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实验
《普通昆虫学实验》
![《普通昆虫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64b2053d4d8d15abf234e18.png)
《普通昆虫学实验》
课程名称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编号1220105
英文名称
Laboratory course for General
Entomology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其他专
业教育类课程
总学时36 学分 2
实验项目数12 验证性实验个数10 综合性实验个数 2 设计性实验个数0 预修课程普通昆虫学适用对象
植保专业、农学强化
班
课程简介(200字左右)
普通昆虫学实验课是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与普通昆虫学理论课相匹配,系统讲授昆虫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解剖与观察方法、昆虫生物学习性的调查研究手段以及基于外部形态的昆虫分类学观察方法。
该课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丰富、生动、美观的昆虫图片和典型的特征图,引起学生对昆虫学的浓厚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使学生了解昆虫世界的神奇;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其以后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和从事植物保护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昆虫记昆虫实验实验报告(3篇)
![昆虫记昆虫实验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368c8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学习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 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
4.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具有身体分节、外骨骼、头部、胸部和腹部等基本结构。
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如触角、翅膀、足、生殖器官等。
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可以了解昆虫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各类昆虫标本(如蝶、蛾、蜻蜓、蚂蚁、蜜蜂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盘、酒精、试管、标签纸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结构,记录昆虫的基本特征,如体型、颜色、触角、翅膀、足等。
2. 解剖昆虫,观察内部器官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3.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目、科、属、种。
4. 对所观察到的昆虫进行描述,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等。
5.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昆虫基本特征如下:(1)蝶、蛾:体型较大,触角丝状,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2)蜻蜓:体型较小,触角短小,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3)蚂蚁:体型较小,触角长,翅膀退化,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4)蜜蜂:体型较小,触角长,翅膀膜质,足细长。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呼吸系统为气管式,通过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2.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其归类如下:(1)蝶、蛾:鳞翅目。
(2)蜻蜓:蜻蜓目。
(3)蚂蚁:膜翅目。
(4)蜜蜂:膜翅目。
3.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1)在观察昆虫时,要注意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膀、足等特征,以便正确分类。
普通昆虫学实验报告
![普通昆虫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3eb8d6b90d6c85ed3ac612.png)
普通昆虫学实验报告篇一:昆虫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二、实习地点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三、实习时间201x年9月24号、25号四、实习内容(一)采集昆虫1.使用工具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毒瓶(在玻璃瓶中,放入脱脂棉,再滴入适量乙酸乙酯,制成毒瓶)、镊子、手套、采集管等。
2.采集昆虫的方法网捕:网捕主要用来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
网捕的方法如下:当昆虫飞来,迎面用网捕捉,当虫子入网后,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齐翻到上面来,然后再用手或试管伸入网内将虫子取出来。
扫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
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将有许多小虫子集中到网底,或者被甩入网底,连接着胶管中。
尤其在途中采集而时间仓促的时候,边扫边走也可以得到许多标本。
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
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观察和搜索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
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透翅蛾、象甲和扁甲、郭公虫的幼虫或其它虫期。
蚜虫、木虱或某些蚧虫的分泌物常可为人发觉,也可根据爱食其分泌物的蚂蚁、蝇或天敌瓢虫的存在来采集蚜虫及蚧虫,同时也常可采到其天敌草蛉、蝎蛉、瘿蚊等;沫蝉幼虫的分泌物常在枝上形成泡沫,其自身躲在里面。
由植物的被害状发现昆虫,如咀嚼式口器昆虫为害后的植物叶片,常留下啃食过的痕迹和留下的粪便。
3、捕捉昆虫的时间及地点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均可采集,但由于昆虫的发生期和植物生长季节大致是相符的,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
昆虫的各种实验报告(3篇)
![昆虫的各种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ac4d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f.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昆虫作为地球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一类生物,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昆虫的形态、生理、生态和分类等特征,本实验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昆虫进行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 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3. 加深对昆虫与植物病虫害关系的认识;4. 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5.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内容1. 昆虫形态特征观察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了解其外部结构。
(2)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显微镜、解剖镜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的整体结构,如头部、胸部、腹部等;②观察昆虫的足、触角、翅等器官;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2. 昆虫分类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技能。
(2)实验材料:昆虫标本、分类鉴定手册、显微镜等。
(3)实验步骤:①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昆虫标本进行初步分类;②查阅分类鉴定手册,对昆虫进行详细鉴定;③对比不同昆虫的分类特征,加深对昆虫分类的理解。
3. 昆虫与植物病虫害关系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掌握病虫害防治方法。
(2)实验材料:植物、昆虫标本、农药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对植物的危害程度;②分析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③学习病虫害防治方法,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
4. 野外采集昆虫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昆虫的生存环境。
(2)实验材料:捕虫网、毒瓶、采集管、手套等。
(3)实验步骤:①选择合适的采集地点,如树林、草地、农田等;②使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采集昆虫;③将采集到的昆虫进行整理、保存。
5. 昆虫生理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昆虫的生理特征,掌握昆虫生理实验方法。
(2)实验材料:昆虫、生理仪器、实验试剂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的运动、摄食、繁殖等生理现象;②使用生理仪器测定昆虫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等;③分析昆虫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378f5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5.png)
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 实验内容单一在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中,往往只是针对一些基本的实验内容,比如昆虫的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展开,而忽略了更加深入的实验内容,比如昆虫的分类、进化等方面的实验内容,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很难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实验设备陈旧由于经费等方面的限制,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往往使用的是一些陈旧的实验设备,这些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比如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较低,昆虫标本的保存状态不佳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3. 实验环境不佳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往往在实验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实验室空间狭小,通风不畅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实验效果,还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4. 实验指导不足由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原因,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实验指导不足的问题。
教师在实验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很多学生往往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对策建议高校需要重视实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使用。
可以通过购置新设备、维修老设备等方式来改善实验设备的状况,提高实验效果。
比如购置高倍率显微镜、改进昆虫标本的保存方法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验体验。
改善实验环境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高校可以通过扩大实验室规模、改进实验室通风设施等方式来改善实验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加强实验指导是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
高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等方式来加强实验指导,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可以采用小班教学、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来提高实验指导的效果。
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实验内容单一、实验设备陈旧、实验环境不佳以及实验指导不足等方面。
普通昆虫学试验-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
![普通昆虫学试验-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试验教学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cd63b66769eae009581bec95.png)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普通昆虫学实验Experiments of General Entomology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01610004j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总学时:54学时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学时学分:0.5开出实验个数:4个,有6个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验证实验4个;综合设计性2个)应开实验学期:第6学期二、实验课程简介该实验课为配合《普通昆虫学》理论课的教学,共开设6个实验项目,含盖了昆虫外部形态中头、胸、腹各体段及所属外部器官的结构和形态的观察;昆虫各内部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昆虫生物学的内容。
其中2个实验项目为综合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所讲授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点,同时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性实验的增加更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如下:(1) 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有关教材,了解实验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2) 实验时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作。
(3) 爱护仪器、如有损坏必须登记。
(4) 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分析实验结果。
(5) 实验完毕应将实验用具清洗干净并放回原处。
四、教材及重要参考书教材:1)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郑桂玲主编校内教材2)普通昆虫学采万志主编,2001,中国农业出版社参考书:1)《昆虫学通论》上册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2)《昆虫学》上册南开大学等五校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五、考核办法出席情况、听课情况、动手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相结合进行考核;其中课堂表现占30%,实验报告占70%。
实验大纲主撰人:周长梅实验项目1. 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头部构造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课实验类别:综合设计性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2.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掌握昆虫纲特征及其与其它近缘纲动物的区别。
关于昆虫的科学小实验
![关于昆虫的科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e4a9d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7.png)
以下是一个关于昆虫的简单科学小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帮助你了解昆虫的习性:
实验名称:昆虫的趋光性
实验材料:
+ 一只手电筒
+ 一个透明玻璃罐子
+ 一些糖水或者水果汁
+ 几种不同种类的昆虫(如蚂蚁、蚊子、苍蝇等)
实验步骤:
1. 首先,在玻璃罐子底部放一些糖水或者水果汁,作为诱饵。
2. 然后,将手电筒打开,并将其放在玻璃罐子的一侧。
3. 把玻璃罐子放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等待昆虫被吸引过来。
4. 观察昆虫如何被光线吸引,并记录下来。
5. 重复实验,使用不同种类的昆虫,看看结果是否一致。
实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你会发现大多数昆虫会被光线吸引。
这是因为昆虫具有趋光性,它们会朝向光源飞行或者移动。
你可以通过这个实验了解昆虫是如何找到食物和繁殖地点的。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干扰昆虫。
2. 在实验结束后,要将昆虫放回大自然中。
昆虫设计观察实验报告(3篇)
![昆虫设计观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73430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3.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昆虫研究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活昆虫、观察显微镜、培养皿、镊子、解剖针、放大镜等。
2. 实验工具:记录本、笔、相机、实验报告模板等。
三、实验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1)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观察昆虫的触角、复眼、口器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3)观察昆虫的翅膀、足等运动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2. 昆虫内部器官观察(1)观察昆虫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2)观察昆虫的生殖系统,了解昆虫的繁殖方式。
3. 昆虫行为观察(1)观察昆虫的觅食、交配、产卵等行为。
(2)观察昆虫的防御、攻击等行为。
4. 昆虫生态观察(1)观察昆虫的生存环境,了解其生活习性。
(2)观察昆虫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如捕食、共生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了解实验目的、材料与工具,熟悉实验操作方法。
2. 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特征:通过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3. 观察昆虫内部器官:通过解剖昆虫,观察其内部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记录观察结果。
4. 观察昆虫行为: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昆虫的行为,记录观察结果。
5. 观察昆虫生态:在昆虫的生存环境中观察其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记录观察结果。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发现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具有明显的形态结构差异,如触角、复眼、口器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各异。
2. 昆虫内部器官:通过解剖观察,发现昆虫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与人体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3. 昆虫行为:通过观察,发现昆虫的觅食、交配、产卵等行为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雄虫追逐雌虫、雌虫选择产卵地点等。
制作昆虫观察实验报告(3篇)
![制作昆虫观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fff2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e.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观察昆虫,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实验材料1. 昆虫标本:甲虫、蝴蝶、蚂蚁等。
2. 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等实验器材。
3. 记录本、笔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观察昆虫标本,了解其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准备实验器材,检查显微镜、放大镜等是否正常。
2. 实验操作(1)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记录其颜色、体型、触角、翅膀等特征。
(2)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眼睛,了解其视觉器官。
(3)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4)解剖昆虫,观察其内部器官。
3. 实验记录(1)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包括颜色、体型、触角、翅膀等。
(2)记录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3)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的外部形态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昆虫具有以下特征:(1)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2)头部有一对触角,用于感知外界信息。
(3)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昆虫有翅膀。
2. 昆虫的内部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解剖,我们发现昆虫具有以下内部结构:(1)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中肠、后肠和肛门组成。
(2)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管和气门组成,气体交换在气管中进行。
(3)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血管中循环。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昆虫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昆虫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增强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为今后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校内昆虫观察实验报告(3篇)
![校内昆虫观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654f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6.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昆虫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3.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2. 昆虫分类实验3. 昆虫生活习性观察三、实验方法1. 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体型、颜色、翅膀、触角等。
2.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3.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地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昆虫标本,注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2. 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记录下来。
3.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4.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结果:- 昆虫体型大小不一,有微小昆虫,也有体型较大的昆虫。
- 昆虫颜色多样,有红色、绿色、黄色、黑色等。
- 昆虫翅膀有膜质和鳞片两种,部分昆虫无翅膀。
- 昆虫触角形状各异,有丝状、锤状、棒状等。
2. 昆虫分类结果:- 鞘翅目:甲虫类,如蚂蚁、甲虫等。
- 鳞翅目:蝴蝶、蛾类,如蝴蝶、蛾、蚊等。
- 双翅目:蚊、蝇类,如蚊、蝇、蜻蜓等。
- 膜翅目:蜜蜂、蚂蚁类,如蜜蜂、蚂蚁等。
3. 昆虫生活习性观察结果:- 食性:昆虫食性多样,有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等。
- 繁殖方式:昆虫繁殖方式多样,有卵生、幼虫生、蛹生等。
- 栖息地:昆虫栖息地广泛,有陆地、水域、空中等。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昆虫观察实验,我们了解了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掌握了昆虫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同时,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七、实验心得1. 观察昆虫时,要注意细节,如昆虫的体型、颜色、翅膀、触角等。
2. 分类昆虫时,要熟悉昆虫的分类特征,以便准确分类。
3.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第2篇一、实验背景昆虫是自然界中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提高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校内昆虫观察实验。
普通昆虫学课程实习报告
![普通昆虫学课程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a77eb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3.png)
普通昆虫学课程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普通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学科,对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习,旨在巩固和印证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增强对昆虫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以及昆虫与寄生植物和环境关系的直观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主要包括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理学和昆虫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识别,同时还参观了昆虫博物馆,了解了昆虫的多样性和生活习性。
1. 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习的第一步是学习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进行昆虫的采集。
采集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采集到的昆虫经过整理、插针、展翅、整姿等步骤,制作成干标本或液浸标本。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各种标本的制作技巧,如插针部位的选择、展翅和整姿的要求等。
2. 昆虫标本的识别制作完成的昆虫标本需要进行识别。
我们根据昆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点,对采集到的昆虫进行分科、分属、分种的鉴定。
通过比对课本和实习指导书,我们逐渐掌握了昆虫的分类方法,提高了昆虫识别能力。
3. 昆虫博物馆参观实习期间,我们还参观了昆虫博物馆,了解了昆虫的起源、演化、分布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博物馆内的昆虫标本丰富多样,让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昆虫的多样性。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昆虫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普通昆虫学的基本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昆虫识别和标本制作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使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实习让我们认识到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我们对昆虫资源的保护意识。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们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虫子的实验报告(3篇)
![做虫子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0f7b0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6.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2. 掌握昆虫的饲养方法;3. 观察昆虫的行为特点;4. 分析昆虫的生活习性。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昆虫:红蚂蚁、蝴蝶、蚊子、蜻蜓等;2. 实验器材:培养皿、镊子、放大镜、温度计、湿度计、食物、水等;3. 实验场所:实验室、户外。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收集实验昆虫,将它们分别放入培养皿中;(2)记录昆虫的种类、数量、性别等基本信息;(3)调整培养皿的温度和湿度,使昆虫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
2. 观察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1)每天观察昆虫的行为特点,如进食、休息、繁殖等;(2)记录昆虫的生长变化,如体型、颜色、翅膀等;(3)观察昆虫的变态过程,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3. 饲养昆虫(1)根据昆虫的生活习性,提供相应的食物;(2)定期更换食物和清水,保持培养皿的清洁;(3)观察昆虫对食物的喜好,调整食物种类。
4. 分析昆虫的生活习性(1)观察昆虫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等;(2)分析昆虫的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等;(3)探讨昆虫的生态习性、生态环境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蚂蚁(1)生长发育过程:红蚂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生活习性:红蚂蚁喜欢群居生活,有明显的分工,如工蚁、兵蚁、蚁后等;(3)繁殖方式:红蚂蚁的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季节为春季。
2. 蝴蝶(1)生长发育过程:蝴蝶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生活习性:蝴蝶喜欢在花丛中觅食,有较强的趋光性;(3)繁殖方式:蝴蝶的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季节为夏季。
3. 蚊子(1)生长发育过程:蚊子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生活习性:蚊子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以吸血为生;(3)繁殖方式:蚊子的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季节为夏季。
4. 蜻蜓(1)生长发育过程:蜻蜓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生活习性:蜻蜓喜欢在水中捕食,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3)繁殖方式:蜻蜓的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季节为夏季。
《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
![《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cc6a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8.png)
《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为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6月3日-6月14日,进行了《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
现将实习总结如下:一、标本的采集、制作6月3日-6月8日。
6月3日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在毛庄及其附近的古树苑采集,随后几天的采集在农大三区、绿茵广场、东风渠、以及森林公园进行。
标本采集完之后便是标本整理、针插标本的制作、鉴定。
鉴定要求鉴定到科,并且加上标签,注明所属科、采集地点、采集人采集时间。
我组共采集标本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标本共计150个左右。
二、绘图6月9日-6月11日。
共绘两类图,一类是模式图,另一类是实物图。
模式图绘在牛皮纸上,可印在模式标本上绘制,实物图则根据实物标本绘出!所有图要求线条柔顺,粗细分明,点样细致均匀,轻重有度!三、小题昆虫标本的制作6月12日-6月14日。
此次制作的标本有三个:蚜虫标本、夜蛾科生殖器标本、夜蛾翅标本。
(具体操作步骤略)四、实习感想及建议:本次实习,丰富了我在专业方面的知识,我在课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习中得以巩固!我充分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捕虫、制作标本等工作中组员间的协作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在捕虫工作中唯有不怕苦与累,积极踏实才能有所收获!在绘图工作中,我认识到自己的水平是如此不足,今后在这方面还需不断学习提高。
实习最终完满结束,美中不足的是毛庄、公园等地方昆虫稀少,实习过程中并没有采集到相应数量的标本,且标本种类单一,建议下一学年标本采集在附近或更远的山区进行。
由于采集标本数量少,借用实验室标本发现其标本保存上不够妥善,以至于很多虫体出现不同程坏损,建议实验室认真妥善处理学生采集标本!以上是我的个人感想和建议,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2010年6月16日xxx附:第四组成员名单xxx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普通昆虫学实验
![普通昆虫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24b087f3169a4517723a36d.png)
二.实验内容
1.昆虫胸部的构造: (1)颈部 (2)前胸的构造:观察蝗虫、角蝉、螳螂、蝼蛄、椿
象等昆虫的前胸,了解其变化情况。 (3)具翅胸节的构造:以蝗虫为材料,观察具翅胸节
的基本构造;观察胡蜂、家蝇的中后胸,说明具翅胸节 与翅的关系。 2.观察具翅胸节的内骨骼(悬骨、侧内突、腹内突、 内刺突) 3.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1)胸足的基本构造 (2)胸足的类型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作业
绘制蝗虫头部形态特征图(正面观)并标明各器官、 沟和区名称。
实验二 昆虫的口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了解其主要变化; 1.掌握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2.了解嚼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2.了解舐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和取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昆虫的变态类型; 2.了解幼期虫龄的鉴别方法; 3.了解昆虫的拟态、保护色、警戒色、多型现象
与雌雄识别; 4.了解昆虫生活年史图表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取衣鱼、蝗虫、蜻蜓、小地老虎、芫菁等昆虫 的各个虫态标本,观察各种变态类型的特点。
2.取蝗虫各龄标本,学习幼期虫龄的鉴别。 3.取一些代表性昆虫标本,观察昆虫的拟态、保
作业
绘制东亚飞蝗口器结构图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后颏 后下唇
前下唇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普通昆虫学(上)实验》课程简介
![《普通昆虫学(上)实验》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8758219eefdc8d376ee3278.png)
《普通昆虫学(上)实验》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普通昆虫学实验(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代码:B4500028总学分:1.5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0
实验学时:24 面向专业:植物保护
先修课程:《普通昆虫学(上)》执笔人:王思芳、郑桂玲、孙丽娟
审定人:郑长英、王月福
课程内容简介:普通昆虫学(上)实验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课,与《普通昆虫学(上)》理论教学相匹配,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大教学环节中实验教学部分。
该课程用以加深和验证《普通昆虫学(上)》讲授的内容,对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动手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昆虫学工作实习心得
![普通昆虫学工作实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1db36c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4.png)
普通昆虫学工作实习心得普通昆虫学工作实习心得普通昆虫学工作实习心得普通昆虫学实习心得【1】一、实习目的掌握捕捉、处理和保存昆虫的方法和步骤掌握鉴定昆虫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常见昆虫的种类和基本特征二、实习方法野外捕捉(观察法、振落法、搜索法、筛选法、诱集法、盲扫法),室内鉴定三、实习工具捕虫网(2)、毒瓶(1)、标本夹(1)、镊子(1)、3号昆虫针四、实习时间和地点xxxx江西农业大学校内林地、苗圃、板栗园、气象站、后山及后山菜地五、实习内容1) 实习步骤:1. 实习前的准备:准备采集工具2. 制定标本采集路线:校内林地—动科楼前—中药园—苗圃—气象站—后山3. 收集制定标本:将采集的标本装入毒瓶中,死后用昆虫针固定在标本盒中,鳞翅目的昆虫用手捏住胸部,将其捏晕后,装入三角纸袋中4. 标本的鉴定:借用《昆虫分类学》、《中国动物志〈昆虫纲〉》、《中国蝶类志》等书籍将收集的昆虫鉴定到种,鉴定情况如下2)室内整理资料:略六、实习心得经过四天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在第一天的时候我们就抓到了很多,大部分是一些小的鞘翅目的昆虫,也抓到了一些蝴蝶。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把蝴蝶的翅弄坏掉,后来就变得更小心了,也就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抓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各种昆虫的栖息习性和活动规律。
每次抓到虫子都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把虫子顺利地放到毒瓶中去,有时也会出现到手的虫子飞了的情况,这时我们没有去责怪谁,而是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弥补过失,这更好地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后来发现所有的昆虫中,蝴蝶和蜻蜓是最难抓的,因为它们总是不停地飞行,即使抓到了一只也不能保证是完整的,它们太脆弱了。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因为难,才好玩”,这些天我们都不遗余力地去抓蝴蝶和蜻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了到了专心去做一件事情的快乐。
当然,也有疲惫和气馁的时候。
下午一般虫子比较少,太阳又毒辣,经常忙得满头是汗却收获不多,这时也会出现放弃的念头,但是静下来想想,如果我都放弃了,那就没人会坚持,所以又重新打起精神继续干。
普通昆虫学(植保)教学实习
![普通昆虫学(植保)教学实习](https://img.taocdn.com/s3/m/d3a7f34cc850ad02de804108.png)
整体玻片标本:用小形昆虫标本如小蜂、蓟马、跳蚤、虱子、
木虱、粉虱、雄盾蚧、羽虱、盲蝽等。 局部玻片标本:采用昆虫某些外部形态如小形触角、翅、外 生殖器、口器(蝇、蜜蜂、牛虻、蛾、蚜(蚁)狮)、足 (跗节形式、胸足形式)等。
玻片标本制作花时长,时间紧,每人要求完成2片完好的标
本。如做鳞翅目翅的玻片标本需要刷洗,且需包括前后翅, 花时更长。
普通昆虫学(室内教学实习)
昆虫三角纸尖和玻片标本制作
一、实习目的
了解昆虫玻片标本和小型标本的制作原理,掌握
玻片标本的详细制作方法及步骤。
二、实习材料和用具
体视显微镜、镊子、剪刀、酒精灯、铁架台、培
养皿、酒精、中性树胶、载玻片、盖玻片、二甲 苯等。
三、内容及方法
1、纸尖标本粘制法:微形昆虫,不能针插,可以弄
一三角纸尖,将小虫用粘虫胶粘在纸尖上。
2、玻片标本制作:包括选材、碱煮、清洗、解剖、
脱水、透明、整姿、封片、贴标签等步骤。
1、纸尖标本制作
微形昆虫,不能针插,可以弄一三角纸尖, 将小虫用粘虫胶粘在纸尖上。 可选用标本:网蝽、飞虱、盲蝽、小蜂、 长尾小蜂、蚊子等,每人做3号标本。
制作方法:选用结实卡片纸,剪成三角纸尖(等腰三角形, 底约3.5mm,高7-8mm)。
然后用昆虫针(3号)插进三角纸尖,与针头距离约8mm, 并在纸尖处沾上粘虫胶;
接着用毛笔沾虫体,粘在左侧中胸侧板上,头朝前。并加 上采集标签。
三角纸尖可多个重在一起(如图);也可 用四方形小卡纸,展示虫体各个方向。 若有寄主壳,也要将其粘上。
纸尖标本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的基本特征
昆虫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1. 节肢动物的特征
• 体躯分节 • 体节生有成对附肢 • 体被外骨骼 • 开放式血液循环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武陈印应
二、昆虫的基本特征
2. 昆虫纲的特征
体躯分3个体段 胸部生有3对足 成虫生有2对翅 头部生有1对触角 变态明显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武陈印应
三、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唇足纲Chilopoda】
体躯分为头部和胴部(胸 部+腹部)两个体段, 头部具 1 对触角,胴部 每体节具 1 对足,其中 第 1 对 足特化成毒爪。 包括蜈蚣、蚰蜒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昆虫体躯的分节现象及附肢着生的部位, 掌握昆虫纲的特征;
2.了解昆虫纲与节肢动物门其他常见纲的区别; 3.了解昆虫头壳的基本构造,掌握昆虫的头式; 4.了解昆虫头部的主要变化; 5.了解昆虫头部的主要内骨; 6.了解昆虫眼的类型和外部形态; 7.掌握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主要类型。
食方法;
3.了解几种幼虫口器(捕吸式、刮吸式)的构造 特点。
二.实验内容
1.以蝗虫为材料,观察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2.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3. 以蜜蜂为材料,观察嚼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4.虹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5.舐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6.观察几种幼虫的口器类型: (1)咀嚼式口器(鳞翅目幼虫和叶蜂幼虫) (3)刮吸式口器(蝇类幼虫) (3)捕吸式口器(脉翅目幼虫)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1
昆
虫
3
触
角
的
基
本
5
类
型
2
4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9
10 8
11
7
6
昆虫单眼的类型
A.一种秆蝇的头部;B.一种隐翅甲的头部 C.一种皮蠹的头部;D.一种鳞翅目幼虫的头部
武陈印应
三、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三叶虫纲】
已绝迹,最 原始的海栖动 物。体扁平, 背面有两条纵 沟把身体分为 三部分。
三叶虫化石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武陈印应
三、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蛛形纲】
(Arachnoidea)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作业
绘制蝗虫头部形态特征图(正面观)并标明各器官、 沟和区名称。
实验二 昆虫的口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了解其主要变化; 1.掌握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2.了解嚼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2.了解舐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和取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武陈印应
东亚飞蝗的头部
A. 正面观;B. 侧面观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幕骨
家蚕头部的结构
A. 正面观;B. 后面观
二.实验内容
1.以蝗虫为代表,观察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再 观察其它节肢动物,并注意进行比较;
2.观察昆虫头壳的构造,包括蜕裂线、沟和分区; 3.观察昆虫的头式(包括下口式、前口式、后口
式);
4.昆虫头部的主要变化,主要包括额唇基区的变 化和后头区的变化;
5.昆虫头部的主要内骨; 6.昆虫眼的类型和外部形态; 7.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
完全变态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蛹 pupa 成虫 adult
武陈印应
三、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Arachnida (蛛形纲)
Chilopoda (唇足纲)
Trilobita (三叶虫纲)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武陈印应
三、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重足纲(Diplopoda) 】
与唇足纲的特征很相似,但眮部除前方3~4节 和后方1~2节外,其余各体节均由 2 节合并而成, 所以大部分体节可见 2 对行动足。如马陆等。
无触角,体 躯分为头胸部 和腹部两个体 段,有 4 对行 动足。包括蜘 蛛、蜱、螨和 蝎子等。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蝎子
蜘蛛
武陈印应
三、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甲壳纲(Crustacea) 】
多数水生,体躯分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 2 对触角,5 对足,以鳃呼吸。包括虾、蟹等。
Crustacea (甲壳纲)
Diplopoda (重足纲)
Pauropoda (寡足纲) Symphyla (结合纲)
Insecta (昆虫纲)
Chelicerata (具铗亚门)
Mandibulata (具颚亚门)
Arthropoda (节肢动物门)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武陈印应
常识
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 真核总界 动物界 后生动物亚界 后口动物总
门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羊膜总纲 哺乳纲 真兽亚纲 灵长目 类人猿亚目 狭鼻猴次目 人猿超科 人科 人亚科 人属 智人种(Homo sapiens)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作业
绘制东亚飞蝗口器结构图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
Pla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College of Forest, HA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