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科学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苏教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科学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_苏教版

三年级上科学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_苏教版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分析本单元是科学课学习的绪论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关于“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相关要求而设计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大致了解科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科学探究是怎么一回事,引领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向科学素养的形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有:科学探究:1.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1提出问题之“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2收集证据之“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5结论与拓展之“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想知道,爱提问。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2.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本单元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根底上认识科学,在实践活动的根底上经历探索科学的历程,使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在感性上感悟科学。

就本单元两课构成情况上看,第1课侧重于理,第2课侧重于行。

本单元立意很高,会聚全套教材和整个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围绕做小科学家这个大主题展开,表达出较强的人文思想: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走上科学之路。

同时,本单元的着眼点却很低,以儿童自身或身边发生的“小事情〞为切入点,通过“小实验〞、“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热爱科学,喜欢科学,喜欢科学课,尽快地进入小科学家的角色。

为此,教师组织开展本单元的活动,一要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二要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个时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经历每一次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第一单元课时分配第周1 课时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3.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

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

3.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4.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2.桦树3.椰子树4.苹果树5.菊花6.玉米7.仙人掌8.蒲公英9.荷花10.水稻(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①木本植物:2 3 4 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①水生植物:9 ②陆生植物:1 2 3 4 5 6 7 8 10(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 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2.海鸥3.螳螂4.斑马5.乌龟6.非洲象7.娃娃鱼8.蛇9.大熊猫10.蜻蜓11.蛙(1)按运动方式分:①天上飞:1 2 10 ②水里游:5 7 11 ③陆上走爬跑:3 4 6 8 911.动物、植物和人的相同点: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呼吸;都能繁殖、死亡、长大等。

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点:植物不能运动;动物能运动;人能够直立行走,会说话、思考、劳动等。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7420429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7420429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3.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

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3.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4.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4.苹果树 5.菊花6.玉米 7.仙人掌8.蒲公英 9.荷花10.水稻(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①木本植物:2 34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①水生植物:9②1 2 3 4 5 6 7 8 10(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①一年生植物:1 6 810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7.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在地下的巢穴里群居生活。

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工蚁、雄蚁、兵蚁。

8.鱼的形态特征:体表有鳞。

鱼类的体型多数为纺锤型或扁平型、棍棒型,这样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有利于隐蔽自己。

鱼的生活习性: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 2.海鸥 3.螳螂 4.斑马 5.乌龟 6.非洲象 7.娃娃鱼 8.蛇 9.大熊猫10.蜻蜓 11.蛙(1)按运动方式分:①天上飞: 1 210②水里游:5 7 11③陆上走爬跑:3 4 6 8 911.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7、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8、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9、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10、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或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4、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5、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6、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7、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8、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①木本植物:2 3 4 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①水生植物:9 ②陆生植物:1 2 3 4 5 6 7 8 10(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 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9、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5.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6.纸鹦鹉这所以能站在手指上是因为(保持平衡)的原因。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2.(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动物中又包括我们(人类)。

3. 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4.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5.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6.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

7.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8.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对刺激有反应)等。

9.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有:(1)萝卜不能改变自身位置,兔子可以运动。

(2)萝卜依靠阳光独立生活,兔子所需营养由外部供给。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 我们可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称一称重量,就能知道它含有多少(水)。

3.人体(65%)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76%)的水,一条鱼(85%)是水,蔬菜中(90%)是水。

4.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5.认识物体,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用手摸)等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3、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5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5.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会动小人” 的有趣的活动,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6.纸鹦鹉“站立”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7、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B 放在矮处C 上轻下重D 上下一样重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A解决问题B作出猜测C提出问题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A挡风B 保持平衡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0、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22、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提纲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提纲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新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很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科学活动与我们也有关系。

2.你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像的活动?①视察蚂蚁②拆玩具③看影子④看小鸡出壳3.当听到科学这词,你想到了什么? 科学探讨、做试验。

4.琴纳发觉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从而挽救了很多生命。

5.写出你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牛顿,爱迪生,琴纳,李时珍,达尔文。

6.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科学探究的根本步骤是什么)提出问题——做出揣测——找寻证据——得出结论。

7.英国人罗杰特发觉人的眼睛具有短暂记忆的实力,电影就是依据这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站起来的隐私是:在物体下面加重物就稳定。

物体上轻下重不简单倒。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一样之处,五个都):①都会呼吸②都会生长③都会繁殖④都须要养分⑤对刺激都有反响。

2.动物会运动,会吃东西。

植物不能变更位置,一般生长在土中,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些器官。

用根吸水水分和养料。

3.在下面圆圈里的适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的物体。

4.科学家珍妮获得的有关黑猩猩的探讨成果为灵长类行为学探讨打下了根底。

5.向日葵和桃树的3个一样点:都会生长,都会呼吸,都会繁殖。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2.小草每天喝水的试验中,试管中滴几滴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

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了小草的生长须要水。

3.水的特点:没有颜色,是透亮的,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态,会流淌。

4.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5.水的外表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外表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外表张力。

6.水的毛细现象有哪些?①纸巾吸水②潮湿的墙根③粉笔吸墨水④毛巾、布、海面都能吸水7.水的外表张力现象有哪些?①装满水的杯中参加回形针不溢出来②圆形的水滴,露珠③水黾在水面上爬④硬币上能包容很多滴水为什么水滴,露珠是圆形的?这是因为水的外表有张力。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___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接种牛痘的方法。

2.___发现了镭。

3.___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了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制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

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

3.常见植物名称及其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等。

4.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2.桦树3.椰子树4.苹果树5.菊花6.玉米7.仙人掌8.蒲公英9.荷花10.水稻。

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①木本植物:2、3、4;②草本植物:1、5、6、7、8、9、10.2)按植物的生态性分:①水生植物:9;②陆生植物:1、2、3、4、5、6、7、8、10.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①一年生植物:1、6、8、10;②多年生植物:2、3、4、5、7、9.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等。

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2.海鸥3.螳螂4.斑马5.乌龟6.非洲象7.娃娃鱼8.蛇9.大熊猫10.蜻蜓11.蛙。

1)按运动方式分:①天上飞:1、2、10;②水里游:5、7、11;③陆上走爬跑:3、4、6、8、9.11.动物、植物和人的相同点: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呼吸;都能繁殖、死亡、长大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科学是……1、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什么答:我想到了什么是科学,科学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还想到了很多科学家等。

2、科学是什么答:科学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3、袁隆平是(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他进行的是(杂交水稻)研究。

4、(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5、18世纪初,(英)国科学家(爱德华·琴纳)发现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6、科学家李时珍编着了医学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居里夫人发现了( 镭 )元素。

7、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8、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人眼有暂时记忆的能力,人们后来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了(电影)。

做一名小科学家1.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在纸鹦鹉尾部加上重物,做到上轻下重,使重心降低可保持平衡)。

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牛顿)、(爱迪生)、(袁隆平)、(居里夫人)等。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我见过的有生命的物体有(樟树)(白菜)(水稻)(蚂蚁)(蜗牛)(鸡)(狗)等2.我们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大致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3.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要营养)(要呼吸)(能繁殖)(能长大)(有反应)等。

校园里的植物1.校园里植物有(白杨)(狗尾草)(水杉树)(樟树)(梧桐)(马齿苋)等2.树叶的生长形式主要有三种(对生)(互生)(轮生)。

3.苦瓜、玉米、菊花、蒲公英、仙人掌、白菜、萝卜(一年生、草本、陆生)桦树、椰子树、苹果树、水杉、梧桐、白杨、樟树(多年生、木本、陆生)4、水稻、荷花、鸡头苞、菱角(一年生、草本、水生)5、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结构上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生命需求上都要水分、阳光、空气;都要营养和呼吸;都能繁殖生长……校园里的小动物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如:鱼生活在(水里),蚂蚁生活在(土壤)里,老虎生活在(森林)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

苏教版⼩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苏教版⼩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第⼀单元⼀、填空题: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中国第⼀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3、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观察蚂蚁)、(拆玩具)、(看⼩鸡出壳)、(看⾃⼰的影⼦)、(看电视机⾥有什么)等。

4、(好奇⼼)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5、18世纪初的(爱德华·琴纳)是⼀位英国乡村医⽣,他是第⼀位发现(接种⽜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6、(爱迪⽣)是(美国)的伟⼤发明家,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7、科学家⼯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8、1824年英国医⽣(罗杰特)做了⼀个(“动起来⼩⼈”)的实验,发现了⼈眼具有(视觉暂留)。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9、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平衡)。

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1、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箭专家。

(√)2、科学探究是⼀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3、⽣活中处处有科学。

(√)4、⼀个⼩的疑问只要细⼼观察、思考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现。

(√)5、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6、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7、科学是很神秘的,离我们很遥远。

(×)8、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9、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系。

(×)10、▲袁隆平是“杂交⽔稻之⽗”。

(√)11、⼩孩种⽜痘可以预防天花。

(√)12、▲电影是根据⼈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

(√)13、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14、“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撑点的下⾯。

(√)15、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6、科学只是与科学家有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当听到“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的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7、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面轻、下面重)。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科学世界1、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

2、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3、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4、(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

5、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依靠阳光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7、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8、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9、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0、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

11、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靠(鳍)运动。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3.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

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3.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4.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①木本植物:2 3 4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①水生植物:9②1 2 3 4 5 6 7 8 10(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7.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在地下的巢穴里群居生活。

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工蚁、雄蚁、兵蚁。

8.鱼的形态特征:体表有鳞。

鱼类的体型多数为纺锤型或扁平型、棍棒型,这样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有利于隐蔽自己。

鱼的生活习性: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 2.海鸥 3.螳螂 4.斑马 5.乌龟 6.非洲象7.娃娃鱼 8.蛇 9.大熊猫 10.蜻蜓 11.蛙(1)按运动方式分:①天上飞:1 2 10②水里游:5 7 11③陆上走爬跑:3 4 6 8 911.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资料江苏教育出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资料江苏教育出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答案。

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牛顿—万有引力;爱迪生- 电灯张衡—地动仪;莱特兄弟——飞机;爱德华.琴纳—牛痘李时珍——《本草纲目》;居里夫人—(镭)科学探究的步骤:观察—提出问题- 做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二、(物体的重心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任何物体都有重心,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则物体的稳定性越好。

)——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如篮球架、台灯等等。

影响物体稳定平衡的因素有两个:一个因素是支持面(底面)的大小。

当支持面(底面)大时,平衡的稳定性也增大。

另一个因素是重心相对于支持面(或支持点)的位置:一个物体,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则稳定性越好。

纸鹦鹉尾部别着的回形针起到了降低重心的作用,所以它就“站”在手指尖上了。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两大类。

植物叶子的生长方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全面的观察一棵大树或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笔记录,还可以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4、在写观察记录时,要注意写清: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3.最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5、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1、都生长在(土壤)中,2、都有(绿色)的叶,3、都会(开花结果),4、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6、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会呼吸)、(能生长)、(能繁殖)、(需要营养)、(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科学课学习的绪论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关于“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相关要求而设计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大致了解科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科学探究是怎么一回事,引领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向科学素养的形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有:科学探究:
1.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1提出问题之“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2收集证据之“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5结论与拓展之“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想知道,爱提问。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2.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本单元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科学的历程,使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在感性上感悟科学。

就本单元两课构成情况上看,第1课侧重于理,第2课侧重于行。

本单元立意很高,汇聚全套教材和整个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围绕做小科学家这个大主题展开,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思想: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走上科学之路。

同时,本单元的着眼点却很低,以儿童自身或身边发生的“小事情”为切入点,通过“小实验”、“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热爱科学,喜欢科学,喜欢科学课,尽快地进入小科学家的角色。

为此,教师组织开展本单元的活动,一要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二要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个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经历每一次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第一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课时
1、科学是 (1)
2、做一名小科学家 1
第一单元复习与检测 1
总课时 3
第周
1 课时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

3、()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
2、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
3、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