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梯度理论word版
应变梯度理论有限元c0-1分片检...
第44卷第4期2004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l .44,NO .4Jul =================================================================.2004文章编号:1000-8608(2004)04-0474-04收稿日期:2003-04-15;修回日期:2004-01-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72023).作者简介:陈万吉 (194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应变梯度理论有限元:C 0-1分片检验及其变分基础陈万吉(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摘要:基于细观有限元弹性应变梯度理论,首次提出应变梯度有限元的C 0-1分片检验条件及其变分基础和一种构造应变梯度单元的方法.与常规的C 0分片检验和C 1分片检验不同,C 0-1分片检验要求检验函数为满足平衡方程的二次函数,并同时通过线性平面应力C 0分片检验和应变梯度常曲率的C 1分片检验.进一步提出一个平面18-D0F 三角形应变梯度单元(RCT9+RT9),算例表明该单元通过C 0-1分片检验,无伪零能模式,并有较高的精度.关键词:弹性应变梯度理论;平面18-D0F;三角形应变梯度单元;C 0-1分片检验中图分类号:0242.21文献标识码:A引言传统的弹性力学不考虑材料的微/细观结构,按均匀化假定,将材料从宏观假定开始一直延伸到微/细观乃至无限小并保持不变,这种理论被成功地用于宏观结构力学性能包括变形和应力的分析.事实上,材料的微/细观结构总是不均匀的,含有夹杂~缺欠~微裂纹或晶格存在,材料的不均匀性产生的尺度效应和与材料的破坏有关的变形局部化现象是传统的连续体力学不能解释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按连续统方法建立的细观材料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可显现材料的细观性能,反映材料的不均匀性产生的尺度效应和变形局部化现象,并可以与传统的弹性力学保持自然的衔接.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不仅与材料的宏观参数有关,而且与材料新的细观参数有关.早在1909年COsserat 就建立了偶应力理论[1];后来,TOupin [2]~KOiter [3]和Mindlin [4]在本构方程中引入应变梯度,提出一种广义理论或称应变梯度理论;Aifantis [5]~Fleck 等[6]发展了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塑性应变梯度理论更能反映细观材料的尺度和变形局部化效应,近来,塑性应变梯度理论的研究很受重视.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较传统的弹性力学更为复杂,有限元法仍然是有效的求解方法,而现有的有限元程序还不能求解这类问题.细观有限元模型可以分为偶应力型和应变梯度型,偶应力型单元的节点参数是线位移和旋转位移,应变梯度型是位移及其一阶导数,前者的节点参数少,有可能降低协调要求.细观有限元研究还有待深入,不仅是工程应用的需要,而且在对材料长度常数的识别中也要用到有限元分析,这对有限元的计算精度有很高的要求.1应变梯度理论基本方程几何方程:E zj =12(~z,j +~j,z )(1)本构方程:6zj =C zjkl (E kl -/2e2E kl )(2)式中:~z ~E zj ~6zj 分别为位移~应变~应力,2=82/8z 2+82/832+82/8z 2,C zjkl 为常规弹性常数,/e 为材料长度常数.记6(0)zj =C zjkl E kl ,m kzj =C zjmn /2e E mn,k ,m kzj,k =C zjkl /2e2E kl ,则平衡方程:(6(0)zj -m kzj,k ),j =0(3)边界力:t z=O(0)zj n j-n j m kzj,ku z=m kzj n k(4)偶应力理论是在本构方程中引入旋转变量E~zj= 12(M z,j-M j,z),即O zj=C zjkl(E kl-A2e2E~kl).2增强型C0-1分片检验对于含刚体模式而无多余零能模式的单元,由分片检验函数M=c0+c1x+c2y+c3x2+ c4xy+c5y2和U=Z0+Z1x+Z2y+Z3x2+Z4xy +Z5y2(c z~Z z为给定的常数,但是这个分片检验函数在单元内应预先满足齐次平衡方程),限定至少包含一个内点的由有限元分割的任意一小片的边界位移,由此求得的小片有限元解为检验函数的精确解,则称通过增强型C0-1分片检验.收敛的单元函数还要包含刚体模式而无伪零能模式和一定的连续性条件(下面的单体条件).对梯度应变部分,满足常梯度应变C1连续条件必然包含位移的二次项,这个检验函数求得的单元节点位移参数或小片边界位移参数,同时产生膜应力的线性应力,要求膜应力部分满足线性应力C0分片检验.C0-1分片检验与常规有限元法的C0分片检验及C1分片检验不同,C0-1分片检验是耦合型的分片检验.分别通过C0分片检验及C1分片检验的细观应变梯度有限元不一定能通过C0-1分片检验.3增强型C0-1分片检验的变分依据由单元内的分部积分公式,有V e (O(0)zj-m kzj,k),j M z dU=8V e(t z M z+u z n k M z,k)ds-V e(O(0)zj E zj+m kzj E zj,k)dU(5)式中:Mz为单元位移,可以是协调位移,也可以是不协调位移,对于不协调元需要在边界上用单元边界公共位移M~z 代替Mz;O0zj~m kzj为单元内的应力;t z~u z为对应O0zj~m kzj的单元边界力.对于基于位移法的有限元模型,为了能表达式(5)中的应变能,单元位移最低阶应当是二次,如果由此确定的单元内的应力满足平衡,即V e (O(0)zj-m kzj,k),j M z dU=0,则8V e(t z M z+u z n k M z,k)ds=V e(O(0)zj E zj+m kzj E zj,k)dU(6)由此,可以对分片检验条件C0-1给出一种力学解释:一个单元体内位移(协调/不协调)产生的应变与满足域内平衡的任意应力所做的内功等于单元边界上对应的边界力与单元边界公共位移所做的功.这是单元的内功和外功相等的条件,但单元的内位移和边界位移可以是不一致的.这也可以称为C0-1单体检验条件.显然,当式(5)中不含应变梯度项时,对应式(5)的单元位移最低阶是线性并应力自动满足平衡,得常规C0分片检验条件.418-DOF的梯度应变平面三角形单元(RCT9+RT9)建立一个通过C0-1分片检验的18-DOF梯度应变平面三角形的单元位移函数是很困难的.本文建议用2套函数分别考虑通过C0线性应力分片检验和通过C1常应力的分片检验,建立通过C0-1分片检验的18-DOF的平面梯度应变三角形单元.该单元函数将涉及3个三角形薄板单元函数(BCIZ~RT9和CT9单元),其中RT9单元函数用于计算应变梯度部分,由BCIZ和CT9组合的RCT9单元函数用于计算膜应力部分.4.19-DOF三角形薄板单元BCIZ单元函数具体公式为I0=Fg(7)其中,形函数F见文献7 .4.29-DOF三角形薄板单元RT9单元函数8具体公式为I0=I0+12(x2y2xy)(B c-B0)g(8)式中:B0=1A VeBdxdy,B是由I0求得的薄板单元的位移-应变矩阵;Bc g=R T c u~ds,R Tc=A2-Amm2Am2Am A2-m J2,u~=8I~8n8I~J8s,A~m是边界的法线方向余弦.8I~/8n按线性函数插值,8I~/8s按二次函数插值,经积分求得B c1=574第4期陈万吉:应变梯度理论有限元:C0-1分片检验及其变分基础/1m 1-/3m 31Z(/Z1y Z 1+/Z 3y 13)1Z(/Z 111Z +/Z 3131)/3m 3-/1m 11Z (m Z 1y Z 1+m Z 3y 13)1Z(m Z 111Z +m Z 3131)Z(m Z 1-m Z 3)/Z 111Z +/Z3131m Z 1y Z 1+m Z3y L J 13(9)式中:/z ~m z 是第z 边界的法线方向余弦;1zj =1z-1j ,y zj =y z -y j ,1z 和y z 是节点z 的坐标.边界位移的另一种选择是 w ~/ 1和 w ~/ 均按线性函数插值,得B %c1=1Zy Z 3 13Z 13Z y LJZ 3(1 )最后,由B c 和B %c 组合求得B c ,B c =B c +O(B c -B %c ).本文经过比较选O =-.Z 5(注意:用于求解薄板问题的原薄板单元RT9时O = .Z 5).经节点参数按w z -U z ,Uz 的转换求得用于计算应变梯度部分的RT9单元函数U 和U.4.39-DOF 三角形薄板单元CT9单元函数先假定w ^=3z=1N zwz+6j=4N jw j,其中Nz是用面积坐标L z 表示的形函数,例如,N 1=(ZL 1-1)L 1,N 4=4L 1L Z .单元边界位移按三次梁函数表示,消去边中点的位移,得单元函数w ^=Ng(11)其中N =(N 1N ZN 3),N j =(R j R 1jR yj );j =1,Z ,3(1Z )R 1= .5(m 1N 4/S 1-m 3N 6/S 3)+L 1R 11=- .1Z 5(m Z1N 4+m Z 3N 6)(13)R y1= .1Z 5(/1m 1N 4+/3m 3N 6)RCT9单元函数w 采用BCIZ 和CT9的组合,即w=w ^ +B(w -w ^ ).其中,w ~w ^分别为BCIZ 和CT9的单元函数,本文经过算例比较选择B =- .Z 5.经节点参数按w z -U z ,Uz 的转换求得RCT9单元函数U 和U.5算例5.1C 0-1分片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18-DOF 单元(RCT9+RT9)通过C -1分片检验,无伪零能模式.能通过线性应力C 分片检验的单元还有LST,与RT9结合建立的单元可以通过C -1分片检验,但有7个伪零能模式.5.z孔边应力集中问题这是一个偶应力问题,可以用来检验尺度效应与单元精度.无限大弹性平板含半径为a 的圆孔,远处作用1方向的均匀分布力p.TUZ 4L4单元是Z 4-DOF 六节点三角形单元[9],其中,角节点参数为位移及其一阶导数,边中点为位移参数,单元内有4个内部参数,文献[9]仅对TUZ 4L4单元进行了C 分片检验(不是C -1分片检验),而且没有做特征值检验.计算结果见图1和表 1.TUZ 4L4单元计算的网格用了144 个单元,Z 983个节点.本文计算网格仅用了96个单元,117个节点,节点个数减少到原来的1/Z 5,可见本文的单元(RCT9+RT9)比TUZ 4L4单元精度高,而且也高于单元(BCIZ +RT9).孔的邻域内的应力分布也有改变,当/e /a = 1. ,u = .Z 5时,剪应力z 1y 经典弹性理论和偶应力的有限元结果见图Z.图1带圆孔方板孔边应力集中系数k 6(u = )Fig.1The st r ess c On ce n t ra ti On fa ct Or k 6On the bOundary Of the ci r c ular h Ol e (u = )表1带圆孔方板孔边应力集中系数k 6的计算结果(u = )T ab .1Num e r ic al r es ul ts Of the st r ess c On ce n t ra ti On fa ct Or k 6On the bOundary Of the ci r c ular h Ol e (u = )/e /a TUZ 4L4BCIZ +RT9RCT9+RT9EXA CT . 13. 3.197 3. 85 3. .1 Z.9 Z 3. 41Z.918Z.878 .1Z 5Z.849Z.977Z.84 Z.8Z 4 .167Z.758Z.834Z.7Z 3Z.7Z 9 .Z 5 Z.577Z.646Z.51 Z.545 .333Z.4Z Z Z.461Z.345Z.389 .5 Z.Z 1Z.Z 3Z.1Z 7Z.1691.1.91Z1.8991.8751.88967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第44卷(a)经典理论的有限元结果(b)偶应力理论的有限元结果图2孔的邻域剪应力T :y (T :y S T y:)的分布(/e /a =1.0,u =0.25)Fig.2Results of the shear stress T :y (T :y S T y:)distributio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hole (/e /a = 1.0,u =0.25)参考文献:[1]COSSERAT E,COSSERAT F.Theorie des CorpsDef ormables [M].Paris:Hermann et Fils,1909.[2]TOUPIN R A.Elastic materials With couple stresses[]].Arch Rational Mech Anal,1962,ll:385-414.[3]KOITER W T.Couple stresses in the theory ofelasticity,I andII[A].Proceedings of the KoninkliskeNederlandseAkademieVanW etenschappen (B )[C].[s l]:[s n],1964.17-44.[4]MIN DL IN R D .Microstructure in linear elasticity[]].Arch Rational Mech Anal,1964,l 6:51-78.[5]AIFANTIS E C.On the microstructural origin ofcertain inelastic models []].Trans A S M E J E ng Mater Tech,1984,l 06:326-330.[6]F L ECKNA,HUTCHINSON]W.Aphenomenological theory for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inplasticity []].J Mech Ph y s S olids,1993,4l:1825-1857.[7]B A Z E L E Y G P,CHEUN G Y K,IRONS B M,eta l .Triangular elements in bending conforming and non-conformingsolution[A].ProceedingsofConf erence Matri x Methods in S tr u ct u ral Mechanics [C].Ohio:Air Force Institute Technology,1965.547-576.[8]CHEUN GYK,CHENWan-j i.Refinednine-parameter triangular thin plate bending element by using refined direct stiffness method []].I nt J N u mer Methods E ng,1995,38(2):283-298.[9]SHU ]Y ,KIN G W E,F L ECK N A.Finiteelements for materials With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I nt J N u mer Methods E ng,1999,44(3):373-391.F inite element methods in strain gradient theor y :C 0-1patch test and its Variational basicCHENan -j i(State k ey lab .Of Str uct .An al .fOr l n d .Egu i p .,Dal i an Un i v .Of tech n Ol .,Dal i an 116024,Ch i n a )Abstract :B ased on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s for the theory in strain gradient elasticity ofmicrostructures,a convergence criterion for the C 0-1patch test and its variational basic are first introduced.The element displacement function should pass the C 1constant curvature patch test and the C 0linear stress patch test.The test displacement function for C 0-1patch test should be a complete second-order polynomial that satisfies the e g uilibrium e g uation.A neW approach to devising strain gradient finite elements that can pass the C 0-1patch test is proposed.18-D OF plane strain gradient triangular element (RCT9-RT9),Which can pass the C 0-1patch test and has no spurious Z ero energy modes,is proposed.Numerical e X amples are employed to e X amin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element by carrying out the C 0-1patch test.The proposed element possesses higher accuracy compared With other strain gradient elements.Ke y W ords:theory of strain gradient elasticity ;plane 18-D OF ;triangular strain gradient element ;C 0-1patch test774第4期陈万吉:应变梯度理论有限元:C 0-1分片检验及其变分基础。
6力学冶金讲稿-3.5
(3.5-7)
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的确定: 可由 log σ − log ε 曲线的斜率得到, & 从式(3-14)中, log σ = log c + m log ε &
& 另一个更敏感的方法是速率变化试验,在不变的ε和T条件,通过测量 ε 的
变化及相应的σ的变化而确定m值,
m=(
log σ 2 − log σ 1 log(σ 2 / σ 1 ) ∂ log σ ∆ log σ ) ε .T ≈ ( ) ε .T = = & & & & & & ∂ log ε ∆ log ε log ε 2 − log ε 1 log(ε 2 / ε 1 )
超塑性金属优点: 超塑性金属优点:
具有高的抵抗塑性失稳能力,意味着变形过程一般限制在热聚合物中;
低的流动应力,其数量级仅为1000~5000psi,这些已在难加工的超合金的
锻造中得到应用。
3.5.4应变速率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应变速率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应变速率对流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1) 增加应变速率使拉伸强度增加,而且同强度的这种关系随温度的增加 而增加。
3.5.3 成型过程的速度及 ε
. _
表3-1 各种试验机和成型过程加载速度 工艺类别 拉伸试验 液压挤压机 机械压力机 冲击试验机 锻锤 爆炸成型 速度 ft/s 2 10-6~2 10-2 0.01~10 0.5~5 10~20 10~30 100~400
表3-2 应变速率范围
& ε
10-8 ~ 10-51/s 10-5~ 10-11/s 10-1~ 1021/s 102~ 1041/s 104~ 1081/s
混凝土的裂缝与刚度理论
f sm lcr
为两相临裂缝间 钢筋的平均应变
混凝土伸长量忽略不计,这里 给出特征裂缝宽度为 fc
1.7 sm lcr
max 2.5 sm lcr
所谓特征裂缝宽度是指假定裂缝宽度属于正态分布, 其均方差为0.4,失效率为5%时的裂缝宽度 最大裂缝宽度为
2) 无滑移理论
上世纪60年代,由瑞典的Broms和Base提出,假设沿 钢筋的水平面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存在相对滑移,钢筋 处的裂缝宽度应该为零,裂缝开展的外形呈楔形,在混凝 土边沿上裂缝最宽,按无滑移理论,裂缝形成的重要原因 是钢筋周围混凝土的变形所引起的。两条裂缝之间混凝土
第六篇 混凝土的裂缝与刚度理论
混凝土的裂缝与刚度 裂缝计算理论 刚度及挠度计算 受弯构件裂缝与刚度的关系及其应用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混凝土的裂缝与刚度
配筋混凝土的裂缝与刚度密切相关,裂缝的开展会使 刚度降低,挠度增大,而刚度较小的构件,会提早开裂, 加剧刚度变小。
(1) 裂缝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工程界最关心的课题之一,因 为裂缝的出现牵涉到结构外观的破损,力筋的腐蚀及结构 功能的丧失。结构的破损和倒塌大多也是从裂缝的扩展开 始的,所以人们对裂缝往往产生一种破坏前兆的巩惧感 从近代强度理论的发展中可以看到,裂缝的扩展是结 构破坏的初始阶段,的确应引起高度重视。 国际上很多著名机构(如美国AC1224委员会,英国C & CA,德国DIN,法国CCBA,欧洲CEB、CEB—FIP等 )都有专业从事混凝土裂缝研究的机构,并取得相当丰富 的研究成果
在任一截面处其内外力矩的平衡方程为取xzhaxss????3??????sfahh?0mbhzhxct??2????3200??在开裂截面可求得fzctssfsz?0?0max?m?????????3fszh?若假定两裂缝间钢筋应力分布与中心受拉杆件相同即2chchlxxsfs?????代入平衡方程经运算得混凝土的应力分布为?????0h2chchlxxsfs?????????????????????????????????2ch3ch3130lzxzhbhzhmxfct???当开裂发生在时混凝土即开裂即处有0?xctcff??cutc?ctctefx???bhzhzhzhmfbhzhmlfct??????????????????????????33332ch000?若裂缝间距为混凝土应力达但尚未开裂则得最大???zhm30?xctf??????????????????????cutc?fbhezhzhml?33arcch200max与中心受拉相向可得裂缝宽度为??2es??????????????????????????????2th33323th12000lzhzhbhezhmbhezhmlfccs???max将最大裂缝间距最小裂缝间距及平均裂缝间距lmin2代入上式即可得相应的最大最小和平均裂缝宽度??maxmax1ll?2minmaxlllm????ccssfbhezhmlbhezhz3healzhm0max00maxmax3?312th3?2???l??????????????????????????????和min分别以m和置换ml即可?minlmax王铁梦对工字型截面受弯构件也作了详细推导见文献1
应变梯度理论的新进展_一_偶应力理论和SG理论
第21卷第2期机 械 强 度V o l.21N o.2 1999年6月JOU RNAL O F M ECHAN I CAL STR EN GTH June1999应变梯度理论的新进展(一)Ξ——偶应力理论和SG理论RECENT AD VANCES IN STRA IN GRAD IENT PLAST I C IT Y-——Couple stress theory and SG theory黄克智ΞΞ 邱信明 姜汉卿(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Hw a ng Ke hchih Q iu X inm ing J ia ng Ha nq ing(D ep a rt m en t of E ng ineering M echan ics,T sing hua U n iversity,B eij ing100084,Ch ina) 摘要 介绍两种应变梯度塑性本构模型:CS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偶应力理论、SG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并对它们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给出一种考虑可压缩性的方法,并根据这种模型用薄梁弯曲的例子给出了可压缩性的影响。
本文的讨论虽限制在形变理论范围内,但按照相应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流动理论的形式。
关键词 应变梯度 塑性 偶应力 高阶应力 断裂中图分类号 O344Abstract In the paper tw o k inds of fram ew o rk of strain gradien t p lasticity recen tly developed and their app licati on s are review ed:strain gradien t p lasticity fo r CS so lid——the coup le stress2theo ry,strain gradien t p lasticity fo r SG so lid.T he app licati on s are m ain ly focu ssed on the fractu re p rob lem s.O ne w ay of accoun ting fo r m aterial comp ressib ility is suggested.T he review is confined to the defo rm ati on theo ry versi on,though the flow theo ry versi on can be parallelly con structed.Key words stra i n grad ien t,pla stic ity,couple stress,h igher-order stress,fracture1 引言新近的试验表明,当非均匀塑性变形特征长度在微米量级时,材料具有很强的尺度效应。
应变梯度理论及其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科技信息1引言应变梯度理论是指在本构关系中考虑应变梯度项以考虑其对材料变形和强度影响的各类模型的总称。
经典的连续介质理论认为,材料一点处应力仅仅是该点的应变以及该点的变形历史上的函数,而与该点以外的其他点处的应力无关[1]。
而事实上,由于连续性假设不能严格满足,因此,将连续介质力学应用于岩土介质时,应力和应变等分量代表的只是相当小而非无穷小体积上的统计平均值。
在应变梯度不大的情况下,使用统计平均值替代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解可以较为恰当地描述介质的力学反应。
但当材料出现高的应变梯度时,在相当小体积上,应变呈现高次非线形变化,经典理论所代表的统计平均值就不能如实的反映出材料在相当小的体积上的强度和变形的行为。
实质上,梯度项的出现暗示和反映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某种尺度下的微结构相互作用使得变形是非局部的,应变剃度及内部长度描述的是不均质材料微结构之间的影响及作用。
2应变梯度理论的发展的运用2.1弹性偶应力理论1909年Cosserat兄弟提出Cosserat理论,其是最简单的考虑梯度效应的模型,其方程中引用了偶应变力mi和相应的变形分量曲率ki[2]。
在关系式中平衡方程考虑σji,j+γi=0(1)mj,j+eijkτkl=0(2)曲率与偶应力关系可表示为ki=mi/(4Gl2)(3)其中l为材料内部长度参数,而变形方程中考虑了变形系数。
由变形协调方程:ε11,2-ε21,1-k1=0,ε22,1-ε12,2-k2=0(4)可得,曲率是应变梯度的线性组合,从而说明该模型可以考虑应变梯度的影响。
1963年Mindlin又将这一模型改进。
Cosserat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到岩土工程领域,近十年来在一些学者的发展下应用到层状岩体工程中,比如王启攀(2006.1)[3]采用考虑偶应力的Cosserat介质模型对层状岩体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Cosserat介质理论对于层状岩体是适用的,并且具有模型简单、可调性强的优点,适于研究不同情况下的围岩变形情况。
应变梯度理论在岩土力学中的进展述评
2. 2 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1993 年 ,Fleck 和 Hutchinson 发展了一种基于弹性偶应力理论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 CS 理论) [13 ] 。
他们保持弹性偶应力理论的形变方程和平衡方程不变而将本构方程通过应变能密度函数 W 表示为如
下形式 :
σij = 5 W / 5εij , m ij = 5 W / 5χij
经典的连续介质理论认为 ,材料一点应力仅仅是该点的应变以及该点的变形历史的函数 ,而与该点 周围点的应变无关 。事实上 ,由于连续性假设不能严格满足 ,因此将连续介质力学应用于岩土介质时 , 应力和应变等分量代表的只是相当小而非无穷小体积上的统计平均值 ,在应变梯度不大的情况下 ,用统 计平均值替代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解可以较为恰当地描述介质的力学反应 。但材料出现高的应变梯度 时 ,在相当小体积上其应力和应变呈现高次非线性变化 ,经典理论所代表的统计平均值就不能如实地反 映出材料在相当小体积上的强度和变形行为 。另外 ,由于经典力学理论中没有提供材料的内部长度参 数 ,因而无法预测材料的尺寸依赖性 ,也无法预测材料在软化计算时出现的网格依赖性 。因而有学者在 本构关系中加入应变梯度项考虑周围点对材料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已有文献证明了这可以避免软化计 算时出现的网格依赖性 。
48 长 沙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第 21 卷
果表明应变梯度的发展可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应变梯度恒定阶段 ,由于岩石试件存在着局部的材 料不均匀 ,使得试件在加载的初始阶段就产生应变梯度 ,并保持不变 ;当加载超过某一临界载荷时 ,试件 就会进入应变梯度稳定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 ,试件内部局部化程度增强 ;当应变梯度发展到某一 临界梯度 ,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此时应变梯度的发展迅速而不稳定 ,为试件内部软化发展的阶段 , 试件 破坏沿弱化区域发展 ,很快形成宏观破裂[6 ] 。
微结构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及在岩体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1-05-23 作者简介:陈 刚(1964-)男,辽宁绥中人,博士,副教授。本文编校:唐巧凤
51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0 卷
E
2 e
=
2å 3
` ij
ε
` ij
+
l η 2 `(1) SG ijk
+
2 3
l
2 RG
χ ij χ ij
(3)
式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反映了下面的事实:
η η `(1) `(1) ijk ijk依赖于拉伸梯度和旋转源自度,这里 χ ij χ ij 仅依赖于
旋转梯度。如果对拉伸梯度的依赖性消失( lSG =0),
该理论演化成偶应力理论。基于目前对不同金属的
试验,可以得出这两个结构参数变化范围不大
lSG ≅ 0 ⋅ 25 μm lRG ≅ 5μm (4)
关系,Gao 和 Huang 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分层次的 理论框架,来实现塑性理论和位错理论的结合。其 细观尺度下的本构方程为
σ` ij
= 2εij σ
3ε
[ ] τ` ijk
= lå2 σ (Λijk − Πijk )
ε + Nσr2efε 2N−1 Πijk
σ
(5)
该理论提供了一种建立细观本构理论的方法, 它恰好满足 Fleck 和 Hutchinson(1997)建立的唯 象理论的数学框架,但是它基于细观机制的出发点 使其不同于所有现存的唯象理论。Huang 等(1999) 利用该理论研究了薄梁弯曲﹑细丝扭转﹑微孔洞 增长﹑孔洞失稳与金属剪切。
上,其结果与微压痕或者纳米压痕试验所观测到的
结果提高了 200﹪甚至 300﹪,结果符合得不好。
abaqus2用户单元子程序(1)
20 ABAQUS用户单元子程序(UEL)在这一章中将列举两个在这些年里发展过的ABAQUS/Standard用户单元子程序(UEL)。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非线性的索单元,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个比较简单的例子让读者了解用户单元子程序的基本开发过程;第二个例子是一个用于计算应变梯度理论的单元,应变梯度是当今比较热点的一个科研前沿问题,有各种理论,我们为了验证新的理论,需要数值结果与实验对照来进行评价,整个例子的目的是通过它说明用户子单元可以求解的问题范围很广,但是由于内容比较艰深,程序也很长,所以这个例子我们并没有给出最后的全部程序。
另外,到目前为止,ABAQUS还只有隐式求解器ABAQUS/Standard支持用户自定义单元,而显式求解器ABAQUS/Explicit中还不支持这一功能。
非线性索单元20.1.1 背景钢索斜拉桥和斜拉索结构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上。
索力的计算分析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环节。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在采用ABAQUS进行荆沙长江斜拉桥的计算机仿真分析(这个项目我们已在第15章“ABAQUS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一)——荆州长江大桥南汊斜拉桥结构三维仿真分析”中讨论过)时,也曾进行了自行建立索单元的尝试。
本节介绍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完成了香港Ting Kau斜拉桥和Tsing Ma悬索桥的结构计算和分析。
对于钢索计算,他们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
由于梁单元含有弯曲刚度,计算的高阶频率值偏高,周期较低。
一般假设索是单向受拉力的构件。
随着应变的非线性增加,索力呈非线性增加。
尽管ABAQUS单元库中有500个以上的单元类型,但是,还没有索单元。
本文发展了三维非线性索单元模型,形成ABAQUS的用户单元子程序,可以利用ABAQUS输入文件调入到具体的分析中。
通过静态和动态例题的计算比较,索单元工作良好。
20.1.2 基本公式在三维索单元计算中,如图20-1所示,坐标x 和位移u 的变量表达式为:ij ji i j ji u u u x x x -=-= (x,y,z) (u,v,w) (20-1)应变的公式为:()⎥⎦⎤⎢⎣⎡+++++=222211ji ji ji ji ji ji ji ji ji w v u w z v y u x L ε (20-2)公式(20-2)中,L 为索的长度,索的张力为:0N AE N +=ε(20-3)在公式(20-3)中,A 为截面面积,E 为弹性模量,N 0为初始张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应变梯度塑性理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梯度塑性理论 2 分区破裂 2 重力坝 1 深隧道 1 深部隧道 1 活化判据 1 断层活化 1 抗滑稳定 1 应变梯度理论 1 应变局部化 1 岩石力学 1 力学分析 1 剪切刚度 1 剪切位移 1 内变量 1 shear stiffness 1 shear displacement 1 mechanical analysis 1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1 fault activation 1 cosserat理论 1 activation criterion 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2014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统一强度理论 1 纳晶-无定态复合层状材料 1 应变梯度 1 孔洞 1 塑性区半径 1 力学性能 1 位错理论 1 交界面 1 中间主应力 1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科研热词 速度分布 能量平衡方洙 纳米晶 特征线方法 混合硬化 比例试样阻力模型 梯度塑性理论 有限元模拟 晶间断裂 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应变梯度塑性 应变梯度 常剪切应变点 局部化 定解域 地质体材料 压痕尺寸效应 剪切带 nix-gao模型 meyer方程 hays-kendall方法 cmsg理论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纳米压痕技术综述
纳米压痕技术及其应用傅杰摘要:纳米压痕技术也称深度敏感压痕技术,是最简单的测试材料力学性质的方法之一,在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纳米压痕技术及其应用做一个简单概述。
关键字:纳米压痕技术,应用一、引言传统的压痕测量是将一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压头在一垂直压力下将其压入试样,当压力撤除后。
通过测量压痕的断截面面积,人们可以得到被测材料的硬度这种测量方法的缺点之一是仅仅能够得到材料的塑性性质。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这种测量方法只能适用于较大尺寸的试样。
新兴纳米压痕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控制载荷连续变化, 在线监测压深量, 由于施加的是超低载荷, 加上监测传感器具有优于1 nm 的位移分辨率, 所以, 可以获得小到纳米级的压深, 它特别适用于测量薄膜、镀层、微机电系统中的材料等微小体积材料力学性能可以在纳米尺度上测量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质,如载荷-位移曲线、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应变硬化效应、粘弹性或蠕变行为等[1]。
二、纳米压痕技术概述纳米硬度计主要由轴向移动线圈、加载单元、金刚石压头和控制单元等四部分组成。
压头材料一般为金刚石,常用的有伯克维奇压头(Berkovich)和维氏(Vicker)压头。
压入载荷的测量和控制是通过应变仪来实现,整个压入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可在线测量载荷与相应的位移,并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应关系(即P—h曲线)。
在纳米压痕的应用中,弹性模量和硬度值是最常用的实验数据,通过卸载曲线的斜率得到弹性模量E,硬度值H 则可由最大加载载荷和残余变形面积求出[2]。
纳米压痕技术大体上有5种技术理论,他们分别是[2-3]:(1)Oliver和Pharr方法:根据试验所测得的载荷一位移曲线,可以从卸载曲线的斜率求出弹性模量,而硬度值则可由最大加载载荷和压痕的残余变形面积求得。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采用传统的硬度定义来进行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计算,没有考虑纳米尺度上的尺寸效应。
(2)应变梯度理论:材料硬度H 依赖于压头压人被测材料的深度h,并且随着压人深度的减小而增大,因此具有尺度效应。
清华大学版-土力学基本概念超级总结
定义: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 ms 与其体积 Vs 之比;即土粒的单位体 积质量: s ii.
ms 。 Vs
土的密度(soil density)
定义: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 m 与总体积 V 之比,也即为土的单位体积的 质量: iii.
ms mw m 。 V V s Vv Va
水条件下施加竖向压力至试件剪切破坏。 51) 不固结排水试验:是在施加周围压力时关闭排水阀门,稳定后施加竖向压力 打开阀门直至试件剪切破坏。 52) 先期(前期)固结压力: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有效应力 p 。 53) 正常固结: 在历史上所受到的先期固结压力等于现在竖向有效自重应力 ( s ) 即 p s 。 54) 超固结: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重的先期固结压力,即 p s 。 55) 欠固结:先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重,即 p s 。 56) 超固结比 OCR: p 与 s 的比值,即 OCR 度愈高,压缩性愈小。 57) 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 中以应力点的移动轨迹来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 58) 应变软化:应力一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峰值后,应力随应变增 加而下降,最后趋于稳定。 59) 应变硬化:应力一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最后趋于 稳定。 60) 砂土液化: 饱和砂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 所显现出的完全丧失承载力的性质。
sr 定义: 土中孔隙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 即:
或天然含水率与饱和含水率之比: s r 5) 土粒比重(或比密度) 定义:土粒的质量与同体积纯蒸馏水在 4。C 时的质量之比,即:
w 100% 。 wsat
应变理论在骨折愈合中的临床应用2讲课文档
第一页,共25页。
(优选)应变理论在骨 折愈合中的临床应用
第二页,共25页。
Fracture heal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primary or direct healing by internal remodeling;
hard callus formation; remodeling.
骨折间接愈合的 四个阶段
炎性期 软骨痂形成期 硬骨痂形成期 重塑形期
第六页,共25页。
Interfragmentary movement stimulates the formation of a callus and accelerates healing
(绝对稳定,低应变) 后,骨折发生无外骨 痂的愈合(直接愈合)
callus (direct healing).
第十六页,共25页。
A simple fracture (small gap) fixed with a bridging plate (relative stability) is exposed to movement (high strain). Fracture healing is delayed or will not occur at all
组织在功能正常状态下可耐受的变形程度有很大 的变化范围
完整骨骼的正常应变程度为2%(骨折发生前) 肉芽组织的应变能力为100%
在早期,当骨痂主要成分为软组织时,骨折端耐 受畸形或组织应变的强度要大于后期的骨性骨痂
第十一页,共25页。
Bony bridging between the distal and proximal callus can only occur when local strain (ie, deformation) is less than the forming woven bone can tolerate.
应变梯度及其诱导的电极化
应变梯度及其诱导的电极化1.引言1.1 概述概述应变梯度是材料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材料内部或表面存在的应变变化率。
应变梯度的存在可以引起许多变化和现象,其中之一就是电极化的诱导。
在材料中,应力会引起应变的产生,而应变梯度是应变分布的变化率。
应变梯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对材料的性质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当应变梯度存在时,材料内部的电极化现象会被诱导出来。
电极化是指材料内部形成正负电荷分离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材料内部的原子或分子是无序排列的,没有明确的电荷分布。
然而,当材料受到应变梯度的影响时,原子或分子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电荷的重分布。
这种电荷分离形成了电极化。
应变梯度对电极化的诱导作用是通过改变材料内部的电荷分布引起的。
当应变梯度存在时,正负电荷会集中在材料的不同区域,形成电极化。
这种电极化现象对材料的性能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应用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电介质的电导率等。
除了电极化诱导外,应变梯度还在材料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中,应变梯度被用于描述材料内部的应变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材料中的应变梯度,可以揭示材料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质。
综上所述,应变梯度的存在可以引发电极化现象,并对材料的性能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应变梯度及其诱导的电极化对于材料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的文章将详细介绍应变梯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三个主要部分展开讨论: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概述应变梯度及其诱导的电极化的基本概念,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两个主要的子节:应变梯度的概念和应变梯度的影响因素。
在应变梯度的概念部分,我们将详细解释应变梯度是指物体中应变随位置改变的速率,并探讨其在材料研究和物理现象中的重要性。
在应变梯度的影响因素部分,我们将讨论影响应变梯度大小和方向的因素,如应变大小、形状和材料的特性等。
应变、旋转应变、全量应变、递进变形
地形态不对称,软流圈物质在盆地的一侧上涌 美国盆岭省
三、全量应变、增量应变与递进变形
1.全量应变与 增量应变
压缩区 拉伸区
全量应变又叫有限 1 应变、总应变,是
变形历史中某一瞬
2
时之前已经发生的
应变总和。
3
增量应变又叫瞬时
应变、无限小应变,
4
是变形历史中某一
瞬间正在发生的无 用卡片模拟简单剪
限小应变。
二、旋转应变与非旋转应变
1
“纯剪”与 “单剪”辨析
2
2
1
变形体力学中定义的纯剪切和简单剪切
在双轴 应力状态下,纯剪切的力学条件是:1=-2,张应力与压应力大 小相等,符号相反,在与主应力呈45º夹角的斜截面上,仅作用有纯 粹的剪切应力,因而称为纯剪切。
如果从与边界上剪切力方向相平行的截面上仅作用有剪应力的意义上来 说,纯剪切与简单剪切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切的递进变形过程
5
2.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
在共轴递进变形中,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 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一致,递进纯剪变形是共 轴递进变形的典型实例。
在非共轴递进变形中, 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 轴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 主轴不一致。递进的简 单剪切是非共轴递进变 形的典型实例。
l3 l2 l1
本文档主要内容
一、变形、位移和应变的概念 二、旋转应变与非旋转应变 三、全量应变、增量应变与递进变形
一、变形、位移和应变的概念
1.变形:岩石的初始状态、方位和位置的 改变就是变形。
拉伸
挤压
中和面
剪切
弯曲
扭转
岩石变形的五种方式:按变形后的状态可分为均匀变形与非均匀变形
应变梯度塑性12345
Acta metall, mater.
0956-7151/94 $6.00 + Ltd
(Received 5 March 1993," in revised form 24 June 1993)
Abstract--Dislocation theory is used to invoke a strain gradient theory of rate independent plasticity. Hardening is assumed to result from the accumulation of both randomly stored and 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s. The density of the 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s scales with the gradient of plastic strain. A deformation theory of plasticity is introduced to represent in a phenomenological manner the relative roles of strain hardening and strain gradient hardening. The theory is a non-linear generalization of Cosserat couple stress theory. Tension and torsion experiments on thin copper wires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strain gradient hardening. The experiments are interpreted in the light of the new theory.
应变梯度理论
应变梯度理论应变梯度理论是近解释材料在微米尺度下的尺寸效应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理论。
Fleek 等[6]于1994年在细铜丝的扭转实验中观测到微尺度下应变梯度的硬化,其中直径12m μ的无量纲扭转硬化约为直径170m μ的三倍。
通过对12.5m μ、25m μ和50m μ三种厚度纯镍薄片的弯曲测试,Stolken 和Evanslv[7]于 1998年发现镍的无量纲弯曲硬化随着薄片厚度的减小而明显增大,然而在拉伸试验中并未发现这种微尺度现象。
Chong 和Lam[8]于 1999年通过压痕实验观察到热固性环氧树脂和热塑性聚碳酸酷的无量纲硬化与应变梯度有关,材料的塑性具有微尺度效应。
McFarland 和Colton[9J 于2005年通过对不同厚度聚丙烯悬臂微梁的弯曲测试,同样观测到无量纲弯曲刚度随梁厚减小而增大。
与宏观尺度相比,微尺度下结构的力学特性及行为研究主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1)尺度效应。
材料不是无限可分。
因此材料颗粒的固有属性将影响到微结构的力学特性。
(2)表面和界面效应。
一些在宏观尺度下常被忽略的力和现象,在微尺度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在宏观领域作用显着的力和现象,在微尺度下作用微小,甚至可以忽略。
例如,微尺度下,与特征尺寸L 的高次方成比例的惯性力、电磁力(L3)等的作用相对减小,而与尺寸的低次方成比例的粘性力、弹性力(L2)、表面张力(Ll)、静电力(L0)等的作用相对增大。
随着尺寸的减小,表面积(L2)与体积(L3)之比相对增大,表面力学和物理效应将起主导作用。
理论模型建立(1)偶应力理论早在一个多世纪前,voigt[12]便提出了体力偶和面力偶的概念,并建议构建考虑作用在材料微粒表面或边界上的力偶的连续模型。
随后Cosserat 兄弟[14]根据的假设建立了相关的Cosserat 理论,对应的运动方程中出现了偶应力。
直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一些学者才开始尝试Cosserat 理论的改进扩展工作,他们对Cosserat 连续体物质点的旋转施加一定约束,并逐渐发展了一种更为普遍的理论—偶应力理论。
应变基本知识 (NXPowerLite)教材
应力和应变
应变表示的是伸长率(或压缩率),属于无量纲数, 没有单位。由于量值很小,通常用1×10−6 微应变表 示,或简单地用μ ε表示。 试件在被拉伸的时,直径为d0 会产生Δd 的变形 时,直径方向的应变称为横向应变(或径向应变) 。 与外力同方向的伸长(或压缩)方向上的应变称为轴向 应变。 轴向应变与横向应变的比称为泊松比,记为μ 。 每种材料都有确定的泊松比,且大部分材料的泊松比 都在0.3 左右。
R1 n R1 Ui U0 R1 实际值 (1 n )(1 n) R1
R1 2 R1 如果是四等臂电桥, R1=R2=R3=R4, 则 L R 1 1 2 R1
—— 非线性误差
非线性误差及其补偿方法
对于一般应变片来说,所受应变ε通常在5×103以下。 利用 R K
15
电阻式应变片的测量转换电路
由此可见,使用的应变片越多,其电阻的变化率越
大,电路中某两点电位差变化越大。所以,单桥,半
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16
非线性误差及其补偿方法
U理想值 0 Ui n (1 n)2 R1 R1
R1 U0 U0 R1 L R1 U0 1 n R1
应变花测量
敏感栅型式 用于测量单向应变。 单轴应变片—敏感栅只有一根轴线。 双轴—二轴 90 应变花: 用于测量平面应力状态。
三轴—三轴 45,600 ,1200
电阻应变片常规使用技术
一、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1、测试环境:温度、湿度、磁场 2、应变性质:静态应变—选择横向效应小的应变片 动态应变—选择疲劳寿命好的应变片 3、应变梯度
☆呈线性关系 ☆ 无非线性误差 ☆电桥电压灵敏度K=Ui /2,比单臂工作时提高一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变梯度理论应变梯度理论是近解释材料在微米尺度下的尺寸效应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理论。
Fleek 等[6]于1994年在细铜丝的扭转实验中观测到微尺度下应变梯度的硬化,其中直径12m μ的无量纲扭转硬化约为直径170m μ的三倍。
通过对12.5m μ、25m μ和50m μ三种厚度纯镍薄片的弯曲测试,Stolken 和Evanslv[7]于 1998年发现镍的无量纲弯曲硬化随着薄片厚度的减小而明显增大,然而在拉伸试验中并未发现这种微尺度现象。
Chong 和Lam[8]于 1999年通过压痕实验观察到热固性环氧树脂和热塑性聚碳酸酷的无量纲硬化与应变梯度有关,材料的塑性具有微尺度效应。
McFarland 和Colton[9J 于2005年通过对不同厚度聚丙烯悬臂微梁的弯曲测试,同样观测到无量纲弯曲刚度随梁厚减小而增大。
与宏观尺度相比,微尺度下结构的力学特性及行为研究主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1)尺度效应。
材料不是无限可分。
因此材料颗粒的固有属性将影响到微结构的力学特性。
(2)表面和界面效应。
一些在宏观尺度下常被忽略的力和现象,在微尺度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在宏观领域作用显著的力和现象,在微尺度下作用微小,甚至可以忽略。
例如,微尺度下,与特征尺寸L 的高次方成比例的惯性力、电磁力(L3)等的作用相对减小,而与尺寸的低次方成比例的粘性力、弹性力(L2)、表面张力(Ll)、静电力(L0)等的作用相对增大。
随着尺寸的减小,表面积(L2)与体积(L3)之比相对增大,表面力学和物理效应将起主导作用。
理论模型建立(1)偶应力理论早在一个多世纪前,voigt[12]便提出了体力偶和面力偶的概念,并建议构建考虑作用在材料微粒表面或边界上的力偶的连续模型。
随后Cosserat 兄弟[14]根据的假设建立了相关的Cosserat 理论,对应的运动方程中出现了偶应力。
直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一些学者才开始尝试Cosserat 理论的改进扩展工作,他们对Cosserat 连续体物质点的旋转施加一定约束,并逐渐发展了一种更为普遍的理论—偶应力理论。
相比其它非经典连续介质理论,偶应力理论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理论。
如应变梯度理论考虑旋转梯度、拉伸和膨胀梯度的影响,而偶应力理论仅考虑了旋转梯度(与偶应力共轭)。
Ashby[22]指出几何必需位错和统计储存位错是材料的塑性硬化来源,而几何必需位错产生于塑性剪切应变梯度。
据此,Fleek 和Hutchinson[23]及Fleek 等[6]在偶应力理论框架上发展了一种应变梯度塑性理论(通常称为CS 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它是经典的2J 形变或2J 流动理论的推广。
在理论中为了考虑旋转梯度的影响,引入了偶应力,并且服从二阶变形梯度本构率的Clausius-Duhem 热力学限制条件[24] 。
这种理论不仅在模拟裂纹扩展时能消除裂纹尖端的应力奇异性[25],还能成功预测微结构力学行为中的微尺度效应。
例如,Fleck 等[6]铜丝的扭转实验中证实了应变梯度硬化的存在,并应用提出的CS 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成功解释了这种微尺度现象。
经典牛顿力学框架下,连续变形体的材料颗粒仅在力的作用下作平动;在TouPin 和Mindiin 等学者[18-21]建立的传统偶应力弹性理论中,材料颗粒不仅在力的作用下作平动,还在力偶的作用下作转动。
因此,偶应力理论中的系统能量包括应力对应变和偶应力对旋转形变做的功,其中旋转形变是二阶变形梯度的反对称部分,含有8个独立分量。
对于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而言,系统本构方程中除了两个经典的拉梅系数外,还包含两个与材料微结构有关的附加常数。
在上述偶应力理论构建中,仅用到传统的力和力矩的平衡关系,对力偶并没有施加约束。
Yang 等[28]从引入高阶平衡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修正偶应力理论。
在添加力偶矩平衡关系后,偶应力张量被约束成对称量,它对与之共轭张量的曲率张量的对称部分做功,并与应力对应变做的功一起转变为系统能量。
这种理论下的本构方程仅包含一个附加常数,从而大大降低了非经典常数的确定难度。
Park和Gao[29]曾使用这种新理论计算Bemoulli-Euler微梁的弯曲,发现微梁厚度与材料内察长度相当时,呈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所求得的无量纲弯曲刚度与弯曲实验测量值[28]吻合得较好。
(2)应变梯度理论应变梯度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将高阶应变梯度和/或位错密度纳入支配材料行为的本构或演化方程,来引入尺度对结构或系统的弹、塑性变形和位错运动等力学行为的影响。
这种理论最早由Mindlin[30]提出,他将弹性体的应变能密度视为应变和它的第一、二阶导数的函数。
同时,他也给出了一种更常用的仅包含应变和其一阶导数的简化理论,简化后的附加变形包含了二阶变形梯度的所有18个独立分量。
比较而言,偶应力理论仅包含了二阶变形梯度中的8个独立分量,而应变梯度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二阶梯度理论。
Mindlin为非经典连续介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后人针对各种应用对其理论进行了改进和扩充。
除了弹性材料外,不少学者致力建立了塑性[31-33]、弹塑性[34]、热弹性135]等材料的应变梯度模型。
例如,通过使用等效应变的一次和二次拉普拉斯算子表示附加的应变梯度,Aifantis 等[32]建立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Fleek等[31]和Gao等[33l则发展了另一种基于几何必需位错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Aifantis为应变梯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和他的合作者们建立并逐步发展了模拟物体弹性、塑性和位错动力行为的各种应变梯度理论,并就相关理论的发展、应用及数学表述给出了综述[36]。
另外,黄克智等[37]也在他们的综述性文章中综合介绍了偶应力和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除了用于描述位错组态、材料软化和裂纹尖端附近的变形场等问题外[36],应变梯度理论也广泛应用在微尺度效应研究中。
例如,Aifantis[38]讨论了应变梯度弹性、塑性理论在解释不常见微结构的标准尺寸试件或普通微结构的小尺寸试件的扭转和弯曲中的微尺度现象上的能力。
在Mindlin[30]建立的传统应变梯度弹性理论中,附加变形即引入的二阶变形梯度,它包括了8个独立分量的反对称部分和10个独立分量的对称部分在内的所有18个独立分量。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而言,二阶变形梯度对应有七个线性弹性常数,即两个拉梅系数和五个与材料微结构有关的非经典常数。
应用虚功原理得到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也包含五个附加常数,从而能捕捉到微结构中的尺度效应。
后来,Fleck和Hutchinson[31,39]重新表述了Mindlin的应变梯度理论,他们将二阶变形梯度张量分解成两个独立部分,即拉伸梯度张量和旋转梯度张量。
与Mindiin的工作类似,Fleck 和Hutchinson仅使用了传统平衡关系—力和力矩平衡来支配高阶应力行为。
受Yang等[28]的工作启发,Lam等[40]尝试将新的高阶平衡关系应用在本构关系及控制方程的推导中。
在施加附加的力偶矩平衡关系后,Lam等重新定义了高阶应变张量及与之共扼的高阶应力张量,并推导了相应的本构关系和应变能表述。
由于高阶平衡关系的引入,旋转梯度的反对称部分不出现在变形能中,与微结构有关的附加材料常数的个数由五个减少到三个。
基于所提出的新理论,Lam等[40]研究了微悬臂梁的弯曲问题,发现微梁的无量纲刚度与梁厚呈二次方反比关系,这与微梁的弯曲实验观测结果相吻合。
(3)微态理论微态理论是由连续介质力学大师Eringen建立。
在 1964年,Eringen[41]、Eringen和Suhubi[42]分别提出了简单微流体和简单微弹性体理论,他们的模型中分别考虑了微流体的局部微运动和微固体的微变形和微旋转,并推导了对应的基本场方程、边界条件和本构方程。
到1966年,Eringen[43]综合阐述了这类理论,并将之正式命名为微态连续统力学。
这种理论把材料体看作无数变形物质点的连续集合,每个物质点都具有有限的尺寸和内部结构。
除了经典的三个平动自由度外,每个材料物质点还具有独立的拉伸和旋转自由度,即允许物质点作刚体运动和发生变形。
因此,微态连续体的变形会同时产生宏观应变和微观内部应变。
后来的学者发展和拓宽了该理论,建立了弹粘塑性材料[44]、考虑热存储效应[45]、热磁祸合弹性体[46]等一系列理论模型。
Chen和Lee[47]建立了基于微态理论的所有瞬时力学变量和原子坐标及速度的联系,并通过统计系综平均后得到连续场量,从而将微态理论和分子动力学结合起来。
微态理论已经应用于微尺度结构与材料的模拟中。
例如,Dinard[48]使用基于微态理论的各向异性可压缩塑性模型,探讨了含孔洞泡沫镍板的尺度效应,成功预测了孔洞周围的应变集中随孔洞尺寸减小而减弱的变化趋势。
微极理论微极理论实质是微态理论的一种特例。
微极理论中,每个材料物质点除了经典的三个平动自由度外,仅添加了独立的旋转自由度,即意味着物质点可以作刚体运动,但不允许变形。
Eringen[49l于 1965年首次提出微极连续统理论,并在同年[50]和1967年[51]分别构建了基于微极理论的流体和弹性体模型。
相一比经典力学理论,由于附加独立自由度的引入,微极材料会有旋转惯性矩、体力偶和表面力偶的作用产生。
微极理论的后续研究重心在于该理论的扩展和推广。
Eringen、 de Borst、Tauchert等学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用于粘弹性[52]、塑性[53]、热弹性[54]等材料的微极理论。
微极理论同样可以描述微结构中的尺度效应。
例如,McFarland和Colton[9]使用微极弹性连续理论探讨了微结构对悬臂微梁的弯曲刚度的影响,计算结果预测到梁的弯曲刚度随梁厚减小而增大,这与文中实验所观测到的微尺度现象是吻合的。
上述理论对每个物质点均引入了附加自由度或高阶变形,与之不同的另一种理论则考虑了表面效应的影响。
由于微尺度结构具有急剧增大的表面/体积比,表面效应的重要性显著提高。
为了引入表面效应,Gurtin和Murdoch[55]提出了一种表面弹性理论,将表面看作和体不同性质、无滑移地勃附在体上的二维弹性膜,表面应力的出现导致了非经典的边界条件,它和表面经典的弹性方程共同组成场方程。
对于特征尺寸大于100nm的结构,表面/体积比可以忽略,因此表面弹性理论目前仅运用在纳米结构中。
Wang 和Feng [56-58]基于Bemoulli-Euler梁和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了一种考虑表面效应的理论模型,有力预测了纳米梁在振动和屈曲行为中的微尺度效应。
实验研究方法微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残余应力屈服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参数,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拉伸测试法、弯曲测试法、纳米压入法、鼓膜法和共振频率测试法等[59]拉伸试验法(l)拉伸测试法拉伸测试是测量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参数的最直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