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修辞格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修辞格的特点

摘要:修辞学非常注重对修辞格理论的研究,但是学者们偏重于对修辞格类型的研究,修辞格特点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其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主要从修辞格本体、语用和历时三个角度简要论述修辞格的系统性、原则性和变异性三大特点。

关键词:修辞;修辞格;特点

修辞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但是“修辞”一词早在远古时期已经出现了,而最早出现“修辞”两字连用的是对孔子话语的记载:“九三曰,‘君子终日花花,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乾·文言》)修辞格又叫“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吧的效果,借助特定的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归纳出修辞格不同的特点。下文将从修辞格本体层面、语用层面和历时层面,简要谈论修辞格的三大特征——系统性、原则性和变异性。

一、系统性

修辞格的系统性主要是从修辞格本体的层面来说的。所谓修辞格具有系统性,就是指辞格在分类上具有严密性、整体性的特点,修辞格在其本体上呈现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虽然现存的修辞格数量众多,但是辞格之间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等级性,体现着辞格的系统性特点。

虽然各家对辞格的分类各不相同,但是在划分类别上都竭尽完

整,在整体上都显现出辞格划分的整体、统一,呈现着一定的系统性。例如,陈汝东在其《当代汉语修辞学》中,根据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把修辞格分为两大类:形式化和意义化的修辞方法。陈汝东认为,形式化的修辞方法“往往侧重话语的语音、文字以及句法等形式方面”①,包括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而意义化的修辞方法更侧重深化语义,如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和移就等。又如,由周芸、邓瑶、周春林合编的《现代汉语导论》,从语用实践出发,把辞格分为深层辞格和表层辞格两大类。深层辞格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变异或偏离语言规则和语用规则而形成辞面义和辞里义不一致的修辞方式。”②如比喻、比拟、移就、借代、双关、反语、仿拟等;表层修辞是“遵循语言规则和语用规则所形成的辞面义和辞里义完全一致的修辞方式。”③包括对偶、回环、顶真、反复、层递、设问等。

在修辞格的分类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划分都遵循一定的标准,按照由大到小、由上至下、由高至低的顺序,层层划分,各等级清晰分明,力求辞格分类的详尽性、系统性。

二、原则性

修辞格原则性的特点主要是从语用的层面来说的,是指在语言运用中根据具体的语境,按照不同的语体要求,按照不同的民族习惯使用恰当的辞格形式。由此修辞格的原则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境原则,语体原则和民族习惯原则。

(一)语境原则

修辞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思想与情感,而修辞的使用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修辞与语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境可以赋予修辞以确切含义,包括确定变化了的语言含义、补出省略的内容、赋予具体语言义感情色彩、排除歧义等。同时,语境还决定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决定修辞运用得恰当与否的一大评判标准。

(二)语体原则

既然修辞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思想与情感,修辞格的运用除了需要遵循适应语境的原则外,还需要考虑与语体的关系。所谓语体,就是指各种语言的变体。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语言变体。例如,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根据使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政论语体、科技语体、艺术语体和事物语体,相对于已有的传统语体还可以分出一些新语体,如广告语体和网络语体。

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语用要求上自然也就不一样。在话语交际中,因为修辞的同义手段具有多样性,辞格的选择除了要求适合与境外,还要符合不同语体的要求。只有根据不同语体的特点选择确切的修辞格,才能在语言运用上保持语体的一致性。(三)民族习惯原则

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因为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活习性等因素的不同,修辞理论以及辞格的表现形式也就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修辞格的使用上应该遵循民族性原则。

修辞格使用原则的民族性首先体现在辞格理论的民族差异上。例如,以杜波瓦为代表的普通修辞学派出版的《普通修辞学》,提出了场理论的修辞格理论。普通修辞学派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能指”和“所指”这两个概念和叶尔姆列夫的“表达”和“内容”的概念引入辞格研究中,把辞格分为两“类能指∕表达类和所指∕内容类”。④这一辞格理论使辞格研究解构到更小的语言单位——义素,突破了传统的只研究到音素和词素的做法。

另外,因为民族语言文化的不同,辞格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汉民族使用的汉语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汉语中的四字格成语。汉语的四字格成语很多都是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等概括、浓缩而来的,既适合汉语声韵美的特点,又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这是其他使用民族所没有的特点。

三、变异性

修辞格的变异性特点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来谈得,是指修辞格在使用过程中从无到有、从此到彼、从旧到新等不断演化的过程,包括辞格的产生、变换、创新等一系列的变化。例如,汉代《毛诗序》的作者根据《周礼》的说法提出了“诗之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中的“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现在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比喻的修辞格发展到现在包括明喻、暗喻、隐喻等多种类型,其划分类型多以比喻词的形式为准,辅之以本体和喻体为参考对象。可见比喻辞格从古至今经历着一个演变、创新的复杂过程。

另外,修辞格的变异性特点还表现在语言的变异上,尤其是对语法的变异。就像唐钺先生所说的那样,修辞格是“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形式”,是“变异的语法”。辞格对语法的变异主要表现在对字、词、短语、句子等的变异使用上。

结语

总之,修辞格在本体、语用和历时三个层面上分别呈现出系统性、原则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对修辞格特点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修辞理论的认识,加大对修辞格规律的把握,加强对修辞运用的精确性。当然,除了本文从修辞本体、语用和历时三个层面对修辞格的特点进行简要的描述外,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对修辞格的特点进行探索,以便对修辞格理论做更深更广的研究。(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65页

②③周芸、邓瑶、周春林:《现代汉语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247页

④张秀国:《μ学派的辞格理论和辞格系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周芸,邓瑶,周春林.现代汉语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