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日常清洁与消毒操作规程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日常清洁与消毒操作规程一、准备阶段:1.配臵足够的清洁、消毒用品,用品清洁、干燥。
2.按照区域要求配臵稀释清洁剂、消毒剂,并注意消毒时间。
3.清洁、消毒用品整齐存放在保洁车上二、清洁、消毒时:1.所有部门或科室应按区域风险等级实施清洁级、卫生级、消毒级或实施中、低水平消毒。
采取湿式卫生的方法;先清洁、再消毒(有感染或污染时)。
2.如戴手套之前要先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3.清洁、消毒不同病患物体表面与区域,按颜色选择清洁工具并换用新的清洁工具,保证一床一巾,布巾采用“S”形走势、八面方法擦拭。
4.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5.地面根据区域风险等级实施环境物体清洁级、卫生级、消毒级;无明显污染: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1-2 次/日。
遇污染时应立即清洁与消毒。
6.使用中的清洁剂/消毒剂不出现“二次浸泡”现象。
7.治疗操作时停止清洁。
三、清洁、消毒后:1.离开房间前先要除去手套、洗手或手卫生。
不要戴着污染手套离开房间。
2.拖把头和布巾用后洗涤、消毒液浸泡、干燥备用或集中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
3.清洁车每天清洁,保持干净,有污染及时处理。
四、感染病人单位清洁消毒流程:1.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不同病原体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清洁消毒方法。
2.最后或单独清洁消毒,顺序依次从里至外,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进行。
3.地面的消毒:500~2000mg/L 有效氯作用30min。
4.物体表面消毒:500mg/L 有效氯作用30min。
或根据病原体特性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及浓度。
五、实施清洁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完整版)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
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
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注:清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
7。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
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0。
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
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13。
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二、日常清洁与消毒1。
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
(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
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21/58
清洁单元-新概念
对于处于接触隔离预防患者,以每一位患者为清洁单元 ;
若接触隔离预防患者处于同一病房,视该病房为清洁单 元;
THEIR ROOMS - GUERRERO ET AL. AJIC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11/58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带手套接触艰难梭状芽孢感染患者皮肤和房间物表后,手中 取得细菌芽孢数量很靠近。研究表明,环境污染是医护人员 手部被污染主要原因。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58
普通病房允许每3间病房为清洁单元。
推荐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防止交叉传输!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22/58
清洁(患者)单元图例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床帘?
23/58
清洁单元(床单元)高频接触物表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24/58
国外关于环境感染控制指南借鉴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于公布《医疗机构环境感染控 制指南》是本事域最权威且最早专门介绍环境感染控制 指南,其中提出很多新理念和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标准 问题,对医院清洁消毒工作有较大指导作用。
树立清洁单元理念 清洁工是医院感染控制团体关键组成部分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20/58
清洁单元-新概念
近年来,医院感染界高度关注邻近患者诊疗区域高频接 触表面在传输院内病原体作用。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是一个新概念,是指在终末 清洁与随时清洁时,以临近患者区域内全部环境物体表 面作为一个独立统一区域进行清洁。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一、目的保证环境物表清洁整齐,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
三、依据卫计委:《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2017四、内容(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注:清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旁桌、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有标记。
重点部门的地巾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使用。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珍疗设备与仪器实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息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以清水(灭菌用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在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三、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 5.12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 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10ML)
三、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5.12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 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10ml污迹的处理
三、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 5.13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 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 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 8.3.1清洁工具的手工清洗与消毒应执行WS/T 367的要求。 • 8.3.2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
干燥、装箱备用的处理流程。热力消毒要求A0值达到600 及以上,相当于80°C持续时间10min,90°C持续时间 lmin,或93°C持续时间30 s。 • 8.4当需要对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质量进行考核时,可参照 GB 15982执行
• 5.6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 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 同居住的病 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三、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5.7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 员个人防护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 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WS/T313的要求。
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 6.5常用环境表面消毒方法见附录C。 • 6.6在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设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五、强化清洁与消毒
• 7.1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 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 • 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环境表面 environmental surface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在医疗卫生领域,清洁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作为一个集人员、物品、设备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其清洁消毒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制度1.1 清洁消毒频率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对于特殊病房、手术室、产房等重点部位和感染源患者的房间,应每日至少清洁消毒两次;普通门诊、病房、诊疗室等可每天清洁消毒一次。
1.2 清洁消毒范围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的范围包括地面、墙面、门把手、窗户、桌子、椅子、床铺、垃圾桶、空调、灯具等医院内部的一切物品。
1.3 清洁消毒流程清洁消毒人员应该着装规范,戴好手套、口罩,佩戴防污染鞋套进入清洁消毒区。
在清洁过程中,应用清洁剂清洁物体表面,对于高峰期和感染源患者的房间,应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应有定时换水、换布,防止污染扩散。
1.4 清洁消毒记录清洁消毒记录应该详细记录每个房间的消毒状态和时间,及时更新,存档备查。
1.5 清洁消毒资质清洁消毒人员应持有相关岗位证书,定期参加清洁消毒培训,并有熟练的清洁消毒操作技能。
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2.1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频率医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频率应日常按照不同物体的使用频率制定,如床架、床头柜、检查台、衣柜等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物品应每日清洁消毒2次,其他物品如鞋架、走道、垃圾桶等则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玻璃窗、玻璃门、墙面、天花板等则可每3日清洁消毒1次。
2.2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范围医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范围如下:2.2.1 床铺床单、被套、枕套应在病人出院后立即更换,并先机洗后干洗,烘干后包装密封存放。
床架、床垫在每位患者出院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2.2.2 洗手间、厕所常规地面、墙面、门把手、洗手盆等应每日清洁消毒3次以上,厕所应每日清洁消毒5次以上。
2.2.3 公共走廊、手推车公共走廊、手推车等每日清洁消毒1次以上。
(完整版)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一、空气:1、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
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二、墙面与门窗: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三、地面: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或诊室、走廊、厕所,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分色规定:清洁区(白色标记)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半清洁区(蓝色标记)走廊诊室、检查室、换药室污染区病房(绿色标记)病房污染区洗手间(红色标记)处置室病人体液(黄色标记)三、医疗及生活用品(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1、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2、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1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三)病历夹、病历车1、每周用清水擦拭1遍。
2、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四)体温表、测温仪1、体温表: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擦干后使用。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医院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方法,以供参考。
一、医院环境清洁消毒1.空气质量消毒(1)紫外线照射:每日两次,每次至少30分钟,对空气进行消毒。
(2)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2.物体表面消毒(1)日常清洁:使用湿式清洁方法,必要时可使用清洁剂。
(2)特殊清洁:对于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等,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如使用塑料薄膜等。
(3)患者出院清洁:患者出院时,对整个清洁单元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天花板、地面、墙面、窗台、柜顶等。
二、常用物品清洁消毒1.体温计:使用后先清洁,再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30分钟,最后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2.止血带:使用后先清洁(可加入适当清洁剂),再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30分钟,最后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由供应室负责回收、清洁、消毒、干燥下送。
3.血压计:保持清洁,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袖带每周清洗,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晾干。
遇污染时随时清洁与消毒。
4.听诊器:定期清洁,可用75%酒精擦拭或消毒液浸泡。
5.医疗设备仪器:根据设备特性进行清洁消毒,参考设备说明书。
6.抹布:每个清洁单元使用一块抹布,不同区域的抹布应专区专用。
三、清洁消毒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在进行清洁消毒操作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帽子、口罩、清洁手套等。
2.清洁剂选择:根据物品材质和清洁需求选择合适的清洁剂,避免损坏物品表面。
3.消毒剂浓度: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浓度,确保消毒效果。
4.消毒时间:遵循消毒剂要求的最低作用时间,确保病原体被有效杀灭。
5.清洁消毒记录:记录清洁消毒时间和操作人员,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总之,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措施。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概述在医疗机构中,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的重要性卫生部门已经明确规定,在医院中要重视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这是保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措施。
环境物体表面污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来源,而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不彻底和消毒不到位是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良好的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工作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维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的标准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的标准,根据标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应实现:1.整洁干净2.不含有可繁殖微生物的污物和尘埃3.经过卫生处理,和表皮共生的细菌在其表面数量不应超过100个/cm2,其他细菌数量不应超过10个/cm24.经过卫生处理,病毒、真菌、脯氨酸菌总数不应超过2个/cm2标准严格,但是考虑到医院环境的特殊性,也是有必要的。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清洁和消毒,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的方法清洁方法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主要使用的方法有物理清洁和化学清洁两种方法。
1.物理清洁物理清洁是通过物理和机械手段去除环境物体表面的污物和尘埃的方法。
物理清洁包括:•洗涤:使用清洁剂和水进行清洗•擦拭:用湿布和清洁剂进行擦拭2.化学清洁化学清洁是通过使用化学清洁剂祛除环境物体表面污垢和微生物的方法,其中化学清洁剂种类丰富、效果显著、使用方便。
化学清洁包括:•表面清洗剂:常见的表面清洗剂有肥皂水和合成清洗剂•消毒剂:消毒剂可以杀灭或抑制环境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常见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等消毒方法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1.物理消毒通过物理方式对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常用的方法有:•高温消毒:用高温物理消毒柜或高温蒸汽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辐射消毒:利用紫外线或电离辐射进行消毒•超声波消毒:利用超声波来消毒2.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使用消毒剂对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方法,其消毒效果与清洁剂和环境物体表面清洁程度密切相关。
完整版)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完整版)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为了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本单位制定了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一、空气:1.开窗通风: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
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二、墙面与门窗: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XXX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三、地面: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或诊室、走廊、厕所,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分色规定:清洁区(白色标记)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半清洁区(蓝色标记)走廊诊室、检查室、换药室污染区病房(绿色标记)病房污染区洗手间(红色标记)处置室病人体液(黄色标记)四、医疗及生活用品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1.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2.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三)病历夹、病历车:1.每周用清水擦拭1遍。
2.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四)体温表、测温仪:1.体温表: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擦干后使用。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要求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要求版
1. 前言
此文档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要求,确保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达到规范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
2. 清洁和消毒标准
医疗机构的清洁和消毒应符合以下标准:
2.1 清洁标准
- 各类表面应该保持清洁,不应有明显污垢和灰尘;
- 日常清洁应采用湿式或干式清洁,清洁剂应选用具有清洁消毒效果的产品,并且对材质无损伤;
- 清洗墙面和地面时,应使用清洁剂或清洁消毒剂,必要时可用蒸汽清洗;
- 定期清洁和更换通风设备和过滤网。
2.2 消毒标准
- 自然消毒:将物品置于经太阳照射或通风处闲置4-6小时,或喷洒75%乙醇消毒液;
- 高级消毒:使用消毒剂消毒,消毒剂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门要求,并按照说明书稀释使用,正确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 处置感染性物品和垃圾需要按照医疗垃圾处置标准执行。
3. 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应编制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操作规范,并向全院工作人员宣传,确保各项规范得以严格执行,并定期评估清洁和消毒的效果。
4. 总结
此文档明确了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的要求和标准,建议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清洁和消毒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三篇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三篇篇一: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
1片药片+500ml水=1000mg/L;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别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
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谈话。
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之间。
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
包布干净无破损。
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注:清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
(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
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5.2
PPT课件
1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污染在医院感染暴发中的 作用与地位
关于医院环境表面污染在医院感染暴发中的作用 与地位,国际上争议已久,但医院环境表面已成 为各种重要病原体的“储存库”是不争的事实。
在物体表面上出现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 物,这是医院环境卫生质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 标。人们可以通过诊疗、生活接触等方式感染存 在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因此,这些微生 物存在于这些环境中的时间越长,越可能成为感 染的传播来源。因此,及时清除目下“死角”相 当重要!
PPT课件
8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六、对于手高频接触的表面(如床栏、病房门把 手、床头柜、血压计、静脉注射泵、床头呼叫器、 灯开关和厕所等的环境表面)应更频繁地进行清 洁和消毒。
这些表面更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在清洁消毒24小时后球菌 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在14天内未经清洁消毒且未被触 碰过的墙面却仅检出少量细菌。
PPT课件
14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十三、当婴儿摇篮车与保温箱有患儿使用时,不 得使用消毒剂清洁。
➢ 因高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可影响新生儿脑部神经元及造血系 统的发育。
➢ 若采用消毒剂对婴儿摇篮车与保温箱进行终末消毒后,为 去除残留消毒剂,应用清水彻底冲净,干燥备用。
PPT课件
15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 相关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做好职业防护。
环境清洁的依从性 很重要!!!
PPT课件
11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十、环境物体表面有血液与其他潜在感染性物质 喷溅时,应立即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方案
清洁消毒效果监测
定期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进行 采样检测,评估清洁消毒效果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感染控制的监督和评估
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医院环 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进行
日常监督和检查。
评估指标
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包括清洁消 毒频次、方法、效果等方面,对医 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进 行全面评估。
医院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容易 滋生和传播各种病原体。通过有 效的清洁消毒工作,可以减少交 叉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感染控制的必要性
01
02
03
保护患者安全
清洁的医疗环境有助于患 者的康复,降低感染并发 症的风险。
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 触各种病患,他们的安全 与健康同样重要。
维护公共卫生
原则
采取科学、规范、有效的措施,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切断感染 传播途径。
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
01
02
03
04
清洁消毒频次
根据不同区域和用途,制定合 理的清洁消毒频次,确保物体
表面无污渍、无菌。
清洁消毒方法
采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按照规定的配比和使用方法进
行操作。
清洁消毒人员培训
对清洁消毒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清洁消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 消毒与感染控制方案
汇报人: 引言 •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 感染控制方案 • 培训和教育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 消毒,降低患者、医护人员及探 访者接触感染的风险。
背景
清洁消毒工作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 程序,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并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八、避免在重点区域,如烧伤病房、免疫缺陷患 者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实验室 使用地垫。
因为一旦发生血液、体液等污染,不易清洁与消毒。
九、收集待清洗的患者与医务人员的织物时,避 免抖动,防止污染环境。
新概念:清洁单元
近年来,医院感染界高度关注邻近患者诊疗区域 的高频接触表面在传播院内病原体的作用。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是一个新概念,是指
在终末清洁与随时清洁时,以临近患者区域内的 所有环境物体表面作为一个独立统一的区域进行 清洁。
清洁工作所涉及的清洁用具(拖布等)与清洁剂 或消毒剂应按单元使用,使用后的清洁用具应清 洁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使用后 应更换。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三、医疗设备使用后立即清洁。
接触隔离患者的低度危险设备专人专用。
依从性!
重复使用的低度危险设备,在再次使用前,应实施清洁或 消毒。 环境污染发生在73%的感染患者房间和69%的定植患者房间, 病原体在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
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病房里, 350个取样表面中有96个(27%)表面被MRSA污染。
七、实施环境表面清洁单元化,湿式打扫,避免扬尘,病
原体可附着在环境尘埃上,造成交叉感染。
未经充分清洁与消毒的洁具,细菌菌落总数会呈对数级增加,用 于清洁医院环境表面时,会造成医院内大范围的细菌污染。 环境表面的污染: 来自患者的病原体如MRSA、VRE、ESBL以及 清洁剂或消毒剂及时更换,普通病房每三间更换,处于接触隔离 不动杆菌频繁污染患者的周围环境物体表面。研 的患者一用一更换。 究证明这些病原菌可以在患者周围的无生命环境 物体表面上存活数周,甚至数月。 清洁用具(拖把、抹布、水桶等)普通病房每三间更换,处于接 触隔离的患者一用一更换。
相关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做好职业防护。
环境清洁的依从性 很重要!!!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十、环境物体表面有血液与其他潜在感染性物质 喷溅时,应立即清洁与消毒。
避免污染物由于干燥而凝固在仪器表面,形成生物膜。
若污染物量较大,应先用一次性可吸收材料进行清洁,减 少清洁过程(尤其是发生锐器伤时)被感染的危险,使用 后按医疗垃圾处置。 血液推荐使用醇类消毒剂,呕吐物、排泄物推荐使用含氯 消毒剂。
患者诊疗过程中,被戴手套的手频繁触摸的部位。
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表面。
很难清洗的表面(如电脑键盘)。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十五、对环境清洁人员开展上岗培训与教育干预, 并将环境清洁质量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确保医院 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改进。
清洁工是医院感染控制团队中 不可忽视的关键一部分!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十三、当婴儿摇篮车与保温箱有患儿使用时,不 得使用消毒剂清洁。
因高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可影响新生儿脑部神经元及造血系 统的发育。 若采用消毒剂对婴儿摇篮车与保温箱进行终末消毒后,为 去除残留消毒剂,应用清水彻底冲净,干燥备用。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十四、推荐对部分低度危险医疗设备表面采取屏 障保护(包括以下3方面):
这些表面更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在清洁消毒24小时后球菌 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在14天内未经清洁消毒且未被触 碰过的墙面却仅检出少量细菌。 临近患者诊疗区域手高频接触的表面,推荐开展清洁质量 监测,确保环境控制持续有效。
清洁质量的监测方法: 肉眼观察、荧光标记、 微生物培养。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四、不推荐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
减少或终止那些随意的、无目的监测,节约成本,有流行 病学指征(如感染暴发)时,再开展环境监测。
五、一旦感染暴发控制失败,应关闭病区,实施 强化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终止暴 发流行。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六、对于手高频接触的表面(如床栏、病房门把 手、床头柜、血压计、静脉注射泵、床头呼叫器、 灯开关和厕所等的环境表面)应更频繁地进行清 洁和消毒。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5.2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污染在医院感染暴发中的 作用与地位
关于医院环境表面污染在医院感染暴发中的作用 与地位,国际上争议已久,但医院环境表面已成 为各种重要病原体的“储存库”是不争的事实。 在物体表面上出现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 物,这是医院环境卫生质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 标。人们可以通过诊疗、生活接触等方式感染存 在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因此,这些微生 物存在于这些环境中的时间越长,越可能成为感 染的传播来源。因此,及时清除目下“死角”相 当重要!
新概念:清洁单元
对于处于接触隔离预防的患者,以每一位患者为 清洁单元;
若接触隔离预防的患者处于同一病房,视该病房 为清洁单元;
普通病房允许每3间病房为清洁单元。
推荐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避免交叉传播!
国外指南借鉴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于2003年发布的《医疗 机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是本领域最权威且最早 专门介绍环境感染控制的指南,其中提出很多新 理念和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原则问题,对医院 的清洁消毒工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以上文字内容摘自《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最 佳实践丛书》。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十二、不要使用高效消毒剂或灭菌剂对环境进行 消毒。
不得在患者诊疗区域常规采用消毒剂进行环境喷雾消毒。 化学消毒剂本身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会对医护人员、患 者和环境造成损害。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 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 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 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 剂(高浓度)、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十一、对硬质平整的低度危险表面,推荐采用经 国家卫生部门注册的消毒剂,并严格遵守产品说 明书的使用浓度与作用时间。
如乙醇(70%~90%)、次氯酸钠、含碘类杀菌剂的清洁剂 和含季铵盐类杀菌剂的消毒剂等。
比如洁尔灭(苯扎氯铵)、新洁尔灭 (苯扎溴铵)、度米芬(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 溴化铵)和一些复合类季铵盐消毒剂等, 属于低效消毒剂。
加拿大安大略省于2009年发布了《感染预防与控 制的环境清洁最佳实践》,也是一个专门针对医 院环境清洁和消毒的指南。 澳大利亚和英国也非常重视医院的环境问题,将 环境感染控制作为院内感染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将环境卫生质量的控 制策略与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并纳入年度医院感 染预防与控制计划。 二、患者出院、转出、死亡后应对环境物体表面 实施终末清洁与消毒,彻底清除传染性病原体 (如多重耐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