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土地调查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青农,资环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青农,资环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青农,资环第一篇: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青农,资环一、实习目的土壤资源是一种具有脆弱性的非再生资源(人类的时间尺度上)。

因此,了解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并对其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保障土壤资源可续发展的前提。

为了较全面的理解胶东土壤资源,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特进行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野外实习。

通过胶东主要土壤资源的现状,农业利用和肥力水平以及存在的生产障碍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使我们在更好地掌握土壤调查与评价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认识土壤,野外调查土壤的知识与方法。

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莱阳市大夼镇属丘陵地带,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因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北部、东部、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属低山丘。

地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区。

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96小时,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

实习第一站为大夼镇牟格庄(位于莱阳市东南部)地势相对于实习第二站刘家庄村高一些(刘家庄村位于大夼镇东南方向),大夼镇牟格庄位于丘陵的上端以种植玉米为主,自然产量较低,一年一熟。

沿着大夼镇向山坡下面走,种植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种植玉米逐渐演变成种植设施蔬菜。

大夼镇牟格庄土壤分层为A-C层结构:A层:0-15cm PH=6,通体无石灰反应,为粉壤土土壤结构,粒状植物根系较多;土壤较松散动物蚁穴较多,土壤孔隙度大,土壤为深紫色(当地人称黑土)C层: 15cm以下,PH=6.8通体无石灰反应;为粉壤土结构;石粒植物根系无,土壤较紧实,无动物蚁穴,土壤孔隙度小,土壤颜色为紫色,母质为深色玄武岩。

土地调查实习工作报告

土地调查实习工作报告

实习工作报告实习单位:XX县土地调查测绘中心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测绘、数据整理与分析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土地利用现状,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土地调查的政策要求,我县决定开展土地调查工作。

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积极参加了这次实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测绘和数据整理与分析等工作。

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本次实习的核心内容。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地形图等资料,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记录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等信息。

在调查过程中,我认真观察地形地貌,详细记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并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面积测算。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我县土地利用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实地调查能力。

2. 土地测绘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参与了土地测绘工作。

测绘工作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界址测量等。

在控制测量阶段,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进行坐标测量,并掌握了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在地形测量和界址测量阶段,我跟随导师学会了如何阅读地形图,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通过这次测绘实习,我对土地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实习的后期,我参与了土地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并掌握了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了我县土地利用现状的基本结论,并为下一步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地调查、测绘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调内业实习报告

三调内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工作于2020年全面启动。

为了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地调查的内业数据处理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院组织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三调内业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三调内业数据处理的相关知识,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的方法,为今后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为XX市XX区XX街道土地所。

2. 实习内容(1)三调内业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3)ArcGIS软件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4)三调成果的整理和输出3. 实习过程(1)前期准备:学生分组,明确实习任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2)实地调研:到土地所实地了解三调内业数据处理工作流程,与工作人员交流。

(3)数据处理: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运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4)成果整理:对实习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1. 实习成果(1)掌握了三调内业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2)熟悉了ArcGIS软件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3)完成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实习收获(1)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3)拓展了知识面: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了土地调查的内业数据处理工作,拓宽了知识面。

四、实习体会与建议1. 实习体会(1)理论联系实际:实习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理论知识。

(2)提高自身能力:实习过程中,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土地实习报告六篇

土地实习报告六篇

土地实习报告土地实习报告六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土地实习报告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土地实习报告篇1时间如流水,漫长而有短暂的实习期终于结束了,重返校园的感觉真好,实习期间,每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对于我的思想都是强烈的冲击,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知识,感觉很累的同时也很充实。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学生们将对地籍测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全面的理解,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融合,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事地籍测量工作,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政策意识、社会意识,这些非技术素质也作为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这些素质与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同等重要.通过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学生学到比书本上更多、更具体的东西.二、实习时间、地点(一)内业实习时间:20xx年6月29日--11月15日地点:陕西天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实习意义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二)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三)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四)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2.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是指对城镇范围以内的土地开展大比例尺调查.依据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等土地利用状况5.成果汇总(1)数据汇集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逐级汇总各级行政辖区内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基本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等数据,增加非调查区域的港澳台地区的土地数据,形成国家及各级行政辖区内的综合及专题调查汇总成果.(2)图件编制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采用缩编等手段对全国土地调查图形数据进行整理缩编,编制出国家、省、地(市)、县级系列土地利用图件、图集和各种专题图件(集)等. 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地籍原图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3)成果分析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开展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对耕地、基本农田等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程度,预测变化趋势,为土地开发潜力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建议.根据土地调查及分析结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报告.四、实习要求1、思想上高度重视,学好技术,保证质量,认真总结.2数字地籍测图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主要是CASS5.0和RDMS系统的学习和使用.3地籍属性要素的调查(以宗地为单位)4宗地图两幅,要求打印.5面积量算成果表.要求打印.2、权属调查和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地籍调查3、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6)地籍调查报告。

土地调查实习报告

土地调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掌握土地资源现状,提高土地管理效率,我国积极开展土地调查工作。

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土地调查实习,以下是实习报告。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土地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土地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土地调查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土地调查的定义、目的、方法、程序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土地管理政策。

2. 野外调查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了野外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1)土地类型识别:通过观察地表植被、地形地貌、土壤质地等特征,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

(3)土地权属调查:核实土地权属,了解土地权属单位、使用权人、土地用途等。

(4)土地质量评价:根据土壤、植被、地形等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价。

3. 实习后期整理实习结束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1)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并标注各类土地的分布。

(2)编制土地调查报告:总结实习期间的工作成果,对土地资源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精神。

3. 拓宽视野:实习让我了解到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土地管理政策,拓宽了我的视野。

4. 提高综合素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实习建议1. 加强实习指导:在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习质量。

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情况报告

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情况报告

实习情况报告我于2023进行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土地资源调查、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等工作。

通过实习,我对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进行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地图阅读、野外调查技巧和数据采集等。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土地资源调查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土地资源调查的流程和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参与了土地资源调查的实际工作。

我和团队成员一起,深入农村和农田,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我们查看了农田的土壤质量、作物种植情况和土地利用状况等,并与农民进行了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的土地利用需求和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我深刻了解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复杂性。

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开始进行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的工作。

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将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制作了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在报告中,我详细描述了调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壤质量和作物种植情况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通过这项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分析和写作能力。

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参与了实习总结和报告答辩的环节。

在总结会议上,我与其他实习生分享了实习经验和收获,并接受了导师的指导和反馈。

在报告答辩环节中,我向导师和同学们展示了实习成果,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我提高了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同时,我也了解到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土地质量退化等。

因此,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024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篇

2024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篇

2024土地调查实习报告 (2)2024土地调查实习报告 (2)精选2篇(一)实习报告2024年土地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2024年是我所在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习年份。

本次实习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了解和熟悉土地调查的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设计的制定、调查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等。

二、实习目的1.了解土地调查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方法;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3.熟悉土地调查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方法;4.加深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解。

三、实习内容和主要工作1.调查对象的确定:在实习开始前,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们小组确定了调查对象,主要是某个县的农村土地资源状况。

2.调查设计的制定: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并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调查表格。

3.调查数据的采集: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到调查对象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问卷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4.数据整理和分析:回到学校后,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图像分析。

5.撰写实习报告:根据实习的整体情况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的过程和结果。

四、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了解土地的实际状况和利用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管理政策和措施。

同时,我也发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相关数据,并通过空间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状况。

此外,实地调查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亲身观察和实地考察,才能更真实地了解土地的情况。

通过实习,我不仅积累了实践经验,还对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本次实习使我深入了解了土地调查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方法,掌握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解。

土地实习报告【四篇】

土地实习报告【四篇】

⼟壤学实习教学作为⼟壤学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对学⽣能⼒培养以及科研思维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和意义。

本⽂是为⼤家整理的⼟地实习报告【四篇】,仅供参考。

⼟地实习报告【⼀】 ⼀、实习⽬的 ⼟壤圈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和浅⽔域地的⼟壤所组成的⼀种连续体活覆盖体,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物质能量的交换。

⼟壤是地球陆地表⾯具有肥⼒能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具有⽣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

⼟壤与⼈类关系⼗分密切,⼈类⽣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部分来源与⼟壤,故了解⼟壤,分析⼟壤,创造良好的⼟壤环境,维护植物的正常⽣长发育,是提⾼⼈类物质⽂化⽣活⽔平的重要⽅⾯! 野外教学实习是⼟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壤剖⾯性状观察的⽅法,了解⼤明⼭和弄拉⾃然保护区主要⼟壤类型的分布、成⼟条件、剖⾯特征及改良利⽤措施和实现⼟壤的可持续开发利⽤。

⼆、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武鸣县、上林县、⼤明⼭⾃然保护区、弄拉⾃然保护区。

2、实习时间:xx年x⽉x⽇到xx年x⽉x⽇ 3、实习器材:铁铲、PH指⽰剂、软卷尺、⽐⾊卡、⼟⼑、标杆、蒸馏⽔等。

4、实习⼈员:⼴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11级地理科学全体学⽣共120⼈和指导⽼师2⼈。

5、指导⽼师:周兴⽼师、罗献宝⽼师。

三、实习基本理论依据 1、⼟壤剖⾯形态观察分析 ⼟壤剖⾯是指从地⾯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剖⾯。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坑,⼟坑深度按实际需要⽽定,标准剖⾯要⼀⽶宽两⽶长,⼀直挖到基岩。

挖出的表⼟、⼼⼟分别放置在两旁,挖好⼟坑后,把向阳的坑壁垂直削平,⽤为观察的⼀⾯,观察上保持原状,不要践踏及堆放⼟壤。

观察剖⾯时,应先从上⽽下划分若⼲层次(⼀般以层颜⾊、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壤的形态、特征,并做好记录。

观察项⽬主要有:⼟层厚薄、颜⾊、质地、结构、酸碱度、松紧度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土地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本4篇

土地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本4篇

土地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本土地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本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土地地理学一、实习概述作为一名土地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此次实习我到某地政府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

二、实习目标和工作内容1.实习目标:- 了解土地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掌握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和流程;-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工作内容:- 参与土地资源调查活动,包括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研究和撰写。

三、实习经历和收获1.土地资源调查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中,我学习到了如何使用各种调查方法和工具,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收集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信息,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这对我加深了对土地地理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了我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2.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中,我参与了一个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项目,从规划方案的研究到撰写报告,全程参与其中。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且在团队讨论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见解。

这次实习不仅深化了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与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个月的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土地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提高了自己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实际的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项目,我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要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外,实习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我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工作环境。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土地地理学专业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将来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土地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土地资源管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一些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实地调查中对某些工具和方法的不熟悉,以及在团队讨论中发表意见不够准确和有力。

土地调查的实习报告

土地调查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管理,我国开展了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参与土地调查工作,了解土地调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土地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实习地点:XX省XX市XX县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内容(1)学习土地调查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土地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程序等。

(2)参与实地土地调查工作,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质量调查等。

(3)学习使用土地调查仪器设备,如全站仪、GPS、RTK等。

(4)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撰写土地调查报告。

2. 实习过程(1)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土地调查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土地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程序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土地调查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实习工作奠定了基础。

(2)实地调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参与了实地土地调查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土地权属调查,通过查阅土地档案、实地走访等方式,掌握了土地权属情况。

接着,我们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使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设备,对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进行测量和记录。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土地质量调查,了解土地肥力、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

(3)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等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

然后,我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等结论。

(4)撰写土地调查报告最后,我们根据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了土地调查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调查背景、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结论和建议等。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意义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实验准备原材料。

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由于我们班三个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研究内容更饱满,研究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1、测容重和含水量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实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采样地点:校内。

(二)实验分析1、野外调查分析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老师提供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实验有所差别。

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步判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实习报告篇一:土地利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通过实习,将课堂所学的部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土地整治、整理规划进行直观认识和掌握,认识水土流失地的整治规划措施方法;通过实例上机学习直线模型预测法、线性规划法、模糊聚类法等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进行土地需求量预测与土地利用分区评价;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XX)与旧版标准(GBJ137-90)对比学习;以某城镇为例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进行结构优化调整等;以具体城镇为例,掌握编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大纲内容。

以实习报告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的具体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一)参观并实际操作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型模拟沙盘,了解土地整治规划及水土流失地土地整治规划措施的实施方法等。

实验室沙盘来源于陕西省安塞县房塌流域。

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西毗志丹县,北靠榆林市靖边县,东接子长县,南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东经108°5′44″至109°26′18″,北纬36°30′45″至37°19′3″。

安塞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砾岩侵蚀、梁峁遍布,由南向北呈梁、峁、塌、湾、坪、川等地貌,山高、坡陡、沟深,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密度大,是黄土高原水流失最严重的侵蚀类型区。

通过观看沙盘内模拟水土流失地整治规划,所采取的一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工程名称、布局、规模等进行统计调查。

从总体布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黄土峁是外形呈穹隆状或馒头状的一种孤立的黄土丘陵。

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所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黄土梁是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顶面平坦的称为平顶梁,由黄土塬被沟谷分割而成;顶面倾斜的为斜梁,是黄土堆积在缓倾斜地面上的产物。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42篇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42篇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4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4精选2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为2024年国情国力土地调查的实习报告,旨在对国家的土地资源状况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报告主要包括土地面积和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和情况、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报告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和调查,对国家的土地面积和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

同时,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和情况的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报告还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现有的土地资源开发情况的研究,发现了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报告还对土地资源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的方向和措施。

最后,报告总结了本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并展望了未来土地调查和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土地面积、土地利用、资源开发、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问题和对策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4精选2篇(二)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国情国力调查实习中,我被分配到了土地调查小组。

我们的任务是调查当地的土地资源状况,了解土地的利用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习过程1.调查准备我们首先对调查地区进行了前期调研,了解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重点产业、环境状况等。

然后制定了调查方案,确定了调查内容和方法,并分工合作,明确了各自的责任。

2.采集数据我们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我们走访了当地的农田、工矿企业、城市建设项目等地,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交流,收集了一些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

3.数据分析在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我们开始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了统计图表,并进行了数据比较和趋势分析。

土地实习报告6篇

土地实习报告6篇

土地实习报告6篇土地实习报告6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实习报告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土地实习报告篇1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姓名:系部:测绘工程系专业:班级:学号:顾润德测绘工程方1316-320137331土地确权登记社会实践报告一、实习目的1.了解测绘行业土地登记确权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RTK以及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

二、实习单位、时间、地点单位: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测绘局)第三测绘院第五工程处时间:20xx年7月8日至20xx年8月8日地点:张家口市尚义县大青沟镇三、实习具体内容一)实习地基本概况:尚义县距张家口市116公里,距北京288公里,坐车得用1夜的时间。

地理位置北纬40°44′-41°32′,东经113°49′-114°26′。

县境之地,在燕山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作用下,坝缘线横贯东西,形成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

北部为坝上高原区,以坝缘山地、疏缓丘陵、波状高原为主要地貌特征,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8.9%,海拔1280-1650米;南部为坝下山区,以浅切割中山、低山丘陵、山间谷地、黄土台地为主要地貌特征,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1.1%,海拔1050-1800米。

气候独特,蕴藏潜力巨大。

尚义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雨热同季,年均降雨量在350-420毫米,多集中于6、7、8月份,无霜期一般为100-120天。

尚义县辖6个镇、8个乡:南壕堑镇、大青沟镇、八道沟镇、红土梁镇、小蒜沟镇、三工地镇、大营盘乡、大苏计乡、石井乡、炕塄乡、七甲乡、套里庄乡、甲石河乡、下马圈乡。

土地调查实习报告范文

土地调查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题目:土地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之一,其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对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土地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土地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实习培训,学习了土地调查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规范。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和业务范围等。

2. 实习过程(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我们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掌握了实习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情况。

通过实地查看和数据整理,我们绘制了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2)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实习区域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质量下降、土地利用矛盾突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3)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分析,我们参与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企业沟通,我们了解了规划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城镇建设规划等,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依据。

(4)实习成果汇总与报告撰写在实习结束后,我们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和规划方案进行汇总,撰写了实习报告。

报告详细阐述了实习过程、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土地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总结本次土地调查实习让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土地资源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实习报告土地资源实习报告四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资源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地资源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实习目的根据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的要求,登封市国土资源局计划在原有城镇国有土地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市区地籍调查更新工作。

全面查清市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市区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利用调查成果,切实提高市区土地登记发证率。

2、实习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古老而又新潮的专业,土地是一个国家生存之本,这就决定了这个专业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加,耕地面积不断下降,渐渐趋近国家规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

面对日趋紧张的耕地,作为一项重要增加面积耕地的措施,土地整理就变的刻不容缓。

实习的最终意义,就是通过这次这出校门外的切身实践,发现自身缺点,明白自身不足,同时也找准自身优势,扬长补短。

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不切实际,要通过这次实习,给自己找出一个准确的定位,一切从基础做起,在完善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融入这个多元复杂的社会。

改变不了,就要学会适应,适者生存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法则。

3、实习单位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共登封市委登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直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其前身为登封市土地局、登封市矿产资源管理局。

二、实习内容 2.1 主要内容本次地籍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在原城镇地籍调查后对新增或变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权属调查及界址测量。

主要工作内容为权属调查、加密平面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调查、电子数据成果制作等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为:1、各级行政区域界线转绘接边;2、原城镇地籍调查后新增或变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调查;3、原城镇地籍调查后新增或变化的地籍控制测量;4、原城镇地籍调查后新增或变化的地籍要素测量;5、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6、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调查;7、原城镇地籍数据改造、建立地籍调查数据库;8、地籍调查报告的编写;9、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的编写。

土地专题调查实习报告

土地专题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名称:土地专题调查实习实习单位:XX县国土局实习时间: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涉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资源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土地权属调查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以及土地资源评价的资料搜集和分析等工作。

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我参加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件,了解了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基本情况,掌握了土地利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实习中期,我参与了土地权属调查的实地考察工作。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对调查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土地权属现状,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同时,我还参与了土地权属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3. 实习后期,我参与了土地资源评价的资料搜集和分析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我了解了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流程,并参与了土地资源评价报告的撰写。

实习成果:1. 掌握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基本情况。

2. 学会了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了土地权属现状,提高了实地考察和数据整理的能力。

3. 熟悉了土地资源评价的流程和方法,了解了土地资源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

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土地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土地调查和评价方面的知识。

我认识到,土地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掌握了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才能更好地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

同时,土地资源评价对于指导土地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与同事们一起工作,我学会了如何协作、如何解决问题,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实习中的不足之处:1.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由于数据繁多,我对部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不够细致,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2. 在土地权属调查中,我对土地法律法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土地野外实习调查报告

土地野外实习调查报告

土地野外实习调查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土地管理专业人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2023年开展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掌握野外调查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第一周:土壤调查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围绕土壤展开调查。

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土壤剖面的相关知识,通过调查13个土壤剖面,了解不同土壤的类型和特点,加深了对土壤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采集土壤样本、记录土壤特征,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实习第二周:国土调查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进行了国土调查实习。

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走访、实地查验等方式,对实习地区的城镇农村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权属调查。

调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掌握了土地测量和计算面积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习最后一周:城市规划参观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们参观了九里工业园、物流园以及市政府,了解了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

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城市规划在指导城市建设、规范土地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作为一名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和反思当地的规划情况,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对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土壤调查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再到城市规划参观,我们掌握了许多实际操作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不仅是理论学习,更需要实践操作。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为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建议为了提高野外实习的效果,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实习中,增加实习地点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一、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现状,我在某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

本报告将对我所进行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习目的1. 系统了解土地利用现状: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和信息收集,掌握当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2. 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相关文献的分析,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并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做出初步预测。

3. 提出土地利用优化建议: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和分析,提出土地利用的优化建议,为当地的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不同地块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用途、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

2. 数据整理和分析:收集相关的土地利用数据和资料,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统计表格。

3.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文件、政策法规和研究报告,了解土地利用的政策背景和相关研究成果。

四、实习过程和结果1. 实地调查我选择了市区附近的几个地块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和当地农民的交流和观察,了解了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和果园,其中以水田和菜地为主。

土地利用强度相对较低,农民多采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2. 数据整理和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农田、果园、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等。

(2)土地利用强度较低:大部分地块的土地利用强度相对较低,主要依赖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3)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农田面积逐渐减少,而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逐渐增加,这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关于国土实习报告4篇

关于国土实习报告4篇

关于国土实习报告4篇国土实习报告篇11绪论1.1任务与目的课程实习是大学教育一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两年半以来,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淮工大学生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在实习期间,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深受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照顾和关怀,认真负责,做好各项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公务人员。

1.2实习安排1.2.1总体实习安排实习单位是学校老师联系的,我们都绝对无条件地听从带队老师的安排。

老师们帮我们联系了几个单位,如计生委、市国土资源局、工商行政管理分局、环保局、司法局、劳动局、城管局等等。

各单位分配的人数不等,是事先就已经安排好的,这次不是我们自己选单位再协调,而是老师按学号依次排下来的。

1.2.2本人实习的安排听从带队老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安排,我被分在__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处,而和我同组的董晓凤同学则分在市国土局办公室。

我所在部门共有三个人:闫振标处长,左晓梅主任,王其谦主任,我很有幸地与这些重要级领导成为同事。

实习一个星期结束之后,我大体了解执法监察处是个什么样的部门。

执法监察处对执行和遵守国家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拟定执法监督和违法案件查处的规定;监督检查土地规划、农地转用、土地和矿产资源资产处置及土地使用权交易等行为;依法组织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承担行政案件应诉工作。

2实习生活实习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天都有一些挑战,但也是枯燥乏味的,每天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

2.1实习内容2.1.1具体工作(1)法律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习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0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0 land survey practice report2020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13土地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一.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学,土壤学和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综合教学实习是土地资源专业的实践环节,通过次环节能使学生加强对地质地貌特征、土壤学特征和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原理和技术的感性认识,巩固地质学、土壤学和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的理论知识,掌握野外认识岩石特征、地貌类型、观察和描述土壤的方法及五大成土因素和人为因素与土壤形成关系,熟悉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外业调绘、土壤图件和调查报告的编写.二.实习意义:土壤是在岩石风化的基础上受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地形、母质、植被、时间以及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只有认清这些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发育和土壤性质作用,才能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控制土壤形成因素并发挥有力的因素的作用,是土壤的的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了解岩石特性、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及土壤性质与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摸清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我们人士土壤本质,促进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

通过地质学、土壤学和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综合教学实习,能很好的把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并对自然景观、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同时锻炼学生们的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实习准备1.工作底图、调查工具、交通、经费的筹备2.实习动员会:安排各项工作3.资料及业务准备4.观看录像带四.实习路线与观察内容:1.保定—白洋淀:地形由山麓平原区向冲积平原区过渡,地势越来越低,主要观察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壤的利用状况的变化。

测区土壤类型为潮土,主要的土壤亚类有湿潮土,沼泽土等。

2.保定—西陵林场:地形由山麓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势越来越高,地下水水位逐渐加深,使其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减弱,直至不参与土壤的成土过程。

由于地形的变化,太阳辐射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土壤类型和土壤的利用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五.工作步骤:1.概查:概查前,根据地形图及有关资料设置土壤剖面及工作路线。

明确概查需要完成的五项任务;2.详查:主剖面定点上图,地表描述,剖面观察描述,检查剖面及洛阳铲的使用,定界剖面及土壤边界的绘制;3.评土比土;4.绘制土壤分布图及编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1.白洋淀:也叫湿地,是华北平原上的淡水湖,共143个湖泊,是历水草丰美的北方大湖。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其水质逐渐恶化,水体呈现轻度富营养化,整个水体五项指标超标:含氮总量8倍超标,含磷总量超标3.6倍,COD总量超标0.74倍,BOD 总量超标2.07倍,硫化物总量超标3.55倍。

2.保定市:(1)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寒旱同期,雨热同期.(2)地形:地貌分别非常明显,山地,丘陵,山麓平原,交接洼地,洼淀,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山体岩石类型有花岗岩,石灰岩类,页岩类,石英岩类等.(3)母质:在山区,有各种母岩风化而成的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在平原,有不同颗粒组成的冲积物以及风积物和湖积物.山麓平原多以黄土母质和洪冲积物母质为主,冲积平原以冲积物母质为主,河流沿岸为风积物母质,安新的白洋淀为湖沉积母质.(4)水文与水文地质:我区各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目前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在丰水年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5)植被:不同的地形部位分布不同的植被:海拔20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主要植被为苔草属.海拔1200米以上为棕壤,植被为人工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海拔20米到100米有地带性褐土的分布植被多为旱生阔叶林及灌木和草本植物.在京广线以东的冲积平原上主要是潮土,天然植被少,除农作物外,有杨树,柳树等.在白洋淀周边,有湿生植物,如三棱草,芦苇等.(三)路线调查过程中各土类的成土因素、土壤类型、剖面特点及土壤利用改良措施与途径一.潮土1.成土因素:(1)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2--15℃;≧10℃的积温3400℃,年降水量500--650mm,干湿季节明显,年蒸发量1800—2600mm,水热分配不均匀。

在此气候下形成的土壤,有机质不易大量积累,春旱秋涝,盐碱化严重。

(2)地形:在冲积平原上,河谷阶地,地形平坦,地下水位浅,一般在1.5--3.5米。

(3)母质:近代河流冲积物,砂粘相间,分层明显。

(4)植被:喜湿杂草,马塘,狗尾草,茅草,等。

(5)地下水状况:参与潮土的形成,地下水位浅,土体内外排水均不良,存在潴育化,有锈纹、锈斑,出现部位比较浅在30--40cm。

也易看到铁锰结核。

2.成土过程:(1)潮土化过程:①矿物质的积累和迁移过程,钙的积累和迁移过程,形成了钙积层,出现了假菌丝,存在可溶性盐的积累移动,铁锰氧化物最终形成锈纹锈斑。

②存在有机质的矿物质分解(2)旱耕熟化过程:土壤发生型:Ap-P-Bw-Cw3.主要亚类:(1)典型潮土(或潮土):分布在冲积平原岗地向洼地过渡的倾斜平地上,山区沟谷处有零星分布。

Ap-P-Bw-Cw(Ap层是耕作、犁底过渡层,P层为犁底层,Bw锈纹淀积)(2)脱潮土:属潮土亚类,原称为褐土化潮土,是潮土的土类具有褐土的性质,土壤发生型为:Ap-P-Bca-Cw,有假菌丝或砂姜出现。

(3)湿潮土:主要分布在低洼地区,又叫沼泽化潮土,是潮土的亚类。

测区白洋淀:湖积物质地粘重,季节性淹水,青灰色或灰蓝色。

适宜种植水稻,土壤发生型为:Ap-P-Bg-Cg(g潜育化,长期积水),指示植被长蒲和三棱草,柽柳。

(4)盐化潮土:表层有积盐现象,盐分含量>0.2%,盐生植被为盐蒿,盐蓬和芦苇。

(5)碱化潮土:碳酸盐含量较高,指示植被为碱蓬和柽柳。

4.剖面特征:第一层耕作层,碎块状结构;第二层犁底层,片状结构;第三、四层是心土层和底土层,大量锈纹锈斑的出现,越往下越多,铁锰氧化物的沉积物。

5.土壤利用改良措施与途径:潮土的分布区域地势平坦且土层深厚,一般均用于耕种,属农业土壤,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作业,热量丰富,能达到一年两到三熟。

但也有一些缺点容易出现旱涝碱咸,另土层薄较为贫瘠。

根据其特点,该土壤的利于应由各级政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调整作物布局,提高经济效益,从生态角度出发,发展立体农业。

6.测区白洋淀:湖积物质地粘重,季节性淹水,青灰色或灰蓝色。

适宜种植水稻,土壤发生型为:Ap-P-Bg-Cg(g潜育化,长期积水),指示植被长蒲和三棱草,柽柳。

出现了锈纹锈斑和泥炭层,因为处于还原状态。

潮土在20—30cm处出现氧化还原层说明地下水位上升。

二.褐土1.成土因素:(1)气候: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干湿季节明显,旱季长;(2)地形:分布在低山丘陵盆地,冲积扇和山麓平原,地势高燥,排水良好;(3)母质:黄土或黄土状的洪冲积物,富含碳酸钙;(4)植被:半旱生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原、草本植被,指示植被有:酸枣、荆条、白羊草、萎陵草、菅草、达乌里胡枝子、黄被草、毛地黄、蒺藜、阿尔泰紫菀等(5)地下水状况:地形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不超过4米较深,一般不参与成土过程,若参与了成土过程则会有锈纹锈斑出现。

2.成土过程(1)粘化过程:褐土的粘化过程是残积粘化,粘粒排列方向无规则,淋溶弱;(2)弱淋溶钙积过程:有钙积层,出现假菌丝和砂姜(3)有机质的聚积过程3.成土母质(土属):测区内出现的褐土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有:花岗片麻岩残坡积物、石灰岩残坡积物、洪冲积物和黄土母质。

4.剖面特点:整个土体课大致分为四层:A-Bs-Bca-CA层:有机质层(腐殖质层),灰棕色或灰褐色,壤质,疏松多孔;五氧化二磷含量5-50mg/kg,氧化钾含量70-175mg/kg,腐殖质含量1-1.5%;Bs层:粘化层,粘粒含量高,质地粘重,一般呈褐色;Bca层:钙积层,浅褐色或淡黄色,轻壤到中壤,块状结构,盐酸反应强烈,有假菌丝和砂姜;C层:母质层,岩石风化后碎屑物,黄土,黄土状洪冲积物。

5.主要亚类:(1)淋溶褐土:在棕壤之下,出现在褐土的最上部,海拔较高,一般为1000米以上,PH值微酸性6.5左右,A-Bs-C结构(Bs为粘化层),本测区内看不到;(2)典型褐土或褐土:母质层中也含有一定少量的钙质,A-Bs-Bca-C结构,盐酸反映上弱下强;(3)碳酸盐褐土:分布在山地丘陵的岗坡和山麓平原,河流阶地和盆地边缘,发育在黄土为主的碳酸盐母质上,通体石灰反应强烈,为A-Bs-Bca-Cca结构(Ca丰富),加10%的HCL,土体冒泡;(4)潮褐土:原来称为草甸褐土,分布在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白洋淀中心沼泽土)位置低,洪冲积扇末端的指状缓岗上,A-Bs-Bca-Cw结构(Bca钙积,Cw潴育层出现锈纹锈斑,一般为1M以下很深的部分出现;(5)褐土性土:因为成土年份较短呈A-C结构,分布在褐土区内,低山地的顶部和阳坡,土层薄,植被不好。

6.改良利用措施和途径:(1)应该注意发展灌溉,多建一些储水池,用来积聚雨水,灌溉农田,运用水土保持措施,在山谷中间期谷坊坝,用以拦截雨水和残坡积物质,在山坡上修建梯田和鱼鳞坑,拦水拦沙保持水土;(2)用养结合,注意氮磷肥的配施,有机无机肥的配施,以提高土壤肥力;(3)统一规划,合理利用,林果跟经济作物全面发展,推行立体农业。

(四)西陵区的土壤调查:1.从保定出来一路向西,满城测区为山前平原的上部,母质类型是河流冲击物,不算台地。

地下水对土壤的影响逐渐减小,看不到氧化还原层。

主要是看褐土的亚类,典型褐土的上部HCL的反应微弱,下部较强;碳酸盐褐土整体反应很强或是上强下弱,主要影响因素是母质;潮土褐土在1m以下出现氧化还原层,有锈纹锈斑;褐土性土不长农作物。

满城测区黄土台地,基岩是石灰岩,新黄土的质地轻直立性结构明显并有大量的假菌丝出现和砂姜,质地粘重,盐酸反应强烈。

老黄土基本上无盐酸反应(判断新老黄土主要是看其质地是否均一,是否夹有碎石)。

古风化壳:颜色更深,石灰岩的上层,土体颜色发红,夹杂碎石,滴盐酸后基本上不冒泡。

植被:酸枣、荆条、草本植被类型。

2.从实习基地出来向九龙山方向出发,经过了河漫滩,砾石多,质地粗(定土类时,有大块砾石且质地粗时定为冲积土,因为形成时间短没有什么层次;如果层次明显,石头不多,且有锈纹锈斑出现则定为潮土)。

然后是一级阶地,不是黄土,受地下水影响不明显,此处定为典型褐土,由于地形面积较大,不会是潮褐土且没有盐酸反应,剖面也不典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