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重点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是一类需要高度专业技术和精密操作的手术,麻醉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旨在让患者在手术期间感到舒适和无痛苦,同时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术。

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局部组织的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将疼痛感觉暂时性地阻断,从而使患者在手术期间不感到疼痛。

在局部麻醉中,麻醉剂会在手术部位周围进行浸润或神经阻滞,使神经的传导受到抑制。

2. 全身麻醉在某些复杂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局部麻醉可能无法满足手术过程的需求。

这时,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全身麻醉通过使用各种药物和麻醉气体,使患者进入无痛无意识状态,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长时手术的全身麻醉管理有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麻醉医生做好相应的全身麻醉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同时,麻醉医生还需要合理调节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和舒适。

4. 麻醉风险和并发症尽管口腔颌面外科麻醉是相对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麻醉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麻醉反应、术中出现意外和术后恢复等都是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因此,麻醉医生需要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麻醉风险。

5. 麻醉后恢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一定时间来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过来。

麻醉后恢复室是专门用于监测和照顾患者的地方。

在这里,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的恢复过程顺利进行,并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结口腔颌面外科麻醉是一项关键的手术过程,它为患者提供了舒适和无痛的手术体验。

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03
留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保 留插管
全身麻醉及围术期并发
1
恶心呕吐和误吸
2
症与处理
小儿,饱食病人
3
胃排空延长,术中咽下血 4
处理:严格禁食水,清醒插 5

管,拔管前反复抽吸,经胃
管抽胃液,术前吃易消化
的食物
术后咽痛
A
插管损伤,手术时头部位置不稳定 反复摩擦损伤,手术时间长
处理:操作时避免损伤,术中头位稳
上呼吸道梗阻
处理:立即托下颌,吸痰(血
1
块和分泌物),给氧,紧急气
管插管,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紧急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 2 开,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梗阻
原因:血块,呕吐物的误吸, 痰或分泌物堵塞小气道, 气管异物(脱落牙骨渣),支 气管痉挛
症状:呼吸困难,缺氧,紫绀, 血氧饱和度下降,一个肺 叶或一侧肺呼吸音低,呼 气阻力大,哮鸣音,氧气吸 入困难,二氧化碳蓄积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
01
药物问题:错误用药, 药物过量,给药速度, 给药途径,药物过敏, 药物相互间作用
02
心跳骤停:麻醉过深 或严重缺氧
RAE异型气管内插管
Dr ’s Ring,Adair和Elwyn为头颈部手术设计,可满足外科医师和麻醉科 医师的需要,有利于导管的固定
导管直径和长度间按比例确定,有助于插入和减轻对气管壁的损伤,尤其是 长时间保留插管时
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拔管过早,舌后坠,舌根及会咽水肿,喉头水肿(激素 常规给入)凝血块或痰堵塞,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插管位置异常,会咽软骨 发育不足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
01
高热脱水:禁食时间过长,补液不足婴幼 儿天气炎热室温高时好发

口腔颌面外科学-全身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学-全身麻醉
精品PPT
老年 >65岁、15%~20%。而在口腔颌面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住院老年病人中,病种前三位分别是肿瘤、 炎症、损伤。生理病理特点退行性变,并发 症多,手术大、时间长。围术期发生呼吸循 环系统并发症多见。术前病史、检查很重要! 控制并发症、恰当的手术时机选择。
--血压控制到160mmHg/90 mmHg以下
--糖尿病患者,术前一定要查清重要脏器受 损程度,应将血糖控制在7.2-8.3mmol/L,无 酮症酸中毒
--急性心肌梗死后3个月内手术再梗死率高 达37%,而半年后可降至4-5%。术前应行详 细的心功能检查、并请心血管专科医生协助 权衡手术风险。
精品PPT
老年人麻醉、手术风险的大小,与原发 病的严重程度及并存疾病的多少和轻重密 切相关。评估风险时要充分考虑病人、麻 醉、手术三方面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 程度越重、性质越严重则风险越大。粗略 评估可采用ASA分级判断,就发病率和死 亡率而言,4级>3级>2、1级,急症>择期。
缺点 增加脑压,偶有抽搐
精品PPT
异氟烷(isoflurane)
优点 性能稳定,诱导及苏醒极为迅速, 对肝肾功能影响小,对心肌收缩力影响 轻微,肌松良好。
缺点 麻醉深时易致呼吸抑制,诱导期 还可能咳嗽、屏气,苏醒期偶尔体动或 寒战
精品PPT
七氟烷(sevoflurane)
诱导苏醒非常迅速,无刺激性气味,面 罩吸入可用于小儿诱导,门诊小手术或 检查性手术。
精品PPT
(二)静脉麻醉
静脉麻醉是指将药物经静脉注入体内, 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 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精品PPT
优点
对呼吸道无刺激 诱导苏醒迅速、平稳 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第四节 术后处理与康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术后 3、术后烦躁:主要由缺氧、疼痛等原因引起。 处理 : ①未明确原因前,禁用镇静镇痛药。 ②病人清醒解除呼吸道梗阻后考虑用镇静镇 痛药。
第四节 术后处理与康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术后 4、术后早期严密监测颈部出血情况,重视 血肿压迫气道带来的危险。
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第三节 麻醉选择和管理
二. 呼吸和循环管理 4、外伤病人在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选择在术前做 气管切开术: ①口、鼻、咽部有活动性出血;咽喉部软组织肿胀 妨碍显露声门 ②出现上呼吸道梗阻无法维持通气 ③合并严重颈椎损伤出现截瘫者 合并严重颅脑损伤 ④颌间结扎固定术后须较长时间留置气管导管 ⑤全面部骨折(上、下颌骨和鼻骨复合骨折)者在手 术复位过程中需多次改变气管导管径路。
第一节 麻醉特点
二、手术影响和要求 (二) 手术失血 血运丰富,止血困难,失 血较多,加强循环监测与管理 (三) 显微手术 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给予 扩血管、抗凝等处理。维持正常体温预防血 管痉挛。 (四) 手术对麻醉要求 平稳、镇静镇痛完 全,肌松要求不高。
第一节 麻醉特点
三、综合序列治疗 1、术前接受放、化疗等,削弱机体生理功能
第一节 麻醉特点
一、病情特点 (二)困难气道十分常见
先天性口腔颌面畸形、口腔颌面肿瘤、 颞下颌关节僵直、OSAS、外伤、感染、肿 瘤、手术或放疗引起气道附近解剖结构改变、 口腔颌面畸形及相关综合症等等
第一节 麻醉特点
二、手术影响和要求 (一)手术部位 在头面部操作,麻醉医师 远距离操作,气道管理有困难,拔管后异物、 分泌物、血液等有误入气道的危险。
三 、麻醉前用药
2、常用药物:见下表。
麻醉前用药的种类及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腔颌⾯外科⿇醉⼝腔颌⾯外科⿇醉⼀、⿇醉的定义:为了消除疼痛所采⽤的⽅法,包括药物性和⾮药物性。

⼆.分类:局部⿇醉、全⾝⿇醉、针刺⿇醉。

第⼀节局部⿇醉⼀. 定义:简称局⿇,是指⽤局部⿇醉药物暂时阻断机体⼀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使该区疼痛消失。

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感等依然存在,病员还保持清醒的神志。

⼆.局⿇的优点:1.有利于⾯部疼痛性疾病的诊断2.局⿇药与⾎管收缩剂伴⽤,减少出⾎,且增加局⿇效果3.安全,对机体影响较⼩4.简便,易掌握,费⽤低5.与镇静药联合应⽤,能够缓解病⼈紧张情绪三.缺点:不适⽤于不合作的病员(包括⼩⼉患者)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

四.局部⿇醉的药物酯类:普鲁卡因、地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布⽐卡因、卡波卡因A 普鲁卡因1. 优点:⑴⿇醉效果好⑵毒性和副作⽤⼩,安全范围⼤⑶便宜2.缺点:⑴维持⿇效时间短⑵降低⾎管平滑肌的紧张度,渗⾎多⑶通透性,扩散性较差,不能⽤于表⿇⑷可能发⽣过敏,对青霉素过敏史的病员应警惕使⽤⑸抑制磺胺药物的抗菌作⽤3.临床应⽤见下表B.利多卡因1.优点:⑴时间较长2-3h ⑵效果强10-15倍于普鲁卡因⑶穿透⼒强2.缺点:⑴毒性较⼤10-20倍于普鲁卡因⼀般⽤于表⿇⑵安全范围窄60-100mg ⼀次最⼤剂量3.临床应⽤见上表C.局⿇药物的过敏试验普鲁卡因⽪肤试验:1%普鲁卡因0.1ml,稀释⾄1ml,⽪内注射0.1ml,20分钟后,局部红肿,红晕直径>1cm(+)普鲁卡因粘膜试验:1%普鲁卡因0.1ml稀释⾄1ml,涂布⼀侧⿐粘膜,每隔2min检视局部反应,粘膜充⾎肿胀(+)利多卡因⽪肤试验:2%利多卡因0.1ml,稀释⾄1ml,⽪内注射0.1ml,20分钟后,局部红肿,红晕直径>1cm(+)D. 肾上腺素:1:200,000-4000,000药理作⽤:交感N兴奋,⼼率⼼跳⾎管收缩临床应⽤:⑴⽤于过敏,及对过敏性⽀⽓管哮喘的治疗⑵⼼脏复苏⑶配合⿇药应⽤,减少出⾎;缓解⿇药的吸收,增强⿇效。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十三种麻醉方法(全图谱)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十三种麻醉方法(全图谱)

⼝腔颌⾯外科常⽤的⼗三种⿇醉⽅法(全图谱)【⼀】⽛周膜浸润⿇醉将短⽽细的注射针⾃⽛的近中侧和远中侧刺⼊⽛周膜,深约0.5cm,注药0.5ml,即可⿇醉⽛及⽛周组织(图1~3)。

【⼆】黏膜下和⾻膜上浸润⿇醉(1)⽪肤或黏膜下⿇醉1.刺⼊:将针尖刺⼊⽪肤或黏膜内,注⼊少许⿇药使成⼀⼩⽪丘(图1)。

2.注药:再从此沿切⼝线作⽪下或黏膜下注射,据需要由浅⼊深分层注射,也可在切⼝周围作环状浸润(图2)。

展开剩余94%(2)⾻膜上⿇醉1.进针点:在术区唇颊侧黏膜皱褶处刺⼊。

2.过程:针尖达⾻膜上,使针与⾻⾯平⾏,滑⾏到⽛的根尖部,即可注射局⿇药液1~1.5ml(图3、4)。

【三】上颌神经阻滞⿇醉(1)⼝外注射法(图1)1.注射点:于颧⼸下,⼄状切迹中点,作为进针点。

2.过程:注少许⿇醉药于⽪下,垂直进针直抵蝶⾻翼外板,此时后退橡⽪⽚使之距⽪肤1cm,即欲进针⾄翼腭凹的深度,不超过5cm。

重新将针退⾄⽪下使针尖向上10°,向前15°⽅向进针,直⾄调整后的橡⽪⽚接触⽪肤即可,回抽⽆⾎时注药3~4ml。

(2)翼腭管注射法(图2、3)1.进针点:⽤25号细长针头,⾃对侧⼝⾓处向患侧腭⼤孔投影的标志黏膜凹陷处刺2.过程:刺⼊后注药少许。

再将注射器移⾄患侧,仔细探⼊翼腭管,此时注射针与上颌成45°,向上向后缓缓进针深约3cm,回抽⽆⾎时,注药2~3ml。

(3)眶下裂后⽅射法(图4)【四】上⽛槽后神经阻滞⿇醉(1)⼝内注射法(图1)1.体位:坐位,头稍后仰,半张⼝,上⽛⾯与地平⾯平⾏或呈45°。

2.刺⼊点:以上颌7远中颊侧前庭沟为进针点,若上颌磨⽛已缺失,则以颧⽛槽嵴后的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对上颌7尚未萌出的⼉童,则以上颌6的远中颊侧前庭沟为刺⼊点。

3.过程:将注射器与同侧上颌后⽛成45°⾓。

先于黏膜下注射药少许,将针尖向上、后、内⽅向进⼊,在进针过程中,同时将针筒向同侧⼝⾓⽅向转动,使针尖能沿上颌结节外后⾯的弧⾯滑动,深约2cm,回抽⽆⾎注药2ml。

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重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重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重点(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麻醉(anesthesia, narcosis):指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员整个机体或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麻醉学(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病员手术疼痛,保证病员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学科。

范围:麻醉、镇痛(control of pain)、复苏、危重病人的监护救治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使用局麻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的疼痛消失。

局部无痛(local analgesia):痛觉消失、触压觉和温度觉存在、病员意识清醒适应症:门诊外科手术、牙髓病的治疗、牙体预备局麻的优点:1. 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麻醉师2. 安全:病人清醒,不需要特殊护理3.利于手术:可配合血管收缩剂,术野清晰局麻的缺点:1.不适用不合作病员2.不适用有炎症部位(感染扩散、效果差)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作用1、收缩血管,延缓药物吸收—直接作用。

2、降低毒性反应,延长麻醉时间。

3、减少出血,视野清晰4、增强麻醉效果肾上腺素的副作用心悸、头痛、恐惧、颤抖、升高血压—脑出血、心律失常—心室纤颤肾上腺素浓度的控制延长麻醉时间:含1/10万的肾上腺素。

减少出血:含1/5万的肾上腺素。

常用浓度:含1/5万— 1/20万的肾上腺素浸润麻醉原理:麻药注射入组织内,麻醉神经末梢药物:0.5-1%的普鲁卡因 0.25-0.5%的利多卡因适应症:软组织手术——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牙槽外科手术——牙槽突浸润麻醉常用方法:骨膜上注射法、牙周膜注射法(皮下注射法、髓腔注射法)骨膜上注射法(局部浸润)原理:麻药注射于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适应症:上颌及下颌前部牙及牙槽突手术操作要点:进针点为唇颊侧的前庭沟,绷紧黏膜刺入,针尖刺到根尖相对的骨膜上,松弛黏膜给药,药量0.5-2ml注意事项:避免骨膜分离牙周膜注射法原理:麻药注射牙周膜内操作要点:针短而细,牙的近中或远中侧进针,深约5mm,给药0.2ml适应症:出血倾向病人、血友病、追加麻醉优点:损伤小,不产生深部血肿缺点:注射痛阻滞麻醉(传导麻醉)原理: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附近,阻断痛觉传入优点:效果优于浸润麻醉适用于瘢痕、感染灶的手术麻醉减少麻药用量和注射次数减少疼痛、避免感染扩散注意事项熟悉三叉神经的解剖、遵守无菌原则,防并发感染、注射前应回抽无血。

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试题(有重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试题(有重点)

二、麻醉一、A11、麻药溶液中加入血管收缩剂目的除外的是A、延缓吸收B、加强镇痛效果C、减少术区出血D、降低毒性反应E、缩短局麻时间2、肾上腺素不会引起以下哪种情况A、心悸B、头痛C、紧张D、呕吐E、颤抖3、加入局麻药溶液中常用肾上腺素浓度是A、1:10000~20000B、1:20000~40000C、1:50000~1:200000D、1:150000~1:500000E、1:200000~1:2500004、临床应用局麻时常在麻药溶液中加入血管收缩剂,常用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阿托品E、多巴胺5、普鲁卡因药液中加入肾上腺素的临床目的包括A、延缓吸收B、降低毒性反应C、延长局麻时间D、减少术区出血E、以上都正确6、局麻药中加入血管收缩剂的作用中,除外的是A、加快局麻药吸收B、降低毒性反应C、延长局麻时间D、减少术区出血E、清晰术野7、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时注射针与中线成A、15°B、30°C、45°D、60°E、90°8、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时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合)平面A、0.5cmB、1cmC、1.5cmD、2cmE、3cm9、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失败的原因分析中,除外的一项是A、下颌升支的宽度B、下颌骨弓的宽度C、下颌角的角度D、进针点及方向E、局麻药中未加肾上腺素10、翼下颌注射法是指A、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B、眶下神经阻滞麻醉C、腭前神经阻滞麻醉D、鼻腭神经阻滞麻醉E、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11、口内注射法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A、病人大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平行B、病人半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平行C、病人大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呈45°D、病人半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呈30°E、病人半张口,下颌牙(牙合)面与地面呈45°12、颊神经分布的区域并接近颊神经干的位置是A、翼下颌韧带中点处B、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0.2~0.3mm处C、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0.5mm处D、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2~3mm处E、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5mm处13、行口内注射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针尖退至肌层、黏膜下时注射麻醉药可同时麻醉A、颊神经B、咬肌神经C、下颌神经D、鼻腭神经E、腭前神经14、麻醉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A、眶下神经阻滞麻醉B、颊长神经阻滞麻醉C、鼻腭神经阻滞麻醉D、舌神经阻滞麻醉E、腭前神经阻滞麻醉15、颊长神经阻滞麻醉一般注射麻药量是A、0.1mlB、0.5~1mlC、1.5~2mlD、2~3mlE、2.5ml16、颊(颊长)神经阻滞麻醉区域是A、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B、同侧下颌前磨牙及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C、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D、同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E、同侧下颌前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17、麻醉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可行的阻滞麻醉方法是A、眶下神经阻滞麻醉B、颊神经阻滞麻醉C、鼻腭神经阻滞麻醉D、舌神经阻滞麻醉E、腭前神经阻滞麻醉18、舌神经阻滞麻醉一般注射麻药量是A、0.1mlB、0.5~1mlC、1.5mlD、1.5~2mlE、2~3ml19、在行下牙槽神经麻醉口内注射后,将注射针退出多少可行舌神经阻滞麻醉A、退出0.1cmB、退出0.5cmC、退出1.0cmD、退出1.5cmE、退出2.0cm20、舌神经阻滞麻醉区域是A、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B、同侧下颌磨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后2/3部分C、同侧下颌前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D、同侧下颌前牙及前磨牙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E、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后2/3部分21、颊(颊长)神经阻滞麻醉时不会麻醉A、磨牙颊侧牙龈B、磨牙黏骨膜C、侧切牙唇黏膜D、颊肌E、下颌第二前磨牙颊部黏膜22、下唇麻木是以下哪一种组织麻醉注射的成功标志A、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B、眶下神经阻滞麻醉C、腭前神经阻滞麻醉D、鼻腭神经阻滞麻醉E、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23、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外注射时进针点是A、鼻翼旁约0.5cm处B、鼻翼旁约1cm处C、鼻翼旁约1.5cm处D、鼻翼旁约2cm处E、鼻翼旁约2.5cm处24、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时进针方向为A、下后内B、上后内C、下后外D、上后外E、上后25、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时注射针与上颌中线成A、15°B、30°C、45°E、90°26、以下不属于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区域的是A、下眼睑B、鼻眶下区C、上唇部D、磨牙区E、上颌前牙27、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外注射法,注射针进入眶下孔内,注射麻药A、0.3~0.5mlB、0.5~1mlC、1mlD、1.5~2mlE、2~3ml28、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进针点是A、上颌中切牙根尖相应部位的口腔前庭沟顶刺入B、上颌侧切牙根尖相应部位的口腔前庭沟顶刺入C、上颌尖牙根尖相应部位的口腔前庭沟顶刺入D、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相应部位的口腔前庭沟顶刺入E、上颌第二前磨牙根尖相应部位的口腔前庭沟顶刺入29、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注射麻药过多、偏后可引起A、麻醉腭中神经B、麻醉腭后神经C、引起软腭麻痹而致恶心或呕吐D、引起悬雍垂麻痹致恶心或呕吐E、以上均对30、下列哪项不适用腭前神经阻滞麻醉A、上颌前磨牙拔除术腭侧麻醉B、上颌磨牙拔除术腭侧麻醉C、腭隆凸切除术D、上颌磨牙拔除术颊侧麻醉E、硬腭部位手术31、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上颌(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成A、15°B、30°C、45°D、60°3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的标志是A、上颌第一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形凹面连线的中点B、上颌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对侧龈缘弓形凹面连线的中点C、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形凹面连线的中点D、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对侧龈缘连线的中点E、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点33、下列哪项分布于上颌87654|45678腭侧牙龈及黏骨膜A、腭前神经B、眶下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上牙槽中神经E、鼻腭神经34、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注射针推进至腭大孔,注入麻药A、0.3~0.5mlB、0.5~1mlC、1~1.5mlD、1.5~2mlE、2~3ml35、常用的局麻药物中,属于酯类的是A、丁卡因B、利多卡因C、布比卡因D、阿替卡因E、甲哌卡因36、以下关于骨膜上和黏膜下浸润麻醉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般多在上颌牙槽突或下颌前牙区的牙槽突应用浸润麻醉B、有些部位的牙槽骨骨质比较菲薄,并且疏松多孔,局麻药液容易渗透C、黏膜下浸润是将麻醉药注射到黏膜下组织,而并不要求到达骨膜下D、骨膜上浸润是将麻醉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外面E、以上说法均正确37、临床中一般不用作浸润麻醉的药物是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C、丁卡因D、阿替卡因E、奴氟卡因38、临床上常用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的浓度是A、0.25%~1%B、0.5%C、0.5~1%D、1%E、2%~5%39、表浅的黏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拔除松动的乳牙或恒牙,最常用的局麻方法是A、涂布麻醉B、阻滞麻醉C、冷冻麻醉D、吸入麻醉E、低温麻醉40、涂布麻醉指的是A、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浸润麻醉B、骨膜上和黏膜下浸润麻醉C、阻滞麻醉D、冷冻麻醉E、表面麻醉41、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时一般的注射麻药量是A、0.25~0.5mlB、0.3~0.5mlC、0.5~1mlD、1~1.5mlE、1.5ml~2ml42、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入腭前孔,此处的腭前孔就是A、腭大孔B、切牙孔C、圆孔D、下颌孔E、颏孔43、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A、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B、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骨C、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D、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部E、麻醉同侧下眼睑、鼻眶下区、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以及这些牙的唇颊侧牙槽突、骨膜、牙龈和黏膜等组织44、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将注射针自腭乳头侧缘刺入黏膜后,进入腭前孔的方向是A、向前上方B、向前下方C、向后上方D、向后下方E、垂直刺入45、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将注射针自腭乳头侧缘刺入黏膜,向后上方A、推进约0.5cm,可进入腭前孔B、推进约1cm,可进入腭前孔C、推进约1.5cm,可进入腭前孔D、推进约2.5cm,可进入腭前孔E、推进约2.0cm,可进入腭前孔46、麻醉上颌前牙腭侧牙龈、黏骨膜和牙槽骨应阻滞A、鼻腭神经B、腭前神经C、眶下神经D、上牙槽前神经E、上牙槽中神经二、A21、某56岁男性患者,检查发现下颌牙齿由于长时间龋齿造成未得到有效治疗,导致该牙无法保留,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发现该患者颊脂垫不明显且磨牙缺失,此时医生应A、以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韧带外侧1~2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B、以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韧带外侧3~4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C、以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韧带外侧5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D、以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韧带外侧6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E、以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韧带外侧交点作为注射标志2、男性,57岁,拔牙时注射局部麻醉药后立即发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其发生的局部麻醉并发症应为A、晕厥B、过敏反应C、中毒D、神经损伤E、颈交感神经综合征3、患者女性,23岁。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系列讲座—麻醉篇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系列讲座—麻醉篇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临床麻醉,依据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麻醉部位的不一样,可分为局部麻醉和浑身麻醉(外国在齿槽外科用笑气)。

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临时阻断机体必定地区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进而使该区痛苦消逝。

切实的涵义应当是局部无痛,即除痛觉消逝外,其余感觉如触觉,温觉等依旧存在。

一:常有的局麻药物:1.酯类:普鲁卡因,地卡因;2.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阿替卡因;3.卡波卡因,丙胺卡因(外国多用);4.必兰麻(阿替卡因 +肾上腺素),斯康杜尼(甲哌卡因 +肾上腺素)。

二: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涂布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发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药物被汲取而使末梢神经麻木,以达到痛觉消逝的成效。

2.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掉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成效。

骨膜上浸润法局部浸润法是将麻醉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牙周膜注射法牙周韧带内注射法用短而较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的近中和远中侧刺入牙周膜,深约 0.5CM,分别注入局麻药,即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

3.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邻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散布地区产生麻醉成效。

以下要点叙述设计门诊麻醉的几种阻滞麻醉以及图谱:(1).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神经出圆孔在翼腭空隙内分支前行,将麻药注入此区的上颌神经阻滞麻醉,亦称圆孔或翼腭窝注射法。

(本法门诊少用)翼腭管注射法口外注射法(本法合适三叉神经痛局部注射无水酒精或美兰治疗)(2):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外法:口内法:(常用)(3)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外注射法(成人唇裂,上唇,面部外伤,上颌前牙手术):口内法:( 4)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射入腭大孔或其邻近以麻醉腭前神经,又叫腭大孔注射法图示同图— 36(5)鼻腭神经阻滞麻醉:(6):下颌神经阻滞麻醉:(7)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亦称下颌支内侧隆突阻滞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打印必备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彻底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治疗方法: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拭,去除腐败物质,知道牙槽窝清洁,棉球干净无臭味。大块坏死物时用用刮匙。用生理盐水冲洗。将碘仿纱条卡加丁香油或2%丁卡因填入拔牙创,先将纱条的一端塞入牙槽窝底部,在一次折叠严密填满牙槽窝,松紧适度,纱条末端塞入深部避免松脱,亦可缝合两侧牙龈。次日无明显疼痛可不换药。10天后去除碘条,牙槽窝内层有肉芽组织覆盖。牙槽窝1~2个月长满结缔组织。
3.邻牙阻力:第二磨牙在拔除智牙时产生的妨碍脱位运动的阻力。(分冠、去骨)
上颌阻生尖牙的分类:
Ⅰ阻生尖牙位于腭侧,可呈水平位、垂直位或半垂直位。
Ⅱ阻生尖牙位于唇侧,可呈水平位、垂直位或半垂直位。
Ⅲ阻生尖牙位于腭、唇侧,如牙冠在腭侧牙冠在唇侧。
Ⅳ阻生尖牙位于牙槽突,多为垂直位,在侧切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
E级:基底骨发生严重吸收
种植骨质量分类:
Ⅰ级:颌骨完全由均值的密质骨构成
Ⅱ级:厚层密质骨包绕骨小梁致密的松质骨
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界面种类
一、纤维-骨性结合: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存在着一层非矿化的纤维结缔组织(假性牙周膜)
二、骨结合:正常愈合,在光镜下埋植在活骨的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其间不存在骨以外如结缔组织等组织。骨结合式种植体:负载咬合力的种植体的表面与有活力的骨组织之间不间隔以任何组织。
口腔种植术的治疗程序
拔牙后拔牙创的检查及拔牙创的处理:首先检查压根是否完整、数目是否符合该牙的解剖规律,检查牙龈是否撕裂,检查牙槽骨是否折列,连续拔除多个牙时牙龈应拉拢缝合,拔牙创面用消毒纱布棉卷横架于两侧牙槽突咬紧30min后弃除。拔牙后24h不能刷牙或者漱口。当日进软食,不宜过热。避免患侧咀嚼,不可舔舐或者吮吸伤口。

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是指在口腔和颌面部位进行的各类手术,包括拔牙、种植牙、颌骨修复等。

这些手术通常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和较大的创伤,因此在手术中使用麻醉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麻醉的应用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最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它通过局部注射麻药,使手术区域产生麻木和无痛感。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局部麻醉常用于拔牙、修复颌骨等较小的手术。

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但对手术时间较长且刺激较大的手术效果有限。

2.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将患者完全置于无意识状态下,通过给药使患者瞬间进入深度麻醉状态。

在复杂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常被使用。

它可以提供全身范围内的无痛感,适用于手术难度大、创伤面积广的情况。

但全身麻醉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专业麻醉医师全程监护。

二、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在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之前,麻醉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合适的麻醉方式,并排除手术风险。

2. 术中监测无论是局部麻醉还是全身麻醉,术中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呼吸道通畅性的监护。

这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并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

3. 配备应急药物与设备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情况,如过敏反应、心脏骤停等。

为了应对这些紧急情况,麻醉监护室需要随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物与设备,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4. 术后观察与照顾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在监护室或恢复室接受一定时间的观察和照顾,以确保其恢复情况良好。

同时,麻醉医师需要与其他医疗人员密切合作,及时处理潜在的术后并发症。

总结: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有效的疼痛缓解和整体舒适感。

然而,麻醉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麻醉医师在手术前应进行严格的评估,并在手术中密切监测和照顾患者,保障其安全。

第二十章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第二十章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特点
根治性外科与功能性外科
综合治疗与序列治疗
根治手术+整复手术
放疗+化疗+手术,手术
+多学科排列有序的治疗
手术部位
脱落
气管导管脱出,移位,接头与螺纹管
显微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
针对病人及手术特点进行的麻醉处理
为确保气道通畅应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造口。
采用气管导管延长管使麻醉机远离手术区。 应根据手术部位选择插管途径。 对口腔内手术及需手术野清晰的手术. 应行控制性降压。 为能使病人术后及时清醒,应避免使用过深的吸入麻醉及 作用时间较长的地西泮及氟哌利多类药。 为防止伤口污染,应积极防治术后恶心和呕吐。
第二节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选择
与常用麻醉方法
一、麻醉选择
二、常用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外周神经阻滞
三、麻醉前评估与麻醉管理
1. 2. 3. 4. 病史和体格检查 气道评估 术前准备 麻醉管理注意事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麻醉前用药 插管路径和气管导管 插管方式 全麻、清醒 气管内导管固定 术中监测 控制性降压
气管切开 ① 口、鼻、咽部有活动性出 血 ② 会厌、声门部炎症、软组 织肿胀、异物阻挡而妨碍 显露声门 ③ 上呼吸道梗阻无法维持通 气 ④ 全面部骨折(上、下颌骨 和鼻骨复合骨折)
四、麻醉后病人处理
1. 麻醉后拔管
2. 急性喉痉挛的处理
3. 术后恶心呕吐 4. 术后镇静和镇痛
■ 拔管条件

完全清醒,示意能理解问话。
口腔及颌面部外伤如波及软腭、咽旁、舌根及舌 底,不仅组织肿胀使咽部变窄,也极易形成血肿 阻塞咽部;上或下颌骨骨折的变形移位,可引起 脱位性窒息;如口腔内有大量积血及分泌物,还 易发生误吸窒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anesthesia, narcosis):指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员整个机体或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麻醉学(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病员手术疼痛,保证病员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学科。

范围:麻醉、镇痛(control of pain)、复苏、危重病人的监护救治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使用局麻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的疼痛消失。

局部无痛(local analgesia):痛觉消失、触压觉和温度觉存在、病员意识清醒
适应症:门诊外科手术、牙髓病的治疗、牙体预备
局麻的优点:
1.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麻醉师
2.安全:病人清醒,不需要特殊护理
3.利于手术:可配合血管收缩剂,术野清晰
局麻的缺点:
1.不适用不合作病员
2.不适用有炎症部位(感染扩散、效果差)
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作用
1、收缩血管,延缓药物吸收—直接作用。

2、降低毒性反应,延长麻醉时间。

3、减少出血,视野清晰
4、增强麻醉效果
肾上腺素的副作用
心悸、头痛、恐惧、颤抖、升高血压—脑出血、心律失常—心室纤颤
肾上腺素浓度的控制
延长麻醉时间:含1/10万的肾上腺素。

减少出血:含1/5万的肾上腺素。

常用浓度:含1/5万— 1/20万的肾上腺素
浸润麻醉
原理:麻药注射入组织内,麻醉神经末梢
药物:0.5-1%的普鲁卡因0.25-0.5%的利多卡因
适应症:软组织手术——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牙槽外科手术——牙槽突浸润麻醉
常用方法:骨膜上注射法、牙周膜注射法(皮下注射法、髓腔注射法)
骨膜上注射法(局部浸润)
原理:麻药注射于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
适应症:上颌及下颌前部牙及牙槽突手术
操作要点:进针点为唇颊侧的前庭沟,绷紧黏膜刺入,针尖刺到根尖相对的骨膜上,松弛黏膜给药,药量
0.5-2ml
注意事项:避免骨膜分离
牙周膜注射法
原理:麻药注射牙周膜内
操作要点:针短而细,牙的近中或远中侧进
针,深约5mm,给药0.2ml
适应症:出血倾向病人、血友病、追加麻醉
优点:损伤小,不产生深部血肿
缺点:注射痛
阻滞麻醉(传导麻醉)
原理: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附
近,阻断痛觉传入
优点:效果优于浸润麻醉
适用于瘢痕、感染灶的手术麻醉
减少麻药用量和注射次数
减少疼痛、避免感染扩散
注意事项
熟悉三叉神经的解剖、遵守无菌原则,防并发感染、注射前应回抽无血。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又称:圆孔注射法、翼腭窝注射法
适应症:(1)上颌骨、上颌窦手术。

(2)局部炎症不能周围注射。

(3)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注射方法:翼腭管注射法(pterygoplatine injection)口外注射法(extraoral injection)
效果:上唇、腭、下睑麻木肿胀感;鼻腔干燥、阻塞感;恶心、呕吐
翼腭管注射法
进针点:腭大孔
确定方法:1. 8或7 腭侧龈缘与腭中缝弧形连线的中点
2. 8或7 腭侧龈缘与腭中缝连线中外1/3交界处
3. 部分人表面黏膜有凹陷
操作:对侧进针→少量给药→移至同侧→与合平面成45度角→进针3cm→回抽无血给药2-3ml
注意;防断针
口外注射法(冠突后注射法)
进针点:颧弓与下颌支乙状切迹的中点
操作:7.5cm针皮片定位→垂直进针达翼外板→调整皮片距皮肤1cm→退针至皮下,向上10度,前15度,进针至皮片→回抽无血给药2-3ml
注意:操作复杂、血肿、感染、注射痛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
进针点:1. 7 颊根部前庭沟(图)2.儿童6颊根部前庭沟3.无牙者颧牙槽嵴部前庭沟
操作:上颌与地面成45度,半张口→针与牙长轴成40度,向上后上内刺入→沿上颌结节表面滑动→进针2cm→回抽无血给药1.5-2ml
注意:不宜过深,血肿形成
麻醉区域:同侧磨牙牙根(除外6近颊根)、牙槽突,颊侧骨膜、牙周膜、牙龈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
眶下孔口外注射法
进针点:鼻翼旁1cm处
操作:扪及眶下缘→针与皮肤成45度,向后上外进针1.5cm→探寻到眶下孔→给药1-1.5ml
注意:进针不可过深,伤眼球
麻醉区域:同侧下睑、鼻、眶下区、上唇、上前牙、双尖牙,唇颊侧的牙槽突、骨膜、牙龈、黏膜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法)
进针点:腭大孔
操作:上颌与地面成45度角→腭大孔稍前刺入黏膜→向后上方推至腭大孔
→回抽无血给药0.3-0.5ml
注意:不要偏后注射,不可过量,恶心、呕吐
麻醉区域:同侧磨牙、双尖牙腭侧黏骨膜、牙龈、牙槽突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腭前孔注射法)
进针点:腭乳头(上颌尖牙连线中点、牙槽突后0.5cm )
操作:大张口,腭乳头侧缘进针→摆到中线与切牙长轴平行→向后上推进0.5cm →给药0.25-0.5ml
麻醉区域:两侧尖牙连线前方的牙龈、黏骨膜、牙槽突
注意:注射压大;神经交叉支配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卵圆孔注射法)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进针点:颧弓与下颌支乙状切迹的中点
操作:7.5cm针皮片定位→垂直进针达翼外板→调整皮片距皮肤1cm→退针至皮下,向后、上、内偏斜15度,进针至皮片→回抽无血给药2-3ml
麻醉区域:同侧下颌牙、舌、口底、下颌骨及颌周组织、升颌肌群、颞部皮肤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翼下颌注射法)
原理:针尖达到下颌小舌平面以上的下颌
神经沟附近
方法:口外注射法:少用口内注射法:常用
麻醉区域: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双尖牙前唇颊侧牙龈、黏骨膜,下唇
显效标志:同侧口角、下唇麻木肿胀,针刺无痛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
进针点:1.颊脂垫尖端2.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处
操作:大张口→注射器放在对侧双尖牙区→针高于下牙平面1cm→进针深约2.5cm(抵骨面)→回抽无血给药1-1.5ml
影响因素:1.下颌支愈宽大,进针深度增加。

2.下颌骨弓愈宽,针筒尽量靠近对侧磨牙区。

3.下颌角的角度愈大,进针上移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外注射法
下牙槽神经沟体表投影:耳屏前与嚼肌前下缘连线中点
进针点:嚼肌下缘中点
操作要点:1.用胶皮片标记进针长度。

2.进针后紧贴下颌支内侧面走行。

3.回抽无血给药2-4ml
舌神经阻滞麻醉
解剖特点:在下牙槽神经沟水平,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前内方约1cm
操作: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后,将针退1 cm给药0.5-1ml或边退针边给药,直到黏膜下为止麻醉区域: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显效标志:同侧舌有烧灼、麻木、肿胀感,舌尖明显
颊神经阻滞麻醉
解剖特点:在下颌磨牙合面水平,颊神经分成终支
进针点: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2-3mm处
操作:1.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后,将针退到黏膜下给药0.5-1ml。

2.下颌磨牙合面水平线与下颌升支前缘交点处进针,黏膜下给药0.5-1ml。

3.拟拔牙远中根膜龈转折处局部浸润
麻醉区域:同侧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肌、皮肤。

显效标志:局部麻木、肿胀感
咬肌神经阻滞麻醉
适应症:暂时解除或减轻咬肌痉挛,改善开口度;咬肌神经封闭—治疗关节病
进针点:颧弓与下颌支乙状切迹的中点
操作:垂直进针2.5-3.5深,给药4-6ml
效果:同侧面部灼热、麻木,开口度改善
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又称下颌支内侧隆突阻滞麻醉
解剖:下颌支内侧隆突位于下颌小舌前上方
进针点: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处。

翼下颌皱襞外侧,8牙合面下0.5cm处或8牙槽嵴下1.5cm处(不准确)
操作:大张口→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处,尽力后推→进针深约1.5cm(针尖抵骨面)→回抽无血给药1.5-2ml →退针并同时给药,直至黏膜下。

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颏孔注射法)
解剖:颏神经、切牙神经的分布;颏孔的位置
麻醉方法:口内法:下颌双尖牙前庭沟进针。

口外法:从下颌双尖牙根尖稍后处皮肤进针向前、下、内方寻找颏孔,刺入孔内注射麻药0.5-1ml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解剖:1-4颈神经前支组成,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走行在颈浅筋膜内。

分支:枕小N、耳大N、颈皮N、锁骨上N,管理颈部皮肤感觉
分类:颈浅神经丛阻滞麻醉、颈深神经丛阻滞麻醉
操作: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