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分析triZ

合集下载

创新方法TRIZ理论课件第4章 因果分析

创新方法TRIZ理论课件第4章  因果分析
答案五: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
问题六:为什么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 答案六:因为这里的环境最适宜飞虫繁殖。
问题七:为什么这里的环境最适宜飞虫繁殖? 答案七: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在 此超常繁殖……
由此发现解决方案很简单,只要关上整幢大厦的窗帘。此前专家们设 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① 放置食品专用的干燥剂;② 在盒 盖处放置吸水材料;③ 或者直接采用 吸水材料制作盒盖和盒身
如何让盒子隔热性能 好?
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盒子
矛盾描述


无 有矛盾: 在盒盖处放置吸水材料,或者 直接采用吸水材料制作盒盖和 盒身这些解决方案可以解决盒 子不吸水的问题,但是会增加 成本 有矛盾: 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盒 子,可以提高盒子的隔热性, 但是又会增加成本
遇到重重迷雾 的时候,你真 能关上你的窗 帘吗?
4.2 因果链分析法
4.2.1 什么是因果链分析
因果链分析方法源于 5WHY 分析法,可以说 是5WHY 分析法的一个 延伸和扩展
因果链分析是通过分析造成问 题出现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层层分 析并构建因果链条。
是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 和导致的结果的分析方 法。
1. 问题描述:
(1)问题背景 接种是杏鲍菇等食用菌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该环节容易遭受 杂菌污染,影响食用菌的接种率和产量。 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空气净化不彻底,接种速度慢等 问题,造成了菌包接种污染率高,生产成本大。在通过采用液体菌 种取代固体菌种接种后,问题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要 求。
(2)工作原理
(3)存在问题
(4)限制条件
2. 问题解决步骤 (1)列出初始缺点 (2)寻找中间缺点 (3)确定相互关系 (4)重复(2)~(3)步。最终可以建立起因果链分析图 (5)检查功能分析和流分析中的缺点是否被全部包括 (6)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关键缺点。 (7)将关键缺点转化为关键问题,并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8)从各个缺点出发挖掘可能存在的矛盾

用TRIZ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用TRIZ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用TRIZ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流程是什么?你是否曾在日常工作中遭遇难题,感觉束手无策?是否在生活里遭遇挑战,而不知如何破局?本文,天行健六西格玛咨询公司要为大家揭示一个神奇的思维工具--TRIZ,它能帮助我们从混沌中找出明路,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认识TRIZTRIZ,全称“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它通过对大量专利的分析和提炼,总结出了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创新规律和工具,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TRIZ的核心工具功能分析:深入剖析产品的功能,找出其优点和不足,为改进和创新提供方向。

因果链分析: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资源分析:挖掘并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矛盾分析:通过分析矛盾,运用TRIZ提供的工具和方法,如分离法、合并法等,找到消除矛盾的解决方案。

物场模型:通过建立物场模型,分析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寻找改进或创新的突破口。

三、TRIZ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问题描述:明确问题的核心,将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描述。

功能分析和因果链分析:通过深入剖析产品的功能和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明确改进和创新的方向。

资源分析和矛盾分析:挖掘可用的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运用矛盾分析工具,找到消除矛盾的方法。

提出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方案评估和实施: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进行实施。

效果评估和反馈: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TRIZ不仅是一套创新方法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发掘潜在的解决方案。

掌握TRIZ,我们将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TRIZ中的因果分析

TRIZ中的因果分析
❖ 如果同一个结果有多个原因,建议分析这些原因与造成的问题现象 之间、以及原因之间的关系 ▪ 通常只有一个是原因,其他是导致结果出现的条件
▪ 与关系:几个条件或原因同时存在,才会导致结果 ▪ 或关系:几个条件或原因只要有一个存在,就会导致结果 ▪ 必要时可以补充每个原因发生的概率,以便区别处理
第十五页,共29页。
原因的规范化描述类型
❖ 1>缺乏
▪ 应该有(物体,以提供有用的功能),但是没有
▪ 规范描述:缺乏-物体
❖ 实例:几天前一个旧式小区中,没有安装防盗门窗的 住户都遭窃了
▪ 失窃的原因:缺乏-防盗门
❖ 2>存在 ▪ 需要某个物体,以提供有用的功能,但同时它产生了有害影响 ▪ 规范描述:存在-物体
❖ 实例:没有失窃的人家以前经常抱怨,在炎热的夏季防 盗门影响通风
❖ 1. 从发现的问题出发,列出其直接原因;
❖ 2. 以这些原因为结果,按照1-2的方法继续分析,直至根本原 因;
❖ 3. 根本原因的判定条件是: ▪ 当不能继续找到下一层的原因时
▪ 当达到自然现象时
▪ 当达到制度/法规/权利/成本等极限时
❖ 4. 将每个原因与其结果用箭头连接,箭头从原因指向结果,构成 原因链。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原因的规范化描述类型
❖ 6>不可控 ▪ 有用的功能,但是无法有效地控制其性能水平
▪ 规范描述:物体-参数-不可控
❖ 实例:夏季南方城市的机场经常因恶劣天气造成大量航班延误
▪ 航班延误的原因:机场-天气-不可控
❖ 7>不稳定 ▪ 有用的功能,但是其性能水平不够稳定,带来了有害影响
第十三页,共29页。
Step2 结果轴分析
❖ 目的:了解不解决此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寻找可以控制原因发 生和蔓延的时机和手段

现代TRIZ理论中因果链分析报告应用研究

现代TRIZ理论中因果链分析报告应用研究

现代TRIZ 理论中因果链分析应用研究1946 年,前苏联著名的发明家阿奇舒勒创立了TRIZ 理论。

经过60 余年的应用和发展,TRIZ 理论被逐步地传播到全世界各个国家。

而TRIZ 理论自身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在经典TRIZ 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现代TRIZ 理论。

相比经典TRIZ,现代TRIZ在解题思路、工具内容、应用目的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

目前,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将TRIZ 应用到解决生产、研发和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中。

本文围绕现代TRIZ 中分析问题的工具—因果链分析,探讨应用该工具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使尽可能多的TRIZ 应用者和爱好者更好的应用该工具。

一、因果链分析概述在应用TRIZ 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技术问题本身,对所面对的初始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初步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解决问题后,需要梳理清楚造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

目前能够满足分析因果关系的工具有很多种,如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经常应用的鱼骨头分析法、FEMA故障树、因果矩阵等以及TRIZ 中常用到的因果链分析。

因果链分析与其他工具相比,重点是在操作区域、系统内分析问题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一般不分析制度、人、环境等超系统因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因为相比超系统而言,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可改变性,对于解决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

1.因果链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因果链分析是一种识别解析工程系统关键原因的分析手段。

它是通过建立因果链的缺陷而完成的,是将目标问题和关键原因联系起来。

相比其他TRIZ 工具,因果链分析具有其明显的特点。

一是因果链分析虽然有较为明确的步骤和算法,但由于应用者的专业知识不同、分析问题的思维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往往分析的结果不同。

二是因果链分析是其他TRIZ 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因果链分析得到关键问题后才能进行解决。

三是因果链分析是为了搜索识别目标问题的关键原因,通过解决关键原因可消除目标问题。

Causal-Analysis-因果分析

Causal-Analysis-因果分析
如果同一个结果有多个原因,建议分析这些原因与造成的问题 现象之间、以及原因之间的关系 通常只有一个是原因,其他是导致结果出现的条件 与关系:几个条件或原因同时存在,才会导致结果 或关系:几个条件或原因只要有一个存在,就会导致结果 必要时可以补充每个原因发生的概率,以便区别处理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0 IWINT,INC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0 IWINT,INC
因果轴分析的目的 又叫因果链
根本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因果关系,构成一条或多条的因果 关系链
因果链分析:通过构建因果链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 结果的分析方法 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发现问题产生和发展链中的“薄弱点” Î为解决问题寻找入手点
5. 三轴分析
因果分析 资源分析 Pro/Innovator
问题分解模块
6. 问题求解
创新思维 技术矛盾 物理矛盾 Pro/Innovator
创新原理模块 物场分析和标
准解
ARIZ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0 IWINT,INC
7. 知识库分析
当不能继续找到下一层的原因时 当达到自然现象时 当达到制度/法规/权利/成本等极限时
4. 将每个原因与其结果用箭头连接,箭头从原因指向结果, 构成原因链。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0 IWINT,INC
Step2 结果轴分析 目的:了解不解决此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寻找可以控制
原因发生和蔓延的时机和手段 1. 从目前的现象出发,推测其继续发展可能会造成的各种
直接问题; 2. 从每个问题出发,按照1的方法继续分析; 3. 结束2的分析的条件是:

TRIZ中的因果分析

TRIZ中的因果分析

分析原因关系案例
气候变化过度
空调过多
电器用电量超过 电路承载范围
电路短路
检修费用太贵
物业维修费用 不足
传感器已过使 用寿命
灭火系统未定期 检修
无电线温度检测 报警装置
原因
传感器故障
火情检测失灵
条件 条件
靠近电线有易燃 墙纸
电线温度过高 电线燃烧 大楼火灾
Step3 原因的规范化图示
• 规范化原则:与功能描述一致
原因的规范化描述类型
• “存在”与“有害”的区别
– “存在的”物体是为了提供有用功能而存在的,而 且它确实也提供了有用功能,但是同时有负作用, 即有害影响
– “有害的”物体是完全不想要的,因为其提供的全 是有害影响
• 问:“为什么超负荷呢?”
–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 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
–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 问:“为什么磨损了呢?”
–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 质。”
• 解决办法: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
三轴分析法
上一操作
超系统
原因
现在/系统 /当前操作
子系统
• 因果轴 • 操作轴 • 系统轴
结果
下一操作
主题
• 三轴分析法简介 • 因果分析
– 常见的因果分析方法 – 因果轴分析 – 因果分析实例
• 因果轴的实例演练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0 IWINT,INC
五个为什么
– 失窃的原因:缺乏-防盗门
• 2>存在
– 需要某个物体,以提供有用的功能,但同时它产 生了有害影响

TRIZ-因果分析

TRIZ-因果分析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
1950’s由美国格鲁曼公司开发,用以飞机制造业的发动机故障防范 1960’s 美国航空及太空总署(NASA )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时, 在合同
中明确要求实施FMEA
因果分析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楼房的外墙墙面出现裂纹,专家发现: 1、脱落和破损的直接原因是经常清洗,而清洗液中含有酸性成分。为什么需要用
酸性清洗液? 2、墙上每天都有很多鸟粪。为什么这个大楼的鸟粪特别多? 3、大厦周围常有很多燕子。为什么燕子愿意在这个大厦上聚集? 4、大厦上有一种燕子喜欢吃的蜘蛛。为什么大厦的蜘蛛特别多? 5、楼里有一种蜘蛛喜欢吃的虫。为什么这个大厦会滋生这种虫? 6、房子的顶部有一些窗子经常打开,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解决方案:?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王朝毁灭原因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 与亨利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
民间传出一首歌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 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 役,毁了一个王朝。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5. 三轴分析
因果分析 资源分析 Pro/Innovator
问题分解模块
6. 问题求解
创新思维 技术矛盾 物理矛盾
Pro/Innovator 创新原理模块
物场分析和标 准解
ARIZ
A Pera Global Company © 2011 IWINT,INC

TRIZ中的原因分析

TRIZ中的原因分析

2012年2月・ ・45因果关系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

任何一个工程师在应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解决实际问题时,都需要首先进行因果分析。

一般认为,因果关系就是线性关系。

有一个学者定义的基本因果关系如下:静态的“物”叫做“事物”,是哲学研究的主体,用A、B、C等表示;“事物”的变化叫做“现象”,是哲学研究的内容,用♂A、♂B等表示;“引起”用“→”表示;A现象“引起”B现象,即现象A是结果B的原因,用“♂A→♂B”表示。

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就是A和B成线性相关,如图1所示。

不管因果关系有如何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分类如何庞杂,对因果关系的定义却是从来不变,就是线性的。

因此只要讲因果分析,或者是说找原因,就有一个线性世界的假定。

明确了传统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TRIZ世界中的因果关系。

TRIZ世界是V字型非线性的。

TRIZ理论经常提到的物理矛盾是说某一个参数高低都要好,这个参数是A,对结果的评价函数假设是B的话,则TRIZ对A-B的定义是如图所示的V字型函数。

假设从中间某点开始,参数A无论往上还是往下,都将得到更好、更高、更强的B,如图2所示。

这就是TRIZ的本意。

TRIZ 的核心是使系统具有新的性质,反传统的性质。

这个性质的出现要么消除原来系统的问题,要么使系统更完备,所谓消除有害作用和加强作用不足。

如果系统没有新性质出现,则对TRIZ 而言就不是TRIZ 思维,而是传统思维。

TRIZ 中的原因分析■ 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谭培波 茹海燕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周红陶由此看出,TRIZ的世界和因果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阿奇舒勒先生的经典TRIZ理论里面,从来没看到原因分析的内容。

例如,我们知道温度越低一般电子系统的性能越好,这是因果关系。

而TRIZ的问题是,我们的系统需要温度越高性能越好。

推而广之,TRIZ的矛盾要求往往需要反物性要求,比如,正质量的TRIZ要求负质量,正温度系数的TRIZ要求具有负温度系数。

现代TRIZ理论中因果链分析应用研究

现代TRIZ理论中因果链分析应用研究

现代TRIZ理论中因果链分析应用研究1946年,前苏联著名的发明家阿奇舒勒创立了TRIZ理论。

经过60余年的应用和发展,TRIZ理论被逐步地传播到全世界各个国家。

而TRIZ理论自身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在经典TRIZ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现代TRIZ理论。

相比经典TRIZ,现代TRIZ在解题思路、工具内容、应用目的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

目前,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将TRIZ应用到解决生产、研发和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中。

本文围绕现代TRIZ中分析问题的工具—因果链分析,探讨应用该工具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使尽可能多的TRIZ应用者和爱好者更好的应用该工具。

一、因果链分析概述在应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技术问题本身,对所面对的初始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初步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解决问题后,需要梳理清楚造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

目前能够满足分析因果关系的工具有很多种,如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经常应用的鱼骨头分析法、FEMA、故障树、因果矩阵等以及TRIZ中常用到的因果链分析。

因果链分析与其他工具相比,重点是在操作区域、系统内分析问题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一般不分析制度、人、环境等超系统因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因为相比超系统而言,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可改变性,对于解决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

1.因果链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因果链分析是一种识别解析工程系统关键原因的分析手段。

它是通过建立因果链的缺陷而完成的,是将目标问题和关键原因联系起来。

相比其他TRIZ工具,因果链分析具有其明显的特点。

一是因果链分析虽然有较为明确的步骤和算法,但由于应用者的专业知识不同、分析问题的思维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往往分析的结果不同。

二是因果链分析是其他TRIZ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因果链分析得到关键问题后才能进行解决。

三是因果链分析是为了搜索识别目标问题的关键原因,通过解决关键原因可消除目标问题。

而关键原因通常没有被明确地表示出来,需要通过不断的分析才能寻找到。

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TRIZ理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想想就头疼。

别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通常遇到的问题都是具体的问题,我们所要寻求的解决方案也是具体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研
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般做法是,迅速利用自己的经验做一系列的试验,以图尽快解决这个
问题。

但事与愿违,这种试错的方法虽然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效果比较明显,在一些比较难
一些的问题上却要往往花很长的开发时间,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

1、TRIZ理论先引导我们将遇到的具体问题有非常清楚的定义,问题定义得越清楚,则解决
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这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则需要将这个问题研究透彻后再着手解决;
2、利用因果分析和功能模型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其它突破问题瓶颈的其它路径,或
者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然后将这个问题抽象成一个一般化的问题;
3、对于这个一般化的问题,根据TRIZ的工具,如标准解,科学效应库,技术发展趋势等找
到一般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遇到类似的问题,一般可以有哪些种解决方法;
4、将这些一般化的解决方案引入到我们的具体项目中,转化成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TRIZ理论更注重问题的分析以及借用,从前人的解决方案中,从其它领域的类似的问题中去寻找答案。

所以通过TRIZ理论所得到的解决方案通常是被证实可用的,所以可靠性高,易操作,项目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小。

[实用参考]TRIZ中的因果分析.ppt

[实用参考]TRIZ中的因果分析.ppt
因果分析
主题
三轴分析法简介 因果分析 因果轴的实例演练
A Pera Glob创al新C方om法p研an究y会©22001100 IWINT,INC
三轴分析法的目的 工程师的困惑:问题是一团乱麻——如何解决?
找原因找方向找资源
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薄弱点” 分析解题资源,降低问题解决的成本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原因的规范化描述类型
1>缺乏 应该有(物体,以提供有用的功能),但是没有 规范描述:缺乏-物体
实例:几天前一个旧式小区中,没有安装防盗门窗 的住户都遭窃了
失窃的原因:缺乏-防盗门
2>存在 需要某个物体,以提供有用的功能,但同时它产生了有害 影响 规范描述:存在-物体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电线温度过高 电线燃烧 大楼火灾
Step3 原因的规范化图示
规范化原则:与功能描述一致 功能:V+O(+P),改变/保持物体的某个参数 问题:功能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此参数表现出偏离目标 值 原因:因果是相对的,某物体的某参数没有达到预计要求 ,直接导致结果的参数偏离目标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因果分析实例
大楼火灾 电线燃烧
电线升温
电流增加
短路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因果轴分析的步骤
Step1 原因轴分析 Step2 结果轴分析 Step3 因果轴的规范化图示 Step4 选择解题的入手点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Step1 原因轴分析
目的:了解事件的根本原因,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点
A Pera Glob创al新C方om法p研an究y会©22001100 IWINT,INC

TRIZ培训课件 - 5-1-因果分析(简)

TRIZ培训课件  - 5-1-因果分析(简)

•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 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 发现问题产生和发展链中的“薄弱点”
• 为解决问题寻找着手点
@山东建筑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山东建筑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SDJZU
4
SDJZU
SDJZU
因果轴分析的步骤
SDJZU
Step1 原因轴分析

• Step1 原因轴分析 • Step2 结果轴分析
原因
问题
结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Step3 因果轴的规范化图示 • Step4 选择解题的入手点
– 不断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构成原因链
– 分析原因之间的关系:因果?与?或?
– 目的:为了找到根本原因,确定解决问题的最 佳时间点
@山东建筑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山东建筑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因果24 因果25
因果13
@山东建筑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问题

气候变化过度
空调过多
电器用电量超过 电路承载范围
电路短路
• Step1 原因轴分析
检修费用太贵
灭火系统未 定期检修
无电线温度检 测报警装置
电线温度过高
物业维修费用 不足
传感器故障
火情检测失灵
电线燃烧
传感器已过 使用寿命
靠近电线有易 燃烧墙纸
@山东建筑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大楼火灾
• Step2 结果轴分析 • Step3 因果轴的规范化图示 • Step4 选择解题的入手点
@山东建筑大学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SDJZU
5
SDJZU
SDJZU

(2)因果分析-triZ

(2)因果分析-triZ
31
FMEA 之演进
Grumman Aircraft Company
1950 FMEA飛機主 操縱系統失效分析
1957 工程手冊中正式 列出FMEA程序
Boeing & Martin Marietta Aerospace Company
Nation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清洗剂)腐蚀外墙 大量的鸟粪 大量的鸟 大量的蜘蛛 大量的小虫子 充足的阳光 充足的阳光 透光的天窗
12
实例二、汽车无法启动
• • • •
为什么?:电池电量耗尽。(第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不能正常工作。(第二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皮带断裂。(第三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皮带远远超出了其使用寿命,从未
3、根据功能判别存在问题的参数
4、依次继续查找原因和结果,分析根本原因 –工具:根本原因分析模板
4
原因与结果之间的三种类别关系
结果
结果
结果
原因 A
原因 A
原因 B
原因 A
原因 B
(a)
(b)
(c)
5
因果树
不良结果
原因 A
原因 B
原因 C
原因 D
原因 E
原因 F
6
遵循规则
1、确保所描述的实体及实体间的逻辑关系,具有被其他人所理解和认同的明确 性; 2、确保实体存在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完整性——实体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从语法的角度考虑就是可以是 动宾短语或是带有形容词的名词短语; ●结构的合理性——实体不能含有多个概念,且实体中不能含有“if-then” 及其变形形式; ●有效性——所描述的实体是现实存在的或经过合理推断得出的。 3、确保因果逻辑关系的有效性(可以用“if-then”的形式来判断因果间是否存 在有效的逻辑关系) 4、原因不充分性 在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结果很少是由单一的原因导致,在大 部分情况下,是由多个相互依赖的因素导致或者由几个独立的原因导致。 原因不充分性是逻辑图中常出现的不足 5、附加原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也能产生同样的结果”?) 附加原因的提出并没有否定最初的原因,仅是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与最初 7 的原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TRIZ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TRIZ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室处置废金属钠装置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化学实验工社钠具有强还原性,处理不当会引起燃烧或爆炸,故剩余废钠处理则是一项既费事又危险的工作。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用TRIZ理论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安全又简单地解决了实验室废钠处置难题。

通过因果轴分析:钠具有强还原性,与水反应剧烈,并放出大量
的热。

产生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又加快反应速度。

高温下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氢气也和氧气反应,增加了危险性。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缓反应速度,防止系统温度升高过快,避免钠与空气接触。

对照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找到减少有害作用时间(21)、变害为利(22)、相变原理(36)、惰性介质原理(39),等方法解决问题。

如利用钠和水反应剧烈,并产生氢气是该方法不利因素,构思新的实验方法将其转变为有利条件,推动钠和水实现自动分离。

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二口瓶中,由于煤油的密度小而飘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钠块逐渐下沉到达油水界面处,其与水接触后会立即反应,产生的氢气迅速将钠块推回到煤油中。

煤油将钠与水隔离,使反应中止。

由于钠和水的接触时间很短,产生的热量较少,大部分热量被水吸收,钠在煤油人小中冷却,又再次下沉,重新与水反应。

此过程中反复进行,至钠逐渐消解。

该方法安全、可靠、成本很低且使用方便,解决了实验室废钠处置难题,获得辽宁省TRIZ大学生创新大赛特等奖,发表论文两篇。

TRIZ中的因果分析

TRIZ中的因果分析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其他常见的因果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鱼骨图 因果矩阵 FMEA …… 假设检验 DOE 故障树 ……
定量分析:
任何一种帮助我们了解问题如何发生、发展、蔓延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主题
三轴分析法简介 因果分析 常见的因果分析方法
原因的规范化描述类型
有用:物体提供了有用功能,但是其效果不令人满意
按照导致问题的功能参数特征,分为:过度、不足、不稳定、 不可控
4>过度 有用的功能,因其性能水平超过了上阈值而产生有害影响 规范描述:物体-参数-过度 实例:有一家安装了一个很漂亮的防盗门,几天后这家的防 盗门被盗走了 防盗门被盗的原因:防盗门-美观-过度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因果轴分析的注意点
如果因果关系不能确定,需要增加其他方法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鱼骨图、因果矩阵、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等 定量分析方法:假设检验、柏拉图、实验设计与分析等 如果同一个结果有多个原因,建议分析这些原因与造成的问题 现象之间、以及原因之间的关系
通常只有一个是原因,其他是导致结果出现的条件 与关系:几个条件或原因同时存在,才会导致结果 或关系:几个条件或原因只要有一个存在,就会导致结果 必要时可以补充每个原因发生的概率,以便区别处理
1>缺乏 应该有(物体,以提供有用的功能),但是没有 规范描述:缺乏-物体
实例:几天前一个旧式小区中,没有安装防盗门窗 的住户都遭窃了
失窃的原因:缺乏-防盗门 2>存在 需要某个物体,以提供有用的功能,但同时它产生了有害 影响 规范描述:存在-物体
实例:没有失窃的人家以前经常抱怨,在炎热的夏 季防盗门影响通风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TRIZ培训因果分析练习题

TRIZ培训因果分析练习题
pizza过长的时间下落的水滴平的盒盖盒盖上的水珠低温的盒盖盒盖附近高温的水汽盒盖附近高浓度的水汽pizza释放的水蒸汽密闭的盒子有限的空间不吸水的盒子过长的时间高温的pizzapizza变软的pizzapizza练习2燃烧的张三情景描述
练习1变软的PIZZA
情景描述:PIZZA店将烤熟的PIZZA送外卖过程中,容易变冷;为此,采用了密闭的盒子包装。在送达消费者手中时,却发现PIZZA已经变的湿软
因果树:
练习2燃烧的张三Βιβλιοθήκη 情景描述:练习3.拉毛的工件
情景描述:61厂在冷镦螺栓过程中发现模具加工至若干件后出现拉毛,且越来越严重,必须清理模具后才能重新正常生产
因果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果分析的结束条件: –当不能继续找到下一层的原因时 –当达到自然现象时 –当达到制度/法规/权利/成本等极限时
7
常见的五种因果分析方法
• 1、五问“为什么”(Why)分析
• 2、故障树分析FTA (Fault Tree Analysis), • 3、鱼骨图(也叫 Ishikawa 或因果图)分析 • 4、因果矩阵分析 • 5、失效分析FMEA(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最优” :在满足工况要求的前提下,在现有资源条件下 (知识、技术、时间、成本……) ,代价最小! “逻辑链及其形成机制”的来源: ●因果关系——原因-结果 ●时间或 操作的先后顺序 ●物理模型:公理、原理、公式、经验公式等
2
因果分析步骤
1、标记存在问题的组件-通过组件价值分析,找出理想 度指标最低的系统组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2、判断可能导致问题的功能
目的
--复杂系统的功能逻辑分析; --分析同时发生的非关键事件对顶事件的综合影响 --评价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 --确定潜在设计缺陷和危险; --评价采用的纠正措施; --简化系统故障查找。
15
故障树建立方法
• 结构 – 树形
– 事件符号
– 关系符号 • 建树方法
– 1.自顶向下按层分析直接原因
(清洗剂)腐蚀外墙 大量的鸟粪 大量的鸟 大量的蜘蛛 大量的小虫子 充足的阳光 充足的阳光 透光的天窗
11
实例二、汽车无法启动
• • • •
为什么?:电池电量耗尽。(第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不能正常工作。(第二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皮带断裂。(第三个为什么) 为什么?:交流发电机皮带远远超出了其使用寿命,从未
18
构建鱼骨图
鱼头 :最终所描述的问题 传统上的大鱼骨分以下五个主分支: 大鱼骨:问题发生的原因类别(主分支)
1)人员/People
2)设备/Machine 3)方法/Method
4)材料/Materials
5)环境/Environment 小鱼骨:发生问题的细部原因
按照主要的流程步骤由自己或由项目小组或和那些关心项目 流程的人员一起利用头脑风暴法对于每一个主分支问5 次 “为什么” (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找出潜在的 引起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切不要想当然地.)
8
1、五问“为什么”分析法
问题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9
实例一:纪念堂外墙的腐蚀问题
• 杰斐逊纪念堂(Jefferson Memorial)
10

破损的外墙
• 杰斐逊和林肯纪念堂的 外墙都由花岗岩制成, 但杰斐逊纪念堂脱落和 破损严重, 推倒重建, 这要花纳税人一大笔 钱…… • 找出最优的突破点
13
2、 故障树分析法
• 故障树分析技术(Fault Tree Analysis),美国贝 尔实验室于1962年开发出来 • 采用逻辑方法,形象地进行分析工作 • 特点:直观、清晰、逻辑性强 • 可用于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
14
建立故障树原理与目的
原理 通过对可能造成产品故障的硬件、软件、环境、人为因素进行 分析,从而确定产品的故障原因来自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 和(或)发生概率。
– 2.列出每个事件:故障内容及发生条件 – 3.分析事件之间的关系,用与或门表示 – 4.按照事件结构和发生概率,确定导致故障发生的重 要事件,按照轻重缓急采取对策
16
故障树常用符号
17
3 、鱼骨图分析法
• 非定量的分析工具 • 对一个问题,分类别地列出所有影响因素,分别 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引起问题 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因果分析?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 从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层层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直至分析到最后 不可分解为止。 • 因果分析可以向两个方向:向着求因的方向——由现在分析过去 ;也 可以向着求果的:由现在分析未来
1
因果分析的目的

梳理问题中隐含的逻辑链及其形成机制,找出问 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梳理出的逻辑链条及其形成机制中找出解决问 题的所有可能的“突破点” 从所有可能的突破点中找出”最优“的突破点;
3、根据功能判别存在问题的参数
4、依次继续查找原因和结果,分析根本原因 –工具:根本原因分析模板
3
原因与结果之间的三种类别关系
结果
结果
结果
原因 A
原因 A
原因 B
原因 A
原因 B
(a)
(b)
(c)
4
因果树
不良结果
原因 A
原因 B
原因 C
原因 D
原因 E
原因 F
5
遵循规则
1、确保所描述的实体及实体间的逻辑关系,具有被其他人所理解和认同的明确 性; 2、确保实体存在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完整性——实体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从语法的角度考虑就是可以是 动宾短语或是带有形容词的名词短语; ●结构的合理性——实体不能含有多个概念,且实体中不能含有“if-then” 及其变形形式; ●有效性——所描述的实体是现实存在的或经过合理推断得出的。 3、确保因果逻辑关系的有效性(可以用“if-then”的形式来判断因果间是否存 在有效的逻辑关系) 4、原因不充分性 在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结果很少是由单一的原因导致,在大 部分情况下,是由多个相互依赖的因素导致或者由几个独立的原因导致。 原因不充分性是逻辑图中常出现的不足 5、附加原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也能产生同样的结果”?) 附加原因的提出并没有否定最初的原因,仅是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与最初 6 的原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更换过。(第四个为什么) • 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计划对汽车进 行过保养和维护。(第五个为什么,根本原因) • 保养和维护。(第五个为什么,根本原因)
12
实例三:机器停停止运转
• • • • • • • • • • • • 一个生产线的机器经常停转,修过多次仍不见好转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磨损了呢?”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最终的解决办法: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