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1)》公开课教案 -省优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分析: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1、知识基础: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2、知识形成:(引例)计算: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原式。

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三、巩固训练:P46:1、2四、知识小结: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P47:1、23六、每日预题:如何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简化运算?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2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页~第11页,及练习二的第1-3题。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十几减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

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算理,并形成的算法,形成运算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利用抽象的“1”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抽象的“1”的概念,并学会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抽象的“1”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抽象的“1”,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抽象的“1”的概念,并学会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体验和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抽象的“1”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抽象的“1”的概念。

2.引导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自主发现和理解抽象的“1”的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1”的概念。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出抽象的“1”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抽象的“1”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和解决问题,巩固对抽象的“1”的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抽象的“1”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一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生:钟表答对了。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

他今天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呢1、播放课件,提出问题。

2、我们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呢,继续看课件。

有了这个钟表,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1、认识钟面①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钟表,那么钟面上有什么呢请大家认真观察手中的学具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师小结: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2、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1)。

认读整时、半点①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么师:介绍得真清楚。

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

(2)。

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给小明活动的这6个时间分分类吗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5篇通过教案设计,老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根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依据教学情境的须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纳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绽开教学。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便利大家学习。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初步相识并分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实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学问与生活休戚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会分辨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美丽的城堡)今日,我们的好挚友调皮打算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调皮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需谨慎听讲,踊跃发言。

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态的图形,请小挚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浩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提醒课题:今日我们就要一起来相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相识图形)二、操作沟通,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视察操作。

调皮告知我们一个小隐私,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

赶快行动吧!(2)汇报沟通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1)老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方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赐予赞扬。

(2)教师已经为你们打算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爱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

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

数学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数学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或7个物品,说出总数。

2、感知数字6、7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认读数字6、7。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字有好奇心。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黑白灰串珠”。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开火车。

随音乐节奏开火车,节奏快,火车就开得快,节奏慢,火车就开得慢。

游戏结束时,让幼儿猜谜:说它是花没人栽,六个花瓣空中开。

北风送它下地来,地上、树上一片白。

(雪花)2、集体活动。

(1)学习6的形成。

教师请幼儿拿出“黑白灰串珠”,先拿出黑色串珠,请幼儿点数,一共有5颗。

再拿出6的串珠,让幼儿换茬这串串珠与5的串珠有什么不同。

(多了一颗白色粒珠。

)数一数,这一串串珠有几颗。

小结:5添上1就是6,6比5多1,5比6少1。

(2)幼儿自己操作探索7的形成。

幼儿拿出7的黑白灰串珠,数一数有多少粒,再与6的串珠比一比,得出6添上1就是7,7比6多1,了解7的形成。

(3)认读数字6、7。

教师:6个猴子,6个桃子可以用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6”来表示,6像哨子,有一个大大的肚皮,长长的脖子;7只小兔、7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宝宝“7”来表示,7像爷爷的拐杖。

3、操作活动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9—10的活动。

数学公开课教案篇2教学目的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一本笔记本1.2元。

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数学公开课课件教案设计(精选8篇)

数学公开课课件教案设计(精选8篇)

数学公开课课件教案设计(精选8篇)数学公开课课件教案设计篇1一、活动目标:1、学习10的减法,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二、活动准备:PPT,钥匙题卡,门三。

活动过程:(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减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

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1、学习第一组算式10—1=9和10—9=1。

(1)师:你们看前面有群小鸡,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只小鸡在小桥上,还剩下9只小鸡在草地上)。

(2)师:谁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一道减法算式题?(10—1=9)(3)师:10表示什么?(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表示什么?(1只小鸡在桥上)9表示什么?(9只小鸡在草地上)(4)师:谁还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9=1)这里的10、9、1又表示什么?(5)师:这两道题中有什么秘密呢?小结:原来这两道算式都有数字10、1、9,最大数排在最前面,等号前后的数字交换了一下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2、学习第二组算式10—2=8和10—8=2。

(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鸭子,有2只蓝色的鸭子,还剩下8只黄色的鸭子)(2)师:谁能根据鸭子颜色的不同列出一道减法算式?(10—2=8)。

(3)师:谁能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8=2)。

(4)小结:以后看到10、2、8就可以列出两道不一样的减法算式题。

3、学习第三组算式10—3=7和10—7=3。

(1)师:走的好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吧!看,好多鸟呀!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2)师: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10—3=7)。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公开课设计一等奖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公开课设计一等奖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公开课设计一等奖在距地350 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 km。

2.思考解题思路,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可以用比的方法求解。

3.解题过程,如何求解?师: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每分钟飞行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那么,每分钟飞行的距离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得出每分钟飞行的距离是 km ÷ 90 min = 469.47 km/min。

)师:那么,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每分钟飞行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记作469.47 : 1,读作“四百六十九点四七比一”,它表示每分钟飞行的距离是1的469.47倍。

大家可以自己尝试用比的方法求解其他类似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写法,并探究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应用,综合运用比的知识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研究了比的意义和用法,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综合运用比的题目。

请看课件上的题目,大家可以用比的方法求解。

(出示练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题目,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比的知识,培养他们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研究的乐趣。

三年级数学课教案:比的概念与运算一、导入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即长度的比较。

2.引导学生思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通过讨论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可以表示速度。

二、讲授一)比的概念1.通过观察三个比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发现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而同类量的比是两个同类量相除,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速度。

2.教师板书比的定义,即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二)比的运算1.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思考比的各部分名称和如何求比的比值。

2.学生汇报交流比的各部分名称。

3.引导学生完成练题,通过实际情境加深对比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练1.学生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反馈时让学生说出两个相比的量是否为同类量,以及发现同类量的比比值相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数一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数一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第1单元准备课第1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P2-P5【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 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 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 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 0张。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师: 小朋友, 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

这一节, 我们上的是数学课。

师: 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二、新授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

(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大家仔细观察, 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 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师:一座房子, 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 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板书“l”, 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 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2个同学)问: 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小结: 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 2个同学在看书, 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 全班跟读两遍。

)(5)问: 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3个小朋友)问: 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小结: 3个小朋友踢足球, 3条凳子, 3个女孩跳绳, 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 全班跟读两遍。

)(6)问: 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7)问: 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问: 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5朵花)(8)问: 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9)师: 空中有7只飞鸟, 就用7表示。

(板书“7”, 全班跟读两遍。

)(10)问: 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11)师: 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板书“9”, 跟读两遍)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3篇(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3篇(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3篇(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下面是我共享的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3篇(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以供借鉴。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驾驭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实力与过程目标经验探究、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视察、归纳、揣测、验证等实力。

3、情感与看法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出法则,让学生获得胜利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老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

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学生:26米。

老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老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日须要探讨的问题2、小组探究、归纳法则(1)老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究。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① 2×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 ×3=② -2 ×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 ×3=③ 2 ×(-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 ×(-3)=④ (-2) ×(-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 ×(-3)=(2)学生归纳法则①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异号得(+)×(-)=( ) 异号得(-)×(-)=( ) 同号得②积的肯定值等于。

小学数学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15篇)

小学数学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15篇)

小学数学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15篇)小学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 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 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5篇),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1[教材简解]教材中, 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 先看十位上的数, 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 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 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 先比位数, 位数多的数大, 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 当十位相同时, 就比个位, 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接着在“想想做做”中, 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这样由具体到抽象,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 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设计理念]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 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 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思路]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中, 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 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辅助验证, 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 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数学公开课教案(15篇)

数学公开课教案(15篇)

数学公开课教案(15篇) 作为⼀名专为他⼈授业解惑的⼈民教师,可能需要进⾏教案编写⼯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动⽅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数学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公开课教案1 活动⽬标:复习巩固对三⾓形、圆形、正⽅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魔术师的⾐服、帽⼦各⼀件,三种图形卡⽚各⼀张,头饰各⼀个,不同表情的三种图形卡通挂饰每⼈⼀个,三种图形的彩⾊卡⽚若⼲(粘在"图形妈妈"⾝上),三种图形的标志牌各⼀个,户外布置好"⼩商场",三种不同形状的实物若⼲。

活动过程: (⼀)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激发幼⼉兴趣。

1、⽼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对孩⼦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

(边说边转⼀圈,从袖⼦⾥拿出三⾓形)。

提问:(1)我变出了什么? (2)三⾓形有⼏条边?(伸出⼿点数)(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形形状的? 2、⽤同样⽅法,从左兜⾥变出正⽅形,提问相似问题。

3、⽤同样⽅法,从右兜⾥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进⾏游戏:图形娃娃找家1、以魔术师的⾝份变出图形娃娃,送给孩⼦们。

师:我的本领可⼤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娃娃,看我变变变(从隐蔽的地⽅拿出卡通图形娃娃挂饰,让幼⼉辨认形状),你喜欢哪⼀个,就⾃取⼀个挂在脖⼦上,⾃⼰摸⼀摸,看⼀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娃娃? 2、变出"图形妈妈"(1)师:图形娃娃也有⾃⼰的妈妈,你们愿意和⾃⼰的妈妈⼀起做游戏吗?妈妈在哪呢?看我变变变(从屏风后⾯拉出头戴三⾓形头饰,⾝上粘有三⾓形标志的"妈妈")图形妈妈:我是三⾓形娃娃的妈妈,我的孩⼦们,你们在哪呢?(三⾓形宝宝跑到妈妈这,⼤声地说:我在这⾥)(2)⽤同样⽅法变出"正⽅形妈妈",引导幼⼉找⾃⼰的妈妈。

(3)⽤同样⽅法变出"圆形妈妈",引导幼⼉找⾃⼰的妈妈。

1.1用数学眼光看世界公开课教案课件案例教学设计

1.1用数学眼光看世界公开课教案课件案例教学设计
提出以上问题,思考其解决的方法,并尽可能最终获得问 题答案就是数学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表现.
问题的解决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七个数是什么数?就应该知道前面这些数具有 什么规律.这一规律的得出要依靠观察和归纳的方法,而观察归纳就是数学 思维方法中常用的合情推理方法.
通过观察和归纳,显然会得出第七个数是13的猜想.同时会猜想这一 数列具体以下规律:从第三个数开始,后一数等于它紧邻的前两数之和.
用以上方法来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 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就是用数学看世界的方法.
一般步骤
(1)由现实问题开始,引出(抽象)一串数学问题; (2)通过合情推理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结论的某种猜想; (3)通过证明获得数学定理.或提出否定结论的数学反例; (4)对于来自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选择适用的数学模 型.
1
2
5
1
2
5
k
1
2
5
nk
1 2
5
n
因为
1 2
5
k
1
2
5
nk
1 2
5
k
1
1
2
5
nk 1
1 1
5 5
5 3 2
所以
an
1 5
1
2
5
n
1
2
5
n
以上菲波那契通项公式的推导是由法国数学家比内给出的,因此,该通 项公式又称比内公式.
数学美学境界
境界一:美观——(和谐的天性) 境界二:美好——(丑陋但美好) 境界三:美妙——(美妙的体验) 境界四:完美——(人类的数学追求)
刹车距离(米)
0 0.1 0.3 0.6 1.0 1.5 2.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同的物品表示1—5各数,并知道1—5的多少。

2.教学难点: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A、看数说数1、教师出示1、2、3、4、5。

(1)问:你认识这些数吗?大家一起读一读。

关于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2)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或自己的东西来表示这些数吗?(3)你能找出我们的教室里的1、2、3、4、5吗?(学生观察周围,说出各数,说得清楚、数量词正确都给予表扬。

)B、看图找数1、刚才找了我们身边的1、2、3、4、5,小朋友们说了很多,老师这儿有一幅图,你能找找图中的数吗?2、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图中的数。

(1头大象、1个太阳、2头犀牛、2棵大数、3只羚羊、3只长颈鹿、4多白云、4只小鸟、4个小朋友、5个人、5朵花)C、说一说1、小朋友们从图中找出了这么多的数,老师还想和大家说一说,这次我们换种方法。

2、观察16页做一做图,说一说:一个小朋友拿出3,第二个小朋友用3朵花表示,第三个小朋友摆了3个圆,还伸出了3个手指,而妈妈用3个苹果,他们都是3。

你能说出3个什么呢?如果老师说5呢?2呢?4呢?D、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2)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3)小组交流。

(4)汇报。

2、猜数游戏。

(1)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教育)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公开课必须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面临着新的调整与挑战。

下面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2、初步培育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每位同学家里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住进了这样风景优美的住宅小区、(课件)陶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我们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

(课件出示)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下面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⑴房间是什么形状的?要求房间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⑴需要找哪些条件?你认为算式怎么样列?打开随堂本列出算式。

(出示算式:3.6×2.8=)(二)引导探究1、根据算式,请你估量一下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指名口答,课件出示)你是怎样估量的?有和他不一样的吗?谁来(说说)。

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2、如果每平方米房子要付5000元,你认为这样估量分别要付多少钱?(指名口答)4万5千元和6万元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差多少?给少了开发商不愿意,给多了我们又不愿意。

要想双方都不吃亏,怎么办?(准确的计算出它的面积)3、同学们看,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数相乘?(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它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前面学的是小数乘整数)回想小数乘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先转化成整数乘法,再点上小数点)那么,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你想怎样算?指名回答。

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精品教案精选(1)

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精品教案精选(1)

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

2.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分数乘除运算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明分水果的故事,引出分数乘除法运算的问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23道典型例题,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23道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成果展示(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运算规律2. 分数除法运算规律3.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题技巧4.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乘除法运算各5道。

(2)应用题:2道实际问题,涉及分数乘除运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探讨分数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打折、烹饪食材分配等。

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技巧。

2. 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步骤。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公开课精品教案(通用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公开课精品教案(通用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公开课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数学教材第一章“数的认识”,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数一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能够顺利地进行1到10的数数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1数到10的方法,理解数的顺序性。

2. 培养学生手口一致地数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的顺序性,能够手口一致地数数。

教学重点:掌握从1数到10的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挂图、磁性小白板、计数器、小奖品等。

学具:学生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一个有趣的动物园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中各种动物的数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从1数到10,边数边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跟读。

(2)讲解数的顺序性,引导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联。

(3)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数数过程,鼓励其他学生评价、纠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计数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1数到10。

(2)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检查数数过程是否正确。

(3)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表扬或纠正。

4. 小结与奖励(5分钟)(2)给予表现出色的学生小奖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数一数2. 内容:(1)数的顺序性:1→2→3→4→5→6→7→8→9→10(2)数数方法: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从1数到10,请家长帮忙检查并签字。

(2)观察家里或周围环境,数一数你发现的物品数量,记录在练习本上。

2. 答案:(1)略(2)示例:我数了桌子上的水果,有3个苹果、5个香蕉、2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从1数到10的方法,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公开课教案(通用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公开课教案(通用

幼小衔接数学数一数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数学》教材第一单元“数的认识”,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节“数一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10的数的概念,学会用点子图进行数数,并能运用数词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0的数的概念,认识数词,能正确进行点子图的数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词进行简单描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的概念,学会用点子图进行数数。

教学重点:掌握110的数词,运用数词进行简单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点子图卡片、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挂图等。

学具:学生用点子图卡片、数字卡片、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点子图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卡片上有什么吗?”学生回答:“有很多小点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110的点子图卡片,逐一讲解每个数字对应的点子数量,引导学生学习数词。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点子图卡片,学生自己尝试数数,并说出对应的数词。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如何用数词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5. 成果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讲,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贴上110的点子图卡片。

2. 在卡片下方写出对应的数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数一数,用数词描述你的家庭成员。

答案示例:我家有4口人,爸爸、妈妈、我还有弟弟。

2. 作业题目:用点子图表示数字5,并画出5个物品。

答案示例:画出5个点子,画出5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数字,尝试用数词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互动提问环节。

2. 例题讲解中数字与点子图对应的准确性。

大班上学期数学公开课优质课教案通用(1)

大班上学期数学公开课优质课教案通用(1)

大班上学期数学公开课优质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材第四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会比较两种图形的大小;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创意拼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并描述这两种图形。

2. 培养学生比较图形大小的高阶思维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运用这两种图形进行创意拼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教学PPT、拼图材料。

学生准备:画图纸、彩笔、剪刀、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包含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 新课导入(10分钟)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创意拼图(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创意拼图。

(2)教师点评各组的创意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2. 板书内容:(1)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图形大小比较: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学会使用面积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至少3个长方形和3个正方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比较两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略(2)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面积或者边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较好,但在大小比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9课时用数学(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判断并选择必要的
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能够从图文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难点:掌握一步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3.△△△△△△△△△△△
还剩多少个△?
二、教学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

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

”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先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通常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

(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
(2)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另一组有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选择“两个小组一共13人,我们组有6人”这两个条件来解答;要求另一组有几人,即从两组的总人数中,去掉已知小组的6个人,就能求出“另一组有几人”,用减法来计算。


(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可以将两个小组的人数相加6+7=13,求出的答案和题中的已知条件“两组一共13人”数量一致,可以说明答案是正确的。

3.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4题。

(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
(2)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藏起来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选择“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这两个条件来解答;要求“藏起来几人”,即从
王捉迷藏的总人数14里,去掉外面的6个人,就能求出藏起
来有几人,用减法来计算。


(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可以将外面的6人与求出藏起来的8人相加得到14人,与题中的已知条件“有14人在玩捉迷藏”一样,可以说明答案是正确的。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的解题过程中,你发现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交流、个别汇报、
教师小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多余的条件。

大家要学会判断,解决为问题需要什么条件,排除多余的一种条件再进行解答。

本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过程教案法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过程教案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个人行为。

它包括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写后修改编辑阶段。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教练,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更正其错误,帮助学生完成写作各阶段任务。

课堂是写作车间, 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学生彼此交流, 提出反馈或修改意见, 学生不断进行写作, 修改和再写作。

在应用过程教案法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 学生从没有想法到有想法, 从不会构思到会构思, 从不会修改到会修改, 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由于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指导,所以,即使是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出较好的作文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教学反思
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不得偷懒。

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

2 、要勤于记录,善于总结、扬长避短。

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通过总结,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倾心投入。

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