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程控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Program-controlled Switching Techniques》课程编号:12015000 学分:3 总学时:54讲课学时: 54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适用专业:通信,电子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一. 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程控交换技术》是四年制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限选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数字电路》与《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现代交换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七号信令系统的功能,并能对现代交换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二.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七号信令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ATM交换、软交换和光交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有:通信网与交换技术的发展概况,话音信号数字化原理,交换技术基础,数字交换网络,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接口,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控制部件,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概况,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信令系统等。
具体章节如下:绪论第一节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第二节通信网的构成要素第三节通信网的分类第四节通信网的基本结构第五节通信网的技术现状第六节通信网的发展趋势程控交换机概述第一节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程控交换机的优越性第三节程控交换机的功能第四节程控交换机发展趋势第五节我国程控交换机发展概况第二章话音信号的数字化基础第一节PCM编译码原理复用技术PCM基群和高次群第三章数字交换与数字交换网络第一节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第二节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三节串®并,并®串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第四节 T接线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五节 S接线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六节数字交换网络第七节数字交换机中话路的连接第八节交换网络芯片和交换网络的组成第九节在数字交换网络上进行会议电话的汇接第四章数字交换系统的终端和接口第一节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第二节用户模块的组成第三节模拟中继器第三节数字中继器第四节音频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第五章程控交换系统控制部件的组成特点第一节对控制部件的要求第二节程控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方式第三节多处理机结构第四节备用方式及其故障的处理方式和表现第五节处理机间通信方式第六章程控交换机软件概况引言第一节程控交换机软件概述第二节程控交换机中的数据第三节程控交换机软件设计语言第四节程控交换机中软件设计技术第五节程控交换机中程序的执行管理第七章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一个呼叫处理过程第二节用SDL图描述呼叫处理过程第三节呼叫处理的有关数据和表格第四节输入处理第五节分析处理第六节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第八章交换技术基础第一节话务基本理论第二节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第三节控制部件的呼叫处理能力—BHCA第四节可靠性设计信号方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用户信令第三节局间线路信令第四节多频记发器信令第五节国际上采用的信令系统第六节公共信道信令系统第七节NO.7信令系统三.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通信网的基本组成、类型和结构,程控交换机在通信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通信网与交换技术的发展概况;2.掌握PCM编译码原理和30/32路PCM系统的帧结构与多次群的概念;3.掌握数T-S-T字交换网络和S/P与P/S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熟悉用户模块、模拟中继和数字中继模块的组成与功能,以及音频信号产生、发送和接收的原理;5.熟悉数字程控交换机控制部件的组成方式与性能特点;6. 熟悉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组成,掌握交换机软件设计中的实时处理技术和程序调度的方法;7. 熟习呼叫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摘挂机和脉冲号码识别的基本原理,熟悉分析处理和输出处理的基本过程;8. 掌握话务量的基本概念和爱尔兰呼损公式的应用,熟悉无阻塞网络和BHCA的概念,了解程控交换机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9. 了解信令方式的分类与发展,熟悉七号信令系统的结构以及数据链路、信令链路、信令网、电话用户等部分的基本功能。
现代交换技术大纲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
交换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质上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控制管理下,完成信息处理的应用系统。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基本知识, 了解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职高专应用性专门人才。
使学生掌握程控交换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从事程控交换等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与电话网接口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学习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尺度,突出基本概念,掌握关键技术。
主要教学要求为:1、理解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2、理解话务量基本概念和话音信号数字化基本原理3、掌握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7号信令系统的工作原理4、理解程控操作系统及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5、掌握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及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6、了解程控交换系统的软件结构及软件技术7、了解分组交换、ISDN和ATM技术的应用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掌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2、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四、教学时数及学时分配建议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理论实操合计1第1部分绪论22 2第2部分交换技术基础22 3第3部分信令方式4484第4部分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4485第5部分数字交换原理与数字交换网络6416第6部分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接口和控制设备4487第7部分程控交换机软件概况4488第8部分分组交换技术44 9第9部分ISDN技术2210第10部分ATM异步传送方式22合计342054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绪论教学内容:本章讲述了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几种主要交换方式的特点。
教学要求:理解交换的概念;理解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A TM交换的特点;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整体结构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实质。
三本院校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解 说实 际 应用 时 ,还 可播 放 多媒体 影像 ,让 学生 感 同身受 。
2 . 完 善 专 业 实验 平 台 重 庆 邮 电大 学移 通学 院建 立 了通信 实训 平 台 , 采用 了具
了三本 院校学生 的学 习难 度 ,并且 由于知识 更新较慢 ,更 缺少 具体 的 、直观 的实 际应用 范例 ,无法激起学生 的兴趣 。
一
性 。例 如 :分 析 交 换 机 硬 件 结 构 及 工 作 状 态 时 ,可 利 用 Mu l t i s i m 软件 来仿 真 ,具体 又形 象 ;讲解 抽象 理论 知识 时 , 可借 助 F l a s h动 画来 演绎 ,直 观又 生动 。介 绍交换 机市 场 的
发展 时 , 可 为学 生推荐 一些 优 质 的有关通 信市 场分 析 的书籍 和期 刊报 纸 ,如 《 通信 产业 报 》 、 《 通 信信 息 报 》的相 关文 章 。
备供 应方 紧密 合作 , 引入 工程 案例 , 模 拟 开局 现场数 据 配置 , 故 障案例 分析 等 实验 , 极 大 地调 动 了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为 将来 走 向社会 打下 了 良好 的基础 。 3 .广 泛开展 补 充讲座 除 了邀请 知名 专家 学者 以外 , 我们 建议应 该 多提供 一 些
交换 原理 课程 的教 学质 量 。 三本 院 校现 代交 换原理 教 学现状 1 .教 学 资料 不 匹配 近年来 ,以三本学生 为培养对象 的高校 已具有相 当发展规 模 ,但在使 用教材上却多套用一本 、二本 院校的教材 。不 少教 材 理论 陛强 ,内容苍 白 ,语言叙述方 式长篇 累牍 ,人 为地加大
《现代交换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doc
5. 9《现代交换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现代交换技术(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 课程号(代码):30333330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总学时:48 实验学时:4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下述内容:(1)交换在通信网的地位和作用(2)各种交换方式(3)交换技术的发展2、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悉下述内容:(1)数字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2)电话通信网(3)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4)ISDN的基本概念(5)ATM交换的基本原理(6)IP交换的基本概念3、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下述内容:(1)交换单元的构成(2)各种交换网络(3)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4)No. 7信令系统(5)ATM交换技术三、教学内容:1交换概论(4学时)1.1交换的引入1.2各种交换方式1. 3,交换系统1. 4.以交换为核心的通信网 2交换网络(6学时)2.1交换单元2.2交换网络3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6学时)3.1概述3.2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3. 3接口设备3. 4话路建立3. 5控制子系统3.6程控交换软件技术3. 7电话通信网4信令系统(4学时)4.1信令系统概述4. 2 7号信令系统4. 3 7号信令网5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6学时)5.1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5. 2.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5. 3.分组交换协议——Xo 25协议5, 4.分组交换机5. 5分组交换网5.6帧中继技术6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4学时)6. 1 ISDN技术的发展6. 2 ISDN的基本概念6. 3 ISDN交换技术6.4综合业务数字网7ATM交换技术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6学时)7. 1 ATM交换技术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产生和发展7. 2 ATM基本原理7. 3 ATM交换技术7.4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8IP交换技术(6学时)8.1概述8. 2 IP交换8.3标签交换8.4多协议标记交换9交换新技术(2学时)9.1软交换技术9.2光交换技术四、教材:《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佳丽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五、主要参考资料:《现代电信交换》,陈锡生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现代交换原理》,金蕙文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现代交换技术》,张继荣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 月第一版六、成绩评定:期末70%,平时:习题10%;出勤10%,实验10%。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24学时1.5学分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本课程讲述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交换、信令、路由等基本概念及话务基本理论,了解当前交换技术、通信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程控交换设备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维护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该课程主要包括交换和通信网的概念,通信网中常用的交换技术,数字程控交换原理、程控交换设备软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信令的基本概念和No.7信令系统,分组交换和帧中继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ATM交换原理、TCP/IP协议及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及软交换技术等基本内容。
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理解交换在通信网中的重要作用、通信网中常用的交换技术、数字程控交换原理。
根据技术出现的过程,形成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课程教学目标2:理解信令的概念、信令网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掌握七号信令的工作原理。
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教学目标3:理解ATM交换原理、TCP/IP协议、NGN以及软交换等基本技术。
形成类比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1) 交换与通信网;(2) 交换方式;(3) 交换与路由;(4) 交换技术的发展演进。
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是交换的各种概念;(2) 难点是各种交换方式及其主要特点。
第二章电路交换(4学时)1.教学内容(1)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2) 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3) 数字交换网络及工作原理;(4) 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5) 呼叫处理原理。
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是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数字交换网络及工作原理;(2) 难点是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
第三章信令系统(4学时)1.教学内容(1) 概述;(2) 随路信令;(3) 公路信令;(4) 电话用户部分;(5)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抽象 概念 多 , 知识体 系繁杂 。教学过程 中, 我们将交 换技术 和通信 网有机结合 , 从通 信网 的视 角 , 阐述各 种交换 原理 , 并融 入通 信新技术 和新应用 , 效果较好 。但如何在原有理论 和 内容基础上 , 使 教师充分发挥“ 教” 的角色 , 运 用多元化教 学模式 , 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 的主动 性和研究性能 力 , 进
文献标识码 : A
要 随着 通 信 技 术 的快 速 发 展 和 通 信 新 应 用 的广 泛 普
及, 高校 通信 类 专 业课 程 需 要 不 断 进 行 教 学 改革 , 建 立科 学 的课 程 教 学 模 式和 实 践模 式 , 实 施创 新 型人 才 培 养 。本 文 针
对 我 校 现 代 交 换 技 术 课 程 的教 学 实 践 过 程 , 阐述 了多 元 化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 多层 次 实践 教 学 环 节 以及 课 程 考 核 评 定 的 具体措施 , 指 出建 设 开 放 性 教 学 资 料 、 采 用 多样 化课 堂 教 学 方 法 、培 养 学 生 的研 究性 学 习能 力 和 实 践 创 新 能 力 对 专 业 课 教 学 的 重要 性 ,对 提 升课 程教 学 质 量 和 培 养 创 新 型 专 业 人 才 模 式进 行 了有 益探 索 。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线通信技术/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课程代码:020166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课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材:邹涛. 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主要参考书:[1] XIAODONG WANG, H.VINCENT POOR. 无线通信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2] ROY BLAKE. 无线通信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04[3] 马建仓,罗亚军,赵玉亭. 蓝牙核心技术及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03一、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解移动网络、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等网络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为未来参加工作、增加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第二章无线通信、移动通信与因特网1.无线通信系统概述2.移动集群通信3.蜂窝移动通信4.我国公用无线数据网5.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6.无线计算机通信的发展及移动计算网第三章无线接入技术1.无线接入的分类2.无线接入系统结构3.无线接入工程的设计4.无线接入的应用5.宽带无线接入第四章无线局域网1.无线局哉网的组成及特点2.无线局哉网的协议体系3.几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标准介绍4.无线局域网中的扩频技术5.无线局域网的应用方案6.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7.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及发展第五章W AP技术1. WAP概述2 .WAP模型3 .WAP4 .WAP网关5 .WAP的安全性6 .WAP的前景第六章无线寻呼、电话与因特网1.无线寻呼与因特网2.因特网与即时通信技术3.电话、计算机与因特网第七章蓝牙技术1.蓝牙技术概述2.蓝牙系统结构及协议堆栈3.蓝牙产品及应用4.蓝牙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以后,从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组网和应用各方面理解和掌握较新的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 教学大纲
现代交换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0428Z10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方向二必选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1. 张中荃主编. 现代交换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2. 罗国明主编.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3.劳文薇主编.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现代交换原理》课程是工科院校信息与通信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交换是现代信息网络的核心,“交换”的发展,决定了“整个通信网络”的发展,由此确立了交换原理课程在信息与通信类专业的重要地位,是信息网络运行的灵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概念,了解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背景,掌握交换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了解交换方式的种类;掌握电路交换机的硬件、软件结构以及程序控制中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电话网结构,了解话务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了解ATM 交换原理、IP交换原理以及当今电话通信发展的新技术。
使学生具有通信专业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各种专业技术课打下必备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必须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了解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设备。
了解程控交换软件系统,掌握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各种控制方式,熟悉话务量、呼叫能力和可靠性的计算方法。
熟悉常见的程控数字交换机。
了解电话通信网中的一些常识及最新技术。
熟悉未来下一代主干网的构建技术与原理。
熟悉ATM与MPLS等宽带交换技术的原理。
能力:能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话系统;能结合FPGA技术,设计一个简单的程控交换机;能够理解核心网的一些基本概念与设计思路;在交叉知识的讨论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面向客户的系统设计思维模式,提升理解用户需求的基本素质。
《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28课程中文名称:交换技术课程英文名称:TeIeCOmInterchangeTechnique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2.5学分课程学时数:40学时(32+8)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一、课程简介随着通信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标准不断出现,交换系统从单一的链路接续变为集信息交换、信息处理和信息数据可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
自80年代以来,各类交换设备层出不穷,如程控数字电路交换设备、存储转发的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设备、为适应宽带业务需求的帧中继和异步转移模式的交换设备、适应基于TCP/IP的网络的路由交换设备及处于初级阶段的光交换设备等。
因此,学习和掌握各类交换技术已经成为相应专业在校学生的迫切需要。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各类交换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交换的定义、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交换网络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现方法、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类接口电路的租用、交换系统的存储程序控制、呼叫处理过程、交换的软件系统和数据库、信令的基础知识和NO.7信令系统、ATM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ATM交换的呼叫控制所涉及的协议过程和实现的机理、IP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技术以及光交换元件、光交换技术及发展前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交换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对交换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为参加实际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内容:交换技术基本概念;交换技术分类;交换技术发展概况。
教学要求:理解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交换技术;了解交换技术发展概况。
重点:交换技术分类和交换技术的发展。
难点:步进制和纵横制交换机工作原理。
(二)电路交换教学内容:电路交换核心;电路交换接口;电路交换机的软件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了解交换网络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电路交换软件组成和特点,呼叫处理程序和程序的执行管理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合计:
32
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实验
实验考核成绩;实验报告必须交齐,否则综合成绩以0分计
10%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20%
期末考核
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70%
大纲编写时间:2018.03.08
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审查意见:
系(专业)课程委员会主任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核心能力3.掌握通信工程相关领域所需基本技术、技巧及使用软硬件工具的能力;
□核心能力4.具有对常用通信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工程实践能力;
□核心能力5.项目管理、有效沟通、领域整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核心能力6.发掘、分析及解决复杂通信工程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7.认识时事议题与产业趋势,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育跨领域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授课地点:6F-303
授课对象:15通信4-6班
开课院系: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张小玲/讲师
联系电话:
Email:2433036935@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每周四下午,8A-204B;网络方式等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 )闭卷(√)课程论文( )其它( )
使用教材:《电话网交换技术》,许圳彬等编,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发行,2012
注:1、课程教学目标:请精炼概括3-5条目标,并注明每条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层次(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学生核心能力即毕业要求或培养要求,请任课教师从授课对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部分复制(/)
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中国No.7信令技术、交换局开局流程、局内及局间电话互通流程等相关电话网交换技术专业知识。
2.掌握后台操作维护模块,能够独立进行ZXJ10交换机物理配置,开局通话及局间通话配置,掌握NO.7信令流程分析,及利用相关维护工具进行故障排查,可独立完成实验,提高实训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参考资料: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刘振霞等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第2版
课程简介:
现代交换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解程控交换机的相关知识。本课程在论述程控交换技术的原理、网络结构、业务应用和互连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软交换技术。课程内容包括:交换技术基础、程控数字交换技术、No.7信令技术、交换局开局、局内及局间电话互通,呼叫故障排查,补充业务,软交换技术,机房维护规范等。培养学生电话网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3、教学方式可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训
4、若课程无理论教学环节或无实践教学环节,可将相应的教学进度表删掉。
课堂讲授
IP计算,组网方式
3-4
物理配置
8
熟悉物理配置步骤的同时掌握交换机的结构原理、单板结构及背板连线情况。
课堂讲授
单板规划
8
本局电话互通
3
掌握开局实现本局通话的基本步骤,理解号码分析的原理。
课堂讲授
本局开话步骤,号码分析原理
8-9
本局呼叫故障排查
3
掌握本局通话中ZXJ10涉及到的设备硬件是如何相互协调,配合工作的,掌握呼叫业务观察与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会利用维护工具进行呼损观察和故障定位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64/4/4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32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微机原理》、《数字电路》
授课时间:周一3-4节,周三7-8节,1-16周
验证
实验
13-14
实验4:局间电话互通(必做)
6
掌握开局间通话流程及相关信令配置过程,实现局间通话,并会利用维护工具进行故障定位及排查
验证
实验
15
实验5:NO.7自环实验(必做)
6
NO.7中继数据配置;NO.7信令配置;NO.7信令跟踪
综合
实验
16
实验6:NO.1对接实验(选做)
4
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信令数据设置
□核心能力8.具有社会职业道德,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1
交换技术基础
4
理解交换方式,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过程与多路复用技术以及PCM帧结构。
课堂讲授
PCM帧结构时隙功能
2
走进机房
4
理解局和模块的概念,掌握模块成局的几种方式,并能理解前后台组网的概念,会进行节点IP地址计算。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当前交换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为今后从事通信行业打基础,培养作为一个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学习精神及严谨态度。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可多选):
□核心能力1.运用数学、基础科学及通信工程基础知识的能力;
□核心能力2.独立完成通信工程相关实验,以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课堂讲授
基于ZXJ10交换机的呼叫流程简述
10-12
局间电话互通
10
掌握局间通话流程,理解中继的作用和组成结构,信令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掌握七号信令系统结构,组网方式和信令帧结构,会进行信令分析。
课堂讲授
信令分析
合计:
32
实践教学进程表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重点与难点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设计)
教学方式
5
实验1:走进机房及ZXJ10系统结构(必做)
4
检查机房环境;进入仿真软件后台;计算IP地址;熟悉交换机常用单板以及系统组成
验证
实验
6-7
实验2:物理配置(必做)
6
会进行ZXJ10交换机系统数据配置
验证
实验
7-9
实验3:局内电话互通(必做)
6
会进行开局号码管理,号码分析,用户属性设置,验证本局电话互通,故障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