92℃;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沸点为98℃;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放着盛有80摄氏度热水的大试管,当对大烧杯里的水加热时试管里的水很快就会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了的水将会()A.升到100摄氏度而沸腾B..升到100摄氏度不能沸腾C.试管水温保持80摄氏度不变D.无法确定选择B.因为烧杯的水最高就为100,当试管的水与烧杯达到同一温度后,试管将无法从烧杯吸热,而沸腾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只会达到100度,4、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小明通过描点画出下图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左右. (2)根据如上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 (2)温度较高时,温度随时间下降较快,当温度接近室温时,温度下降越来越慢(合理即可)5、冬天,在东北地区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凝固点C.蒸发性能强D.较易流动答案B解析:冬天,东北地区夜间气温很低,汽车水箱中的冷却液很容易凝固,因此需选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冷却液,水的凝固点是0℃,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所以把它们混合后就得到凝固点较低的液体.6、把装碎冰块的试管插入装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块A.也大部分熔化B.全部熔化C.刚开始熔化D.不熔化答案D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熔点;(2)能够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小试管中的冰块温度可以上升到熔点0℃,但达到熔点0℃时,它周围环境温度为冰水混合物,即为0℃,它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因此不熔化.7、下表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海波和蜂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蜂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1)实验时,将装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①______;②______.(2)利用图示装置给试管的海波和蜂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______是晶体,其凝固点为______℃.(4)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______.(5)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6)在探究过程中,小丽发现蜂蜡凝固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______.(7)如图2中,能正确描述蜂蜡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______.(1)为了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全部浸没在水中,但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2)将装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海波和蜂蜡受热比较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海波不断吸热,开始温度不断升高,后来温度保持在48℃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温度再升高,由此可见海波有固定的熔点,因此海波是晶体,它的熔点是48℃.(4)固体颗粒越小,受热越充分,熔化的就越快,因此固体颗粒小一点好.(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Q吸=cm△t,∴由△t=Q吸cm可知,当Q吸和比热c一定时,水升高的温度△t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烧杯中水的质量m 越大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7)蜂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蜂蜡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由图2所示图象可知,图象C符合蜂蜡凝固的特点.故答案为:(1)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2)慢;(3)海波;48;(4)小一点好;(5)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6)烧杯中水太多;(7)C.8、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为2.6,那么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km/h?从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到距离为1400km)1马赫=340m/s,也等于340m/s×3600=1224km/h.到1400km,不考虑飞机起降时间等因数,飞行时间约1400÷(1224×2.6)≈0.44小时.9、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

八年物理高频错题和详细答案分析 备考必看

八年物理高频错题和详细答案分析 备考必看

八年级物理高频错题集1.【题文】双选用手向上提水桶,对于其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手是施力物体,水桶是受力物体B.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地球是施力物体,水桶是受力物体C.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水桶,受力物体是手D.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水桶2.【题文】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3.【题文】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方向有关C.作用点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4.【题文】双选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知,物体的重力为B.通过比较弹簧测力计读数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C.通过比较②⑤,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D.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5.【题文】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图钉帽的面积是,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指必须用大于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B.手指必须用大于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6.【题文】双选小丽将一根较长的头发在铅笔上密绕,用刻度尺测出圈的宽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发的平均直径用公式表示为:B.头发的平均直径用公式表示为:C.若绕头发时并非紧密而是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D.若绕头发时并非紧密而是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7.【题文】双选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第一部分力学 (1)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 (1)二、质量和密度 (5)三、力力和运动 (13)四、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16)五、浮力 (22)六、简单机械机械能 (31)第二部分声现象光学热学 (37)一、声现象 (37)二、光学 (39)三、热学 (48)第三部分电学 (54)一、电路电流 (54)二、电压电阻 (59)三、欧姆定律 (62)四、电功电功率 (67)五、电和电磁 (78)第四部分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81)第五部分其他开放题 (97)一、跨学科开放题 (97)二、社会热点开放题 (107)三、图像开放题 (114)说明:该开放题文档的答案部分的一些下标并不规范,省略了一些公式,但不影响试题使用,敬请谅解。

第一部分力学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习题1】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O℃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条件开放)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答案】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A。

【习题2】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直线滚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π,则得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

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d,即是硬币的直径。

【习题3】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

【答案】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物理八年级错题带解析

物理八年级错题带解析

物理八年级错题带解析一、关于声音的特性1. 题目: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 音调低,响度大B. 音调低,响度小C. 音调高,响度大D. 音调高,响度小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男低音中的“低”指音调低,女高音中的“高”指音调高。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独唱与轻声伴唱相比,独唱的声音大,即响度大。

所以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答案为A。

2. 题目: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解析: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轻声”说话表示声音小,“大声”喊叫表示声音大,这都是描述声音响度的,与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色(声音的特色)、频率(决定音调)无关,所以答案为C。

二、关于光的直线传播1. 题目: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日食、月食B. 影子的形成D. 射击时,人眼、枪口准星、目标“三点”成一线才能射准解析:日食、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造成的;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阴暗区域;射击时“三点一线”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题目:一根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m,一身高1.8m的人直立时影长为1.2m,求电线杆的高度。

解析:因为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实际高度和影长的比值是相同的。

设电线杆的高度为h。

根据比例关系可得:公式先计算公式,则公式,所以电线杆的高度为9m。

三、关于物态变化1. 题目: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 先液化后蒸发B. 先升华后蒸发C. 先液化后升华D. 先凝华后升华解析: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温度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鸡蛋表面,这是液化现象。

物理八年级错题集

物理八年级错题集

物理八年级错题集一、机械运动1.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m的路程用了30s的时间,则它在前15s路程内的速度为多少?- 错误答案:- 有些同学可能会先算出总速度公式,然后认为前15s的速度与总速度不同,错误地进行其他计算。

- 正确答案及解析:-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始终不变。

根据公式,公式,所以它在前15s路程内的速度也是1.5m/s。

2. 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多少?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多少?- 错误答案:- 对于第一问,有些同学可能会直接把路程之比当成速度之比,得到错误答案1:2;对于第二问,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时间之比就是速度之比,得到1:2。

- 正确答案及解析:- 根据速度公式公式。

- (1)当时间公式相同时,公式,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已知公式,所以公式。

- (2)当路程公式相同时,公式,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已知公式,所以公式。

二、声现象1. 人在峡谷中呼喊之后,会听到回声,如果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5s,则反射声音的峭壁距呼喊者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错误答案:- 有些同学可能会直接用公式公式,没有考虑到声音从呼喊者到峭壁再返回呼喊者所走的路程是峭壁到呼喊者距离的两倍。

- 正确答案及解析:- 因为声音从呼喊者到峭壁再返回呼喊者,所以峭壁到呼喊者的距离公式。

2. 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这两次声音的间隔为0.4s,求铁管的长度(已知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错误答案:- 有些同学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两次声音传播的时间差是由于速度差造成的,直接用公式,然后得出公式,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或者公式理解错误。

- 正确答案及解析:- 设铁管的长度为公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公式,声音在铁中传播的时间公式。

八年级物理(初二物理)高频错题集

八年级物理(初二物理)高频错题集

八年级物理高频错题集1.【题文】如图所示,用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物体以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力,滑轮的转轴光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方向水平向左B.在内,绳子对做的功为C.滑轮移动的速度是D.拉力做功功率为2.【题文】如图,、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力,方向水平向左,力,方向水平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和之间摩擦力为B.地面对的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左C.地面对的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左D.对的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右3.【题文】现代农业利用喷药无人机喷洒农药,安全又高效。

如图所示,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此过程中,喷药无人机的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4.【题文】如图所示,一物块沿固定不动的斜面匀速下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可能受两个力作用B.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块的机械能减小D.物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5.【题文】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6.【题文】如图所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端挂的重物时,木板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A. B. C. D.7.【题文】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液体密度较大D.密度计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处的刻度值8.【题文】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解析

形成明亮的虚像,妨碍司机的观察;车内开灯照明时,来自车内人、物的光线都会通过挡风玻璃反射到司机的视野里,使司机分辨不清前方的景物.可见,竖直安装的挡风玻璃,在晚间行车时会使反射光严重地干扰司机观察,以致酿成车祸.为此,汽车的设计师们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巧妙地将挡风玻璃倾斜安装,使各种反射光旁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4、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当潜艇发现正前方5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3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马上向航空母舰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命中航空母舰?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此题类似于汽车的相遇问题,航空母舰以30km/h的速度与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行使了5km.解答:解:s=5km,v舰=30km/h,v雷=110km/h,由v=s/t得:s舰=v舰t,s l雷=v雷t,s=s舰+s雷=v舰t+v雷t=5km,即t=s/v舰+v雷=5Km/30Km/h+110Km/h=0.o36h=129.6s 答:129.6s后鱼雷可能命中航空母舰.点评:“相遇问题”在解题时应当注意画图分析.来.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天坛回音壁的建造原理是什么?(2)天坛的圜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为什么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3)举例说明回声带来的不利影响.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对给出的题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得出答案.解答:解:(1)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围墙内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所以北京天坛同音壁的建造原理是:声音的反射;(2)人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的原因是: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分辨不开,使原声加强、延长,因而感觉到声音格外响亮;(3)例如:利用录音机录音时回声使声音不够清晰;体育馆内由于回声过分嘈杂;电影院、剧院墙壁处理不好,产生回音,影响音响效果等等…点评:此题属于信息题,要对文章中给出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和问题相一致的答案,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是中考的常见题型.8 2009•潍坊)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实验题;答案开放型.分析: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如通过水雾、烟雾等,这里用光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也是通过“平”的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解答:解:①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②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共面.故答案为: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点评:“光屏”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材,只有明确了它的作用,我们才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9 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分析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只有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我们才能看到它C.光照到衣服上时会发生漫反射D.当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将不再平行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实例中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镜面反射是将光朝同一方向反射,漫反射是将光朝各个方向反射.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③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解答: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本选项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故本选项错误;C、室内的石灰墙壁、白色的衣服、以及投影的幕布都是粗糙的表面,所以发生的是漫反射,故本选项正确.D、当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将仍然平行射出,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注意两种反射的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A B C D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解答:解:如图,当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OM⊥ON,所以∠OBC+∠OCB=90°,因此∠ABM+∠DCN=90°所以∠ABC+∠BCD=180°-∠ABM-∠OBC+180°-∠OCB-∠DCN=360°-180°=180°所以AB∥CD.因此若平行光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时,将反向射回.则司机便可以知道前面有自行车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故选B.点评:自行车上包含了众多的物理知识,并且自行车离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所以相关的题目页比较多.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它能够将光线“反向射回”,会引起司机的注意,避免事故的发生.11 有一种设计巧妙的自行车尾灯,车身并不发光,但当来自自行车后面的汽车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将光线“反向射回”,明亮耀眼,其结构如图所示,是一些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镜组成的,请回答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反向射回”的效果(间述理由,画出反向射回的光路)考点:光的反射.专题:作图题;简答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解答:解:通过作图知,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即光线从哪里来,还反射到哪里去,即产生“反向射回”的效果,会引起司机注意而避免事故的发生.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自行车的尾灯还是红色的,反射回去的光变为红色,更加醒目,且红光的波长长,能够透过雾,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此题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很具有实际意义.12 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日食、月食现象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声与光.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日食与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眼睛就看不见后面的泰山了.这是因为叶子挡住了来自泰山的光线,之所以能挡住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了解词语意思,二是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13 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比声速快分析.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影的形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快造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和利用光速比声速快解释现象.14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C.日食和月食的成因D.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色散.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来分析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所以B、C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是因为物体的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选项D也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所以选项A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我们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6(2011•哈尔滨)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会聚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作图题.分析:先分析光线是被会聚了还是被发散了,再确定光学元件的类型.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光线水平射入,经某一光学元件后向中间靠拢,所以该光学元件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答案为:会聚,点评:在判断光线是否被会聚时,可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在出射光线的外面,则光线被会聚了.17 一束光线经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你所学过的两种光学元件.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答案开放型.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1)可以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凸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3)凸透镜的过焦点的光线和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折射光线;(4)凹透镜通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和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答:解:若用平面镜或凸面镜,光路如图:若用凸透镜,光路如图:若用凹透镜,光路如图:故答案为以上任意两图均可.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来分析,而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改变,故有6种可能情况.18 (2005•资阳)如图所示,根据光线的传播路线在方框内画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找到入射点,将两个入射点连接就会得到镜面.解答:解:分别延长入射光线并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相交于两点,即入射点,把两个入射点连接起来,从而确定镜面的位置.故作图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有关定律的内容要牢记,同时会灵活的运用,本题运用了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19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阻断噪声的传播.男女生说话的声音较容易区别,是因为他们说话时的音色不同.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电磁波交谈,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某人看到闪电后2S听到回声,那么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人680m.吹口哨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流水的声音是靠水振动而发声的.比较牛和蚊子的声音,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在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中,在声源处减弱效果最明显.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OdB是人们刚刚听到的最弱声,为保证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2)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控制噪声的传播;(3)响度是指声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4)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5)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噪声等级用分贝表示;(6)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s=vt可求出路程.解答:解:(1)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控制噪声的传播.(2)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不同,男女生说话的声音较容易区别,就是因为他们说话时的音色不同;(3)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电磁波交谈;(4)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人的距离:s=vt=340m/s×2S=680m.(5)吹口哨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流水的声音是靠水振动而发声的.(6)比较牛和蚊子的声音,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7)在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中,不让噪声发出最好,所以在声源处减弱效果最明显;(8)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9)OdB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人们刚刚听到的最弱声,为保证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故答案为:空气传播;控制;控制;音色;电磁波;真空;680;空气;水;牛;蚊子;声源处;20Hz--20000Hz;刚刚听到的最弱声;70d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有关内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解析【最新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解析【最新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解析1、下表是光在几种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而图(a)是光在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介质真空空气水玻璃光速/m•S-13×108 2.99×108 2.25×1082×108(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填“相同”或“不同”)(2)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填“<”、“>”或“=”)(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填“<”、“>”或“=”)(4)现代医学中常用超声波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发生类似光一样的折射现象.如图(b)所示,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应在O点的左侧(填“左侧”或“右侧”)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折射规律.专题:推理法.分析:(1)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情况;(2)由图a看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的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由表中数据知道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依据(2)中结论得出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4)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由空气进入人体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入射点应在O点左侧.注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同;(2)v真空<v空气、v空气>v水、v空气>v玻璃,由图a得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得: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由表中数据知道,v水>v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由于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超声波进入人体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使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应在O点的左侧.故答案为:(1)不同;(2)<;(3)小于;(4)左侧.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能从表中数据和折射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3、汽车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是你知道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不竖直安装呢?有人说,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为了减少行车阻力,使车身造型美观,其实从行车安全来讲,倾斜安装还有重要作用,你能运用所学的光学知识来分析吗?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简答题.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可知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使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成像,反映到司机的视野里,使司机分辨不清前方景物的虚实.解答:答:晚上行车需要开前大灯,这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灯光会被迎面驶来汽车的挡风玻璃反射回来,耀眼的光亮将使司机睁不开眼;如果后面有车赶上来,那么后面车上的灯光也会通过竖直安装的挡风玻璃形成明亮的虚像,妨碍司机的观察;车内开灯照明时,来自车内人、物的光线都会通过挡风玻璃反射到司机的视野里,使司机分辨不清前方的景物.可见,竖直安装的挡风玻璃,在晚间行车时会使反射光严重地干扰司机观察,以致酿成车祸.为此,汽车的设计师们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巧妙地将挡风玻璃倾斜安装,使各种反射光旁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4、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当潜艇发现正前方5km 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30km/h 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马上向航空母舰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10km/h 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命中航空母舰?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此题类似于汽车的相遇问题,航空母舰以30km/h 的速度与速度为110km/h 的鱼雷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行使了5km .解答:解:s=5km ,v 舰=30km/h ,v 雷=110km/h ,由v =s/t得:s 舰=v 舰t ,s l 雷=v 雷t ,s=s 舰+s 雷=v 舰t+v 雷t=5km ,即t=s/v 舰+v 雷=5Km/30Km/h+110Km/h=0.o36h=129.6s答:129.6s 后鱼雷可能命中航空母舰.点评:“相遇问题”在解题时应当注意画图分析.5、S 鱼雷=S+S 航 V 鱼T+V 航T=8KM6暑假到了,住在北京的王强同学准备乘火车到济南的奶奶家去,王强想路上尽量快一些,还想在车上多看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王强看不懂,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佳的车次,并计算这次列车从来.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天坛回音壁的建造原理是什么?(2)天坛的圜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为什么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3)举例说明回声带来的不利影响.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对给出的题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得出答案.解答:解:(1)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围墙内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所以北京天坛同音壁的建造原理是:声音的反射;(2)人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的原因是: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分辨不开,使原声加强、延长,因而感觉到声音格外响亮;(3)例如:利用录音机录音时回声使声音不够清晰;体育馆内由于回声过分嘈杂;电影院、剧院墙壁处理不好,产生回音,影响音响效果等等…点评:此题属于信息题,要对文章中给出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和问题相一致的答案,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是中考的常见题型.8 2009•潍坊)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实验题;答案开放型.分析: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如通过水雾、烟雾等,这里用光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也是通过“平”的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解答:解:①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②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共面.故答案为: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点评:“光屏”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材,只有明确了它的作用,我们才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9 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分析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只有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我们才能看到它C.光照到衣服上时会发生漫反射D.当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将不再平行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实例中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镜面反射是将光朝同一方向反射,漫反射是将光朝各个方向反射.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③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解答: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本选项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故本选项错误;C、室内的石灰墙壁、白色的衣服、以及投影的幕布都是粗糙的表面,所以发生的是漫反射,故本选项正确.D、当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将仍然平行射出,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注意两种反射的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A B C D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解答:解:如图,当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OM⊥ON,所以∠OBC+∠OCB=90°,因此∠ABM+∠DCN=90°所以∠ABC+∠BCD=180°-∠ABM-∠OBC+180°-∠OCB-∠DCN=360°-180°=180°所以AB∥CD.因此若平行光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时,将反向射回.则司机便可以知道前面有自行车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故选B.点评:自行车上包含了众多的物理知识,并且自行车离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所以相关的题目页比较多.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它能够将光线“反向射回”,会引起司机的注意,避免事故的发生.11 有一种设计巧妙的自行车尾灯,车身并不发光,但当来自自行车后面的汽车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将光线“反向射回”,明亮耀眼,其结构如图所示,是一些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镜组成的,请回答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反向射回”的效果(间述理由,画出反向射回的光路)考点:光的反射.专题:作图题;简答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解答:解:通过作图知,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即光线从哪里来,还反射到哪里去,即产生“反向射回”的效果,会引起司机注意而避免事故的发生.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自行车的尾灯还是红色的,反射回去的光变为红色,更加醒目,且红光的波长长,能够透过雾,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此题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很具有实际意义.12 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日食、月食现象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声与光.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日食与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眼睛就看不见后面的泰山了.这是因为叶子挡住了来自泰山的光线,之所以能挡住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了解词语意思,二是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13 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比声速快分析.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影的形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快造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和利用光速比声速快解释现象.14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C.日食和月食的成因D.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色散.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来分析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所以B、C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是因为物体的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选项D也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所以选项A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我们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6(2011•哈尔滨)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会聚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作图题.分析:先分析光线是被会聚了还是被发散了,再确定光学元件的类型.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光线水平射入,经某一光学元件后向中间靠拢,所以该光学元件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答案为:会聚,点评:在判断光线是否被会聚时,可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在出射光线的外面,则光线被会聚了.17 一束光线经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你所学过的两种光学元件.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答案开放型.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1)可以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凸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3)凸透镜的过焦点的光线和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折射光线;(4)凹透镜通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和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答:解:若用平面镜或凸面镜,光路如图:若用凸透镜,光路如图:若用凹透镜,光路如图:故答案为以上任意两图均可.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来分析,而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改变,故有6种可能情况.18 (2005•资阳)如图所示,根据光线的传播路线在方框内画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找到入射点,将两个入射点连接就会得到镜面.解答:解:分别延长入射光线并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相交于两点,即入射点,把两个入射点连接起来,从而确定镜面的位置.故作图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有关定律的内容要牢记,同时会灵活的运用,本题运用了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19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阻断噪声的传播.男女生说话的声音较容易区别,是因为他们说话时的音色不同.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电磁波交谈,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某人看到闪电后2S听到回声,那么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人680m.吹口哨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流水的声音是靠水振动而发声的.比较牛和蚊子的声音,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在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中,在声源处减弱效果最明显.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OdB是人们刚刚听到的最弱声,为保证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2)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控制噪声的传播;(3)响度是指声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4)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5)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噪声等级用分贝表示;(6)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s=vt可求出路程.解答:解:(1)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和控制噪声的传播.(2)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不同,男女生说话的声音较容易区别,就是因为他们说话时的音色不同;(3)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电磁波交谈;(4)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人的距离:s=vt=340m/s×2S=680m.(5)吹口哨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流水的声音是靠水振动而发声的.(6)比较牛和蚊子的声音,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7)在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中,不让噪声发出最好,所以在声源处减弱效果最明显;(8)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9)OdB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人们刚刚听到的最弱声,为保证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故答案为:空气传播;控制;控制;音色;电磁波;真空;680;空气;水;牛;蚊子;声源处;20Hz--20000Hz;刚刚听到的最弱声;70d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有关内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顶岗实习总结专题13篇第一篇:顶岗实习总结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学校的计划要求,本人进行了为期个月的顶岗实习。

物理八年级上册错题集

物理八年级上册错题集

物理八年级上册错题集
为了帮助您整理八年级上册的物理错题集,我将为您提供一个样例。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样例,并不能保证覆盖所有的知识点和题型。

题目: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不受摩擦力
B.木箱受的是平衡力
C.木箱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木箱处于静止,没有惯性
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A、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木箱受的
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木箱受到推力和静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故A错误,B正确;
CD、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D错误。

您可以根据这个样例,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整理进去,并附上正确答案和解析。

此外,还可以写下自己对这道题目的理解或者当时做错的原因。

这样的错题集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避免在考试中重复犯错。

物理八年级下册易错题和解析

物理八年级下册易错题和解析

物理八年级下册易错题和解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保持不变[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无法判断,机械能无法判断。

2、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正确答案)B.0℃的冰比0℃的水冷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4℃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0℃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转动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关于声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C.公共场合要“轻声说话”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正确答案)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6、6.人能分清原声和回声,则其时间间隔应大于1s。

那么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人离高墙的距离至少应该([单选题] *A.大于17 m(正确答案)B.小于17 mC.大于34 mD.小于34 m7、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单选题]A.流星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B.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热C.人站在阳光下暴晒,感到很热(正确答案)D.古时候,人们利用钻木取火8、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在传播过程中9、自行车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不论它的品牌如何,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许多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自行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处均刻有花纹,并且都使用动摩擦因数大的材料,从而增大摩擦力.[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4.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

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及分析

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及分析

中考物理易错题及分析一、有关物理量的试题:例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A. 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B. 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C. 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D. 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与该种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与该种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该种物体吸热还是放热也无关。

这种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

酒精的比热是2.4×103焦/(千克ž℃),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

0℃的酒精和20℃的酒精的比热也相同。

燃烧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

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烧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酒精的燃烧值是3.0×107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变。

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B。

例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B. 乙的机械能大C. 内能一样大D. 乙的内能大[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

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

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

两个冰块均为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

选项B、C正确。

二、有关温度计的试题:例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解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

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

八下物理错题解析

八下物理错题解析

八下物理错题解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3•成都)如图所示,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状态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压轴题;运动和力.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1)游泳过程中,运动员的手和脚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水就会对手和脚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前进.水的推力使人前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故选项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2)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分别作用在水和运动员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中学生容易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混淆,这两种力的相同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是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013•嘉兴)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A.惯性的大小B.运动的方向C.受到重力的大小 D.受到力的个数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情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理解惯性的概念,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解答:解:A、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的大小不变,A错误;B、小球做曲线运动,所以运动方向不断改变,B正确;C、小球质量不变,所受重力不变,C错误;D、小球始终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对掷出的铅球的分析考查了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即受力情况的分析,是一道基础性题目,特别是AD选项很容易出错.(2013•上海)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选C.点评: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常见的一种方法.(2013•德阳)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40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35N.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受力情况;(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解答:解(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f甲=G甲=40N.(2)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乙匀速向右运动,因此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乙=F乙=35N.故答案为:40;35.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灵活应用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013•呼和浩特)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如果关闭发动机,汽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时间,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专题:压轴题;运动和力.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解答:解: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汽车和地面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二者分别作用在汽车上和地面上,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汽车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该选项说法正确;D、关闭发动机,汽车不会立即停下来,因为汽车具有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时间,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二者主要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力学中比较重点的知识.(2013•河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B.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压轴题;运动和力.分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并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对,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解答: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相互挤压,因此即使发生相对运动时,也不一定会产生摩擦力;故A错误;B、因为汽车原来就处于静止状态,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故B正确;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的惯性,不可以说惯性作用,故C错误;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地面受到车向前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地面受到向后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现象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等,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如图所示,是向上斜上方抛出的铅球,请在图中画出铅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考点:力的示意图;力与运动的关系;重力示意图.专题:作图题.分析:(1)铅球在抛出后,不再受手的推力的作用,在空中靠惯性来维持向前的运动状态;(2)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如图所示:点评:会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如图1所示,一个重为G的铁球沿斜面滚下,请画出铁球受力的示意图.(2)如图2所示,是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请在图中画出铅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考点:重力示意图.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首先分析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力,即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以及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在作图时,三个力的作用点都在球重心上.(2)铅球在抛出后,不再受手的推力的作用,在空中靠惯性来维持向前的运动状态;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1)过球心分别沿竖直向下、沿斜面向上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分别用G、f和F表示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2)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如图所示:点评:(1)主要考查了物体受力分析以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在作图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直向下.(2)会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013•平顶山二模)请画出图中潜水艇上浮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小黑点O表示潜水艇的重心).考点:重力示意图;力的示意图.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潜水艇在水中受重力与浮力的作用,要使潜水艇上浮则浮力应大于重力,据此画出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解答:解:潜水艇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而浮力竖直向上,且浮力应大于重力,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图时要注意大小、方向及作用点,同时要标准确力的名称.。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错题一、长度测量类错题。

1. 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记录数据为1.37cm、1.36cm、1.38cm、1.47cm、1.35cm,则该物体的长度最接近多少?- 解析:首先观察数据,1.47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于错误数据,应舍去。

物体长度L=(1.37cm + 1.36cm+1.38cm +1.35cm)/(4)=(5.46cm)/(4)=1.365cm≈1.37cm。

2. 小明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80m,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解析:设桌边的实际长度为x。

根据比例关系,米尺的实际长度与标称长度之比等于桌边的实际长度与测量长度之比。

即(1.002m)/(1m)=(x)/(0.980m),解得x = 0.980m×(1.002m)/(1m)=0.98196m≈0.982m。

二、声现象错题。

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 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 C. 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 D. 蝙蝠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 解析:A选项,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人耳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有介质传播、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20Hz - 20000Hz)等,所以A错误;B选项,“隔墙有耳”表明声音能通过墙壁(固体)传播,B正确;C选项,根据音色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而不是响度,C错误;D选项,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错误。

所以答案是B。

4.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什么?-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什么?-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 解析:- (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一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及解析以下是一些八年级物理中容易出错的题目以及详细解析:1.问题:哪个选项描述了力的正确性质?A.力是物体的性质B.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产生声音的原因解析:正确答案是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选项A错误,因为力不是物体的性质;选项B错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选项D错误,因为力与声音没有直接关系。

2.问题: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压强的正确概念?A.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B.压强是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C.压强是物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D.压强是单位长度上受到的拉力的大小解析:正确答案是A。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它与力和面积的比值有关。

选项B是密度的定义;选项C是压力的定义;选项D是张力的定义。

3.问题: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电流的正确特征?A.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速度B.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C.电流是电荷的能量损失D.电流是电荷通过横截面的单位时间内的数量解析:正确答案是D。

电流是电荷通过横截面的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它与电荷的移动速度和电荷数量有关。

选项A错误,因为电流不是电荷的移动速度;选项B 错误,因为电流不仅与电荷数量有关,还与时间有关;选项C错误,因为电流与电荷的能量损失无关。

4.问题: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电阻的正确性质?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B.电阻是导体的长度和截面积的乘积C.电阻是导体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值变化D.电阻是导体的电荷量除以电压解析:正确答案是A。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它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选项B是电阻的定义;选项C是电阻温度系数的描述;选项D是欧姆定律中的公式。

5.问题:下面哪个选项描述了电能的正确概念?A.电能是电荷的移动速度B.电能是电荷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磁场C.电能是电荷在电路中受到的力的大小D.电能是电荷具有的能量形式解析:正确答案是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84例(带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84例(带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84例(带解答)1.有两个深度相同的水池并排放置,一个装满水,另一个未装水。

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支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阳光斜照时,池底会形成标杆的影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短;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2.夜间行车时,驾驶员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并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

若前方出现弯道,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A: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灯光离开路面;D:照射距离变短。

3.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平面镜。

它的作用是: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的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4.XXX和XXX用相同的灶具和锅煮鸡蛋。

两人在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以及同样多的鸡蛋。

当锅中的水烧开后,XXX仍用强火煮,而XXX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

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X的方法比XXX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B:XXX的方法比XXX的省燃料但费时间;C:XXX的方法比XXX的费燃料但省时间;D:XXX的方法比XXX的省燃料且时间相近。

5.当一个物体从凸透镜外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外时,像会:A:逐渐增大;B:逐渐变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6.在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在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

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光斑。

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

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A:d一定小于f;B:d一定大于2f;C:d一定大于f,小于2f;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

7.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上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则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一定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可能位于A、B之间;C:B点成像一定是虚像;D:C点成像一定是虚像。

最新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1.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2.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 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6.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7.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A. 2:3:5B.5:3:2C.1:1:1D.15:10:68.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小于
8【B】A 保险丝的作用实在电路电流过高时切段电路;开关的作用才是随时切断电路。B 有 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接地 C 保险丝电阻较大、熔点较低,当电路总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 发热并把自己烧断 9、【B】A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始终存在。就像导体的电阻样,与物体的速度无关。B 力是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的原因 C 平衡力的受力物体必须 是同一个物体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10、【A】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必受平衡力的作用,没有推力时摩擦力必为 0 才能受 力平衡,推力为 22N 时摩擦力也比为 22N 才能保证平衡。 11【A】K 闭合时 L₂被短路,电路中只有灯泡 L₁,L₁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为 6V。K 断开
所以变大的 0.3A 就是经过 R 的电流,所以 R=U/I=3/0.3=10Ω。灯泡电阻 =3²/0.6=15
Ω,由 P=U²/R 知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即 : =R: =10:15=2:3 21 闪烁了 300 次说明消耗的电能 w=300/3000kW·h=0.1kW·h,P=W/t=100÷(20*60) 1/12W 22 可以是自己、桌子、火车 23 1m³的煤油的质量是 0.8×10³kg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暑假作业错题集参考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难免有不足之处,如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反馈 选择题 1【D】A 电能 W=pt,还与电器工作时间有关,小功率电器长时间工作也会消耗很多电能。B 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只于导体的材料、长度、直径等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C 白炽灯泡是因为灯丝电阻发光,若灯丝电阻为 0,则 P=I²R=0;而且还会短路。D 10000× 0.5×1=55kw·h 2【A】由灯泡的规格参数可知灯泡电阻 R=U²/p=36/3.6=10Ω,当滑片 p 滑至 a 时,电路等 效为图 1:其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源电压。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 U=I =0.6×10=6V(即电源电
图1
图2
4【C】S₂闭合时 R₂被短路,电路中只有 R₁一个电阻,S₂断开后,相当于在原电路中串联一
个 R₂,总电阻增大,所以 R₁上的电压(即 V₁)变小,总电流减小,总电压(即 V₂)不变。
V₁/A=R₁Βιβλιοθήκη V₂/A=R₂5【A】灯泡电阻 =U²/P=3Ω。 =U²/ =
,所以 越小 越大; 最小时 最
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4 设甲、乙的边长分别为 2a、a,质量分别为 4m、3m。则 =M/V= , = ,所以 : = :3=1:6
25 8.9 × 10 ³ kg/m ³ =8.9g/cm ³ 。 实 心 部 分 的 体 积 =m/ ρ =178/8.9=20cm ³ , 所 以 =30-20=10cm³
后 L₁、L₂串联, =6 ²/6=6Ω, =6 ²/12=3Ω,所以 =
=6 ²/9=4W
12、【A】A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必受平衡力的作用,若存在摩擦力,找不到另一个 力与之平衡,所以摩擦力必为 0;B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C 平衡力的受力物体必须是同一个 物体 D 没有摩擦力则木块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 13、【B】水的密度为 1000kg/m³,人的重量按 50kg 计算,体积为 0.05m³ 14【B】元素以其质子数区分,质子数不同则为不同中元素 15【C】充气过程中车胎体积可认为不变,胎内气体月冲越多,即质量增大,所以密度也增 大 16【A】由 V=m/ρ知质量相等时,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17【C】 18【C】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即为密度,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由图知甲的密度比乙大 填空题
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率 P=IU=1.5*12=18W。由 p=I²R 得 等于 =1.5²*4 7【D】初始时,乙图 L 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而甲图由于 L 与 R 串联,L 的电压小与 电源电压,由 p=U²/R 得 < 。P 向右时 R 都增大,而 减小, 增大,所以 始
19 P=U²/R=3²/10=0.9w。该电阻额定电压 多的 4V,其阻值 R₁=U/I=4/0.5=8Ω
= R=0.5*10=5V,所以要串联一个电阻分去
20 只闭合 S 时灯泡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为 3V。闭合 S₁后,相当于在院电路上并联一个 心电阻,总阻值变小,所以总电流是变大的。灯泡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 3V,电流不变,
压)。当滑片在 b 端时,电路等效为图 2:电压表所测为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已知 =4V,
则可求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 = - =6-4=2V,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即整个电路中的
电流)I=2/6= 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 /I=12Ω,此时功率为 p=IU=4/3W
V
L
A
L
R
A
3【C】 =250+300+100+2200+250+800+40*8=4220W,由 P=IU 得 I=P/U=4220/220≈19.18
大。但由于 越小灯泡上的电压会越大,所以为了保证灯泡的最大电压为 3V,则滑动变阻 器的最小电压为 6-3=3V,由串联电路的电阻与电压的关系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也应
为 3Ω。总功率 =6²/6=6W。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时(为 9Ω)器电压最大,此时 =6
× =4.5V
6【D】甲的额定电流 = =9/6=1.5A,乙的额定电流为 3A。因为甲乙串联其电流相等, 可判断甲正常发光(即达到额定电流,整个电路的电流即为 1.5A),乙未达到额定功率。甲 的电阻 = = 4Ω,乙的电阻= =4Ω。所以总电压 U=IR=1.5*(4+4)=12V。总功
26 设甲、乙的质量分别为 、 。则总体积 = + = + 。混合后的密度ρ
=
/
=
=
=
=
→ =5
27 途中只有 A-B、B-C、C-D 三个间隔,时间是 0.3s 而不是 0.4s。 28 向右加速;向左减速 解答题
=3 →
29(1)由图甲可算得 R₁= = =100Ω (2)经过 R₁的电流 I ₁=6/100=0.06A,所以经过 R ₂的电流 I ₂=70mA-0.06A=0.01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