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现状及应对策略【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院别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陈吉娟学号 012130202指导教师薛芳职称副教授2017 年4月15日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首先从浙江省茶叶出口数据以及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中可以看出:浙江省茶叶出口量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浙江省为了拓展出口市场,不断地增加茶叶出口量,从而使浙江省的出口市场呈多元化进展、产业化进程加快、机械化的生产有利于产品出口质量的提高;其次从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中发觉了浙江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依旧存在、茶叶生产经营和行业治理水平相对落后、品牌效应尚未有效发挥、苛刻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茶叶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最终为了更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的进展,针对以上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地解决对策:建立茶叶质量安全体系、构建茶叶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加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绿色壁垒、稳定传统优势市场,扩大新兴市场。

这些对策极大地促进了浙江茶叶出口贸易的进展,同时也带动了浙江相关产业的进展。

关键词:出口贸易;茶叶质量;品牌效应;国际竞争力ABSTRACTBegin from Zhejiang tea export data, and can be seen in the tea export trade status quo: Zhejiang tea exports in the first place, in recent years, Zhe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expand the export market, constantly increase tea exports, so that the export market of Zhejiang province is diverse development, speed up industrialization,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products are exported to. Second found in tea export trade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a export trade in Zhejiang, mainly display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tea quality safety problems still exist, the tea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brand effect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play, strict technical barriers and barriers to trade, tea market competition order is not standard. Finally,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 export trade in Zhejiang province, aiming at the problems above tea export trad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establishing the tea quality and safety system, build the tea indu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ervice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brand consciousness,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and actively deal with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 of green barriers, a stable market, expand in emerging markets. These measures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tea export trade, but als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Key words:Export Trade;Tea Quality;Brands Effect;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目录1前言 (1)2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 (1)2.1茶叶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1)2.2出口市场多元化 (1)2.3产业化进程加快 (2)2.4产品出口质量提高 (3)2.5自主品牌较少 (3)3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4)3.1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依旧存在 (4)3.2茶叶生产经营和行业治理落后 (4)3.3品牌效应尚未有效发挥 (5)3.4苛刻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 (5)3.5茶叶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 (6)4促进浙江省茶叶出口进展的对策 (6)4.1建立质量安全体系 (6)4.2构建茶叶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 (6)4.3加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7)4.4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7)4.5稳定传统优势市场,扩大新兴市场 (8)5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1前言在中国,用茶来招待客人是一种重要待客礼仪,客人拜望时,仆人用自家用的茶具来为客人烹茶,清亮的泉水、精巧地茶具烹出来的茶既香甜、又可口,由于烹茶方式的多种多样,所以每种烹茶方式烹出来的茶口感都不一样;久而久之饮茶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随着中国茶文化的持续进展,使中国茶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有很大的需求,为了迎合国内、国际市场,浙江大面积地种植茶叶,并用来出口,众所周知,种植茶叶需要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然而浙江省都具备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自身优势使浙江茶叶出口产量不断增长;近几年,发达国家制定各种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浙江茶叶出口的数量,加上浙江茶叶自身存在安全问题,使茶叶出口量急速下降。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在国际贸易中,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也随之产生,其中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为环境贸易壁垒,通常指的是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或安全为由,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认证制度等,以限制或禁止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茶叶出口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增多,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类型及其产生背景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具体影响,包括市场准入障碍、成本增加、品牌形象受损等方面。

接着,本文将分析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包括国际环保趋势、国内环保政策、消费者需求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环保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国际合作等,以期为我国茶叶出口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与特点绿色贸易壁垒,也被称为环境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由,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

这些措施通常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标准、环境标志、环境包装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等,对进口产品提出环保方面的要求,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与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等相比,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技术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以保护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往往打着保护全球环境、人类健康的旗号,但实质上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地位。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含提纲)2500字】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含提纲)2500字】
[8]陈红.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对策研究[N].企业经营与行业发展,2015,11.
[9]王红.我国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2010.
[10]兰梅.绿色壁垒制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D].无锡:江南大学食品贸易与文化专业,2008.
[11]GUANGZHONG1I;JANP.《RISK,UNCERTAINTYANDCHINA,SEXPORTS»[J].Austra1ianEconomicPapers,2006,2.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废气排放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各个国家也开始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无比重要性,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意识特别强。各国都希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平衡,于是发达国家制定了各式各样的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理由,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因为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而自从绿色贸易壁垒出台之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明显减少,。农业发展情况影响着国民经济,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出口大省之一,其发展情况自然影响着浙江省的国民经济。近几年随着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出台,中国农产品出口数量明显下降,其中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数量也受到显著影响。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
(二)行业层面的对策
(三)企业层面的对策
基本框架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一)预期成果
①收集资料:通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和网络资料,收集各类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和中国农产品出口,以及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资料。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新的挑战。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由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的限制进口国外产品的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健康标准等非关税贸易壁垒,旨在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

这些绿色贸易壁垒可能带来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能导致中国出口贸易的减少、产品升级的加速和进口需求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和贸易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和特征,探讨其针对性和成因。

(2)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包括减少出口商品种类和数量、加快产品升级和技术转移、增加进口需求等。

(3)探讨对策,包括加强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合理利用外部市场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具体如下:(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和国际组织的报告,深入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成因和影响。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3)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和相关企业的反应,为探讨对策提供依据。

四、拟定研究计划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问题意识阶段: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及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确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和国际组织的报告,深入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成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阶段: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4)调查研究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和相关企业的反应,为探讨对策提供依据。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题目: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目录摘要 (1)Abstract (1)前言 (2)1 绿色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 (3)1.1 茶叶出口量增长,结构调整 (3)1.2 出口价格回升 (4)1.3 市场扩大,跨国经营初露头角 (5)2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的影响 (6)2.1 提升企业环保意识 (7)2.2 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7)2.3 强化行业的管理体制 (7)2.4 从长期看有利于占领市场份额 (7)2.5 出口成本增加市场空间压缩 (7)3 绿色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8)3.1 茶叶生产技术落后 (8)3.2 出口茶叶质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8)3.3 茶叶出口企业缺乏自身的品牌,未形成品牌效应 (8)3.4 苛刻的绿色壁垒限制茶叶出口 (9)3.5 降低浙江茶叶国外市场竞争力 (9)4 浙江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主要措施 (9)4.1 企业角度 (9)4.1.1 加大茶叶科技投入,加快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9)4.1.2 改进产业组织形式,形成产业化经营 (9)4.1.3 建立企业品牌效应,培育浙江茶叶品牌 (10)4.1.4 积极进行国际认证,强化茶叶质量 (10)4.2 政府角度 (10)4.2.1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10)4.2.2 构建优异政策支持体系 (10)4.2.3 充分利用WTO原则,争取合法权益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为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纷纷开始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提高进口产品进入门槛,并以“绿色贸易壁垒”为手段对他国进行制裁,这对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要出口行业的我国来说有极大的影响。

浙江省茶叶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以及价格优势,故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在贸易壁垒的作用下,茶叶出口受到的限制越来愈多,故而本文以浙江省茶叶出口为研究对象,探析对色壁垒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国际经贸】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潘 阳 黄水灵(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摘 要]浙江省是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大省,国际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提高对浙江省茶叶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阐述浙江省茶叶生产和出口情况,分析主要的绿色壁垒对其茶叶产业造成的影响。

通过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提出浙江省应提高茶叶生产加工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采取灵活的贸易方式,完善茶叶出口预警机制,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培养外贸人才等对策。

[关键词]浙江省;茶叶出口;绿色壁垒[中图分类号]F75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19-05 [作者简介]潘阳(1993-),女,浙江温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黄水灵(1975-),男,安徽安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贸易、农业经济。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20602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发达国家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种类也不断增多,绿色壁垒成为一种主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浙江省茶叶年产量约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5,其中80%的茶叶用于外销,是我国的重要的茶叶出口省份,但由于生产加工工艺相对落后,龙头企业不多,经营方式欠佳等问题使得浙江省频繁因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及品质等问题而遭遇通报、扣押。

因此,分析和研究绿色壁垒下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问题对于促进我国茶叶出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茶叶发展及其出口贸易情况(一)浙江省茶产业发展概况自古以来茶叶就是浙江省的主要特产之一。

2001年浙江省将茶业列入农业十大产业,2001—2012年浙江省茶叶年产量、产值及种植面积均呈上涨趋势,其中茶叶年产量涨幅高达42 62%。

但与全国茶叶生产情况比较,2000—2012年浙江省茶叶产量、产值、种植面积这三个指标占全国比重均不同程度出现下滑。

绿色贸易壁垒开题报告

绿色贸易壁垒开题报告

绿色贸易壁垒开题报告绿色贸易壁垒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环保手段,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贸易限制措施。

本文将探讨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背景、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而制定的贸易限制措施。

这些措施通常包括环境标准、认证要求、技术规范等,旨在限制进口商品的环境影响,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背景1.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国纷纷采取环保措施,其中包括制定绿色贸易壁垒。

2. 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购买环保产品。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的环保标准。

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也是对企业环保行为的一种激励。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1. 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造成一定的阻碍。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可能无法满足进口国的环保标准,导致其产品无法进入市场,从而限制了其经济发展。

2. 技术转移的推动为了满足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

这促使了技术转移的加速,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3. 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鼓励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企业为了满足进口国的环保要求,不得不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推动了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创新。

五、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避免绿色贸易壁垒对贸易的不必要限制。

2. 提高环保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转移,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以满足进口国的要求。

3. 推动绿色消费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是推动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因素之一。

绿色壁垒影响下的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

绿色壁垒影响下的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

绿色壁垒影响下的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不少于1000字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茶叶生产和出口省份之一,茶叶出口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不断变化,茶叶出口也受到了各种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绿色壁垒。

一、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绿色壁垒是指外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品而对进口商品设置的各种环保、安全标准、审核程序和贸易条件等,直接增加了贸易成本,提高了跨国贸易的门槛。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各种绿色壁垒措施不断出台,对茶叶出口产生了严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环保标准越来越高。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对茶叶生产的环保水平进行严格审核,超标的茶叶将被禁止进口或严格限制进口,如欧洲已颁布了《欧盟有机认证办法》和《欧盟生态标志办法》,这两个办法都规定了严格的进口标准。

(二)贸易条件不断升级。

为了保障本国茶叶生产和消费,一些国家不断加强进口茶叶的贸易条件,加强检验检疫、关税、证书要求等方面的限制措施,这对浙江省茶叶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困扰。

(三)进口国对本国茶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这对于一些出口量较小的地方茶叶来说,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浙江省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一)提高技术含量和品质。

随着茶叶市场的日益竞争,良好的质量是提高出口茶叶价格和减少出口障碍的关键。

省茶叶协会应加强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利用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含量和茶叶品质。

(二)加强绿色生产政策的宣传。

浙江省的茶叶生产应加强绿色生产政策的宣传,推广有机非污染方式的茶叶生产方式,提高海外市场对浙江茶叶的认可度。

(三)扩大茶叶出口种类。

除原有组合外,应根据外国需求,进一步开拓出口新品种,如冷泡茶、花茶等。

(四)加强合作与联合开发。

在推进茶叶出口的同时,应积极寻求和加强与别国茶叶生产团体和商贸企业的联合、“合资合作产品”,进行互相学习和共同发展。

总之,对于遭受到绿色壁垒影响的浙江省茶叶出口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学习和共同发展,以期打破绿色壁垒,促进茶叶出口的稳定发展。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作者:余妙志赵捷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24期摘要:浙江茶叶出口在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浙江茶叶的出口越来越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

本文从浙江茶叶出口贸易中遭遇的主要绿色壁垒入手,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茶叶出口绿色壁垒对策茶叶是浙江的传统优势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利用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实施良种工程、绿色工程、品牌工程、茶厂优化改造工程与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等,浙江省茶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据统计,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49万亩,茶叶总产量13.18万吨,总产值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5.1%和9.0%。

其中名优茶产量4.65万吨,产值41.2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3.8%和2.7%,均创浙江茶叶历史最高水平。

茶业已成为浙江省最具优势且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全省山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以及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也为我国茶叶出口屡创历史新高做出了贡献。

一、浙江茶叶产业发展、茶叶出口现状(一)茶叶出口量稳步增长、价格有较大幅度回升据浙江检验检疫局统计,2000年全省茶叶出口9.81万吨,出口创汇1.38亿美元,2007年分别达到19.34万吨和3.61亿美元,平均增长14.73%和15.04%。

与此相对应的,茶叶的出口价格出现了先下降后回升的态势,2001年开始,出口价格持续下跌,2002年跌到了1170.37美元/吨。

从2003年开始,出口价格开始上升,2007年茶叶出口价格达到1814.52美元/吨,远远超过2000年的价格水平。

(二)出口茶叶质量显著提高为切实提高茶叶质量,增加出口竞争力,浙江实施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工程,编制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10年发展规划,制定了《无公害茶叶》(DB33/290 3-2000)和《有机茶》(DB33/T266.4-2000)省地方标准,建立了无公害茶与有机茶基地,无公害茶与有机茶快速发展,出口茶叶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茶叶外贸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分析

茶叶外贸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分析

茶叶外贸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分析茶叶是中国的传统农业出口品之一,也是中国的特色产业之一。

在过去,主要出口市场在东南亚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而在现在,中国的茶业正面对一系列的新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由于进口国的相关产品法规、标准及认证制度、环境保护、消费者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使得中国的相关产品在出口时遭遇了阻碍的现象。

该现象实际上是一种保护主义行为,是以进口国内政策为基础推出的种种代价和非关税壁垒。

绿色壁垒非常负面的影响了茶叶的出口。

法规标准方面进口国的一些食品安全法规对茶叶出口做出了限制,例如欧盟确定了茶叶残留农药标准,如果中国茶叶不能符合标准,就无法进入欧盟市场。

而这种标准的实施对中国茶叶打数量、质量的双重压力。

第一,种植者需要更加谨慎地使用农药,不能过度使用,这对于农民的收入有一定影响;其次,检测茶叶是否符合标准是一项昂贵的费用,同时也在检测期间限制了茶叶的出口。

同时,在欧盟市场推出了“有机认证”,即要求申请企业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物质、产品都必须符合欧盟“有机认证”标准,而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生产过程,必须通过检验、认证才能进行。

这意味着茶叶出口商必须持有此项认证才有可能进入欧盟市场。

环境保护方面在进口国推行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实际上也成为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之一。

航运是茶叶进口国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但海上运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近年来,欧盟要求船舶必须符合欧盟环境保护标准,包括船舶处理污染物的设施。

此外,进口国还要求中国出口商必须按照进口国法规在出口茶叶时提供环境相关的证明文件,这增加了出口方的负担。

消费者健康方面茶叶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品,符合消费者健康要求越来越重要。

进口国在对茶叶出口时,要求为每一个包装的产品提供一份清单,清单上应包含所有材料和成分,并需要填写进口国规定的信息表格。

另外,茶叶进口国也要求中国出口商在产品标签上必须标明以及提供英文译文。

浙江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现状与对策分析

浙江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现状与对策分析

50ECONOMIC & TRADE UPDATE一、浙江省茶叶出口面对的问题和成因浙江省出口的茶叶占据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出口创汇更是占全国绿茶出口总值的70%,浙江茶叶出口增长速度很快,从2005年至2014年创汇额与出口量就翻了一番,创汇量在全国出口的份额稳步提升。

茶叶出口的渠道不断加宽,但是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浙江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现状与对策分析齐敦峰【摘 要】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是影响我国浙江省茶叶贸易的主要原因,并且一些国家壁垒要求不断提升,使浙江省作为茶叶出口大省,出口量不能有效提升、出口范围的扩展也受到相应限制,成为阻碍我国浙江省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

这也反映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水平与国际竞争中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绿色壁垒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此提高茶叶出口贸易量。

【关键词】茶叶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竞争力出口到欧盟地区的比重有所下降。

随着关税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弱化,绿色壁垒给浙江省茶叶出口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设置的重重非关税壁垒,使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还不高的中国农业承受着极大的考验,也对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在新的贸易壁垒下产生了严重影响,茶叶是浙江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业,其外贸状况直接影响浙江省农业利益的得失和获取利益的多寡。

随着我国新型市场经济体质的建立,茶叶产品贸易是政府用于发展经济与支持农业进步的重要方法。

但是目前我国茶叶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并且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的领先地位失去了保障。

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厂商分散、小农家庭式的经营方式使得产业经营水平非常低,各种中小企业分散经营,厂商没有直接沟通关系,使得产业链形成不够顺畅,凝聚力不足,使得世界竞争力有所下降,茶叶贸易也无法正常发展壮大。

其次,科技能力不够充实,技术含量低,缺乏产品研发创新,生产效率不高,与科技时代的需要不符,降低了竞争优势,限制了茶叶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推荐-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精品

推荐-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精品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摘要:浙江省作为我国的茶叶出口大省,占据了其在国际出口市场的重要地位。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绿色贸易壁垒的提高对浙江省的茶叶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浙江省茶叶的出口现状以及浙江省茶叶出口遭遇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并阐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省茶叶出口的影响,找出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一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茶叶出口;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原因;建议Abstract:Zhejiang province is a major exporter of tea, an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export marke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caused great impact on tea export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the export of tea and the major green trade barriers suffered in Zhejiang Province. Describe the impac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our province’s tea exports and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s.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 ions to deal with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Key Words:tea exports; green trade barriers; influence; suggestions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也随之加快。

浙江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

浙江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再崇尚健康与自然的21世纪,茶叶饮料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世界饮料市场的主流。

浙江省是我国茶叶出口大省,然而近年来涌现的绿色壁垒给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影响。

本文结合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通过阐述其在日本及欧洲市场遭遇绿色壁垒及导致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茶叶;绿色壁垒;肯定列表制度ABSTRACTIn the21st century, with the advocation of healthy and the natural , the tea drink is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omes the mainstream ofthe world drink market. Zhejiang Province is a big province of tea export , however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barrier in the tea export trade hashad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for Zhejiang Province. This articleunif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 export for Zhejiang Province , through elaborated its influence in the Japanese market and Euromarket with thegreen barrier , analyzes the Zhejiang Province tea export and puts forward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proposal.KEYWORDS:tea ; green barrier ; the system of definitely tabulates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浙江茶叶出口现状 (2)第三章浙江茶叶遭遇绿色壁垒 (3)第一节绿色壁垒 (3)第二节来自日本的绿色壁垒 (4)第三节来自欧盟的绿色壁垒............................................................5. 第四章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6)第一节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 (7)第二节加强质量和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创建知名品牌 (7)第三节改良茶树品种,调整产品结构 (8)第四节更新茶叶检验的技术装备,加大资金投入 (8)第五节加强与日本政府及日本企业的合作 (9)第六节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9)第五章结束语 (10)第一节结论 (11)第二节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建议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附录第一章引言茶叶是浙江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利用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实施良种工程、绿色工程、品牌工程等,浙江省茶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出口大幅增长,优势明显,在全国茶叶出口和全省茶业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也遭遇到一些进口国家的苛刻的农残标准等绿色壁垒的挑战,那么,我省茶叶出口应该如何应对这一严重的局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茶叶外贸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分析

茶叶外贸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分析

茶叶外贸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分析1. 绿色壁垒的定义及背景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环境和消费者健康而对进口商品进行的环境和健康标准的限制。

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也面临着各种绿色壁垒。

这些绿色壁垒既是进口国对本国消费者权益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措施,也是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对茶叶出口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绿色壁垒对茶叶外贸的影响2.1 标准限制进口国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要求,如农药残留限制、重金属含量、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限制。

这些标准要求往往超出了原产国或出口国现有标准,并且缺乏科学依据,导致茶叶出口企业难以满足。

2.2 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进口国消费者难以了解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容易受到误导。

这导致了进口国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下降,茶叶出口企业面临市场需求萎缩的风险。

2.3 品牌认证进口国对茶叶的品牌认证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茶叶出口企业通过认证才能进入市场。

这不仅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成本,还限制了中小型企业进入市场的机会。

3. 绿色壁垒背后的法律对策3.1 WTO规则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技术壁垒贸易法》和《卫生与植物检疫协议》等文件规定了成员国在制定技术标准和检验检疫措施时应遵循的原则。

出口国可以通过WTO机制提起争端解决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

3.2 加强标准制定能力茶叶出口国应加强标准制定能力,与进口国开展技术合作,提高自身标准水平。

同时,加强与其他出口国合作,在标准制定方面形成共识,并争取在国际标准制定组织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3.3 提高产品质量茶叶出口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和管理,减少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提高茶叶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同时,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4 提供透明信息茶叶出口企业应加强与进口国消费者的沟通,提供透明信息。

通过建立可追溯体系、发布产品质量报告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真实信息,并加强与消费者组织和环保组织的合作。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开题报告】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开题报告】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本文的研究意义是从浙江省茶叶这样的一个区域出发,分析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绿色壁垒对茶叶产品贸易的影响提供线索,为浙江省茶叶中的绿色壁垒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绿色壁垒的一般理论研究出发,结合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的正、负面效应及短期、长期效应,结合浙江茶叶发展的现状,针对浙江省茶叶出口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发挥现有的优势,规避劣势,为应对绿色壁垒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乃至世界茶叶贸易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茶叶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非关税壁垒之一。

2.1国外研究现状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影响的研究,Bijit Bora.AkiKuwaha and samird(2002)对非关税壁垒的测算做过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如何确定变量的选择以及选择范围。

Thilmany和Barret(1997)对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奶制品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所隐含的关税率进行了系统研究。

其研究结果发现,有关环境法规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一种正面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相关的环境法规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的基本质量信息,证明产品的合格程度,可靠性以及危害程度,使消费者考虑是否有必要购买该产品。

Gray,Calvin和Krissoff(1998)研究了卫生和检疫标准在日本、韩国和墨西哥市场上对美国苹果进口造成的市场价格和福利方面的影响。

这种美国苹果会传播枯萎病。

他们比较了两种情况下市场上的福利变化:一种是因进口产品导致枯萎病传播使得国内苹果减产,另一种是国内苹果不减产。

结果发现,尽管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会增加额外的成本,但是仍然可以给国家带来净的福利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当今,有机农业已经成为逐渐受各国重视的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模式,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目标是21世纪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虽然浙江省茶产品有较大的发展和增长,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而福建八马茶业集团与台湾有机茶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因此借鉴福建八马集团与台湾有机茶的实践经验,对浙江省有机茶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从世界茶产品市场来看,浙江省的一些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出口的价格并不低,但由于绝大多数是出口茶产品原料,包装好的制成茶产品品种出口量的绿色贸易壁垒,使得茶产品出口一度陷入困境。浙江茶产品以及中国茶产品如何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如何形成自己的国际品牌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此,透彻的认识和了解浙江省茶产品目前所处的环境及发展阶段,并从中得出应对策略,对今后浙江省茶产品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对比的角度,对绿色贸易壁垒有个基本理解,从近十年浙江省茶产品出口资料中分析浙江茶产品行业的基本情况,分析茶产品发展的现状,与此同时指出浙江茶产品在出口上所面临的困境、机遇和挑战,从中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浙江茶产品行业和茶产品目前存在的不足提供意见,为浙江省茶产品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茶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浙江茶产品是浙江省最具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之一,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茶产品出口在中国茶产品出口比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省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出口量占全国的52%,但是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市场上日趋激烈的竞争,浙江茶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贸易阻碍,严重限制了浙江省茶产品的发展。目前浙江茶产品在出口中遭遇进口国绿色贸易壁垒的问题日益突出,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诸多国家对中国茶产品的出口设置了不同程度高标准的绿色贸易壁垒并在不断的增加绿色条款。因此对于研究浙江省茶产品如何突破高标准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提升中国茶产品出口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发展很快,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但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种,环境保护说和贸易保护说。蒋德恩(2006)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有关环境保护的壁垒,是人类为了追求利益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一些国际组织、国家开始制定一些关于保护环境的条约。芮莺华,戈琳,王枫(2004)在研究中指出,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推行双重标准,从而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成为贸易发展的障碍。王家兵(2007)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为目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由于我国频繁遭遇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更多的学者对其的研究集中在壁垒的影响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刘建军(2003)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标准的设定对我国产品出口和企业的效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赵君丽,吴建环(2004)指出,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了重大挑战。谷正海(2011)认为绿色贸易壁垒为浙江茶叶出口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在关于对策研究中,芮莺华,戈琳,王枫(2004)认为,我国可以从外交、国内外法律法规和WTO等相关国际组织几个方面来解决。乔生(2007)认为,我国应对国外绿色贸易措施的策略,主要是清洁国内生产环境,提高产品技术质量,加强产品创新和提高附加值。从立法方面分析,费婷婷(2006)认为,完善我国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问题对我国构建绿色环保体系抵制别国不合理的绿色壁垒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茶产品出口会遭遇到不同国家的苛刻绿色壁垒。余妙志,赵捷(2006)提出欧盟是目前国际茶叶市场准入标准最严格的国家,欧盟指令中涉及到茶叶的共有13项,并且从2000年开始不断增加绿色指标。蒙亮(2007)认为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但自从推出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后对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出现了困境。杨永珍,何艺兵,送稳成(2006)认为日本的“肯定聊表制度”是目前世界上制定残留限量标准值最多、涵盖农药和食品品种最全的管理制度。由于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地区的高标准绿色贸易壁垒,使得中国茶产品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转移。许咏梅,苏祝成(2006)认为,摩洛哥是中国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国家,也是中国绿茶出口最大国。刘春梅(2010)认为,由于发达地区设置高标准的绿色壁垒,浙江茶叶出口市场逐渐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对绿色贸易壁垒概念界定方面国外学者多是将其作为技术性壁垒看待,Steven Suranovic(2002)发达国家声称本国企业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比较宽松的环境标准和措施,环境成本在整个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发达国家产业外移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因此产业外移所导致的失业率的增加并非因严格的环境标准而引起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发达国家设立严格的环境标准还有其他的原因(贸易保护目的的)(Eugene Bwaulieu And James Gaisford,2002)。Copland&Taylor(2009)在北美贸易模型(North-South Model)中,从规模、构成及技术等方面对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做了理论分析,得出自由贸易减轻了北方国家的生态环境污染,但是也增加了南方的污染的结论。Deschenes&Grennstone(2007)对1978年到2002年收集到的一组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估算天气系数,两位学者发现,有限规模的气候变暖会造成美国农用地价值下降3%-6%。国外学者还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自由贸易者认为贸易自由化有益于环境的改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贸易是有害与环境,甚至有学者认为贸易与环境相辅相成。Anderson.k&Blackhurst.R(1992)认为,贸易活动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源,相反贸易自由化可以为环境保护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并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Heckscher(1949)&Ohlin(1933)认为,贸易会使资源丰富的国家更密集的使用这些资源,从而造成本国环境质量降低。Grossman&Krueger(1993)指出了污染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为“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升随GDP增长而下降”,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道“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初阶段,某种程度的环境恶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收入的不断增加会产生一种提高环境质量的内生动力,发展中国家优先任务是摆脱贫困和缩小差距,由于目前WTO规则被大国操纵,自由化是有选择的自由化,因此贫富过适用统一环境标准是不公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