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7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内容

合集下载

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全面加强了护理安全工作监管,定期召开相关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今天,我们召开今年第三季度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议程:①各位护士长结合《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执行情况,针对科室在护理质量及安全方面以及电子病历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作一个交流性的发言。

②护理部主任苏玉梅通报前一阶段护理质量检查情况,主要从身份识别与患者沟通、用药安全、分级护理、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及建议,布置下季度工作。

③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相继发言,苏玉梅总长总结:刚才,各位护士长对本科室的护理质量及安全工作做了很好的发言,护理部对前一阶段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做了总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上半年接受护理投诉0起,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有所提高,至今没有重大护理纠纷,也没有经济赔偿,这些成绩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是护理管理的永恒主题。

今年,我们在质量安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评价细则(20xx版)加强了护理重点环节管理,强化了“三基”培训与考核,注重新护士的护理技术的培训,加大了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和护理告知工作,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护理安全,为患者创建了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

并对20xx年四季度各科室关于护理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做了部署:④护士长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树立法律法规意识,要熟练掌握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要注重协同配合,共同将护理质量安全工作做到位,为患者创造良好治疗环境;⑤强化制度落实,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尤其是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巩固基础护理质量;⑥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岗位职责,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做好告知。

护理质控讨论会议记录总结范文

护理质控讨论会议记录总结范文

护理质控讨论会议记录总结范文英文回答:Quality Control Discussion Meeting Minutes.Date: [Date of meeting]Time: [Time of meeting]Location: [Location of meeting]Attendees:[List of attendees]Agenda:1. Review of previous meeting minutes.2. Discussion of current quality control issues.3. Implementation of new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4. Other business.Minutes:1. Review of previous meeting minutes.The previous meeting minutes were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all attendees.2. Discussion of current quality control issues.The following quality control issues were discussed:[List of quality control issues]3. Implementation of new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The following new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List of new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4. Other business.The following other business was discussed:[List of other business]Next steps:The following next steps were agreed upon:[List of next steps]Adjournment.The meeting was adjourned at [Time of adjournment].中文回答:护理质控讨论会议记录总结。

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培训会

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培训会

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培训会
1. 护理质量管理概念:
- 介绍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理念。

- 讲解国家和国际上关于护理质量的标准和指南。

2. 法律法规与伦理:
- 强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 讨论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案例。

3. 患者安全与风险管理:
- 分析导致医疗差错的原因。

- 提供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的策略和技巧。

4. 质量控制工具与方法:
- 教授如何使用质量控制工具,如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六西格玛等。

- 实践如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

5. 护理记录与文档管理:
- 指导如何正确记录护理活动和病人状况。

- 强调准确记录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要求。

6. 临床路径与指南:
- 解释临床路径的作用及其对提升护理质量的影响。

- 训练如何根据指南制定个性化的患者护理计划。

7. 患者满意度提升策略:
- 分享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最佳实践。

- 探讨患者投诉处理流程和改进措施。

8. 沟通技巧与团队合作:
- 加强护士之间及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

- 练习团队建设活动,促进跨学科合作。

9. 案例研讨与角色扮演:
-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参与者体验并学习如何处理复杂的护理场景。

10. 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 指导如何设计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 分析项目结果并进行总结报告。

201X 年7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内容

201X 年7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内容

2018年7月份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内容(护理部)为保证我院护理工作安全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质量管理科、护理部及临床科室按计划进行了质量检查,现对本月护理工作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根据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整改建议,落实PDCA管理,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一、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本月科室自查的项目共有26项,重点检查项目有查对制度正确执行(13个科室)、分级护理制度落实,护理服务全过程、5-S管理、急救车管理正确执行率、病区药品管理检查、手术安全核查等。

护理部下病房检查的项目有5-S管理、急救车管理正确执行率两个项目。

科室护士长进行交叉检查的项目有查对制度正确执行、护理服务全过程、病区药品管理检查、护理文书书写正确执行。

现将科室自查、护理部督导、交叉检查结果汇总,将结果汇报如下:(一)查对制度正确执行检查图表1:7月份各科查对执行情况图2 : 2018年1-7月查对制度执行情况1、检查情况:科室本月共查检233人次,正确执行率为93.2%;护理部交叉质控41人次,执行率为90.3%。

结合两项质控结果,则7月平均值为91.8%,与6月份查对执行率91%,环比上升0.8%。

大部分临床科室都能规范的执行查对制度,查对执行率基本达到90%以上,其中执行较好的科室有普儿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等;执行情况较差的科室有心内/呼吸内科86.9%、血透室84.9%、神经/消化内科83.8%等。

2、主要问题:经分析,执行率低的原因为大部份同志的查对意识没有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无检查液体质量 ;操作前漏看治疗单;操作中漏看手腕带;操作后漏看床号、手腕带、漏问姓名3、整改措施:要求普通临床科室加强护士对查对制度的学习培训,增强其查对意识。

每个环节切实做好查对,使用PDA时操作前必须进行查对。

护士长注意加强指导和监督。

(二)急救车正确执行1、检查情况:7份月护理部对全院13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急救车管理检查,检查平均得分为98.7分,结合科室自控情况,急救车管理质量平均得分为98.1分。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会议时间:2022年7月1日主持人:XXX参会人员:XXX 、XXX、XXX、XXX、XXX1. 会议目的本次会议旨在总结近期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给出合理建议和改进方案。

2. 会议内容2.1 质量问题回顾经过与各位护士长的沟通,本次会议先回顾了近期与质量相关的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 - 患者护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 - 护士执行医嘱不及时或不规范; - 护理操作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 一些中小型设备的检修不及时; - 患者家属意见反馈及时性不够。

2.2 安全问题分析针对质量问题,会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得到如下几点共识: - 护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可能是因为护士工作繁忙,对于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护士执行医嘱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是因为工作流程不畅,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 -护理操作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可能是因为护士们缺乏对无菌操作的培训; - 设备检修不及时可能是因为久未进行全面设备检修的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 反馈及时性不够可能是因为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沟通渠道的不了解。

2.3 改进方案讨论基于以上分析,参会人员对于每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 加强基础护理培训,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视程度和准确性; - 对于医嘱执行不及时或不规范的情况,建议优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医嘱及时传达与执行; - 加强对无菌操作的培训,规范护理操作,确保无菌操作的严格执行; -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修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 宣传护理沟通渠道,向患者家属提供有效的反馈渠道,及时解答问题和回复反馈。

2.4 行动计划为了确保这些改进方案的有效实施,会议最后制定了以下行动计划: - 由各科室护士长牵头,组织基础护理培训,并设立培训时间表; - 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优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 - 安排专业护理师进行无菌操作培训,并组织考核; - 设立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检修计划,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记录; - 科室内部宣传,向患者家属提供护理沟通渠道,并组织交流会,解答问题和回复反馈。

护理管理者运用PDCA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护理管理者运用PDCA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护理管理者运用PDCA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摘要:目的:研究PDCA管理模式应用护理管理工作中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施行PDCA循环管理法,择取16名护理人员参与研究,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调查组护理人员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常规组护理人员接受普通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1)护理工作质量:调查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2)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组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结论:PDCA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持续性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建议进行应用推广。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效果伴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运用法律保障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步升高,人们对于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要求准则在不断升高,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群众日益上升的护理需求[1]。

为研究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特择取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现将主要研究内容作以下详细报道: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施行PDCA循环管理法,择取16名护理人员参与研究,两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调查组护理人员年龄上限为35岁,年龄下限为19岁,平均年龄为(25.3±2.1)岁;常规组护理人员均年龄上限为34岁,年龄下限为18岁,平均年龄为(25.1±2.3)岁。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后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有同期比较医学价值。

所有护理人员均已提前了解护理模式,自愿参与研究。

本研究项目已通过科室正式审批,并下发有正式文件。

1.2方法调查组护理人员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常规组护理人员接受普通管理模式。

2018年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2018年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 范文最新推荐------------------------------------2018年护理质量工作计划一、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8版)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实施科学护理管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在做好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建立健全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使护士能够获得与其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与医疗保健服务。

关注护士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为护理人员营造和谐的大环境。

2、健全并定期更新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常规、服务规范和标准,并有效落实,提升护理人员理论水平。

使护士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并结合患者个性化实际情况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并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及护理的重点内容,根据患者的需求以适宜的方式提供适宜的健康指导内容。

3、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对提升医院运行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发挥作用,对于出院患者通过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及用药指导等服务。

4、定期监测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对数据有分析并整改。

如医院内跌倒、坠床、压疮、择期手术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拔出)的质量监控指标,对监控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制订改进措施并落实,评价改进效果,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改进。

二、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护士岗位管理,调动护士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2、配合医院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合理定编定岗。

按照医院要求遵循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与人力资源部共同测定并设置护理岗位,制订护理岗位配置原则,编制护理岗位目录。

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控制其它护理岗位人数比例5%。

3、合理配置护士数量,科学按照护理岗位的职责要求合理配置护士,不同岗位的护士数量和能力素质质量满足工作需要,根据不同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科学的排班制度,护士排班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在护理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及关键时间段(午间、夜间、节假日)增加护理人员,体现对患者的连续、全程、人性化的护理。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疫苗接种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疫苗接种
护理质量安全持续改进记录表
项目
管理工具:PDCA 循环
提高卡介苗接种准确率
实施时间: 2018 年 7 月
检测项目
卡介苗接种时机过早、吸药支数过多 预期目标 提高卡介苗接种准确率
检测结果 问题叙述
原因分析
7 月份发生卡介苗吸药后超过半小时才注射一次
卡介苗吸药后超过半小时才注射一次 1、注射时间过早 2、未了解婴儿出生时间 3、单次吸取得卡介苗支数过多 4、工作流程顺序有关,边发资料边注射
未充分利用 计时工具


是否展开调查与改进 √ 展开 PDCA 调查与改进 □偶发性异常,不需调查
计划(Plan)
实施(Do)
1、提高卡介苗接种准确率
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使其熟练疫苗接种安全操
2、组织科内护士讨论对策
作流程。
2. 督促医生及时正确开医嘱
3. 合理安排上班时间和内容
4. 整改现有流程:规定婴儿沐浴后方进行疫苗接
问题的原因分析:


质控体系不健全
培训不足
疫苗接种流程未 够细化
遵医行为差
开医嘱不及时
PDA 信号差,扫码速 度慢
病室光线暗,影 响扫码速度
注射前评估内 容不全面
注射时间不 确定
人力资源 不足
卡介苗在婴 儿出生 24 小 时内接种; 吸药半小时 内未接种完
种;对打印治疗单时出生时间未够 24 小时的在
治疗单注明婴儿出生时间以作提醒;护士在接
种前做好核对:双人核查所吸取的药物无误;
规定单次吸取药物支数不超过 6 支;用开放式
询问和 PDA 方法进行身份核查;注射前查看胸
牌的出生时间及体重符合注射要求;

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总结

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总结

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总结
会议背景
本次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是为了讨论和总结当前医疗护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而召开的。

会议内容
1.分析当前护理质量和安全面临的挑战:
–人员配备不足
–传染病防控不力
–用药错误率偏高
2.提出改进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实施双人制用药核对制度,减少用药错误率
3.提出安全意识培训计划: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设立安全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确立护理质量评估标准:
–制定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建立评估机制
–加强护理记录完整性的监督,确保记录准确性
5.鼓励跨部门合作:
–护理部门与医生、药师、感染控制部门等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提升医疗质量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汇聚了医院护理部门主管及护士长,共同探讨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挑战。

会议达成了一致意见,将按照提出的改进措施和安全意识培训计划逐步实施,以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希望通过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贴心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总结,希望能够为医院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引。

2018年度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2018年度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2018年度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8年,特护,一级(重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通过每周随机对全院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查房及检查,共检查危重患者125人,平均危重症护理得分分,合格率100%,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如下:一、检查结果汇报图1科室ICU新生儿儿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放疗危重人数6227218835平均得分合格人数6227218835合格率100%100%100%100%100%100%100%100%科室骨科普外科内分泌呼吸肿瘤泌尿外科心脏内科危重人数1111212平均得分合格人数1111212合格率100%100%100%100%100%100%100%图3图4二、数据分析根据上图可以看出,2018年与2017年相比,检查危重病人总数及平均得分下滑,存在问题次数上升,虽然合格率达到100%,但是护理质量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2018年由以往的周四、周五相对固定时间检查改为随机检查,因此数据更为真实可靠。

统计存在问题出现的频次,得出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所存在问题所占累计百分比为%,在80%以内,是影响护理质量的A类因素,需要重点整改。

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1、病情观察:护士对病人的“十知道”内容掌握不全面,巡视不到位,提出的护理诊断不全面,病情记录缺乏连续性,不能体现专科特点。

输液卡未双人核对签名。

2、基础护理:个别病人胡须、指甲长,口唇干燥、口腔或会阴不洁,身上有胶布痕迹,床单元不整齐,床边物品杂乱,患者卧位不舒适,饮食指导未落实。

3、导管敷料:导管固定不妥善,标识不全,敷料有渗出。

4、安全:各种风险评估不及时或评分不准确,预防措施不全面。

三、原因分析四、PDCA持续改进2018年12月。

护理质控手册范本

护理质控手册范本

护理质控手册科室:二0一八年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核、监督和协调职责。

2、制定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3、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有年、季、月质量分析及信息反馈、整改措施和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列为护士长考核重点,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4、每年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教育。

5、检查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情况,并有记录:(1)、实施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标准,落实专科护理常规,对危重、大手术和疑难病人作为重点管理,专科护理到位。

(3)、危重病人有护理计划,措施具体,记录完整规范,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

(4)、护理单元备急救车、急救器材、药品,急救物品齐备完好率100%。

(5)、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内蒙古自治区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每年有定期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合格率≥90%。

(6)、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培训及考核,人人达标,有考核记录。

(7)、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8)、完善专项护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各类导管脱落、病人跌伤、压疮等。

6、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要岗位有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措施,如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室、供应室等。

7、建立与规范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包括差错事故管理与报告制度、投诉管理制度等。

8、建立和完善护理会诊、护理病历讨论和护理查房制度。

9、建立质量可追溯机制,有年、季、月质量分析、信息反馈、整改措施、效果评价。

每年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并体现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

科室质控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工2018年护理质控工作计划【可粘贴】第1季度护理质控工作重点01月护理质控工作重点及周安排01月护理质控检查及质量分析专业知识分享01月护理质控检查及质量分析专业知识分享01月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时间:20 年月日时地点:主持:参加人员签名:内容:记录人:(注:质控人员根据质控分工提出针对性及建设性意见。

2018--06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2018--06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2、医嘱单:未及时核对医嘱,执行时间与实际不符,签名字迹潦草;
3、护理记录单:专科性不强;
4、交班报告:交班字迹潦草,交班内容不全,用词不当,楣栏有空项。
1、护士不注重护理文件书写的细节问题
2、工作不认真,交接班书写未按要求
1、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再次学习医嘱查对制度并按照要求认真加以落实。医嘱班班核对,每周总对,核对时要仔细,凡发现有漏项、漏签名、记录不及时的现象,科内人员要相互补救。
核心制度
1、护理级别与医嘱不符,疼痛未记录,吸氧管未固定,健康指导不到位;
2、医嘱查对流程不规范;
3、药品交接记录不及时,高危患者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
1、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2、护士安全意识差,不能预见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1、科室加强核心制度
学习,护士长加强检查,要求人人掌握,并遵照执行。
2、医嘱查对制度及流程要并按照要求认真加以落实。
3、利用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反复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1、抽查5名护士核心制度掌握情况,3名掌握较好,2名掌握不全,下月继续抽查。
2、安全意识较前加强,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抢救药械
1、垃圾未及时处理;2、治疗盘内无砂轮,手电筒摆放与定位卡不一致;
3、湿化瓶无消毒日期。
1、交接班不认真,存在问题未及时发现。
1、护士对存在问题有主观上认识。
2、基础护理及晨间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健康教育
1、未介绍护士,不知医生名字,病区环境未介绍,呼叫铃使用未介绍,未进行健康指导;
2、未及时心理疏导,健康知识掌握不全,饮食要求不知晓,药物注意事项未介绍,药物名称不知晓,检查目的不知晓;
3、健教处方未及时递补。

二季度护理质量管理员会议新PPT课件

二季度护理质量管理员会议新PPT课件

2018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防压疮质量对比
99.5
99.5
99.0
99.0
99.0
98.498.3
97.8
97.8
97.8
96.9
95.3
95.7
94.7
93.8
妇产科 神经/泌尿外 脊柱/创伤外 普 外 神内/消化内 心内/呼内 肾内/综合内
ICU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99.5 98.1
95.8 95.0 95.2
93.3
95.9
95.6
79.8
91.3
98.8
93.2
91.4
82.8
20.0
0.0 分级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 防压疮
防跌倒
整体护理 口服药发放 急救车管理 消毒隔离 药品管理
5S管理
2018第一季度 2018年第二季度 10
一、危重病人护理服务全过程: 第二季度全院平均95分
11
2018年第二季度护理服务全过程质量统计
90.0
90.0
89.5
89.0
89.0
89.0
89.0
88.0
87.0
86.0
17
整体护理、优质护理质量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对比
18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2018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对比
92.0
90.0
90.0
89.0
8
8
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护理工作质量统计对比(%)
手卫生、多重耐药、查对制度
9
2018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对比(%)
98.0

定期分析相关因素控制分娩疼痛和减少分娩损伤的总结分析会议记录

定期分析相关因素控制分娩疼痛和减少分娩损伤的总结分析会议记录

定期分析相关因素控制分娩疼痛和减少分娩损伤的总结分析会议记录
2018年度定期分析相关因素控制分娩疼痛和减少分娩损伤会议记录
2018年3月12日,专家们参加了定期分析相关因素控制分娩疼痛和减少分娩损伤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程以及讨论的话题如下:
首先,专家们针对分娩期的疼痛防治以及婴儿出生后的各种损伤,共同探讨了一些办法与
措施,包括及时保护和缓解孕妇的分娩疼痛,合理使用麻醉剂以及疼痛治疗医疗形式,减轻事先对孕妇及出生婴儿的损伤。

其次,专家们就改善产科给妇女提供最舒适的分娩体验讨论了一些办法,包括减少分娩环
境的噪音和灯光,引导孕妇进行短暂的安静体位,提供舒适的支持性硬布,提供父母双方
的安全支持等。

最后,专家们还就如何改善产妇的护理质量以及婴儿出生前后的护理质量制定了一些相关
的措施,包括规范分娩的流程,对产妇的护理进行细致的关注,对婴儿的皮肤和脐带进行
正确的处理以及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帮助产妇完成分娩的过程。

通过这次会议,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控制分娩疼痛和减少分娩损伤,为产妇及出生婴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分娩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7月份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内容
(护理部)
为保证我院护理工作安全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质量管理科、护理部及临床科室按计划进行了质量检查,现对本月护理工作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根据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整改建议,落实PDCA管理,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一、护理质量检查情况
本月科室自查的项目共有26项,重点检查项目有查对制度正确执行(13个科室)、分级护理制度落实,护理服务全过程、5-S管理、急救车管理正确执行率、病区药品管理检查、手术安全核查等。

护理部下病房检查的项目有5-S管理、急救车管理正确执行率两个项目。

科室护士长进行交叉检查的项目有查对制度正确执行、护理服务全过程、病区药品管理检查、护理文书书写正确执行。

现将科室自查、护理部督导、交叉检查结果汇总,将结果汇报如下:(一)查对制度正确执行检查
图表1:7月份各科查对执行情况
图2 : 2018年1-7月查对制度执行情况
1、检查情况:科室本月共查检233人次,正确执行率为93.2%;护理部交叉质控41人次,执行率为90.3%。

结合两项质控结果,则7月平均值为91.8%,与6月份查对执行率91%,环比上升0.8%。

大部分临床科室都能规范的执行查对制度,查对执行率基本达到90%以上,其中执行较好的科室有普儿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等;执行情况较差的科室有心内/呼吸内科86.9%、血透室84.9%、神经/消化内科83.8%等。

2、主要问题:经分析,执行率低的原因为大部份同志的查对意识没有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无检查液体质量;操作前漏看治疗单;操作中漏看手腕带;操作后漏看床号、手腕带、漏问姓名
3、整改措施:要求普通临床科室加强护士对查对制度的学习培训,增强其查对意识。

每个环节切实做好查对,使用PDA时操作前必须进行查对。

护士长注意加强指导和监督。

(二)急救车正确执行
1、检查情况:7份月护理部对全院13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急救车管理检查,检查平均得分为98.7分,结合科室自控情况,急救车管理质量平均得分为98.1分。

2、主要问题:经认真分析,急救车管理落实较差项目主要有:急救车欠整洁、灰尘多,布局图与车内的物品不一致(主要是放置非抢救物品),个别科室物品不齐。

3、整改措施:急救车每天清洁,特别是放置在抢救病房的急救车,具体责任到某个班次。

制定检查急救车的具体流程和细节,根据科室特点增添物品时注意更新布局图。

(三)、病区5S管理检查
1.检查情况:检查情况:7份月护理部对全院12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病区5-S管理检查,检查得分为91.8 分;结合科室自控结果,平均得分为9
2.2分。

2.主要问题:经认真分析,病区5-S管理落实较差项目主要有1、护士办公室台面不整洁,2治疗车下层欠清洁3、治疗室视觉不整洁,4、更衣室较凌乱,工作服与工作人员不相符。

5、换下的工作服无及时送出 6 配餐室有晾晒工作服7 污物室放有纸皮等。

3.整改措施:加强培训,组织全科室学习5S管理标准。

务必人人知晓并执行。

要求保洁工及时整理好配餐室用物,物品放置相应位置。

科内加强监督管理。

强调保洁工,及时清理废旧纸皮。

科室环境方面:要求全体
人员养成好习惯,用餐过后及时整理好餐桌,物品放置相应位置。

(四)危重病人服务全过程
1.检查情况:7月份护理部及科室采用现场随机抽查的形式,对全院12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护理服务全过程监督检查,本月检查平均得分为95.4分。

2.主要问题:主要问题:不知主管护士,不知费用查询方法,安全防护欠落实;专科指导欠缺,记尿量不准确。

健康教育效果不好。

饮食指导不具体;管道护理、舒适护理不到位。

检查未及时完成。

3.整改措施:要求护士加强入院相关内容的宣教工作;要求管床护士跟进患者的检验、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病情,落实相应护理措施;加强患者安全等评估工作,并落实相应护理措施。

加强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包括卧位、排泄、皮肤清洁等。

科护士长/A级护士加强质量监管。

(五)7月个科室药物管理
1.检查情况:7份月护理部对全院14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药品管理检查,结合自控情况,全院得分95.7分。

2.主要问题:经认真分析;高危药无明显标识,麻醉药没双锁。

药品基数无及时检查,药柜凌乱,标识不齐,有药物混放的现象,接近失效期的药物无分开放置。

质控员无及时质控。

3.整改措施:(1)定期整理药柜,保证药品储存环境清洁。

(2)科室制药品管理签名表,备用药物每半个月要检查、保障基数用药。

(3)护士长及质
控员加强麻精药签名、填写完整落实情况,质控员及时检查并签名。

(4)高危药及时增加高危标识,避免与普通药物混放,保证药物分区放置。

二、护理督导
为促进临床科室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护理部每周下病房检查督导临床护理工作,包括检查护士长管理职责的落实、管理的难点,以协助解决;指出工作中不规范的护理行为,或存在的不足与漏洞,并要求相关科室限期整改,护理部及时跟进整改效果。

以下为本月检查发现的问题:(详见各科护理督导记录表1)
表1
三、优良事件
本月上报优良事件8件,具体情况见下表:
四、输血/输液反应事件
本月ICU发生输血反应事件1例,神经/消化内科发现输液反应事件2例。

五、护理不良事件
本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共8例,跌倒3例,尿管脱管1例,胃管脱管1例,烫伤1例,其他2例。

具体情况见下图
六、护士长夜查质控发现问题

1 4急
救车1、妇产科,急救车电筒不够亮;脊柱创伤科;
2、普外科,急救车上放置氧袋
3、呼吸囊的面罩充气不够;其余科室都规范管理。

1 5血
糖仪
1、全院均无血糖仪的质控表;
1 6其

查对:神外/泌尿外护士接瓶操作后未查手腕带
个别科室,配置尼莫地平未放入无菌托盘内,用后血袋放在治疗室加药台面。

七、病历小组质控情况
为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的规范性,每个病区抽查了2份活病历、2份上档病历、所有死亡病历进行质控,合计质控44份病历,质控问题详见专项总结,各科文书质量对比见下表
八、院感科和护理质控科查房意见汇总
2018年8月6日
护理部附现场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