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系统体系(总)..

合集下载

计量管理体系文件

计量管理体系文件

二、监视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 监视测量设备编号原则 • 1、监视测量设备编号原则:例如:ADZ-GZ01,表示属于A类监视测 量设备,DZ表示为电子秤,GZ表示使用部门为灌装装车间,01为顺 序号。 • 2、 公司实行监视测量设备分类管理,分为A、B、C三类。 • 其中A类器具为生产现场用于计量灌装的各类灌装机、电子秤、实验 室用于产品检测的天平、精密PH计、分光光度计、校准用砝码、压 力表; • B类器具合成配料生产用的电子秤(台秤)、实验室的各类温度控制 器、温度计、酒精计、黏度计、白度计、去污机、高阻仪、电导率仪 、热电阻、数显调节仪等; • C类器具为一般试验用玻璃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红外光 谱仪、质谱仪及其他。
2、分类:
计量分为:科学计量、工业计量和法制计量。
3、内容(6个方面):
计量单位与单位制; 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标 准与工作计量器具; 量值传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 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 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计量管理—计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计 量 工 作 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
一、什么是计量
1、概念:
狭义理解: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广义理解:为保证测量统一、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所进行 的全部活动。(如计量监督管理、计量技术管理等.) 应该说:计量的本质就是测量,但它不是普通的测量,它 作为一种科学,要实现3个根本目的,即保证测量单位的 统一,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和相互之间的可比性,实现 测量数据的全球互认。这也恰恰是计量的本质特征。
一、计量管理机构及人员职责
• 4.5质量管理部计量员应每月对各部门兼职计量员工作进行检查,对 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各兼职计量员沟通解决。 • 4.6根据计量工作需要,质量管理部计量员应组织相应的兼职计量员 会议,用于宣贯国家新的计量法规、公司计量管理程序文件,规避实 际计量生产存在的共性问题,保证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完善 ,各部门兼职计量员应积极参加。 • 4.7兼职计量员按照公司规定:每人每月享受50元的岗位津贴。 • 4.8兼职计量员岗位津贴每月以工资形式发放。 • 4.9兼职计量员每月考勤考核时,应同时填写《兼职计量员岗位津贴 考核表》,经过质量管理部计量员进行考核签字后,交人力资源管理 部执行。 • 4.10兼职计量员在连续3个月日常计量工作均存在问题或在公司各项 现场审核中出现问题者,质量管理部计量员有权进行更换; • 4.11兼职计量员因工作调动或离职等原因需要变更时,应填写《兼职 计量员变更申请表》,经部门领导审批后交质量管理部批准。质量管 理部应及时将人员变更情况告知人力资源管理部。

(完整版)计量管理制度

(完整版)计量管理制度

引言概述:计量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一套科学、规范的计量管理方法和措施体系。

该制度涵盖了计量设备的选购与验证、计量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计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方面,旨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计量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阐释,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正文内容:一、计量设备的选购与验证1.制定合理的计量设备选购标准2.合理选择的计量设备供应商3.严格的计量设备验收程序4.有效的计量设备验证方法5.定期的计量设备校验与维护二、计量技术的应用与推广1.建立完善的计量技术应用指南2.加强对员工的计量技术培训3.推广新型的计量技术设备4.提高计量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5.加强与计量技术研究机构的合作三、计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1.建立完善的计量数据收集流程2.规范计量数据的采集方法3.建立有效的计量数据管理系统4.分析计量数据的趋势和规律5.利用计量数据优化生产经营决策四、计量风险的评估与控制1.制定计量风险评估指南2.分析计量风险的发生原因3.制定计量风险控制方案4.制定计量风险应急预案5.评估计量风险控制效果五、计量管理的持续改进1.建立健全的计量管理评估机制2.制定计量管理改进计划3.加强计量管理经验交流4.优化计量管理流程5.定期进行计量管理的内部审计总结:计量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度。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计量管理制度,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在建立计量管理制度时,必须注重计量设备的选购与验证、计量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计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计量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以及计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企业计量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计量信息管理系统

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计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适于一般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计量管理系统对全厂所有测量设备的现状进行统一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管辖的所有测量设备的检定状态,包括检定日期、检定周期、检定结果、是否到期等信息。

系统可动态刷新测量设备的检定状态,产生计量管理所需的各种报表,打印各种分类的器具清册,产生周检计划表、送检通知单、形成周检工作月报表和周检工作年报表等,系统的主要模块有: 检定台账、库存台账、年检定计划、月检定计划、历史检定记录、漏检提醒、内部检定记录、外检定记录、强检与非强检台账、停用器具台账、降级器具台账、报废器具台账、封存器具台账、闲置器具台账、不合格器台账、计量检测人员档案、器具编号台账、巡检记录表、计量器具安装调试、计量器具保养记录表、计量器具故障记录登记表、计量器具检修记录表、计量器具操作规程、计量器具更新改造记录、计量器具技术资料、计量知识、各部门计量台账汇总、检定类别A、B、C级汇总、计量器具类别压力、温度、质量等汇总、维修费用表、检定费用表等表格界面根据当前选定节点指定的连接数据源,以表格的形式显示信息内容,如果信息节点同时包含主表和从表,则表格界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显示主表和从表,如果有多个从表,则从表部分以多页控件的方式显示多个从表,可以通过单击相应的按钮选择查看相应的从表。

表格界面除了有表格显示数据外,还有配套的记录导航按钮,通过导航按钮可以控制记录的移动。

【记录导航条】通过记录导航条可以对记录进行移动、插入、删除、修改、保存、取消修改等操作。

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对表格内的数据进行追加和维护,除非设置了只读。

控件按钮名 称 功能第一条记录移动记录指针到第一条记录上一条记录移动记录指针到上一条记录下一条记录移动记录指针到下一条记录最后一条记录移动记录指针到最后一条记录插入记录按钮在当前记录前面加入一条新记录删除记录按钮删除当前记录编辑记录按钮使当前记录处于编辑状态保存记录按钮保存当前记录的修改撤销修改按钮撤销对当前记录的修改(表 格 界 面)很多情况下希望一步得到多个条件复合在一起的查询,这种情况下使用复合查询,单击主窗口工具栏上的“复合筛,进入复合筛选窗口。

计量管理软件系统发展概况

计量管理软件系统发展概况

机技术水平 自己开发 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 进行 简
单的管理和计算工作 。由于计算机设备本身 限制 , 编 所 制的程序功能也 比较单一 , 操作界面也 以字符界面为主,
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能称其为一套软件系统 。 随着上世纪 9 O年代 中期 P C机 的迅猛发展 , 操作系
统 D S WID WS O 和 N O 的出现 , 网络技术 的应用。计量管 理软件也随之真正 出现在世人面前。当时一些发达地 区 计量院所 , 根据 自己的工作需要 , 开始组织编写 了一些计
用程序。计量工作者根据 自己的工作需要以及 自身计算
从 20 00年到现在 , 计量管理系统 的发展应用逐步提
高 。大部分计量院所都根据 自身发展需要 , 成了 自身 形 的计量管理软件体系。各个单位 的局域 网的建成使用 , 工作中数据 , 信息的共享使得 网络 化是 此时的管理软件
开发的共同特点 。围绕着数据 库 的 C S结构管 理软件 / 成为 目前多数单位管理软件的主要模式 。随着 网络技术 的日益发展 , 软件开发 的结构也逐渐发 生变化 。由原来 的 C S又称 Ci t evr 客户/ / l n Sr 或 e/ e 服务器 模式 , 开始 向 B S Bo e Sr r / 是 r r e e 结构发展 。 w/ v C 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 P / C的处理能力 , 很 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
维普资讯
孙 等计 管 软 系 发 概 淳 :量 理 件 统 展 况

计量管理软 件 系统发展概况
A S re C vl met uv o MS SDee p n yf o

淳 戴 洪宇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发布时间:2021-06-15T15:58:50.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杨志刚[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计量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喀什地区计量检定所新疆喀什市 844000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计量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简称“TJMMIS”)是为了更好服务于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使用计量器具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规范计量行政管理、执法检查、检定校准等行为,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维护公众知情权,提高量传溯源覆盖度和有效性,促进计量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整体推进法制计量、科学计量、诚信计量、民生计量、工业(产业)计量,在大数据时代下采用、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向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数据,向企事业单位推送计量器具管理和服务,向公众提供计量器具检测、查询服务。

系统涵盖计量信息管理子系统、计量检定业务子系统、计量政府监管子系统和计量企业服务子系统。

关键词:业务管理;计量监管;信息服务引言为了进一步落实《加快计量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构建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计量系统”)。

计量系统建设依托信息化管理方式,使用对象包括行政监管人员、技术机构、企事业单位。

1我国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计量管理的手段未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现代计量管理总体质量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的计量管理长期以来一直由行政主管部门主导,采用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模式,更多的是以行政化手段进行强制管理,没有把计量管理工作当作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实施控制,即便是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缺乏创新的服务方式、缺乏有机互补,没有形成互相促进计量管理发展的良性机制。

计量质量体系管理的特点及作用

计量质量体系管理的特点及作用

计量质量体系管理的特点及作用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效率。

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来保证产品质量。

因此,计量质量体系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

本文重点研究计量质量体系管理的特点及作用,旨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增强竞争力。

关键词:计量质量体系;管理;特点;作用计量质量体系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与管理,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标准并达到客户的要求。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实现更高的质量水平和更好的效益。

1计量质量体系管理的特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计量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目标是通过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测量和控制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的要求。

同时,它还旨在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降低成本并增加利润。

因此,计量质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计量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

它是指将整个制造过程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一个独立的团队负责。

这些团队之间相互协作,以保证最终的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这种系统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误差和缺陷,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计量质量管理注重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的应用。

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过程中的数据以及成品的检验结果等等,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

这有助于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策略,并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1]。

第三,计量质量管理强调标准化和规范化。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生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并将其标准化和规范化。

这样才能够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按时完成工作,而且每个人都能遵循相同的操作规程。

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手段加强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

最后,计量质量管理注重客户满意度。

完善计量管理体系

完善计量管理体系

完善计量管理体系
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定详细的计量管理制度和
流程,包括计量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
确保计量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配备合格的计量人员:计量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因此需要配备合格的计量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
计量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建立完善的计量器具台账和档案:对所有计量器具建立台账和
档案,记录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型号、量程、精度等级、
生产厂家等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

4.定期进行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防止因计
量器具误差导致的不准确测量结果。

5.加强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规范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避
免因不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导致计量器具的损坏或误差增大,同
时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

6.建立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对所有计量数据进行记录和管理,建
立计量数据管理系统,方便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处理,同时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定期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定期对计量管理体系进行内审和管
理评审,及时发现和改进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持续优
化和完善管理体系。

总之,完善计量管理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器具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只有全面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计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管理系统一、前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竞争日益激烈,在生产和管理方面要求不断提高。

如何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时代大趋势。

因此,实现企业计量管理的现代化,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二、计量管理系统的定义计量管理系统是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进行测量、计算、分析、监测、控制、评估和决策的一种管理体系。

三、计量管理系统的内容1、质量管理方面:产品的质量测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

2、安全管理方面:各种危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包括生产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3、成本管理方面:用成本测算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等进行定量计量和管理,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4、绩效管理方面:度量企业的经营绩效、生产工艺、人力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为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策略做出决策。

四、计量管理系统的优点1、精确度高:通过测量和计算来准确达到实际目的;2、实时性好:能够快速监测和控制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3、全面性强:可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多方面情况;4、决策层面: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分析结果;5、绩效管理:能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优秀的绩效管理作用;五、计量管理系统的实施1、制定计量管理体系;2、建立和建设计量系统;3、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计量工具和仪器设备;4、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

六、计量管理系统的应用实例1、公司生产部门使用计量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2、超市采用计量管理系统,实现货架管理和库存管理;3、银行采用计量管理系统,实现客户信用分析和贷款管理;4、政府部门采用计量管理系统,实现公共服务的监督和管理。

七、计量管理系统的展望计量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计量检测机构智能化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检测机构智能化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检测机构智能化计量管理系统摘要:文章介绍了如何运用物联网技术,将计量技术检测机构的各个部门无缝连接起来,根据不同的管理要素和管理特点进行模块化管理,并且根据体系管理要素进行增减,实现检测机构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业务运行、数据统计、日常运行和办公管理的智能化。

关键词:RFID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一、建立智能化计量管理系统的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计量检测机构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工记录,面对计量检测行业被检设备型号繁杂、数量庞大,手工记录方式不但效率很低,而且容易出错。

而部分计量检测机构(如国家计量院等)均采用一维条形码标签进行计量器具管理,这样做确实比手工查询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一些重复操作。

但是一维条形码只能单个识别且信息容量低,数据信息无法更改,并且在污染或损坏之后就不能正常读取。

而且一维码需要专用的扫描识别设备进行识别,不支持无线识别,在业务流转中不可能为专业检测室都配备一维码扫描器,因此使用一维码对计量器具进行立体管理仍然存在较大难度。

运用物联网技术将业务运行、资产管理、日常运行管理有效衔接起来,实现体系的高效运行,全面提升工作质量,结合智能手机快捷、便利的特点提升数据统计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升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服务水平以及市场竞争能力。

二、智能化计量管理系统实现的目标2.1计量器具流转实现无纸化(1)业务工作人员为每台送检仪器贴RFID芯片,并引导客户下载手机业务客户端。

业务工作人员用手机射频识别器扫描所送仪器芯片,并为芯片录入仪器信息生成委托单。

经双方确认无误后业务大厅工作人员将电子委托单打印一份,客户以手机客户端中的电子委托单和打印出的委托单作为凭证。

并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所送仪器的检测状态,当仪器检测完成时会提醒客户。

客户凭手机客户端中的电子凭证取仪器证书,缴费并领取证书;(2)为业务大厅工作人员和检测室工作人员都配备实名制的射频识别手机端。

业务大厅接收时生成的委托单即作为流转单并将仪器送到检测室,检测室人员用实名制的手机端射频识别器扫描仪器芯片,程序自动为目前接收的某客户的仪器画勾,并经双方确认无误后,检测室完成接收。

计量检测综合管理系统与详细设计

计量检测综合管理系统与详细设计
计 量 检 测 综 合 管 理 系统 与 详 细 设计
杜镇 海
摘 要 :针 对 计 量检 测 系统 架 构 总体 的设 计 部 分 ,我 们 要 依 据 系统 动 能 分 析 的 需 求 ,设 计 出 系 统 功 能 的 主体 结 构 ,并 且 要 对 系统 的 构 架进行设计 ,分析使用模式 ,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最终确 定整体 的构 架,本文通过对计量检测 综合 管理 系统进行 设计 ,确保计 量检 测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 键 词 :计 量 检 测 ;综 合 管 理 ; 系统 ; 设 计

汁量检 测 与校 准模 块 要 严 格 安 排 好 并 严 格 遵 守 流 程 ,要 已 完 全 任 务 确认 一 j 二 门 检 测 任 务 器 记 、严 格 的计 量 检 测 与 校 准 管 理 、强 检 证 书 查 询 、所有证 书变更 、所有证 书查询 、计送审核 、代检送 、上 门检测与校 准 、检 测 与 校 准 打 印 、所 有 证 书 删 除 、证 书变 更 、证 书 状 态 查 询 、 已取 样 证 书查 询 、上 门 证 书 状 态 查询 、代送 检 证 状 态 查 询 。 统计 模块 :计 量器 检 验 明细 表 、计 量 器 具检 验 汇 总 表 、科 室 检 验 汇 总 表 、受检单位计量器具检验明细表、超周期完成任务情况表 ,报告证书完成 情况汇总表 、报告证书完成情况明细表、不合格计量器具明细表。 仪器设备模块 :仪器设备 、溯源计 划 、使用记 录 、周检计划 、校准 器 具 台账 、检 定 器 具 台 账 。 检 验 模 块 :检 验 管 理 、报 告 填 写 、报 告 证 书 审 核 、检 验 类 别 设 置 、 到期 应 检 计 量 器 具 查 询 、报 告 证 书 复合 。 基础数据维护模块 :计量器具管理 、客户管理 、收费管理 、发 票管 理 、到账管理 、支票管理 、收费统计 、基础数 据维护 、产品管理 、标准 规程管理 、计量标准管 理 、检定 周期 管 理 、产 品类别 管 理 、检 查 员管 理 、模板库管理 、财务管理 。 3 、数 据 库 结 构 设 计 分 为 具 体 设 计 、 数 据 库 的 访 问 、数 据 库 袭 的 设 计三方面 。数据库设计 的基础是系统的类关系图 ,核心类一般 是需 要持 久化储存 的类 ,将逻辑模型转化成物理模型 ,完成数据库建模 。我们在 建模 过 程 中 主 要 采用 的是 映射 法 ,就 是 将 对 象 有 针 对 的 对 应 相 应 的 数 据 后存 人 数据 库 中 。 数据库的访问 :在 S Ot S e r v e的数据库 中,我们应 用 A D ON E T,它 为数据库提供了相互 利用 的平 台。它作为面 向对象数据库 ,专门用于数 据 的 交 换 ,数 据 源 可 以 运用 各种 形 式 如 :E x c e l 表 格 、文 本 文 件 、 Wo r d、 数据库 、X ML等标记语言类 文件 。运 用 A D N OE T可以将数 据源进 行交 换 方 便 运 用 于不 同 类 库 的 需 要 。 4、系统可靠性设计:系统的安全机 制设 置主要 以两个 安全技 术 来 保 证 :身 份 的 认 证 、通 讯 的 加 密 解 密两 个 最 关 键 的地 方 。 身份的认证 :账户安全的第 一道防线 ,由用 户 自己编写的用户 名和 密 码 组 成 ,符 合 用 户 名 和 密 码 的 人 员具 有 相应 的权 限 。 计 量 检 测 我 建 议 采用 V e mu m密码方法 ,该 密钥文件一 般情况下 不可随意存 放 ,并 且不 能被外部服务器访问 ,保证了文件的安全性。 网络传输加密 的方法针对于工作站和服务器之间要保证有一对 相应 的密钥加密过程 。采用 私钥 加密 体制 D E S 和公 开 密钥 R S A两 种加 密 , 做 到特别数据保 险的效果 。 其他安全措旌 :凡进入计量检测信息的用户 ,必须通过合法 的用户 名称 和密码 ,针对不 同的用户 系统会 自动分发权限 ,防止恶 意登录系统 要 随机有验证码 ,系统要 建立完善 的数据 库备 份 防止受 到 冲击文从 四个 方面进行设计 :计 量检 测综合管理系统 总体设计分 析 、计量检 测综合 管理系统详 细设计 分析 、 汁量检测综合管 理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计量检测综合 管理 系统 系统可 靠 性设 计 。 1 、计 量 检 测 综 合 管 理 系统 总体 设 计 分 析 ,我 们 从 两 个 方 面 来 谈 : 首先系统功 能组织设计分 析 ,其次系 统功能 组织架 构设 计 。对 于 系统 功 能 组 织 设 计 分 析 ,通 常 计 量 部 门有 如 下 的 设 置 :科 研 开 发 部 门 、计 划组织部 门 、检验专业科 室 、质量管理 部 门。所长 要按 照党 的政策 路 线方针 ,依 据 《 计量法》 等相关 规定 ,制定 本年 度 的计 划实施 方 案 , 并且作为机 构第一责任人起 到监督 、管理 、执行 的作用 。技术 负 责人 要 把 我 技 术 工 作 和 专 业 检 测 T 作 , 预 测 技 术 的 发 展 方 向 ,批 准 试 验 方 案 ,监 督 管 理 各 项 实 验 。 业 务 部 门要 安 排 好 业 务 联 系 , 定 时 接 受 一 起 的检查 ,对 于各项手续 的办理要严格 把关 。检定 人员要 认真 负责 的执 行技术法规 ,遵守从 业人员的守 则 ,确保准 确 的结果 ,做好 仪器 日常 的维 护 和保 养 。 系 统 功 能 的 组 织 构 架设 计 由 三方 面组 成 :分 布 式 技 术 概 论 、三 层 数 据库结构 、运用 N E T构建 三层 系统。分布式 对象 技术是 随着 网络 的兴 起而发展的技术 ,分布式具有较大的优势 ,属于散布 的范围更大 。在 分 布式 网络 中,主机站是重中之重 ,大量的数据都 实在本地 工作站种处 理 完成 的。这样就可 以大量的节约人力 、节约成本 ,使每台计算机都 成为 个独立 的丁作系统 ,方便数据的接收 、分析和共 享。并且任何时段 任 何 需 要 的人 都 能及 时 的获 得 相 应 的 数 据 结 果 ,提 高 了 丁 作 的效 率 。 我 们 通过浏览器 中的 WE B连接到数据库服 务 ,将客户 端中我们 所需要 的应 用服 务程 序 提 取 出来 。 三层 数 据 库 结 构 实 在 相 对 的 基 础 上 多 加 了 一 个 所 谓 的 中 间层 , 专 门 用来 处 理一 些 数 据 的逻 辑 访 问 、合 法 性 检 验 等 相 关 规 则 。客 户 可 以 直 接 访 问中间层 而不需要 直接访 问数据库 。三层结构使分1 更加 明确 ,系统 站更加清晰 ,后期 升级也非 常的方便不用担心某些重要数据 的丢失。三 层结 构分为表 现层 、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 。我们只需要数 据连接代 码 就 可 以 改 变 用 户 的 控件 。 运用 N E T构建三层结构就 是利用 我们最 常用 的办公软 件微软 实现 X ML,WE B S e r v i e s ,S O A和敏捷性 的技术 。将 N E T F r a m e w o r k类库作为 NE T的应用 的核心部分 ,在 NE T上 装配组 建是 一件非 常方便 的事 。用 户可以选择性的安装 自己所需要 的控件 ,并且方便 的在后 台进行编码转 变 ,用户通过组织库 与逻辑库 的操 作 ,将 能很快 的搭 建起 三层体 系 构

计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计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计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计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日益庞杂,如何有效管理和监控企业资产、财务数据等信息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计量管理系统作为一种全面管理企业信息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计量管理系统的种种问题,如数据不准确、信息更新不及时等。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管理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企业要对其各项资产和信息数据进行规范采集和录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为此,可以引入实时监控设备或软件,以保证数据的及时采集和传输。

另外,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数据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以便管理者随时获取所需信息。

其次,加强对计量管理系统的监控和维护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监控和维护团队,定期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引入自动化监控系统,以便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况,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故障。

最后,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员工是计量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其操作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因此,企业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提高员工对系统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综上所述,要解决计量管理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管理体系,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科学高效地管理企业信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说明书

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说明书

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说明书为推进计量检测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满足对各计量检测技术机构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特建设“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目的是使计量检测工作在全系统、全寿命监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建立“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是设备信息化保障的基本要求。

设备种类多,技术含量高,对计量检测校准的实时性、精确性要求更高,因此设备的计量检测校准也必须跟上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只有积极推进计量检测信息化发展,才能充分利用计量检测技术能力,有效解决计量检测信息体系不完善、力量不足、手段滞后的问题,使得计量检测有效地掌握。

2)建立“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是计量检测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基础条件。

计量检测技术机构多,分布范围广,保障任务复杂,如何有效的管理,通过管理的精细化,实现计量检测保障力量和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配置,是计量检测保障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计量检测管理的信息手段建设,是解决该问题的有力抓手。

3)建立“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要求。

高新技术设备的研发需要发展新的测量技术手段,提供科学的计量检测测试方法,实行严格的测量质量控制。

信息化建设是规范计量检测技术机构工作流程、提高计量检测保障效率、形成整体技术合力的有效手段,所以提升计量检测校准的信息化水平,也是提高设备所必须坚持的方向。

4)建立“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是计量检测技术机构高效有序开展工作的需求。

通过“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到各计量检测站人员配置、标准考核、认可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将管理单位有关通知通告、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计量检测资料进行及时网上发布,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计量检测技术机构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和条件。

因此,建立“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对计量检测保障能力提高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概述通过建立“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使得管理机关与计量检测技术机构之间、计量检测技术机构之间信息快速、有效地转递、各项工作规范一致,信息资源有效共享,实现计量检测工作管理的信息化。

综合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效果

综合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效果
等 技 术 。 整 个 系 统 运 行 在 Widw 平 台 上 , 用 服 务 器 为 no s 应
了数据 的异 地备 份和有 效交 换 ,并 采 用 数据 加 密 和异 常
ht :www hn jc m n t l p/ c ial o c
维普资讯
量 业 务 系 统 。通 过 数 据 交 换 中 间层 程 序 可 以 将 不 同 地 方 的
用 先 进 的加密 算 法 , 照角 色进 行 唯一 安 全码 验证 。 按 结合
多 级 权 限 管 理 使 每个 用 户 只 能 接 触 到 允 许 的 数 据 。
内部 系统侧 重 业 务处 理 .前 台 网站 系统 侧 重客 户服 务 。该 系 统 是 典 型 的B S 式 的 三 层 结 构 ,采 用 AS + /形 P C M+ O 技术 设计 开 发 . 现层 和业 务 层分 开 。在设 计 中利 表 用D L L 动态 链 接库 对 业 务逻 辑 进 行 封装 .有 效 提 高 了 系
一 务 统一据 文 -. 业 系 数 库~件,, 系. — . . . 统~ 。
. ..... .... ....,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图 2 I R 块 示 意 图 V 模
( ) 量业 务 网上 办公 系统 2计 计量业 务 网上办 公系统 具备检定 业 务处理 、 远程检 定
内部 网整 合在一 起 , 得数 据在 各 个系 统 中透 明传输 。 使 在设 计方 法 上 ,在 内部 网络 和公 众 网络 上 都设 有 数
据 服 务 器 ( B evr , 用 数 据 中间 层 的 处 理 , 现 D MSS re )利 实

《计量管理系统》课件

《计量管理系统》课件

分析计量管理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常见 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计量管理系统的应用案例
某公司计量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
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了解某公司如何成功应用计量管理系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其他知名企业的计量管理系统案例分享
探索其他知名企业的计量管理系统案例,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五、总结
计量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同时也要进行 自我评估,并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计量管理系统》PPT课件
欢迎来到《计量管理系统》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计量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构建与维护、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简介
计量管理系统是什么?它的作用及意义是什么?计量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有 哪些?本节将解答这些问题。Biblioteka 二、计量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与要求,各种元素和分类,指标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深入探讨这些基本原理。
三、计量管理系统的构建与维护
1
计量管理系统的构建流程
了解计量管理系统的构建流程和步骤,
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
打造一个高效可靠的计量管理系统。
在计量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
考虑哪些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3
计量管理系统的维护方法与步

如何维护计量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4
学习一些维护策略和实践。

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制度.

标题: 计量管理制度摘要:计量管理制度是一种针对企业内部计量活动的管理体系,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计量工作,以提高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本文将介绍计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以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引言计量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量工作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适当的计量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计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规范化计量过程和流程,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测量误差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的影响。

2. 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过统一的计量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的质量在不同批次和生产环境下保持一致,提高产品竞争力。

3. 确保法律合规性:计量管理制度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计量过程符合法律规定,避免法律风险。

4. 支持持续改进:通过制定计量目标和评估指标,可以发现计量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计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计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计量管理的责任和职权,建立计量管理部门和相关岗位。

2. 计量工作流程:制定计量工作的组织流程和操作规程,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采购和验收,计量环境和条件的控制等。

3. 计量设备管理:建立计量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等信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 计量标准与方法:确定适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计量方法和程序,确保计量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5. 计量人员培训:培训计量工作人员,提升他们的计量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计量要求。

6. 计量数据管理:建立计量数据的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便于数据分析和利用。

四、计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计量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明确计量管理的任务和职责。

计量体系知识题库

计量体系知识题库

计量体系知识题库1、完整的国家计量管理体系应由哪些部分组成?答:完整的国家计量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国家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国家计量行政管理体系;国家计量基准和拥有各级计量标准的技术机构所构成的量值溯源体系。

2、请阐述我国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答:我国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即:由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布的规章。

3、我国《计量法》是哪一年颁布和实施的?答:我国《计量法》是1985年9月6日颁布,198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4、我国现行的政府计量行政管理体制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何不同?答: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1999]8号文件精神,我国政府计量行政管理体制衽省以下垂直领导体制,县级计量行政部门作为地(市)计量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

5、通常人们把计量工作根据其应用和管理的特点,划分为科学计量、工业计量和法制计量,您能阐述科学计量的作用吗?答:科学计量是计量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它为工业计量提供科学和技术手段,为法制计量提供技术保障。

6、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确定法制计量范围为“存在利益冲突和测量结果需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它与我国计量法中规定的“强制检定”领域是一致的,请阐述该领域的主要方面。

答:目前,该领域主要包括“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和医疗卫生”等四个方面。

7、我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为什么要把建立完整的国家计量体系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答:主要是因为,国家计量体系是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是国家工业经济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是参与构建全球计量体系提升测量信任度的条件。

答:建立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作为规范社会计量活动的依据;建立国家计量基准体系作为全社会测量领域统一溯源的基础;建立行政监督执法机构及必要的技术机构以保证法律的实施。

计量检定管理系统简介

计量检定管理系统简介

01
根据设备的检定周期和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检定计划。
实施检定
02
按照检定计划对设备进行检定,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准确性符合
要求。
检定结果记录
03
详细记录检定结果,包括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存在的问题等

人员管理功能
人员信息登记
记录计量检定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 等信息。
人员培训与考核
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工作能力。
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减少了人 为误差和漏检率,提高了计量检定工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计量检定管理系统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 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定管理系统,能够提升企 业的形象和竞争力,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 份额。
系统的发展历程
人员权限管理
根据人员岗位和工作职责,设置不同的权限,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报告生成功能
报告模板管理
制定各类报告的模板,包括设备检定报告、 人员考核报告等。
报告生成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自动或手动生成各类报 告,提高工作效率。
报告打印与存档
将生成的报告进行打印并存档,方便后续的 查询和使用。
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
CHAPTER 05
计量检定管理系统的未来发 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自动化检定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 术,实现计量设备的自动识别、 自动检定和智能故障诊断,提高 检定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决策支持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 检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为决策者提供智能化支持,优化 资源配置和检定计划。

论计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论计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 一

7 —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技 论坛 II I
论计量 管理体系的构建
张 伟
( 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黑龙 江 伊春 13 0 ) 500
摘 要: 计量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技术、 质量和 经济工作 的基础; 管理直接或 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 计量 量和经济效益的提 高。 关键词: 计量 管J 构建; E; 计量管理体 系 随着 我 国经 济体制 改革 的逐 步深化 和世 企业 中的计量数据 由于人 、 测量设备、 环境 为保证计量器具 的使用周期 , 使用单位 各 并 界经济贸易竞争 日趋激烈, O质量体系认证 在 条件 、 [ S 原理方法 、 测量对象和测量标准方面的影 必须对计量 器具 配备专人维护保养 , 严格按 企业中对提高产品质量、 约能源 、 节 降低消耗等 响, 都会使计量数据失准。 企业应根据 自身特点, 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发现计量 器具失准, 立刻联 计量法》 的要求 , 产品质量监控, 针对 能源 系有关 部门进行校验,以提高计量器具精 确度 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量管理是一项 依据《 细致而复杂 的工作, 是企业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 消耗计量 , 监测 , 环境 安全保 护检测, 营管理检 和使用 寿命 , 经 减少 由于计量器具失准所带来 的 分, 是技术、 质量和经济工作 的基础; 计量管理 直 测等方面, 制定计量法规、 法纪, 使计量 工作制度 系统误差, 从而提高计 量器具的完好 率。 程 规范化, 计量人员不 受到工 作 保证 1 . 合理选择精度等级, .5 3 减少误差 接或 间接影 响企业 产 品质量 和经济效 益的 提 化 、 序化 、 性质 的压力或诱惑, 出具不合格数 据, 也不会 因 根据企业 的计量特点,从实际 出发合 理选 高。 用计量器具的精度等级 。各单位配备 和更换 计 1 量管理体 系的构建 计 人员的变动而影响工作 。 1 . 加强计量数据 的确认工作 .3 2 量器具 时首先将计划报技术监督部 门,由技 术 11健全机构 规范制度 . 1 .计量 管理机构的设置 .1 1 企业 的技术监督部 门, 通过 日常对测量设 监督部 门核定 选型, 合理选购, 器仪表部 门 由仪 企业应 设立专 门 的技 术监督 部门作为计 备 、 量人员、测量条件和管理制度 的全面监 负责调试正常后交基层单位使用。各有关单 位 计 保证计量数据原始取得程序化、 规范化 。并 严把计量器具精度等级关, 从而杜绝使用不 合 量管理监督部 门,由主管技术 的负责人直接领 督, 导 。凡有关计量 工作的重大问题经主管领导决 针对计量单位特点, 主要 的操作规程、 将 检测流 格计量器具 现象。 策后由技 术监督部门执行 。技术监督部门配备 程图、 质量保证体系图, 订成框上墙, 每个计量 使 1 完善计量管理体系 . 4 定数量 的专职计量管理人员, 负责宣传贯彻 人员做到标准操作 、 安全测试, 现对计量人员 的 通过化验计量认证, 产品质量 。 保证 执行国家有关计量工作 的法律 、法规及方针政 标准化管理. 而确认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从 《 计量法》 规定, 向社会 出具公正 数据 的 凡 策, 制定相应 的实施办法。 负责 负责编制计量工 1. .4做好计量数据的监督工作 2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必须经过省 级以上人 民政 作发展规划,组织重大计量科研项 目计划 的讨 将 生产过程 中产生 的计量数 据录入企业 的 府计量认证机构认证。化验计量认证是考核化 数据文件库, 通过数据库来处理 不同类型的资 验 室测 试能力 和可靠性 , 明其 为社 会提供公 证 论 与实施 。负责计量考核 、 换证工作 。 11 .. 2计量技术机构的设置 料 报表 。 如数据反映生产过程不在正常状态, 正准确 数据 的资格。企业的产 品向社会公开销 即 设立专 门的计量技术机构, 受计量管理机 可 根据 图表分析计量管理保证 的程 度, 以便及 售, 因此应按 国标要求 配备取样 、 化验仪器设备, 把 化验 室纳入 质检机构考核管理 , 取得 质检机 构 的指导监督 。实现从计量器具 的选型 、 安装 、 时发现 问题 、 解决 问题。 调 试 、 表 、 计分析 、 护、 抄 统 维 检定 的全过 程管 1 _ 3加强计量器具管理 构认可证 。 同时对化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 理。 1 .建立完整的计量器具管理台帐 .1 3 职 工的技术水平及现场操作能力, 取得 上级组 11 .. 3计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 技术 监督部 门应建立 计量器具 管理 目录 , 织考核 的计量工作人员操作证, 持证上 岗。 技术 企业 的技术 监督 部门应制定 计量器 具的 计量器具总台帐, 强检计量器具 台帐。 对强制检 监督部 门对化验数据定期抽查。 保证化验 的严 杜绝产品质量 出现漏洞 。 使用 、 维护制度, 计量器具的采购 、 流转、 报废制 定 的计 量器具制定切实 可行 的周期 检定计划 。 肃性, 度, 计量器具 的管理 制度, 计量器具 的周期 检定 计量 技术 机构要建 立计量器 具总 台帐及 A C B 1 有效运作计量管理体系 . 5 制 度, 计量技 术档案 、 资料保管使用 制度 、 计量 三级 管理分 台帐 中的 A B类计量 器具管理 台 、 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是一个在 生 人员 岗位责任制等管理 制度 , 并监督执行, 规范 帐及计量器具变动台帐。 企业要建立 A C三级 产 中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的过程 。有效运行计 B 企业 的计量工作 。 管理分 台帐 中的 C 类计量器具管理台帐。 量管理体 系, 是提供准确 的计量数据 , 保证产 品 114 ..计量 体系文 件的建立 1 . 加强计量器具 的动态管理 .2 3 质量及 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 企业 应将计 量体 系所 使用 的方法编成 文 计量器具 的添置必须按计划进行,所购计 2 算机管理系统在局域网络上 的应用 计 件, 并使其成为企业 总体 系必不 可少 的一部分 。 量器具的生产厂家必须持有 “ 制造计量器具部 局域网一般会提供如 下主要应用: 文件共 体系文件化是基本要求,只有成文才能变 为在 门许可证 ” , 必须有 “ 定型” 鉴定合格证书及产 品 享 、 办公 自 化、 动 wWw服务 、 电子邮件服务; 文 定范围内的规 章, 于执行, 才便 便于检查。 合格证, 体系 产品必 须有“ M ” 志。 C C标 新领用 的计量 件数据的统一存储; 针对 特定 的应 用在数据库 运行 的好坏将反应在文件 中,且文件也是对体 器具原合 格证签 发时间已超过检 定周期 的, 必 服务器上进行二次开发( 比如财务 系统) ; 提供与 系进行评审的依据。 须先检定后投用。报废封存和流转的计量器具 Itme 的访问; ne t 通过公开服务器对外发布企业 1 强 化计量数据管理 . 2 必须根据需要分别放置, 严禁不合格和报废计 信 息、 发送 电子邮件等; 也可控制多用户, 电 多部 1 . 数据 管理 的总则是 “ .1 2 量出一家 , 统一 量器具 倒流使用 。 脑同时访 问数据资源, 大大降低计量管理成本。 规则, 实施 ” 分级 l 3 3.加强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 根据工艺复杂. 计量数据庞大. 计量数据点 为保 证计量器具的测量准确性, 由技术 应 相对集中的行业特点, 走计控一体化 的道路 。 采 监督部 门根据计量器具的特点编制计量器具周 用计算机技术及现代化 的网络传输系统 , 不仅 检计划, 同时根据 《 计量法》 规定 对在用计 量器 可对测量对象及时 的进行采集、 处理 、 显示 和记 具定期送往有关部 门, 按时检定 。 在用强检计量 录, 现了对生产各环节的有效控制 。 还实 同时建 器具 周检率应达百分之 10 0, 标准器具合格率必 立数据文 件库, 有效的完成对工作记 录, 计量数 须达到百分之 10 0。 在用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必 据, 台帐等 资料 的储存 、 档案 统计 、 分析 、 询 、 须 达到百分之 9 以上, 查 8 以确保所 用的计 量器具 打印等工作 , 理不同类型 的数据报 表, 处 把各数 准确有效 。技术监督部门每月统计周检计划完 据系统有机 的结合起来, 便于领导决策 。 成情况, 保证周检工作落实到实处 。 1. .2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 系统 2 1 .注重维修保养减 少计量误差 .4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体系手册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计量管理方针、目标第三部分计量管理制度1计量器具的配备、验收制度2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制度3 计量器具报废、更新制度4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5 岗位责任制度6 计量培训教育制度第四部分计量组织机构人员管理1 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组织结构图2 计量管理人员3 计量器具(设备)使用人员4 人员培训(参照QXCDC/02-15《人员培训程序》)第五部分计量器具(设备)管理1 计量器具的配备与验收2 计量器具(设备)检定/校准3 计量器具(设备)标识管理4 设备档案管理前言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1年通过了省质量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评审”的复评审,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其管理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每年进行计量检定/校准。

同时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QXCDC/01、《程序性文件》QXCDC/02、《记录》QCXDC/03、制度等。

因疾控中心属于公共卫生畴,样品多为食品、水质、消杀、餐具等,与医院的临床样品有所区别。

医疗卫生计量器具,是现代医学诊断水平和治疗方法一种物质能力的体现,是医疗卫生计量工作的重点。

疾控中心健康证体检涉及酶标仪、透视仪为医疗计量器具。

相对医院来说,中心所涉及的设备较少,但中心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

按照《市基层医疗机构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中心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参照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中心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进一步规医疗器具的使用。

第一部分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国计量法》,结合疾控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计量管理体系:一、设立质量管理科,配备专职的计量人员,在中心的直接领导下,协同各部门,统一管理疾控中心的计量工作。

二、建立健全的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并要妥善保管,其容主要有:1、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台帐;2、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历史档案;3、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周期检定计划4、计量器具检验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说明书、合格证、送检合格证、检定原、始记录、报废单等)。

三、医疗计量器具其种类、规格、数量必须与实际需要相应,并能满足要求。

四、在用的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必须执行周期检定制度,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五、建立和建各项计量管理制度,并且要严格遵守。

第二部分计量管理方针、目标一、计量方针强化计量基础管理,不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科学管理和准确计量服务医疗检验工作。

二、计量目标计量管理科学化,器具配备规化,保证量值准确可靠。

在用的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必须执行周期检定制度,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周期受检率达成100%。

三、计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执行1、计量方针和目标支持中心实验室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础。

2、质量管理科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负责计量方针、目标的组织实施,并对计量工作进行督促与检查。

3、中心采取发布文件、培训、会议和部报告等手段大力宣传计量工作的方针、目标。

第三部分计量管理制度一、计量器具配备、入库、流转、降级、报废管理制度1.检验科根据需要制订计量器具的购置计划,向经中心领导做申请。

2.新购买的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合格证,检查合格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后应即报质量管理科备案。

3.因计量器具保管使用者的调动,计量器具要流转时,须由使用科室报质量管理科办理转移手续。

4.计量器具在周期检定和抽检中,发现精度达不到原来等级时,应降级使用。

5.计量器具使用到残旧,已不能再降级使用时,经质量管理科核准,作报废处理,报废后计量器具,不得继续转移,重新使用。

二、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1.计量器具的使用。

必须有专人负责,流动性的器具应由专人保管,保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2.计量器具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计量器具使用者,应熟悉它的性能和使用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

4.使用时必须注意爱护,经常保持清洁,小心轻放。

5.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失灵、超差等异常现象,不得擅自拆修,应及时报质量管理科,请相关部门进行检修,合格后方能续继使用。

6.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接受周期检定和抽检以保证其完好合格。

7.切勿将量具,仪器暴晒于日光中或置于尘埃沽污,潮湿之中。

三、在用计量器具不定期自查制度1.在用计量器具在规定使用期限,计量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使用科室进行现场抽检,如发现有不合格现象、有权立即停止其使用。

2.对关健部门、重点科室的在用计量器具,在检定有效期必须按10%的比例抽检,并计算出抽检合格率。

3.在抽检中如发现抽检合格率低于95%时,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发确保测量精度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四、计量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计量法令,法规和中心的各项计量管理制度。

2.按具体分工负责计量检定,测试任务,提供准可靠的计量检定,测试数据。

3.对违反计量管理制度及因违反所造成损失的科室和个人,有权监督和检查,有权向有关领导部门反映情况和提出处理意见。

4.加强学习、熟悉所从事的计量工作业务,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和考核。

5.自觉维护和保养各种计量器具,经常抽查计量器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监督指导使用部门、科室人员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合理存放和妥善保管。

五、计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检定证书的管理制度1.据实际需要,编制各种统计报表,对有关计量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分析,供有关部门参考、查对。

2.收集整理、保存各种原始数据,不得伪造、删改遗失。

3.各种检定证书(年审合格证、检定合格证等)由质量管理负责保管。

4.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检定证书一般应保存三年以上。

六、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1.我中心使用的各种类计量器具,必须按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以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标准。

2.根据计量器具的种类,使用频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可能保持精度的间隔时间,确定检定周期。

长度、衡器等类的检定周期原则上为12个月。

3.质量管理科按照各科室的配备情况,有计划地编制检定周期计划,统一组织安排送检。

4.凡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应有检定部门发给的合格证。

5.计量器具要求送检率达成100%,以保证中心计量器具的准确。

6.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发放使用,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过期未检的应停止使用七、计量培训教育制度为确保本中心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有能力完成规定的任务,对上岗人员应进行计量管理有关知识、测量专业技能和质量/计量意识和岗位职责的教育,使有关人员均能满足测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

(一)职责由中心领导会同质量管理科确定与计量管理有关人员,明确各类人员的计量岗位和职责,作为各部门人员质量目标考核的一项容。

(二)培训的容A)本中心各项计量管理制度;B)有关的计量法规及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C)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技术;D)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三)培训方式外出培训、部培训两种方式(四)考试和考核对参加培训人员必须及时组织考试和考核。

考卷及评分由质管科存档。

新来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并对培训做有效性评价。

第四部分计量体系的人员管理一、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组织结构图计量监督、支持组织结构图经中心领导研究决定:质量管理科为中心的专职计量管理科室,负责计量的全部工作; 办公室负责相关人员的技术档案归档,及资料的保管。

二、计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科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令、法规、组织学习有关计量文件。

2.制定本单位的计量管理办法和各种管理制度,报中心领导批准后贯彻实施。

3.制定各种量值传递系统表和周期检定日程表,组织中心的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保证量值传递和测量数据的准确。

4.统管全中心计量器具,和有关部门配合制订计量器具购置计划,组织好计量器具入库、发放、使用、降级和报废的登记工作,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和历史档案卡。

5.整理保管计量文件和技术资料,统计分析和各种计量数据。

6.普及宣传计量法令、法规和计量技术知识,对职工进行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计量器具的教育,负责计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7.监督各科室执行计量法;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实施计量管理制度。

8. 对违反计量法,违反计量管理制度的人和事必须作出处理。

三、计量器具(设备)使用人员1.检测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前应经过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书后方可上机操作,仪器设备均由专人保管。

2.操作人员必须详细阅读、理解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3.贴有“合格证”标志,“准用证”标志(标出限用围)的仪器设备才能使用;贴有“停用”标志的仪器设备,不能使用。

4.仪器使用责任人在使用前后必须检查仪器设备性能是否正常,并填写使用记录。

5.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部分技术性能降低或功能丧失时,使用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检修,应立即通知部门负责人,填写好《仪器设备故障报告单》,报告技术负责人,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联系维修事宜。

维修人员填写好《仪器设备维护检修记录》。

仪器设备修理正常后,重新检定、校准或比对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6.按规定对拟停用、降级和报废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填写好《仪器设备停用申请单》和《仪器设备降级/报废申请单》,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7.使用完后做好对仪器的保养(仪器清洁、防尘、防湿等)和仪器使用登记,科室负责人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向质管科申报。

8.仪器负责人做好环境影响因素的控制和监测。

四、人员培训(参照QXCDC/02-15《人员培训程序》)1 目的通过对本中心工作人员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并对其上岗能力进行考核,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确保工作人员持续满足本岗位工作的规定要求。

2 适用围适用于本中心全体人员法律法规知识教育、管理体系知识学习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

3 职责3.1 各科室负责人于年初提出本科室年度培训、学习的要求。

3.2 中心质量管理科负责人员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3.3 最高管理者(中心主任)批准培训计划,批准外出学习培训所需经费预算。

3.4 技术负责人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能力考核与评价、上岗证的考核,中心质量管理科负责上岗证的发放及登记管理工作。

4 培训容与方式4.1 培训容a. 人员教育:对有关法律法规、公正行为、职业道德规、产品与消费以及安全和防护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b. 管理体系培训:《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本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培训;c. 技能培训:检测技能的培训,如仪器设备操作、测试、电脑基本技能、数据处理、数理统计技术、抽样方法与理论等与检测技术相关容。

d. 专业培训:根据本中心专业人员进行的各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培训。

4.2 培训方式培训方式有部培训、外部培训二种形式:(1) 部培训:指由本中心部组织进行的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