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芪

合集下载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及用量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及用量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及用量1.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黄芪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

它被认为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如下:•增强免疫力:黄芪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芪甙和黄酮类物质,这些成分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抵抗力,帮助身体抵御疾病的侵袭。

•抗疲劳:黄芪被认为具有抗疲劳的作用,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应激能力,缓解疲劳感,增强精力。

•保护肝脏:黄芪具有肝保护作用,可以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减轻肝脏损伤,改善肝脏功能。

•抗氧化:黄芪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调节免疫系统:黄芪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增加淋巴细胞的活性,加强免疫应答。

2. 黄芪的主治黄芪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脾胃虚弱:黄芪具有补脾健胃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加食欲,缓解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多汗盗汗:黄芪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多汗盗汗的症状,改善体质。

•慢性疲劳综合征:黄芪被认为具有抗疲劳作用,可以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提高身体的抗应激能力。

•免疫力低下:黄芪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肝病:黄芪具有肝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脏损伤,对于肝病患者有辅助治疗效果。

•高血压:黄芪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对于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3. 黄芪的用量黄芪的使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建议按照以下标准用量使用:•饮片剂:一次用量为10克至30克,一日3次,饭前服用。

•黄芪颗粒剂:一次用量为5克至10克,一日3次,饭前服用。

•黄芪口服液:一次用量为5毫升至15毫升,一日3次,饭前服用。

•黄芪注射液: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使用黄芪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一般情况下,黄芪的使用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疾病状况来确定,也可咨询医生进行调整。

2.长期使用黄芪时应定期进行体检,注意肝肾功能的监测。

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在使用黄芪前应咨询医生。

黄芪补气原理

黄芪补气原理

黄芪补气原理
黄芪是中医常用的药材之一,又名黄骨、仙骨,味甘、性平,具有补气、益阳、固表、解毒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气虚、脾虚、肺虚等疾病。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黄芪补气的原理。

1.黄芪的化学成分
黄芪含有黄精苷、黄芪甙、黄芪苷、异黄芪苷等多种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可以促进体内氧气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能量代谢,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气虚状态。

2.黄芪的药理作用
黄芪有补中益气、增强抗病能力的功效。

黄芪的气补作用是通过活化脾气、增强肺气和升阳发动的作用来实现的。

同时,黄芪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再生,对肝、肾、心血管等各种器官都有保护作用。

3.黄芪的治疗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黄芪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各个领域,主要用来治疗气虚、脾虚、肺虚等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表现为疲乏无力,气短胸闷,嗓子干燥,肢体沉重等症状,黄芪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症状,使人身体更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4.黄芪的用法
黄芪可以制成茶剂、汤剂、丸剂等多种剂型,具体用法因人而异。

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调配,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总之,黄芪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具有补气、益阳、固表、解毒等多种功效,广泛用于中医的各个领域。

如果你有气虚、脾虚、肺虚等疾病,或者感觉身体疲惫无力,不妨尝试一下黄芪的补气养身功效,相信一定能够帮助你重拾健康!。

中药黄芪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中药黄芪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中药黄芪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中药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作用和功效包括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疲劳、抗应激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的作用和功效。

一、增强人体免疫力黄芪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黄芪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黄酮苷等,这些活性成分能够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黄芪可以促进机体产生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其抗病毒、抗肿瘤等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二、抗氧化作用黄芪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这些物质能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对细胞的损伤,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黄芪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细胞膜、核酸和蛋白质免受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老化,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

三、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黄芪对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四、抗肿瘤作用黄芪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

黄芪还能够提高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抗肿瘤免疫能力。

五、抗疲劳作用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可以延缓疲劳的发生和发展。

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能够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提高脑血流和氧合作用,改善机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黄芪还能够提高肌肉的耐力和抵抗力,延缓肌肉疲劳的发生。

六、抗应激作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可以减轻应激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促进机体的适应能力。

黄芪还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降低应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缓解应激反应引起的身体不适和情绪问题。

黄芪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补气、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精力和容易疲劳等症状的治疗。

黄芪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疲劳、抗应激等。

黄芪的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黄芪性平、味甘,归入脾、肺经,具有补气、护中、固表等功效。

以下将对其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黄芪的性味归经:黄芪的性味为平、味甘。

黄芪属于中药材中的大补之品,性平能补健脾胃、补气生津、健脾益肺。

由于其性平性温和,无论是虚寒还是虚热,均能得到很好的调和作用。

黄芪的味甘能补敛脏腑,帮助脾胃消化吸收,也能起到提神养心的作用。

所以,黄芪具有多种归经,包括归入脾经、肺经,而且其性味温和,无寒热之性,适用于不同的体质及病症。

黄芪的临床应用:1. 补中益气:黄芪能够补益中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对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均可使用黄芪进行调理。

同时,黄芪对于中气虚弱导致的泄泻、脱肛等情况也有一定的疗效。

2. 补肺止咳:黄芪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因此对于久咳不止、肺气虚弱引发的慢性咳嗽、气喘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固表护胃:黄芪具有固表的作用,可以改善过敏性疾病、容易受凉感冒等症状。

还能增强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增加胃液和内脏血流量,防止胃黏膜受损。

4. 健脾益气:黄芪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倦怠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黄芪能够促进消化功能,提高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增强体力。

5. 养血安神:黄芪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对于中气虚弱、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黄芪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失眠、焦虑等情绪问题。

6. 抗肿瘤: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于肿瘤的抑制和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黄芪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白细胞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总结:黄芪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其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黄芪性平、味甘,归入脾、肺经,具有补气、护中、固表等功效。

临床上,黄芪可以用于补中益气、补肺止咳、固表护胃、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抗肿瘤等多种病症。

黄芪具有调和作用,适用于寒热虚实不同的体质,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药。

黄芪的知识

黄芪的知识

黄芪的知识黄芪,又称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黄芪属植物的根部。

黄芪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百草之王”,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我将从黄芪的来源、性味、功效、用途等方面为大家介绍黄芪的知识。

黄芪的生长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地带,如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

黄芪的根部呈长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有纵纹和横裂纹,质地坚韧,具有一定的弹性。

黄芪的采挖一般在秋季进行,选取生长年限在3-6年的黄芪根进行采收。

黄芪的性味为甘平,归脾经、肺经。

黄芪具有补气、益阳、固表的功效,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黄芪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预防感冒、疲劳、肝炎等疾病的发生。

根据中医理论,黄芪有很广泛的用途。

首先,黄芪可以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病症,如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

其次,黄芪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也有治疗作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用于治疗痰湿阻滞、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黄芪还可以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问题。

除此之外,黄芪还可以作为辅助药物用于肿瘤、抗衰老等方面。

黄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服用,最常见的是泡水饮用。

将适量的黄芪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静置片刻即可饮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炖汤、煮粥等方式进行食用。

对于一些特殊病症,还可以将黄芪研磨成粉末,然后用于外敷或制作成丸剂、胶囊等剂型进行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具有很多功效,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体质偏热、气虚不实的人群,不宜过量使用黄芪。

此外,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黄芪时需要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黄芪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并且可以用于治疗气虚、脾胃虚弱、呼吸系统疾病等病症。

但是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不适当使用。

如有需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黄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芪的归经与功能主治

黄芪的归经与功能主治

黄芪的归经与功能主治一、黄芪的归经黄芪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中药材,它归属于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根据中医理论,黄芪的属性属于温和,味道为甘,主要归属于以下几个经脉:1.归经:肺经,脾经,脾肺经。

二、黄芪的功能主治黄芪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补中益气黄芪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 健脾益肺黄芪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双归药物,既可以归于脾经,也可以归于肺经。

因此,黄芪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气不足、气喘咳嗽等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

3. 利水消肿黄芪具有良好的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的积水,减轻水肿症状。

对于水肿、体重增加、尿量减少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 抗病毒抗菌黄芪对于一些病毒和细菌有一定的抗击能力,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 镇定安神黄芪具有一定的镇定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三、黄芪的用法用量黄芪的用法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常用的用法用量有以下几种:1.煎服:将黄芪适量加水煎煮,取汤液服用。

2.炖煮:将黄芪与其他药材一起炖煮,制成药膳或汤剂。

3.研末:将黄芪研磨成粉末,可以制成丸剂或者直接服用。

4.饮片:可以使用黄芪的饮片,冲泡成药茶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黄芪前最好咨询中医师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使用的剂量和用法。

四、黄芪的禁忌与副作用黄芪作为一种中药,虽然具有很多好处,但是也存在一些禁忌和可能的副作用。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点:1.对于脾胃虚寒、便溏腹泻的人群,慎用黄芪。

2.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

3.长期大量使用黄芪可能会导致胸闷、口干、失眠等副作用。

4.对于个别患有过敏症状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今天介绍个中药——黄芪

今天介绍个中药——黄芪

今天介绍个中药——黄芪今天我要介绍的中草药是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誉为“千金草”。

下面我将从黄芪的来源、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来介绍黄芪。

一、黄芪的来源和特点黄芪,学名为黄芪,是豆科植物的一种。

它的外观呈现为矮小的灌木状植物,具有丰富的根系。

黄芪的根有黄色,质地坚实,纤维丰富,是其药用部分。

黄芪主要产于我国的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因其药效显著而被广泛种植和采集。

黄芪具有甘苦微寒的性味,具有温中益气、补虚扶正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芪药用价值。

二、黄芪的药理作用黄芪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 抗疲劳作用:黄芪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改善人体的机体能量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对抗疲劳,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2.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含有多糖类成分,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抑制炎症反应,对感染和炎症等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3. 抗氧化作用: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起到延缓衰老、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

4. 抗肿瘤作用:黄芪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的作用,可以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中药药物。

三、黄芪的临床应用基于黄芪的药理作用,黄芪在中医药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脾益胃:黄芪具有温中益气的作用,可促进脾胃功能的平衡,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2. 补气养血:黄芪能够益气补虚,改善机体贫血状况。

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3. 抗疲劳:黄芪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能量代谢等途径,具有减轻疲劳、提高体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

4. 抗肿瘤:黄芪在辅助治疗肿瘤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活性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减轻化疗放疗的副作用。

5. 免疫调节:黄芪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黄芪,又称黄草、黄皮、内黄草等,其学名为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黄芪属于豆科植物黄芪属,主要生长在我国华北、西北和华东等地区。

黄芪作为中药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以下将介绍黄芪的作用与功效。

一、提升免疫力黄芪具有提升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黄芪含有多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氨基酸等。

黄芪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抗体的生成,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从而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抗氧化作用黄芪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人体内的氧化反应会产生一种叫做自由基的有害物质,它会引起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黄芪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减少疾病的风险。

三、抗疲劳作用黄芪能够增强人体的体力,并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力,增加促进糖和脂肪的代谢,从而增强身体的耐久性。

此外,黄芪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减少乳酸的积累,延缓疲劳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

四、抗炎作用黄芪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

黄芪中的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促进伤口的愈合,改善炎症相关的疾病。

五、调节血糖作用黄芪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和皂苷类成分能够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血糖的升高。

黄芪还可以提高细胞膜对胰高血糖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效应,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六、抗肿瘤作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和黄酮类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此外,黄芪中的活性成分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又名黄精、黄草,是一种中草药,常被用于中医药学中。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芪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上的应用。

一、黄芪的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多糖、黄酰基烷基胺等。

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黄芪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增加血清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细胞生成和功能。

此外,黄芪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

2. 抗氧化作用黄芪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的损害。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

这种抗氧化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脏病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组织损伤、抑制炎症细胞浸润。

此外,黄芪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降低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

4. 抗肿瘤作用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黄芪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对肿瘤的疗效,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二、黄芪的临床应用1. 免疫调节黄芪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常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在临床上,黄芪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反复感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加机体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2. 心血管保护黄芪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黄芪可以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缺血损伤,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 肝脏保护黄芪可以调节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1.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黄芪,又称为黄精、白芪,是中药材中常见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包括:•补气固表:黄芪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功能,帮助人体抵抗外界侵袭。

在寒冷季节或体质虚弱的人群中,黄芪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外界引起的疾病。

•提升免疫力: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促进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侵袭。

研究还发现,黄芪可以增加人体的白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

•抗氧化:黄芪含有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物质、多糖等,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进程。

•改善心血管功能:黄芪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同时,黄芪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脏健康。

2. 黄芪的主要治疗功效黄芪在中医药中被广泛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脾虚气弱:黄芪可以补气强身,治疗脾虚气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肢体无力等症状。

•气虚血瘀:黄芪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引起的疼痛、瘀伤等症状。

•免疫功能低下:黄芪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易感染、反复感冒等症状。

•肺脾两虚:黄芪可以补益肺脾,用于治疗肺脾两虚引起的久咳、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肌肉萎缩:黄芪具有温阳固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肌肉萎缩引起的活动受限、肢体无力等症状。

3. 黄芪的用量和用法黄芪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如煎剂、煮汤、蒸发酒等。

具体用量和用法如下:•煎剂:每次取黄芪15克,加水适量煎服,可分2-3次服用。

•煮汤:每次取黄芪20克,与其他药材一同煮汤,可饮用汤剂。

•蒸发酒:将黄芪盛入罐中,加入适量白酒(或米酒),密封放置10-15天,即可饮用。

每日建议饮用30-60毫升。

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用量和用法。

同时,黄芪可能会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4.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体质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

黄芪的功效作用与副作用

黄芪的功效作用与副作用

黄芪的功效作用与副作用黄芪,即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作为一种重要的草本药,黄芪在中国医药传统中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药理学研究中。

黄芪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抗氧化、抗肿瘤等。

然而,黄芪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例如过渡刺激免疫系统、引发过敏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芪的功效作用和副作用。

一、黄芪的功效作用1. 提升免疫力黄芪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研究发现,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刺激造血器官和免疫系统,促进T细胞生成、增强免疫细胞吞噬能力,并增加白细胞的数量。

黄芪还可以调节机体蛋白质和多糖的合成,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2. 增强体质黄芪有助于增强人体的体质。

黄芪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够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利用。

黄芪还可以提高人体肌肉的肌肉质量和运动能力,提高肺活量和心肺功能。

此外,黄芪还具有抗疲劳作用,有助于改善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3. 抗氧化黄芪具有抗氧化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损伤。

黄芪还可以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这对预防和治疗氧化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老年痴呆等。

4. 抗肿瘤黄芪对某些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研究还发现,黄芪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减轻治疗的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黄芪的抗肿瘤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5. 促进血液循环黄芪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功能。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

此外,黄芪还可以降低血黏度、调节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黄芪的作用功效

黄芪的作用功效

黄芪的作用功效
黄芪,又称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

1. 抗疲劳:黄芪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延缓疲劳发生和发展,增强体力和体质。

2. 免疫调节:黄芪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3. 抗氧化:黄芪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对抗老化过程。

4. 抗肿瘤:黄芪中的主要成分黄芪甙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肿瘤。

5. 保护肝脏:黄芪可减轻肝脏受损,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功能,有利于解毒和排毒。

6. 促进消化:黄芪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胃肠道不适。

7. 降血脂:黄芪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血脂,调节血脂代谢,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8. 平衡血压:黄芪可以调节血管张力,改善微循环,平衡血压,预防和改善高血压症状。

9. 抗炎消肿:黄芪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

需注意的是,黄芪具有温补作用,因此适用于体虚,气血不足,易感冒的人群;但对于阳盛、热盛体质的人则不宜多食用黄芪。

此外,未经医生指导,不宜长期大量服用黄芪。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资料类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资料类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黄芪的功效2、黄芪的作用3、黄芪的食用方法1、黄芪的介绍11 黄芪,又称北芪或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12 其来源主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2、黄芪的功效21 增强免疫力211 黄芪能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12 有助于身体对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22 保肝护肝221 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脏的损伤。

222 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维持肝脏的正常功能。

23 调节血糖231 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32 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24 保护心血管241 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

242 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5 抗氧化251 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252 延缓衰老,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3、黄芪的作用31 补气固表311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自汗等症状。

312 增强人体的正气,预防外邪入侵。

32 利尿消肿321 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322 常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

33 托疮生肌331 促进疮疡的愈合和肌肉的生长。

332 对于伤口久不愈合、溃疡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黄芪的食用方法41 泡水饮用411 取适量黄芪片,用开水冲泡,可反复冲泡至无味。

412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有效成分的溶出相对较少。

42 煮汤421 可与鸡肉、排骨等食材一起煮汤,增加汤的营养和滋补作用。

422 煮的时间要适当,以充分释放黄芪的有效成分。

43 煮粥431 将黄芪洗净,与大米一起煮粥,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432 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

44 煎服441 按照医生的建议,取适量黄芪加水煎服,药效较强。

442 但需注意煎药的时间和火候。

5、注意事项51 用量适宜511 黄芪的使用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合适的用量。

黄芪的功效作用

黄芪的功效作用

黄芪的功效作用黄芪,又名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黄芪的功效作用很多,包括提高免疫力、补气养血、抗疲劳、抗癌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黄芪的主要功效作用。

首先是提高免疫力。

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多糖类、苦参碱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提高免疫力。

研究发现,黄芪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其次是补气养血。

黄芪被认为是一种补气药物,可以补充机体的气血。

黄芪中富含的多糖类、黄酮类和氨基酸等成分,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贫血症状。

临床实践中常用黄芪治疗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气血不足的症状。

第三是抗疲劳作用。

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能够调节体内的糖代谢,增加机体的能量供给,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从而减少身体疲劳感。

此外,黄芪还可以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运动过程中的肌肉损伤和炎症反应,延缓运动疲劳。

最后是抗癌作用。

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其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抗肿瘤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和生物碱等。

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和抗炎作用,可以阻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多糖类成分则能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细胞毒性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此外,黄芪还可以减轻化疗和放疗等治疗造成的不良反应,并增强机体的抗药性。

总结起来,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补气养血、抗疲劳和抗癌等多种功效作用。

但是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注意,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适或不良反应。

此外,黄芪也不适合有湿热症状的人群,如发热、口干等。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黄芪,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黄芪的性质与功效

黄芪的性质与功效

黄芪的性质与功效
黄芪,又称黄芪、黄精、黄华参等,是一种中草药,常见于中国、日本、韩国
等地。

黄芪在中医传统中被广泛使用,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一、黄芪的性质
黄芪性味甘甜、微寒,归脾、肺、脾经。

其主要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甾醇类、多糖等。

其中黄芪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二、黄芪的功效
1. 益气补中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祛湿散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阳虚阳亢所致的
腹胀、乏力等症状。

2. 提升免疫力
黄芪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感冒、疲劳等有一定的预防
作用。

3. 抗氧化
黄芪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预防氧化应激引起
的疾病。

4. 抗炎、抗过敏
黄芪对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过敏性鼻炎等炎症性
疾病。

5. 增强心肌收缩力
黄芪对心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促进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结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黄芪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应遵循医师建议,注意配伍搭配,避免不良反应。

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黄芪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化,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芪的更多功效将会被揭示出来。

以上就是关于黄芪的性质与功效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药材介绍黄芪

中药材介绍黄芪

中药材介绍黄芪黄芪,又称黄耆,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本文将介绍黄芪的起源、药用价值、使用方法以及常见的黄芪制剂等相关内容。

一、黄芪的起源与概述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的根。

它生长在我国多个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

黄芪的根呈长圆柱形,外表呈黄褐色。

根长可达数十厘米,直径为1.5-2.5厘米。

二、黄芪的药用价值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被誉为“百草之王”。

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和保健养生。

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皂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黄芪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对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三、黄芪的使用方法黄芪可以直接入药,也可以作为药物的辅料使用。

常用的使用方法包括煎煮、炖煮、泡水等。

对于大剂量使用,建议采用炖煮的方式,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黄芪的根块较硬,使用前可以先用冷水浸泡片刻,使之变软,便于炖煮。

同时,根据具体需要,黄芪还可以与其他中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药效。

四、常见的黄芪制剂除了黄芪的直接使用外,市场上还有许多黄芪制剂。

常见的黄芪制剂有黄芪颗粒、黄芪胶囊、黄芪口服液等。

这些制剂方便携带,易于使用,可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黄芪制剂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五、黄芪的禁忌与注意事项黄芪作为中药材,尽管有许多益处,但也有其禁忌与注意事项。

首先,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慎用黄芪。

其次,使用黄芪时应注意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进行过敏试验后再使用黄芪。

综上所述,黄芪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

在使用黄芪时,应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控制,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以确保发挥其最佳疗效。

希望本文对黄芪的介绍有所帮助,并增加了您对黄芪的了解。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关于黄芪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的介绍。

1. 增强免疫力:黄芪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促使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2. 抗氧化作用:黄芪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3. 提高体力和抗疲劳:黄芪具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精力,减轻疲劳感。

4. 改善消化功能:黄芪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5. 抗炎和抗过敏:黄芪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和炎症反应。

虽然黄芪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黄芪可能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胎儿和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慎用: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等患者中的应用需要慎重。

3. 高血压患者慎用:黄芪具有一定的补气作用,可能导致血压增高,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4. 凝血功能异常者慎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对凝血功能异常者产生影响。

以上是关于黄芪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的介绍,请在使用黄芪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生黄芪,又称草黄芪,为扁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药黄芪的一种常见形态。

在中医理论中,黄芪属于补益药物,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也有一些禁忌事项需注意。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并对其禁忌进行分析。

一、黄芪的理论基础黄芪是《本草纲目》中列举的常用中药之一。

中医将黄芪归属于“补中益气”的药物类型,主要用于补气生津、固表益肺、升阳固表、散寒温经等方面。

黄芪味甘、性微温,主要寄主在脾肺经,具有补气振阳、健脾升阳、固表益肺的作用。

它主要应用于气虚、脾虚、水肿、浮肿等症状的治疗。

黄芪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物质,如黄芪素、黄芪甲素、黄芪苷等,这些活性物质赋予黄芪多种功效。

二、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一)补充气血,提高免疫力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可以增加机体的气血储备,提高免疫力。

黄芪富含的黄芪素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球蛋白、白细胞等免疫指标。

黄芪还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二)健脾益胃,提升消化功能黄芪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等症状。

黄芪可增加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食物。

黄芪中的黄芪甲素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可以改善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胃溃疡等症状。

(三)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运动能力黄芪的黄芪甲素具有一定的肌肉强化作用,能增强运动能力,改善肌肉力量。

黄芪中的黄芪苷具有抗疲劳作用,能够延缓乳酸积累,避免乳酸性疲劳的产生。

黄芪还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的含量,提升肌肉力量。

(四)调节血糖,防治糖尿病黄芪中的黄芪甲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黄芪还能够抑制葡萄糖酶的活性,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延缓血糖的升高。

(五)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黄芪富含的黄芪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

黄芪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脂质过氧化,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黄芪的辨别与使用技巧

黄芪的辨别与使用技巧

黄芪的辨别与使用技巧黄芪,又称黄精、党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健脾、升阳、益肺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中应用广泛。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着许多劣质的黄芪产品,如何正确辨别并使用黄芪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辨别黄芪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黄芪的技巧。

一、黄芪的辨别1. 外观特征黄芪的外观特征是辨别真假黄芪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宗的黄芪应该呈现出黄色至黄褐色的颗粒状或块状,质地坚实,有明显的气味,无异味。

同时,黄芪表面应该平整,无虫蛀、霉变等病害现象。

2. 触感特征通过触摸黄芪的质地,也能初步判断其质量。

正宗的黄芪质地坚实而有弹性,有一定的重量感,硬而不脆。

若黄芪触感软弱,说明可能被掺杂了其他杂质或伪品。

3. 药味特征黄芪具有特殊的香气,辨别黄芪的真伪也可以通过嗅觉。

正宗的黄芪应该有浓郁的药味,略带甘甜的气息。

若闻起来有刺激性的气味或异味,可能是劣质或加工不当的黄芪。

4. 化学成分使用化学鉴别方法也是辨别黄芪真伪的重要手段之一。

黄芪中主要含有黄芪甙、黄芪内酯、氨基酸等成分,可通过色谱、质谱等技术手段进行鉴定分析,确保购买的黄芪质量合格。

二、黄芪的使用技巧1. 合理剂量使用黄芪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合理调整剂量。

一般而言,常见的黄芪剂量为3-9克,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

用于炖汤时,一般黄芪的用量为15-20克。

2. 善于搭配黄芪在中药配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应用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疾病特点,选择与其他中药材进行配伍使用,以发挥最佳的疗效。

如与白术、党参、当归等药材搭配使用,可起到补气健脾、益气活血的作用。

3. 适时使用黄芪的使用也需要注意时机。

一般来说,黄芪适合在春季、夏季和秋季使用,可以起到益气养阴、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而在冬季使用黄芪时则要慎重,因为黄芪具有升阳的作用,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上火等不适症状。

4. 配伍禁忌黄芪虽然功效显著,但在一些情况下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例如,黄芪与防风、草果等具有散邪作用的中药不宜合用,以免相互抵消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整地:深耕并施厩肥或堆肥每亩25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耕细后做畦,宽120厘米,高30厘米。
3、繁殖:黄芪用种子繁殖。[5]
田间管理
松土除草:人工除草同大田作物。还可使用除草剂,即在播种时或播种后施用氟乐灵每亩150克,或施用拉索每亩200克。
追肥:5月上旬追硫酸铵,每亩5公斤--15公斤,6月上旬追尿素,每亩7--10公斤,7月上旬追过磷酸钙,每亩50公斤,厩肥2000公斤。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病害防治
白粉病高温多湿的7-8月间为盛发期,危害叶片和荚果。受害叶片两面和荚果表面均生有白色绒状霉斑,后期出现很多小黑点,严重减产。可于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1:1:12
白粉病
白粉病
0波尔多液喷雾2-3次,效果较好。
黄芪紫纹羽病俗称“红根病”。因发病后根部变成红褐色,先由须根发病,而后逐渐向主根蔓延,根部自皮层向内部腐烂,最后全根烂完。防治方法:除清除病残体、轮作、雨季排水外,可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用70%敌克松1.5-2.0kg进行土壤消毒或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托、退菌特等灌根。蚜虫7-8月份发生,为害嫩梢,高温干旱年份尤为严重,可用40%乐果1000-1500倍或50%避蚜雾2000-3000倍喷雾防治。豆荚螟成虫在黄芪嫩荚或花包上产卵,孵化后幼虫蛀入荚内咬食种子。老熟幼虫钻出果荚外,入土结茧越冬。在花期用敌敌畏或敌杀死按用量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直到种子成熟为止。[5]
黄芪-原植物
黄芪-原植物
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3]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3]
药材选方
1、玉屏风散
2、防己黄芪汤
3、黄芪桂枝五物汤
4、补中益气汤[4]
临床应用
1、高血压病
2、缺血性心脏病
3、急性肾小球肾炎
4、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5、银屑病
6、糖尿病
7、慢性鼻炎
8、骨质疏松[4]
配伍禁忌
黄耆-原植物
黄耆-原植物
1、《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2、《药对》:“恶龟甲、白鲜皮。”
3、《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
4、《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黄芪编辑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1]
采收加工
一般2-3a采收,生长年限过久可产生黑心,影响品质。一般9月中下旬采收为佳。用工具小心挖
黄芪—原植物
黄芪—原植物
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质量以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者为佳。正常年份每667平方米可产干品300kg左右。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严禁采挖幼株。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直到采收。
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3]
性味归经
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2]
生长环境编辑
鲜黄芪
鲜黄芪
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根垂直生长可达1米以上,俗称“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种子硬实率可达30%-60%,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1]
5、《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
6、《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
7、《本草汇纂》:“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3]
食疗价值
食疗功效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
食疗组方
1、黄芪建中汤
2、黄芪补肺饮
3、黄芪桂枝五物汤
4、当归黄芪乌鸡汤
5、参芪大枣粥
6、黄芪山地粥[3]
栽培技术编辑
种植方法
栽培方法
1、选地:山区、半山区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土质肥活的沙壤土域或棕色森林土。平地选地势较高、渗水力强、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积土,忌白浆土、盐碱土、粘壤土及积水草甸土。
地理分布编辑
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原苏联亦有分布。[2]
主要品类编辑
黄耆(原变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var. membranaceus
蒙古黄耆(变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var. mongholicus (Bunge) P. K. Hsiao
植物文化编辑
黄耆-原植物
黄耆-原植物
相传,清朝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来,由于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4]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文学名黄芪拉丁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黄参,血参,人衔等二名法RADIX ASTRAGALI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蔷薇亚纲目豆目科蝶形花科(豆科)族山羊豆族属黄芪属种黄芪分布区域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英文名Milkvetch Root保护级别3级命名者及年代Bunge.1868.
打尖:7月下晚打尖,减少营养消耗。
排灌:雨季注意排水。天旱时,苗期、返青期适当灌水。
留种采种
采收黄芪长到第3年便可以收获。收获过早,黄芪质量差;年久不收,极易黑心或木质化。采收一般在秋季植株枯萎时进行,也可在翌年春季尚未萌发前进行,因此时根生长充足,积累的有效成分含量
黄耆
黄耆
高,黄芪产量高。采收时要深挖,不要伤根,防止挖断主根,影响药材产量与质量。南方多雨地区,为减少烂根损失,最好当年收获。留种选3年生以上(含3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块作黄芪种子田。对种子田管理,在一般大田管理的基础上(切勿打掉花芽),于7月中旬增施一次磷肥、钾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5千克,氯化钾10千克,促使花盛果多,籽粒饱满。结果种熟期间,如遇高温干旱,应及时灌水,降低种子硬实率,提高种子质量。黄芪种子的采收宜在8月果荚下垂黄熟,种子变褐色时立即进行,否则果荚开裂,种子散失,难以采收。因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应随熟随采。若小面积留种,最好分期分批采收,并将成熟果穗逐个剪下,舍弃果穗先端未成熟的果实,留用中下部成熟的果荚。若大面积留种,可待田里70~80%果实成熟时一次采收。收后先将果枝倒挂阴干几天,使种子后熟,再晒干,脱粒、扬净、贮藏。[5]
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较瓣片长约1.5倍,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半卵形,瓣柄较瓣片稍长;子房有柄,被细柔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