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结合段分析报告-midas FEA

合集下载

迈达斯midas-FEA介绍

迈达斯midas-FEA介绍

模型网格图
顶推和预应力共同作用下顶面 横桥向应力分布
顶推作用下顶面横桥向应力分布
预应力布置图
/fea
顶推和预应力共同作用下侧面 竖向应力分布
顶推作用下侧面横桥向应力分布
闵浦二桥索塔锚固段细部分析
LF=1.95p
裂缝发展步骤
LF=2.25p
LF=2.85p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106.46
0
桥교台대부外외侧측
3388.42 2281.49
257.17
桥교대台부内내측侧
主주탑塔부外외측 侧 主주탑 塔부内내侧측
桥台支座 外侧(%) 内侧(%)
29.3
70.7
主塔支座 外侧(%) 内侧(%)
29.3
70.7
内外侧支座反力比率
0.8
0.7
외측복부
내측복부
0.6
0.5
0.4
0.3
0.2
0.1
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거리(m)
内外侧腹板承担的剪力比率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2. 特征值分析(自振周期、线性屈曲)
采用实体单元、板单元做特征值分析的必要性: • 可计算钢箱梁、钢桁桥的局部失稳 • 可查看详细的扭转模态
/fea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1. 详细分析 – 详细分析的必要性、案例
6. 全桥仿真分析
矮塔斜拉桥的全桥仿真模型
<法向应力云图>
/fea
<钢束应力云图>

基于MidasFEA的粘贴钢板加固效果分析

基于MidasFEA的粘贴钢板加固效果分析

基于MidasFEA的粘贴钢板加固效果分析基于Midas FEA的粘贴钢板加固效果分析摘要:本文以实际加固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盖梁粘钢加固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粘钢加固减小了盖梁最大挠度,缩小了混凝土开裂范围,加固效果显著。

本文采用的Midas FEA有限元软件能方便有效地模拟粘钢加固,分析方法可以为同类加固工程的计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Midas FEA;粘钢加固;非线性分析Abstract: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actual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o analyze capping beam glued steel reinforcement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eflection stick steel strengthening reduced the plate beam, narrowing the scope of the concrete cracking, reinforcement effect is obvious.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Midas FEA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stick steel reinforcement, analysis method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calcula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Keywords: Midas FEA; Stick steel reinforcement; Nonlinear analysis1 概述某桥为跨径10m的简支板桥,全桥共13跨,桥面总宽18m,行车道宽16m,两侧人行道宽各1m。

基于MIDAS FEA的钢梁—钢吊柱节点有限元分析

基于MIDAS FEA的钢梁—钢吊柱节点有限元分析

基于MIDAS FEA的钢梁—钢吊柱节点有限元分析作者:周小溦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4期摘要:采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某工程钢梁-钢吊柱节点建立三维模型,对其进行弹塑性数值分析。

分析该节点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型钢的受力性能,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此类钢梁-钢吊柱节点的加强措施。

关键词:MIDAS FEA;钢梁-钢吊柱节点;弹塑性分析;有限元分析1 钢梁-钢吊柱节点概况某工程设计存在多个钢梁-钢吊柱节点,除按规范进行常规的钢结构构件设计外,为掌握型钢节点的受力性能,需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节点构造进行完善或加强。

根据MIDAS Gen整体计算模型的分析结果,选取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钢梁-钢吊柱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该节点处所交汇的水平钢梁、钢水平斜撑的数量最多、各杆件受力均较大。

节点构造及各杆件几何关系如图1所示。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1)材料:节点钢吊柱、钢梁、楼面斜撑梁均采用Q390钢。

钢材的本构关系采用范梅塞斯模型,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3.4.1条表3.4.1-1,Q390钢,厚度16~35mm,初始屈服应力为335N/mm2,弹性模量为206000 N/mm2,泊松比为0.3,型钢重量密度为76.98KN/m3。

不考虑钢材的硬化特性。

(2)单元:型钢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模拟,单元形状为四面体;不考虑节点区域焊缝、螺栓连接对单元模拟的影响。

为保证计算精度,划分网格时,单元尺寸取50mm。

(3)坐标系:除整体坐标系外,为便于对各构件施加荷载,根据MIDAS GEN整体模型中各构件的单元坐标系,在MIDAS FEA中各构件断面处分别建立各自的局部坐标系。

(4)荷载:根据节点模型实际截取部位,从MIDAS GEN 整体模型中提取构件各单工况下内力标准值,并分别进行荷载组合,选取以下荷载组合,进行大震计算分析,具体详表1。

表中x、y、z表示各构件断面处的局部坐标系方向。

midasGen钢结构施工阶段分析

midasGen钢结构施工阶段分析

④ 混合结构
11.3.3 竖向荷载作用计算时,宜考虑钢柱、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竖 向变形差异引起的结构附加内力,计算竖向变形差异时宜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沉降及施工调 整等因素的影响。
• 条文说明:外柱与内筒的竖向变形差异宜根据实际的施工工况进行计算。在施工阶段,宜 考虑施工过程中已对这些差异的逐层进行调整的有利因素,也可考虑采取外伸臂桁架延迟封 闭、楼面梁与外周柱及内筒体采用铰接等措施减小差异变形的影响。在伸臂桁架永久封闭以 后,后期的差异变形会对伸臂桁架或楼面梁产生附加内力,伸臂桁架及楼面梁的设计时应考 虑这些不利影响。
不均匀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W
wL2
wL2
12
12
L
+
6EI
L2
6EI
L2
L
16 /13
有限元软件施工模拟的实现
1.2为什么要考虑施工阶段模拟?
施工模拟 实现方法
3D3S
有专门的施工 模拟模块
SAP2000
有专门的施工 模拟模块
优缺点
主要针对钢结构 后处理不够强大
后处理与中国 规范结合不好
4、施工阶段分析控制
最终施工阶段: 选择用哪个施工阶段的结果与其他荷载工况(如地震、风荷载等)进 行组合。 从施工阶段分析结果的恒荷载中分离出的荷载工况 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除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松弛外,都保存在CS :恒荷载下;在此将特定工况结果从CS:恒荷载中分离出来,保 存在CS:活荷载下; 荷载组合时,施工阶段活载采用与使用阶段活载相同的组合系数;
外伸桁架的上下弦构件和柱的连接
20
拼装工程
① 拼装工程 通过拼装过程的模拟分析,分析构件应力和支座反力的变化。

midas FEA特色功能介绍

midas FEA特色功能介绍

实体和钢筋自动耦合
midas FEA 特色功能
特色3:钢筋模拟
按形状分:点、钢筋线、钢筋网
按阶次分:一阶直线、二阶曲线
按类型分: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 适用的单元:所有单元
双跨双T型 预应力混凝土梁
钢筋单元的应力
midas FEA 特色功能
特色4:土木专业化功能
施工阶段模拟
第一施工阶段
裂缝模型
总应变裂缝(极限承载 力) 离散裂缝模型 (界面非线性)
结果
裂缝模式 (裂缝应力/应变) 单元状态
开裂: 部分/完全开裂、闭合、未开裂 塑性: 初始塑性、弹性、塑性、临界塑性 界面: 无接触、滑移、粘结
• 高斯点标志 • 圆片法向: 开裂方向 • 圆片颜色 : 开裂程度 • 线: 剪切方向
梯度播种生成 的映射网格
自适应播种
midas FEA 特色功能
特色2:网格划分的高效性
自动网格划分
映射网格划分
导入的 DXF模型 (173 区域)
自动定义的区域和生成的网格
midas FEA 特色功能
特色2:网格划分的高效性

自动生成实体网格
FEA的四面体网格生成器自动生成尺寸平稳变化的四面体实体网格 (200,000 单元/每分 钟) FEA在自动生成实体网格时可包含洞口、曲线和点
矩形压力 (2D、3D)
圆形压力 (2D、3D)
空间变化压力 (以函数施加)
midas FEA 特色功能
特色4:土木专业化功能
线性静力分析 多种荷载工况 结果组合和转化 模态分析 兰佐斯法 子空间迭代法 线性屈曲分析 临界屈曲模态 屈曲模态 荷载组合 动力时程分析 直接积分法 振型叠加法 时程荷载函数库 (内置54 种地震加速度波记录) 非线性分析 边界非线性分析 (阻尼器、粘性边界等) 反应谱分析 SRSS、CQC、ABS 设计反应谱库

MIDAS在钢混组合截面计算中的应用

MIDAS在钢混组合截面计算中的应用
3结论采用midas软件的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用梁单元模拟组合截面桥梁结构施工过程时应力是采用当前施工阶段的内力和截面特性计算并累加得到的可以反映不同施工阶段组合截面各部分的应力变化且可以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是一个有效的计算组合截面的方法
·工 程 结 构 ·
M IDAS在钢混组合截面计算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假定 ,将结合截面特性 ,如面积 、惯性矩等换算 为同种材料 (钢材 )的特性 ,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普通截面的 计算原理进行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 。换算关系为 :
Eeq
= Es , Aeq
=As
+
Ac n
,
Ieq
= Is
+
Ic n
式中 : Eeq为等效截面弹性模量 ; Es , Ec 分别为钢材和混 凝土的弹性模量 ; A s , Ac 分别为钢材和混凝土的截面积 ; Is , Ic 分别为钢材和混凝土对自身形心轴的惯性矩 ; Ec、Es 分别表 示混凝土和钢梁的弹性模量 , n = Es / Ec 为弹模比 。
2 算例
211 M IDAS计算 采用软件的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计算组合梁 。在程
序中定义四个施工阶段 : CS1 为架设钢梁 ; CS2 为现浇混凝 土 ; CS3为施加集中力 。钢梁自重由程序自动考虑 ,混凝土 自重按均布荷载施加 ,不考虑收缩徐变的影响 。20 m 简支梁 纵向单元分段为 40 ×015 m。
人工算结果见表 1。
[收稿日期 ]2009 - 02 - 25 [作者简介 ]杜振华 (1984~) ,男 ,硕士研究生 。
150
四川建筑 第 3 0 卷 1 期 20 10. 02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性能分析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性能分析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性能分析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性能分析
摘要:钢混结合段是混合梁斜拉桥设计的关键,其承担着两侧主梁传递来的巨大轴力,同时还需要
承担弯矩、剪力和扭矩的作用。

在设计中既要通过结合段将两侧主梁的内力进行平顺过渡,又要确保结合
段自身的安全可靠,因此钢混结合段的构造和受力一般都较为复杂,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反复的计算分析,
确保其安全可靠。

本文以某混合梁斜拉桥的结合段为背景,采用杆系模型与实体有限元相配合的方法对结
合段在可能出现的各种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系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构造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
进行了评价。

可为此类结构的设计与计算分析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钢混结合段过渡段计算分析有限元模拟
1引言
混合梁是组合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的组合结构是指至少两种及其以上的建筑材料或结构类型相互接
合在一起,并且形成更加合理的构件或结构体系。

混合梁一般是指主梁沿纵桥向由钢材与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
组成。

这种主梁形式最长应用的桥型是斜拉桥,混合梁斜拉桥的主跨梁体多为钢梁,边跨梁体多为为混凝土梁,
钢混结合段一般设置在主跨侧,也可更具实际情况设置在边跨侧。

混合梁斜拉桥由于其主跨采用钢梁,所以具
有跨越能力大的优点,而边跨采用混凝土梁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压重作用且兼有可降低建桥成本的特点。

混合梁
斜拉桥的引入使得斜拉桥的跨径布置形式更加灵活,使得边中跨比例的合理范围更加宽广。

钢混结合段是混合梁斜拉桥设计的重点,其的构造一般可以分为钢梁加劲过渡段、钢混结合部和混凝土梁。

钢混结合段分析报告-midasFEA详解

钢混结合段分析报告-midasFEA详解

1.2 计算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2]202号)《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桥梁结构用钢》(GB/T714-2000)《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CQJTG/T D66-2001)1.钢混结合段模型计算1.1节段模型的建立考虑圣维南原理对局部分析部位的影响,钢混结合段拱肋节段长度为7.6m,其中嵌入拱脚混凝土2m,拱脚混凝土按照图纸实际尺寸全部建立,节段模型示意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节段模型示意图(单位:mm)模型的计算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FEA,混凝土采用3D实体单元,肋板、垫板、承压板采用2D板壳单元,不考虑拱脚、拱肋混凝土与拱肋钢板之间的滑移,建模中混凝土与拱肋钢板完全共节点处理,混凝土采用8节点六面体单元+6节点五面体单元,拱肋钢板采用4节点2D单元,模型中未考虑普通钢筋以及Y构前悬臂进入拱脚内部的预应力钢束。

模型边界条件为:拱脚底部完全固结处理(如图2.1.2所示),即拱脚底部节点约束X方向(纵桥向),Y方向(横桥向),Z方向(竖向)的位移,其中Y 轴的负方向指向为(中分带侧→人行道侧)。

图2.1.2 万平路桥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加载方法为:拱肋端部形心位置建立一个主节点,拱肋端部截面的节点为从属节点,两者之间建立主从约束(刚臂连接—见图2.1.2所示),将midas Civil 杆系模型中各种工况组合下对应的荷载(力及力矩)作为实体有限元模型的边界荷载施加在主节点上,荷载大小见下表。

midasfea_钢桥疲劳分析

midasfea_钢桥疲劳分析

midasfea_钢桥疲劳分析midas FEA Training Series钢桥的疲劳分析⼀. 概要1. 分析概要钢桥的疲劳裂纹⼀般是由焊接缺陷、结构的⼏何形状引起的应⼒集中、结构的应⼒变动幅度以及重复加载等原因引起的。

重复加载会引起疲劳裂纹发展,严重时会引起结构破坏,因此对抗疲劳较弱的部位应进⾏分析确定其抗疲劳能⼒。

本例题中钢桥采⽤焊接和螺栓连接,分析采⽤S-N 曲线⽅法即应⼒-寿命⽅法确定结构的疲劳寿命和损伤度。

2. 分析步骤疲劳分析的步骤如下:1) ⾸先做结构静⼒分析确定最⼤和最⼩应⼒的绝对值或者计算von Mises 应⼒,从⽽获得应⼒幅。

2) 当作⽤应⼒为变幅时,使⽤可将各应⼒幅组成起来的⾬流计数法(Rain flow counting)和S-N 曲线计算。

3) 考虑平均应⼒的影响确定疲劳寿命和损伤度。

建模→线性静⼒分析→应⼒疲劳分析→确认分析结果3. 疲劳分析的注意事项分析类型应为线性分析,且只对使⽤各向同性弹性材料模型的结构做疲劳分析。

线性分析后,使⽤得到的应⼒再做疲劳分析。

⼆. 疲劳分析的理论背景1. 疲劳分析疲劳是指在⼩于构件的屈服强度的荷载反复作⽤下构件发⽣破坏的现象。

疲劳分析的⽅法有应⼒-寿命法、应变-寿命法。

应⼒寿命法具有计算简单和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midas FEA 中利⽤S-N 曲线使⽤应⼒寿命法进⾏疲劳分析。

2. S-N 曲线S-N 曲线是等幅反复荷载作⽤下的应⼒幅(stress amplitude, S)与构件到达破坏时的循环次数(cycle to failure, N)的关系曲线。

在静⼒分析结果中取最⼤绝对应⼒(maximum absolute stress)和最⼩绝对应⼒(minimum absolute stress)或范梅塞斯应⼒(von Mises stress)计算应⼒幅(stress amplitude),然后使⽤S-N 曲线就可以知道发⽣疲劳破坏时的疲劳寿命和循环次数。

迈达斯组合截面剖析[精华]

迈达斯组合截面剖析[精华]

联合截面施工阶段分析方法(针对用户定义截面)联合结构是指由钢材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的构件,或者即使是一种材料但强度和材龄(如混凝土)不同的构件联合所构成的结构。

从前的分析方法是对联合前的各构件分别建立不同的模型,联合时对各构件进行刚性连接。

这种方法在进行静力分析时误差比较少,但考虑徐变和收缩等进行时间依存性分析时,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为了提高考虑材料时间依存特性时,对于联合截面分析结果的准确性,MIDAS/Civil提供了对联合截面进行施工阶段分析的方法。

进行联合截面施工阶段分析时,定义联合截面的方法有两种,Normal type和User type。

Normal type是指利用截面数据库中提供的联合截面(Composite section)或组合截面(SRC section)等已知联合前后各截面特性值的截面来定义的方法。

User type是指由用户来定义任意截面的特性值并将其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联合的方式。

关于Normal type的分析方法请参照技术资料「工字型钢混联合梁桥的施工阶段分析」,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在使用用户定义的方式进行联合截面施工阶段分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查看结果的方法。

下图为定义联合截面施工阶段的对话框。

(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图1. 定义联合截面施工阶段的对话框Note!! 以上画面只有在定义了施工阶段和截面后才可以显示。

User typeNormal type输入步骤建模步骤与一般的施工阶段分析建模步骤类似,只需在此基础上再定义联合截面的施工阶段即可。

其定义步骤如下。

1. 定义材料和截面2. 定义时间依存性材料特性(选项)3. 建立结构模型(几何形状、边界条件、荷载)4. 定义施工阶段5. 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这里结合例题重点介绍根据施工阶段定义联合截面的方法。

☐例题例题模型为一由主梁和桥面板构成的两跨连续梁桥,施工阶段如图2所示由4个阶段组成。

midas FEA建筑例题集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分析

midas FEA建筑例题集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分析
隔板进行网格划分;
1
7 8
6
3 4
2
20 网格->自动网格划分->自动实体网格…
操作步骤
1
11 点击
按钮,定义边界组名称;
2 边界组名称:底端固接;
4
3 点击【添加】按钮;
4 视图窗口中选择柱底所有节点;
5 点击【固定】按钮;
6 点击【确认】按钮
5
荷载的施加及结果查看请参见其它章节,
1
2 长度:0.6 宽度:0.6 高度:4
3 名称输入为【钢管柱】
4 点击【预览】键
5 点击【确认】键
2
3
4
5
点击确认键前先预览,如果有错误及时进
行修改。.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分析 15
Step
03 几何->编辑几何体->脱壳…
操作步骤
1 选择要删除的面 2 脱壳厚度:-0.016 3 点击【预览】键 4 点击【确认】键
16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分析
移动工作平面前 移动工作平面后
Step
05 几何->生成几何体->在工作平面上创建->2D多段线(线框)…
操作步骤
1 开始位置:0.3, 0 2 点击【适用】键或直接按“回车键” 3 输入下一个位置:0.5, 0(相对距离) 4 点击【适用】键或直接按“回车键” 5 输入下一个位置:0, 0.2, 按回车键; 6 输入下一个位置:-0.1, 按回车键; 7 输入下一个位置:-0.5, 0.5, 按回车键; 8 输入下一个位置:0, 0.1, 按回车键; 9 输入下一个位置:-0.2, 按回车键; 10 输入下一个位置:0, -0.5, 按回车键; 11 输入下一个位置:0.3, 按回车键; 12 输入下一个位置:0, -0.3, 按鼠标右键结

MIDAS_FEA_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分析——侯晓武

MIDAS_FEA_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分析——侯晓武

21

荷载与边界问题
根据圣维南原理,边界约束会影响到分析的精度。所以通常希望将边界设置在远离分析区域, 根据经验,边界与分析区域的距离大于2倍于节点构造尺寸为宜。 • 节点上的荷载: (1)真实荷载:即作用在节点上的实际外荷载,均布荷载需要转换为节点力施加在相应有限元的 节点上。 (2)相对荷载:即与节点相连构件的内力。与节点相连的各构件中,有些可能会被设置成约束, 而有些则可能需要将其内力模拟成外荷载施加在模型上。 • 被设置成内力的构件需要保留一定的长度以消除应力集中对目标区域的影响。有时候为了消除 施加外荷载部位的应力集中对分析区域的影响,会在模型中人为地增加一块“垫板”。 • 在实际应用中,相对边界与相对荷载的位置选取是相互联系的,但总的选择原则是方便荷载或 约束的施加,在真实模拟节点受力特征的条件下使问题简单化,利于分析的顺利进行。
点击【确认】键;
5
4
5

12
1 1 2 3
几何->布尔运算->差集
操作步骤
选择钢梁为主形状; 选择外隔板为辅助形状; 不勾选【删除辅助形状】
1 2 3
4
点击【预览】键进行查看;
点击【确认】键;
5
4
5

13
1 1 2 3
几何->转换->旋转
操作步骤
选择钢梁及外隔板; 选择整体坐标系Z轴为旋转轴; 选择【等间距复制】; 2
为了消除应力集中影响,必须让边界和施加荷载的位置离分析目标中心具有一定的距离。 边界条件需要从整体模型推演出来,而荷载则包含作用在节点上的外荷载以及与其相连杆件的 内力。 • 边界设置 (1)真实边界:如果分析的是支座节点,则分析模型中与基础相连的边界就是真实边界。这时, 根据实际的约束情况,施加边界条件即可。 (2)相对边界:如果分析的节点并不靠近结构的支承点,此时它周围并不存在真实的边界。但是 分析模型中,必须提供一定的边界约束使其不可发生刚体位移,此时就必须根据与节点相连各 构件的构造情况假定一个约束条件。一般将与节点相连的刚度较大的杆件端部设置成约束,或 将次要构件的端部设置成边界。

【MIDAS】midas分析总结2

【MIDAS】midas分析总结2

【MIDAS】midas分析总结27、请教实体单元和梁单元的连接问题,还有实体单元是不是不能加预应力?我现在建一个模型,是个异型块的. 一部分使用粮单元,一部分使用实体单元. 但是图纸上这是一个整体,我应该怎么连接他们?主要考虑节点的自由度耦合的问题,实体每节点有三个自由度,而梁有六个,直接相连,相当于绞接,所以,得用局部的虚拟梁来实现。

2、实体上加预应力,还是得模拟出预应力的等效荷载。

这个等效荷载就是预应力的效应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值。

一般可以在实体的模型中设置出很多桁架单元,桁架单元之间用连起来的样子就是预应力的形状,每段预应力加一个初拉力(或一个等效的降温效果),而这个初拉力就是预应力扣除损失后的值。

实体与预应力之间怎么连?以前的一般思路是实体分实体的网格,预应力分预应力的单元,然后将预应力的节点与最近的实体的节点之间耦合起来(加一个刚臂)。

怎么求最近的节点,分别将实体的节点与预应力的节点坐标输出,然后用一个小程序自动找。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在分实体网格时,直接将实体的节点与预应力的节点位置分得一样,这样就是自动耦合了。

这时得感谢MIDAS,现在有了FX+,用FX+就能很容量实现这个功能。

8、求教Midasl里面抗扭问题的计算进行PSC设计时,需要输入抗扭钢筋,其中间距为横向箍筋的间距,Awt为单支箍筋的面积,Alt为四周所有纵向钢筋的面积,这里的纵向钢筋不包括顶、底板的钢筋,对于单箱多室的箱梁来说不知道是否应该包括所有腹板的纵向钢筋还是只包括周边的纵向钢筋。

另外Midas里面对于单箱多室截面的抗扭惯性矩是如何计算的,采用什么公式?规范上没有明确说明啊。

得看个人的理解了。

我个人认为,这二者应该分开考虑的。

这里的Ixx的计算是按定义来计算的。

9、midas荷载组合和规范中的冲突我在用midas进行自动组合时,发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midas没有区分长期和短期组合,但是规范规定的长期和短期组合作用项目是不同的,长期组合不组合如沉降、温度等的间接作用,那么用psc设计检算的东西就不是很可*。

钢桥、组合梁桥-midas操作例题资料-钢混组合梁

钢桥、组合梁桥-midas操作例题资料-钢混组合梁

Civil &Civil Designer二、钢混组合梁操作例题资料1 工程概况本桥为某高速路联络线匝道桥中的一联,桥宽6m。

上部结构采用38+33.5+37.5m钢混组合连续梁,下部结构桥墩为柱式。

主梁为单箱单室,梁高 3.5m,预制高 3.1m,钢箱底板厚50mm,上翼缘板厚50mm,腹板厚20mm,布置加劲肋。

钢材均采用Q345,分 4 段预制后现场采用高强螺栓拼接。

钢箱顶部混凝土桥面板厚0.2m,承托高0.2m,抗剪界面为c-c,采用C50混凝土现浇;横隔板等设置距离详见图 2 所示图 1.1-1 钢箱梁构造图(一)钢混组合梁操作例题资料图 1.1-2 钢箱梁构造图(二)2 建模步骤2.1 定义材料特性>材料特性值>材料图 2.1-1 材料定义图 2.1-2 材料数据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 D64-01-2015)桥梁设计,需要定义组合材料,选择规范“JTG D6-42015(S)2.2 定义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值>组合梁截面组合梁截面支持“钢-箱型(Type1)”、“钢-I 型(Type1)、“钢-槽型(Type1)” “钢-箱型(Type2)、“钢-I 型(Type2)、“钢-槽型(Type2),共六种。

截面中可任意设置纵向加劲肋,支持“平板”、“T形”、“U肋”三种类型,截面特性值考虑了纵向加劲肋的影响。

图 2.2-1 截面数据按照界面内辅助示意图,输入混凝土板和钢箱梁各段距离,顶底板、腹板厚度等。

输入Es/Ec(钢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Ds/Dc(钢与混凝土容重之比)、Ps(钢梁泊松比)、Pc(混凝土板泊松比)、Ts/Tc(钢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之比)。

点击“截面加劲肋” ,进行加劲肋设置。

点击“定义加劲肋”,定义加劲肋尺寸,设置加劲肋布置位置及间距。

图 2.2-2 加劲肋布置数据图 2.2-3 加劲肋截面数据2.3 建立结构模型导入DXF 文件:Civil 图标>导入>AutoCAD DXF 文件图 2.3-1 导入DXF 文件曲线桥梁可以通过导入CAD 线形的方法建立单元节点。

midas FEA建筑例题集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分析——赵继

midas FEA建筑例题集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分析——赵继
输出结果 - 变形 - 钢筋应力
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梁节点分析
Step
01 分析 > 分析控制 – 控制 表单
操作步骤
1 分析类型 : [3D] 2 点击[ ]键 3 单位 : [N, mm] 4 点击[确认] 键 5 几何 > 工作平面 > 移动
– [参考平面] 表单 6 选择[XY平面] 7 点击[确认] 键
47
36
8
5
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梁节点分析 9
Step
18 分析 > 特性…
操作步骤
1 创建 [3D] 2 号 : “1” , 名称 : “混凝土” 3 在材料中选择[1: GB(RC)_C40 ] 4 点击[适用] 键 5 同样操作,建立“钢材”特性
2
1
3
4 5
Step
19 分析 > 特性…
操作步骤
nmm各向同性弹性材料钢筋单元实体单元?荷载和边界条件自重钢筋预应力约束施工阶段?输出结果变形钢筋应力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梁节点分析step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梁节点分析分析类型
Step
00
概要
模型 - 单位 : N,mm - 各向同性弹性材料 - 钢筋单元 - 实体单元
荷载和边界条件 - 自重 - 钢筋预应力 - 约束 - 施工阶段
2 1 创建 [钢筋]
2 “梁截面”表单
3
3 号 : “3” , 名称 : “钢筋” 1
4 点击[适用] 键
4
10 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梁节点分析
Step
20 分析 > 特性…
操作步骤
1 切换至“梁”表单
1 2
2 号 : “4” , 名称 : “主筋”
3

钢混组合桥梁力学性能及钢混结合段计算分析

钢混组合桥梁力学性能及钢混结合段计算分析

钢混组合桥梁力学性能及钢混结合段计算分析摘要:通过实桥全桥有限元计算分析,成桥阶段,主梁上缘的最大压应力和拉应力分布规律,为指导施工现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成桥阶段钢箱梁和钢混结合段都有较大强度的富余量。

1.1全桥有限元静力模型的建立1.1.1材料特征选取具体材料特征参数见表1-1。

表1-1 材料特征参数表材料名称容重(kN/m3)泊松比弹性模量(MPa)对应材料构件混凝土C60250.2 3.6×104混凝土箱梁钢板Q345D 78.50.3 2.06×105钢箱梁钢绞线ФS15.278.50.3 1.95×105纵向预应力筋1.1.2全桥模型采用Midas Civil建立韩庄运河特大桥有限元全桥模型,见图1,全桥共151个节点,132个单元。

下部结构桥墩离散成26个节点,20个单元,桥墩采用空心薄壁墩,每2米构成一个单元。

上部结构分为混凝土箱梁段和钢箱梁段,混凝土箱梁段离散成76个节点,80个单元,钢箱梁离散成17个节点,18个单元。

全桥有限元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Madis Civil全桥有限元模型1.2全桥关键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本节主要针对钢混连续梁桥在钢混结合段关键施工阶段下的桥梁受力分析。

根据上文所定义的施工阶段,分别在浇筑阶段、张拉阶段、钢箱梁吊装阶段和成桥阶段下,得到钢混结合段端面在全桥有限元模型中的弯矩,轴力和剪力大小,验算钢混结合段的应力和变形,最后在关键施工阶段下分析钢混结合段处的最大内力。

1.2.1钢混结合段浇筑阶段受力分析该阶段为钢混结合段浇筑施工阶段。

钢混结合段浇筑阶段主梁最大轴力为-254828kN,最大剪力为25483.3kN,最大弯矩为406595kN·m。

钢混结合段中的混凝土连接过渡段还未张拉,此时轴力可忽略不计,轴力为-37.1kN,剪力为-1728.4kN,产生了负弯矩为2282.6kN·m,受到结合段浇筑的影响,混凝土连接段和主梁的正弯矩较大。

11月网络培训——FEA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分析

11月网络培训——FEA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分析

midas FEA 适用范围
某悬挑桁架型钢混 凝土柱的节点应力 分析,在各向荷载 的共同作用下,该 节点处于压、剪、 弯复合应力状态, 受力形式复杂,需 要考虑混凝土、钢 筋、钢骨的协同作 用。此处钢筋单元 自动耦合到混凝土 实体单元上。经过 应力分析确认该节 点处的构造安全可 靠。
midas FEA 适用范围
midas FEA 适用范围
双曲冷却塔是以承受风荷载为主的高耸空间的薄壳结构,考虑自重及风荷载作用 下冷却塔的力学性能,通过计算、分析,了解开洞冷却塔的整体及洞口局部强度、 稳定性问题,基于工程的实际需要,分析了洞口尺寸、开洞高度、洞口形状及洞口与 主导风向夹角等因素对冷却塔整体及洞口局部的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
FEA型钢混凝土转换梁静力分析
市场部 舒哲
600 ,H型钢: 400*200*8*13,柱高2000,轴力300N SRC转换梁: 混凝土 400*1200 ,H型钢: 792*300*14*22,梁长6m 混凝土柱:300*300,高3.2m,轴力50N
midas FEA 适用范围
大庆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建筑面积 为3万平方米,钢结构屋盖为钢结构管桁 架,主拱为3跨连续结构,最大单 跨 7 4 米 , 总 跨 度 9 7 米 , 长 向 2 4 0 米。屋 盖结构支座采用成品球铰支座。由于支座
3
反力大,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设计过 程中对细部节点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基本 满足要求。
midas FEA 适用范围
主体以“山丘”作为表现。几乎整个博物 馆埋入山丘中,并在其表面设有洞穴似的 采光井。山丘内部呈空洞型,通过壳体结 构形成大空间。山丘顶部观光标志塔的形 象,与山丘表面的洞穴刚好相反:造型独 特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似向湿地斜向 挑出的圆盘。站在标志塔40米的高度上, 能够轻易俯瞰西溪湿地的全景。

MIDAS_FEA_教程有实例

MIDAS_FEA_教程有实例

9
9 10
荷载步骤 : [开始步骤] 拖放 [BC 1] 到 [激活数据] 窗口 拖放 [Self Weight] 12
13
6
11 12 13
& [Tendon 1] 到 [激活数据] 勾选 [激活] 点击[保存] 键
预应力梁
Step
25
1 2 3 4 5 6 7 8
分析 > 施工阶段 >
操作步骤
分析 > 施工阶段 >
操作步骤
定义施工阶段…
1 4 5
点击[新建] 键 阶段名称 : [CS 1] 持续时间 : “20” 天 勾选 [附加步骤] 点击[附加步骤] 键 点击[确认] 键 单元龄期 : “5” 天 拖放 [Beam” & “Tendon(1)] 到 [激活数据] 窗口
2
8
10 11
7
tonfm各向同性弹性材料收缩和徐变钢筋单元实体单元预应力梁预应力梁?荷载和边界条件自重钢筋预应力约束施工阶段?输出结果变形钢筋应力step分析类型
Step
00
概要
三维施工阶段分析
预应力梁
模型
- 单位 : tonf, m - 各向同性弹性材料 - 收缩和徐变 - 钢筋单元 - 实体单元
荷载和边界条件
(参见右图) 点击[铰支] 键 点击[适用] 键
2
3
4
预应力梁
Step
19
1 2 3 4
分析 > 边界条件 >
操作步骤
约束…
1
边界组 : [BC 2]
选择标有[ O ]的2个节点
(参见右图) 勾选 [T3] 点击[适用] 键
2
3

midas FEA建筑例题集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侯晓武

midas FEA建筑例题集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侯晓武

Step00目录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混凝土裂缝模型介绍▪模型概要- 单位: kN, m- 各向同性非线性材料- 钢筋单元- 实体单元▪荷载和边界条件- 自重- 恒载- 约束- 分析工况▪输出结果-变形- 钢筋应力•裂缝模型(1)分离式裂缝模型:当应力值达到开裂应力时,混凝土开裂,单元将在节点两侧分离,裂缝成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边界。

分析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单元的网格划分;可以模拟裂缝的开展及计算裂缝的宽度。

多用于分析只有一条或几条关键裂缝的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结构。

132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裂缝模型(2)弥散式裂缝模型:当应力值达到开裂应力时,则垂直于拉应力的方向生成若干条裂缝。

通过修改材料本构模型来考虑裂缝的影响;无需修改单元网格,易于有限元程序实现,应用广泛。

对正常配筋构件,该裂缝模型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

•裂缝模型(3)断裂力学模型:研究带裂缝构件在各种条件下裂缝的扩展、失稳和断裂规律;主要集中于单个裂缝的应力应变场分布问题;对于裂缝间相互影响问题,研究还不成熟。

•裂缝数值分析方法(1)分解应变模型总应变=材料应变+裂缝应变;材料应变:弹性应变,塑性应变,徐变,热应变;(2)总应变模型不分离各种应变,含裂缝的受拉受压分析中使用同一个本构关系;易于定义非线性特性,易于理解和应用。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133•总应变模型(1)固定裂缝模型混凝土开裂后,裂缝方向保持不变(2)转动裂缝模型裂缝方向始终保持与主拉应变方向垂直,因而随主拉应变方向变化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 •刚度矩阵(1)开裂前 (2)开裂后⎪⎪⎪⎪⎭⎪⎪⎪⎪⎬⎫⎪⎪⎪⎪⎩⎪⎪⎪⎪⎨⎧⎥⎥⎥⎥⎥⎥⎥⎥⎦⎤⎢⎢⎢⎢⎢⎢⎢⎢⎣⎡=⎪⎪⎪⎪⎭⎪⎪⎪⎪⎬⎫⎪⎪⎪⎪⎩⎪⎪⎪⎪⎨⎧xz yz xy z y x 665544333231232221131211xz yz xy z y x D 000000D 000000D 000000D D D 000D D D 000D D D γγγεεετττσσσ)1(2E D D D )21)(1(E D D D )21)(1()1(E D D D c 665544c 231312c 332211υυυυυυυ+===-+===-+-===根据混凝土受拉、受压、受剪本构关系,考虑开裂影响,对刚度矩阵进行更新 134•刚度矩阵(1)切线刚度矩阵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得到切线方向的弹性模量,计算刚度矩阵(2)割线刚度矩阵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得到割线方向的弹性模量,计算刚度矩阵江见鲸《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全量形式时,弹性模量应采用割线模量,即采用割线刚度矩阵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增量形式时,弹性模量应采用切线模量,即采用切线刚度矩阵FEA分析与计算原理切线刚度矩阵:局部裂缝或裂缝扩展分析;割线刚度矩阵:裂缝呈分布状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考虑各方向泊松比;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135•混凝土受拉本构关系G I f: I型断裂能(形成断裂面所需消耗的能量)(1976) A.hillerborg 裂缝尖端应力达到抗拉强度,开始出现裂缝,裂缝张开时,应力并不马上降低为0,而是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而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计算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2]202号)《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桥梁结构用钢》(GB/T714-2000)《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CQJTG/T D66-2001)1.钢混结合段模型计算1.1节段模型的建立考虑圣维南原理对局部分析部位的影响,钢混结合段拱肋节段长度为7.6m,其中嵌入拱脚混凝土2m,拱脚混凝土按照图纸实际尺寸全部建立,节段模型示意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节段模型示意图(单位:mm)模型的计算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FEA,混凝土采用3D实体单元,肋板、垫板、承压板采用2D板壳单元,不考虑拱脚、拱肋混凝土与拱肋钢板之间的滑移,建模中混凝土与拱肋钢板完全共节点处理,混凝土采用8节点六面体单元+6节点五面体单元,拱肋钢板采用4节点2D单元,模型中未考虑普通钢筋以及Y构前悬臂进入拱脚内部的预应力钢束。

模型边界条件为:拱脚底部完全固结处理(如图2.1.2所示),即拱脚底部节点约束X方向(纵桥向),Y方向(横桥向),Z方向(竖向)的位移,其中Y 轴的负方向指向为(中分带侧→人行道侧)。

图2.1.2 万平路桥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加载方法为:拱肋端部形心位置建立一个主节点,拱肋端部截面的节点为从属节点,两者之间建立主从约束(刚臂连接—见图2.1.2所示),将midas Civil 杆系模型中各种工况组合下对应的荷载(力及力矩)作为实体有限元模型的边界荷载施加在主节点上,荷载大小见下表。

表2.1.1 荷载工况组合下最不利荷载值模型中拱脚混凝土和钢管拱内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其各项力学参数为:弹性模量:3.45×104 MPa,剪切模量:1.38×104 MP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22.4 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1.83 MPa,泊松7比:0.2,线膨胀系数:1.0×10-5/℃,容重:γ=26.0 kN/m3,拱脚及钢管拱内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如图2.1.3所示图2.1.3 拱脚及拱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模型中拱肋采用Q345D 等级钢材,其各项力学参数为:弹性模量:2.06×105 MPa,剪切模量:7.9×104 MPa,泊松比:0.3,线膨胀系数:1.2×10-5/℃,密度:ρ=7.85×103 kg/m3,板厚≤16mm,抗拉、抗压、抗弯强度为315MPa, 抗剪强度185MPa。

拱肋N1/N2、纵肋N3、腹板端钢板N9、底座钢板N8、拱脚加强钢板N1有限元模型如图2.1.4所示图2.1.4 拱肋、纵肋、腹板端钢板、底座钢板、拱脚加强钢板有限元模型1.2基本组合(全部)钢混结合段应力分布①、拱脚混凝土应力分布基本组合下,拱脚混凝土纵桥向最大拉应力为2.507MPa,超过了C50抗拉强度设计值1.83MP,最大压应力为17.241MPa(出现在拱肋与拱脚交界面的位置),小于C50抗压强度设计值22.4 MPa。

拉应力在0.039MPa~2.507MPa仅有2.4%的区域,97.3%的区域应力水平在-7.367MPa~0.039MPa之间。

图2.2.2 基本组合(全部)拱脚混凝土横桥向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脚混凝土横桥向最大拉应力为 3.077MPa(ANSYS模型中该位置处应力为3.503MPa),超过了C50抗拉强度设计值1.83MP,最大压应力为8.185MPa。

小于C5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22.4 MPa。

图2.2.3 基本组合(全部)拱脚混凝土竖向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脚混凝土竖向最大拉应力为13.259MPa,出现在拱脚底面(拱肋内倾的反方向)。

ANSYS中该位置处12.171MPa。

远远超过了C50抗拉强度设计值1.83MP。

但应力云图中仅有1%的区域应力水平介于0.847MPa~13.259MPa之间。

图2.2.4 基本组合(全部)拱脚混凝土主拉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脚混凝土主拉应力峰值为13.684MPa,出现在拱脚外侧(拱肋内倾的反方向)。

ANSYS中该位置处12.606MPa。

远远超过了C50抗拉强度设计值1.83MP。

从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有21.2%的区域主拉应力水平介于1.757MPa~13.259MPa。

图2.2.5 基本组合(全部)拱脚混凝土主压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脚混凝土主压应力峰值为27.229MPa,出现在拱肋与拱脚交界面的位置,该峰值应力超过了C50抗压强度设计值22.4 MPa。

但从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仅有不到2.5%的区域主拉应力水平介于-8.839MPa~-27.229MPa之间。

(应力集中区域)②、拱肋混凝土应力分布图2.2.6 基本组合(全部)拱肋混凝土纵桥向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肋混凝土纵桥向拉应力峰值为0.036MPa,压应力峰值为17.568MPa出现在拱肋与拱脚交界面的位置,从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99.3%的区域压应力水平介于-1.064MPa~-17.568MPa之间,拱肋混凝土几乎全部受压。

图2.2.7 基本组合(全部)拱肋混凝土横桥向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肋混凝土横桥向拉应力峰值为3.152MPa,压应力峰值为11.635MPa,均出现在拱肋与拱脚交界面的位置,从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仅有0.1%的区域拉应力水平介于2.228MPa~3.152MPa之间,29.9%区域应力水平介于0.379MPa~2.228MPa之间,剩下区域全部受压。

图2.2.8 基本组合(全部)拱肋混凝土竖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肋混凝土竖向拉应力峰值为0.066MPa,压应力峰值为17.115MPa出现在拱肋与拱脚交界面的位置,从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仅有 3.2%的区域拉应力水平介于-1.008MPa~0.066MPa之间,95.4%区域应力水平介于-9.598MPa~-1.008MPa之间,1.3%的区域应力水平介于-9.598MPa~-17.115MPa之间。

图2.2.9 基本组合(全部)拱肋混凝土主拉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肋混凝土主拉应力峰值为3.948MPa,从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仅有1.2%的区域拉应力水平介于1.874MPa~3.948MPa之间。

基本组合下,拱肋混凝土主压应力峰值为27.870MPa出现在拱肋与拱脚交界面的位置,从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仅有7.2%的区域压应力水平介于19.226Pa~27.870MPa之间。

③、拱肋、纵肋、腹板端钢板、底座钢板、拱脚加强钢板应力分布图2.2.11 基本组合(全部)腹板端钢板N9、底座钢板N8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腹板端钢板N9、底座钢板N8(BOT)最大MISES应力为23.536MPa,(TOP)最大MISES应力为25.045MPa,小于容许应力。

图2.2.12 基本组合(全部)拱脚加强钢板N1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脚加强钢板N1(BOT)最大MISES 应力为54.162MPa ,(TOP)最大MISES 应力为60.697MPa ,小于容许应力。

图2.2.13 基本组合(全部)拱肋钢板N1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N1(BOT)最大MISES 应力为179.993MPa ,(TOP)最大MISES 应力为154.704MPa ,小于容许应力。

图2.2.14 基本组合(全部)拱肋钢板N2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拱肋钢板N2 N1(BOT)最大MISES 应力为127.621MPa ,(TOP)最大MISES 应力为125.668MPa ,小于容许应力。

图2.2.15 基本组合(全部)纵肋钢板N3应力云图基本组合下,纵肋钢板N3(BOT)最大MISES 应力为158.475MPa ,(TOP)最大MISES 应力为158.954MPa ,小于容许应力。

1.3 标准组合(全部)钢混结合段应力分布①、拱脚混凝土应力分布图2.3.1 标准组合(全部)拱脚纵桥向应力云图标准组合下,拱脚混凝土纵桥向峰值拉应力为1.995MPa(备注:出现拉应力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拱肋强大的推力作用,拱脚混凝土为限制拱肋沿X轴反方向的变形),该峰值应力超过了抗拉强度设计值1.83MP,但应力水平介于0.940MPa~1.995MPa仅有0.1%的区域,最大压应力为14.875MPa(出现在拱肋与拱脚交界面的位置),小于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22.4 MPa,95.8%的区域应力水平介于-7.494MPa~-1.139MPa之间,拱脚混凝土纵桥向几乎全部受压。

图2.3.2 标准组合(全部)拱脚横桥向应力云图标准组合下,拱脚混凝土横桥向峰值拉应力为2.690MPa(拱肋的冲切造成的,ANSYS 模型中该处应力为3.304MPa),超过了C50抗拉强度设计值1.83MP,但仅有0.3%的区域应力水平介于1.466MPa~2.690MPa之间,最大压应力为-7.104MPa,小于C50抗压强度设计值22.4 MPa。

图2.3.3 标准组合(全部)拱脚竖向应力云图标准组合下,拱脚混凝土竖向拉应力峰值为10.640MPa(由拱肋内倾变形造成的,ANSYS模型中该处的应力为9.739MPa),峰值压应力为-17.442MPa(出现在拱肋与拱脚交界面的位置),仅有0.4%的区域应力水平介于 1.864MPa~7.129MPa之间,应力水平介于7.129MPa~10.640MPa之间的区域不到0.1%,56.2%区域压应力水平介于 1.646MPa~6.912MPa之间,41.1%区域应力水平介于-1.646MPa~0.109MPa之间。

图2.3.4 标准组合(全部)拱脚混凝土主拉应力云图标准组合下,拱脚混凝土主拉应力峰值为10.993MPa(由拱肋内倾变形造成的,ANSYS 模型中该处的应力为10.144MPa),但仅有1.1%的区域应力水平介于2.956MPa~10.993MPa 之间,49.5%区域压应力水平之间0.544MPa~2.956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