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与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和意义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207be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5.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目标和重要里程碑。
它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来看,它的意义和价值是综合的、系统的、长远的。
一、经济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个小康社会意味着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贫富差距逐渐得到缩小,这样的稳定和和谐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其次,它可以推动产业升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更加复杂的消费需求,这将为中国制定更加广泛、更加科学的产业升级策略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再次,它可以促进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只有小康社会才能为国家提供更加稳定和有序的政治环境,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经济环境,进而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社会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全面小康社会意味着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基本能够得到保障,这将使得全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稳定。
其次,它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基础。
全面小康社会可以使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得到解决并得到有效的治理,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
通过治理社会问题建设小康社会,才能让社会更加文明和进步。
最后,全面小康社会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前提。
国家的安全建立在国民安全的基础之上,如果国民生活稳定,国家的安全将更加牢固。
三、文化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在更加广泛的人口覆盖下促进文化传承和习惯的形成。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促进文化形态多样化,促进行业理念多样化。
同时,随着人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进而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和启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34c392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1.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和启示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对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明确。
2.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3.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一个经济强盛、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科技创新、生态良好、军事强大的小康社会,必将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参照系,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只有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支持。
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水平。
5.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对外开放。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232d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2.png)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国家的重要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小康社会的基础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这一成就,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还包括教育、文化、科技、医疗、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进步。
通过加强教育改革,提高人民素质;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通过加强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就业状况、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措施,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
人们将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医疗保障、更好的社会保障和更好的居住条件,生活质量将得到明显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促进全球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形势与政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形势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c33a4c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a.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一、千年梦想庄严承
1、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要求。
①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②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③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二、砥砺奋进,步履铿锵。
1、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①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②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③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成长。
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2、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①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3、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①学有所教。
②劳有所得
③病有所医。
④老有所养。
⑤住有所居。
⑥弱有所扶。
4、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
③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①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
②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
③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④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乘势而上,书写新章。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2、时与势总体于我有利。
3、凝心聚力再出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94899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0.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合乎时代要求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小康社会不仅要求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达到相对富裕水平,也要求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社会和谐、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
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够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小康社会要求经济的发展要有实质性的改善,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将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同时,小康社会还要求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保障,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小康社会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循环稳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将更加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经济将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更高水平的增长,提升国民生活水平。
此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国家治理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小康社会要求社会管理更加精细化,社会治理更加科学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将加强社会管理和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的科学性、法治性和权威性。
同时,通过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将得到提升,社会公平正义也将得到更好实现,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而且能够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国家治理能力。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538f35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6.png)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社会治理体 制,提高社会治 理能力
加强社区建设, 促进居民参与
改革开放:中国经 济快速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
贫困人口:贫困问 题逐渐凸显,政府 提出扶贫目标
全面小康:党的十 八大提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目标
意义:全面小康社会是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 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 段
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提升国际地位:全面小康社会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 加重要的作用。
促进全球经济发 展:全面小康社 会的实现将带动 国内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为世界 经济增长提供动 力。
增强国际合作:全 面小康社会建设过 程中,中国将加强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 战,推动全球治理 体系的完善。
优化公共服务, 提升民生福祉
推进扶贫帮困, 缩小贫富差距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人口老龄化加速
地区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将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进步:全面小康社会将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福祉。 科技创新:全面小康社会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国际合作:全面小康社会将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家竞争力。
提升全球治理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推动全 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a6404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b.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1. 打造全面富裕的社会1.1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要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根本目标之一。
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1.2 缩小贫富差距,增加社会稳定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缩小贫富差距,增加社会的稳定性。
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社会矛盾加剧,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通过提高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推进全民共同富裕,可以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推动全方位的发展2.1 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推动全方位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推动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优化。
通过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并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2 实现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实现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还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的多样化需求,可以实现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3. 增加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3.1 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
小康社会是一个繁荣稳定、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形态,实现小康社会可以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都会为国家的整体实力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保障。
3.2 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小康社会可以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31936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d.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我国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国将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总的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方向。
这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e62b0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1.png)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小康社会是指人民生活达到比较富裕水平的社会,体现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追求。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不再有贫困和艰辛。
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所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经济发展不仅要快,还要发展好、发展得更公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普惠,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只有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让社会各阶层的人民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小康社会是经济建设的目标,而经济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人民的共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这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面建设、全面推进。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8b2fb7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4.png)
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目标, 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而不懈奋斗的重大举措。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 中国终于跨越了世纪之交的“中等收入陷阱”, 实现了从“两不愁、三保障”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
全面小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也是党和政府承担的基本职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步骤, 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
其次, 全面小康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小康不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它奠定了中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 全面小康是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也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 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 全面小康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 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履行国际责任的生动体现。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战略, 中国的发展成果也离不开各国的支持和帮助。
全面小康将有力推动中国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进程,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历史性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25a23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6.png)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近年来,中国不断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通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小康社会的建设也要求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全面脱贫,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处。
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全民共享社会福利,提高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人民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过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的福利待遇,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实现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同时,小康社会的建设也要求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使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能够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22dc81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4.png)
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1、民生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指数更趋完善,保障人民的生存、发展权利,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全面小康带来的福祉。
2、国家强大。
实现全面小康,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把全面小康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改善民生的根本目标,才能够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自信、自主、自强地走向世界前列。
3、深化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改革的完善和深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努力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4、人民安居乐业。
全面小康不仅有利于大多数人的个人福利和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能够让人民多一份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自尊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5、推进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蓝图具有重要的节点和支撑作用。
只有全面实现小康,经济、民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满足现代化要求,让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强大的国家和高素质的国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非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非凡](https://img.taocdn.com/s3/m/8563bf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6.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非凡小康社会是指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民物质生活达到相对富裕水平,人民精神生活逐步丰富,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完善的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凡的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阐述。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真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
小康社会的实现,意味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国家经济的繁荣可以为国家的安全提供基础保障,保障国家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人民幸福感,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只有实现小康社会,国家和人民才能真正富强起来,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在小康社会中,国家会逐步建立起更加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均等享受。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享受社会福利的保障。
同时,小康社会的实现也会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减少贫富差距,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
再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路径。
只有实现了小康社会,国家才能有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推动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小康社会的实现也可以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力资本的培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
小康社会的实现可以为国家在经济、科技、国际事务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只有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国家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只有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凡的意义,不仅对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人民的现实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人民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4b51e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6.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人民的现实意义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和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其核心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愿景。
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为了让每个我国人都能够过上美好生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稳定和美好的新时代。
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我国发展的紧迫任务。
这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动实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对人民来说,也将带来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变革。
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将会稳步增长,贫困人口将会得到有效帮扶,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泛的社会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有效保障和提升。
三、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意味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将得到更加均衡和完善的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将不断完善,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这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将带来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人民对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将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好的滋养,促进国家的文明进步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五、生态环境的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意味着更加美丽、幸福、和谐的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将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和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5d089e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7.png)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以下伟大意义:1.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更加全面、均衡、可持续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2.脱贫攻坚:小康社会的实现意味着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中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成功实现了亿万人口的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推动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的建设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树立了榜样,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经验。
4.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彰显社会主义优势: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等基本原则,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全面提升,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总体来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对中国人民具有深远的意义,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和借鉴。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中国向着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的新征程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e9d56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7.png)
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达到小康水平。
下面我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经济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果,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享有相对富裕的生活,贫困得到有效根治。
经济发展是国家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基础,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政治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化的政治体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政务公开、政策透明,增强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稳定是国家发展的保证,只有政治稳定,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基础条件。
社会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小康社会要求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面、均等、可持续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权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基本纲领,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中心工作,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总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党的领导力和执政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大的胜利。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小康社会要求国家整体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达到现代化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e5716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b.png)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战略目标,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社会。
这个目标的实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国家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通过实现小康社会,国家可以逐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人民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小康社会是一个生活水平较高、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
通过实现小康社会,人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和保障,提升生活质量,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社会。
通过实现小康社会,可以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国家和人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应该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努力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知识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1564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9.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知识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之一。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具体包括经济建设小康、政治建设小康、文化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小康和生态文明建设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1. 保障人民幸福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2. 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3.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4. 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小康,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的主要内容1. 经济建设小康: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增长速度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 政治建设小康:加强党的领导、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 文化建设小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4. 社会建设小康: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权益,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
5. 生态文明建设小康: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构建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和战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四个“全面”战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229de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6.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1. 引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2. 小康社会的内涵小康社会的概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活安康、社会和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人民在物质、文化和精神上都能实现全面发展。
3. 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阶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节点。
5. 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6. 经济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要达到小康水平。
这将成为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达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
7. 政治方面实现小康社会,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更加安定团结,国家政治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力度将有保障。
8. 文化方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这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9. 社会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内生动力。
10. 个人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不仅对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着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新的成就。
11. 结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贡献,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30a1e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b.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的开放进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也意味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自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长期实践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立的科学指导方针,也是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是追求人民幸福的事业,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它代表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代表着我国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再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双赢的局面。
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机遇。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益,也对世界有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符合中国国情,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通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可以为全球发展提供成功的样本和借鉴。
综上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也标志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是实现经济社会双赢的关键所在,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机遇。
在今后的发展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继续引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与要求
摘要:从中国高铁到中国桥梁,从航天梦到飞机梦……创新引领工程建造,梦想汇聚强大力量。
展望未来,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上,中国必将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础,不断刷新发展的高度。
自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许多民众摆脱了贫困,人数之众是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是的,持续30多年的经济迅速增长,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和服务享受,
关键词: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的蓝图。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的发展阶段和继续前进的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我們黨和國家﹐對中華民族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为这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落实到党和国家奋斗目标中的明确意图,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总体要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方向邓小平说过小康不是传统文化上所说的小康,而是在活学活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一个伟大创新,它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概念,闪耀着社会主义的光芒,又能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体现这种精神。
江泽民在报告中说:“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这里,不仅强调了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强调了社会主义必须与现代化结合在一起。
现代化潮流一旦出现,势不可挡,谁不跟这个潮流,谁就要被时代淘汰,就要落伍。
现代化也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世纪梦。
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就是要使中国沿着西方的道路亦即资本主义道路发展。
只是这条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
自新中國成立之日起﹐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付出了艱辛努力。
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接著﹐又進行偉大的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描繪了美好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在勝利實現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以後﹐在發展目標上作出的重大決策。
黨的十八大鄭重地把它確立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步。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实践证明,能不能立足国情而又面向世界,能不能解放思想而又实事求是,能不能尊重发展规律而又不因循守旧,制定一个符合人民愿望、体现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产生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万众一心去夺取胜利的关键。
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并取得了胜利。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无疑也是一个符合国情而又顺应时代,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又体现了事业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而又充满创新精神的奋斗目标,它必将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要求: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9.8%。
GDP连续跃上新台阶,1986年超过1万亿元,1991年超过
2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2010年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6年更是首次超过70万亿元。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那么还有哪些不足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要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这就是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的——就是小康还是生存性消费,发展资料的消费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的——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不容置疑,但中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目标,还需要付出一段艰苦的努力。
(一):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这不仅要求彻底改变生态环境退化、恶化状况,而且在空气质量、绿化面积等方面将取得长足进步,有关指标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特别是在水污染控制、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将取得实质进展。
同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一批城市将进入世界一流的现代人文、自然协调发展城市之列。
一个山川秀美、蓝天碧水、绿树花草覆盖的优美环境将与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交相辉映。
(二):实现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更加殷实、富足,这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真实体现。
(三):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显著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公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有长足进步,社会秩序得以明显改善,使我国真正向世界展示现代文明、礼仪之帮的良好风貌
(四):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小康、共同富裕,在加速发展中缩小东西差距、城乡差距、高低收入人群差距。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因此,要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度,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同时,要把加速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
城镇化、增加农民收入摆在经济建设的突出地位,切实通过加速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强政策调控,切实保证和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
总结:
综上所述,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几十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在当前复杂的历史阶段,我们既要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的历史作用,重大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为我们持续发展做出不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关键一步》人民网李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唐洲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克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